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合集下载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适应症1.咳嗽、脓痰,伴有发热,影像学检查出现新的或扩大的浸润影,考虑肺部感染时。

2.气道开放患者出现脓痰或血性痰,考虑肺部感染时。

3.其他考虑肺部感染的情形。

二、痰标本采集与转运流程注:a:宜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合格痰标本;自然咳痰标本必须为深部咳痰,不能留取唾液和鼻咽腔分泌物。

b:诱导痰只适用于检测卡氏肺抱子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对其他病原菌检出效果差。

C.有气道高反应者慎用高渗NaCl诱导。

d.仅当气管插管的患者出现肺炎症状时,可采集气管导管吸出物标本(气管在插管24小时后即有定植菌,若未有肺部感染指征时送检气管吸出物,可导致结果与疾病不符)。

e.室温下应在2小时内送至微生物室,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标本放置2〜8°C 环境保存2〜24小时;延迟送检将导致非苛养的口咽部定植菌过度生长,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数量相对减少,低温保存会使肺炎链球菌等苛养菌的分离机会和数量减少;故若标本延迟送检,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并指出可能对培养结果的影响。

三、标本拒收标准1.显微镜下细胞学检查发现标本受口咽部菌群污染,合格痰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 个/低倍视野。

2.送检标本为唾液、口咽分泌物或鼻咽部窦内引流物等。

3.痰液中含有食物残渣。

4.无标签或标签贴错;标识信息不明,未提供釆集时间及送检目的等。

5.送检时间超过2小时且未正确保存的标本。

6.收集容器有渗漏或容器存在其他不合格情况。

四、注意事项1.24小时内不要重复采集痰标本。

2.咳痰、诱导痰、气管吸出痰标本不适合做厌氧菌培养。

3.尽量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及更换抗菌药物前釆集标本。

只要有可能得到合格的痰标本,应马上釆集、送检。

4.当肺部感染患者伴有发热(≥38°C)或低体温(≤36°C)、白细胞增多或粒细胞减少等血培养送检指征时,应同时釆集血标本送检。

5.申请单应注明患者的临床诊断、症状、是否使用了抗菌药物、检测目的、标本釆集时间,并标识是普通培养、抗酸杆菌培养还是真菌培养。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分数日期
项目
操作要领
评分
扣分标准
扣分
仪表2分
操作要领
着装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无长指甲,洗手,戴口罩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前准备8分
1.核对医嘱,检验项目与容器是否相符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
治疗车上层用物:化验单和根据检验项目;准备的容器。①痰盒(用于常规痰标本);②容器为500ml的清洁广口瓶(用于24小时痰标本);③无菌培养盒(痰培养标本)、吸痰用物(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弯盘、漱口溶液、快速手消毒液
(2) 24小时标本须在清洁广口瓶上注明留取痰的起止时间,嘱患者将24小时痰液全部置于容器内送检
(3)痰培养标本于清晨收集,护士戴口罩,指导患者将痰液吐于无菌培养盒内,加盖立即送检
(4)为人工辅助呼吸者吸痰时,戴无菌手套,将痰液收集器连接在负压吸引器上,正确留取标本
7.注明标本留取时间,按照要求送检
3.留取24小时痰液时,要注明起止时间
5
根据回答正确程度评分,
扣1--5分
②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告知患者留取痰标本前要先漱口,然后深吸气,用力咳出深部第一口痰,留于容器中
③告知患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留于痰中
4.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5.再次查对,解释
6.采集痰液标本
(1)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3遍。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叩背,让患者用力咳出深部一口痰液留于痰盒内
4
5
10
3
3
10
5
缺一项扣1分
未评估扣2分
指导内容漏一项扣2分
患者不舒适全扣未查对扣3分
缺一步扣2分
未注明起止时间扣5分缺一步扣2分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痰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微生物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呼吸道感染和炎症。

正确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采集时间:最好在早上醒来后采集,因为此时痰液最为稀释,有助于提取有效的细菌。

