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讲义3051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岗位技能——临床用药的配制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岗位技能——临床用药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83f0ddd85ef7ba0d4a733b9f.png)
岗位技能——临床用药的配制PART 01 危害药品的配置(了解)一、危害药品的配置定义:(理解)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危害的药品,包括肿瘤化疗药物和细胞毒药品。
特点: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作用或生育损害;低剂量下就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的毒性;可透过皮肤、呼吸道造成生殖、泌尿、肝肾毒害;损伤生殖功能。
(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
是药品调剂的一部分。
1.人员基本要求负责人:药学专业本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审方人:药学专业本科、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药师以上专业技术。
摆药核对:药士以上专业技术。
2.房屋、设施和布局、仪器和设备基本要求十万级: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
万级: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
百级:层流操作台。
百级生物安全柜,抗生素类、危害药品。
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
3.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各道工序与记录有完整的备份输液标签,并保证与原始输液标签信息相一致,备份文件保存1年备查。
(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操作要点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2.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3.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4.成品输液的检查、核对操作规程PART 02 肠外营养(少考)(一)肠外营养支持的意义、重要性和进展(不考)定义:肠外营养(TPN)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于特定的配液袋中,通过静脉途径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改善其营养状况。
意义(了解)营养支持已成为重危病人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营养支持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202c6062312b3169a551a43d.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要点1妊娠期妇女用药2哺乳期妇女用药3新生儿用药4儿童用药5老年人用药特殊人群用药一、妊娠妇女用药1.妊娠期药动学特点(1)药物吸收:◆口服吸收延缓:妊娠期间,胃酸分泌减少,胃肠活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使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达峰时间延长且峰值常偏低,但难溶性药物(如地高辛)因药物通过肠道的时间延长而生物利用度提高;早孕呕吐也可导致药物吸收减慢减少;◆吸入性药物吸收增多:妊娠妇女心排出量增加30%,肺通气加大,肺容量增加,这一变化可促进吸入性药物(如麻醉气体)在肺部的吸收。
(2)药物分布: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血药浓度低于非妊娠妇女,此外,药物还会经胎盘向胎儿分布,则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妊娠期妇女。
(3)药物代谢:妊娠期间孕激素浓度增高,引起肝脏微粒体药物羟化酶活性增加,故妊娠期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卡马西平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在肝脏内淤积,药物在肝脏的清除速度减慢。
(4)药物排泄:◆妊娠期肾血流量增加25%~50%,肾小球滤过率持续增加50%,多数药物的消除相应加快,尤其是主要经肾排出的药物,如硫酸镁、地高辛、碳酸锂等。
◆在应用抗菌药如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时,为维持有效的抗菌浓度,必须适当增加用量,◆妊娠晚期仰卧位时,肾血流量减少又使肾排出的药物作用延缓,所以孕妇应采用侧卧位以促进药物排泄。
2.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胎盘药物转运:母体和胎儿体内的药物通过胎盘转运进入对方体内的过程。
胎盘药物转运的主要方式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膜孔或细胞裂隙通过。
(1)胎盘因素1)胎盘的发育和成熟程度2)胎盘的血流量3)胎盘屏障4)胎盘的药物代谢(2)母体因素(3)药物因素1)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过胎盘。
