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驾驶员职业心理学教案-驾驶员的反应特性
8.驾驶员职业心理学教案-驾驶员的意志
进一步说,如果有这种困难为难的感觉才算是心理上的意志过程,恰恰等于说当人感觉力所难及时或者人不愿出力时人才会有意志过程,而这恰恰是与意志心理过程的事实存在状况不符。
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在人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
2分
布置作业:
1.以下哪项不属于积极的意志品质:
A自觉性B果断性C冲动性D坚持性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调整状态准备上课
思考与回答
思考与记录
倾听与记录
思考与记录
分组讲解
思考与记录
思考与记录
总结本节课内容
课下认真完成
2分
8分
5分
20分
10分
15分
15分
10分
8分
3)自制性。机动车驾驶人应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一名好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具有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在行车中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处处为他人着想。
4)坚持性。机动车驾驶人必须时刻保持饱满旺盛的精力,为达到目的,要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特别是在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时,也能克服困难,保证安全行车。
总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种状态。志,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
意志,即对实现目的有方向、有信念地坚持的一种心理活动(含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
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
9.驾驶员职业心理学教案-驾驶员的注意
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
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什么。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很多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而要获得对事物的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需要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有关的对象。
难 点
关 键
重点:驾驶员应在何时集中注意、转移注意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注意。
难点:心理学中对注意的定义与分类。
关键:结合案例分析讲解。
板
书
设
计
第三章第六节驾驶员的注意
1、意志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2、意志的特点
1.指向性
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三)调节功能
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四)监督功能
注意在调节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使得注意向规定方向集中。
对驾驶者而言,要学会集中注意,但注意力不能只在眼前,也要学会转移注意,把注意力转移到远处,而且要合理分配注意。
根据注意的功能,可以把注意分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师生问好,自我介绍,检查出勤状况。
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与反应特性
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与反应特性汽车驾驶员在行车中,有80%-90%以上的住处是依靠视觉获得的。
驾驶员的眼睛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的视觉特性与交通安全有密切关系。
1。
视觉生理(1)视野人的眼睛注视前方,头部的视线固定时,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静视野)。
如仅将头部固定,眼球自由转动时能够看到的全部范围称为动视野。
视野也可分为单眼视野和双眼视野。
人眼的视野可利用视野计进行检查.如果驾驶员的双眼视野过,不利于行车安全。
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高速行驶时,会感到车外的树木、房屋等固定物体的映像在人眼视网膜上停留的时间太短,人眼来不及仔细分辨物体的细节,因此,随着车速的提高,驾驶员眼睛的有效视野会越来越狭窄.(2)驾驶视力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或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
在一定条件下,眼睛能分辨的物体越小,视觉的敏锐度越大,视敏度的基本特征在于辨别两点之间距离的大小,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视觉的空间阈限。
①静视力静视力是指人和视标都在不动状态下检查的视力.在报考驾驶员时都要经过视力检查。
我国通用E型视力表栓驾驶员的两眼视力(中心视力),被试者距视力表5m远,在标准照明条件(200±100lx)下,两眼视力(包括矫正视力)各为0。
7以上即允许报考.用这种方法检查的视力反映驾驶员在静止状态下视力,即静视力。
②动视力动视力是指人和视标处于运动(其中的一方运动或两方都运动)时检查的视力.汽车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视力为动视力。
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动视力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