此外,最好在患者开始吐痰前清理口腔,以避免口腔细菌的污染。

2. 采集工具:使用无菌的标本杯或容器进行采集。

标本杯上应该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和时间。

3. 采集方法:患者应该坐起或保持半坐位,头部稍微倾斜向前。

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力咳嗽将痰咳出,咳出的痰直接吐入标本杯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病原体,可以多次采集痰液,每次采集约5-10毫升。

4. 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痰培养之前应该进行嘴巴的清洁,并漱口,以避免口腔细菌的污染。

- 采集痰液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大量的唾液进入标本杯中,因为唾液中的细菌可能会干扰痰培养的结果。

- 保持标本杯的干净和无菌,避免外界污染,比如灰尘、纸屑等。

- 在采集痰液之后,及时将标本杯封闭,并在标本杯上标明清晰的标签,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和时间。

- 采集完痰液后,要将标本送到临床检验科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痰培养检测。

5. 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无法咳嗽,可以通过气管刺激或气管插管等方法进行痰液采集。

- 对于一些支气管扩张或多发性感染的患者,需要通过支气管镜等方法进行痰液的采集。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使用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规范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同时,注意标本的处理和运输,以确保痰培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操作,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
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以下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
要点:
1. 痰标本采集时间,最好在早晨醒来后进行采集,因为这时痰
液比较容易咳出,而且痰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较高。

2. 采集前准备,在采集前,要先清洁口腔,以减少口腔细菌的
干扰。

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帮助咳出痰液。

3. 采集容器,使用无菌的干净容器来收集痰液,通常是一个干燥、干净的容器,最好是带有盖子的容器,以避免痰液被外界污染。

4. 采集方法,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分泌,然后用力咳嗽将
痰液咳出并直接咳入收集容器中。

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
响后续的检验结果。

5. 采集后处理,将盖子盖紧,确保容器密封,避免痰液外溢或
被外界污染。

标注好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验
和分析。

6. 送检保存,尽快将采集好的痰标本送到临床检验科或医院实验室进行检验,或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送。

以上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要点,正确的痰标本采集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整版)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完整版)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1.评估:(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项目考核要点分值扣分标准得分物品准备弯盘、手电筒、压舌板、纱布、根据检验目的准备标本容器(痰盒或无菌痰盒、大容量痰盒)、冷开水、漱口溶液、条形码标签、化验执行单、速干手消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必要时戴手套、备集痰器10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根据医嘱选择标本容器扣2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检查速干手消剂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检查手电筒处于备用状态扣1分操作步骤1.仪表端庄,着装整齐5着装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未查床尾卡扣1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做到双向核对扣0.5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错误一项扣1分,未做自我介绍扣1分未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配合方法一项扣1分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与患者交流沟通不亲切、不流畅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自我介绍,解释目的,取得配合63.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观察口腔黏膜、咽部情况84.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5 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戴口罩扣1分操作前未再次核对姓名、床号、检查项目一项扣1分采集前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痰培养标本协助患者漱口顺序不正确扣1分指导患者取痰标本方法不正确扣2分24h痰标本容器上未注明起止时间扣1分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未给予翻身扣背扣1分通过吸痰收集痰标本未戴手套扣1分集痰器连接方法不正确扣1分未协助患者擦净口鼻部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6.收集痰标本(1)常规标本:晨起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置于痰盒中6(2)痰培养标本:晨起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无菌痰盒8(3)24h痰标本:晨起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起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止,将24h痰液全部收集在痰盒内8(4)无力咳痰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先叩击背部,戴好无菌手套,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127.协助患者漱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5痰标本采集后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操作后未将条形码贴于标本容器上扣1分操作后未核对扣1分医用、生活垃圾未分开扣1分未记录痰液的外观和性状扣1分,24h痰标本痰液总量未记录扣0.5分;记8.分类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标本及时送检6录不实扣0.5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1. 引言痰液标本是评估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确的采集技术操作能够有效提高标本质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本操作标准旨在规范痰液标本的采集过程,确保操作准确、安全、无菌,提高采集者的能力及质量。

