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西双版纳八万知青返城风潮
知青大返城的历史能这样编纂吗
知青大返城的历史能这样编纂吗知青大返城的历史能这样编纂吗?一名上山下乡亲历者的感悟随笔近日外出几日,到我们一衣带水的不友好邻邦走了走。
出发前,一直在看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作为一名曾经的知青,很关注剧中关于知青大返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
当我看到一幕幕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的情节在眼前闪过时,久违的茫然思绪在心中慢慢升腾。
难道文革中涉及1700万年轻人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任人如此“打扮”吗?回到北京后,即写下了以下文字。
至于电视剧的编剧们是否能够看到、博文的内容是否会有众多人浏览或产生争议等问题,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历史真相将会通过互联网的广为传播,与千千万万普通知青所写下的回忆一起,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真实。
我作为这场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无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还是从思想感情上,都不能接受这部电视剧将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历史混在一起编纂的创作方法。
文革中知青大返城,是当年身在云南边疆的普通知青们自己拯救自己、呼吁改革的勇敢尝试。
但编剧不顾众多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亲历者还在世以及大量详实资料记载的事实,把一页页虚构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重要人物和场景搬上屏幕,与一些真实的历史大事件混在一起展现,无论编剧出于什么考虑,这些虚构的人物和场景,为子孙后代了解中国的知青史、为社会科学研究者研究知青史都造成了人为的混乱。
特别是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喉舌传播到海内外,对历史和现实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电视剧描述了邓小平1976—1984年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八年。
所有出场的中国政界重要人物均“实名制”,描述的也是这一时期有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但在表现关乎1700万知青命运的大返城事件时,却采用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方法,那些一幕幕虚构的人物和场景,让我有理由怀疑,电视剧中其它的情节,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我们作为文革中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不可能了解那个特殊的年代国家层面的很多问题,更不可能站在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但作为过来人对这段历史还是清楚的。
知青返城后常做噩梦 深夜喊“我不要回去”
知青返城后常做噩梦深夜喊“我不要回去”采访之初,有同事提醒我,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是很难有深切感触的。
作为一个80后记者,我对那段过往所知甚少。
只知道那个年代的苦、累、贫穷,却鲜少真正了解过他们内心的冲突、失落、迷茫和希望。
这一代曾经的“青年”,如今基本都到了“六十而耳顺”之年,有的依旧活跃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已经退休,进行着关于生而为人,如何完成自我、寻求自我的思考。
查阅资料,1962年至1979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为1776.48万人。
上山下乡的形式主要是插队、插场和投亲回原籍三种。
其中插队人数为1282.21万人,占72%之多。
文中这位知青所去的,是兴化市农村。
当年那里安排了大批来自上海、南京等地的知识青年。
这位知青,是最最普通的人。
插队的地方不偏远,经历也并不离奇。
他的经历肯定不能代表大多数——知青群体数量庞大,历经岁月变迁后命运更是千差万别。
但他在这次返乡中,流露出的质朴感悟和重新回望这段人生时的纠结、复杂,却依旧怀揣希望而不是绝望的心态,让我感受到,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或许是有共鸣的。
船逐渐靠岸了,人群熙熙攘攘起来。
水塘、草垛,满目的荒凉和贫穷。
这景象好熟悉,苏试疑惑——这不是曾经插队的地方吗?莫不是又要下乡来战天斗地了?后面有人催促他上岸。
他叫道:“不,我不要回去!”被太太推醒,方知是一场梦。
黑暗里,苏试慢慢平复心情。
重新躺下,却再难以入睡了。
这类似的梦,在近40年里,做过无数遍。
不同的环境,却都被要下乡的恐惧心情惊醒。
近40年了,他生活的城市南京,离插队的地方不过200多公里,但回乡看看的那一步却始终没有踏出——那并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1968年,1951年生的苏试在“上山下乡”开始之际,还是个在扬州中学念初二的学生,一下子从一个不知生活为何的状态,被置身于荒茫大地,身无所依,前探不清去路,后无可退之境。