2)药物分子的大小:小分子量药物比大分子量的扩散速度快,◆水溶性的小分子(分子量250~500)的药物,易通过胎盘屏障;◆较大分子量(500~1000)的药物难以通过,如多肽及蛋白质;◆分子量大于1000的几乎不能通过胎盘。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岗位技能——医院制剂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岗位技能——医院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84abb3e9b9d528ea80c77948.png)
岗位技能——医院制剂目录1.第一章岗位技能第四节医院制剂第五节医院药品的检验2.第二章临床药物治疗学3.第三章专业进展部分考情分析◆第四节、第五节在考试中约占5~10分。
◆考点非常分散,灵活运用性很强。
虽然大纲有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之分,但在考试中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出题。
◆因主要涉及“实践操作”,各操作的原则为重点内容,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会在讲解中会辅以视频、图片加深理解。
第四节医院制剂一、称量操作(一)常用天平及量器托盘天平(架盘天平)电子天平技术指标:最大称量:天平能称量的最大值感量:天平能显示的最小刻度(二)称量方法直接称量法:空气中稳定的样品减重称量法:少量的样品、连续称量(三)称量注意事项1.称重注意事项◆选择适宜的天平并校准——重量、误差◆天平要放置水平◆合适的称量纸或称量容器◆归零后再称量◆瓶不离手◆砝码不离天平2.量取注意事项◆量器的选择:不少于量器总量的五分之一◆垂直放置,以凹液面读数◆沿壁加液◆使液体流尽◆量取1ml以下液体时,以滴为单位◆更换液体时需清洗干净二、粉碎、筛分、混合操作(一)常用粉碎设备(1)研钵——小量物料(2)球磨机(3)万能粉碎机(4)流能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热敏物料、无菌粉末(5)胶体磨——液体;(二)混合方法与原则1.混合原则:混合量:容器体积的30%混合时间:混合均匀,不宜太久2.混合方法:三、灭菌与无菌操作(一)洁净室操作技术◆设计:一般区洁净区分开、无菌分开、内外分开洁净等级压差(10Pa)、风速、光照、排水符合要求◆清洁、消毒◆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在生产区:●穿工作服,戴头套、鞋套●生产区工作人员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做到“四勤”即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服、勤洗澡。
我不能吃喝我不能抽烟我不能带入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至少每年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二)物理灭菌技术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三)化学灭菌技术气体灭菌:化学消毒剂(环氧乙烷、甲醛、臭氧)适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药液灭菌:杀菌剂(苯扎溴胺、煤酚皂、乙醇)适用于:消毒处理四、制药用水五、外用制剂六、内服制剂合剂◆溶解先易后难,不易溶解的研细后搅拌使溶解◆胶体合剂不宜过滤◆混合产生沉淀:分别溶解、稀释后混合,加糖、甘油◆醇性制剂与水混合:缓慢加入,加入黏性物质◆水溶性药物溶于水,醇溶性药物溶于醇,再混合糖浆剂◆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用◆一般将药物用新煮沸过的水溶解,加入单糖浆本节小结【考点小结】1.称量仪器的选择及使用2.常用的粉碎设备3.混合的方法及原则4.洁净室的管理(人员)5.灭菌方法的选择6.各剂型制备时注意事项【例题·单选题】关于医院制剂的称重方法,错误的是A.医院制剂常用的称重方法有直接称量法及减重称量法B.直接称量法适用于在空气中不太稳定的样品C.减重称量法一般称量比较少的药物D.减重称量法能够连续称取若干份样品E.减重称量法不用每次称量时调整天平零点『正确答案』B【例题·单选题】混合时制剂生产的基本操作,混合机中装料量占容器体积的多少为宜A.20%B.25%C.30%D.40%E.50%『正确答案』C【例题·单选题】医院制剂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洁净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A.10PaB.20PaC.30PaD.40PaE.50Pa『正确答案』A【例题·单选题】关于制剂洁净室的人员管理,叙述错误的是A.制剂人员应有健康档案,并每年至少体检一次B.洁净室仅限于该室的配置人员和批准的人员进入C.洁净区内工作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D.D级洁净区服装应无纤维脱落E.B/A级洁净区服装要求应无纤维脱落及无菌『正确答案』D【例题·单选题】口服液体和固体制剂,腔道用药,表皮外用药品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洁净区的要求的设置的等级是A.A/B级B.A级C.B级D.C级E.D级『正确答案』E【例题·单选题】关于合剂制备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药物溶解时应按其溶解度的难易先后溶解,然后在与其他药物混合B.不易溶解的药物应研细,搅拌使其溶解,遇热易分解的药物不宜加热,挥发性药物或芳香性药物要先加入C.胶体型合剂一般不宜过滤,以免带电荷不同而被滤纸吸附D.不溶性药物如亲水性药物或质地轻松者,可不加助悬剂;如为疏水性药物或质地较重者,因不易分散均匀,应加入适宜助悬剂E.两种药物混合时可发生沉淀者,可分别溶解,稀释后再混合,并可酌加糖或甘油等以避免或延缓沉淀的产生『正确答案』B【例题·单选题】关于合剂的质量要求,不正确的是A.溶液型合剂应澄清、无颗粒B.乳剂型合剂应外观均匀,不分层C.胶体型合剂不得有凝聚或分层D.混悬型合剂颗粒细腻,分布均匀E.混悬型合剂振摇1小时不分层『正确答案』E【例题·单选题】主要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的是A.饮用水B.纯化水C.灭菌用水D.灭菌注射用水E.生理盐水『正确答案』D【例题·单选题】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熔合法、凝聚法、乳化法B.熔合法、研和法、乳化法C.凝聚法、研和法、乳化法D.熔合法、凝聚法、研和法E.凝聚法、分散法、研和法『正确答案』B。