2. 术语定义- 痰液标本:患者从呼吸道排出的分泌物。

- 采集者:痰液标本的采集工作人员。

3. 采集环境要求- 操作室保持清洁,通风良好。

- 采集工具和处于无菌状态。

- 采集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穿戴无菌手套。

4. 采集前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标本采集工具和。

- 检查采集工具和是否无菌。

- 关注采集者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洗手惯。

- 戴上无菌手套,确保采集过程无菌。

5. 采集步骤1. 通过告知患者痰液采集过程,获得患者的合作。

2. 提醒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干扰。

3. 患者刷牙后,嘴巴含漱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4. 患者取深呼吸,保持舌头平放。

5. 将无菌痰杯递给患者,提醒患者咳嗽或吐痰直接进入痰杯。

6. 确保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顺利呼吸,避免吸入其它异物。

7. 采集足够的痰液量,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8. 患者咳嗽或吐完痰液后,将盖子紧闭,确保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9. 采集完成后,将标本封存,填写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日期、采集者签名等。

6. 采集后处理- 采集者将标本送至指定的实验室或病理科室。

- 标本送达后,实验室或病理科室负责进一步处理和检测。

- 采集者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记录和报告。

7. 检查和考核- 通过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估采集者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内容包括个人卫生、采集工具的无菌状态、痰液标本量的准确性等。

8.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的指导书、视频等参考资料,以便采集者研究和参考。

以上为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的最新考核表,希望采集者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工作,确保痰液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在临床医学实践中,采集患者痰标本是常见的操作之一。

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病原体的检测,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吸痰法痰标本采集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在进行吸痰法痰标本采集之前,需要准备如下的器材:•痰杯:用于收取痰液的容器;•吸痰管:用于吸取痰液的管子;•消毒液:用于消毒病人的口腔;•笔和标签:用于标识痰液标本的信息。

操作步骤1.讲解操作过程:在进行采集之前,医生应该向病人充分讲解操作过程,并告知病人采集痰液可能会触发咳嗽反应,需要做好准备。

2.消毒口腔:病人不要进食、喝水或漱口。

使用消毒液清洗口腔。

3.准备好器材:将痰杯和吸痰管从器材包中取出。

打开痰杯盖子,拔出吸痰管的塞子。

4.抽取痰液:让病人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吸痰管吸取痰液。

吸痰管应该通过口腔进入到气管中,但不是所有病人都能够完成这个过程,有时需要借助气管插管。

一般来说,应该吸取至少1毫升的痰液。

5.封闭痰杯:将吸痰管放到痰杯中,让病人用盖子将痰杯密封,并贴上标签。

6.清洗器材:使用消毒液清洗吸痰管和其他器材,严格遵守消毒规程。

7.将标本送到实验室:将痰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在进行吸痰法痰标本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如果患者需要做气管插管手术,建议采集痰液之前就进行气管插管,以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因素;•采集痰液的过程可能会引起咳嗽或恶心反应。

在操作之前,应该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完成采集后,应该严格按照消毒规程清洗吸痰管和其他器材,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对提高疾病的检测率和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成功和安全。

痰标本采集的操作

痰标本采集的操作

痰标本采集一、目的根据医嘱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操作标准(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昏迷患者病情平稳。

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和咽部情况。

(2)个人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无菌手套、一次性痰培养器。

(4)环境准备安静、舒适。

(二)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及患者。

(2)洗手,戴无菌手套。

(3)助手协助打开痰培养器,若为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助手协助按下纯氧和静音按钮。

(4)痰培养器接负压吸引器。

(5)助手协助固定患者头部,若为气管插管患者,助手协助断开患者气管插管接头处。

(6)吸痰管插入到合适深度后,开放负压吸引痰液。

当标本瓶内痰液达到需要量时关闭负压,退出吸痰管,痰培养器加盖。

(7)再次核对患者姓名。

(8)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

(2)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价值高。

(3)痰液标本采集最好在上午进行。

(4)连续采集3~4次,采集间隔时间>24小时。

(5)不能用无菌水冲洗吸痰管,否则会稀释标本。

(6)退吸痰管时不能开放负压,否则会引起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标本。

(7)标本送检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

(8)痰液标本采集后应评估标本量、颜色、形状,进行痰液涂片,检查确定标本来源,若怀疑细菌感染,应进行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9)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痰培养是检测呼吸系统感染的常用方法,通过痰样标本的培养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痰样标本采集方法:1.患者要求深呼吸几次,使痰呈现泡沫状。

