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喷泉的工作原理,掌握制作喷泉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喷泉的原理与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剪刀、胶带、水、色素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喷泉吗?在哪里见过喷泉?生:公园、商场、广场……师:那你们知道喷泉是怎么工作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趣的喷泉。
2.基本原理介绍师:我给大家讲一下喷泉的基本原理。
喷泉是通过水泵将水推送到喷嘴,然后水从喷嘴喷出来,形成美丽的喷泉。
3.制作喷泉师:第一步,将吸管剪成两段,一段插入塑料瓶中,另一段插入水中。
师:第二步,用胶带将吸管固定在塑料瓶上。
师:第三步,将塑料瓶中的水倒掉,然后放入色素。
师:第四步,用手堵住吸管的一端,将塑料瓶倒过来,然后放开手,水就会从吸管中喷出来。
4.观察与讨论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制作的喷泉,发现了什么现象?生:水从吸管中喷出来,形成喷泉。
师: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因为水被水泵推送到吸管中,然后喷出来。
师:很好!这说明我们制作的喷泉原理与真实的喷泉是一样的。
5.拓展活动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用我们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喷泉,看哪个小组的喷泉喷得最高。
(学生分组制作喷泉,教师巡回指导)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喷泉的基本原理,也亲自动手制作了喷泉。
那么,你们觉得喷泉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呢?生: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师:很好!喷泉不仅美丽,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喷泉的基本原理,让幼儿对喷泉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在制作喷泉的过程中,幼儿动手操作,提高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知道水压和空气压力对喷泉的影响。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即水压和空气压力的作用。
(2)指导幼儿成功完成简单的喷泉实验。
2、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较为抽象的水压和空气压力的概念。
(2)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的操作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喷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喷泉的形态和特点。
2、实验探究法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喷泉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喷泉形成的原理。
3、讨论交流法引导幼儿在实验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促进幼儿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胶带、水盆、水等。
2、知识准备幼儿对水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水是流动的液体。
五、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喷泉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喷泉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呢?(1)拿出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用手挤压瓶子,水会从瓶口流出。
(2)向幼儿解释,这是因为我们对瓶子施加了压力,水就被挤出来了。
(3)接着,拿出一个有吸管的塑料瓶,将吸管插入瓶中,用胶带固定好,瓶中装半瓶水。
(4)然后问幼儿,如果我们对着吸管吹气,会发生什么呢?(5)向幼儿讲解,当我们向吸管吹气时,瓶内的空气压力增大,水就会被压出来,形成喷泉。
3、幼儿实验(15 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实验材料。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将水洒到身上或地上。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吹气力度和角度,观察喷泉的变化。
4、分享与讨论(10 分钟)(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喷泉喷得高,有的喷得低。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与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与反思活动简介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喷泉。
在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喷泉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亲手制作一个小型喷泉。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喷泉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掌握浮力和重力的关系;3.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小型喷泉。
能力目标1.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2.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热爱。
教学准备1.准备基础物理实验器材:水泵、透明水管、多功能喷泉头、盆、水等;2.准备学生学习的资料:喷泉原理图、喷泉制作流程图;3.组织活动的教师需要提前熟悉喷泉制作的方法和流程,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活动难度。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绘制自己对喷泉的印象图,引导学生讨论喷泉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引入本次活动的话题。
实验探究1. 学习喷泉原理首先,介绍重力和浮力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水中浮游的物体是如何受到浮力的作用的。
然后,向学生展示喷泉制作的原理图,并介绍水泵、透明水管和多功能喷泉头的作用。
2. 制作小型喷泉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分工合作,制作一个小型喷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做法。
3. 实验结果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型喷泉,并听取同学的观点和改进意见。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小组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得到的教训。
教师可以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1.实验探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活动的难度,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教学背景在大班的科学活动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此次科学活动主题为《有趣的喷泉》,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刺激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2.了解自来水的使用方法;3.掌握将水喷出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2.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关注生活现象,热爱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喷泉的图片,通过感性的方式引入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教师问幼儿们是否见过喷泉,那么喷泉是如何喷出水来的呢?幼儿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讲解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喷泉的形成原理进行简单讲解,让幼儿可以从表面的现象中了解到其中的原理。