主管药师《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重点资料
![主管药师《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e2b0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b.png)
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1.Caps表示胶囊剂;Inj表示注射剂;Sol表示溶液剂;Syr表示糖浆剂。
2.“a.c.”为饭前;“a.m.”为上午;“p.m.”为下午;“p.c.”为饭后;“h.a.”为睡前服用;“q.n.”指每晚。
“tid.”表示“每日3次”;“qd.”表示“每日1次”;“bid.”表示“每日2次”;“qid.”表示“每日4次”;“q3h.”表示“每3小时1次”。
3.重氮化-偶合反应主要适用于具有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药物的鉴别。
4.基因工程药物是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然后将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基因取出来,经过一系列基因操作,最后将该基因放入可以大量生产的受体细胞中去,这些受体细胞包括细菌、酵母菌、动物或动物细胞、植物或植物细胞,在受体细胞不断繁殖过程中,大规模生产具有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蛋白质,即基因疫苗或药物。
5.药物流行病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包括病例报告、生态学研究、纵向研究(ADR监测)、横断面研究;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法、实验性研究。
6.透皮治疗系统主要是经过皮肤进入血液系统从而发挥作用,可避免口服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
7.阿托品为节后抗胆碱药,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中的乙酰胆碱毒蕈碱型受体,从而抑制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消除和减轻毒蕈碱样症状,兴奋呼吸中枢,抑制多种腺体分泌,松弛平滑肌,使心跳加快。
8.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道痉挛时引起的口干、心悸、尿潴留等反应,属于应用药物时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即为副作用。
9.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所残存的药理效应。
10.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性昏迷,应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以每分钟10ml速度静脉滴注50%葡萄糖50ml。
11.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是唯一可以静脉注射的胰岛素。
12.预混胰岛素中30R、优泌林70/30组成为30%短效胰岛素加70%中效胰岛素。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中药调剂学--第三单元 合理用药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中药调剂学--第三单元 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1fca5f1101f69e314232942b.png)
中药调剂学——第三单元合理用药概述合理用药: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临床不合理用药表现:用药指征不明确,违反禁忌证、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给药途径不适宜、给药方法不当、合并用药过多、盲目选用贵重药。
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的指导原则A.正确“辩证”,合理用药B.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及制定剂量C.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D.针对病情制定合理给药时间及疗程E.合理配伍组方F.注意用药禁忌G.指导患者合理用药H.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1.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地方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3.药品生产、经营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ADR,及时报告4.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各级ADR监测机构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和管理。
