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管监测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措施全部的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我矿集束管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作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矿集束管监测系统的管理。
该系统使用管理由矿安检科负责。
第三条建立气相色谱工作站,配备必要的仪器,同时,必须加强束管监测系统的管理,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确保系统装备、运行所需的资金和人员到位。
同时,要制定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制度和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正常运行。
第四条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管束的检测位置,定期进行人工采样分析。
第五条利用束管监测系统检测和分析采空区瓦斯成分,并完成预测预报, 便于掌握采空区自燃发火情况,为防止自燃制定预防性措施做足准备。
系统安装第七条束流管监测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一)自燃火灾预防功能,通过对煤自燃过程中标志气体成分的监测、浓度变化规律,早期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程度,防止自然发火和瓦斯爆炸。
(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系统数据必须保存10年以上,为了判断封闭火灾区域的发展和火灾区域的灭火程度,为启封火区提供科学数据。
(三)利用数据库分析某个测量点在一段时间内气体含量变化的功能,在采用阻化剂防灭火作业中,跟踪了解作业区惰化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灭火措施提供参考。
(四)报警功能:当检测点的气体含量超过极限时,工作站将自动报警,同时以醒目颜色显示报警信息。
(五)报表功能:具有报表、曲线、储存、打印功能,能提供检测日报、月报、检测图谱报表,气体含量变化趋势报告等。
第八条管束的敷设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综采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预埋30米钢管保护进行束管敷设。
2、滤尘器设置在束管取样的前端(采空区最里边)。
起到过滤粉尘、安全保护作用。
第九条监测点的布置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探测点应设置在采煤工作面上角的采空区或其他可能发生自然发火的地方。
束管检测管理制度

束管检测管理制度一、绪论束管检测是指对液化石油气(LPG)或其他易燃易爆气体管道进行检查、评价和监测,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束管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及时发现管道的泄漏、腐蚀、变形等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束管检测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目标1.确保束管检测工作的全面、规范和有效进行。
2.提高束管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对束管检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4.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防范事故的发生。
三、管理内容1.束管检测的组织管理(1)成立束管检测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岗位职责。
(2)制定束管检测工作方案,明确检测的周期、方法、内容等。
(3)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束管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束管检测的设备管理(1)购买、租赁或委托专业机构购买束管检测设备,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2)定期对束管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严格管理束管检测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不被私自调整或篡改。
3.束管检测的数据管理(1)建立束管检测数据档案,定期整理、存档和备份检测数据。
(2)建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靠。
(3)根据检测数据,及时对管道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束管检测的问题处理(1)发现管道存在泄漏、腐蚀、变形等问题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问题的跟踪和监测。
(2)建立管道问题处理报告制度,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
(3)对问题进行彻底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5.束管检测的监督管理(1)建立束管检测的监督机制,对检测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建立检测报告的审核制度,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对束管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6.束管检测的培训管理(1)对从事束管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1. 系统简介束管监测系统是用于监测和管理束管(管道、电缆等)的一种系统。
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束管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及检测束管是否存在泄漏、损坏等问题。
同时,该系统还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警处理,提供给用户决策参考。
2. 系统安装与维护2.1 系统安装系统安装需要依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
安装前,需要进行工程现场勘察,确定安装位置和参数设置。
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接线正确接地。
2.2 系统校验与维护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校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校验内容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准确性,以及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稳定性。
系统的维护包括定期巡视、保养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系统管理3.1 数据管理束管监测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备份和清理。
数据的存储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和数据量进行管理,以便日后查询和分析。