例如,以6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可看清前方240m处的交通标志;可是当车速提高到80km/h时,则连160m 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静视力好是动视力好的前提,但是静视力好的人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动视力。
静视力为1。
0的277人,其中动视力等于和上于0.5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61%。
驾驶员的心理课件
驾驶员的心理课件一、引言在交通环境中,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对于道路安全和驾驶行为的后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驾驶员的心理课件,分析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情绪管理、疲劳驾驶以及交通安全意识在驾驶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驾驶员的心理素质1、注意力集中:驾驶员需要具备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以便在驾驶过程中对道路情况、交通信号、车辆动态等进行及时的反应和处理。
2、决策能力:驾驶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决策,如选择行驶路线、判断车距、判断速度等,这需要良好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3、情绪稳定:驾驶员需要具备情绪稳定的能力,避免在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影响下导致驾驶行为失控。
三、情绪管理1、避免情绪化驾驶:驾驶员应避免在愤怒、沮丧、紧张等情绪影响下驾驶,这些情绪可能导致驾驶员判断失误或行为失控。
2、保持冷静:面对突发情况,驾驶员需要保持冷静,迅速分析情况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3、积极应对:驾驶员需要对交通环境中的变化和挑战积极应对,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四、疲劳驾驶1、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的驾驶可能导致疲劳,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驾驶员应避免在疲劳状态下驾驶。
2、休息的重要性:驾驶员应定期休息,缓解疲劳。
休息时间可以用来放松身心,恢复精力。
3、安全驾驶: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标准,确保驾驶行为的安全性。
五、交通安全意识1、预防为主:驾驶员应具备交通安全意识,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遵守交通信号灯、保持安全距离、注意盲点等。
2、意识到风险:驾驶员应认识到驾驶行为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例如,避免超速行驶、禁止酒后驾车等。
3、安全文化:驾驶员应积极推广安全文化,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他人,共同维护道路安全。
六、结论驾驶员的心理课件是保障道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有效管理情绪,防止疲劳驾驶以及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心理知识
2 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 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驾驶员要能适应 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 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 正常,心脏功能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 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听力视力达不到驾驶要 求,就不能把行车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迅速传至中枢神经, 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以致发生行车事故。所以作为 一名公交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行车过程中 不感到疲劳,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的应付行车中各 种异常情况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二、驾驶员生理疾病的预防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加强运动和锻炼 人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血液不流通,人的身体状态会 发生变化,比如腰、腿、手等部位等会出现酸痛感。驾驶员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通过站、做、卧、走等不同行为状 态的变换,在等待交通信号或遇到交通拥堵时,驾驶员可以 坐在座位上或者在有条件时下车做些有益的自我放松练习。 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状态和调节情绪,使身体 和心理状况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都有利于促进人的血液 循环,也不受场地的限制,不需要借助特别的辅助器械,比 较容易开展,驾驶员可利用业余时间,多开展此类的体育活 动,以加强锻炼身体。
1、实施驾驶员岗位适宜性检验,把好驾驶员聘 用关 2、建立驾驶员心理档案,实行针对性心理教育 3、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调适驾驶员的情感心 理环境 4、开展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其临危处置 能力 5、开展驾驶员心理咨询、辅导