6.药品生产、经营和医疗机构应该配合。
7.药品生产、经营和医疗机构建立并保存ADR报告和监测档案。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报告所有不良反应;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境外发生的严重ADR在境外发生严重ADR,药品生产企业填写《境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ADR监测中心,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ADR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
主管药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
![主管药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2c0d75ef61fb7360b4c65b7.png)
主管药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xxxx年主管药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岗位技能单元细目要点要求一.药品调剂1.处方的意义和结构(1)处方的概念和意义熟练掌握(2)处方的结构掌握(3)处方的种类掌握2.处方规则和处方缩写词(1)处方规则掌握(2)药物通用名掌握(3)药物分类及通用的药名词干了解(4)处方缩写词熟练掌握3.处方调配(1)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熟练掌握(2)药物的摆放及注意事项掌握4.处方差错的防范与处理(1)处方差错的性质了解(2)外方差错的原因及类别了解(3)防范措施掌握(4)对差错的应对措施掌握(5)处理原则掌握5.调剂室工作制度(1)岗位责任制度掌握(2)查对制度掌握(3)错误处方的登记.纠正及缺药的处理掌握(4)领发药制度掌握(5)药品管理制度熟练掌握(6)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熟练掌握(7)有效期药品管理制度熟练掌握6.调剂室的位置.设施与设备(1)调剂室的设置和环境要求掌握(2)调剂室的设备和条件要求掌握(3)调剂室的药品摆放熟练掌握(4)门诊.急诊.病房调剂的特性与差异掌握二.临床用药的配制1.细胞毒药物的配制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2.肠外营养(1)肠外营养支持的意义.重要性和进展了解(2)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3.肠内营养(1)肠内营养的作用了解(2)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4.血液透析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制剂特点了解5.药物配伍变化(1)溶剂性质改变引起配伍禁忌掌握(2)pH变化引起药物沉淀掌握(3)配伍引起氧化还原反应掌握(4)混合顺序引起变化掌握(5)其它配伍变化掌握三.药品的仓储与保管1.药品的采购(1)药品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流程了解(2)供应商资质审核.采购合同签订了解(3)购进记录掌握2.药品的入库验收(1)药品的验收内容掌握(2)药品的外观检查内容.方法.判断依据与处理熟练掌握(3)药品验收记录:填写要求与注意事项掌握(4)药品入库手续与程序掌握3.药品的效期管理(1)有效期的概念.标示方法.识别方法熟练掌握(2)效期药品的管理.存放.色标管理.帐卡登记熟练掌握(3)过期药品的处理办法熟练掌握4.药品的储存与养护(1)影响药品储存质量的因素(环境.人为及药物本身因素)熟练掌握(2)药品的储存:分区分类.规划货位. 货位编号.堆垛熟练掌握(3)药品的保管与养护:在库检查.药品的分类保管与养护措施熟练掌握5.特殊管理药品的保管方法(1)麻醉药品的保管方法熟练掌握(2)精神药品的保管方法熟练掌握(3)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保管方法熟练掌握(4)易制毒药品的保管方法熟练掌握6.药品的出库发放(1)药品出库发放的要求与原则掌握(2)药品出库工作程序.复核.记录掌握7.药品盘点与结算(1)药品盘点操作流程.对账与结账操作掌握(2)药品报损与退换货掌握四.医院制剂1.称量操作(1)常用天平及量器掌握(2)称重方法掌握(3)称量操作注意事项掌握2.粉碎.过筛.混合操作(1)常用粉碎与过筛设备了解(2)混合方法及混合原则掌握3.灭菌与无菌操作(1)洁净室操作技术(洁净室设计要求及清洁消毒. 掌握(2)物理灭菌技术(热压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灭掌握(3)化学灭菌技术(气体灭菌.药液灭菌)掌握(4)无菌操作技术了解4.制药用水(1)选用原则掌握(2)生产及质量控制了解5.外用制剂(1)洗剂的制备及举例掌握(2)滴鼻剂.滴耳剂的制备及举例掌握(3)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掌握(4)外用散剂的制备及举例掌握6.内服制剂(1)合剂制备及举例掌握(2)溶液剂制备及举例掌握7.无菌制剂滴眼剂制备及举例了解五.医院药品的检验1.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与保管(1)洗液的配制及使用了解(2)玻璃仪器的洗涤掌握(3)玻璃仪器的干燥了解(4)玻璃仪器的保管了解2.玻璃仪器的使用(1)滴定管掌握(2)容量瓶掌握(3)移液管和吸量管掌握3.化学试剂的规格和常用溶液的配制(1)化学试剂的分类和规格了解(2)化学试剂的规格了解(3)化学试剂的保管掌握(4)溶液配制一般步骤(含天平的使用)掌握(5)常用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掌握4.药品的鉴别法(1)试管反应掌握(2)试纸反应掌握(3)薄层色谱的一般操作步骤掌握(4)对照品鉴别法举例掌握5.