最近他常在思考,到了今天这把年纪,好像并没有获得什么成就;有时候觉得已经知足了,但有时候又有些不甘、懊悔;那段岁月中,有恐惧,有忧虑,有运气,但到底留下了什么烙印,却似乎总也说不清。
转发一组老照片!云南知青大返城揭秘
转发一组老照片!云南知青大返城揭秘30年前,赴滇成都知青在绝食前宣誓:不回城,毋宁死!为了回家上京请愿“知青大返城”的率先行动,为什么偏偏是云南知青——30年前知青大返城的肇始内幕本文的“云南知青”,限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他们总计约10万人,在全国1700多万知青中,所占比例不足百分之一,但他们的影响却大大超出云南:其一是思想文化领域,从这片红土地上走出来的有王小波、钟阿城、陈凯歌、邓贤、冯学敏、晓剑等,他们当中的作品影响深远;其二是1978年底,由云南知青发韧的大返城风暴,最后终结了长达10年的中国知青运动,从而引发全国上千万知青像潮水般涌回城市。
知青返城风暴为何没有肇始于更穷困的农村插队知青,没有肇始于汇聚了30万之众的北大荒知青,也没有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广东知青,更没有肇始于禀性刚烈的新疆知青,却肇始于山川阻隔、民风淳朴的西南边陲,并迅速波及全国。
历史,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云南知青?云南知青的基本构成据《云南省志·农垦志》载:1968年,云南农垦系统开始接收知识青年;1970年3月1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下辖4个师,32个团,分布于西双版纳、德宏、临沧和红河地区的荒蛮丛林,兵团先后接收知青10.4万人,其中北京8385人,上海4.76万人,成都1.67万人,重庆2.44万人,昆明7038人。
不难看出,云南兵团的知青主体,主要来自外省市。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从此拉开上山下乡大幕。
最先抵达兵团的是北京知青,他们年龄差距很大,从高六六届到初六八届。
由于“文革”前他们接受过良好教育,有文化功底,政治敏锐,思维活跃,加上家庭背景等原因,在知青大返城之前,八千多名北京知青中的大部分都离开了兵团,包括陈凯歌和王小波。
上海知青多为六九届初中生,重庆知青和成都知青年龄最小,但生性耿直,敢作敢为,特别是重庆知青,他们少年时就见识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武斗,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斗性格。
沧海沉浮:中国知青运动40周年
沧海沉浮:中国知青运动40周年作者:来源:《领导文萃》2008年第11期1968年12月22日,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日子。
毛泽东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此后,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持续在上个世纪上演。
1700万青年上山下乡知青运动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55年。
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毛泽东对红卫兵运动态度的微妙转变,成为大规模知青运动的导火索。
1968年暑期,大学仍不招生,工厂仍不招工,66、67、68年3届初高中毕业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共400多万人呆在城里无事可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969年是上山下乡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几乎每个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
知青大多被下放到边远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
中国总计有1700万左右青年上山下乡。
豪言壮语1968年三月,经过长途跋涉的北京知青背负重任风尘仆仆地来到地处中国、老挝、缅甸边境的云南西双版纳安家落户。
知识青年热情高涨,他们自己动手搭茅屋、睡竹床、点煤油灯、喝南瓜汤。
他们不仅不觉其苦,反而觉得很浪漫,很自豪。
一位女知青在日记中豪迈写道:“……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一想到我们今天开荒地住草房是为了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我就感到热血沸腾,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另一位男同学在给家人的信中郑重地寄上一片干枯的树叶,他写道:“队长告诉我们,帝修反卡我们脖子,一两橡胶籽的价钱相当于一两黄金。
我们要为祖国争光,为毛主席争气。
我决心为种好反帝胶贡献我的全部热血和青春……”一个文艺宣传队员的感受我们公社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我加入到这支队伍中,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知青生活。
这支队伍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知青组合体。
我经历的知青回城