三、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1驾驶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形 成良好的信念、习惯,约束行为,可以调整个人和社会 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公交驾驶员要以高度负 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忠于职 守,爱岗敬业。在日常行车中,以交通法规为准则,以 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为己任,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 做违犯交通法规、违反安全制度的事情,自觉维护交通 秩序,增强自我管教和约束能力,不开赌气车、不开英 雄车、不开带病车,发生矛盾主动礼让,出现意外尽量 忍耐,坚持文明行车。
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课件.pptx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1、冠心病和A型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原发性高血压与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 3、不良情绪对消化性溃疡起重要作用 4、人格特征与偏头痛的关系 5、过于强烈的情绪情感损害身体健康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嫉妒情绪的调适 —坦诚相对,将心比心,对他人想 —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自得其所 —尽量不去与别人双,要多与自己的过去比 —把别人的成就看做是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对自己
的剥夺或威胁,将别人的成功当做一道风景来欣赏 —学会赞扬别人 —充实自己的生活,扬长避短
1、对负面情绪适度的反应有利于健康 2、对负面情绪过度激烈的反应有害健康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情绪管理方法 1、认知调控法 2、活动转移法 3、环境调节法 4、心理暗示法 5、情绪宣泄法 6、寻求他人的帮助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的机遇 3、可以营造愉快的心境,建立自信心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五种重要的积极心态 1、知足心态 2、乐观的心态 3、阳光心态 4、感恩心态 5、空杯心态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压力管理与调适
压力源
1、工作压力 2、生活压力 3、环境和社会地位压力 4、工作与家庭平衡的压力 5、情感的压力
2024/9/26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1
7.驾驶员职业心理学教案-驾驶员的性格
课时计划总结出几种性格的驾驶员:一、胆汁质驾驶员这类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特点是:1、操作动作干脆有力,处理情况果断,开车速度较快。
2、严格要求自己的愿望很强烈,但这种愿望往往被自己的一时冲动所破坏。
行车中易被对方不礼貌的行为激怒,一旦激怒将会做出危险的报复行动。
3、处理危险情况时不够沉着仔细,喜欢冒险尝试。
因此处理情况的危险系数比较大。
车辆的恶性事故中,这种类型的驾驶员比较多。
结论:这类驾驶员不适宜长距离驾驶车辆,因为他们很难在长时间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二、粘液质驾驶员这类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特点是1、操作动作稳定自如,行车中不急躁,不开快车,车速具有较强的节奏性,驾驶员不易受外界的干扰,能较严格地执行交通规则。
2、驾车的工作节奏较慢,车队行进时经常掉队。
3、对情况处理不够果断,对危险情况的处理,常因优柔寡断而坐失良机。
这种人发生行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遇情况犹豫,自信心不足。
结论:这类驾驶员性子慢,适宜在道路情况不复杂的条件下长途驾驶,而不适宜在情况复杂的条件下短途驾驶。
三、抑郁质驾驶员这类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特点是:1、操作动作较正规,能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交通规则驾驶车辆,车速会比较稳定,行车中有主动礼让的精神。
2、但这种人处理情况有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对一些交通情况观察得不够全面,思想较狭窄,致使处理意外情况时不知所措。
3、行车中,情绪虽稳定,但一种意念产生后,就非要付诸实现,不易改变主意。
一旦遇到超车、让车、会车不顺心而产生固执情绪时,便会强行付诸行动。
结论:这类驾驶员积极性低,易疲劳,工作效率不高,在紧张情况下尤其如此。
因此,他们不适宜做专用汽车驾驶员,如救护车、消防车等。
四、多血质驾驶员这类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特点是:1、操作动作敏捷,反应较快,处理情况准确,行车中能坚持礼让,并乐于帮助其他驾驶员解决困难,遇紧急情况采取的措施也较有力。
2、但这种人的驾驶特点表现得不稳定,车辆驾驶的平顺性随着情绪变化有较大的波动,车速时快时慢,有时车开得十分平顺,有时马马虎虎,粗心大意。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与反应特性
驾驶 人很容易发现在前向行驶的 自己同伴的汽 车;
。
维普资讯
一
般 说 来 ,一 个 驾 驶 人 从 开 始学 习 驾
驶到熟练掌握驾车技巧 , 在心 理安全 素 质上要经过 五个阶段 . 俗称驾驶心 理素
质五步 曲。
第一阶段 为初学阶段 , 也叫心理不 平衡期 。 这个阶段对初学驾车的驾驶人 来 | , 四都感到新鲜 好奇 , 兑一 充满一 种 心理亢奋的神秘感 , 常常存在共 性的 但
一
耘被试 扦判断正确
有4 名设试者判断的 ; 5
距 离 比 实 际 距 离 瓤 4A ~8 .2名 破试 者 c % 5
的事故 . .
