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及应对措施_邹璇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物价普遍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经济活动减缓的一种现象。
虽然通货紧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经济周期的正常表现,但过度的通货紧缩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通货紧缩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货紧缩的风险1. 消费者需求下降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消费者预期未来物价会进一步下跌,因此会延迟购买行为。
这种消费者需求的下降会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形成恶性循环。
2. 投资减少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回报率下降,从而减少企业对新项目和扩张的投资。
这将影响到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3. 债务负担加重通货紧缩使得债务负担加重,因为债务金额不变,但货币价值下降。
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可能导致破产和债务违约。
4. 高失业率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活动减缓,企业利润下降,从而导致裁员和高失业率。
高失业率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需求,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通货紧缩的策略1. 货币政策调整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缓解通货紧缩的风险。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提高流动性,促进经济活动。
2. 财政政策刺激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方式来刺激经济活动。
增加公共支出可以提高需求,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
3. 结构性改革通货紧缩可能是经济结构问题的表现,因此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结构性改革包括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创新等。
4. 国际合作通货紧缩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来应对。
国际合作可以包括货币政策协调、贸易自由化等方面,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结论通货紧缩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但通过适当的政策调整和结构性改革,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风险。
央行和政府在应对通货紧缩时需要密切合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措施,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
自 1997 年 10 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一路下跌, 1998 年 4 月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负增长, 1998 年全年,这两个物价总水平都出现了改革开放 20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
进入 1999 年市场物价继续走低,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3 、 2% ,居民消费价格下降 1 、 8% ,可见,我国正处于通货紧缩时期。
一、形成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
通货紧缩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特有的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爆发的结果。
(一)体制缺陷。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国目前 90% 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独资形式,停留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形成的拥有相当经营自主权,只负盈不负亏的体制水平上,只有 10% 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向多元投资主体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转化。
实际上这种制度转化也是很不彻底的,表现在各投资主体的股权代理关系扭曲,企业资产控制权、资产剩余控制权,资产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残缺上: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的国家,授权企业法人和企业内部职工代理经营企业资产,这种承包经营是为了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产权的国有形式,其剩余控制权归属企业内部人,剩余索取权却归属于国家,这种典型的产权残缺使企业经营决策者为自己及内部人谋利益,追求企业内部人的效用目标,偏离所有者的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受到破坏。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特殊成因及缓解对策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特殊成因及缓解对策作者:王香兰来源:《北方经济》2003年第06期目前,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它虽然有着深刻的全球背景,但却是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深层次矛盾在新形势下的集中反映。
如我国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转型时期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出现结构性供求矛盾;国有企业长期经济效益低下, 亏损严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都是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
只有全面分析其形成根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制定出相关化解对策。
鉴于理论界对我国通货紧缩的一般成因及解决对策已经进行详细论述,本文仅对我国通货紧缩的特殊成因及缓解对策进行专门分析。
一、我国通货紧缩的特殊成因我国近年来产生的通货紧缩现象,除了受国内市场转型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我国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因素,进一步打压了市场应有的活力,加剧了我国通货紧缩局面。
(一)银行信贷政策的错位是加剧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原因在我国经济相对过剩必然导致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如何缓解经济过剩和通货紧缩的压力,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但从我国实际执行的结果来看,却存在着大量与拉动国内需求和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相冲撞的政策性内容,如对银行金融机构以存款规模评价其经营业绩的政策,导致了银行信贷的自身政策冲撞,一方面国家试图通过降低银行存款利率,阻挡民间储蓄存款,鼓励民间投资和消费,另一方面,各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取得经营业绩,又会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民间储蓄存款,产生削弱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客观效果。