接着,教师介绍喷泉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泵抽水送入到喷泉中心,形成一个水柱,在喷泉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上喷水。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如何才能让水成为喷泉的形式。
第三步:实践教师向幼儿们发放自来水管和瓶子,让幼儿们通过实践来感受将水喷出的方法是什么,怎样能够让水喷出来。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们一起尝试使用水管来喷水,感受自来水的使用方法。
第四步:总结通过实践,幼儿们已经掌握了将水喷出来的方法。
教师可以再次向幼儿们进行讲解,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喷泉的形成和工作原理。
接着,教师可以问询幼儿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澄清幼儿的困惑和疑问。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幼儿们梳理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将水喷出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增进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喷泉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喷泉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剪刀、胶带、水、色素。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个喷泉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喷泉是如何工作的吗?2.制作喷泉(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a.将塑料瓶剪去底部,留下瓶身和瓶盖。
b.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插入吸管。
c.将吸管另一端剪成斜口,以便更好地吸收水。
d.用胶带将瓶身和瓶盖固定在一起,确保密封。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制作。
3.观察实验现象(2)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发现喷泉的原理。
4.分析实验结果(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吸管中的水会流动?它是如何产生喷泉效果的?5.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不同形状的喷泉。
(2)幼儿展示自己的设计,并相互交流心得。
(2)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观察仔细,能够发现喷泉的原理。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激发。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对实验操作不熟悉,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制作喷泉的步骤讲解与操作:教师可以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强调关键步骤,如“我们要把塑料瓶的底部剪掉,但要注意安全,可以请小朋友来帮忙递剪刀,我们一起数数,1,2,3,剪!”2.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喷泉原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观察来帮助幼儿理解,如“大家看看,水是怎么进到吸管里的?它为什么会流出来呢?”二、教学难点1.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细节,例如,“现在我们慢慢倾斜瓶子,看看水是怎么动的?有没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喷泉吗?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幼儿A:“我见过喷泉,水就像雨一样喷出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喷泉》含反思一、教案设计目标1. 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 能够察看喷泉的流动和变化3. 发觉喷泉中的气泡和水的颜色变化4. 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水的运动和喷泉带来的水汽、水滴5. 发挥幼儿的古怪心和探求欲,培育其科学探究本领和察看本领二、教学法及活动布置1. 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2. 活动布置:活动一:探究喷泉的原理1. 介绍喷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察看喷泉的水流动态,让幼儿感受水的流动和泡沫带来的气味3. 搭配图示和实物让幼儿理解喷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活动二:察看喷泉的特别效果1. 引导幼儿认真察看喷泉的水流动态,看看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变化2. 察看喷泉的光谱效果,引导幼儿发觉水的颜色变化3. 察看喷泉中的气泡变化,讨论气泡的大小、形状和运动轨迹活动三:体验喷泉的水汽和水滴1. 引导幼儿站在喷泉旁边,感受水汽和水滴的特点和运动2. 引导幼儿伸手触摸喷泉的水流和水滴,感受水的流动和凉快活动四:小组比赛——谁更高!1. 依照分组,让幼儿分别用两个样品瓶来制作本身的“喷泉”2. 竞比谁的喷泉喷得更高、更多3. 讨论喷泉的工作原理和各自制作中的不同之处三、反思本次教案选取了探究式教学法,先是通过介绍喷泉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到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然后引导幼儿察看、发觉和探究喷泉的流动和变化,从味道、光谱效果、气泡和水滴等方面,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喷泉的特别魅力和效果。
在进行“小组比赛——谁更高!”环节中,让幼儿本身动手制作本身的“喷泉”,培育幼儿实践本领和制造力,通过比赛激发幼儿古怪心。
幼儿能够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本身自动性和探求欲,并在比赛中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觉有些幼儿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活跃等问题,让老师在引导和管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细致的察看和引导。
此外,本教案呼吁幼儿运用肯定的科学概念和学问来发觉和对现象进行解释,对幼儿的认知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和流动性。
2.探究水流的原理和变化规律。
3.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发展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材料:–多个不同形状的塑料管(长度5-10cm,直径0.5-1cm);–短管连接器–透明小瓶–颜料–纸巾2.数据收集:在活动前搜集关于喷泉的图片和视频以及相应的内容资料。
三、活动过程1. 手工制作教师把材料放在教室中央,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材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尝试制作喷泉。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室中央设立工作区,讨论设计并制作喷泉,需要所有组员的配合,共同完成。
3. 舞台展示要求小组按照时间顺序,顺序地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喷泉制作成果。
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和教师评选出最佳的喷泉及提供建议。
四、教学反思这是一次学生参与度极高、知识密度丰富的活动,每个小组的合作和展示都非常出色。
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活动设计需要更加细化在本活动中,存在一些未确定的细节,例如是否可以使用颜料、制作时水瓶内的水应如何添加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同时在保持探究活跃性的前提下,确保活动的秩序和安全性。
