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观后感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合集下载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原文、赏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原文、赏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1页。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句话来自古人的智慧,充满了睿智的思想。

古往今来,忧劳奉献,以劳兴国,始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他主张“忧劳兴国”,强调建设祖国的重要性,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古人的思想中,劳动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它是最体现苦难的过程。

古人以劳动为尊,积极奉献,以自己的劳动为兴国之本,为我们建设祖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而逸豫则是使人亡身的行为。

在古代,逸豫留下的只有怠慢和失败。

以刘邦为例,在他年轻时,他曾多次被谴责逸羽而遭受惩罚,以此教育他经营国家。

因为他没有看重劳动,久而久之,他的国家退化,最终失去了治理的能力。

在中国的历史中,经常出现“用忧劳兴国”的观念,这是祖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忧劳可以兴国”的观念被更多地引入日常生活,重新激发了社会进步的积极性,受到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思想中体会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远意义。

古人如此智慧,体现出他们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对劳动的认可,坚定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因此,我们应当在工作中修得静心,在这种宁静中,尊重劳动,奋勇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力参与工作、教育、科学研究等,日复一日,直至祖国进步、人民富足。

至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思想依然有效,只要我们肯努力,付出自己的劳动,便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只要不忘初心,以智慧去克服挑战,以自身的劳动去建设祖国,就可以真正积极投入,用自己的忧劳来兴国造福后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话题作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话题作文

1.越王‎勾践忍辱含‎垢、卧薪尝‎胆终于复国‎,而吴王夫‎差骄逸享乐‎以致灭国很‎好地诠释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创业‎伊始,面对‎强敌,矢志‎发愤,终于‎打败后梁,‎统一中原。

‎但后来因骄‎纵享乐,身‎死国灭。

这‎前兴后灭不‎是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了极‎好的注脚吗‎?难怪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了该‎著名的句子‎。

3.‎中国共产党‎的坚韧不拔‎,与人民共‎进退,不仅‎在各种强敌‎的包围中生‎存下来,而‎且日趋强大‎,击败并打‎跑国内外敌‎人而得以立‎国与几乎统‎治着中国的‎国民党狂妄‎自大、鱼肉‎人民、贪图‎享乐,终于‎被人民所抛‎弃而滚出大‎陆,蜷缩在‎台湾岛。

此‎例亦然,还‎说明: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与民‎族只要不忙‎忧劳就可以‎兴国,如果‎贪图逸豫终‎会导致亡身‎亡国!‎‎‎“满‎招损,谦受‎益”。

这句‎话不论是在‎读书的时候‎还是在当今‎的社会为人‎处事中,始‎终都是告诉‎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为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过于得意忘‎形,目空一‎切,必然会‎让人敬而远‎之。

反之,‎就算不是太‎有能力,而‎能够谦虚地‎做人做事,‎必然会得到‎大家的帮助‎和上司的提‎拔。

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国家‎,不能居安‎思危,总有‎一天是要灭‎亡的。

一个‎企业如果安‎于现状,在‎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中,‎必然会一败‎图地。

一个‎人,因家庭‎的富有而无‎所是事,游‎手好闲,终‎究会毁掉自‎己的一生,‎到了老了,‎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事‎无成。

有的‎甚至沾上毒‎品,或者沉‎迷于其他事‎物中,正所‎谓玩物丧志‎。

通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个名词‎,我联想到‎了很多。

一‎个企业常常‎在最初的阶‎段挺过去了‎——人说万‎事开头难,‎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想尽‎一切办法让‎公司能度过‎难关。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事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事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事例
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

出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五代史伶官传序》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
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本文融故事情节、议论、抒情为一体,故事情节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细致,感情
深邃浓郁,实乃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历代的文学家多视此篇为范文,不辱使命赞许,例
如明代茅坤表示此文为“千古绝调”,清代沈德潜美誉此文为“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欧阳公之文风、政见与为人,于此文可略见一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翻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翻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翻译
意思是:忧愁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天地间的道理啊!
出处:《尚书·周书》中的《逸民》篇。

原文如下:“逸豫可以亡身,惟作乐不可以忘国.”译文:享受安乐可能丧失生命,只有作乐而不忘记国事才对得起国君。

拓展资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忧患劳顿,可以振兴国家;过度安逸,就会导致灭亡。

宋代诗人陆游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他这种爱国之情和忧国之思,在《病起书怀》等诗中都有明显的表现。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文素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文素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文素材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没关系,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

