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肺复苏的薄弱环节-----胸外按压的思考--张国强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手法选择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手法选择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手法选择在医疗急救中,心肺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能够挽救生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情况,如何处理这些困难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手法,是每个急救人员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有时会遇到心跳骤停的患者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如胸骨骨折或胸腔积液等。

这些情况会对心肺复苏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处理这些困难情况时,我们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后仰、下颌提拉等方法来维持气道通畅。

其次,对于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改变心肺复苏的手法,如采用侧压胸廓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以提高复苏效果。

另外,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还包括气道难以维持、胸外按压困难等问题。

当患者气道难以维持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气道支持设备,如喉罩、气管插管等,来确保气道通畅。

对于胸外按压困难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替代性的心肺复苏手法,如机械心肺复苏装置或手动胸外按压器等,来提供持续而有效的心肺复苏。

除了处理困难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也是心肺复苏中的关键。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我们可以选择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也可以选择使用自动胸外按压器。

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需要急救人员不断施力,而自动胸外按压器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按压力度和频率,减轻了急救人员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效果。

然而,自动胸外按压器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或气道难以维持的患者,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可能更为合适。

此外,在心肺复苏中,还有一种手法被广泛应用,那就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

这种手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肺复苏,同时也增加了复苏成功的机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法。

对于气道难以维持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避免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

而对于气道通畅的患者,我们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肺复苏。

心脏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

心脏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

心脏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心脏复苏是一项紧急且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在实施心脏复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情况。

本文将对心脏复苏中的困难情况进行讨论,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气道阻塞在进行心脏复苏时,患者的气道通畅是必要的。

然而,有时会遇到气道阻塞的情况,如舌根后坠、异物梗阻等。

处理气道阻塞的方法包括:1. 手法清理:将患者的头后仰,用手指或手掌清除堵塞物。

2. 抽吸装置:使用抽吸器进行抽吸,清理气道。

3. 气道导管插管:如条件允许,可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气道通畅。

二、心肺复苏质量不佳心肺复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复苏效果。

以下是处理心肺复苏质量不佳的方法:1. 加强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深度为5-6厘米。

2. 合理给氧: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3. 避免按压中断时间过长:尽量缩短按压中断时间,保证复苏效果。

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复苏过程中常见的困难情况之一。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心律失常及其处理方法:1. 室颤或室速:立即进行电除颤,恢复正常心律。

2. 心室停搏: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并考虑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3. 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可尝试进行电复律或药物治疗。

4. 器械相关性心律失常: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正确,如果需要,更换合适的设备。

四、药物困难在心脏复苏过程中,用药是常见的处理手段。

但有时可能出现药物困难的情况,如无法找到静脉通道、药物过敏等。

处理方法如下:1. 寻找其他途径:如果无法找到静脉通道,可以尝试肌内注射或骨内注射。

2. 注意药物过敏: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3.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根据需要,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的药物,提高复苏效果。

五、困难的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脏复苏的重要环节,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如插管困难、通气不畅等。

以下是处理困难人工呼吸的方法:1. 重新调整气道:确认气道的开放性,重新调整头颈位置。

2. 检查气囊:确认气囊的完整性和连接性,确保气囊通畅。

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笔者曾多次担任过技能大赛的评判,也参加过医院管理年督察工作多年,在这些经历过程中发现很多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掌握存在很大问题,差异性也较大,尽管医管年开展了好几年,很抓“三基三严”也好几年,但真正实际意义的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存在应付或侥幸心理。

导致参赛时及格率较低,甚至个别外科医生面对模型无所适从,不知要怎样去操作让人震惊!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大家共同探讨,望引起重视。

【关键词】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缺陷1、前言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和呼吸骤停时采取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措施,是全球最为推崇的,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项急救技术。

本人曾担任过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和全省120杯急救技能大赛、全市医师技能选拔赛、医院内医疗和护理的技能比赛的评判,从中看到医务人员在掌握心肺复苏时存在很多问题,感到痛心和遗憾,甚至失望!同时近几年也参加了医院管理年督察工作,各县区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参差不齐、差异性更大,尽管医管年开展了好几年,很抓“三基三严”也好几年,但真正实际意义的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存在应付或侥幸心理。

导致参赛时及格率较低,甚至个别外科医生面对模型无所适从,不知要怎样去操作让人震惊!结合近30年的临床抢救经历,现将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望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2、技能缺陷2.1 理论和实际不相符:口答或笔试能过关,但实际操作不行。

2.2 开放气道不够标准,压额抬颏或托颌不到位,至气道不够畅通。

2.3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方法不当或不正确:手法不当未做到三C(EC)手法;吹气时漏气不能有效灌注;有的甚至不会使用面罩(因为有的县级医院还不会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而有的乡镇卫生院更是没有配备最简单最基本的呼吸气囊)2.4 按压手法和姿势不正确,抢救者没有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来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按压时不能做到紧贴胸壁,而随时移动等。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困难情况处理策略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困难情况处理策略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困难情况处理策略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虽然CPR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救治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情况。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困难情况处理策略。

