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推荐文档
初中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doc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物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质 无机物 酸 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 有机物 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 4 ·5H 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 、CO 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 、CO 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能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酸。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物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质 无机物 酸 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 有机物 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 4 ·5H 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 、CO 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 、CO 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汇总
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汇总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与物质2.物质的组成与性质3.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4.元素、化合物、混合物二、常见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金属与非金属2.纯物质与杂质3.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性质4.稀释与浓度5.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6.颜色、热、电的与化学变化的关系三、常见物质的常见特征1.金属与非金属2.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3.不同物质的热导性实验4.潮湿试纸和pH值5.定性气体的实验方法四、化学方程式1.物质的状态符号2.化学反应的条件3.反应能量和焓变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热效应五、电化学与离子反应1.浓度伏安实验2.浓度伏安样品的选择3.金属腐蚀与防护4.金属在溶液中的位置行为5.电解与电解质六、物质的分子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1.分子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溶液的浓度和气体的压强3.溶液的各种方法和应用4.蒸发与沸腾七、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应用1.氧化反应2.酸碱反应3.盐的制备4.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制备5.综合运用化学常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八、化学实际问题的探究1.制取盐1:制取氯化钠实验2.制备氧气实验3.制备二氧化碳实验4.符号法记录实验现象5.物质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以上是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的汇总,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常见物质的常见特征、化学方程式、电化学与离子反应、物质的分子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应用以及化学实际问题的探究。
这些知识点是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化学考试。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酸 碱 有机物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他氧化物
a. 酸 性 氧 化 物 : 跟 碱 反 应 生 成 盐 和 水 的 氧 化 物 。 CO2 , SO2 ,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MgO Fe2 O3 CuO
2- 2-
14.沉淀物中 AgCl 和 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 是红褐色沉淀,Cu(OH)2 是蓝色沉淀
其他沉淀是白色 (包括 Fe (OH) 有以下常见的沉淀: Mg(OH)2 Al(OH)3 2)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 若讲沉淀 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
鉴定酸(鉴定 H+ )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 Mg、Fe、Zn 等有氢气放出
第 2 页 共 29 页
10.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 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的溶液 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 :红褐色的氢氧化铁( Fe(OH)3 ↓ ) 、蓝色的氢氧化铜 (Cu(OH)2 ↓)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及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及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复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洁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洁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或混合物。
4.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洁物冰与水混合是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洁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注意:CO 和 H2 O 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
12. 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大。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 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 PH 值越大,碱性越 弱 PH 越小
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 无氧酸(HCl, H2 S 名称为:氢某酸 )
鉴定酸(鉴定 H+ )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 Mg、Fe、Zn 等有氢气放出
10.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
BaSO4
Na2CO3
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NaHCO3
、 Ca(HCO3 )2
、NaH2 PO4
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 - 、HSO4 - 、H2 PO4 - 、HPO4
2-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 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4.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第 1 页 共 28 页
6. 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 a.正
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
无氧酸正盐叫 “某化某”Na2 S
MgCl2
FeS
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
2. 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 化学性质。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SO3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 溶于水立即跟水 反应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 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 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 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13.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钾钠硝铵溶
溶碱有五种
钡钾钙钠氨
不溶氯化物 AgCl
不溶硫酸盐 BaSO4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
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纯净物 元素种类
无机物
酸
化合物
碱
其他氧化物
有机物
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
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 (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 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 氨 水 )它们的溶液
无色。
第 2 页 共 28 页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 )、蓝色的氢氧化铜 (Cu(OH)2 ↓)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 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 OH- )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 液变红色是碱.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酸由氢和酸根 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 +酸根离 子 n- a. 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 b. 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