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而控制银行不良资产的初衷是好的,但仅仅将限制银行不良资产作为一种单项政策出台,又会出现“卡死一头,放活一头”的政策不配套现象。
近年来我国银行金融机构所以出现“惜贷”与广揽存款现象,虽然控制了不良资产却增加了负债损失,其根源在于我国各项信贷政策的不配套和导向上的偏差与错位,这也是加剧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政策原因。
通货紧缩内涵界定及当前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通货紧缩的内涵界定通货紧缩,是指货币的购物力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过多而显著增长,引起物价下跌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国民经济总量下降、货币供应过多、投资减少以及商品供给过剩等。
通货紧缩在经济学上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价值持续增值。
通货紧缩时,货币的购物力不断增强,导致价格下跌。
而货币的增值会对金融市场、国内外贸易和投资活动产生显著的影响。
2. 需求不足。
通货紧缩时,由于物价下跌,用户开始等待更低的价格再购物商品,使得市场需求继续下降。
3. 实际利率上升。
通货紧缩时,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使得企业的债务负担增加,投资减少,扩大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二、当前问题的应对策略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通货紧缩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如何应对通货紧缩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一些应对通货紧缩问题的策略:1. 财政政策调整。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财政政策来缓解通货紧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使得经济总量增加,从而减轻通货紧缩的影响。
2. 货币政策调整。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紧缩问题。
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方式来缓解通货紧缩所带来的影响。
3. 扩大内需。
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激励政策来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
4. 加强货币政策协调。
国际社会可以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共同应对通货紧缩问题,避免造成全球经济不稳定。
5. 推动结构性改革。
政府可以通过推动结构性改革来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增强经济的韧性,从根本上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以上是针对通货紧缩问题的一些应对策略,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同,针对通货紧缩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也有所不同。
在全球范围内解决通货紧缩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6.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
在应对通货紧缩问题时,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货紧缩问题与解决办法
通货紧缩问题与解决办法通货紧缩指的是货币总量减少,通货价值上涨,物价下跌的一种现象。
通货紧缩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一个通胀的经济环境中,消费者会认为钱越用越不值钱,更愿意购买消费品。
然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钱变得越来越值钱,消费品购买力下降,会导致物价下跌和企业利润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本文将讨论通货紧缩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通货紧缩的原因通货紧缩通常由于货币政策紧缩、经济衰退、信贷紧缩、金融危机等因素引起。
货币政策紧缩是通货紧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当中央银行紧缩货币政策,通常会提高利率和缩小货币供给,这会导致资本投资的减缓,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下降,从而引起物价下降。
同时,在经济衰退期间,消费者的需求严重下降,企业的投资下降,工作岗位减少,这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并减少货币流通。
信贷紧缩是另一个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
如果银行开始停止借贷,企业无法获得融资,无法进行投资,这将导致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减缓。
在金融危机时期,银行的信用风险非常高,银行不愿意承担风险,也不愿意借钱,这也将导致经济的萎缩和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带来的问题通货紧缩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下跌。
虽然这听起来似乎很好,但实际上,这越来越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品质下降、产品的筹资问题以及潜在的供给短缺。
其次,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如果价格下跌,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将减少,这将导致企业缩小规模、减少员工数量和市场份额,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和关闭。
第三,通货紧缩也可能会引发债务崩盘。
因为债务水平不容易降低,并且没有稳定的货币增长,债务占比将变得更高,这将导致个人和企业无法偿还债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三、解决通货紧缩的方法1、央行需要根据经济状况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减轻通货紧缩压力。
2、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促进投资和消费。
政府可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促进消费,帮助企业推销其产品和服务。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增加债务负担、抑制消费和投资、增加失业率等。
因此,应对通货紧缩的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通货紧缩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一、通货紧缩的风险1. 债务负担增加: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下降,但债务金额不变,导致实际债务负担增加。
这对于个人、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可能导致债务违约和破产。
2. 消费和投资抑制:通货紧缩会导致人们预期物价会进一步下降,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
