浅谈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教育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随着教育科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的教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混合研究等,以满足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如网络调查、在线访谈等。
同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实证性和实用性。
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研究的实证性,即研究结果是否可靠、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等。
此外,实用性也成为当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趋势之一。
学者们越来越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即研究结果是否能够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以深入研究教育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这一趋势的出现,不仅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总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实证性和实用性,并且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
这一趋势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为实际
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迁,从狭义的解释发展到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从单纯的学术研究到实践应用,从吸收传统文化知识到开拓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当代教育学正在向综合性、实践性、理论性和创新性轻车熟路地发展,迈向全面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
一、综合性发展以往,当代教育学受到学科界分割及知识领域的限制,侧重于学术研究;如今,社会革新的不断深入,当代教育学的研究也正在由简单的学术研究转变为复杂的实践指导,科学发展也正在向综合性迈进。
综合性发展使得当代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古典的文献解读,而是转向实践研究和越来越关注实践应用。
例如,大学教育学科研究人员不仅关注大学里的教育理论,而且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在逐步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占据突出地位。
二、实践性发展实践性发展是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推动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例如,课堂教育实践的变化,教师从以往的单一、被动讲授形式发展到现在多样化、主动指导形式;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从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模式发展到比较开放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作用;师资培训也在不断发展,师资队伍从以往的熟悉学术知识走向更全面的培养,例如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技能等。
三、理论性发展理论性发展是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础,它将当代教育学的发展从传统的基于抽象概念的学术研究,转向更加客观的实践应用,理论性的深入研究也使得当代教育学不断深化,并建立了一定的理论框架。
近几年,当代教育学研究实践联系及实用性上乘,学者把视野投向新兴教育问题,如教学管理,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学习技术,教育改革,教育绩效等,为当代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是当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学术角度来看,当代教育学在传统基础上,通过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使其更加科学、严谨、全面;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创新性发展也为当代教育学注入了活力,促使当代教育学不断推进,以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需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广义的“教育科学”不是指一种特定的学术学科,而是指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一系列研究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基于调查的研究、决策科学研究、分析和综合文献研究以及行为科学研究等等。
实证研究是指从实践观察、实证调查、实验室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定量分析,以弄清教育现象背后的内容和机理,或是在设计和实施教育政策或解决问题时,提供客观有效的科学依据。
实证研究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病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强调实证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用来作为教育决策的科学依据。
基于调查的研究是指以统计调查有关教育现象的技术,该技术侧重于发掘和分析教育现象的内容和规律,并从此研究出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调查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专家问答法等多种方式来收集可靠数据,以便有效解决各种教育问题。
决策科学研究是指模拟和分析教育中发生的复杂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策略。
它使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有效的模型,来模拟和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教育决策结果。
决策科学研究中采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教育环境下可以模拟大规模条件变量,从而可以准确掌握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结果。
分析和综合文献研究是指以某一个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客观评价,然后根据这些评价来提出解决方案的研究方法。
分析和综合文献研究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文献分析、文献解释等工作,其中调查的内容广泛,能够研究多个相关的问题,相对实证研究而言,具有更好的推理性和归纳性。
行为科学研究注重实证观测、实验室实验等方式,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行为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习者的行为活动及其机理,而且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中学习行为的调节,促进教育效率的提升。
总之,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演变,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代教育科学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科技、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当代教育科学,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1. 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而当代教育科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教育科学认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素质的提升。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强调终身学习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思想。
教育不再是学生阶段的专属,而是贯穿人的一生。
这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教育方法的创新1.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总结等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三、教育评价的改革1. 过程性评价传统的教育评价过于注重结果,而当代教育科学强调过程性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教育科研方法的不断发展,数据驱动、跨学科合作、网络化、深度学习技术和行动研究方法逐渐成为重要趋势。
数据驱动的方法能够更精准地分析学生表现和需求,跨学科合作则促进了不同领域知识的交流和融合。
网络化科研方法让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更加简便高效,同时深度学习技术也被应用于教育科研中,提升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行动研究方法的发展呼应了教育现场的需求,使研究成果更加贴近实际。
未来,教育科研方法将继续向更精细、多样化和实践导向发展,不断创新方法和技术,以推动教育研究的进步和质量提升。
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将逐步凸显,对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育科研方法, 数据驱动, 跨学科合作, 网络化, 深度学习技术, 行动研究方法, 未来发展方向, 意义和影响, 持续创新1. 引言1.1 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在如今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变得愈发显著。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
教育科研方法是指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和培养人才而系统地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科学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方法还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和规划。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方法的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1.2 教育科研方法的定义教育科研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用于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的方法论和技术。