我经历的知青回城作者:叶辛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10期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尤有回响。
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响应号召下农村要讲知青回城,就得先说一下知青是怎么到农村去的。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
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段最新最高指示。
当时有一些青年热血沸腾,十分积极,咬破了手指,写了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从种种渠道感觉到了城乡差别很大,不是很想去。
实事求是地说,那个时代,寻找各种理由不去农村的,还是少数。
我的态度既不十分积极也没有推脱,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随大流,这是我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在1969年的春天,我就是在1969年3月31日到贵州农村去插队的,当时去插队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天还是蛮凉的,我记得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
当时我们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我们是一腔热情去接受再教育,觉得应该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那时我们年轻,非常虔诚,也很狂热,当然现在看来也有点盲目。
“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我们当时的口号。
现在我脑海中还回响着当时的这些声音。
除了豪迈,我的声音中还有些许的悲凉,当时我想:到农村去扎根一辈子,我们是不会再回来了。
知青返乡活动方案
知青返乡活动方案以下是 7 条知青返乡活动方案:方案一:咱当年那些知青伙伴们,是不是特想回当年插队的地方看看呀!咱可以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返乡之旅啊!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回忆回忆过去的苦与乐。
就像种子回到了孕育它的土地,那得多亲切啊!咱可以找个天气超好的日子,带上当年的照片、日记啥的,回去走走那些熟悉的小路,看看曾经住过的小屋还在不在。
哎呀,那场景想想都让人激动!还等啥,赶紧行动起来吧!方案二:嘿,知青朋友们!为啥不搞个热热闹闹的返乡聚会呢!把大家都叫上,这可不是一般的聚会哟!可以弄个篝火晚会呀,大家围着篝火,唱着当年的歌,跳着当年的舞。
这不就像是回到了那段青春燃烧的岁月嘛!然后再一起讲讲过去的趣事,不比在家闲着有意思多了呀!难道不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好重温一下那段难忘的时光吗?方案三:你们说,组织一次知青返乡公益活动咋样?既能回去看看,又能为老乡们做点事儿。
咱可以一起去帮村里的学校捐点书呀,给孩子们讲讲咱们的故事,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这多有意义呀!就像蜡烛照亮了别人,自己也会更闪亮呢!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这次活动超级棒,难道不是吗!方案四:哇哦,来一次充满惊喜的知青返乡寻宝活动吧!咱可以把当年大家留下的一些小物件提前藏在村里各个角落,然后分组去找。
找到的那一瞬间,肯定会超级兴奋呀!就好像找到了丢失已久的宝贝一样。
而且在找的过程中还能和老乡们互动,多有意思呀!还不快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份独特的快乐!方案五:知青们呀,要不要来一场忆苦思甜的返乡农事体验?一起下田插秧、割稻子,亲身感受一下当年的辛苦。
但这也是一种特别的乐趣呀!就像是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活力。
和老乡们一起劳作,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不试试怎么知道好不好呀!方案六:哈哈,策划一个知青返乡故事分享大会吧!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讲呢。
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那些酸甜苦辣一股脑儿倒出来。
这不是比看电视剧还精彩吗!而且还能让现在的年轻人听听咱。
“病转”:知青的艰难返城路-6页word资料
“病转”:知青的艰难返城路上世纪60年代末,一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几乎波及到上海的每个家庭。
到70年代初,有100多万上海知青告别城市和亲人,奔赴遥远的农村或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代人的命运骤然被改变。
但十年不到,历史的走向突然出现了拐点,几十万知青通过顶替、病退等各种办法像潮水般返回上海。
回城后的知青把上山下乡的艰难经历变成了打拼的动力,通过各自不懈努力和勤奋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
1968年12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这也是向全国的城市青年下达了上山下乡的动员令。
上海的父母亲在听到广播的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儿女命运的走向。