人们会选择推迟购买和投资,导致经济活动减少,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
3. 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从而减少雇佣和增加裁员。
失业率的上升会进一步削弱消费需求,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对通货紧缩的策略1. 货币政策调整: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方式来缓解通货紧缩的风险。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货币供应可以提高流动性,促进经济活动。
2. 财政政策调整: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方式来刺激经济活动。
增加公共支出可以提高就业率,减税可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
3. 结构性改革:通货紧缩可能是经济结构问题的表现,因此进行结构性改革是解决通货紧缩的根本途径。
结构性改革包括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创新等,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4. 国际合作:通货紧缩可能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国际合作也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策略。
各国可以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通货紧缩的风险,避免出现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5. 提高金融稳定性:通货紧缩可能会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因此提高金融稳定性也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措施。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以减少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总结起来,通货紧缩的风险包括债务负担增加、消费和投资抑制以及失业率上升等。
应对通货紧缩的策略包括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政策调整、结构性改革、国际合作以及提高金融稳定性等。
如何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
如何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通货紧缩已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挑战。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普遍下跌、货币购买力增强的现象,虽然对于一时之间来说可能给人以好处,但长期来看,它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就如何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进行讨论。
一、调整货币政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流通货币量减少,因此,首要的对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胀压力。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基准利率、购买政府债券等方式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提振物价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取负利率政策,使得金融机构倾向于借出资金,从而促进经济活动。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帮助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
例如,政府可以增加公共投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减少税收负担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增加政府对经济的支出,从而促进需求增长,有助于提振物价。
三、提高生产率通货紧缩时期,企业和个人普遍面临经营困难和收入下降的风险,因此,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成为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个人则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来提高个人竞争力,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四、促进贸易和国际合作通货紧缩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强贸易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
通过加强贸易往来,扩大市场开放,可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从而缓解物价下跌的压力。
同时,国际间的合作和协调也能够减少竞争性的贬值行为,降低全球通胀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五、保护弱势群体通货紧缩给社会最脆弱的群体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群体的保护和支持。
例如,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政策过于紧缩:当央行采取过于严格的货币政策措施,如高息政策和限制信贷发放,会导致货币供应量不足,从而引发通货紧缩。
2. 生产成本上升:如果生产成本(如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企业为了维持利润率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推动通货紧缩。
3. 国际因素影响:如果国际市场上特定商品价格上涨,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导致通货紧缩。
为了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调整货币政策:央行可以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促进投资与消费,从而增加经济活力。
2. 稳定生产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措施来稳定生产成本,减轻企业的负担,避免价格上涨。
3.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打击价格操纵、扭曲市场竞争等行为,保障市场价格的合理与透明,防止通货膨胀。
4. 扩大国内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等方式,鼓励居民增加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复苏和通
货紧缩得到缓解。
5. 维持稳定的外汇市场:加强外汇市场监管,稳定汇率,防止由于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而导致的通货紧缩。
这些对策的实施需要政府和央行的协同配合,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与应对措施通货紧缩是指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减少,造成物价下降和经济活动放缓的现象。
该现象通常与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相关,对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1. 物价下降:通货紧缩导致了人们购买力减弱和企业利润下降,进而抑制了物价上涨。
此现象对企业和个人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减少投资:在通货紧缩期间,企业利润下降,资金供应减少,导致企业对投资的意愿减弱。
投资减少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还影响了就业市场。