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为解决教育问题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途径。
教育科研方法的定义包括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如实证研究、观察研究、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以及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科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功能现象学的探究,以及社会学、
经济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对教育学进行学科模式理论构建与
实证研究,拓宽了教育学的学科范围,研究方法不再仅仅局限于人文主义取向。
二、落实责任教育的发展思路。
责任教育是指以学生的发展和建设为中心,依托社会
的核心价值,通过对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和挑战的理解,塑造人格、培养能力,落实社会
各方关注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三、促进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沟通、合作等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多文化环境下有效地实现学习。
四、体现人本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人本教育是指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注重受教育
者的自我发展、潜能开发以及勇气的培养,形成具有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能力
的自我品格。
五、探索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开始以数字化
为主导,教师、学生和教育领域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正逐步实施在线学习和教学,以及虚
拟学习和教学,让教育得以在时空的禁锢中跨越界限,获得前所未有的变化。
以上就是当代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它贯穿了整个教育的全过程,从学生的自身发
展到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教区的管理到社会的关注,都应当体现出科学的理论视角和先进
的技术应用。
因此,教育学在未来将在理论探究、新教与实践中,不断为我们提供新思维,推动教育学的繁荣发展。
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基础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基础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的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革新与完善。
研究方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经验主义阶段、形式逻辑主义阶段、实证主义阶段、解释主义阶段、批判主义阶段和后经验主义阶段。
在基础教育研究中,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应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实证研究法是基础教育研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准确的测量、严谨的数据分析,对教育现象进行定量的描述和解释。
实证研究法可以用来检验教育理论和假设的有效性,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学改进提供支持。
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法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对学生成绩有积极影响的因素,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问卷调查法是基础教育研究中常见的调查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学生、教师、家长等教育参与者的意见和观点,了解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问卷调查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大量的信息,对教育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个案研究法是研究一个或少数几个个体的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研究方法。
在基础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法可以用来深入探究学生或教师的个体经验、行为和思维过程。
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获取丰富的个体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
个案研究法能够提供详细的个体描述,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改进实践的研究方法。
在基础教育研究中,行动研究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合作,研究者可以识别问题、制定计划,并进行反思和调整。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科学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新趋势,各门科学的相互渗透使科学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迫使人们在更高的层次上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并促进其发展.勿庸置疑,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理论突破必须伴随于研究方法的变革和更新,这正如科学发展史表明;新的理论的诞生往往得益于方法上的革新。
因此,随着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和拓宽,研究方法必然会呈现纵横交错的局面。
纵观其变化与发展,有如下一些趋势.一、重视运用数学方法,使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数学方法能提高对教育问题研究和分析的精确性和严密性,电子计算机则能对教育系统中复杂而大量的数量关系逆计算提供方便。
因而把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科学研究,不但可以大大地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使得教育科学逐步地变成象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这样,教育理论不再仅仅是一些观念和定性的说明,也开始表现为-些可以用经险和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阐述的命题。
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使教育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定量研究,数学方法已在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价中加以应用,其中更多的是用于评价分析,既包括教育质量、教学质量评价,又包括对教改实验成果的分析。
面对一些非常复杂的教育问题。
开始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护-据实验结果,选择实施方案。
由于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很多是没有明确外延的.因而教育科学成了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难以精确化。
如教育本质的不清晰性、教育性状的不确定性、教育功能的相对性、教育内部联系的非线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主观性等等.虽说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矛盾,然而正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上述矛盾又更加激化;一方面,严密的程序要求高度的精确;另一方面,机器所执行的任务日益繁难,使它面临的系统日趋复杂.正如查德所说:“当系统的复杂性日趋增长时,我们作出系统特性的精确然而有意义的描述的能力将相应降低,直至达到这样一个阈值,一旦超过它,精确性和有意义性将变成两个几乎互相排斥的特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引言:教育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问题,旨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而科学研究方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为教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考和启示。
一、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中的应用定量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定量研究通过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用数字和统计数据来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
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使得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教育评估中,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对学生的成绩、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计划。
二、定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中的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与定量研究方法不同,定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它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化的数据,揭示教育过程中的细节和特征。
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教育实践中的个案,挖掘出其中的意义和影响。
例如,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可以研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应,探索他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困难,从而为优化教学方法和个性化教育提供指导。
三、混合研究方法的兴起与应用混合研究方法是近年来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趋势。
混合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有机结合,旨在利用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教育现象,同时也可以验证和补充研究结果。