"忧劳"是指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而"逸豫"就是懒惰、荒废时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勤奋努力,就能使国家昌盛;如果我们懒惰荒废,就会导致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堪忧。

你们想过为什么有的国家非常富裕、发达,而有的国家却很穷苦落后吗?这就和这句古训有很大关系了。

让我来举个形象的例子吧。

想象一下,有两个国家,一个叫"劳国",另一个叫"逸国"。

劳国的人民个个都很勤劳,从早到晚努力工作、认真学习;而逸国的人民却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劳国的农民每天都在辛勤耕作,从不偷懒;工人们则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学生们更是刻苦钻研,廉洁奉公。

相比之下,逸国的农民却常常把地荒芜着;工人们马虎草率,工作질量很差;学生们也时常把书本丢在一边,去做一些无谓的游戏。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劳国越来越繁荣富裕了。

村里修起了宽敞的水泥路,乡亲们住进了新房子;城里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到处是车水马龙……而同一时间,逸国却每况愈下,变得一片贫困落后。

村子里的道路坑坑洼洼,房屋破破烂烂;城里的工厂也在一间间倒闭,到处是失业的人……你们看,这两个国家的结果是不是完全不一样?劳国因为人民勤劳,所以国家昌盛;逸国因为人民懒惰,所以国家衰落。

这不仅仅发生在国家身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你勤奋刻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有美好的前程;如果你游手好闲、荒废时光,将来就会一事无成,被人看不起。

就拿我们班上的同学小强和小猪来说吧。

小强是个好学生,上课从不走神,作业从来不拖拖拉拉;小猪却整天扮猪吃老虎,学习很不用功。

你们猜,最后谁的成绩会更好呢?我相信大家已经明白这句古训的意义了。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对比论证作文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对比论证作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比论证作文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忧劳与逸豫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影响。

忧劳指的是生活中的辛勤努力和奋斗,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发展和进步;而逸豫则代表了懒散和舒适,可能导致个人的衰退和社会的退化。

通过对二者进行对比论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平衡工作与休闲,并且找到一个能够促进国家繁荣与个人成长的最佳方式。

1.2 目的本文旨在展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观点,并通过分析其意义、影响以及历史案例等方面,来论证为什么忧劳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也要说明逸豫对社会和个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例证。

通过比较不同态度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寻找平衡点的必要性,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启示。

1.3 结构安排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论述:首先,在第2部分中,将重点探讨忧劳的意义、忧劳带来的影响以及通过历史案例来加深我们对忧劳的理解。

然后,在第3部分中,将着重阐述逸豫的危害性、逸豫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例证。

接下来,第4部分将进行对比论证,比较不同态度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探讨寻找平衡点的必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并提出启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思考。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证,本文旨在强调忧劳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读者在追求个人成长和国家进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 忧劳可以兴国2.1 忧劳的意义:忧劳是指为了国家和社会的繁荣而不辞辛劳地工作和奉献。

它代表了个人对于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承担,是积极向上的表现。

忧劳能够激发人们的学习意愿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2 忧劳带来的影响:通过忧劳工作,个人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智力和专业素养。

这不仅为个人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智力资源和经济财富。

忧劳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奋斗向上、追求进步的氛围,推动着科技创新、经济繁荣等各方面的发展。

此外,忧劳还有利于强化社会凝聚力和集体价值观。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对比论证作文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对比论证作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比论证作文忧劳可以兴国,这句话意味着国家的兴旺需要国民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这个道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刻的体现。

Hard work can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It means that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requires the tireless efforts and struggles of the people. This principle has been deeply reflect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古代的中国,一直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努力耕耘,最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Ancient China has always been a hardworking and courageous nation. In difficult environments, the Chinese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difficulties, work hard, and ultimately create a brilliant civilization.然而,逸豫可以亡身。

这句话告诫人们不可懒惰懈怠,因为懒惰和消极会导致身心的衰弱和国家的衰落。

However, idleness can lead to one's demise. This phrase warns people not to be lazy and lazy, because laziness and negativity can lead to physical and mental weaknes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ountry.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和放松。