数据的备份要定期进行,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对于已经过期的数据,要进行清理,避免占用系统资源。
3.2 报警管理束管监测系统能够通过设定预警值来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报警。
对于发生异常的束管,系统应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将异常类型、位置等信息显示在监控界面上。
报警管理包括报警配置、报警记录查看和报警处理等环节。
3.3 用户管理系统需要有用户管理功能,包括用户账号的创建、删除和权限的分配。
不同用户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和数据访问权限,以便系统的安全和管理。
4. 监测与分析束管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到束管的各项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系统还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束管的运行情况和趋势,为用户提供决策参考。
5. 系统安全与防护束管监测系统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包括系统的防火防爆、防雷、防虫措施等。
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用户权限控制、系统备份等。
以上是关于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的一些建议,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矿井束管监测系统是一种有效的专用监测技术,可对井下有自然发火危险的地点进行全面监控,通过监测系统对采集的矿井火灾标志性气体分析,可以早期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状况,为矿井自燃火灾和瓦斯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束管监测系统原理及组成1.1原理束管监测系统通过地面抽气泵的运转,使束管管缆内为负压状态,监测地点的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气体送至地面监测室,处于待检状态;当需要检测某一路气体时,则经过气路控制柜内三通电磁阀的切换,以及注气泵的运转,实现气体自动进样,然后再经过矿用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
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煤层自燃升温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标志性气体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过程,达到定点、定量、定性、实时,连续循环监测的目的,从而掌握煤层自然发火的变化趋势,指导煤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灭火措施,达到早期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状态和启封火区的目的1.2组成束管监测系统主要由抽气泵、气路控制柜、气相色谱仪、气水分离器、矿用聚乙烯束管、采样器等组成。
1)矿用气相色谱仪。
色谱仪主要用来分析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目前色谱仪型束管监测系统主要分析的组分为O2、N2、CH4、CO、CO2、C2H4、C2H6、C2H2、H2等组分。
2)色谱工作站。
色谱工作站主要功能为采集色谱仪的分析数据、监控色谱仪运行状态、控制气路自动切换。
3)气路控制柜。
控制柜内有一定数量的三通电磁阀及相应的电控装置,通过三通电磁阀的切换实现管路的自动切换,从而将不同地点的气体送至气相色谱仪内进行分析。
4)抽气泵。
抽气泵主要将井下监测地点的有害气体通过束管抽至地面,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5)束管管缆。
束管管缆为空心的聚乙烯塑料管,具有阻燃抗静电作用,主要起到输送气体的作用,它需要通过国家安标检测,具有国家承认的煤矿安全标志证书及唯一的安全标志证号。
2、束管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2.1存在的问题束管监测系统虽然已经发展了20多年,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束管监测系统的发展,一是管路维护问题,二是技术人员配备问题,三是管理层对该系统的重视问题。
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是煤矿不可或缺的技术设备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监测煤矿内部的气体浓度及温度,保障了矿工们的安全。
而这个束管监测系统的安全管路安装不可小觑,本文将重点探讨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环境评估和技术设计在进行安全管路安装前,必须要对整个矿区进行环境评估,确定管路安装的合理位置及长度,并充分考虑煤矿内部的地质条件和瓦斯含量,确保管路的质量。
同时对于管路系统,应根据布置要求进行绘制管道图纸和三维模型,方便技术人员和矿工进行管路的布置和维护。
二、管道材质的选择在确定管路的走向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以保障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钢管、PVC管或PE管等,这些管道材质被广泛使用于煤矿及其他工业领域,因其具有抗压、耐腐蚀、耐高温等很好的特性,同时能够满足煤矿管道系统的运行需求。
三、安装区域的清理管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清除安装区域的杂草、碎石、泥沙和淤泥等障碍物,保证管道的安装区域干净整洁,为管道的正常使用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管道的连接与固定管道在安装好后,需要进行连接和固定,这是保证管道不破裂、不漏气的重要环节。
管道的连接部位必须经过充分的清洗和喷漆,连接时采用螺纹接头或插接结构,避免使用焊接。
固定管道时,需要保证管道直线斜率和长度的合理比例,以保证管道运行中的去气效果,并能够承受煤矿内部温度的变化和产生的各种负荷,另外还需要选择适当的固定方式。
五、防雷及防静电措施煤矿内部天气多变,雷击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对于管道系统,必须要有防雷技术措施,并且应按照规范布置接地网。
同时煤矿内积累的粉尘会产生静电,因此防静电措施也必不可少。
结论在安装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的管路时,需要全面考虑煤矿内部的环境和工艺设备要求,从而制定相应的管路安装技术方案,实施严格的安全措施,以保证煤矿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在管路使用中还需不断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束管防火监测系统分析、预报管理制度

束管防火监测系统分析、预报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矿井束管监测防火系统的预测预报作用,进一步搞好矿井防火工作,切实做好对矿井煤炭自燃的分析、预报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矿井实现安全生产。
现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束管监测系统分析、预报管理制度,望各有关单位及员工认真执行。
一、束管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