的判断超过实际距 离4 ~I( % 2 %,n 凭 . ) r 主观判断距离的偏差很大
在 光 线 充 足 的 天 . 驶 人 在 行 乍 中 驾
速到某一规定车速( 以车速指示 为准) , 然后要求驾驶 ②容 易知觉 曾有过 亲身体验的事物 ,例 如行车 人立即凭 自己的 主观感觉 .将 车速减低到当前车速 当车速变化时 , 驾驶 人主 观感 觉到的速度 差别 中曾见过 同方 向行驶的 自行车 战头猛拐 ,以后对 同 方 行驶的 自行 车便格外注意 ; 总是比实际大 适应性是人体 自身的一种特性 这种 ②对于外界 事物容码按照 自己 没想的 方向去知 特性决定 了几对外 界有 变化的情 况 比较敏感 ,而 对 觉. 例如在路 口前看 见前车i 左f 靠的时候 , I 1 ! I i 恒认为 缺少变化 的刺激则感觉迟 钝。减速前等速行驶 的距 毛 车速判断 的误差越大 。 这是因为在长直线高 前车想要左转弯 而实际上前 4很 可能 是在 为右转 离越 } ,
生活经验 、 兴趣爱好等不 同, 不同人对于同一视觉进 连续 受到有差异的某种刺激后 ,所产生的差异感 往 行 的』 和解 释n 能有所不同 ,因 『产生 出不同的 往比差异本 身实际 的客 观物理 量差别大 ,这就是连 『I l: 1 衔 续对比感觉 的影响 英 国道路 研究所曾对汽车驾驶 视知觉 几的视知觉具有如下特点 : 乍速减 半” 试验 , 即首先 让驾驶 入将 汽车加 ①优先知觉 自己荧心的 、 想要注 意的事 物 , 例如 人作过 “
3.驾驶员职业心理学教案-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与驾驶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车是由人来驾驶的,而人又是受心理支配的。
人的心理特征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等方面,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包括人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这些都会随着人的生理素质、社会经历和实践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机动车驾驶人的性格
机动车驾驶人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性格更适合驾驶职业的要求。
(2)机动车驾驶人的情感
情感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态度体验。
情感对机动车驾驶人观察、判断事物有深刻的影响,与安全行车也有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名机动车驾驶人,也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其情感的波动,对驾驶车辆的安全往往有极大的影响。人的情感是随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变化的。当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意愿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欢乐等积极的情感,使人感到舒适,人的反应能力就提高。作为机动车驾驶人则表现出在行车中精神集中,精力充沛,观察情况灵敏果断,驾驶准确、迅速,这种情感对安全行车是一种保证。当客观事物违背自己的意愿时,则会产生厌恶、忧郁等消极的情感,人的感觉能力下降。作为机动车驾驶人则表现出精力不集中,无精打采,反应迟钝,操纵动作迟缓,这种情感对安全行车是极为不利的。
机动车驾驶人要做到不带思想问题开车,当心情不好时,要控制住自己的心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自己处于积极的情感之中,让情感成为推动自己工作的动力,这也是安全行车的必要保证。
(3)机动车驾驶人的情操
情操是具有理性特征的高级情感,它和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紧密联系。作为一名机动车驾驶人,更应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重点:人的心理特征。
难点:能对人体的心理特征作出简单评价。
第5章-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三节
个性的内倾性和外倾性
内倾的个性: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经常指向 内倾 自己内心世界的个性。 主要表现为: (1)不善于社交和口头表达 (2)内在体验深刻 (3)办事谨慎,力求稳妥 (4)讲究条理 (5)喜欢单独行动
外倾的个性: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经常指向 外倾 外在事物的个性 表现为: (1)好社交、善表达 (2)内在体验薄弱 (3)办事大而化之 (4)寻求刺激性 (5)喜欢冒险和标新立异
驾驶员的Y 驾驶员的Y-G性格测验
YG性格检查量表在60年代就由日本 “引进”国内。是最早开始应用和研究的 标准心理测试之一。这一测验共120道题目, 120 能在约二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第四节
驾驶员的Y 驾驶员的Y-G性格测验
本测验在国内业界的应用较为普遍,且 由于题量少、测试特征量的易理解等因素, 有许多国际性公司在人才引进及人力资源 管理时实际采用,颇有影响。本测验具有 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 询、人才选拔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 主要分为5类12种个性特征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6
测评内容: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 测评内容 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 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 健康等方面的表现。 应用: 应用 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适合 岗位的程度、决策风格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 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 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 的参考依据。