例如,在教育政策研究中,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可以既研究教育政策的效果和成效(定量研究方法),又深入理解政策实施的过程和影响(定性研究方法),从而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未来趋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始终与教育实践和需求息息相关,已经从最初的主观描述和观察,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再到混合研究方法的兴起。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背景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变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教育界需要不断开展科学的研究来完善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此,近年来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首先,科学研究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在教师和学生里,把科学研究思维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比例不断增加,更多的人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和学习成果评价。
其次,教学过程受到更多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从而更好地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
再次,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教育科学研究更深入的开展。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的运用对于捕捉学校教学中的细节信息可以更有力的支持教学决策,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在,及时发现缺陷,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随着智能科学的发展,更多的人认为,将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和优化教育研究的效果。
例如,智能机器人会模拟人类思维,帮助教师进行抽样分析;智能诊断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练习情况,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而深度学习技术则可帮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分类,定制学习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整体而言,如今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受益于各种趋势的发展,比如技术和大数据的进步、科学研究方法的普及以及智能科学的进步等。
未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还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1. 跳出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和系统性,超越了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注重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以实际问题和现象为研究对象。
2. 多学科交叉融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借鉴了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来解决教育问题。
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应用相结合。
研究者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育实践的改进和创新。
4. 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和统计方法等技术手段,深入探索教育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5. 可再现性和可验证性: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侧重于研究结果的可再现性和可验证性,通过重复实验和独立验证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6. 强调实证研究和证据主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注重基于实证证据的研究,强调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研究结果需要通过实验证据来支持和证实。
总之,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倡导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和实证性,注重跨学科合作和数据驱动的研究,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支持。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进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进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及其发展、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理论、教育管理和教育技术等问题的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
本文将对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现代进展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教育中常用的方法。
教育学家通过观察教育现象,收集相关的数据与信息,以此来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观察法可以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通过观察现场、实地考察、记录教学视频等方式获取信息;间接观察则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
观察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取多方面的数据,可靠性高。
但是它也有缺陷,例如,某些教育现象并非易于观察,或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难以实现观察等。
2.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创作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人为操纵和观察变量。
教育实验通常分为两种,即实验研究和实验比较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主要是考察不同条件下教育方法和策略的效果;相对于教育实验研究,实验比较研究涉及到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
实验法的优点是能够通过人为改变环境或变量,研究者可以掌控影响教育现象的因素,研究结果较为准确。
但是实验法的缺陷在于它需要较大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成本。
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真实或虚拟的案例进行精细的分析,以此来考察教育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相较于实验法和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更注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多种解决方案的比较。
案例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非常详细地了解一个特定教育问题的多方面情况,提供一个更全面的研究结果。
但是它的缺点在于依据少以及求证过程较为漫长。
4.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基于已公开的学术文献、报告、论文、书籍、杂志以及其他资源。
与观察法、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相比,文献研究法更注重已有研究和相关的理论,以此对教育现象进行评估。
文献研究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它也是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的理想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四阶段说
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四阶段说1.经验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教育研究主要依赖个别研究者的经验、观察和直观的判断。
教育研究主要以教师或教育专家的观察和研究为基础,这些研究没有严谨的方法学和理论依据,主要依赖研究者的直觉和经验。
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描述和分析个别事例的现象,缺乏统计数据支持,因此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2.实证研究阶段: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教育研究逐渐进入了实证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依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实证分析。
研究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统计和测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或回答研究问题。
实证研究的特点是强调客观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然而,实证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忽视了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差异。
3.本质研究阶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质研究强调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实质内涵,关注教育现象的本质和本体论问题。
本质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与实证研究侧重于“是什么”的问题不同,本质研究更关注“为什么”的问题,试图通过深入理解教育现象的内在本质来解释现象。
本质研究强调了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解释能力,尤其注重对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考察。
4.建构研究阶段:建构研究是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突出了研究和现实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建构研究旨在通过与实际教育实践的结合来推动教育和创新。
研究者通过与教师、教育机构和学生的合作,共同构建理论和实践的框架。