一般杂质检查和制剂通则检查(1)干燥失重掌握(2)PH值测定(含酸度计的使用)掌握(3)重量差异检查了解(4)无菌检查法了解6.药品的含量测定(1)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与举例掌握(2)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操作掌握(3)高效液相色谱法仪的结构和操作了解7.药品检验的一般流程取样.分析检验.报告掌握六.药物信息咨询服务1.药物信息与药学实践(1)临床服务.教学.科研了解(2)如何判断文献的真实可靠性了解2.信息资料分类(1)1级文献定义.应用了解(2)2级文献定义.应用了解(3)3级文献定义.应用了解(4)文本,计算机化资料,网上资料了解3.常用国内外资料主要书目.大型工具书的名称掌握4.咨询服务方法明确问题,问题归类,查阅资料,附加信息,回答问题,随访掌握5.用药咨询(1)为医师提供新药信息.合理用药信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禁忌证掌握(2)为护士提供注射药物的剂量.用法.提示常用注射药物的适宜溶媒.溶解或稀释的容积.浓度和滴速.配伍变化掌握(3)提供关于药品使用.贮存.运输.携带包装的方便性的信息掌握6.药物信息中心的管理分类编目,订购,工作记录,存档,出版发行了解七.用药指导1.基本内容和方法(1)内容:注意事项.禁忌证.服药的适宜时间.适当的疗程.起效时间.过度治疗.潜在的不良反应掌握(2)方法掌握2.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1)口服药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2)外用药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3)特殊剂型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八.治疗药物监测1.概念掌握2.工作内容了解3.适用范围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单元细目要点要求一.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与规范性掌握二.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1)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熟练掌握(2)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基本原则及方法掌握三.药物不良反应1.基本知识(1)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分型熟练掌握(2)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岗位技能——用药指导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岗位技能——用药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9e205e576a20029bd642d9f.png)
岗位技能——用药指导必要性(了解)新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区别所在。
存在的问题:依从性差:患者对所服药物(医药学知识)不了解(自以为了解);患者缺乏依从性产生的后果:√治疗失败;√严重中毒;√干扰临床试验结果。
PART 01 内容和方法(理解)一、内容:1.治疗目的:为什么用?何时产生效果?改善哪些症状?不用出现什么情况?2.用法用量怎样用,何时用,用多少?用药方法?增减药量?最大剂量?多长时间?3.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识别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应对措施;是否继续用药?4.注意事项说明用药的要求;如何贮藏;是否过期;用药禁忌;是否复诊等。
信息资料简明扼要,易为患者理解,审核药物的禁忌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
【例题】下列哪些做法无助于提高用药依从性A.将每日用3次的普通制剂改为只需每日1次的控释制剂B.药师在发药时对特殊用药进行详细交代C.使用单剂量包装D.发放用药指导宣传材料E.尽量避免交代毒副作用『正确答案』E二、方法(告知患者应知道的内容):1.取药(掌握,少考)确定病人得到正确的药物,并明白正确的服用方法;可推荐适宜的非处方药物,并解释正确的服用方法。
处方中的药物治疗什么疾病;用药方案是什么;如何正确贮存药物;防止或减少副作用发生的注意事项;在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限制饮食或饮酒;哪些副作用是已经预知要发生的或不可避免的;哪些症状需要提请医生注意。
2.阅读处方及核对药物确定病人得到的是正确的药物,并明白正确的服用方法。
3.与病人(患者)交谈帮助患者明确说明书中含糊的地方。
(1)非处方药物(了解)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
药剂师可以推荐适宜的非处方药物,并解释它们的服用方法。
(2)贮存药物(有特殊要求的药物,理解)①保存在原始包装中:防混淆、防失效、明药名、明服法、明效期;②避免阳光直射,不要冷冻保存;③明确是否需要冷藏;④不宜浴室保存;⑤防止儿童接触。
主管药师考试讲义专业实践能力
![主管药师考试讲义专业实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951a79f02d276a200292e84.png)
专业实践技能精讲班第1讲讲义内容介绍一、考试及课程简介: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
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
考试分四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
考试在五月份进行,报名时间一般在前一年底或当年年初。