2.用清洁的容器接收痰液,避免采集过程中的外界污染。

3.采集痰样前应安排好病人的入院体位和浅铁片大小,以便用病号自创碎片痰标本。

卧床患者宜用小瓶采痰,以后实验室且固体约5mL。

立即送到实验室。

4.采集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5.采样前要嘱患者先漱口,然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以减少口腔中的细菌污染。

早晨空腹时采样,减少食物残渣的干扰。

二、痰样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避免误采或污染导致结果不准确。

2.对于痰液量较少或黏稠的病人,可以采用辅助手法,如用雾化器辅助吸痰或经床边有机器吸痰管进行吸痰。

3.应及时将采集的痰样送至实验室,避免延迟送检导致细菌的增生或减少。

4.实验室应尽快进行标本的处理和培养,以避免细菌的变性或死亡。

5.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口腔分泌物、咳出物、鼻涕等其他物质的污染,以免对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产生干扰。

6.严禁用消毒液直接接触标本,以免对菌落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7.采样器具要用无菌材料制作,标本容器要清洁干净。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检测呼吸系统感染具有重要意义,采集得到的标本质量直接关系到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标本的无菌和准确性,为临床病人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同时,病人也应积极配合,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采集标本,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痰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痰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痰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痰标本质量的合格与否,是确定痰标本检验成败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没有一份合格的标本,检验人员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能够准确反映病人真实状况的检验结果,检验质量的控制更无从谈起,属无效检验。

因此,痰标本的规范化采集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

一.采集方法指导:
对疑似肺结核病者,临床医护人员应通过口头讲解,使其充分了解标本质量对涂片显微镜检查、一般细菌培养、结核菌培养的重要性。

如果患者识字,可提供宣传教育材料。

二.正确的收集痰液方法如下:
1.清晨刷牙漱口,深吸气2~3次,每次用力呼出。

2.从肺部深处咳出3~5ml(约一到二口)
3.将打开盖的痰盒靠近嘴边处收集痰液
4.拧紧盒盖
三.采集痰标本地点
当患者咳嗽、咳痰时,易产生含有结核菌的气溶胶,感染周边人群的几率很高,故采集痰标本时应在远离人群的开放空间或通风良好的留痰室内进行。

四.痰标本的评价
(一)合格的痰标本按性状,可分为以下几种:
1.干酪痰:标本外观以黄色(或奶酪色)、脓样、团块状的肺部分泌物为主,黏度较黏液痰低,制片时较易涂抹;有大量脓性炎症细胞、肺上皮脱落细胞。

对肺结核的诊断最有价值,故抗酸杆菌(AFB)涂片及细菌培养的检出率较高。

2.血痰:此类标本是在黏液痰或干酪痰中混有血液,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鲜红色或伴有血丝。

3.黏液痰:标本外观以白色、黏稠度较高的肺部和支气管分泌物为主,此类标本AFB的检出率较唾液高。

(二)不合格痰液:
唾液或口水:标本外观以透明或半透明水样、黏度较低的口腔分泌物为主,有时伴有气泡;AFB检出率最低。

留取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留取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留取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留取痰标本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正确的采集方法对于确诊
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正确的痰标本采集方法:
1. 预备工作,在进行痰标本采集前,首先要保证患者口腔的清洁,以避免口腔细菌的污染。

