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二模分析剖析

二模分析剖析

学会借助试卷上的图
在我国黑、 吉、内蒙古、 晋、豫、皖、 鄂、湘、赣 等9省区被 称为中部经 济地带,以 东是东部经 济地带,以 西为西部经 济地带。
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 2002年)
乌鲁木齐
图例 >60% 40~60% 20~40% <20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形成的特大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形成的特大城市
年南京地理高考
二模分析
高三地理核心组
一、二模拟考试概况 本次参加地理学科测试的学生人数 为6037人,全市均分为77.61 分。 均分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校11所, 80-89.9分的学校22所,70-79.9分 的学校24所,60-69.9分的学校9所。 B等第的划线大致在82分。
一、二模拟考试概况
年太阳辐射总量 60 55
b
c
45

D.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 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35 西北
· a
甲 东南
学会借助试卷上的图
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 2002年)
乌鲁木齐
图例 >60% 40~60% 20~40% <20
年太阳辐射总量 60 55
·
b

· · a
甲 东南
c
45
35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形成的特大城市
本次测试是高考前全市最后一次统一模 拟考试,从地理学科高三的4次测试的不同 定位看,本次测试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 诊断学生地理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的基本情况, 二是贴近高考的要求,体现高考命题特点。 本次测试命题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 验)》、江苏省地理学科《考试说明》为依 据,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 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其中1—12题为选择题,13、14题为综合题。

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考查了学科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本试题重点考查区域特征、气候、昼夜长短、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电子商务和3S技术、交通和功能区、辐射差额和其影响因素、地质作用、可持续发展、交通建设、地形特征、旱灾原因、港口、环境问题等。

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性较强。

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文】M1 C4 B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全年盛行东北信风 B.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C.③地受飓风的影响较大 D.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3.当北京时间19:30时,①地刚好日出,该日②地的昼长是A.11小时40分 B.12小时20分 C.13小时 D.15小时【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特征、气候、昼夜长短。

【答案解析】1.A 2.B 3.C解析:1题,据经纬度判定是中美洲,而①区域邻近墨西哥湾,所以①石油资源最丰富,A正确。

2题,①地是热带草原气候,非全年盛行东北信风,A错误;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③地海拔较高,且邻近太平洋,所以受飓风的影响较小,C错误;④地为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

3题,①地在西六区,北京在东八区,所以当北京时间19:30时,①地是5:30,而此时刚好日出,所以①地昼长13小时,据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判定该日②地的昼长是也是13小时,C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区域特点,运用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解题即可,本题较容易【题文】H2 I1 I2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4~6题。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11小题)1.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

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下题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A.地面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面径流考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答案:B试题解析: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海洋水汽,水汽输送减弱,使得西北地区降水少,所以西北的同期风尘沉积通量是上升,故B选项正确。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分布图(日平均气温距平是指日平均气温与一年内日均温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图中甲、乙的数值大小及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12<甲<14,距海较近,降温较慢B.6<乙<8,盆地地形,山脉阻挡C.14<甲<16,地势低平,气温较高D.8<乙<10,光照较弱,气温较低3.若图中的等值线分布能反映我国某种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则下列关于该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强度是南方大于北方B.冬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C.其形成与冷锋天气系统有关D.一般情况下,次年病虫害与该灾害等级正反相关考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答案:2.B3.C试题解析:2.据图判断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易受寒冷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造成年平均气温偏低,所以日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值较大,甲的数值为14<甲<16;乙处位于四川盆地,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年平均气温较高,所以日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值较小,乙的数值为6<乙<8,故B选项正确。

3.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西北地区发生频率高,东部平原地区发生频率高,四川盆地发生频率低,该气象灾害为寒潮,寒潮的强度是北方大于南方;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秋末和春初;寒潮形成与冷锋、反气旋共同作用形成的;当年寒潮越严重,次年病虫害与该灾害等级越低,呈负相关,故C选项正确。

推覆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年九江市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部分与年的高考命题思路一致,难度适中。