3. 增加债务负担:在通货紧缩时期,由于物价下降,债务负担相对增加。
企业和个人面临债务偿还的压力,从而减少了其消费和投资的能力。
4. 银行业风险加大:通货紧缩期间,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违约风险增加,银行面临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导致信贷紧缩,进而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二、应对通货紧缩的措施1. 货币政策的调整: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采取宽松政策来应对通货紧缩。
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2. 政府支出的增加: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可以提高就业率,并增加经济活动。
3. 税收政策的调整: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
减少税收负担将增加个人的消费能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4. 优化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益来提高经济增长。
更好地管理财政预算,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
5.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可以减少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信心。
总结起来,通货紧缩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但通过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减轻其影响。
货币政策的调整、政府支出的增加、税收政策的调整、优化财政政策以及加强金融监管都是应对通货紧缩的有效措施。
只有在采取综合应对策略的基础上,才能稳定经济,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试析目前我国通货紧缩压力的原因及对策
管理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911 目前我国通货紧缩压力的主要表现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
我国目前的状况如何呢?2014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I同比增长1.4%,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涨幅,12月份同比增长1.5%,同比增长已连续4个月在2%以下。
2014年12月份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3.7%,连续34个月下滑,前值下降2.7%。
2014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 M I为50.1%,前值为50.3%,且连续数月在荣枯线低位徘徊。
就在同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11月21日晚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来新低。
以上数据及迹象表明,我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目前虽然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通货紧缩,但正在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必须引起足够警惕。
2 通货紧缩的影响通货紧缩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它的正面效应表现为持续的物价下跌及低利率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投资及消费成本降低等;但与通货紧缩的正面效应相比,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大得多,危害性也更强。
通货紧缩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发生时,物价普遍持续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调,企业的利润逐渐减少直至亏损。
企业生产积极性因利润减少或亏损而受到打击,将减少生产或者停产,这样就抑制了经济增长。
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及应对措施
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及应对措施邹璇;蔡秋桦【期刊名称】《西部论坛》【年(卷),期】2009(019)004【摘要】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8年10月开始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迅速转变.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进入全面通货紧缩状态,但通货紧缩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在工业生产领域有所表现:通货紧缩导致企业投资不振、收益下降,并增加了企业债务负担;同时,通货紧缩也大大抑制了居民消费和出口.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的内在原因在于其自身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都趋于萎缩,因此,防止中国出现严重通货紧缩的基本思路是"扩大需求、改善供给".%Since October last year, the finance crisis of the world made Chinese macro-economy situation from inflation to deflation. Although, currently, China is not in all-rounded deflation situati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pressure of the deflation has begun to appear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field, for example, the deflation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firm investment and gains and the increase of enterprise debt burden. Meanwhile, the deflation inhibits the resident consumption and export on large scale. The inner reason for present China' s deflation is shrinking of self-investment demand and consumption demand. Thus, the basic ideas for preventing China' s serious deflation are to enlarge domestic demand and to improve supply.【总页数】10页(P90-99)【作者】邹璇;蔡秋桦【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67;经济贸易学院,重庆,400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2;F123.16【相关文献】1.通货紧缩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社科院经济专家谈经济形势及对策 [J], 李扬2.对当前通货紧缩市场不振的应对措施 [J], 赵银锁3.当前中国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及应对措施 [J], 韦钰鑫4.经济学家纵论通货紧缩──关于中国当前通货紧缩的观点综述 [J], 水家耀5.当前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及应对策略 [J], 周宝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目前我国通货紧缩压力的原因及对策