那时上海火车站和客运码头是这场运动的起点,汽笛一响,那里便成了哭声的海洋。
上海知青梁陈勇当年走的时候只有16岁,他记得自己去火车站的路上还很坚强,但当火车要开时摒不牢了,“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上海知青励亚力去江西时身高还不到1.5米,他父亲送他哥哥、姐姐时没有流泪,送他时却泪流满面。
泪别“小芳”回城去上世纪90年代最吸引观众的电视剧《孽债》,讲述了云南农场的知青们大返城的故事,电视中大批农场知青争先恐后地去敲农场公章、开返城证明的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那些大返城的知青更是难忘的经历。
这是城市的诱惑,是上海的召唤。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这首当年盛行的歌曲,其实就是大返城之歌。
按照当年的返城政策,知青如果在农村结婚就不能回城。
于是一些与农村“小芳”热恋的知青,为了返城而不得不含泪告别“小芳”,不得不把那段美好的乡村爱情埋葬在彼此的心中。
有一段拍摄于1998年的纪录片《寻梦当年》,片中知青刘家奇曾在江西那片红土地上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他的“小芳”叫田螺,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解人意的乡村姑娘。
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田螺姑娘知道已留不住城里小伙子的心了,临走前她帮他收拾好行李,他在她家吃了最后一顿饭。
“病转”:知青的艰难返城路-精品文档
“病转”:知青的艰难返城路上世纪60年代末,一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几乎波及到上海的每个家庭。
到70年代初,有100多万上海知青告别城市和亲人,奔赴遥远的农村或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代人的命运骤然被改变。
但十年不到,历史的走向突然出现了拐点,几十万知青通过顶替、病退等各种办法像潮水般返回上海。
回城后的知青把上山下乡的艰难经历变成了打拼的动力,通过各自不懈努力和勤奋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
1968年12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这也是向全国的城市青年下达了上山下乡的动员令。
上海的父母亲在听到广播的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儿女命运的走向。
那时上海火车站和客运码头是这场运动的起点,汽笛一响,那里便成了哭声的海洋。
上海知青梁陈勇当年走的时候只有16岁,他记得自己去火车站的路上还很坚强,但当火车要开时摒不牢了,“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上海知青励亚力去江西时身高还不到1.5米,他父亲送他哥哥、姐姐时没有流泪,送他时却泪流满面。
泪别“小芳”回城去上世纪90年代最吸引观众的电视剧《孽债》,讲述了云南农场的知青们大返城的故事,电视中大批农场知青争先恐后地去敲农场公章、开返城证明的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那些大返城的知青更是难忘的经历。
这是城市的诱惑,是上海的召唤。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这首当年盛行的歌曲,其实就是大返城之歌。
按照当年的返城政策,知青如果在农村结婚就不能回城。
于是一些与农村“小芳”热恋的知青,为了返城而不得不含泪告别“小芳”,不得不把那段美好的乡村爱情埋葬在彼此的心中。
有一段拍摄于1998年的纪录片《寻梦当年》,片中知青刘家奇曾在江西那片红土地上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他的“小芳”叫田螺,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解人意的乡村姑娘。
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田螺姑娘知道已留不住城里小伙子的心了,临走前她帮他收拾好行李,他在她家吃了最后一顿饭。
上海知青版纳故事
上海知青版纳故事
“哎呀,你们知道吗,当年那些上海知青在版纳可是有好多故事呢!”奶奶坐在摇椅上慢悠悠地说道。
那时候,版纳的一个小村庄迎来了一群从上海来的知青。
有个叫李明的小伙子,高高瘦瘦的,眼睛里透着机灵劲儿。
他一来就和村里的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一天,李明和几个知青在田里干活,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
“哎呀,这也太热了吧!”李明一边擦着汗一边抱怨道。
旁边的知青也纷纷附和着。
这时候,村里的阿花路过,听到他们的抱怨,笑着说:“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娃,就是没吃过苦哟!”李明不服气地说:“哼,我们咋没吃过苦呀!”阿花调皮地眨眨眼:“那你们和我们比比呗!”就这样,他们边干活边嘻嘻哈哈地闹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明他们和村里的人越来越熟悉,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有一次,村里的王大爷生病了,李明他们知道后,赶紧跑前跑后地帮忙照顾,又是买药又是熬粥。
王大爷感动得直说:“这些孩子真好啊!”李明笑着说:“王大爷,您就别客气啦,咱们都是一家人呀!”