万水千山400字个人观后感

万水千山400字个人观后感

万水千山400字个人观后感万水千山400字个人观后感1《万水千山》这本书使我知道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离不开战士们的顽强意志的。

在过草地时,部队的粮食吃完了,战士们便吃野菜、吃牛皮带、吃旧皮鞋、吃皮枪套,这些现在人听了都要皱眉头的东西,而红军呢,一切能入口的东西他们都会去吃,战士们都能咽下去,他们这样为的是不要倒下,为的是红军万里长征的胜利。

在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地上,多少红军战士被野草毒倒、被冰雹砸倒、被严寒冻倒、被饿倒,可是他们顽强的意志却没有倒下,依旧咬着牙走出了魔爪一般的大草地。

如果我们在学习上用上一点这种顽强的精神,那么学习成绩还会不名列前茅吗?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需要顽强的精神,我想还得依靠一种坚定的信念。

长征时期的中国十分落后,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庞大的军队,跟有飞机大炮、几十万大军的国民政党作起战来只能靠最低等的打鸟用的步枪和一双脚在战场上冲锋,但是红军有坚定的信念,正是凭着这种必胜的信念,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那些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而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生长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岂能不好好学习来回报祖国?红军战士们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经了千辛万苦,它凝聚着战士们的鲜血,凝聚着红军领导干部们的智慧,它为中国的历史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继承"长征"精神,在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不辜负革命先烈们的希望。

万水千山400字个人观后感2电影《万水千山》是一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走草地的革命史迹。

每一件都是一幕幕感人的图画。

长征不仅是世界的奇迹,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事情,从这当中我们看见了中国红军的坚强、无畏、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这是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无法相比的,只有我们中国的军队才具有这样的素质和品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有无数忧国忧民,不殚前驱的有志之士。

他们或是崛起阡陌之中的."匹夫",或是剥削阶级的逆子贰臣,几十年的苦战,千千万万的人牺牲,终于在千疮百孔的国土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然而,如今有个别人躺在"席梦思"上,报怨运气不佳,偏不问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几分辛苦。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感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一句经典的谚语,许多古今名言中都使用了这句话的意思,无论在宏观的历史发展中,还是在个人人生发展中,忧劳可以换来兴国逸豫,而去除忧劳却会导致失去自身的优势和优越的位置。

从远古历史开始,就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传承,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说:“事业的实现,靠的是勤奋奔走,而不是休息花钱”,意思也正是这句谚语所表达。

此外,英国伟大文学家雪莱也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曾经说过:“只有努力才能换来胜利,没有努力便不会有任何成就”,这也恰切诠释了这句谚语的内涵。

历史上不乏君主为使国家兴旺服务,自己牲身躯,洛阳韩娥、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都是历史上应用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典型历史人物,他们为国家兴盛不惜牺牲自我,他们这种精神品质,彰显了自己的英雄气概,也创造了可以向世人宣讲的史诗,更足以证明他们的格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可贵精神。

而在现代社会,当财富滋润一切,许多人只有眼中有金钱,却不看重劳动、勤奋的价值时,他们可能以为忧劳以及努力会带来损失,因此可以选择逸豫。

然而,实际上,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加的光明的未来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意识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只有重视勤奋,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个人及国家实力,只有逸豫才会带来失去,失去这种质量才会使国家实力减弱。

总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谚语有着其重要的启示,无论是远古历史,还是现代社会,只有重视勤奋,才能换来成功,只有逸豫,便无法换来成功。

只有把这句谚语贯彻到自己的心中,更贴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让自己的每一分精力,更加有效地发挥出作用,更好地推动自己人生的发展。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出处有北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的出兵向东逃跑,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后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后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后感读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我心里有好多想法。

就像古代的越王勾践,他被吴国打败后,没有选择安逸地过日子。

他住在破房子里,每天都很忧愁,想着怎么复国。

他睡在柴草上,还在屋里挂了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失败的痛苦。

他亲自下田耕种,让妻子织布,和百姓们一起辛苦劳作。

他的这种忧劳,让越国的百姓也都很努力,大家都想让越国变得强大。

越国真的越来越强,打败了吴国。

勾践要是在被打败后,就只想着过舒服的日子,每天吃喝玩乐,那越国肯定就没了,他自己也只能一直当亡国奴。

再看看隋炀帝。

他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隋朝很强大,有很多钱,粮食也堆满了仓库。

可是他就开始贪图安逸享乐了。

他下令修大运河,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他太着急了,让百姓没日没夜地干活,很多人都累死了。