率。 金 融 机 构 一 年 期 贷 款 基 准 利 率 下调 0 . 4 这 种 财 富 转移 中完成 了财 富 的再 分 配 。 个百 分 点 至 5 . 6 %, 一 年 期 存 款 基 准 利 率 下 调0 . 2 5 个 百分点 至 2 . 7 5 %, 同 时结 合 推 进 利 区 间的 上 限 由存 款 基 准 利 率 的 1 . 1 倍 调 整 为 1 . 2 倍。 另外 , 据 国家 统 计 局 2 0 1 5 年1 月2 0 日 公布 数 据 显 示 , 全 年 国 内 生 产总 值 按 可 比 价 格计算 , 比 上 年 增 长7 . 4 %, 增 速 滑 落 至
所遣 成 的 不 利 影 响 , 使 我 国经 济在健 康 发 展 的 轨 道 上 运 行 。
关键 词: 通货紧缩 广能过剩 债务风险 有效需求 结 构性调整 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 F 8 2 1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0 9 8 X( 2 o 1 5 ) 0 3 ( a ) -0 1 9 1 - 0 2
2 0 l 4 年1 2 月份 我 国 生 产 者 价 格 指 数 P P I 下 降 , 企业利润随之减少; 企 业 为 了维 持 生 产 能 过 剩 , 一 方面 造 成 大 量 商 品库 存 积 压 ; 另 降3 . 7 %, 连续3 4 个月下滑 , 前 值下 降 2 . 7 %。 2 0 1 4 年l 2 月制造 业采 购经 理指 数P MI 为
能 过 剩 对 通货 紧 缩产 生了根本 性 作用 。
重 要 原 因
三是 通货紧缩导 致 失业率上升 。 一 方 3 . 2 债 务 风 险 增 大是 本次 通 货 紧 缩 压 力 的
通货紧缩-机制、形势分析和对策
通货紧缩:机制、形势分析和对策关于《通货紧缩:机制、形势分析和对策》,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货紧缩指的是主要物价指数(PPI和/或CPI)的持续下跌。
虽然有所谓“好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总供给线外推造成)和“坏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总需求萎缩引发)之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通货紧缩都对应于总需求的萎缩和经济的持续衰退。
而且,通货紧缩要比通货膨胀更加难以对付,因为许多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尤其是货币政策通常会因经济中的各种“刚性”(如“流动性陷阱”)而失灵。
下载论文网我国在1997~2002年间曾经历了长达五年的通货紧缩,其原因在总供给层面是企业的产能过剩和债台高筑,在总需求层面是投资、消费和外需的萎靡,在金融层面则是银行部门的“惜贷”。
当前,我国的PPI已经连续下跌3年,CPI虽保持在正增长,但也跌到1%以下――按照一些国际组织和央行的看法,核心CPI 的增速连续3个月在1%以下即为事实上的通货紧缩。
所以,可以判断,我国经济至少处于“潜在”通缩的状态。
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通货紧缩相比,目前的“潜在”通缩既有类似的短期和中期原因,突出表现为产能过剩、债务累积、资产价格下跌以及外部传导的影响,也有一些不同的、更加长期性的因素,如人口老龄化。
从日本1990年以来的教训看,我们既要有针对通货紧缩短期和中期因素的宏观经济政策,更要有应对长期通货紧缩的准备。
债务累积与通货紧缩债务累积与通货紧缩的关系源自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1933)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观察: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大量借贷投资,而当负面冲击来临时,这些债务就显得“过度”了。
过度负债导致两个结果,其一,为偿还负债,企业拼命降价销售,去库存使得短期总供给线外推;其二,企业销售的现金流和新的负债不是用来投资,而是用来偿还债务本息,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萎缩。
负债之所以“过度”是因为投资的资本回报率低于真实利率,后者又等于名义利率与通胀预期(或物价上涨率)之差。
浅谈当前通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 降甚 至出现负增长 、 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 、 有 幅下跌 , 内需不足是相对于供给而言。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低迷是 效需求不足为特征。由于通胀一直困扰着各 国经济 , 经济学家的 P P I 下跌 的主要原 因。钢铁 、 原油 和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跌 幅较 目光也就都盯在通膨上 , 通缩的问题很少被关注 , 所 以对 于引起 大。全球油价暴跌引起的输入 型通缩对 中国 C P I 影响相对较小 , 通缩成 因一直存在着争议与分歧 。从历史来看 ,原 因不外 乎三 最近 C P I 下行很大是因为食 品价格的原因。
点: ( 1 ) 基础货币供应量不足 。由于经济增长过快 , 流通领域 中货
2 . 治 理 措 施
币总量出现短缺 , 导致货 币供应开始相对收缩。 ( 2 ) 金融体系失灵
通缩 的治理是一个缓慢 的过程 , 短期以刺激需求 , 消化供给
引致通货紧缩 , 如在经济过热时, 银行盲 目扩张信贷, 形成 大量不 为主 , 长期以调整结构为主 。以下是 几种可供选择 的办法 : 良资产, 转向“ 惜贷 ” 和“ 慎贷 ” , 加上 企业和居 民对 经济前景 的不 ( 1 ) 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 , 改革企业财税政 策。适当扩大财 良预期从 而不想贷 、 不愿贷, 将产生信用创造萎缩 , 同样减少社会 政赤 字和地方 政府 一般 债券 发行规模 , 加大对新型制造业 、 战 略 总需求, 导致通货紧缩 。( 3 ) 紧缩性财政货 币政策导致的通缩。紧 型产 业 、 小 微企业 , 西部地 区企业 的支持力度 , 稳步 的进 行税费 缩『 生的货币政策改变人们预期 , 把经济从通货膨胀推 向通货紧缩 。
的结构性调整 , 降低企业成本 , 减轻 中小企业发展 负担 。 ( 2 ) 实施宽松适度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和降准 , 增加信贷 资金 供给 , 降低企业 利率 , 企业融资成本 下降 , 提高企业 投资 的 价格总水平 同比上涨 0 . 8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 比上涨 积极性 , 从而改变市场通缩预期。为 民间投资创造条件 , 减少政 0 . 3 %; 全国工业生产者 出厂价格 同比下降 4 . 3 %, 环 比下 降 1 . 1 %。 策壁垒 , 增加 民间投融资信心。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通货紧缩是指货币的购买力持续增强,导致物价普遍下跌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生产下降、消费减少、投资减少等,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了解通货紧缩的风险并有效应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通货紧缩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通货紧缩的风险1.1 通货紧缩对企业的影响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
由于消费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跌,他们可能会延迟购买,导致企业销售额下降。
同时,企业的成本也可能会下降,但如果销售额下降更快,企业的利润也会受到挑战。
1.2 通货紧缩对个人的影响通货紧缩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个人的购买力减弱。
此外,通货紧缩还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给个人就业带来不确定性。
个人的储蓄也可能受到影响,因为通货紧缩会降低储蓄的实际价值。
1.3 通货紧缩对政府的影响通货紧缩会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因为企业利润下降,税收也会相应减少。
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可能会影响政府的支出计划,进而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投入。