药学专业有初级药士、药师和中级主管药师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药事法规、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学等。
每科试卷均由不同的科目组成:1.初级药师:基础知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药事管理);专业知识(药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药事管理);专业知识(药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一)、课程设置环球职业教育在线本次远程辅导设初级药师和中级主管药师考试辅导,按四科试卷的组成分四门课程:1.初级药师课程一:基础知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30课时课程二: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药事管理)30课时课程三:专业知识(药理学)20课时课程四:专业实践能力(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课时2.中级主管药师课程一:基础知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30课时课程二: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药事管理)30课时课程三:专业知识(药理学)20课时课程四:专业实践能力(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课时(二)、班别设置课程全部为精讲班,即老师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结合历年试题和考试动态,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使学员做到既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又了解考试要求。
主管药师《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重点资料
![主管药师《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f041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b.png)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1.《中国药典》至今一共出版了11个版本,分别是: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2015年版和2020年版。
2.经过粉碎后的药物粉末粗细相差悬殊,为适应医疗和药剂制备的需要,通过一种网孔状的工具使粗细混合的粉末分离出粗粉和细粉的操作过程,叫做“过筛”或“筛析”。
过筛的作用主要有: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成不同等级,供制各各种剂型的需要;起混合作用,从而保证组成的均一性;能及时将合格粉末筛出,以提高粉碎效率。
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多为季铵盐,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及防腐作用。
4.制备黑膏药首选芝麻油,其次是棉籽油、豆油、菜油、花生油、混合油等植物油。
5.水丸适宜用泛制法制备;蜡丸适宜用塑制法制备;水蜜丸、浓缩丸、糊丸可以用泛制法制备,也可用塑制法制备;滴丸适宜用滴制法制备。
6.冷凝剂和基质应当是互不相溶的,若以脂溶性的液体石蜡为冷凝剂,则应选择水溶性的基质。
硬脂酸钠是常用的水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氢化植物油是常用的脂溶性基质,甘油通常不单独作为基质使用。
7.明胶是空胶囊常用的原料,琼脂是常用的增稠剂,甘油是常用的增塑剂,二氧化钛是常用的遮光剂,对羟基苯甲酸酯是常用的防腐剂。
8.制粒分为干法制粒和湿法制粒。
挤出制粒法、喷雾干燥制粒、流化喷雾制粒、滚转制粒法均属于湿法制粒。
挤出制粒法指将药物细粉或稠膏与辅料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均匀混合,加入润湿剂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再以挤压的方式通过14-22目筛网(板),制成均匀的颗粒。
9.水提醇沉法是指在中药水提浓缩液过程中,加入乙醇使其达到不同含醇量,某些药物成分在醇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固液分离后使水提液得以精制的方法。
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药液应适当浓缩,以减少乙醇用量;浓缩的药液冷却后方可加入乙醇,以免乙醇受热挥发损失;应快速搅动药液,缓缓加入乙醇,以避免局部醇浓度过高造成有效成分被包裹损失;密闭冷藏,防止乙醇挥发,促进析出沉淀的沉降,便于滤过操作;沉淀采用乙醇洗涤可减少有效成分在沉淀中的包里损失。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中药药剂学--前 言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中药药剂学--前 言](https://img.taocdn.com/s3/m/2d91d7f7ad51f01dc381f123.png)
中药药剂学——前言考试时间和科目
考什么?——学什么!
学习方法
>>明确重难点
>>分类归纳
>>讲练结合
药剂学考什么?
1.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分类、制备、辅料、质量要求
3.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4.新技术
怎么学?
1.理解→关键词→秒杀!
