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地理小论文

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初中生的地理小论文,欢迎借鉴!

初中生地理小论文1

风”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风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

与空气的冷热、干湿、气压,与陆地表面的海拔高度、地形特点以及海陆位置

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形成风的必要条件:一是当A、B两处空气温度失衡,冷空气处向热空气处流动而形成风;二是A、B两处空气气压失衡,高气压区向

低气压区流动而形成风。大气温度、气压的平衡是相对的,短暂的,不平衡是

绝对的,永久的,这种不平衡越悬殊,则风就越大。由于风在大气层中是运动

着的气流,因此风是大气环流的动态表现,也是大气成分自然调节的过程。大

气环流的方向体现在风向上,强弱和速度则体现在风力上。风在自然界中的作

用非同寻常,它不仅有巨大的搬运、传播作用,同时也有调节空气气压、温度、干湿等方面的作用。所以风既是形成气候的主导诱因,也是构成气候的要素之一。

我国是一个四面八方来风的国家,加上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地势的复杂性

和海陆位置的特殊性,不同季节不同方向的来风相互间交汇融合,又随地形地

势的不同而分道扬镳,呈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态势。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都无法比拟的。由于我国来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气候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又由于多样的气候条件,才使我国各地呈现出千姿百态、气象

万千的地表景观和生态景观。但是,由于风的干湿强弱、生成时序、方向、冷

热等因素在自然界中有着鬼使神差般的不确定性。因此,几千年以来,我国大

部分地区并未形成固定不变的、周期性的气候模式。无论局部地区或国家全局,气候变数的几率是非常大的。气候灾害仍然是我国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说的就是气候的不确定性。历史上气候灾害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是屡见不鲜的。现在虽说我国各地皆能较准确地预测天气,却不能预测气候,更不能掌控气候,因此,我国防范灾害性气候仍有极大的困难。

我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以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农耕区都受季风

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季风按季节时序可分为冬季风和夏季风。冬季风分别源自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国中、北部地区,按其风源地可分为东北季风和西

北季风。冬季风由于源自亚洲大陆北部高纬度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寒冷而干燥,每年冬季若东北季风汇同西北季风强势南下,一波接一波不断攻击南方,虽有

秦岭、大巴山脉的阻挡可以削减其锋芒,但作用有限,故南北两方均不能摆脱

大风降温的厄运。这便是不期而至的寒潮。每波寒潮持续期一般为七至十天,

也有长达二十天以上的,若北方寒流与大量南方温湿空气接触,则极易造成南

方冰雪灾害,此类例子已不鲜见。每年夏季是我国盛行夏季风的时段,影响我

国的夏季风分别是生成于太平洋上空的东南季风和生成于印度洋上空的西南季风。两大夏季风的显著特征是湿润和暖热,故夏季是我国各地集中降雨的季节,而降雨的地区分布和雨量的大小则完全由两大夏季风来决定。若这两大季风在

我国登陆的时序早且携带大量水气,强势自南向北推进,则有可能导致我国南

北两方暴雨成灾或雨季过长而涝死庄稼;若向北推进的速度过快,则有可能造成“北涝南旱”。若两大夏季风势弱,登陆的时序晚,向北推进的速度慢,则有

可能造成“南涝北旱”或“南北干旱”。因此,我国降水分布、雨量大小以及

地区干湿每年都要面临大自然不确定的赐予。这里要特别提到西南季风,西南

季风每年携带印度洋上空大量暖湿气流向北推进。遭遇喜马拉雅山脉铜墙铁壁

般的阻挡,故只能在山脉南麓降下大量雨水而成为世界雨极。因此,西南季风

对我国西北广大内陆地区影响甚微,这也是该地区常年干旱的主要原因。但是,西南季风却可以经中南半岛从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海拔较低的空隙地区推进而

影响我国广大的西南地区,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降水。若西南季风势弱,则我

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贵高原降水将严重不足。2009-2010年云贵地区持续冬

春百年难遇的旱情与2009年西南季风的弱势密切相关。此外,影响我国气候的来风还有来自遥远的北大西洋上空的西风。西风在世界各大洲都是普遍存在的,且都是常年存在的定向风。在北半球,最为浩荡的西风从欧洲西海岸登陆,自

西向东横贯整个欧亚大陆,形成亘古未变的定向风带。而在北美大陆,西风一

登陆北美西海岸便遭遇落基山脉全面阻挡,因此对加拿大、美国中东部地区影

响较小,西风带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其形成疑与地球自转有关。需知“坐

地日行八万里”,折算到地球自转时速为1660多千米,对大气层怎能没有搅动或带动作用呢?每年夏季欧亚大陆西风带裹挟北大西洋大量水气,在其经过地因势抛洒雨露,成为欧亚大陆中、西部主要的降水来源。但降水强度自西向东呈

逐渐递减态势,直至我国新疆西部时,降水态势已成强弩之末,但尽管如此,

相对于我国西北广大内陆,准噶尔盆地及以西地区还是受西风带影响而得到较

多的降水。每年冬季西风带较为干燥寒冷,途经我国西北地区时汇同北方寒流

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寒冷,对我国南方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则影响不大。每

年夏季,高层西方气流将越过青藏高原,给我国中东部、南部广大地区带来凉意,同时又与西南、东南暖湿气流结合,促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因此,绝

不能忽视西风对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见我国“风”情复杂,在地理教学中只要做到以风为纲,结

合有关的中国气候资料、图表,就可破解中国气候的复杂性,给学生留下较为

系统而深刻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关注我国四面八方来风的冷暖、干湿、强弱,加强对风的监测,不仅是准确预报天气的首要条件,也是有效利用风能资

源的首要条件。

初中生地理小论文2

去年7.21暴雨灾害给北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我想研究这个内容,找到造成此次暴雨灾害的原因,尽量避免以后再次发生这样的灾害。我研究的

方法是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以下是我的研究内容。 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

遭遇今年以来最大的雨,局地达特大暴雨级别。一天内,暴雨级别上升到橙色。截至22日2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其中,最大降

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毫米。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

峰下泄。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据统计,北京“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