二、应对通货紧缩的措施2.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调整物价水平。
在通货紧缩时,央行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对经济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2.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也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
在通货紧缩时,政府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社会福利等支出,促进经济活动,提高就业率,从而缓解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2.3 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长期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措施,可以增强经济的韧性,减少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冲击。
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市场化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提高经济的适应能力,降低通货紧缩带来的风险。
通货紧缩的危害与应对
通货紧缩的危害与应对通货紧缩是一种经济现象,指的是市场上的货币量少于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导致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价值上升。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普遍下跌,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减少,经济活动减缓,失业率上升,社会经济出现衰退。
本文将探讨通货紧缩的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通货紧缩的危害1.物价下跌:通货紧缩的一个明显表现是物价普遍下跌,这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减少。
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因为商品价格的下跌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2.投资减少:由于物价下跌,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市场前景不明朗,从而减少投资。
这会导致市场上的货币量减少,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的趋势。
3.失业率上升:物价下跌会导致企业盈利减少,企业可能会裁员或者降低工资水平,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失业率的上升反过来又会加剧经济衰退,形成恶性循环。
4.经济增长放缓:通货紧缩会导致市场上的货币量减少,投资和消费也会相应减少,这会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增长放缓会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和信心,从而加剧通货紧缩的趋势。
二、应对通货紧缩的措施1.增加货币供应: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缓解通货紧缩的趋势。
这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行等方式实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增加货币供应需要谨慎操作,以避免引发通货膨胀。
2.刺激消费和投资: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政策来缓解通货紧缩的趋势。
例如,可以降低税收、提高补贴、鼓励创业等措施来鼓励人们消费和投资。
3.推动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来缓解通货紧缩的趋势。
这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创新、促进贸易等方式实现。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4.加强监管: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市场上的货币量过度增加或减少。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防止企业通过操纵市场价格来制造通货紧缩。
当前通货紧缩预期下我区的应对之策
当前通货紧缩预期下我区的应对之策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是否会出现通货紧缩,从过去关注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保增长、防通胀上,转为目前日益显现的通缩预期的威胁,其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出现了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及相伴而生的经济增长趋缓。
今年一二月份经济发展态势非但未能排除通货紧缩预期,价格水平的继续下滑更加重了人们的担忧,一旦产生通缩其后果不可忽视。
因此,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预先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对于保持我区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通货紧缩预期下国内经济形势的新特点按照通缩的一般判断标准,典型的通货紧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和“一个伴随”。
“两个特征”是物价持续下降2个季度以上,以及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一个伴随”是指伴随经济衰退,即GDP负增长。
从对多个国家通缩的研究来看,历史数据基本都支持这一判断标准。
从国际上看,去年9月份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后,新一轮金融危机又在欧洲爆发,其风险和危害更大,有人认为类似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容掉以轻心。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两个特征”之一的物价连续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同时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屡创新低;而通缩的另一个特征: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尽管增长较快,但不能排除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人为放大信贷规模的情况,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实用文档相当突出。
至于“一个伴随”,虽然经济负增长不大可能出现,但遏制经济增长下滑主要靠政策拉动,产业结构过度依赖出口、科技含量低等内在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今年实现8%的增长目标并非轻而易举。
二、通缩隐忧下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主要支柱产业受到较大冲击2008年,我区GDP增长速度虽然达到了17.2%,高出全国8.2个百分点,但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冲击。
后两个月全区工业生产增长出现明显回落,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是下滑到了3.6%的低谷,创下了2002年以来的新低。
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对策分析摘要:通货紧缩由于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减少,先进生产力导致生产成本降低、失业率上升,致使消费者收支能力下降,供需关系失衡,最终导致社会经济市场物价下跌,如果较长时间处于供需结构失衡状态,则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经济长期有效的增长。