试题的特色是贴进生活,注重迁移,侧重考查主干知识、地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二模考试,为了公平公正,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成绩,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三所学校进行了集中考试、集中阅卷,并对二模试题和考试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现总结如下:一。

命题思路这次二模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贴近高考,走进生活,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试题的题型、题量基本稳定。

这次二模试题共11道地理选择题,2道地理综合题,1道跨学科综合题,难易适中,符合高考要求。

试题难度系数估计在0.55—0.58左右。

2.注重主干知识点的考查。

二模试题就内容来说,涵盖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就教材来说,必修教材、选修教材都涉及到。

具体来讲:自然地理知识点涉及到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自然灾害;人文地理知识点牵涉到工业、农业、城市、交通港口建设、旅游等。

3.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有很多学生知识点记忆模糊,知识点梳理不清,这样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尤其高考对考生“知识的活学活用”要求很高。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判断、推理、归纳和预测,并能分析、说明事物的成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地理图表和数据的分析与判读。

本次二模试题一共有七幅图表,需要学生去分析、去判读,牵涉到区域分布图、坐标图、地形剖面图、模拟图等等,几乎每一组题有一幅图表。

5.关注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学的热点不同于政治和历史,它往往是作为背景材料,作为试题的载体(如嫦娥卫星、冰雪灾害),而不是去考查热点。

更多的时候,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察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因此,要求考生必须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 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

3、4 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异常的原因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巧灵活。

5、6 题考查工业区位。

7、8 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结构图中分析判断出正确答案。

9、10 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

11 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能力得到了有效考查。

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

36 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涸,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原因,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

设计题目,图文并。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21中地理组一、试卷分析:本次出题是根据学校领导的布署,按照高考文综的要求来进行出题。

从整个试卷来看,表述图文并茂,试卷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表述的图象和文字两大系统。

全卷图表多达11幅,主要以地图和经纬网图为主。

图象质量较高,未发现差错。

地理试题的难易度适中,不是很难也不是很容易,内容范围比较窄,都是最近复习过的;从题目上来,都是学生没见过的,不过如果有的题目跟练习上的有些相似,比如说:选择题的第1、3、4、9、10小题。

总之,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命题角度广、立意有新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试卷从两大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来看:得分率都不高,特别是选择题得分率偏低,好象学生的答案都是乱猜的;而非选择题部分,学生在答题中缺乏灵活性,得分率只有40%左右。

得分比较高的题目是:选择题第2、10、11小题,非选择题第36题第(5)、(7)、(8)小题,第39题的第(3)小题。

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读图和析图能力差,无法从图上获取相关的解题信息,书写不规范,缺乏地理专业术语,地理知识的联系性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

比如说选择题第1题的图2,是华北平原的地形剖面图。

能答对的同学比较少,答不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图上无法判断这是华北平原;二是根本不懂得与华北平原相关的地理知识。

第3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缺乏地理专业术语,地理知识的联系性差。

也就是说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红色荒漠”,也无法联想到江西省的土壤是红壤,所以学生此题的得分率较低。

非选择题的第39题第(4)小题出错原因:从图上无法看出是甘肃省,从而不知道那里就是有名的农业区----河西走廊,以及甘肃的旅游景点敦煌。

此题学生的得分率是最低的。

从分数段上来看,4、5班得30-50分的同学比较多,6班同学主要是20-40分的比较多,8班同学主要是40-50分的同学较多。

从整体上来讲,8班同学考得比较好些,也基本能突出其本班的特点。

高三地理学情分析

高三地理学情分析

高三地理学情分析篇一:鼓楼区高三地理学情调研卷质量分析宁海中学高三地理学情调研卷质量分析27:抽样分析均分6.56,问题〔1〕不能精确解读五幅图,因此无法猎取地理信息〔2〕忽视书本,基础学问把握不牢,语言表达不精确〔3〕基本概念不清28:抽样分析均分5.4,问题〔1〕依据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不能正确推断气候类型及成因〔2〕自然带的概念不清,描述不正确,如自然带“热带雨林带”写成“热带雨林”或“热带雨林气候”。