– 环境 – 教育 – 实践
• 性别 • 年龄
驾驶员适应性检测系统
系统由检测设备和计算机管理两大部分组 成,前者又分为生理检测和心理两种设备。 心理检测:速度估计、复杂反应、操 纵机能、人格测定、安全意识、危险感受、 深视力、动视力、夜视力; 生理检测:身高体重、肺功能、血压、 心电图、色觉、听力、视机能、握力背力、 视野。
第04章 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四章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驾驶员的性格特征,掌握驾驶员性格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2.了解气质类型以及驾驶员的气质特征,掌握气质对驾驶活动的影响.3.了解驾驶员的能力结构及形成,理解驾驶能力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可以说,在世界上找不到面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样,也找不出心理活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指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我们研究驾驶员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能力特征及其与驾驶活动的关系,目的在于使驾驶员了解自己在驾驶职业活动中的个性表现,以便更有效地从事驾驶活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并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一节驾驶员的气质导入案例争道发生口角两司机闹市斗气摆车下午5时许,贵阳市都市路高架桥头,一辆出租车和一辆银色马自达轿车一前一后都违章停在路边,马自达轿车的司机用脚踩在出租车的车头上,阻止出租车前行。
两名驾驶员都在说着赌气话,马自达司机说:“你不是想找钱吗?乱按喇叭,我就是要教训教训你,我今天不会让你开车走的!”出租车司机也毫不示弱,应声回答:“奉陪到底,我们两个都把车子停下,随你停多久,怠班费我亏得起!”两名司机互不相让,为了表现有“气质”,两人都不愿报警。
马自达司机王先生显得很激动,他说,他和这辆出租车同时在大十字等红灯,他的车停在出租车的前面,“路口还是红灯他就拼命按喇叭催我,我回头说他一句,他还开口骂我。
”王先生说,红灯变成绿灯后,双方就开始斗气追逐,直到都市路高架桥头才停下来。
出租车司机李先生则说,在大十字等红灯过程中对方在他前面要变道,于是他按喇叭制止,没想到对方先骂人,于是他也回敬了几句难听的话,矛盾由此而出,对方于是在道路上追逐他.围观的市民在了解原因后,对双方驾驶员都进行了批评,并指出他们各自的不是之处。
也许是觉得大家的批评比较在理,两名驾驶员才停止争执和斗气,各自驾车离去.请思考1.案例中的两位司机属于哪种气质类型?2.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在驾驶活动中呈现出哪些典型的行为特征?交通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驾驶员心理气质特征与安全驾驶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
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分析
参考内容
引言
行车安全是道路交通领域永恒的话题。在影响行车安全的众多因素中,驾驶 员的心理生理反应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驾驶员心理生 理反应特性的内涵,包括其与行车安全的关系及实际应用。
研究背景
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特性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和生理现象, 如警觉性、注意力分配、情绪反应等。这些特性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道路交 通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车辆性能方面,驾驶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车辆,确保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 态。此外,驾驶员还应了解道路环境状况,在遇到恶劣天气或复杂道路条件时, 采取相应的驾驶策略和措施,保障行车安全。
总之,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驾驶员应注重 自身和车辆的安全性能,提高自身的驾驶技能和判断力,以保障行车安全。
2、车辆性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车辆性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车辆的制动性能、转向性能、灯光性能等都 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此外,车辆的维护状况和车龄也会对其性能和安全性 产生影响。
3、道路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道路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恶劣的天气、能见度差的情况下,驾 驶员的视线和判断会受到干扰,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此外,道路的坡度、 弯度、车道宽度、交通流量等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心理生理反应特性
1、警觉性
Hale Waihona Puke 驾驶员的警觉性是指其在行车过程中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敏感程度。驾驶员的 警觉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驾驶员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注意力分配