关键词:金融监管;通货紧缩;消费降级;城投债前言: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是社会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力下降、市场价格下降、供给不平衡等现象。
这种现象是在一些特定的经济条件与货币政策下出现,而出现通货紧缩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多种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紧缩的产生通常来源于货币供给的减少、有效需求的不足、供需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国际市场的冲击。
通货紧缩的到来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持续下滑,会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消费需求下降,并影响社会收入的再次分配。
要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应扩大有效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再辅以公共预期的积极引导,才能舒缓通货紧缩的威胁。
1.1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是由于社会生产能力的有效需求不足而降低了社会经济货币流通量,消费者购买能力降低,导致市场经济活动降低,使得企业投资的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减少,降低了经济活动。
1.2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时期产品数量的绝对过剩而引起的通货紧缩。
周期性生产过剩或压力造成产品供过于求,制造商们必须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促销库存,这将逐渐导致价格下降,市场金融活动体系政策不完善,供需结构调整不平衡的推动下,必然会导致产能过剩。
这种通货紧缩如果严重的话,反应市场金融监管机制存在较大弊端,如果不加以完善和改进会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
通货紧缩其实是一种货币现象,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能够用市场物价水平的涨降浮动来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第4期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7月V o.l19N o.4J Chongqing Techno l BusinessU niv.(W est Foru m)July2009do:i10.3969/.j issn.1008-6439.2009.04.012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及应对措施*邹璇a,蔡秋桦b(重庆工商大学a.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b.经济贸易学院,重庆400067)摘要: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8年10月开始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迅速转变。
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进入全面通货紧缩状态,但通货紧缩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在工业生产领域有所表现:通货紧缩导致企业投资不振、收益下降,并增加了企业债务负担;同时,通货紧缩也大大抑制了居民消费和出口。
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的内在原因在于其自身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都趋于萎缩,因此,防止中国出现严重通货紧缩的基本思路是/扩大需求、改善供给0。
关键词: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中图分类号:F822;F1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4-0090-10 Deflation Threat China Faces andM easures to Govern in ChinaZOU Xuan a,C A I Q i u-hua b(a.R esearch Cente r o f the Economy o f the U ppe r R eaches of t he Y angtze R i ver,b.School o f Econom ics and T rade,Chongq i ng T echno l ogy and Busi ness U n i ve rsity,Chongqi ng400067,Chi na)Abst ract:S i n ce O ctober last year,the fi n ance crisis o f the wo rld m ade Ch i n ese m acro-econo m y situation fr o m i n flation to deflation.A lthough,currently,Ch i n a is not i n a l-l rounded deflation situation,the negati v e infl u ence of t h e pressure of the deflation has begun to appear i n industri a l production fie l d,for ex a m ple,the de flation leads to t h e decline o f fir m i n vest m ent and gains and t h e i n crease of enterpr i s e debt burden.M eanw hile,the deflation i n h i b its the resident consum ption and export on large sca le.The i n ner reason for presen t China.s deflation is shrink i n g of se l-f i n vest m ent de m and and consumpti o n de m and.Thus,t h e basic i d eas for preventi n g Ch i n a.s seri o us deflati o n are to enlarge do m estic de m and and to i m pr ove supply.K ey w ords:deflati o n;insufficient de m and;overproduction;fi n anc ial crisis;en lar g i n g do m estic de m and*收稿日期:2009-05-11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SK I05)引言自2008年10月至今,金融危机使得中国沿海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农民工回乡形成返乡潮,对外贸易增长率大幅下降,房地产价格急速下跌。
人们明显地感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过热正在演变成现在的经济衰退。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由通货膨胀迅速地向通货紧缩转变,通货紧缩压力越来越大。
通货紧缩通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或者说一段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0。
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CPI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早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期,理论界就对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作了多种解释,其中代表性观点如下:观点一:中国产生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