一、困难情况之通气困难通气困难是指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无法有效地向患者的肺部输送足够的氧气。

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如气道阻塞、面罩不合适或不当使用等。

在面对通气困难时,以下是一些处理策略:1. 确保气道通畅:检查患者的气道是否被异物堵塞,例如舌头或其他物体。

如有异物存在,应及时清除。

2. 调整面罩位置:确保面罩正确贴合患者的面部,以便有效地输送氧气。

如果面罩不合适,可以尝试更换成另一种尺寸适合的面罩。

3. 检查呼气阀:呼气阀(如果可用)应进行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

如有必要,更换故障的呼气阀。

二、困难情况之胸外按压困难胸外按压是CPR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胸外按压困难的情况,如脂肪过多的患者、肌肉萎缩、严重骨折等。

在面对胸外按压困难时,以下是一些处理策略:1. 调整位置:尽可能将患者的身体放在平坦坚硬的表面上,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力。

在硬板上或在地面上进行按压,可能会更容易实施胸外按压。

2. 使用辅助装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CPR辅助装置,例如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或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这些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胸外按压,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

3. 调整按压位置:对于脂肪过多的患者或肌肉萎缩者,可考虑下压的位置调整。

在患者的下胸部或腹部进行按压,可能会更有效。

三、困难情况之除颤困难除颤是CPR中恢复正常心律的关键步骤,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遇到除颤困难的情况,如电极粘附不良、电极位置不正确等。

在面对除颤困难时,以下是一些处理策略:1. 优化电极粘附:确保电极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保持良好的接触。

如有必要,可以清洁患者皮肤,并更换粘附不良的电极。

关于院外心肺复苏几点思考

关于院外心肺复苏几点思考

状况描述 、 患者基本情况 、 用药史 ( 含过敏史 ) 和处置方法等 。
熟记 S A MP L E准则 每一 个字母 的含义及顺序 , 采集 病史
时就会有章 可 循 、 有 条不 紊 , 不 至于 前后 颠倒 , 甚 至 错 项 漏 项 。需 要 指 出 的是 , 笔者所述 S A MP L E准 则 与 我 国 医学 院 校
2 0 1 3年 1 2月 1 9 1 3, 我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颁 布《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 法》 , 首次 在国家层 面上明确了 医疗
救护 员 在 院 前 医 疗 急 救 中 的合 法 地 位 和作 用 , E MT已 正 式 成
为 我 国 卫 生 行 业 一 门特 有 的新 兴 职 业 。不 可 否 认 的是 , 我 国
的统编教科 书中相关内容及临床实践 中的做法有 所不 同, 因
为S A MP L E 准 则 的适 用 范 围 是 院 前 急 救 , 不 是院 内急救 、 重
症监护 以及普 通 门诊或 病 房。S A MP L E准则 的适 用 主体 是
E M T。 而 不是医师或护士 。
[ 2] 欧阳钦. 临床诊 断学[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1 3: 7 .
[ 3 ] 郑
进. 美国院前急救医患 沟通“ 十 条金律 ” 解析[ J ] . 医学与
( 2 0 1 5 - 0 1 — 1 7收 稿 2 0 1 5 02 - - 2 3修 回 ) 张亚丽 )
哲学 , 2 0 1 3 , 3 4( 1 2 ) : 7 6 - 7 8 .
( 责任 编 辑
培训 进行
学 员 培训 , 培训规模庞大 , 几 千 人 同时 学 习 , 大 家 学 习 急救 技

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心得体会

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心得体会

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心得体会一、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二、掌握有效的 CPR 时间三、了解并记住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步骤四。

、胸外心脏按压技术胸外心脏按压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为行之有效的抢救成人和儿童猝死患者的最佳方法,而且实践证明它可以挽救病人生命或提高存活率。

对于 CPR (常规 CPR)的问题很多朋友都比较关注,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学习。

在这里我想就如何正确地判断心跳、尽快恢复自主循环、达到复苏效果等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二十世纪初,美国医生南丁格尔采用了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来抢救触电昏迷者获得成功后,国际红十字会随即将此方法介绍给其他国家,并且以此方法作为训练新护士的基本操作。

虽然如今社会已经不再使用老式的人工呼吸机,但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胸外心脏按压时还是将它称作“心脏复苏术”。

那么胸外心脏按压究竟怎样做呢?下面就让我们从头开始吧!首先需要清楚的是,所谓的胸外心脏按压,就是按压胸骨下部位的***连线处,只要你觉得那块肌肉有些疼痛即说明胸外按压开始了。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大约为30:2。

即一个人工呼吸吹两次气,但需注意按压不能少于5次,否则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造成脑损伤。