〔3〕对“评价”含义不理解,不能从有利或不利两方面分析,或分析不全面。

甚至有的同学将E地的气候特点作一描述,误当成对农业的影响29:抽样均分4.9,问题〔1〕教材内容不熟,不能正确使用专业名词,如有同学将“大牧场放牧业”写成大牧场养殖业“〔2〕区域定位力量差,识图力量弱〔3〕农业生产特点与农业区位因素混淆 30:抽样均分6.26,问题〔1〕审题不清,不能用“多核心”来填空,而是自设A B C来代替答案〔2〕不能用正确的地理语言来描述,如将答案中的“加强区域的社会经济联系”答成“经济进展可以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如许多同学将答案中的“交通拥挤”答成“出行不便,道路不畅通”等口语化 31:抽样均分6.11,问题〔1〕地理学问缺乏,如有同学答成“南水北调”工程〔2〕答案空大,没有详细内容,如“促进经济进展”,“爱护环境”等〔3〕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分吴老师:选择题的正答率以宁海中学80名同学作抽样调查的。

综合题以鼓楼区25或50份作抽样调查的。

由于区集中改卷时间紧,如有不当之处,希见谅。

宁海中学朱晓莉篇二:鼓楼区高三地理学情调研卷质量分析宁海中学高三地理学情调研卷质量分析27:抽样分析均分6.56,问题〔1〕不能精确解读五幅图,因此无法猎取地理信息〔2〕忽视书本,基础学问把握不牢,语言表达不精确〔3〕基本概念不清28:抽样分析均分5.4,问题〔1〕依据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不能正确推断气候类型及成因〔2〕自然带的概念不清,描述不正确,如自然带“热带雨林带”写成“热带雨林”或“热带雨林气候”。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高三地理备课组张金海一、试题分析二模地理试题相对一摸试题,稳中有变,降低了综合体的难度,增加了选择题的难度,从卷面质量上来看,由于部分试卷印刷问题,造成部分图标不清,例如选择题的图2,综合题37题的图9,选修题44题。

从试题的命题方式上来看依然是注重生活中的地理的考察,符合高考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要求,试题贴近生活,联系热点,知识点考察全面。

选择题第3、5、6、7、9题难度稍大,地球运动部分有两道题,分值为8分,难度适中。

综合题36题为自然地理,第(1)(2)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市特征和河流的水文特征,难度较小,第(3)小题主要考察人文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37题主要考察了人口问题、资源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等先关知识,难度较小。

43题自然灾害,主要考察的是气象灾害,难度不大,44题环境保护,考察的是全球变暖和酸雨,难度也较小,试卷整体来看,综合体的难度要低于高考的难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年平均分为51.9,高于文综的政治和历史,17班的平均分为69.3,超过及格分数9.3,只有8名同学不及格,最高分为寻木同学92分,80分以上的有8人,70分以上的有28人,16、19、21均在平均分附近,其中16、19、18、20班80分以上各一人,从成绩来看较理想。

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较高的主要是选择题:第1题,多数同学选择A项,对于板块边界还不清楚,错认为冰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第3题,部分同学没有看清楚题干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而误选了其他的选项,还有一部分同学没能理解题干中“三个太阳”的含义而导致错选,还有不分同学是不清楚瑞士的位置。

第5题,部分同学对于丘陵和高原的概念不清,只记住了不同地形的海报高度,而忽略了等高线的特征,而错误的选择A项,另外,图的印刷质量也是导致该题失分较高的一方面原因。

第6、7题,不能从所给的图中获得有效信息,对于区域特征模糊,加上图的质量,导致失分率较高第9题,没能仔细阅读题干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而导致部分同学误选其他选项,还有部分同学对于长江的黄金水道航运价值的错误理解,导致认为A选项正确。

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地理学科分析报告

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地理学科分析报告

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地理学科一、指导思想本次命题按照仿真高考的整体要求,体现了仿真性、模拟性的原则。