供给能力决定于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形成决定于固定资产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过快增长,造成了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胡鞍钢,2001)。
[1]这种说法存在一定问题。
如果中国通货紧缩的出现仅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能力增长太快,为什么政府扩大投资不是加剧了通货紧缩,而是缓解了通货紧缩?观点二: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
认为中国的货币供给不足及/货币悬空0)))大量资金沉淀与股票市场、资本外流、不良资产占用国民储蓄和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等,使增加的货币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好像悬在了半空中,诱发了通货紧缩(罗振宇,1999)。
[2]这种解释非常勉强,过于简单,忽视了一些更为根本的因素。
因为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主要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多数情况下两者呈同步变化,可能是由其他因素(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衰退等)造成的。
观点三:通货紧缩是资产价格持续缩减的表现。
资产价格是指房地产和股票价格,资产价格持续下降即资产价格的/缩水0。
资产价格的大幅下降引起资产所有者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压力增大,进而引起投资者信心不足甚至丧失投资信心,投资信心不足进一步导致大幅降价抛售资产,于是形成通货紧缩的螺旋(李杰,2003),[3]通货紧缩加剧。
乏解释能力。
观点四:中国通货紧缩的基本原因是债务过高。
中国1992年后出现的/政治周期0导致的大繁荣及过度投资,进而过度负债是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9)。
[4]但是这种理论主要是从金融方面来考查问题,而要真正解释通货紧缩的产生,还是需要深入到一般物价形成机制的内部,从实体经济变化本身来分析。
观点五:中国的通货紧缩是转型时期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通货紧缩。
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的转型时期发生的。
在这样的时期,引发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来自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生产能力过剩和结构性失衡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市场上商品短缺的现象在总体上已经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买方市场的形成,中国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已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之相伴的是结构性失衡(刘建国, 2003)。
[5]这种理论客观地分析了中国通货紧缩的特殊性,但是由于现在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必然会限制该理论的参考价值。
从上述代表性观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理论界关于通货紧缩形成原理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个时期的通货紧缩,或是侧重于从某个或某些方面分析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这就决定了这些研究的局限性。
中国通货紧缩的复杂性和每个时期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全面具体地分析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2008年中期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一改前期的通货膨胀而向现在的通货紧缩转变,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率持续上升,有效需求持续不足。
根据中宏数据库,代表经济景气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自2008年1月以来持续下跌,从1月份的95.60降到11月份的90.20。
虽然当前货币供应量仍在增加,经济仍维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能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核心目标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拟对当前中国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成因做出初步探讨,分析通货紧缩威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就如何防范严重的通货紧缩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中国面临通货紧缩的现状及主要成因自2008年2月以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已连续15个月下降,2009年2月仅为98.4,较2008年2月的108.7大幅下降10.3,目前已经是负增长,当前情势事实上就是通货紧缩状况。
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加速下降,2009年3月份负增长7.6%。
¹同时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满意指数也在不断地下降(见表1和图1)。
表1 2008年2月)2009年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信心指数、预期指数和满意指数年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2008.02108.794.396.890.52008.03108.394.597.190.72008.04108.594.096.690.12008.05107.794.397.090.22008.06107.194.196.590.62008.07106.394.596.990.82008.08104.993.796.090.22008.09104.693.495.690.02008.10104.092.494.289.82008.11102.490.290.889.22008.12101.287.387.686.82009.01101.086.886.986.62009.0298.486.586.786.32009.0398.886.085.986.12009.0498.585.0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
网址:http ://www.stats /tjsj/图1 通货紧缩压力(CP I 变化趋势)从图表中的数据变化趋势不难看出,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非常大。
最近一年来,产生如此大的通货紧缩压力的原因是什么?表面看来全球金融危机是首要触发因素,但是其内在原因是中国自身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趋于萎缩造成的。
当然,除了需求方面的原因以外,供给方面和宏观政策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物价总水平的升降变动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运动的反映或结果。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意味着宏观经济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运动状态。
从理论上讲,这一失衡状态的形成,或者是由于总供给过度,或者是由于总需求不足,或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