另外,按压应该是“从下往上”的。

人工呼吸,即是通过口对口的方式,把气体吹入受害者的肺内。

注意不要吹气过猛,以免损伤受害者的咽喉或肺组织;同时应注意每次吹气不宜超过1000毫升,每分钟20~30次左右,每次吹气时,吹出的气流速度要适宜,要有节奏感。

如果吹完气后觉得口干舌燥,可以用手指捏着鼻子屏息片刻。

若怀疑病人停止了呼吸,此时可反复吹气,直至检查到呼吸为止。

当然,许多刚刚接触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年轻医务工作者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按压充分,什么时候才算停止,一旦碰到没有人工呼吸又没有办法立刻给予人工呼吸支持的情况下,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动作显得犹豫不决。

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难掌握的就是“下压幅度”,即在心脏按压过程中力量的强弱。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更加困难,按压时常常无法达到100次/分钟以上,甚至经常达不到50次/分钟的标准。

护理人员心脏复苏术过程中胸外按压效果研究

护理人员心脏复苏术过程中胸外按压效果研究

护理人员心脏复苏术过程中胸外按压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人员在进行心脏复苏术过程中胸外按压所产生的效果,依照结果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工作进行改进。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任职急诊护理人员80名,以每阶段20次为基础,对急诊护理人员胸外按压须率及部位有效性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胸外按压过程中,随着按压时间减短,护理人员按压的部位、须率及正确性会逐渐上升,其按压效果也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在进行心肺复苏术的过程中,掌握好按压部位、按压须率及按压时间是对护理人员的必然要求,这样能更好地避免长时间按压影响按压的效果。

【关键词】急诊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CPR);按压效果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R7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63-01心脏复苏术(eardiopulmona巧Resuscitation,CpR)其主要用于患者心搏骤停时及时的抢救复苏中,其抢救最佳时间为患者心搏骤停的4min内,一旦超出4mni-6min患者脑部及其他身体器官将会受到严重损害,而在抢救过程中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即是胸外按压,保证心脏、大脑及时供血,才能使患者解除生命危机。

才能提高对伤者的救治效果。

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体系河使伤病员的死亡降低到最低限度,才能在疾病启然灾害和恐怖破坏的突发事件中,使更多的伤病员生命被挽救,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的护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常常出现了疲劳而没有被察觉的情况。

有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在开始按压后的1-2 min按压质量逐渐的减弱,在整个按压过程之中24% - 49%的cpr时间内没有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而幅度过浅的情况在平常的胸外按压过程之中占到了40%之多,疲劳是引起按压过浅的主要原因。

虽然在按压1 min后即出现明显的按压过浅但是按压者往往要到5 min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疲劳了。

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护理人员CPR过程中胸外按压效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胸外按压培训。

心肺复苏在国内的困境和争议

心肺复苏在国内的困境和争议

100%
80% 60%
40% 20% 2 4
心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 0%
6
8
10
12分钟
CPR开始时间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 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人员有35-40% 如经现场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 救生命
心肺复苏的意义
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 到现场抢救!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 救知识!
心肺复苏的困境
扶不扶 ---社会问题
如何扶 ---专业问题
困境一---不愿救助
相关法律缺失
困境一---不愿救助
首先要让民众敢于出手相救
2008年至今,首都机场安装的57台自动体外除颤器 一直被束之高阁;尽管每年都在对机场工作人员进 几年前美国推出公众除颤入门计划,国会及各州相 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培训,但“培训完了他们 继出台法案议案,鼓励在公共场所或私人领地内使 也不敢做,因为做活了好说,做死了麻烦”。 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对“乐善好施”的人使用除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院长刘兆琪 颤仪给予紧急处理时,免除其一切个人责任,提高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
2010指南与2005主要变化
2.几个数字的变化: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 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 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 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公安系统的警察 宾馆饭店和商店的服务人员

不间断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探讨

不间断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探讨

不间断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探讨心肺骤停是一种紧急状态,需要迅速的急救措施来挽救生命。

其中胸外按压是一种重要的心肺复苏技术,对于保持脑部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不间断胸外按压则是胸外按压技术中较为高级的技能,其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不间断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技术。

胸外按压的作用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血流量,为脑部等重要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维持其功能的正常运作。

因此,对于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质量,一定要有高度的重视。

不间断胸外按压的定义不间断胸外按压是指对于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进行无间断的按压动作。

这种技术需要器材和技能的支持,需要医护人员有更高的素质和技术。

不间断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相比普通的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更加显著。