在版纳的日子里,他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欢笑也有泪水。
他们学会了种地,学会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不再是娇生惯养的城里孩子,而变成了坚强勇敢的青年。
这些上海知青在版纳的故事,不就像那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吗?照亮了他们的青春岁月,也让我们后人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别样情怀。
这不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吗?不就是生活中最宝贵的经历吗?这些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念呀!。
知青返活动方案
知青返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知青返活动是为了促进农村青年回归故乡,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区,实现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此活动,希望能够发挥知青的人才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每年暑假期间,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和地方政府协商确定。
三、活动内容1. 知青线下见面会在活动开始前,组织知青线下见面会,让知青互相认识,了解彼此的经历和意愿。
同时,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知青制定返乡后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2. 乡村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安排知青参与乡村实践活动。
可以安排知青到农田、农家乐等地参与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活动,增加对农村产业的了解和体验,同时也可以帮助农村发展壮大。
3. 创业培训和项目支持对于有创业意愿的知青,可以安排创业培训和项目支持。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成功创业者等进行培训,并给予一定的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知青顺利实现创业梦想。
4. 就业推荐和服务对于不打算创业的知青,可以提供就业推荐和服务。
可以与当地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单位合作,为知青提供就业机会,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5. 乡村文化交流活动为了提高农村的文化氛围,并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可以开展乡村文化交流活动。
可以组织知青参与农民文艺演出、农村书画展览等活动,带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活动推广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活动的推广工作。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推广:•利用教育部门和各大学校的资源,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等渠道宣传活动。
•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布宣传内容,吸引更多知青参与。
•制作宣传视频,在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媒体播放,扩大活动影响力。
•利用地方政府和社区的力量,宣传活动并吸引当地知青参与。
五、活动评估与总结活动结束后,应针对活动进行评估与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活动的质量。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活动参与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活动经验,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知青返城后为第二故乡做出的贡献
知青返城后为第二故乡做出的贡献知青是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派往农村插队劳动的青年。
他们在农村度过了长达十年的岁月,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和生活条件。
然而,当他们返城后,他们并没有忘记他们在农村的经历,而是为第二故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知青返城后为第二故乡做出的贡献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