2. 知识体系需要完善对于学生而言,喷泉的展示只能说明他们在制作上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不能充分说明他们对喷泉原理和流动规律掌握的情况。
未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水流的原理。
3. 学生需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活动的性质,学生在制作方面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次尝试、注意观察、注重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水的奥秘》第三节《有趣的喷泉》,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探究喷泉的喷射高度与水压的关系,掌握设计简单的喷泉装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掌握喷泉的喷射高度与水压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喷泉形成原理的理解,喷泉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2. 教学重点:喷泉的喷射高度与水压的关系,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喷泉模型,水泵,水管,气压计,尺子,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套喷泉实验器材,包括水泵、水管、气压计、尺子、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喷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喷泉的形成原理。
2. 例题讲解:讲解喷泉形成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水压与喷射高度的关系。
3. 动手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喷泉装置。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喷射高度与水压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使喷泉喷射更高?六、板书设计1. 喷泉的形成原理2. 喷泉的喷射高度与水压的关系3. 喷泉装置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易的喷泉装置,使其喷射高度达到1米。
2. 答案:根据实验原理,通过调整水泵的扬程和管径,使水压适中,喷射高度可达1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喷射高度与水压的关系,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的喷泉及其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喷泉形成原理的理解2. 喷泉装置的设计与制作3. 喷泉的喷射高度与水压的关系4. 动手操作能力培养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喷泉形成原理的理解1. 水泵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形成水压。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视觉暂留造成的奇妙现象。
2、在游戏中体会两种颜色相配的陀螺旋转后会产生新颜色的奇妙现象,并能认真记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知陀螺转动时颜色的奇妙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奇妙的视觉暂留现象。
活动准备塑料陀螺(幼儿人手一个)自制彩色卡片若干实验大记录表一张幼儿实验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份)油画棒有关视觉暂留的几种玩具活动过程一、出示陀螺,幼儿自由探索,激发兴趣。
1、玩陀螺师:宝贝们,大家快来看看,图片上的两位小朋友在玩什么呢?他们看起来玩的很开心。
大家玩过陀螺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呢,一会儿就让你的陀螺宝宝随着音乐一起舞蹈吧!音乐一停,陀螺宝宝的舞蹈也要暂停,他们要休息一会儿。
宝贝们听明白了吗?好,跳起来喽!(播放音乐)大家玩的开心吗?请你们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2、引出彩色卡片师:刚才老师也玩了玩,确实很好玩,可是我的陀螺宝宝说“我有点冷,我不想玩了”。
哦,原来寒冷的冬天到了,陀螺宝宝也怕冷,所以他不愿意和我玩了,不过,没关系的,侯老师给它准备了一顶好看的帽子,这样,它出来跳舞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冷了。
大家看我给陀螺宝宝选择的小帽子吧。
(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卡片颜色)好,现在我要请它跳舞给你们看了。
(音乐开始,教师分组给幼儿展示旋转的陀螺)3、尝试第一张卡片师:有的小朋友说他也想来试一试,那我们快来试试吧,看看你们转动陀螺时能发现什么小秘密?现在请小朋友给你的陀螺宝宝戴好帽子,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试试吧!等陀螺宝宝停止跳舞以后把你发现的小秘密告诉我们。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优质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水的奥秘》,具体内容为“有趣的喷泉”。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将探索水压、空气压力及喷泉形成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提高他们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喷泉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喷泉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喷泉实验器材、演示用喷泉模型、教学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喷泉实验材料,包括塑料瓶、气球、吸管、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喷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喷泉的形状、颜色和动态,激发幼儿对喷泉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喷泉形成原理,通过演示喷泉模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水压和空气压力对喷泉形成的影响。
3.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喷泉实验,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喷泉,观察喷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喷泉形成的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喷泉的形成过程,并与同伴分享实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喷泉形成原理2. 实验步骤3. 观察到的现象4. 喷泉设计思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有趣的喷泉。
答案要求:描述喷泉的设计思路、材料选择、制作步骤及预期效果。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喷泉实验的乐趣。
答案要求:以口头形式向家人介绍喷泉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喷泉,观察并记录喷泉的特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动手操作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喷泉图片,包括不同形状、大小和动态的喷泉。
2. 引导幼儿观察喷泉图片时,注重启发式提问,如:“你们觉得这个喷泉像什么?”“这个喷泉为什么会动?”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象力。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教案名称:有趣的喷泉教学对象:大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 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观察和实践,体验喷泉的有趣与美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关于喷泉的图片或视频。
2. 实物材料:透明塑料瓶、彩色纸、彩色笔、剪刀、易拉罐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喷泉的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们介绍喷泉的基本概念,并与他们进行简单的讨论。