其主要原因在于:1.充分提供足够的血流量。

不间断胸外按压可以更为有效地提供血流量,保证脑部等器官的正常运行。

2.缩短胸外按压与除颤时间。

由于具有无间断的特点,不间断胸外按压的员工可以通过同步的胸外按压和除颤活动更有效地控制整个心肺复苏过程。

3.更好的降低全身灌注压。

通过无间断的胸外按压,强制流动动力可以加强心脑血管的血液流动,从而减少了桥柏林现象和低血压的程度。

不间断胸外按压的风险不间断胸外按压虽然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

以下是可以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1.心肺复苏的时间过长。

如果胸外按压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进而影响急救的质量。

2.不合理的胸外按压姿势。

如果不间断胸外按压的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其他部分的受损。

比如说转到手、侧壁、腹壁等。

3.心脏运动的影响。

由于不间断胸外按压的力度相对比较大,如果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心脏运动受到影响,那么就会影响心脏的输出量。

不间断胸外按压的应用不间断胸外按压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肺复苏、急救等方面。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392017.04护理经验术后要辅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与衣物穿戴,保证导管与切口得到有效保护,护送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状态,保持平稳护送到病房,指导家属与交接护士做好患者护理注意事项说明,让家属提供良好的术后恢复环境。

1.3 评估观察观察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评分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越高代表心理状态越糟糕;同时观察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与很满意三等标准,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很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观察有关护理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对比见表1,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状况见表2,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让患者保持生理、心理的舒适感,从而减少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治疗服务的认可度,避免不良医患矛盾与冲突,提升患方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1]陶香兰,王琼莲,任君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西部医学,2015,27(09):1423-1424,1428.[2]毛亮,贺吉群.手术室护理人员舒适护理认知和执行情况的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15,(03):614-615,616.[3]周艳,林红.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09):1539-1542.作者简介马梅兰(1970-),女,撒拉族,青海省西宁市人。

大学专科学历。

现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

走出误区更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

走出误区更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

走出误区更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作者:夜鹰来源:《健康博览》2016年第10期心肺复苏通过按压和通气给予患者心脑重要脏器一定的供血和供氧,辅以电除颤等技术,从而可能起死回生,是现代医学伟大的进步之一。

它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唯一方法。

如何让更多普通人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拯救更多的生命,是急救普及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对于如何识别心脏骤停、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却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

何时开始实施心脏复苏误区一:不做人工呼吸,只做胸外按压没有用面对越来越多的心脏骤停患者,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仍很低。

为鼓励更多的人伸出援手,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目击者即使不愿意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仅仅给予单纯胸外按压也有效。

甚至对于一些错误的被实施了心肺复苏(本不需要,却被心肺复苏)的情况,也认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没想象的那么严重。

误区二:看到失去意识,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有些急救讲师直接倡导:丧失意识,即刻直接心肺复苏。

判断错误而实施了不必要的心肺复苏跟不作判断直接心肺复苏是两个问题。

后者是一种严重错误的认识,并不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做法。

误区三:没法判断濒死喘息当一个人突发倒地,短暂性抽搐,继之出现浅慢、张口、抬头样的呼吸,即预示着心脏骤停发生。

研究表明,院外心脏骤停有40%左右出现濒死喘息,濒死喘息更多出现在室颤心脏骤停患者。

及时被实施心肺复苏,较没有濒死喘息的心脏骤停者,有更高的存活几率。

因此,急救培训时,教会公众识别濒死喘息非常重要,同时急救系统调度员应该能在电话中指导目击者识别濒死喘息并指导心肺复苏。

误区四: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心肺复苏很多人会认为,当急救对象没有呼吸和心跳,就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医务人员则还需要准确判断脉搏情况。

基于院外心脏骤停大部分目击者都非医护人员,因此,如果你遇到有人突发倒地,则大声呼叫并拍其肩膀,如无反应,则俯身观察呼吸,看其胸腹部是否有上下起伏,如果经过5~10秒的时间观察,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就可以给予心肺复苏了。