束管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保障束管监测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为及时准确地分析、预防矿井煤炭自燃,防患于未燃,奠定基础。
二、束管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应经常下井沿束管敷设路线检查束管的敷设情况,分路箱内集水器的积水情况、粉尘过滤器的积尘情况、束管接头的气密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汇报有关领导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束管监测管理人员在矿井无煤炭自燃的正常情况下,至少每7天进行一次采气样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一次分析。
每次分析的结果都必须打印报表报分管领导及总工程师,并存入微机数据库,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四、当井下采空区、采煤工作面及井下其它地点出现煤炭自燃征兆时,束管监测管理人员应做到及时利用束管采集气样进行分析或连续监测分析,以便于及时准确地向矿领导提供有价值的火区发展动态资料,为防灭火提供科学依据。
井下出现煤自燃征兆或火区时,为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监控校验队应派专人每天至少人工采集一次火区气样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及时报矿分管领导。
五、矿井煤炭自燃标志性气体确定。
根据2022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煤质情况,矿井井煤炭自燃标志性气体为:主要标志气体:CO为主;辅助标志气体:H2、C2H4、C2H2。
六、监测点的布置:根据有关规程规定要求,结合矿井实际由监控校验队根据《矿井防灭火设计》,在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采空区(3个),已封闭的采空区设束管监测点。
束管监测系统安装及安全措施

束管监测系统安装期间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为早期预测预报矿井煤尘自燃发火,连续监测自燃过程中标志气体组分、浓度变化规律,防止自燃发火和瓦斯爆炸,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经我矿专业会议研究决定,按照矿井防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在厂家的指导下进行束管系统的安装,现制定束管监测系统安装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二、成立束管监测系统安装领导组1.束管监测系统安装领导组组长:杜斌副组长:周炳陶应刚王仲军李智皞吕孝军李拉庆崔学良年斌成员:朱茂林张海城陈明李琪赵海杜文魁苏亮郭志峰张坚马明宇尹国成刘茂军候伟东寇亮纪翔尹志伟2.领导组职责和分工⑴领导组全面负责矿井束管监测系统安装、调试、验收技术管理工作。
⑵领导组负责制定束管监测系统安装工作、实施方案及安全措施。
⑶领导组负责协调机电科、调度室、安全科及相关队组为本次束管监测系统安装工作做相关配合工作。
⑷成员负责束管监测系统安装工作中各分管专业和部门工作:a.调度室负责束管监测系统安装期间矿井上下通讯及联络工作,保证通讯畅通;b.通风科负责束管监测系统安装期间通风管理及一氧化碳、瓦斯、氧气的检查工作和综采工作面上隅角、下隅角挡风帘的吊挂;负责配合厂家安装束管监测监控系统;c.机电科负责束管监测系统安装期间用电安全及电路的连接;d.安全科负责束管监测系统安装期间安全管理及安全警戒和撤人。
三、施工技术措施(一)地面主系统安装1、地面监测机房约24平方米、值班室一间约12平方米。
2、室内设备安装、摆放的质量要求如下∶(1)检测室内要无煤尘, 干净整洁(有条件配备空调);(2)摆放仪器的桌面要平整,无震动;(3)电源不要同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同接,无干扰;(4)仪器要按所要求的位置摆放, 摆放要整齐,连接线要整齐规范;(5)检测完后仪器要用防尘罩盖住,要保持仪器整洁无灰尘。
(二)井下束管安装1、主束管的安装:(1)16芯主束管,主束管从监测室开始布设,沿副斜井向井下布置,至90101轨道顺槽口处,在此处设置一台16路束管分路箱。
管路质控分析及整改措施

管路质控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
管路质控是指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持续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在工业生产中,管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对管路系统进行质控分析和整改措施的研究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管路质控分析及整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二、管路质控分析。
1. 管路系统的重要性。
管路系统是工业生产中输送液体、气体、固体等物质的主要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旦管路系统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因此对管路系统进行质控分析至关重要。
2. 管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管路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管道老化、腐蚀、漏水、堵塞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因此,对管路系统进行质控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确保生产安全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3. 管路质控分析的方法。
管路质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监测和数据分析。
定期检查是指对管路系统进行定期的外观检查和内部检测,以发现管道的老化、腐蚀、漏水等问题。
监测是指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管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管路质控整改措施。
1. 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是管路质控整改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对管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定期维护包括清洗管道、更换老化设备、修补漏水等,可以有效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强化监测。
强化监测是管路质控整改的重要措施。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前预警,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强化监测可以大大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分析。
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追求现代化与科技化。
而在煤矿行业中,束管监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监测设备。
它能够对煤矿掘进产生的应力的情况进行监测,保障矿工的安全。
而对于这种设备的管路安装,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一、现场勘察在安装管路前,需先进行现场勘察。