2. 通过提问引导:喷泉是什么?喷泉是怎么喷水的?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有喷泉?实践探索:3. 分组制作喷泉: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些实物材料,如透明塑料瓶、彩色纸、剪刀、彩色笔等。
4. 教师向幼儿解释喷泉的基本原理:通过将水倒入透明塑料瓶中,然后用手指捏住瓶口,将瓶子迅速翻转,松开手指,水就会喷出来。
5. 引导幼儿们按照上述原理,利用手中的实物材料自由发挥想象力制作喷泉。
可以用彩色纸制作花朵或其他装饰物,将其粘贴在透明塑料瓶的表面,然后按照原理演示喷泉效果。
6. 每个小组完成后,让幼儿们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喷泉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
巩固拓展:7. 幼儿表演:组织幼儿们进行喷泉表演,其中一个幼儿扮演喷泉,其他幼儿装饰成漂亮的花朵,然后一起演示喷泉的原理。
8. 画画:幼儿使用彩色笔或彩色纸制作自己心中的喷泉画,可以画一幅喷泉照片,也可以画一幅想象中的喷泉。
9. 反思总结:引导幼儿们讨论今天的活动,问他们喜欢制作喷泉吗?为什么喜欢?如果让你再设计一个喷泉,你会怎么做?教学效果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喷泉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在展示和表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其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和讨论内容,评价幼儿对喷泉的理解程度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1. 活动设置的难度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活动的流程是否清晰,指导是否详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有趣的喷泉》。
活动内容包括:1. 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2. 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简单的喷泉;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喷泉。
难点:掌握实验操作技巧,能独立完成实验并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材料(如塑料瓶、吸管、水、颜料等)。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包,包括塑料瓶、吸管、水、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喷泉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喷泉的形成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喷泉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吸管在喷泉形成中的作用。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简单的喷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喷泉形成的原因,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喷泉的形成原理:吸管 > 形成压力差 > 水流喷出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喷泉的形成原理。
2. 请简述制作喷泉的步骤。
3. 你在制作喷泉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答案:1. 喷泉的形成原理:通过吸管在塑料瓶中形成压力差,使水流喷出。
2. 制作喷泉的步骤:剪开塑料瓶、插入吸管、倒入水、颜料等。
3. 问题与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吸管插入不紧、水流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调整吸管位置,保持瓶内压力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喷泉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喷泉的形成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水》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水》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水》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实验结果,并大胆用语言描述,感知容器内水压和水速的关系,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水》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感知容器内水压和水速的关系。
2、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实验结果,并大胆用语言描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大水盆,饮料瓶子(瓶身有洞)人手2个,实验记录表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玩水,引起兴趣。
(1)教师:喜欢玩水吗?今天可以用什么来玩水呢?玩水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玩水时注意观察,看看谁能发现一些秘密或有趣的事情。
(2)幼儿自由结伴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谈话交流自己发现的事情。
(1)发现了什么?(有洞或沉浮)(2)教师也试试:水从洞里喷出来,像什么?(3)水喷出来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开始孩子没有观察出来,教师就用动作暗示孩子)(4)幼儿小结:水喷出来的时候离瓶子越来越近,水喷出来的速度越来越慢。
(5)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操作后小结:瓶子里的水越来越少,水喷出来的速度越来越慢,水喷出来的时候离瓶子越来越近。
(6)幼儿喷水比赛,小结。
3、提供新材料(每个瓶子上有两个孔),让幼儿再次操作,看看又能发现什么秘密?(1)出示瓶子(有上下两个洞),这个瓶子上有两个洞,这两个洞里都会有水喷出来,你猜一猜这两个洞的水水喷的远?请幼儿说自己猜想的结果并记录。
(2)动手试一试,结果怎么样?下面的洞喷的远,为什么下面的洞喷的远?(3)共同讨论,小结:上面的洞离水面近,水少,力量小;下面的洞离水面远,水多,力量大。
这种力量叫水压,下面的洞水压大,喷的远,上面的洞水压小,喷的近。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喷泉的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喷泉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喷泉的制作材料及工具。
3.喷泉的美观性及创意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原理,并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喷泉。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喷泉的美观性,并进行创意设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喷泉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喷泉是如何工作的吗?(二)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喷泉的原理a.喷泉的原理是利用水的压力,将水从喷嘴中喷出,形成美丽的水花。
b.喷泉的制作材料有:塑料瓶、塑料管、胶带、剪刀等。
c.制作方法:将塑料瓶剪去底部,将塑料管插入瓶口,用胶带固定,再向瓶中加入水,水就会从管中喷出。
2.幼儿动手制作喷泉a.教师分发制作材料,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喷泉。
b.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观察并讨论喷泉的美观性a.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喷泉,发现其美观性。
b.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4.创意设计环节a.教师鼓励幼儿在喷泉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如:添加颜色、形状等。
b.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