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是指其在行车过程中对不同方向、不同车流和不同道路 状况的程度。合理的注意力分配可以提高驾驶员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掌握程度,从 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驾驶操作中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状态与行车安全驾驶员的心理过程是以一定的心理状态为背景的。
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水平。
如注意、分心、觉醒、疲劳等。
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驾驶员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工作质量,影响行车安全。
这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受到不同心理状态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也是通过心理状态实现对心理过程的影响的。
第一节驾驶员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驾驶员顺利准确地获得交通信息,保障安全行车的必要前提,是汽车驾驶员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
所谓指向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其心理活动朝向与驾驶安全有关的对象,如交通标志、交通信号、行人和车辆等,而不去注意与行车无关的其他事物。
所谓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在选定的某个事物上聚集起来,即全神贯注于最重要的事物,而对无关紧要甚至起干扰作用的其他活动的抑制。
注意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密不可分的两个特性。
没有指向性,就不可能达到集中;没有集中性,指向性也失去了意义。
指向愈广,集中程度就越低;指向愈窄,集中程度就愈高。
(一)注意的分类注意是一种伴随于心理过程的非独立状态,并通过外部行为或多或少表现出来。
如人们在注视一个事物时,注目凝视:在注意听一种声音时,把耳朵朝向声源;当沉浸于思考和回忆时,目光“呆视”前方等。
根据组织注意时人的积极性,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又叫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由事物外部特点所引起,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
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新颖的外形等,都可以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也叫随意注意,是具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人在活动中,必须经常把自己的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目的任务,并有意识地调节保持在作业上,“举目凝视”“侧耳倾听”等,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付出的努力,有助于维持驾驶员的注意,使其在车辆行驶时不分心,不出差错。
13.驾驶员职业心理学教案-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课时计划四.五.例如,以6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人员可看清离车240m处的交通标志;可是当速度提高到80km/h时,则连160m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
驾驶员的动视力随客观刺激显露的时间长短而变化,当目标急速移动时,视力下降。
当照明亮度为20lx,目标显露时间为1/10s时,视力为1.0,当目标显露的时间为1/25s时,则视力下降为0.5。
一般来讲,目标作垂直方向移动引起的视力下降,比目标作水平方向移动所引起的视力下降要大得多。
静视力好是动视力的前提,但静视力好的人不一定会有好的动视力。
许多研究都显示,驾驶员的动视力与交通事故有密切关系。
一项对365名驾驶员动视力与静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视力为1.0的276人中,动视力小于、等于0.5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61%。
因此,对于报考驾驶员的人,不仅要检查其静视力,还应检查其动视力,而且要定期检查。
动视力还与年龄有关,年龄愈大,动视力与静视力之差愈大。
夜间视力:夜间对认距离影响很大。
有些国家规定,夜间在道路上作业的人员必须穿黄色反光衣服,以确保安全。
眩目:如有强光照射,视力从眩光影响中恢复过来需要的时间,从亮处到暗处大约需6s,从暗处到亮处约需3s,视力恢复时间的长短与刺激光的亮度、持续时间、受刺激人的年龄有关。
对夜间眩光后视力的恢复,年龄越小恢复得越快。
年轻驾驶员视力恢复时间为2—3s,年龄超过55岁时,恢复时间大约为10s。
一般情况下,在道路中心线上的行人比在路侧面上的行人更容易被驾驶员发现,但在夜间会车时,由于对向车前照灯引起的眩目作用,使驾驶员反而不容易看清中心线附近的人和物,因而夜间处于道路中心线上的人是很危险的。
为防止夜间会车时眩目,汽车前照灯应备有远近两种灯光,会车时使用近光。
在道路设施方面也要注意防眩,如在上下行车道间设置隔离带、在隔离带上设置防眩板、加强路灯照明等。
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视力分为()和()。