同时,采集工具如痰杯、标签等也要
提前准备妥当。

2. 咳痰方法,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力咳嗽,将痰咳出到痰杯中。

有时候需要让患者进行雾化吸入,以促进痰液
的分泌。

3. 痰液采集,使用消毒过的痰杯,将患者咳出的痰液收集到痰
杯中。

避免接触痰液的外部容器,以免污染。

4. 标本处理,在痰杯上标注患者的姓名、日期、时间等信息,
确保标本能够被准确识别。

然后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

5. 清洁消毒,采集完痰标本后,要及时清洁消毒采集工具,以
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采集痰标本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以免感染。

同时,要确保痰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符合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污染和危害。

总的来说,正确的痰标本采集方法包括预备工作、咳痰方法、痰液采集、标本处理和清洁消毒等环节,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可以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良好,有助于准确诊断呼吸道疾病。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痰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分离和鉴定痰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1. 采集时间,最佳的痰标本采集时间是清晨醒来后,因为这时痰液浓度较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2. 洗手,采集痰标本前要彻底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3. 咳痰方法,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先漱口,然后深呼吸几次,再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尽量避免口腔分泌物的污染。

4. 采集容器,采集痰标本的容器应为无菌干净的容器,避免细菌的二次污染。

5. 标本数量,一般来说,每次采集应采集两次以上的痰标本,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6. 保存方法,采集后的痰标本应密封保存,并尽快送至临床检验科进行检测。

二、痰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避免口腔分泌物的污染,在采集痰标本时,患者应注意避免口腔分泌物的污染,避免细菌的混杂。

2. 避免采集过程中的污染,采集痰标本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交叉感染。

3. 采集后的标本应尽快送检,痰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临床检验科进行检测,避免标本的变质影响检验结果。

4. 注意标本的保存,采集后的痰标本应密封保存,并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避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 注意标本的标识,采集痰标本时,应在容器上标注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以免混淆。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希望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能重视起来,共同努力,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准备评估解释痰标本采集整理记录操作方法·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检查项目·用物:痰液采集容器,必要时备无菌手套、3%过氧化氢溶液或复方硼砂溶液、集痰器、无菌吸痰管、负压吸引装置、95%乙醇或10%甲醛(用于固定癌细胞)、手消毒凝胶·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进行的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情况·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容器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检验项目等·患者能自行留取痰液,嘱患者清晨醒来未进食前用温开水漱口,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痰杯中,加盖后及时送检·无法咳痰的患者,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由下向上叩击患者背部,戴好无菌手套,将集痰器分别连接吸引器和无菌吸痰管,按吸痰法将痰液吸入集痰器内,加盖送检·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按吸痰法将痰液吸入集痰器内,加盖容器后送检·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洗手(二)评分标准所在科室考生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项目操作准备查对评估310标准分值5扣分内容着装不规范-3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未查对医嘱、检验项目-3未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排痰情况、有无特殊需要各-2未解释需要注意事项-2用物14未根据评估准备用物-4少一件各-2未贴检查标签-4操作床旁查对安全舒适留取痰284未注意患者安全-2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留取方法-86未查对患者、腕带各-2扣分得分操作者步骤标本未保护患者隐私-6未留取足够的量-6污染标本-8送检整理510未及时送检-5未整理床单位-2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2未分类放置-2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整体评价态度沟通整体计划提问总分465100态度不认真-2沟通技巧欠佳-2整体操作不流畅-3无计划性-3累计。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痰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正确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1.采集时间:最佳采集时间是早上起床后,患者尚未进食或漱口。

2.患者准备:患者应先漱口,以清除口腔中的细菌。

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刺激喉部分泌物,并咳嗽2-3次。

3.采集器具:可用无菌的宽口塑料杯作为痰培养容器,避免使用铁罐、玻璃瓶等容器,以免残留的细菌影响培养结果。

4. 采集过程:患者在咳嗽时将痰直接咳出到容器中,或者在漱口后用唾液吐痰至容器中,以保持采集的痰液的干净和无菌。

采集量应达到2-5ml为宜,以保证培养的条件。

二、痰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避免污染:采集标本时要避免口腔的污染,患者可以先漱口,然后再咳嗽或吐痰类似的方法将痰液采集到容器中。