针对不同的工作场地和环境,要制定特定的操作方案,确保设备能够在最优的状态下工作。
特别是在煤矿内的安装,要首先派专业人员进行潜入调查,确定煤层的物理特性和通风状态,以此制定出合理的安装方法和设备的安装路径。
二、安全防护在对管路进行安装时,需要对现场作出详细的安全措施,以保障矿工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作业现场要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为作业现场进行必要的封锁和施工周边的隔离。
此外,还需在现场搭设安全护栏,以避免人员的误碰以及跌落等意外的发生。
三、施工步骤1、管路的铺设在铺设管路时,首要的是要遵循规范,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工程效果。
在管道的连接点,必须采用焊接的方法进行,避免出现水泄露以及其他问题的发生。
2、断面的掘进此时,要选用先进的掘进工具和技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要确保矿工的安全。
要先预备好钻机器和空气压缩机器,根据管路的长度和深度进行调整。
在开始钻掘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范。
3、管道的安装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要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工业刮擦溅在身体上。
此外,还要对管道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确保可以顺利进行下一步工作。
四、管道的调试在安装完成后,要在管路中注水并测试,以检查管道的泄漏情况。
测试时,要先将注满的水泵到管道中,检查出口是否存在滴水、渗水等情况,以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工程验收在管道的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管路的质量检测、工程内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范要求等。
若通过验收,则工程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进项开发、生产运作等。
总之,对于这种重要的监测设备的管路安装,保证其操作的安全性和优质性是非常重要的。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方法一、系统概述束管监测系统是一种为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而设计的监测系统,其重要功能是实时检测反应堆中的束管温度、水压力、水质量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监测,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保障核电站的正常运行。
二、系统构成束管监测系统由下列部分构成:1.束管温度监测系统2.水压力监测系统3.水质量监测系统4.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束管温度监测系统、水压力监测系统、水质量监测系统是实时监测反应堆数据的硬件设备,数据处理系统则是将实时数据处理成可视化的监测结果并存储下来,供操作员进行分析和监测。
三、使用管理束管监测系统在核电站的运行中是特别紧要的,因此必需做好使用管理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
1.系统检查和维护为了保障系统的牢靠性和精准性,其必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和维护包括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简单的观测和调整,例如察看温度和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调整系统参数如功率、增益等。
定期检查则包括系统的完全检查,如检查是否有某些设备损坏,检查传感器读数是否精准,检查数据库中的日志是否存在错误等。
2.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是一个很紧要的管理工作。
必需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和保密性,以免数据被篡改或泄漏。
数据的处理包括实时监测、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在实时更新时,数据记录和分析需要记录参数,时间和事件,以便日后参考。
3.紧急情况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反应堆会发生一些事故,例如燃料棒燃烧等事件,这些情况下,系统应适时发出警报,并自动调整反应堆的工作模式和能量,确保反应堆和系统的安全。
4.培训和教育对于系统使用者,必需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使用本领和技能。
同时,系统也必需进行评估,评估使用者的操作水平,确定区域和硬件存在的问题,并适时修复。
5.法规管理系统使用必需遵守国家和行业法规要求,实施完整的工作流程,保证系统的运行和数据的精准性。
必需订立并遵守严格的工作规范,并建立良好的检查机制,确保每个使用者都遵守相关法规。
束管监测管理措施

束管监测管理措施束管监测管理措施1. 引言束管监测是指对束管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束管是指用于传输和分配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供给设备的管线系统。
束管监测管理措施的目的是确保束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损坏的问题,并进行预防性维护,以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监测设备和技术为实现束管监测管理措施,需要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和技术。
常见的监测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震动监测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束管系统中的压力、温度、流量和振动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红外线热成像等,用于检测束管系统中的隐蔽缺陷。
通过这些监测设备和技术,可以获取详细的束管系统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监测设备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采集和处理,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完成,可以利用现场监测系统将监测设备与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清洗是指去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和错误数据,转换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成可用的格式,分析是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以便得出系统运行状态和故障潜在原因的结论。
4. 报警和预警系统束管系统的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报警和预警系统。