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知识培训课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培训目的 (3)1.2 培训对象 (3)二、驾驶员职业心理概述 (4)2.1 驾驶员职业心理特点 (5)2.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6)2.3 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8)三、驾驶员职业生理健康知识 (8)3.1 驾驶员生理负荷分析 (8)3.2 常见生理疾病及其预防 (9)3.3 生理健康与驾驶安全的关系 (10)四、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12)4.1 心理调适方法 (13)4.2 压力识别与评估 (14)4.3 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 (15)五、生理健康维护 (16)5.1 合理膳食与营养 (16)5.2 运动与健康 (18)5.3 睡眠与健康 (19)5.4 生理健康检查与自我保健 (19)六、安全驾驶心理素质培养 (20)6.1 安全意识与责任感 (22)6.2 应急反应能力 (23)6.3 团队合作与沟通 (25)6.4 情绪管理与自我控制 (26)七、案例分析 (27)7.1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28)7.2 生理健康案例分析 (29)7.3 安全驾驶案例分析 (30)八、培训总结 (31)8.1 培训内容回顾 (32)8.2 培训效果评估 (33)8.3 下一步行动计划 (33)一、内容综述驾驶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介绍驾驶员所需的职业心理素质,如责任心、耐心、应变能力等,并指导驾驶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这些素质。
驾驶疲劳与应对策略:分析驾驶疲劳的原因、表现和危害,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帮助驾驶员降低疲劳风险。
驾驶员心理健康维护:探讨驾驶员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介绍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驾驶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驾驶生理健康知识:讲解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生理健康问题,如视力、听力、体力等,并提供相应的保健措施。
驾驶安全法规与道德规范:强调遵守驾驶安全法规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提高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驾驶员的反应速度
驾驶员的反应速度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是指面对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在意识到危险并采取行动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发生与否,因此,培养良好的反应速度对于每个驾驶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反应速度的重要性良好的反应速度是保证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道路上,各种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如前车紧急制动、行人突然闯入道路、交通信号灯突然变化等等。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速度不够快,很可能无法及时采取适当的行动,导致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的反应速度还与安全行驶距离有关。
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车速较快,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更大,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如果反应速度不够快,安全行驶距离就会缩短,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影响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因素1.生理因素:驾驶员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疲劳程度等都会影响反应速度。
年轻驾驶员通常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而老年驾驶员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
同时,如果驾驶员身体不适或疲劳,反应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2.心理因素: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也会对反应速度产生影响。
受到情绪波动的驾驶员可能反应迟钝,从而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专注度不足、分散注意力的驾驶员同样会降低反应速度。
3.环境因素:道路条件和交通情况也会对驾驶员的反应速度造成一定影响。
如果道路湿滑、能见度差或路况复杂,驾驶员的反应速度会相应受到影响。
三、提高驾驶员反应速度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驾驶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确保身体健康。
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参加驾驶培训:参加专业的驾驶培训课程,能提高驾驶员对危险状况的识别能力,并训练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正确决策能力。
3.加强练习:频繁驾驶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反应速度。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驾驶员能更好地适应交通环境,提高对各种危险状况的应对能力。