建构研究注重知识的共建和实践的反思,通过实质性的合作、对话和交流来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经验研究阶段、实证研究阶段、本质研究阶段和建构研究阶段。
这四个阶段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和促进。
未来的教育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些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教育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趋势
教育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趋势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关键环节,而教育学研究则是指导教育实践和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学研究也在不断提升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趋势。
1. 多学科融合过去,教育学研究主要是独立学科的发展,注重单一学科的深入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问题逐渐涉及更广泛的领域。
因此,新方法和趋势强调多学科的融合。
教育学研究需要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全面、综合的视角来研究教育问题。
2.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一种强调以证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方法。
在教育学研究中,传统的理论推导和主观看法逐渐被实证研究所取代。
实证研究通过严密的研究设计、准确的数据收集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可靠和有效的研究结果,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3.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对某一群体或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和跟踪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学研究中,纵向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发展轨迹进行长期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实践建议。
4. 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趋势之一是技术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调查和数据收集方面,使用在线问卷和电子数据采集工具能够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在教学和学习支持方面,通过教育技术工具和在线学习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和自主的学习环境。
5. 共同参与传统的教育学研究往往由研究者主导,而新方法和趋势强调教育参与者的共同参与。
例如,学生、教师、家长等教育相关人员可以参与研究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从而提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6. 跨国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跨国比较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可以发掘教育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为本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总之,教育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趋势主要包括多学科融合、实证研究、纵向研究、技术应用、共同参与和跨国比较。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1. 引言教育研究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教育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客观的探索和解释。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持续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2.1 实证主义方法实证主义方法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在教育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验证假设并找到因果关系。
例如,实证主义方法在量化研究中广泛使用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技术。
2.2 解释主义方法解释主义方法强调对现象背后的意义和理解。
它关注个体内心世界、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
解释主义方法常用于质性研究,如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
2.3 社会构建主义方法社会构建主义方法认为知识和现实是通过社会交互和建构而产生的。
它强调话语、符号和文化背景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性。
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与参与者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构建知识。
2.4 实践-反思-实践方法实践-反思-实践方法是一种行动研究方法,强调实践中的反思和改进。
它鼓励教育从业者通过不断实践、反思并再次实践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3. 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3.1 教学评估教育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评估领域。
研究者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数据收集工具来评估教学质量、学生表现以及课程效果等,并提供改进意见。
3.2 教师培训与发展教育研究方法在教师培训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地观察、分析和解释教师工作中的问题,可以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3.3 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研究方法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
通过实施教育实证研究,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现象、问题和需求,并据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政策。
3.4 学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研究方法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为学校提供改进建议并推动其不断完善。
4. 总结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提升教育领域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教育研究作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研究方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这些趋势不仅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对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融合长期以来,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各自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量化研究以其客观性、可重复性和数据的精确性为特点,通过大规模的样本调查和统计分析,试图揭示教育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质性研究则侧重于对个体经验、情境和意义的深入理解,通过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现教育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单纯依靠量化研究或质性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量化研究可能会忽略个体的差异和情境的特殊性,而质性研究在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因此,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成为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多个环节。
例如,在研究设计阶段,可以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同时运用量化和质性的研究手段来回答不同类型的研究问题。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获取总体数据,再通过深入访谈和案例分析来补充和解释量化研究的结果。
在数据分析阶段,可以将量化数据和质性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从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教育现象。
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
因此,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跨学科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教育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审视教育问题,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为教育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更深入的分析。
例如,运用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借助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来探讨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或者利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评估教育政策的效果。
论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
论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
点
题目
论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研究理论化程度提高(强调理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概括性提高;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哲学认识论从多方面分析教育问题。