报警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阈值判断数据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预警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分析结果,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风险,并提前进行预警。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短信、邮件或手机App等方式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5. 维护计划和措施束管监测管理措施还包括一系列的维护计划和措施,以确保束管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维护计划包括定期巡检、定期保养和定期检修等内容,通过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维护措施包括紧急维修、预防性维修和改进措施等,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束管监测系统月分析报告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束管监测系统概述 • 本月束管监测数据概览 • 本月束管监测异常分析 • 本月束管监测结果与对比 • 结论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报告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束管监测系统在一个月内的运行数据,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优化 系统的运行效果。
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验证 通过对束管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 发现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能够满足实际应 用需求。
系统性能达到预期目标 束管监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能够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未来工作展望和计划
完善系统功能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束管监测 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水平。
外部干扰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 等对监测系统造成干扰,导致 数据异常。
操作失误
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误操作, 导致监测数据异常。
维护不足
监测系统缺乏及时维护和保养, 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故障。
异常处理和预防措施
01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监测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强操作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 能和规范操作流程。
数据传输模块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 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中心服务器。
数据采集模块将这些数据转换为数字 信号,并进行预处理。
中心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 和分析,根据预设的预警值进行预警, 并通过客户端软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 相关人员。
03
CHAPTER
本月束管监测数据概览
数据来源和采集
数据来源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对束管监测系统的使用管理,提高其运行效能,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二、系统管理1.对于束管监测系统的安装、升级、维护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管理员有义务及时修复系统故障,保障全体用户的权益。
3.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严禁不按规定私自修改系统设置。
三、系统权限管理1.管理员对于用户的权限设置,应根据其职责和需要进行分类管理,以确保权限的合理分配。
2.用户在使用系统前,需经过身份认证,且权限需由管理员授权方可使用。
3.用户权限申请应提供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并经过部门领导的审批方可生效。
四、用户行为规范1.用户在使用束管监测系统时,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非法活动。
2.用户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得私自将账号和密码提供给他人使用。
3.用户不得将系统提供的信息用于商业利益或其他不正当目的。
4.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应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不得故意损害他人利益。
五、信息安全管理1.系统管理员有责任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管理员需要制定相关安全策略,包括对系统进行备份,以及定期更新系统补丁。
3.用户在使用系统时,需妥善保护系统的信息安全,不得故意泄露系统信息。
六、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规定进行非法操作的用户,管理员有权冻结其账号,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2.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用户,管理员有权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处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监督与检查1.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2.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时,有权向管理员进行反馈。
3.相关部门可对系统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八、附则1.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系统管理员所有。
2.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3.本办法可能根据需要进行适时修订,修订后将公布于系统内。
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范文(二)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束管监测系统的使用,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有效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办法。
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前言煤矿束管监测系统是用于监测矿井深部瓦斯压力、瓦斯浓度和大气压力等指标,提前预警瓦斯突出和矿井事故的一种设备。