4.注意道路情况:驾驶员应随时关注道路情况,提前预判潜在的危险,以便及时做出反应。
同时,保持良好的交通礼仪,合理并适时地使用车灯和转向灯,有助于他人对驾驶员意图的预判,减少事故风险。
15.驾驶员职业心理学教案-驾驶员的反应特性
课时计划一般情况下,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分为客观刺激物和驾驶员自身的特性等方面。
刺激对象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最快的是触觉,其次是听觉,再其次是视觉,反应最慢的是嗅觉。
作为道路交通信息来说,利用触觉刺激和声音刺激,都有一些困难,因此现在大部分用光线作为刺激物,如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等。
刺激部位不同,反应时间不同,手的反应速度比脚快。
同种刺激,强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
这是因为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能量越大,则在神经系统中进行的过程也快。
所以如果以光线作为刺激物,则应提高它的亮度;如果以声音作为刺激物,则应提高它的响度。
这些都有利于缩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刺激信号数目的增加会使反应时间增长。
如红色信号和有声信号同时作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比只用红色信号作用的反应时间增加1—2倍以上。
刺激信号显露的时间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
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显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表4-5为光刺激时间对反应时间影响的一组实验数据。
一般而言,男性多为外倾型(心理活动表现外在、开朗、活泼、善交际)、积极、富有正义感和意志决定能力。
女性多为内倾型(深沉、文静、反应相对迟缓),直观、情绪相对不稳定。
男驾驶员反应时间短,女性驾驶员则长。
达到领驾照标准的时间,女性驾驶员比男性长26%。
遇到紧急情况时差别较大。
例如在遇到正面冲撞之前的一刹那,多数男性驾驶员设法摆脱,而女驾驶员则多恐慌、手足无措。
在培训驾驶员时,应适当延长女学员的训练时间。
同时,女驾驶员更适合驾驶轻便车,这样,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
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驾驶员的脉搏和眼动都加快,感知和反应变慢,对各种信息的感受刺激变得相对迟钝,在会车和超车中往往对车速估计过低,且容易对距离估计失误。
尤其在越过障碍和在盲区路段行驶中,往往对突发情况还未做出反应事故就已经发生了。
这种情况在肇事现场中就属车辆先将行人、物撞倒,而后再出现制动印迹痕。
肇事接触点在路面上的投影点,必然落在制动印痕迹的前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
一般情况下,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分为客观刺激物和
驾驶员自身的特性等方面。
刺激对象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最快的是触觉,其次是听觉,再其次是视觉,反应最慢的是嗅觉。
作为道路交通信息来说,利用触觉刺激和声音刺激,都有一些困难,因此现在大部分用光线作为刺激物,如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等。
刺激部位不同,反应时间不同,手的反应速度比脚快。
同种刺激,强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
这是因为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能量越大,则在神经系统中进行的过程也快。
所以如果以光线作为刺激物,则应提高它的亮度;如果以声音作为刺激物,则应提高它的响度。
这些都有利于缩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刺激信号数目的增加会使反应时间增长。
如红色信号和有声信号同时作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比只用红色信号作用的反应时间增加1—2倍以上。
刺激信号显露的时间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
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显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表4-5为光刺激时间对反应时间影响的一组实验数据。
一般而言,男性多为外倾型(心理活动表现外在、开朗、活泼、善交际)、积极、富有正义感和意志决定能力。
女性多为内倾型(深沉、文静、反应相对迟缓),直观、情绪相对不稳定。
男驾驶员反应时间短,女性驾驶员则长。
达到领驾照标准的时间,女性驾驶员比男性长26%。
遇到紧急情况时差别较大。
例如在遇到正面冲撞之前的一刹那,多数男性驾驶员设法摆脱,而女驾驶员则多恐慌、手足无措。
在培训驾驶员时,应适当延长女学员的训练时间。
同时,女驾驶员更适合驾驶轻便车,这样,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
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驾驶员的脉搏和眼动都加快,感知和反应变慢,对各种信息的感受刺激变得相对迟钝,在会车和超车中往往对车速估计过低,且容易对距离估计失误。
尤其在越过障碍和在盲区路段行驶中,往往对突发情况还未做出反应事故就已经发生了。
这种情况在肇事现场中就属车辆先将行人、物撞倒,而后再出现制动印迹痕。
肇事接触点在路面上的投影点,必然落在制动印痕迹的前面。
其实,很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盲目开快车,遇到紧急情况反应不及所致。
总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思考与记录
总结本节课内容
10分
8分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