(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综合运用。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主要表现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强调应用价值;研究实施强调大教育观,采取系统结构的观点;研究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组织形式强调科研群体,使个体优势互补,结果评价具有明显价值取向性。
(4)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实验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育实验并提高其科学水平;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研究定量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论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
论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
现
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和改进教育实践至关重要。
首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研究。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通过数据和实
证证据来支持研究结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不例外。
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纵向研究等,收集并分析数据,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和结论。
其次,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强调跨学科研究。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
到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倡导跨学科合作,将不同学科的研究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和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
这种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教育现象,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第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究者不仅关注研究的
理论层面,还关注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强调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
此外,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还强调参与者的参与和反馈。
研究者意识到,教
育研究不能仅仅由研究者自己来决定内容和方法,而应该充分考虑教育现场的需求和参与者的反馈。
这种合作与参与的方式有助于确保研究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总之,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以
及参与者参与和反馈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教育科学研究更加科学化、严谨化,并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领域中探索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深入地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例如,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教育研究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发展和情感需求,为教学设计和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则有助于分析教育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探讨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等重大教育社会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不仅能够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还能够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教育现象,提出更具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教育策略和建议。
二、大数据驱动的教育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行为、在线学习记录等。
大数据驱动的教育研究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大数据分析能够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教育规律和模式。
通过对大规模教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路径、学习偏好、学习困难等,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精准教学干预和教育决策的优化。
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线学习平台上的点击流数据,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分布,为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利用学习管理系统中的成绩数据,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业表现,提前进行预警和辅导。
然而,大数据驱动的教育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
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数据伦理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大数据分析不能替代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地观察,需要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实现更全面、深入的教育研究。
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发展
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发展,科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现代科学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现代科学教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们采取了各种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游戏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音频来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引入游戏化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
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因此,个性化教学被认为是对学生需求最为关注的一种科学教学方法。
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支持。
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施。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此外,通过使用智能化教育工具和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反馈。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教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确保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创新能力成为当今社会中的重要素质。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科学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新趋势,各门科学的相互渗透使科学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迫使人们在更高的层次上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并促进其发展.勿庸置疑,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理论突破必须伴随于研究方法的变革和更新,这正如科学发展史表明;新的理论的诞生往往得益于方法上的革新。
因此,随着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和拓宽,研究方法必然会呈现纵横交错的局面。
纵观其变化与发展,有如下一些趋势.一、重视运用数学方法,使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数学方法能提高对教育问题研究和分析的精确性和严密性,电子计算机则能对教育系统中复杂而大量的数量关系逆计算提供方便。
因而把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科学研究,不但可以大大地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使得教育科学逐步地变成象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这样,教育理论不再仅仅是一些观念和定性的说明,也开始表现为-些可以用经险和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阐述的命题。
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使教育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定量研究,数学方法已在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价中加以应用,其中更多的是用于评价分析,既包括教育质量、教学质量评价,又包括对教改实验成果的分析。
面对一些非常复杂的教育问题。
开始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护-据实验结果,选择实施方案。
由于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很多是没有明确外延的.因而教育科学成了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难以精确化。
如教育本质的不清晰性、教育性状的不确定性、教育功能的相对性、教育内部联系的非线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主观性等等.虽说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矛盾,然而正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上述矛盾又更加激化;一方面,严密的程序要求高度的精确;另一方面,机器所执行的任务日益繁难,使它面临的系统日趋复杂.正如查德所说:“当系统的复杂性日趋增长时,我们作出系统特性的精确然而有意义的描述的能力将相应降低,直至达到这样一个阈值,一旦超过它,精确性和有意义性将变成两个几乎互相排斥的特性”。