对现代心肺脑复苏的再思考

对现代心肺脑复苏的再思考
• 在严重酸中毒时,不影响疗效
③ 阿托品
• 是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的首选药物,对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也有效
• 剂量1mg/次,3-5min重复应用,最大剂量3mg或3次
④胺碘酮
• 指南推荐对心肺复苏,电除颤和血管加压素没有反应 的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考虑应用胺碘酮
• 初始剂量300mg或5mg/kg能提高存活时间
大多数家庭成员表示,这将向死者表达一种爱意并减轻自 己的悲伤和痛苦
看到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尽到责任,失败可以理解, 成功是希望和孝敬,表示感谢。
3、医务人员应对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支持
努力抢救,不轻易放弃失去信心 在复苏中应关注在场的家属 安排有关人员回答家属的提问,澄清信息 提供舒适的场所 富有同情心的向家庭成员通报其死讯 注重家庭成员的文化、宗教信仰和成员之间的情况 以上不同看法和做法是复苏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以后为4J/kg
5、新生儿复苏
• 有心跳的呼吸复苏频率为40-60次/min • 按压深度为胸部1/3 • 新生儿复苏有没有气道支持,按压为90次
/min,通气为30次/min(总约120次) • 复苏时尽量避免同时实施按压和呼吸
6、人工通气建立失败 • 气管插管错位 • 气管导管脱出未被发现6-14% • 要求插管时间控制在10秒内完成
• 应该每2min更换按压者或6个30∶2更换一次
• 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6S内完成
3、孕妇的特殊体位
• 妊娠20周后,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使 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受阻,致危重者心跳骤停
• 同时限制肺舒张 • 孕妇复苏应左侧倾斜15-30°体位
4、婴幼儿复苏特殊情况
• 按压深度为胸部1/3-1/2 • 频率为100次/min • 单人按压/通气比30∶2 • 双人按压/通气比15∶2 • 人工除颤:第一次电击量2J/kg,第二次和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7-25T11:58:49.4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作者:王滨华[导读] 观察胸外心脏按压所使用的不同频率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以及对体会其护理操作、为心肺复苏的成功实施提供有效的对策.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150056【摘要】目的:观察胸外心脏按压所使用的不同频率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以及对体会其护理操作、为心肺复苏的成功实施提供有效的对策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门诊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明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尿资料、对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等临尿急救技巧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采用一定的胸外按压频率,在本组研究的明例心脏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和护理后、可以发现其中一期复苏成功的患者42例、二期复苏成功的患者32例、三期期复苏成功的患者24例、另外有2例患者在经过心肺复苏。

结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于心脏的复苏起着关健作用、在救治的过程之中必须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心肺复苏护理;胸外心脏按压频率;观察及护理体会;在临床上,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急诊技术,它能够对心跳骤停抢救的最佳时间进行准确迅速的判断,并且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抢救。

如果观察到患者的嘴唇、指甲及脸面的肤色由原有呈现的正常色渐趋向深紫色,而眼睛的瞳孔也渐次的扩大中这种现象时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这时是采取救援措施的黄金时间。

在四分钟内肺中与血液中原含之氧气尚可维持供应,故在四分钟内迅速急救确实可保住脑细胞之不受损伤而完全复原,六分钟以上则一定会有不同程度之损伤,而延迟至十分钟以上则肯定会对脑细胞造成因缺氧而导致坏死。

脑细胞坏死就意味着病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因此,心肺复苏在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胸夕卜白脏的按压频率对于心肺复苏来讲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操作者不能够准确的对复苏按压的速度或者按压的位置出现了偏差,很容易引起患者心肌的缺血和缺氧,更严重者则会出现患者因为循环血量的不足而导致死亡。

心肺复苏中的几个问题

心肺复苏中的几个问题

心肺复苏中的几个问题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基本措施,近年进展较快,因而在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单位抢救中较混乱,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十分不利。

为了澄清概念,总结经验,笔者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体会于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概述,以供抢救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参考。

一、心前区叩击问题一般教科书上都认为在心跳骤停后都应立即在心前区叩击1~3次,如无效再改用胸外心脏按压。

但有异议,一种意见认为心前区叩击是无效的,倘若遇有室性心动过速时,还可导致室颤,另一种意见认为反对监护下的心脏骤停在1分钟内叩击可能有效。

二、胸外心脏按压问题正确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是心跳骤停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

近年由于胸外心脏按压的“胸泵机制”的提出,其操作已有所改进。

该机制认为胸外心脏按压主要是在于胸内压增降的作用,而不是主要由于左右心室在胸骨与胸椎之间间断地受压和舒张,而泵出和回收血液。

因而过去倡用的快速冲击式按压已遭否认。

近年又有人提出了新的心肺复苏术(New CPR),其特征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步,按压时间大于放松时间,同时用40-90mmHg的压力施加于呼吸道,使朐内压增高。

但此法的适应证和最终实用价值还属探讨之中。

为了提高成功率,将正确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体位:仰卧子硬板床或地面上。

2.手法:双手重叠,左掌根接触胸骨,借助身体的力量有节律地垂直地压向脊柱。

3.部位:应在胸骨下段剑突上2.5-3.75cm,相当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小儿应按压中段。

4.频率:不应太快,成人一般60-80次,小儿可增加到80-100次。

5.力量:究竟用多大力量,有人认为以摸大动脉搏动为准,但这靠不住。

所以一般以胸骨下段及其相连的肋软骨下陷的深度为准。

国内成人一般3-4cm为宜。

6.按压与放松之比=1:1,过去提倡冲击式,按压与放松之比小于1,现已否认。

7.连续性,是成功的又一关键。

8.应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两者比例:双人操作通常按4-5:1,单人操作为15:2。

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原因及对策

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原因及对策

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原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9-09-09T16:20:07.7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王兴德[导读] 造成院外心跳呼吸骤停原因很多,如严重创伤、溺水、窒息、中风、药物过量、酒精过量、心脏病、失血、电击、一氧化碳中毒等。