与此同时,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命题特点以及我市考生的具体实际,在命题过程中,并没有刻意追求试题本身的难度,而是着重考查、诊断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以此了解一轮复习的效果以及指导下一阶段复习的取向。

二、考试概况实考人数6707人,较一模增加29人。

全市均分64.2分,其中客观题均分40.5分(总分60分)、主观题均分23.4分(总分60分)。

其中66分以上3406人,约占考生总数的50.7%。

三、试卷分析(一)客观题部分分析(二)主观题部分分析四、下阶段复习建议整体来说,考试目标不放松,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细规划每一课时教学内容,时刻注重学生存在问题的补偿与矫正,不断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具体来说:1.对照《考试说明》,回归教材,做到、做好“概念重消化、原理重理解、综合重联系、意义(影响、措施)重识记”。

2.进一步加强图文信息的获取、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本次考试暴露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不会读图、不会从题干中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

3.加强审题训练,强化巩固重点基础知识。

建构重点问题的答题模式。

4.培养学生专业、逻辑、全面、清晰地规范书面表述。

答题要针对问题具体分析,切忌泛泛而谈,要注意关键字词的表述,要用地理学科的语言表述,尽量用课本上的原话回答问题,简明扼要;要多个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多写几点;字迹清晰、工整、无错别字。

5.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会考试。

阶段检测与综合检测相结合。

平时作业要尽量以考试的形式完成,做到作业考试化,充分发挥考试的检测作用、引导作用、巩固作用和应试作用。

高三地理二模考试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考试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考试分析试题分析:针对新课程高考,试题在材料和考核内容上、问题方式上较广泛的渗透了新理念和新课程高考改革的一些精神,试题注意覆盖学科的主干知识和主要技能,考题尽量采用新材料和新情景,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能力立意”意图明显,主要考察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尤其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尤其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分析、比较、推理、判定能力重点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联系原有认知,运用原理发散思路,迁移知识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表达能力,尤其用学科语言阐释、论证、评价相关问题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思维品质,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导向。

所以试题无论是在新高考理念上、材料选取上、学生能力考察上都是一份非常好的试题。

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中11个选择题分成4个组合题皆是以图的形式出现,一图多用,灵活性较强,尤其是2.、3组合信息量多,复杂,特别能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知识点考察较集中,涉及面较窄,主观题有两个大题和一个选做题。

两个大题皆以图的形式分别是一副中国区域图和世界区域图,分别考察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考察知识点较多,灵活性较强,试题较好,选做题立意明确非常好。

通过这份试题,我们能感受到新课改的气息,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性,特别希望能多组织几次。

试卷分析:我校是一所以艺术类学生为主的普通农村中学,学生生源较差,从学生的分数统计来看,客观题中学生得分多为8分到20分之间,得分率不高,主观题得分最多37分,最低1分,大多在25分左右,主观题36题得分多为10分左右,且失分较多的是第一个小题,得零分的较多。

37题20分的题,学生得分稍高,多早14分左右,失分较多的是第一题的地形特征的描述,选做题得分多为5分左右。

答题失分问题客观题:1. 没有理解和有效提取题中信息,信息提取不全如:第二组合左边是铁路和公路的百分比,而右边是航空的百分比,学生往往在做题时就想不全了对基本原理掌握不到位,2.不能对信息加以分析,如第三组合的6.7.8.题3.不能图图转换,没有理解空间动态过程如:第四组合9、10、11题主观题:不能进行知识迁移没有读懂题干,理解和有效提取题中信息,理解事象的本质、成因、过程并且表述不准。

最新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最新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九江市2008年综合文科试卷地理试题与2007年高考命题基本一致,难度适中。

试题的特点是坚持生活,注重迁移,注重考查主要知识、地理思维方法、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公平、公正、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双模式考试在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三所学校进行了集中考试和评分,并对双模式试题和考试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

总结如下: 1。

命题思维这种双模式命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贴近高考,走进生活,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61年。