其中,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道的安装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在管路安装时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装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地质勘探在安装煤矿束管监测系统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情况,确定适合于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的管道敷设路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良,以保障管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应力分析管道的施工和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应力集中,若不能及时解除这种集中应力,各种问题就会随之出现。
因此,在管路安装前,还需要进行应力分析,科学计算管道的应力大小,从而确定合理的支座形式、数量、位置和间距等。
管道材质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的材质必须满足耐强腐蚀、耐高温、抗压性能好等特点,才能保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
排除瓦斯泄漏隐患在管道安装前,需要考虑瓦斯泄漏的风险,从而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瓦斯泄漏问题的产生。
同时,应设立警示表示,做好安全隔离和防护措施。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管道敷设在管道敷设的过程中,要做好对管道的加工和镶嵌,并使用防爆工具和设备,避免出现瓦斯泄漏及其他危险情况;同时,还要保证管道的施工质量,以避免管道存在问题,引起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意外。
管道连接在管道连接过程中,要确保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牢固无松动,不得有松动情况,确保管道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巡视与检查在管道安装完毕后,要进行管道的巡视工作,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管道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结论在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方面,必须从管道敷设、管道连接、巡视与检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做好从敷设起到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避免瓦斯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最终确保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的正常、顺畅运行,达到保证煤矿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管道监测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管道监测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管道网络的安全运行变得至关重要。
管道监测项目是为了及时检测管道的状态,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管道监测项目中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应对。
2. 重难点问题分析a. 监测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管道监测项目中的首要问题。
不同类型的管道监测设备在监测精度、适应性、可靠性等方面会有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与选择。
b. 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采集与分析也是管道监测项目中的重难点之一。
管道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准确地采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同时,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判也是一个挑战。
c. 运维成本控制管道监测项目在长期运行中会产生较高的运维成本,如设备维护、数据分析与处理、人员培训等。
如何合理控制运维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益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应对措施a. 定期技术评估与更新为了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我们应定期进行技术评估,并及时了解市场上新型设备的发展动态。
在保证监测设备精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适时更新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效果。
b. 数据自动化采集与分析为了解决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问题,我们可以借助自动化技术,将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手动操作减少至最低。
通过使用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工具,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c. 多渠道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了减少运维成本,我们可以与其他相关部门或企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
例如,在设备维护方面,可以与设备供应商签订维护合同,由供应商负责设备维护。
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利用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4. 结论管道监测项目中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但通过适当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与相关部门或企业进行合作和资源共享,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的考核与奖惩
06
结论与展望
束管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
01
束管监测系统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安全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矿井下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对于预防和及时处理矿井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经验总结
管路安装的关键技术
02