在插队劳动的过程中,知青们学到了许多实际的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在他们返城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许多知青选择留在农村,投身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中。
他们运用自己在农村学到的经验和技能,帮助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一些知青也选择回到城市,他们在城市中投身于各个行业,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无论是留在农村还是回到城市,知青们都为第二故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知青返城后为第二故乡做出的贡献还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
知青们在农村生活期间,深入了解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返城后,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关注农村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他们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农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知青们也积极参与城市社会事务,为城市的社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为第二故乡的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知青返城后为第二故乡做出的贡献还体现在文化传承方面。
知青们在农村生活期间,深入了解了农村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
返城后,他们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了农村的文化遗产。
他们组织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宣传农村的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农村的文化。
同时,知青们也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参与城市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
他们成为了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动者,为第二故乡的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知青返城后为第二故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还是文化传承方面,知青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往事不堪回首----知青岁月
往事不堪回⾸----知青岁⽉1970年.我刚满17岁.开始了知青⽣活.在西双版纳景洪飞龙农场⼀队.我们这拨上海知青到的时候.先于我们⼏个⽉的是昆明和北京知青.四川知青是最后的⼀批.北京知青谢⽼转和我相处不错.他性格孤僻.除了还有⼀个昆明⽀边的叫周绍基以外.再没别的朋友.我们刚刚到⼀星期左右.就被⼀起安排去⼤猛龙新建⼀个连队.在那⼉⼲了⼗天.先在原始森林的边上⽤树枝⽵⼦芭蕉叶搭好⾃⼰临时的窝.然后提着砍⼑斧⼦杀将进去.见啥砍啥.......现在回想刚踏进原始森林时的感觉:地上厚厚的腐叶散发着很独特的⽓味.藤蔓环绕的参天⼤树.到处是不可名状的植物.森林⾥的那种浓郁的绿荫.因为透不进阳光⽽显得深不可测.我们把捉到蝴蝶.寄往家⾥.那蝴蝶勉强能塞进信封.还有两厘⽶长的蚊⼦.云南⼗⼋怪:三个蚊⼦⼀盘菜.着实让上海市民们开了眼界.⼤猛龙任务完成的当天晚上.⽼天下起⼤⾬.此时⾬打芭蕉也没了诗意!湿渌渌的被褥怎么睡.⼏个⼀商量.打起背包就往回⾛.⼤约30⾥地吧.当⾛到公路上时.搭乘了⼀辆⼿扶拖拉机.正想着好运⽓的时候.车翻了!还好⼈没伤着.看起来在这满是泥浆的⼭区国防公路上只能步⾏了.谢⽼转的个⼉⽐我还瘦⼩.他那个背包带是根橡⽪筋.⾛路时背包和脊背碰得劈沓劈沓直响.⾛着⾛着就落后了.天太⿊⼤家互相看不见听得见.听着声响⼩了.就停下等他⾛近.就这样⾛⾛停停.⽼转的背包声由近渐远.由远及近.到后来.有时⼲脆没声了.我就⼤叫:⽼转.⽼转!只听"嗯'的⼀声从⿊暗中传来.等他由远及近.问:⽼转什么事?原来他背靠岩壁站着睡着了⼀会⼉.⽼转爱钓鱼.周少基和他在收⼯后.经常蹲在我们住的茅草房后⾯的⼩河边钓鱼.周少基年长于我们.是五⼗年代云南⼤学的学⽣.出⾝于有背景的家庭.不知什么原因来这⾥.好像神经受了点刺激.40岁了还没娶⽼婆.虽然落魄不堪.可整天兴致勃勃的.唱戏.拉⼆胡.钓鱼.有⼀次他们俩钓鱼回来.就忙着架⽕煮鱼汤.到伙房打好饭菜.所谓饭菜是将⼀勺菜盖在饭上.平常⼏个⽉就是⼀种菜。
关于知识青年返城运动
♨“我们花了300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 民也不满意。”——邓小平
♨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 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舌尖上的中国》
谢谢