试题类型:试题数量基本稳定。

第二个模型测试包括11个地理选择题、2个地理综合题和1个跨学科综合题。

难度适中,符合高考要求。

测试的难度系数估计约为0.55-0.58.2年。

注意主要知识点的考查。

就内容而言,两模块试题涵盖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在教材方面,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都有涉及。

具体来说,自然地理知识点与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和自然灾害有关。

人文地理知识涉及工业、农业、城市、交通港口建设、旅游等。

3年。

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许多学生记忆模糊,知识点不清,很难举一反三,进行全面的学习。

特别是,高考要求考生“灵活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具体来说,它要求考生具有更高的能力来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合理地判断、推理、归纳和预测、分析和解释事物的原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4年。

强调地理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第二次模型测试共有七张图表,需要学生分析:解释,涉及区域域分布图:坐标图、地形剖面图、模拟图等。

几乎每组问题都有一个图表。

5年。

关注热点和实际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地理的热点不同于政治和历史。

它通常被用作背景材料和试题的载体(如嫦娥卫星:冰雪灾害),而不是用来考察热点。

更常见的是,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是考察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一、总体评价本次考试重点考查本学期复习的地理基础知识,试题知识覆盖面涵盖了必修教材的三本教材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以及选修模块的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

考查内容基本符合预设要求,自然地理的地球知识这部分知识涉及较少,考试的难度有所降低,侧重于人文地理的考察,让学生分析生产和生活中地理现象和人们的实践的原因,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从考查的知识类型看,以人文地理为主,难度有所下降。

.本次考试考查的重点是必修三本教材的系统地理基础知识。

考查的主干知识有:绝大部分知识是多年来必考的主干知识,试题难度大多为中档题,从考查结果来看,均分正常。

2.就试题本身而言,仍着眼于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命题导向与高考目标完全一致。

本次考试考点虽然熟悉,但试题考查要求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迁移运用基础知识,解读图示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地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3.试题设问的角度亦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考试的主观题注重了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而不是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模板和套路,泛泛的回答,对于解决学生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

如,37题第1问,能从农业的区位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

掌握了答题的模板。

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点。

如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能够分析出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包括两方面。

3.有个别同学也会分析地理事物形成的原因。

三、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严密。

例如第36题第1小题,要求答新加坡洪涝灾害的原因,学生泛泛的谈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2.描述地理事物能力不强,没有记住答题模式。

3.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西金溪县香樟木资源丰富,20世纪中期,香樟木多用于制箱。

1996年,通过萃取香樟木中丰富的天然香料,江西金溪县开始发展香料香精产业,实现从“制箱”到“制香”的转变。

2006年,该县五大香料企业联合组建香料集团。

目前,该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香料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金溪县实现从“制箱”到“制香”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 市场B. 原料C. 政策D. 技术2. 金溪县五大香料企业联组建香料集团的主要目的是()①打造香料品牌②提高香料价格③减少无序竞争④实现产业转型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 随着香料销售市场的扩大,最适合金溪县保障原料持续供应的措施是()A. 当地大规模种植樟树B. 转向石化合成香料C. 发掘多种可替代植物D. 主要从国外进口樟树【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1996年当地通过萃取香樟木中丰富的天然香料,而萃取香料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在1996年之前没有相关的制香产业就是因为当时并未掌握先进的萃取香料技术,D正确;香料市场相对稳定,不会在1996年前后发生显著改变,不是转变的主要因素,A错误;原料再1996年前后主要一直是香樟木,并未发生明显改变,B错误;政策条件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转变的主要因素,C错误。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4:44,一位摄影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捕捉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的精彩瞬间(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空间站凌月瞬间难以捕捉,主要原因是()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 空间站公转速度快C. 月球自转周期较长D. 南京黑夜时间较短2. 中国空间站凌月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的是()A. AB. BC. CD. D3. 此次空间站凌月当日,南京( )A. 迎接新年时间晚于北京B.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C. 日落的地方时早于北京D. 日出在本次凌月时空间站飞离方向【答案】1. B2. C3. D 【解析】1题详解】凌月是天体经过月面一种天文现象,与地球无关,A 错误;该日南京夜长昼短,D 错误;月球自转周期较短,C 错误;空间站公转速度快,适宜拍摄的时间短,瞬间难以捕捉,B 正确;故选B 。