管路安装是束管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管材选择、管路铺设、连接、固定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管路密封、稳定、耐压、耐腐蚀。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合理安排工作计划,避免疲劳作业和超时工作。
安全技术措施的监督
制定详细的安全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
对连续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重点培训或调岗处理。
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部门或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
背景
目的和背景
任务
制定并实施针对某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目标
确保管路安装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降低事故风险。
任务和目标
02
煤矿束管监测系统概述
硬件组成
煤矿束管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网络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设备等组成。
软件组成
包含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报警提示软件等。
安全技术措施的必要性
03
由于煤矿环境复杂,存在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进行束管监测系统管路安装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管路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管材质量不合格、安装不规范、连接不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管路漏气、堵塞等现象,影响监测效果。
通风科成功处置束管检测系统故障

通风科成功处置束管检测系统故障
我矿地面安装有一套束管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9号自燃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上下隅角气体成分进行抽气分析,判断是否出现自然发火征兆,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因此束管检测系统能否正常运转是保证井下防灭火措施是否有效的前提保证,而气相色谱仪则是这套系统的“大脑”。
7月16日下午,通风科技术人员正常利用束管检测系统在对9303工作面进行抽气检测时,发现气相色谱图像以及出峰时间完全错误,且存在丢相及杂峰现象,重复抽气检测问题依然存在,通过排查初步判定为气相色谱仪内色谱柱老化,由于联系不到厂家技术人员,因此无法做出最终判定。
通过通风科技术人员自主摸索,并参考《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对气相色谱仪柱箱内部的型号为“5A”、“GDX-502”及“TDX-01”老化色谱柱了更换,调整设备载气流量及软件内组分参数,最终气相色谱仪“通道二”和“通道三”的检测图像回归正常。
但“通道一”的检测图像出现了基线成锯齿形,出峰过多现象,随即采取通过对气相色谱仪进行空气检测,清洁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直到检测图像只出现“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成分,以及利用气相色谱仪加热功能对新色谱柱进行了6个小时活化加热,做好了故障处理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7月17日上午,联系到厂家技术人员,并利用远程电脑操控,根据“通道一”所显示图像,对束管检测操作软件内“通道一”基线数据进行调整,最终气相色谱仪故障得到处理,束管检测所示图像回归正常。
随后,厂家技术人员在肯定了我方技术人员对束管检测系统故障处理的方式以及气相色谱仪清洁气路的方法之后,对我方提出的设备及操作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也为今后的故障处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风科王新 2020年7月1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束管监测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矿井束管监测系统是一种有效的专用监测技术,可对井下各易自然发火地点进行全面监控,通过对监测系统采集的矿井火灾标志性气体分析,可以早期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状况,为矿井自然火灾和瓦斯的防治下作提供科学依据。
束管监测系统按系统安装使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主机井上固定式系统、主机井下固定式系统和抢险救灾移动式系统,目前我国主要的束管系统大多是井上固定式系统。
按分析仪类型不同,可以分为色谱类束管监测仪和红外类柬管监测仪。
色谱仪类系统分析气体的种类较多,精度也较高,町以以低量气体作为标志气体,发现煤层低温氧化的情况;红外线类系统监测对低浓度气体的监测精度较低,作为标志性气体主要是CO,参数较单一,判断自然发火时还应该考虑与其它气体的相对变化趋势。
由于相关智能分析技术不够成熟,例如,自然发火的自动分析判断,束管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对当前柬管监测系统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技术途径。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煤矿的实际应用中,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并不是特别好,甚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气相色谱仪本身特性决定了要分析一个气体单样,其分析的时间需要8—12min以上,加上气体从主泵气流中经采样泵采样进入分析仪的时间及每一个不同样品之间均需要进行一次气路冲洗,即冲洗时间,因此,单样分析需要的总时间一般在10rain以上,从目前罔内中等系统的容量(监测路数)16路来算,要完成一个监测循环需要的时间在60rain以上。
单样气体分析结果一般都是10min之前的数据,然而所使用的软件监测系统并不能考虑到气体分析的时滞性问题,所得结果并非当前监测点状态,不利于实时分析。
另一方面,如系统出现故障,那么系统再启动还需要采样气体由井下抽到地面主机的时间(一般在30rain以上)及色谱仪预热与校验时间(一般在2h/次)(可同时进行),所以采用此类系统的矿井根据这一特性及其实际需要,一般每天的监测次数为l~2次,监测的连续性较差,不利于分析监测点气体变化规律。
2)监测系统对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的选择针对性不够。
煤炭自然指标气体是指能预测和反映其自然发火状态的某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产率随煤温的上升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现在束管监测系统普遍使用CO作为判断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通过监测软件对CO浓度进行记录,并做出趋势图,再南技术人员分析该时刻井下煤层自燃状态。
然而井下环境复杂,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不同环境气体成分还可分自然发火区气体成分,瓦斯爆炸气体成分,火灾烟雾中气体成分,炮烟气体成分,在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几种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传统的软件无法对不同情况的做出区分、判断。