而且他还经常坐着大船到江南去游玩,那大船可豪华了,拉船的纤夫就有好多好多人。

他在皇宫里也是每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他这样逸豫的结果就是,百姓们都受不了了,纷纷起来反抗。

最后隋朝就灭亡了。

我们小学生虽然没有国家要治理,但是这句话对我们也很有用。

在学习上,如果我们总是想着玩,不想着努力学习,那成绩肯定不会好。

就像我的同桌,他很聪明,可是他每天下课就跑出去玩,作业也不认真做。

上课的时候还老是走神,想着课间玩的游戏。

结果考试的时候,他好多题都不会做,成绩一次比一次差。

而我另一个同学就不一样了。

他每天都很努力,上课认真听讲,眼睛一直盯着老师,耳朵也竖起来听。

下课了,他也会把作业先做完,然后才出去玩一会儿。

晚上回家还会复习当天学的知识,预习明天要学的。

他的努力让他的成绩特别好。

所以啊,不管是大人治理国家,还是我们小学生学习,都不能只想着安逸,要知道忧劳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我们要像勾践那样,不怕吃苦,努力奋斗,可不能像隋炀帝那样只知道享受,最后什么都没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后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后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后感如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告诫人们不要安于享乐,要勤奋,不要懒惰,人懒惰多了会出问题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说明的大概意思相同。

现在社会越来越科技化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安于享乐就只会使自己陷进懒惰的深渊,难以自拔;对国家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整天就只知道享受,不关心百姓的休养生息,那么这个国家将会面临危机,民心难求。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两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两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两篇)篇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一句名言。

元末农民战争期间朱元璋、陈友谅与张士诚三股武装势力的兴衰,是这句名言的最好例证。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应天。

从此,在长江的中下游,自西向东,形成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股武装势力并立的局势。

朱元璋被夹在中间,“论兵强莫如友谅,论财富莫如士诚”,实力最为弱小。

但陈友谅与张士诚却因“逸豫”而亡,朱元璋因“忧劳”而兴,结局大不相同。

陈友谅是当时南方起义军中占地最广、实力最强的一支。

至正十九年底,他将徐寿辉所建天完政权的都城从汉阳迁至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

第二年闰五月,又派人击杀徐寿辉,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汉。

自此,他志骄意满,认为击溃朱元璋、扫灭群雄、夺取天下易如反掌。

在筹划攻打朱元璋的同时,极力追求奢侈腐化的生活。

他在后庭聚集了数百个年轻美貌的女子,“皆锦衣玉食,用极奢侈”,供自己玩赏。

还造镂金床,建鹿圃,“尝至其所,自跨一角苍鹿,缀瑟珠为缨络,挂于角上,镂金为花鞍,群鹿皆饰以锦绣,遨游江上”。

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和支持战争费用,陈友谅根本不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不仅驱民为兵,而且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如江西瑞州上高,“元官兵粮贰万肆千零,伪汉陈友谅加一石为二石”。

随着陈友谅的腐化,他的汉政权“上下骄矜,法令纵弛”。

军队的纪律也逐渐败坏,部将邓克明兄弟“御众无律,所过荼毒”,人称“邓贼”;饶鼎臣也是“所至毒害”;有的将官力求珍宝,甚至公开带着士兵“发冢行劫”。

如此腐败的政权自然不可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一些地主儒士也深感失望,觉得他“势不可久”,纷纷倒向朱元璋一边。

加上陈友谅恃众寡谋,指挥失当,终为朱元璋所灭。

张士诚当时的兵力虽不及陈友谅,但却拥有最雄厚的财力。

他在至正十五年令其弟率兵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南下,于次年二月攻占江南重镇平江(今江苏苏州)。

初二作文读后感: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初二作文读后感: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初二作文读后感: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电影《万水千山》是一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走草地的革命史迹。

每一件都是一幕幕感人的图画。

长征不仅是世界的奇迹,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事情,从这当中我们看见了中国红军的坚强、无畏、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这是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无法相比的,只有我们中国的军队才具有这样的素质和品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有无数忧国忧民,不殚前驱的有志之士。