玉溪市急救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摘要:心脏呼吸骤停黄金抢救时间是4 -6分钟,而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受多因素限制很难在4-6分钟内赶到急救现场,是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目击者实施初期胸外心脏按压是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我中心2014年2月-2019年3月期间,院前急救中记录到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是否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提高目击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对策。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心脏按压;原因;对策造成院外心跳呼吸骤停原因很多,如严重创伤、溺水、窒息、中风、药物过量、酒精过量、心脏病、失血、电击、一氧化碳中毒等。

发生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场所多种多样,如家里面、高速公路上、池塘水沟、菜市场、野外等。

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是4 -6分钟,研究发现,心脏骤停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可能有50%存活;4-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有10%存活率;超过6分钟者,仅有4%存活率,10分钟以上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1]。

由于受急救站点分布、急救车辆及人员配置、急救半径、交通条件、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限制,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很难在4-6分钟内赶到急救现场,院前心肺复苏国内抢救成功率仅为1%-18%[2],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频率低下是造成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3]。

同时国内外研究发现,院外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实施了胸外心脏按压与目击者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相比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4]、[5]。

对心肺复苏的薄弱环节-----胸外按压的思考--张国强

对心肺复苏的薄弱环节-----胸外按压的思考--张国强

满 意?
困惑
有效循环的建立
心脏节律的 恢复
尽管不推荐床旁临时起搏,但简便有 效的手段应有待挖掘
心脏泵功能 的恢复
尽管胸外按压已引起高度重视,但缺 少量化和个体化的按压手段
困惑
胸外按压频率
• 数字的徘徊
60-80次/ 分
1960年代
100次/分
2000年指南
胸外按压/通气比
15/2
2000年指南
按压/通气
30/2
2005年指南
困惑
胸外按压的 个体化
体型? 年龄? 心脏情况?
困惑
按压效果如何评价?
自Te主xt i循n h环ere?
滞后 间接
自主心律?
展望
监测指标
能适时、持续反映血 流动力学
根据这些指标及时调 整按压参数
展望
个体化和标准化的和谐统一
全自动心肺复苏按压与监测装置
3
4
10
9
2 1 5 6
7 8
对心肺复苏的薄弱环节 -----胸外按压的思考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急诊科
主要内容
1. 地 位 2. 现 状 3. 困 惑 4. 展 望
概述
建立人工循环——血液流动
CPR
缺一不可
进行人工通气——血液氧合
▲所有急救技术中最基本最急迫的救生术 ▲不需高深理论复杂设备与技术 ▲只要按照规范化流程标准实施
心肺复苏回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萌芽
1960年以前
发展
成长
1960-2000年
2000年以后
心肺复苏回顾
1960年代William Kouwenhoven在霍普 金斯大学发明胸外心 脏按压术

目前心肺复苏中存在的问题-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目前心肺复苏中存在的问题-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33
心肺脑复苏具体方法(4)
(2)电除颤
2000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及心血管急救会推荐电击除颤
为三次一串电击法,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一次电击法,200焦双相波
室颤发生3min内电击转复可能性为70%,5min后成功率
明显下降,少有恢复者,往往继以无脉电活动或心室停 搏
34
心肺脑复苏具体方法(5)
继第二个阶段后以脑复苏为复苏重点
28
心肺脑复苏关键时间
为了判定心肺脑复苏预后,首先要明确三个时间 ⑴ 从心脏骤停到开始抢救时间 ⑵ 从开始抢救到心脏复苏成功时间
⑶ 从心脏复苏成功到脑复苏成功时间
29
心肺脑复苏具体方法(1)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去掉枕头,头后仰 抬高颈部、颌部 有条件者应用撑口器、舌钳 清除气道内异物和呕吐物
(3)“盲目”电击除颤
大多数心脏骤停为心室纤颤,应尽早直流电除颤,不必 等心电图证实后再电击除颤
开始用300焦(单相波)或200焦(双相波),无效时可适当加
大瓦· 秒量 现代除颤器装有经电极板的心律监测功能,所以已无必 要盲目除颤
35
心肺脑复苏具体方法(6)
(4)胸外心脏按压
① 方法:按压胸骨中下段,深度4-5cm,成人>100次/min ② 机制:胸骨下陷挤压心脏;改变胸腔正负压,通过虹吸作 用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及心排;心泵学说占20%,胸泵学说占 80% ③ 有效标志:缺氧明显改善,瞳孔变小,按压时可及大动脉 搏动,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④ 注意事项:手法正确;用力不可过猛;按压与人工呼吸同 时进行 ⑤ 常见并发症:肋骨骨折、肝脾破裂、心包积血、肺破裂、 纵隔皮下气肿等 36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中心静脉给药具有明 显优越性。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因技术等条件 限制,中心静脉给药途径难以普遍应用

