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二)文科综合
历史试题
24.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
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的这一观点
A. 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理念
B.批判了迷信鬼神的宗教观
C.蕴含了朴素的人文精神 D •体现了制天命的唯物思想
25. 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
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宜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 •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 •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
26. 清代嘉庆朝礼亲王昭梿曾说:“自明太祖后,立通政司,凡内外章奏,皆须于其司挂号
后,始能达入九重,故权相多以其私人专主其任。宪皇帝(雍正帝)夙知其弊,乃命内外诸臣,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 可见当时奏折制度的实施
A.要求皇帝具备勤政意识 B •放宽了权臣干政的权限
C.较好地理清了君相关系 D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27. 1902年9月7日的《大公报》记载了天津翰淑琪和张淑德举行婚礼的有关情况,宣称
这一婚礼“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国旧有之恶俗删除大半”。这反映了
A.维新思想传播使社会习俗巨变 B •洋务运动传播了西式生活习俗
C.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新旧杂陈 D •近代中国新式婚姻已成为潮流
28.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
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I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外交的新失败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D •中国近代外交逐渐自强
29.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
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
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30. 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的风潮,当时的教育部红头文件提出要在
15年内普及高等教育,
因此当年扩招增长率达到 151.52 %。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
31. 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产物法令》,其中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
必须先输送到英国, 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 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 主要目的在于
性”旗帜,以公开的政治斗争形式向封建制度开战,
把主要斗争锋芒直接指向封建专制
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33.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
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
34.
右面是1960 一 1974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示意图。 图中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的主要
影响是
35. 苏联和日本早在1956年10月就发表联合宜言,
结束战争状态,恢复邦交。但无论苏联
还是俄罗斯都没有与日本缔结关于领土争端的和约,
主要症结是所谓“北方四岛”问题。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A.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教育良性发展的势头
C.较为薄弱的教育基础
D.
“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
此规定的
A.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 .打破西班牙贸易垄断 C.获取垄断性的贸易利润
•遏制荷兰商业的发展
32.法国启蒙思想家已经脱去了宗教外衣,
抛弃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妥协性和保守性,
高举“理
制度。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是 “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这反映出法国启蒙 A.思想革命民族色彩浓厚 •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 C.鲜明而强烈的政治色彩
.反对专制,崇尚理性
A.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 B •新经济政策走向逐步被废止 C.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推行
A.促进了美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加剧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
C. 使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再度兴起
D. 促使政府加强了对市场的干预
这表明
A.意识形态的对立阻碍邦交关系 B •国家利益会影响国家外交活动
C.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D •冷战思维依然干扰着大国关系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父黄尊素,万历进士,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下狱,受酷刑而死。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等已除,天启朝冤
案获平反。黄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出庭对证时,出袖中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归乡后,黄宗羲发愤读书. “馈科举之学锢人,且建’续妙堂’于南雷,以承东林之绪”。崇祯十五年,科举名落孙山。崇祯17年春,明亡。追随南明政权抗清失败后返家隐居。清顺治年间,遭清廷三次通缉。期间家祸迭起,弟宗炎两次被
捕,几处极刑。顺治十年(1653年),始著书讲学。1663年撰成《明夷待访录》。该书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而是从“民本”的立场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主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限制君主权力。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
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
一一据吴光等《黄宗羲传》等整理材料二卢梭(1712 一1778年)出生于一个钟表匠的家庭,生活于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挣扎的时期,也是启蒙运动达到高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的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又失去双亲的慈爱,卢俊从小就浪迹天涯,先后做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他辗转瑞士、意大利和法国,过着贫困和流浪的生活,他同情民众的疾苦,不满特权的专横,时人间的严重不平等极为愤慨,拿起笔与特权社会抗争。1762年写成的《社
会契约论》提出了“天斌人权”、“主权在民”,和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民主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它一问世就透到了禁止。卢梭也被迫流亡到英国。但它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很快风靡西方世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
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据肖锋《卢梭传》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黄宗羲、卢梭二人思想的特点及其形
成的相似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成就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