(三)结束环节2.幼儿整理活动现场,回收制作材料。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较为顺利,幼儿参与度高,积极性强。
2.在制作环节,部分幼儿遇到了困难,但通过教师的指导,最终完成了作品。
3.在创意设计环节,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作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4.本次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鼓励和评价较多,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5.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科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实验和操作,使幼儿能够理解水压和喷泉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分享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
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的视频。
《high歌》音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你见过喷泉吗?喷泉是什么样的?2、小结:小朋友在广场、公园都见过喷泉,有的向高处喷,有的喷泉是向四周喷的,有的喷泉是旋转喷的。
还有音乐喷泉,它会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变高变低、变长变短,还有水幕电影,喷泉的水会形成一道幕布,上面会演出电影。
这些都是人工喷泉。
3、提问:你知道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吗?4、小结:每个人工喷泉都有一个泵,它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喷泉。
二、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喷泉的方法。
1、观察材料,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做小喷泉?该怎么做小喷泉?2、幼儿尝试制作喷泉。
3、分享交流制作喷泉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小喷泉。
(2)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喷泉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刚刚做了许多小喷泉,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人做的,有的小朋友还会和别人合作。
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袋、有的用针管、有的用气球、有的用饮料瓶,都是把水装进这些容器里,这些容器上还要有孔,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来,这样我们的小喷泉就做好了!三、探索孔的大小与水柱的关系。
1、观察新的材料,提问:瓶盖上有什么?如果用这个瓶盖做喷泉,大孔喷出的水柱和小孔喷出的水柱一样吗?大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小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猜想”一栏。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喷泉的组成和原理;2.观察喷泉现象,探索喷泉的特点;3.学习用饮管制作简易喷泉的方法,加深对喷泉原理的理解;4.增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喷泉的组成和原理;2.喷泉的特点;3.用饮管制作简易喷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喷泉》;2.引导学生看一张喷泉的图片,询问学生喷泉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3.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喷泉的观察和猜想。
2. 活动一:探究喷泉的特点1.将水装满玻璃杯,从玻璃杯中心往上面轻轻倒水;2.观察水流的情况,引导学生探究出水的喷射状况;3.让学生总结出喷泉的特点。
3. 活动二:制作简易喷泉1.老师向学生展示饮管,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饮管制作简易喷泉;2.让学生跟随示范,使用饮管和水制作简易喷泉;3.引导学生总结制作喷泉的原理和方法。
4. 活动三:展示喷泉特点1.让学生自由发挥,使用饮管和水制作喷泉,观察喷泉的特点;2.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欣赏和交流喷泉的特点。
5. 总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喷泉的特点;2.引导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会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制作喷泉为主要活动形式,配合讲解喷泉的组成和原理以及观察喷泉现象,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喷泉原理的理解。
此外,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是,在本节课的实施中,有几点需要改进。
首先,在饮管制作喷泉的环节,过程有些复杂,部分学生容易出现操作困难,应该给予更加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其次,在展示喷泉特点的环节,由于饮管之间没有固定效果不够理想,建议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支架或绑带,帮助学生稳定饮管。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良好,但在课程安排和授课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水的世界》中的第三节“有趣的喷泉”。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喷泉,动手制作简单的喷泉模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喷泉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喷泉形成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和制作喷泉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喷泉实物或图片、教学PPT、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水、颜料、注射器、气球、纸杯、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喷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喷泉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喷泉的形成原理,结合PPT进行讲解。
演示简单喷泉实验,让幼儿观察并理解喷泉现象。
3. 动手制作喷泉(15分钟)分组进行,每组发放实验器材和学具。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喷泉,互相交流心得。
针对喷泉的形成原理进行提问,检验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有趣的喷泉吗?”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喷泉2. 内容:喷泉形成原理喷泉的类型制作喷泉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版喷泉要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个喷泉模型。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创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对喷泉形成原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喷泉,实地观察不同类型的喷泉。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家庭版喷泉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1.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和理解喷泉的原理;
•能够自己制作小型喷泉;
•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教学内容
•喷泉原理及实验现象,小组讨论;
•制作小型喷泉,小组合作;
•个人反思及讨论。
3.教学步骤
3.1 引入(10分钟)
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入喷泉原理及实验现象,设立问题:•你知道喷泉是如何运作的吗?