对心肺复苏的薄弱环节-胸外按压的思考

对心肺复苏的薄弱环节-胸外按压的思考

.26—
第17届世界灾难与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专题发言
胸外按压机制的进展 有关胸外按压的血液循环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大体来说有心泵机制、胸泵机制、心房泵机制 等理论。 1.心泵机制。Kouwenhoven认为心脏被挤压时,由于各瓣膜的生理功能,使血液前向流动;放松挤 压时,胸廓因弹性而扩张,胸腔内出现负压,大静脉血液被吸入胸腔返回心脏,反复按压推动血液流动 而建立人工循环。后来人们发现:(1)挤压时各房室腔内无压力差:(2)超声心动图发现挤压时二 尖瓣、三尖瓣未关闭:(3)加大胸腔内压力(如通气)或腹部加压,可以增加胸内泵出血流量,增加脑 灌注量。从而对心泵机制产生怀疑,认为胸外按压时,心脏可能仅仅作为被动管道。 2.胸泵机制。80年代Rudikoff提出了胸泵机制:胸外按压增加胸腔内静脉、动脉及胸腔外动脉的 压力。因上腔静脉入口处有静脉瓣,下腔静脉入口处缺如,胸外按压时血流返流入下腔静脉,从而形成 周围动静脉压力梯度,二尖瓣因顺血流方向而开放,使血流产生前向流动。放松后,胸腔内压力下降至 零,形成胸外和胸内静脉压差,静脉壁不受压,管腔开放驱动血流返回右心和肺,动脉血也从胸腔外动 脉反向流向主动脉,但胸腔内动脉床容量小,且主动脉瓣关闭,反流的血流有限。心脏此时已失去泵作 用,只能起到血流在流动时的管道作用。Halperin的研究解释了气道开放时如何升高胸腔内压力的 机制。按压时,小支气管水平发生气道塌陷,阻止肺泡中气体逸出,导致气体残留在肺泡内,使胸腔内 压力上升:放松后,小支气管恢复原状,气体逸出,胸腔内压力下降。“胸泵机制”的提出对心肺复苏 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心房泵机制。1995年Ma发现,胸外按压时不仅存在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的前向血流,而且还有肺静 脉返流,挤压时左心房如同一个泵将血液送入左心室及反流向肺静脉,因而提出了左房泵机制。胸外 按压时二尖瓣开放,左房内径明显变化,压力变化特点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认为在早期按压 阶段左房是主要的血流动力源。 然而胸泵理论不能解释在CPR中所有血流动力学的发现。不能解释在开放性气胸行CPR没有减 少血流,也提供不了冠脉循环的血流机理。CPR早期按压时,二尖瓣关闭并有跨肺动脉和主动脉的 向前血流又与“心泵理论”相符。那么,到底哪种学说是胸外按压时血流前向的主要机制呢?近年来 的研究普遍认为心脏骤停时间是决定泵机制的主要因素。骤停时间短,可能心泵机制占主导地位,随 骤停时间的延长,心肺顺应性改变较大,此时二尖瓣乳头肌ATP已经耗竭,按压时二尖瓣不能关闭,胸 泵或左房泵机制渐占主导地位。另外如按压力度、频率、体型、气道阻力和心律等因素。都可能对 泵机制产生影响。

关于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张卫玲;张宏伟;郎建苏【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年(卷),期】2004(024)003【摘要】目的探讨心脏骤停(CA)时心肺复苏(CPR)中几个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CPR成功率.方法随机抽样58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组:A组为心肺脑复苏成功、基本存活、正常出院者共30例;B组为CPR最终不成功者共28例,将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发生在目击下及有急救小组分工协作,A组分别占80%(24/30)、73.3%(22/30),明显高于B组的30%(6/20)、32.1%(9/20);②电除颤开始时间及心外按压开始时间A组亦分别早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首次应用肾上腺素1 mg,以后重复时增加剂量,A组中16例应用,B组中8例应用差异显著;④心梗后顽固性室颤7例,静注胺碘酮4例,成功3例(75%),未用者均未成功,两者相差显著.结论①CPR开始时间是复苏成功最为重要的环节;②立即建立人工循环及肾上腺素用量与用药时机有效结合起来是CPR成功的重要措施,对顽固性室颤静脉应用胺碘酮值得临床探讨;③急救小组分工协作是CPR成功的保证.【总页数】3页(P219-221)【作者】张卫玲;张宏伟;郎建苏【作者单位】晋城市人民医院心肾内科,山西,晋城,048000;晋城市人民医院心肾内科,山西,晋城,048000;晋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山西,晋城,0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97【相关文献】1.东菱克栓酶在心脏骤停兔心肺复苏时的治疗作用 [J], 康舟军;余猛进;梅冰;曹晖2.除颤和心肺复苏在院外心脏骤停发生时实施先后顺序对复苏成功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J], 张蓓;甄玲玲;秦静;马莉;王小红;宋菲3.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时药物的使用体会 [J], 董兰萍;王健;石剑英;姚久杰4.观察院内心脏骤停的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加用腹部... [J], Sack,JB;李秀峰5.入院时氧化应激指数与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关系研究 [J], 郑丽娜;刘海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肺复苏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