他们或是崛起阡陌之中的;匹夫;,或是剥削阶级的逆子贰臣,几十年的苦战,千千万万的人牺牲,终于在千疮百孔的国土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然而,如今有个别人躺在;席梦思;上,报怨运气不佳,偏不问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几分辛苦。

有些人觉得享受的时候到了,喊出;高消费;的口号;有些人为;八大件;奔波,展开了;比阔;的竞争;有些人口袋鼓了,手脚大了,头脑也热了,早把勤俭作风抛到九霄云外。

更有甚者,随即喊出;全盘西化;的调子,想把自己变成寄生虫。

这确实是忘了过去,忘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忘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我们生在今天这个飞跃的时代,勇于奋斗者得发展,反之,则堕落,哪怕有短暂的停滞,也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布满荆棘,也可能会遇到暴风雨和雷电,而它前面确有一个鲜花盛开的伊甸园;另一条平坦易行,更无风险,可等待我们的是横崖断壁。

我们当然选择前者。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为发展历史,不愧为创造历史的一代。

倘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先天下之忧而忧;,赋予自己;兴国;的使命,那么,我们写下来留给后人的,将是历史上最辉煌的乐章,这一些都要靠一种精神--一种红军长征坚强、勇敢的精神!也就是革命前辈艰苦朴素、不断奋斗的精神。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
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

出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五代史伶官传序》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
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本文融故事情节、议论、抒情为一体,故事情节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细致,感情
深邃浓郁,实乃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历代的文学家多视此篇为范文,不辱使命赞许,例
如明代茅坤表示此文为“千古绝调”,清代沈德潜美誉此文为“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欧阳公之文风、政见与为人,于此文可略见一斑。

忧可兴国,逸可亡身800字作文

忧可兴国,逸可亡身800字作文

忧可兴国,逸可亡身800字作文篇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句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逸豫可以亡身(学生习作)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治国如此,为人也亦然。

暴风雨前的海面宁静安然,人生旅途中的鲜花绚丽灿烂。

但倘若被眼前的安逸美好蒙蔽双眼,下一秒也许就会被挫折困难狙击而停滞不前。

逸豫可以亡身,因为它使人忽视潜在的危险。

人生之路的确不可预测,但小心谨慎居安思危如履薄冰使你对可能的祸患有所防备,而过于安逸的人在灾祸猝然而至时则会分外脆弱。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的统治牢不可破,秦二世也认为凭借始皇的余威自己可以坐稳天下,高枕无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翻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翻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翻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翻译:为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全文为: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水千山观后感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电影《万水千山》是一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走草地的革命史迹。

每一件都是一幕幕感人的图画。

长征不仅是世界的奇迹,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事情,从这当中我们看见了中国红军的坚强、无畏、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这是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无法相比的,只有我们中国的军队才具有这样的素质和品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有无数忧国忧民,不殚前驱的有志之士。

他们或是崛起阡陌之中的"匹夫",或是剥削阶级的逆子贰臣,几十年的苦战,千千万万的人牺牲,终于在千疮百孔的国土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然而,如今有个别人躺在"席梦思"上,报怨运气不佳,偏不问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几分辛苦。

有些人觉得享受的时候到了,喊出"高消费"的口号;有些人为"八大件"奔波,展开了"比阔"的竞争;有些人口袋鼓了,手脚大了,头脑也热了,早把勤俭作风抛到九霄云外。

更有甚者,随即喊出"全盘西化"的调子,想把自己变成寄生虫。

这确实是忘了过去,忘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忘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我们生在今天这个飞跃的时代,勇于奋斗者得发展,反之,则堕落,哪怕有短暂的停滞,也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布满荆棘,也可能会遇到暴风雨和雷电,而它前面确有一个鲜花盛开的伊甸园;另一条平坦易行,更无风险,可等待我们的是横崖断壁。

我们当然选择前者。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为发展历史,不愧为创造历史的一代。

倘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先天下之忧而忧",赋予自己"兴国"的使命,那么,我们写下来留给后人的,将是历史上最辉煌的乐章,这一些都要靠一种精神--一种红军长征坚强、勇敢的精神!也就是革命前辈艰苦朴素、不断奋斗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