二、大年纪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 要”这一指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 运动。 ♨1978年云南知青的集体抗争事件拉开了全国知青大返城的序幕。 ♨1978年的年底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七分场的上海女知青徐玲先之死,成为这 场大风暴的导火索。 ♨ 1978年12月14日,罢工知青向州委正式提出北上请愿的要求,并在未获同 意的情况下,强行组队北上。冲突再次迅速升级,又一轮斗争开始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南知青为例
一、知识青年简介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 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 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 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 1800万之间。
♨1978年12月28日下午,知青北上请愿团近百名代表,打着旗帜,义无反顾地 踏上铁路路轨,在昆明火车站以东两公里处一个叫做羊方凹的地方集体卧轨示威 ,致使当日应由昆明开出的数十对客运和货运列车受阻;昆明连接京沪、京广、 陇海干线的铁路大动脉中断。 ♨1979年1月23日晚上7点整,通电的最后时限已到,中央调查组依然杳无踪影 。当晚9时,首批参加绝食的男女知青,共计311人,在场部露天会场集合,经 过庄严宣誓后,一一进入绝食现场。 ♨1979年2月上旬,云南召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市有关领导商讨 如何落实国务院“六条”的精神。此消息很快在云南垦区各农场传播开了,知青 们闻风而动。很快,知青返城大风暴就从云南蔓延到了全国。上山下乡运动,就 此宣告终结。
回知青点感慨
回知青点感慨岁月往事2011-05-14 17:44:04 阅读42 评论41 字号:大中小订阅下乡43年后的今天,我们知青点8名同学又踏上了回乡之路,这已经是我回大连后的第4次回乡。
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获。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和这一次。
阔别岫岩农村25年时,我和知青点的同学们一起去寻找当年丢失的梦和青春……。
我们重新踏上这片土地,还是那么熟悉,那山、那水、那人,一切依旧。
要说变化也就是多了几间瓦房,老乡们穿的还是补丁衣裤,山村的沟沟岔岔、河流小溪还那么静静的躺在那儿。
25年过去了,旧貌依然没有换新颜,让我看了都心痛……。
25年来,党的政策逐步在向农村倾斜,希望农村早日富裕起来。
然而,这里的状况依旧,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唯一感染我的是老乡们的那份热忱。
他们听说当年的知青回来了,三三两两纷纷来到村头,叙述离别的情怀,谈得最多的当然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插队往事。
乡亲们的真诚让我们又走进了家家户户,他们把家中珍藏的好嚼咕(好吃的)全拿了出来招待我们,那场面真是感人。
离别时老乡们洒泪告别的情景令我至今挥之不去。
上周,我们又踏上了这片热土,眼前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过去的茅草房不见了,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瓦房,浓郁的现代农村气息使我感受时代的变化和历史的变迁。
丹大高速公路已经建到了离村不远的地方,如果通车,这里定会发生巨变。
村庄里很肃静,几乎见不到人,后来才得知,除了在家留守的老人,年轻人都进城了,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家有冰箱、彩电、电话,年轻人进出都用手机联系。
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已成为现实。
我心里瞬间畅亮了,这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并由衷的祝福他们越过越好!今天我们来过,以后还要再来。
因为,我们的青春留在了这里,这里还有梦,还有当年的牵挂,还有失去的年华……。
所以,我们不会忘却,不会忘却过去那段辛酸的插队生活……。
序西双版纳5万知青掀起的大返城运动从开始到结束,已过去三十二个春秋,那声势宏大、群情高昂的场面仿佛历历在目、作为当年大返城运动和橄榄坝大绝食的参与和见证人,这一生什么都可以忘,就是忘不了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挟持中央调查组共同绝食”。
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解析
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解析(原作者:周公正)2010年06月22日来源:上海知青网作者:周公正编辑:楼曙光保护视力色:值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对那个年代、那一代人作一个学术理论上的探讨是一次具有历史责任感的相会相知。
我作为一个云南知青在四十年前的12月21日这一天踏上了"知青"的人生道路,去回匆匆、是刻骨铭心的,借此研讨会将我们云南知青又是如何大返城的最后一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介绍,供诸位了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和青年学生深入实际,深入民众的需要举措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