【2题详解】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由于夜间才能看见月球故空间站位于夜半球,图中看到晨昏线应该为昏线,C 正确,D 错误;此时为4:44,空间站在晨昏线上空,AB 错误。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27(2)时区计算准确率极低
时区计算不会,基本功差;审题不清,没注意到北京时间和求馆山市的区时
27(3)A
对南半球的气候特征不掌握,南半球与北球季节相反,7、8月不冬季没概念
27(4)不会分析气候成因、荒漠带写成沙漠带
1.概念不清,不能准确区分气候类型名称和自然带名称之间的差别
2.对南美洲巴西东南沿海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和成因掌握不到位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说明:抽样数据来源:江苏教院附中高三(7)、(8)、(15)班,160份试卷。
题号
正答率
主要错误选项
原因分析
建议
1
0.7813
A
审题不清,没看到要求是最晚熄灯的城市
加强审题的培训
2
0.9938
3
0.7063
B
一种是不会分析图表信息,没有从图中分析出该地有两次直射,且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20°,第二种情况是不会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30A(2)②航线的优点答成顺风顺流
不会通过读图分析出②航线大部分位于副热带海区,雾少、浪小
30A(3)BCA
盐度分布规律没掌握,概念不清
30A(4)第一空答成降低、第二空答成易发生水旱灾害;没有回答带来的有利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乱答。由于前一问判断成“水温降低”,导致第二空写成降水减少并进一步误答成易发生水旱灾害。不会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地理事物的影响
提高能力
18
0.9750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读图不准确
加强读图训练
19
0.6938
C
区域的特征不清楚
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20
0.6688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考试概况鼓楼区高三地理科目第二次模拟考试于2021年10月15日上午9:00至11:00在鼓楼区第一中学大教室举行。

共有参考学生500人,实际到场487人,考试缺勤率为2.6%。

此次考试试卷为全选必答题,卷面总分为150分,共4页,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等,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考试表现班级平均分本次模拟考试,鼓楼区第一中学高三地理班级平均分为98.2分,最高分为147分,最低分为34分。

分数上下波动较小,分布较为集中。

题型得分分布题型满分平均分得分率选择题30 21.7 72.3%判断题20 18.3 91.5%简答题40 35.1 87.8%计算题30 22.5 75%分析题30 15.1 50.3%总分/平均150 98.2 65.4%从题型得分分布表中可以看出,选择题和计算题得分率较低,分析题得分率更是不足50%,说明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满分题目分析本次考试共有5道满分题目,题目编号分别为5、8、13、16、19。

其中,第5题为地质灾害类型判断,难度较高,得分率仅为48.5%;第8题为区域崩塌的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判断,得分率为62.3%;第13题为地球自转周期的计算,得分率最高,为89%;第16题为不同地域上春季温度变化率比较,得分率为76%;第19题为全球气候带和气温分布分析,得分率为58%。

常见错误分析通过对本次考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错误:1.部分学生考试时题目未仔细审题,导致相对简单的题目出现了错误答案。

2.部分学生存在题目不会做的情况,没有按照地理理论进行分析和推理,往往是只看到题目的表面而没有深度思考,建议学生应该多多修炼思维能力。

3.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稳固,需要在平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加强记忆和理解。

4.部分学生的思路混乱,回答问题时需要有条理,建议学生平时要注意改进思考方式。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A 华北占比增加B.华东占比变化最大
C.Ⅰ类变幅最大D.全国总量快速下降
16.为了减少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最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是( )
A.《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B.《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C.《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不同县域之间的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差异明显,村镇发展路径各具特色。有学者对连云港灌云县、南京高淳区、苏州昆山市等村镇的演化格局进行研究,下图为其归纳的三种村镇格局演化过程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6.在图示大气形势下,近地面( )
A.湖南大部分地区晴朗少雨B.内蒙古风速比四川小
C.黑龙江西北部天气晴热D.天津气压高于重庆
7.未来几日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城市可能是( )
A.杭州B.三亚C.福州D.赣州
老虎沟流域位于祁连山西段,流域内冰川广布。左图示意该流域冰川分布,右图示意该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宁德市四大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协作性强,分析其对该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南京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A.救援队员在东南方向看到日出B.最短飞行距离大约为8000公里
C.飞行时间长度约为5.5小时D.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
4.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 )
A.AB.BC.CD.D