•你曾经在哪里看过喷泉,它们有哪些特点?
•你认为喷泉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2 实践操作(3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型喷泉制作,材料包括瓶子、吸管、
气球、水和食用色素。
学生按照步骤操作设计,制作小型喷泉;
制作步骤
1.将瓶子底部切掉,打一个孔;
2.将吸管放入瓶子底部孔中;
3.用弹性纸带将气球与吸管连接起来;
4.往瓶子里注入水,并滴一两滴食用色素;
5.将气球拉伸,将瓶子中的水压入吸管中,让气球成为一个
小型喷泉;
6.调整气球的位置,调整喷泉高度。
3.3 讨论分享(10分钟)
小组成员向全班分享自己制作的喷泉,并讨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4 个人反思(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写下自己在制作小型喷泉中发现的问
题和提出的建议。
4.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学生对喷泉的原理和实验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此外,教师在讲解中特别
强调喷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实用性的兴趣。
教学
效果非常良好,学生们也很喜欢这样有趣的科学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精选2篇(一)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喷泉的原理和构造;2.观察和探索喷泉的工作原理;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喷泉模型或图片;2.水泵和水管;3.小喷嘴和喷头;4.各种颜色的染料;5.小容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喷泉模型向学生介绍喷泉的概念和种类,并引发学生对喷泉的好奇心。
2.实验1:利用水泵和水管建立一个喷泉模型。
3.实验2:探究喷泉中喷嘴的作用。
将不同颜色的染料加入小容器中,利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喷嘴观察喷泉的效果,并让学生解释原因。
4.小结:归纳和总结喷泉的原理和构造,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实验结果。
5.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附近的喷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
他们利用实验探究喷泉的原理,发现不同喷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能解释原因。
通过实践和观察,学生对喷泉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反思中,需要强调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鼓励他们多进行探究和实践。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精选2篇(二)大班音乐教案《小动物表演》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并通过音乐和动作模仿它们。
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卡通动物图片或玩具2.音乐播放器及相关音乐3.小动物面具或头饰4.教学反思表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喜欢的动物,展示卡通动物图片或玩具,让他们说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声音。
2.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与动物相关的音乐,如《小跳蛙》、《小猫追蝴蝶》等,让幼儿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中的动物动作进行模仿。
3.角色扮演(15分钟):分发小动物面具或头饰给幼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穿上面具或戴上头饰,并模仿动物的动作。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班科学的有趣的喷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
2. 学习制作简单的喷泉装置。
3. 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学习制作简单的喷泉装置。
2. 难点: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操作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喷泉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喷泉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 分钟)讲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如压力差等。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 实验探究(10 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喷泉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喷射高度和形式。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讨论与分析(10 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讨论喷泉形成的原因。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喷泉的形成原理。
5. 课堂总结(5 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实验过程等。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喷泉,并记录制作过程和结果。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喷泉制作比赛,看谁制作的喷泉最有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喷泉的形成原理,掌握了制作简单喷泉装置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受伤。
此外,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喷泉的形成与水的容量、喷头大小及压力大小有关。
2.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对科学小实验感兴趣,初步萌发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空的矿泉水瓶子若干(瓶盖有孔)。
1号瓶和2号瓶若干(大小相同的满满两瓶水,但瓶盖上的孔大小不同)。
结论示意图两张。
2.音乐
3.场地安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1.你见过喷泉吗?你见到的喷泉是怎么样的?
2.那喷泉的水都是朝哪个方向喷的呢?
二、实验操作
今天,我请你们也来动手做一个喷泉,这里有一个空瓶子,瓶盖上有一个小孔,请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它变成一个能喷水的小喷泉呢?
1.操作实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