也就是说,复杂程度越高,有意义的精确化能力便越低。
因此,要深入研究复杂的教育问题,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
而模糊数学的诞生,则把数学的应用范围从精确的领域扩大到了模糊现象的领域。
模糊数学对事物的不确定的性质状态作数量描述,目的是要从模糊中求精确,以便获得与事物本来面目接近一致的参数。
据此,把模糊数学引进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就是必然、可行而具实行意义了。
因为这个方向会“减少对精确定量分析的先人为主的偏见。
增加对大量人类思维和感知中不精确性的普遍性的承认”,而接受这一现实将增进“我们对人文系统特性的了解,有希望取得比极限在传统方法中可能得到的更大的实际发展”。
当然,在应用数学方法对教育科学作定量研究的同时,并不排斥对教育科学的定性分析。
如果不加分析地滥用数学方法,过分迷信“量化”,反而会造成失误。
比如,对教学中的知识、智能和思想品德三个方面的研究,就是如此。
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进行量的分析。
智能发展状况只一部分可以用数学方法,而道德品质、审美观点则很难做出量的统计。
因此,在教育科学的研究中,为了准确地把握其中变量的复杂关系,必须把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重视开展教育实验。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教育实验的广泛兴起。
各种教育实验的出现,既是教育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研究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一环。
教育实验主要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设想,在周密计划和专门设置的特定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特别组织起来的教育实践;通过对教育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能确定教育的某种影响因素与其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通过教育实验,既能检验预先设想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又能探索所要了解的教育现象的变化发展原因及其条件,还能鉴定教育或教学的某种方式、方法、内容、形式的效果等。
此外,教育实验还具有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它对于认识教学规律、检验教育理论以及发现教育科学原理、方法,均有其它方法难以取代和匹配的科学价值。
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要使教育科学能迅速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大力开展教育实验就成了一条较易摆脱旧教育体系的束缚,从而提出新的假说并加以验证的较为有效的科研途径。
苏联心理学家列•符•赞科夫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教学与发展关系”这一严峻课题。
赞科夫主持苏联教育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下设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在小学持续进行了长达15年的教育实验。
如果把事前的准备工作和事后的理论总结的时间计算在内,这项实验共经历时约20年之久。
在实验过程中,他不仅确定了改革传统教学体制的指导思想,同时确立了新的教学体制。
他把苏联传统小学的学习年限由4年改为3年,并设置了新的课程,制订了新的教学计划,编制了新的教学大纲、教科书,提出了新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
其实验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改革范围之广以及成效之显著,实为教育史上之罕见.因此,他的实验教学工作,不仅在国内受到苏联教育当局的高度重视,而且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重视教育实验的开展而且越来越多地使用模拟性的研究方法,如此看来,教育实验这朵“奇葩”会越开越艳。
三、重视教育预测,使教育预测和教育回测并行相辅。
教育预测是指对教育发展趋势和前景的科学预测。
教育预测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教育预测,对于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于1970年主持过一次实习研究。
这次研究的课题是:“1980年代起的中学课程计划”。
因为,该组织成员国遇到一些共同问题,并在发生同样的演变。
这次研究的步骤是,先考察将影响课程计划制定的因素,而后考察因此在各门学科中将发生的变化。
将影响课程计划制定的因素有:政治方面的(要求机会更加平等的压力)、经济方面的(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适应能力更强的劳动力)和社会方面的(青年人要求课程计划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因此,迄今为止分别进行教学的传统学科,将来应该一组一组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内容上的这些变化,必将伴随有时间分配上更大的灵活性(更多的时间用于个别化学习和集体设计)和教师职能的改变(要教师做的是教学,但更主要的是组织学习过程,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学生的需要,以及对学习成功情况作出评估)。
新型的校舍、设备和教材也将是必不可少的。
中学将是多种职能的,并且与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社区将参与学校管理,利用学校的场所和服务,并为各种活动提供资料。
上述这些结论虽是在1970年得出的,但至今仍然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教育未来的整个预测,应以周密地认识过去和现在为前提。
不然的话,对救育未来的推算不是过头就是不足。
列宁说:“为了解决社会种学问题……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少量、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的,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们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
这种鉴往知来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何社会事件和思想的产生,都要追溯它的历史根源。
教育回测,就是总结教育过去,目的在于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教育工作。
因此,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面向未来,不但要重视教育预测,而且要重视教育回测,从而使教育预测和教育回测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四、重视利用“三论”和“新三论”来研究教育科学。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统称“系统科学”)几乎同时问世,“三论”所包括的理论和方法为教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论”的出现,有助于教育科学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打破在教育论教育的传统思维方法,打破在教育科学原有的狭窄概念范围内打圈圈的自我封闭状态,有助于从方法论上提高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
“三论”的方法论从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性的功能,达到最优化的目标,是从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
据此,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首先要把教育看成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正确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系统,而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组合。
只有从教育系统内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进行整体性考察,才能科学地把握教育。
教育系统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复杂的等级系统,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简单相加的总和。
因此,在研究整体结构时;要力图利用系统整体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提供的“附加量”来发挥和提高整体功能,避免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教育。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为克服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分割局面,克服专题研究和局部研究多而综合研究和整体研究少的现象,把现代系统论方法引进教学论研究,认为应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全面地研究其各种要素、结构和功能,揭示这些要素之间必然的、有规律的联系及其在特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我国目前在一些中小学进行整体综合改革实验。
全面发展教育实验。
如小学教育整体结构改革实验,宗旨是从小学教育是一个由若干部分、若干因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根据系统的“组合质变”原理,从凋整结构中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入手,力求达到提高教育整体功能的目的。
因此,整体改革的内容既包括学制和课程,又包括用想品德教育和教学改革;不仅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同时也研究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活动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既研究学校教育,又研究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既研究尖子生的培养,也研究后进生的转化。
这种整体改革实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诞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论”的基本理论。
例如,耗散结构论就着重强调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发挥同步作用。
它认为,在耗散结构中,各个要素可以在局部有某种不规则的独立运动,但在要素之间却存在着因一定的关联而形成的协同运动,正是这些为着系统总目标而进行的协同运动贡献的总和,使系统在整体上能够呈现出各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的功能。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整体性悖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如果我们把各级各级类学校教育作为系统的要素考察,那么不难看出,它们无论在机构安排、专业没置和人员使用还是在课程安排、新生录取和毕业分配上,都有着某种程度的自主权即独立运动。
然而,它们的一切工作又都是为着教育的总目标进行的,并且尽可能快地彼此之间保持良好的匹配和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