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试题特点、答题情况
1难度中等,但得分不易。

一些学生思维与命题者思路不一致,理解偏差。

2知识覆盖较广,考察了重点知识。

自然与人文地理比例较合适。

3注重与生活联系,现实性较强。

比如,短视频的发送与聚落关系;光导照明等
4试题开放性较强。

如设计旅游项目等
二、努力方向
1回归基础,回归考纲,回归教材。

2研究真题,找命题规律,悟高考动态。

只研究全国卷和海南卷3活用模板,主干知识模板进一步固化。

4重视图表.高考“题不离图,图不离题”,读图时一要看清主题,二要看清图例,图例是解题金钥匙。

5适度关注热点。

2019高考更加关注立德树人,可关注的热点有:绿水青山建设(秦岭违建);一带一路倡议;精准扶贫;传统文化;新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蔗与池塘分布在一起也不能判断出是
蔗基渔塘并进而判断出是基塘农业或
混合农业。
28(4)没有
区分老城和
新城的差异,
老城区环境
污染严重漏

不会回答问题,不能从新城区和老城
区两个角度分析问题。
28(5)表达
不规范,笼
统回答导致
失分
基本知识掌握较差。
29
0.44
29(1)漏写
地形因素
没有认真读图,分析材料二
1.回归课本,
2.答题要有针
对性,序号化
3.要加强学生
分析材料与提
取材料中有效
信息的能力培

30D(2)世
界观答成可
持续发展的
三个原则:
共同性、持
续性和公平

1.审题不清
2.答案没有针对性,措施没有围绕保
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
30D(3)漏
答一问;没
有突出“全
球问题”,
只当成一般
环境问题,
甚至是污染
问题讨论;
没有针对
C
分析能力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强化基础知识
的掌握,提高
分析问题和解
题能力
25
0.8375
D
审题不清,随便联想
加强审题能力
的培训
26
0.8875
C
审题不清,随便联想
加强审题能力
的培训
说明:抽样数据来源:南大附中、田家炳高级中学、宁海中学、江苏教院附中各一本试卷,
114份
题号
得分率
主要错误答

原因分析(暴露出的问题)
“合作”回

审题不清,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不充分
0.8625
B
不会提取图中有用的信息,不会
将图中的信息与脑中的知识联系
起来
加强读图训练,
加强基础知识
的训练
12
0.9563
C
不会提取图中有用的信息,不会
将图中的信息与脑中的知识联系
起来
加强读图训练,
加强基础知识
的训练
13
0.9688
D
基础知识差
回归课本
14
0.9875
15
0.7313
A
没有认真阅读材料
强化做题技巧
的培养
16
0.8000
B
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掌握上海
宝钢的燃料也要从山西、安徽等
加强基础知识
的训练
地远距离运输,以为国内等同于
近距离
17
0.6438
D
联想能力差,没有意识到高速铁
路的发展是交通运输高速化的表

提高能力
18
0.9750
C
读图不准确
加强读图训练
19
0.6938
C
区域的特征不清楚
算正午太阳高度
加强基本技能
的培训
4
0.8000
B
图中①②③④四日没能准确判断
日期
加强读图训练
5
0.4625
D
没有判读出近日点与远日点
加强基础知识
与基本技能的
训练
6
0.9063
A
不会分析材料
强化材料分析
的训练
7
0.7938
D
不会分析图,基础知识欠缺
加强读图分析
的训练,并强
化基础知识的
掌握
8
0.3313
说明:抽样数据来源:江苏教院附中高三(7)、(8)、(15)班,160份试卷。
题号
正答率
主要错误选项
原因分析
建议
1
0.7813
A
审题不清,没看到要求是最晚熄
灯的城市
加强审题的培