注意不要将痰液和唾液混在一起,以免影响病原体的检测结果。

2.采集时机:痰培养的最佳时机是早上起床后,此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容易采集到足够的标本。

如果患者口干舌燥,可以喝一些水以增加分泌物的量。

3. 采集量:痰液的采集量应达到2-5ml,以充分满足检测的需要。

如果痰液量不足,可以多次采集或者进行刺激咳嗽后再采集,但是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4.容器选择:选择无菌、宽口、密封性良好的容器作为痰液的采集容器。

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可能含有微量的抑菌剂,对病原体的生长产生干扰。

5.标本传送:采集完痰液后,应及时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以保证标本的新鲜度和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可以存放在4°C的冰箱中,但是加热前要再次加热至室温。

6.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在痰液采集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总结起来,痰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污染、选择合适的采集时机、保证足够的采集量、选择无菌的容器、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同时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以确保痰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痰标本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微生物痰标本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痰标本处理标准操作程序1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深部痰标本或下呼吸道分泌物。

3无菌痰杯或咽拭子。

4BD Phoenix 100 全自动细菌分析仪。

55.1 标本采集5.1.1 采样时机:在抗生素药物使用之前采集清晨第一次痰液送检。

a) 痰标本:最好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以晨痰为最好。

对支气管扩张症或与支气管相通的空洞患者,清晨起床后进行体位引流,可采集大量痰液。

b)下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纤维镜刷片:也宜早晨空腹采集为佳。

5.1.2 采集方法a) 痰液标本采集患者清晨起床后,用清水反复漱口后用力自气管咳出第一口痰于灭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加温至 45℃的10%NaCl 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

对咳痰量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使其咳嗽,将痰收集于灭菌容器内送检。

b) 环甲膜穿刺吸痰对于一些疑难、病情危重或免疫受损患者继发肺部感染可用一些侵入性诊断技术采集下呼吸道标本。

若采用环甲膜穿刺吸痰法取痰液标本,藉套管针自环甲膜插入消毒塑料管吸取分泌物,作病原体培养,不受口腔、咽部病原体的污染,可较准确地反映下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的病原菌。

本方法简便实用,阳性率高,结合定量培养可能区别假阳性。

但本检查有轻微创伤性,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气管内出血等。

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血管疾病者禁用。

c)纤维支气管镜采集法经(纤支镜)直接吸引下呼吸道分泌物,由于纤支镜通过口咽部时同样受到污染,因此认为也不比咳出的痰更好。

经纤支镜以附刷的双层套导管方式直接采集肺部分泌物,进行细菌、真菌、厌氧菌培养和免疫荧光等检查,往往能可靠地找到感染病原体。

由于其效果尚无法达到完全不受污染的情形,所以应进行定量培养,其细菌浓度>103cfu/ml 则有意义。

经过临床评估,此种采样方式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采样时防污染标本刷取样应深入,且应多方向旋转及上下移动,这样取痰可提高痰培养的敏感性。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核对解释(1)核对检验单,容器外按要求贴标签。

24小时痰标本应注明起止时间。

(2)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及检验项目,向患者解释目的及方法,以取得配合。

留取标本根据检验的项目留取不同标本
(1)常规痰标本:嘱其晨起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盒或痰杯内。

为人工辅助呼吸者吸痰时,戴无菌手套,痰液收集器分别连于吸引器与吸痰管,按吸痰法吸入2—5ml痰液于痰液收集器内。

(2)24小时痰标本:嘱患者将24小时(晨7时至次晨7时)的痰液全部留于清洁广口瓶内。

(3)培养标本:嘱患者清晨起床后先用朵贝儿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培养瓶或盒内。

昏迷患者用按无菌吸痰法吸取痰液。

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和用物。

记录洗手、记录。

送检将标本连同检验单及时送检,如常规标本查癌细胞,瓶内应放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后送检。

操作后评估患者和家属理解、配合,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留取的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
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
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
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
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须在容器上注明
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
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后送检。

3.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
部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痰标本采集考核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