而且,单一的判断标准也缺乏科学性,不同的煤质,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自然发火判别标准,并根据各煤矿、煤层的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指标性气体。
3)监测系统对自然发火程度的自动分析判断较差。
传统的柬管系统监测软件只能将所采集到气体浓度记录、显示并打印出来,然后监测人员再根据采集到气体浓度的趋势判断煤自燃状况。
监测软件不能根据煤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类型和浓
度对煤自燃程度做出判定以及等级划分,不方便监测人员分析、判断井下煤的自燃程度,很难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4)检测技术人员能力不足。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属高科技含量产品,在煤矿投入运转过程中涉及仪器分析基础知识,微机技术等领域,尤其在使用色谱仪进行气体分析时,色谱图基线选取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结果是否精确。
然而在许多中小煤矿中,该方面人员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机械操作,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
5)管理层对系统的管理较松或不够重视。
束管监测系统设备多。
管路维护量较大。
需专人管理。
束管管路容易积水、积尘,而积水、积尘堵塞管路后难以处理。
许多中、小煤矿因为束管系统维护及使用不方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并没用真正的将束管监测系统用好或使用起来。
2、解决的技术途径
针对束管监测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途径。
2.1监测系统气样分析中滞后时间的计算与处理
监测系统在束管传输气样和对气样进行分析的工程中存在的时间滞后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在设计监测软件时,必须将时间的滞后性问题考虑在内,综合束管系统使用的具体环境以及分析气样所需要的时间,在软件设计上采用平移时间轴的方法,将测得气体的准确时间反馈给井上监测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井下自然发火的过程,并做出更精确的预测、预报。
其具体步骤是:设束管长度为£,气流流速y,根据气流在束管管网中的时间7'和每次单样分析所需时间L,在时间轴上向前平移r+Ls,则町得到该气样的准确时间,方便监测人员更好的判断井下情况。
2.2标志性气体的最优选择
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主要有CO,C:l{6,CH.,C:H.,c:H:,AO:(A02为氧气消耗量)等,在这一系列气体中,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些气体作为指标气体,才能可靠、准确的判断自然发火的征兆,是至关重要的。
煤在氧化升温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因煤的种类、煤岩性质、地质条件等内外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别,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指标气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则心]:①灵敏性;②规律性;
③可测性;④惟一性;⑤单调变化性;⑥早期显现性。
因此,在选择煤层自燃标志性气体时应按煤种选择从缓慢氧化阶段发展为加速氧化阶段时最灵敏的气体为指标:
1)低变质程度的煤种,如褐煤、长焰煤、气煤和肥煤,应以烯烃或烯烷比为自然发火的首选标志气体,对C2H。
其预报范围为100—180℃;对烯烷比其温度范围则依自燃煤层瓦斯组份、矿内空气成份具体确定;上述煤种相应的辅助指标应为CO及其派生指标;
2)焦煤、贫煤和瘦煤则以CO及其派生的指标为首选,CO预报温度范围为90~150℃;相对的辅助指标可谓C2H。
或烯烷比值;
3)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和高硫煤仅能选用CO及其派生为指标,其预报温度范围值为100一150℃¨1。
因此,在设计监测系统软件时,要将矿井及煤层、煤种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根据选定地点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变质程度等条件来确定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从而更加准确地预判自然发火的状态。
2.3监测系统对煤自然发火程度判断
根据采集到气体浓度的趋势判断煤自燃状况是束管监测系统的一个重要步骤。
但是,监测软件不能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对煤自燃程度做出判定,如果可以根据煤
低温氧化过程的气体产物特性及浓度将煤各个氧化阶段划分等级,存储到数据库中,在超限时及时报警,则极大的方便了监测人员了解掌握井下煤层白燃状况。
根据煤低温氧化实验H。
j。
可以得到褐煤、气煤、气肥煤和无烟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以及出现温度,如表1所示。
按照煤低温氧化过程生成的气体产物特征、气体生成量随氧化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CO产生率开始急剧上升的拐点温度,将煤低温氧化过程可划分三个阶段,其三个阶段氧化特征和相应温度段如表2所示。
根据表1、表2,可在设计监测系统软件时,根据不同煤种将煤自燃阶段按照等级划分,蓄热阶段为等级l,氧化自热阶段为等级2,深度氧化阶段为等级3,并做出报警。
这样即町使监测人员直观的及时、准确地了解井下的自然发火状况,并做出及时处理,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2.4使用中盼注意事项
一个合格的检测分析员要了解井下作业内容,井下设备的变化以及自燃条件。
熟练掌握束管监测设备原理、用途和使用方法,能根据历史资料预测气体变化的规律和方向,并提供准确的町靠数据,使其依据数据可初步判断井下情况。
煤矿使用单位应在购入束管系统时,选部分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去设备厂家进行相关的操作和使用培训,使束管系统在煤矿更好的使用起来。
煤矿使用单位应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要保证该体系的有效运行,从样品的采集、分析到程度判断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操作程序,促进人员行为规范化。
对监测仪器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以及清理,井下条件复杂,束管在井下随时有积水、积尘的可能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必须对井下束管进行定期的清理维护,保证监测系统稳定运行。
3、结论
综上所述,束管监测系统仍存在较多的问题:监测数据的时滞性、对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的选择针对性不够、以及对自然发火程度的自动分析判断较差等,冈此,在系统设计时,应对软件部分做进一步的改进:采用平移时间轴的方法解决时滞性问题;根据不同煤层的不同特性,选择相应的标志性气体;根据不同煤种将煤自燃阶段按照等级划分,准确掌握井下煤层自燃状况。
同时,必须要有规范的技术标准、优秀的检测人员、严格的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束管监测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