乳化剂变质可致乳剂?
分层、絮凝、转相、酸败、破裂
2.口诀/总结/图表/→再次秒杀!
水分含量不得过9.0%的是?
蜜丸/浓缩蜜丸/水蜜丸/浓缩水蜜丸/水丸/浓缩水丸/糊丸
蜜丸含水多,3×543,蜡滴无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进展——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
PART 01 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
1.定义
循证药学信息:以证据为基础的药学信息。
循证医学信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信息。
循证医学信息的特点:
①对当今浩如烟海、真伪混杂医学与药学信息去伪存真;
②方法:以组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主体;
③手段:以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实现高效准确的数理统计;
④目标:对社会人群的医学/药学效应作出客观评估,指导医药卫生决策与防治方案的制订。
2.要素、证据分类
(1)三要素
①依据基础医学研究理论,以病人为中心的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找到更敏感、更准确的疾病诊断方法,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以及更方便、更价廉的治疗研究方法来制定疾病防治办法。
②运用临床医师积累的临床经验,迅速地对就诊病人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提出可能的诊断以及拟采用的治疗方案。
③针对每个病人对就医的选择,对疾病的担心程度以及对治疗手段期望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2)证据的分级
类别:
A类:有良好证据支持。
B类:有较好证据支持。
C类:缺乏证据支持。
D类:较充实的证据反对。
E类:有充分证据反对。
级别:
①证据来自至少1个适当的随机对照试验。
②证据来自至少1个未随机化但设计完善的临床试验;
来自队列病例对照分析研究(以多中心为佳);
来自多个时间序列的研究;
或非对照试验所得奇特结果。
③证据来自以权威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的意见、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参考文献所提供证据的等级:
Ⅰ档:文献提供了随机对照试验或一组随机对照的汇总分析,其样本量足以提示一个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其假阳性或假阴性结论风险不大的清楚明了的试验。
Ⅱ档:证据来自随机对照试验或一组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但样本量太小而可能得出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论,或者将其结果用于多数病人会不太可靠。
Ⅲ档:证据来自非随机化并行队列对比试验。
Ⅳ档:证据来自非随机化历史性队列对比试验。
Ⅴ档:证据来自描述性研究如个案报告、系列报道及临床事例。
3.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五步:
提出临床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
评价获得证据的质量、
应用临床最佳证据并结合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制订诊疗决策、
总结和评价
4.循证医学在药物治疗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1)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可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
①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
②胆固醇与复发事件
③缺血性疾病普伐他汀长期干预研究
为我国制订“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血压标准与降压目标
HOT研究通过分析心血管病和达到目标血压之间的关系,发现收缩压达139mmHg、舒张压达83mmHg时能带来最大的益处,使心血管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美国高血压联合会(JNC)根据众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所提供的循证医学资料,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进行了修改。
PART 02 荟萃分析与循证医学
二、荟萃分析与循证医学
1.定义
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一种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收集、合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
是循证医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手段。
主要目的是将以往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的综合反映出来。
研究者并不进行原始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已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步骤
计划阶段、
寻找和选择临床试验、
试验的质量、
对试验进行描述和分析。
3.局限性:
①不同的临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规模不一致,故所获证据的可靠性程度不尽相同;
②不同的临床实验中,人选和排除标准限于针对一些疾病的影响因素,不能盲目推广到所有患者,同时,不同的亚组之间不尽相同,应具体分析;
③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本身也有不足,如观察时间不够、非安慰剂对照、观察对象的局限性、效益易被低估,除死亡及重要心脑血管事件外,其他临床效益未被列入观察指标(如减少致残、防止疾病进展、生活质量的改善等);
④目前的临床试验仅仅解决了临床实践中大量问题的很小一部分,临床中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未被纳入荟萃分析,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尚无定论或互相矛盾,而且临床试验耗资大、时间长,因此临床试验尚有很多灰区,即有不明确的问题存在。
只有将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的最新证据相结合,才能形成“有权威性的科学”,而且必须强调的是循证医学只能作为一种方法学和标准,决不能代替传统的基础训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