2
0.9938
3
0.7063
B
一种是不会分析图表信息,没有
从图中分析出该地有两次直射,
且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相差20°,第二种情况是不会计
极低
时区计算不会,基本功差;审题不清,
没注意到北京时间和求馆山市的区时
27(3)A
对南半球的气候特征不掌握,南半球
与北球季节相反,7、8月不冬季没概

27(4)不会
分析气候成
因、荒漠带
1.概念不清,不能准确区分气候类型
名称和自然带名称之间的差别
2.对南美洲巴西东南沿海的气候类型、
写成沙漠带
气候特征和成因掌握不到位
建议
27
0.36
27(1)南极
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块写成
太平洋板块;
读图不仔细,
对“日常生
活”视而不

1.不会审题
2.板块概念不清
1.加强综合题
答题规范的指
导,要求审题
认真、答题规
范。
2.结合近期地
震频发加强板
块构造学说相
关理论的复习
3.适当对相关
区域地理的相
关内容进行复
习指导,尤其
是气候的相关
知识
27(2)时区
计算准确率
落实基础,以
不变应万变
2.强化训练,
加强对材料的
分析和综合题
答题模式与思
路的训练
29(2)没有
写到增加就
业机会这个
社会因素;
没有总结实
现社会、经
济、生态效
益的协调统

不知道分析循环产业的生产模式的优
点应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入手。
29(3)资源
丰富没能指
出“产矿产
资源”;不
能从有利和
不利两个方
面分析;出
现“交通便
利、市场广
阔、劳动力
丰富”等套
1.没有认真分析材料一
2.不知道评价生产条件时从有利和不
利两个方面分析
3.只会写套话,不能联系图文材料有
针对性地回答

29(4)一是
审题不清,
回答成工业
发展的建议;
二是回答没
有针对性
不知道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
题,回答时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
30(A

0.47
30A(1)补
偿流或南赤
道暖流
概念不清,不知道洋流的成因分类与
性质分类的区别
1.回归课本,
强化掌握基础
知识
2.加强综合题
答题模式的指

30A(2)②
航线的优点
答成顺风顺

不会通过读图分析出②航线大部分位
于副热带海区,雾少、浪小
30A(3)BCA
盐度分布规律没掌握,概念不清
30A(4)第
一空答成降
低、第二空
28
0.45
28(1)D
不会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没有看到
图中大面积种植甘蔗。
1.回归课本
2.加强读图能
力和综合题答
题能力的培养
28(2)答成
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期,
而没有写现
高温多雨。
上题的判断错误导致分析水稻生产的
区位优势写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优
势。
28(3)混合
型农业、生
态农业;市

概念不清、不会读图和联想,图中甘
强化基础知识
的掌握
20
0.6688
D
概念不清,中国各区域的特征掌
握不好
强化基础知识
的掌握
21
0.3063
B
不会分析等值线图
加强读图训练
22
0.1563
A、C
空间概念差、能力差
强化能力的培

23
0.7750
B
审题不清,没判断出图中信息是
相对数量的变化而不是绝对数量
的变化
加强审题能力
的培训
24
0.8438
B
本题是单选题得分率最低的一题,
说明一方面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
能力,不会针对问题选择正确的
答案;另一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
技能都很欠缺。
加强各方面能
力的培养,传
授选择题做题
技巧
9
1.0000
10
0.9063
C
不会分析材料,不能根据材料中
的用电量得出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并进而推断气候类型
加强分析材料
能力的培训
11
答成易发生
水旱灾害;
没有回答带
来的有利影

“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乱答。由于
前一问判断成“水温降低”,导致第二
空写成降水减少并进一步误答成易发
生水旱灾害。不会从有利和不利两方
面分析地理事物的影响
30(D

0.44
30D(1)温
室效应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概念不清
1.认真审题,
注意问题的关
键词和问题的
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