心肺复苏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

心肺复苏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
蔡文伟;袁永生;费敏;张可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8(028)004
【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心肺复苏模型对195名医务人员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随着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的延长,出现按压偏轻的人数和次数逐步升高.到第5个循环时,有52.25%的操作者至少出现1次以上按压偏轻.第1-5循环中,偏轻的按压分别占4.63%、11.49%、14.34%、22.20%和25.31%.结论为了保证CPR质量,医务人员在进行CPR时,应每4-5个循环更换按压者.
【总页数】2页(P348-349)
【作者】蔡文伟;袁永生;费敏;张可
【作者单位】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9.7
【相关文献】
1.节拍器、计时器引导年轻护士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J], 缪金云;任玉琴
2.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 [J], 王原平;胡凤林;陈雪珍;官
道光;王桂英
3.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深度的研究 [J], 李涛;米光明;杨海忠
4.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J], 袁志敏;宋大捷
5.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J], 张历;赵发启;王明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2
2005年指南
困惑
胸外按压的 个体化
体型? 年龄? 心脏情况?
困惑
按压效果如何评价?
自Te主xt i循n h环ere?
滞后 间接
自主心律?
展望
监测指标
能适时、持续反映血 流动力学
根据这些指标及时调 整按压参数
展望
个体化和标准化的和谐统一
全自动心肺复苏按压与监测装置
3
4
10
9
2 1 5 6
7 8
4-5厘米
徒手标准胸外按压
机械或改良胸外按压
–背心式CPR –主动脉球囊反搏CPR –心肺旁路CPR
徒手标准胸外按压
机械或改良胸外按压
–胸腹联合按压(IAC-CPR) –主动加压-减压按压
(ACD-CPR) –Lifestick按压
现状
• 机械或改良方法 –更标准 –更持续有效
现状
AED
AUTO— FLOW
萌芽
1960年以前
发展
成长
1960-2000 Kouwenhoven在霍普 金斯大学发明胸外心 脏按压术
William Kouwenhoven (1886–1975)
地位
胸外按压成为心肺复苏的三大基石之一 • 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
心肺复苏回顾
现状
按压心脏 舒、缩驱 动血流前 向运动
胸腔内外 压差驱动 血流前向 运动
心泵 机制
胸泵 机制
Mechanism
挤压时左心 房如同一个 泵将血液送 入左心室及 反流向肺静 脉
心房泵 机制
现状
胸外按压方法:
1
徒手标准胸外按压
2
机械或改良胸外按压
徒手标准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 按压频率 按压深度
胸骨中下1/3 每分钟100次
地位
•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 —对《Guide 2000》进行修正补充 —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通气比值 30:2
15/2
2000年指南
按压/通气比值
30/2
2005年指南
现状
胸外心脏按压 Closed chest cardiac massage 目的:维持心脏泵功能
C:Circulation 循环
对心肺复苏的薄弱环节 -----胸外按压的思考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急诊科
主要内容
1. 地 位 2. 现 状 3. 困 惑 4. 展 望
概述
建立人工循环——血液流动
CPR
缺一不可
进行人工通气——血液氧合
▲所有急救技术中最基本最急迫的救生术 ▲不需高深理论复杂设备与技术 ▲只要按照规范化流程标准实施
心肺复苏回顾
得到国际认可权威性的全球性复苏指南
《International Guideline for CPR and ECC 2000》
世界性的CPR “金标准” 首次提出“围心搏骤停期”新概念
现代CPR第二个里程碑
循证医学 链式复苏
成人急救生命链
CPR存活链——生命链 AHA 1992 提出
时间对SCA病人VF的重要性
11
我们的专利 1.按压盘,2.按压杆,3.按压驱动器 ,4.按压支撑 臂,5.按压控制电路,6. 计算机,7.探测电路,8. 监测导联,9. 控制面板,10. 显示器,11. 可移动 机柜。
展望
前瞻心肺复苏指 南(2010年版)
心肺复苏的优先次序 按压频率 低温治疗
复苏后管理
满 意?
困惑
有效循环的建立
心脏节律的 恢复
尽管不推荐床旁临时起搏,但简便有 效的手段应有待挖掘
心脏泵功能 的恢复
尽管胸外按压已引起高度重视,但缺 少量化和个体化的按压手段
困惑
胸外按压频率
• 数字的徘徊
60-80次/ 分
1960年代
100次/分
2000年指南
胸外按压/通气比
15/2
2000年指南
按压/通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