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指示的发表。
标志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突发为一场运动不可理喻地席卷了中国大地。
其时,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为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由此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扭曲了一代人的命运。
历经十年,终于在1978年秋冬云南知青高举义旗,集体抗争,掀起了时为震惊全国的知青"返城风"。
一:云南知青解读云南知青主体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来自于北京、上海、四川、昆明的青年学生,197 0年3月正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下辖4个师,22个团,94个营,805个连,兵员共计20万人。
其中知青11万人,约占兵团总人数的55%。
据1973年10月统计共有在册知青95128人,其中北京知青5035人,上海知青35052人,四川知青41712人,昆明知青7229人。
1974年6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撤消,成立了云南省农垦总局,各师改为农垦分局,各团改为农场,实行企业管理。
至1978年冬知青大返城时,还留有京、沪、渝、蓉、昆等城市知青7万余人。
由于云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气候及民族的特殊性,十年上山下乡运动将京、沪、川三地青年学生的性格特征融汇成了云南知青区别于其他地区知青的特质和价值观。
去了西双版纳后悔一辈子
去了西双版纳后悔一辈子
去了西双版纳后悔一辈子。
两年前从攀枝花到西双版纳自驾游,去的时候在墨江住一晚上,吃住都不贵,第二看看北回归线标志园和双胞胎井,然后从墨江到西双版纳,在网上订的房间。
也可以先顺磨昆高速到磨憨,那里是到老挝的口岸,在磨憨一天,然后返回版纳,在版纳住几天,去野象谷、森林公园、风情园、曼听公园等地,然后驾车去打洛口岸,打洛是到缅甸的口岸,不在打洛住,返回景洪或继续向北朝回攀方向走,随时可以下高速找地方住下,一路再耍回攀。
虽说是全程高速,但磨昆高速有几个路段很难走,弯急坡陡,大货车多,开车要小心。
所需费用不高,尽量不在景区买东西。
如果九十月份去,版纳小香蕉,墨江凤梨可以买一些,凤梨不要买太多,容易坏。
西双版纳名气大,但我应该是不会再去了后悔一辈子。
知青大返城肇始内幕揭秘
丁惠民记得王副总理是在时任民政部部长程子华的陪同下,接见代表团的。老将军一身藏青色中山装,风纪扣紧扣,银发整齐往后梳,拄一根拐杖。大家鼓掌后,本以为能听到几句亲切的问候,没想他表情严峻,突然将拐杖往上一扬,又咚咚地在地上狠狠杵,接着就是排炮般的严厉训斥,“不是批评,是训斥”,代表们大气不敢出,“完全被老将军的威严震住了。他训斥我们丢掉了军垦的光荣传统,现在全国都在抓纲治国,你们却闹事,对得起国家吗?……”代表们全懵了,没人敢提返城的事。接见完后,“大家都觉得该说的话竟没说出来,有的代表急得哭了!”
第一批北上代表辗转到达昆明后,弄丢了募捐来的几千元经费。失去资金的代表们,冲进火车站直接上车,被阻拦,他们便使出了最激烈的一招——卧轨,致使贵阳到昆明的铁路线中断三天,而留在西双版纳的6万知青,几乎全部停工了!
当第一批北上代表在昆明火车站闹僵时,第二批50名代表从昆明城边一个叫读书铺的偏僻小站上车,绕道成都北上。途中,24名代表因喝酒、赌烟被开除,就地下车,返回各自的城市去为代表团募捐。
听说丁惠民有病,王副总理立刻叫医生给他检查身体,还开了一堆药品。
王副总理又说了些安慰和鼓励的话,让代表们回去安心工作,中央会对大家提出的要求认真考虑的,他特别说:“你们的信我已经转达给了华主席、邓副主席和叶帅了。”说着,老将军转身欲走,忽然,一位姓刘的重庆知青从后排站起身,大声吼道:“王震,你不准走!你还没回答我们的实际问题!”说罢就往前排冲,当即被警卫反扭住双手。场面一下僵住了。双方最终不欢而散。离开电影院,丁惠民决定,全体代表立刻返回西双版纳,其沮丧可想而知。
10年天涯游子,终于踏上归乡之路。
西双版纳回城风潮迅速波及全国,几个月内,上千万知青返回城市,历时10年的知青运动就此终结。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临沧耿马勐定农场,发生了更为激烈的绝食事件。当时,中央调查组进入勐定调查,成都知青们以绝食来表达回城的决心,几百人水米不进静坐三天。当调查组组长、国家农垦总局局长赵凡接见绝食代表时,一位知青竟割开自己的手腕,喷溅的鲜血震惊全场。赵凡是1937年参军的老八路,作风务实,他亲眼目睹了知青们艰难的生存现状,当几百名知青跪在他面前放声大哭时,他也流下热泪,并大声说,“孩子们,都起来!你们的情况,我一定如实向中央汇报!你们的苦我都知道,我也是知青的父亲,也有三个孩子正在插队啊!”
《听余杰《在命运的博击中突围》一书推介会的发言有感》
《听余杰《在命运的博击中突围》一书推介会的发言有感》推介会由原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海知青周公正主持。
《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一书作者:当年北上请愿团成员重庆知青李长寿、上海知青朱一平、重庆知青邹盛永先后在推介会上发言。
主持人周公正向与会者讲述了1978年底,他在西双版纳景洪街头亲眼所见由版纳垦区各农场知青们组成的游行队伍那声势浩大、感人至深的悲壮场景。
推介会上,读者和作者李长寿进行了互动,李长寿就知青们关心的一些北上请愿团赴京期间发生的一些细节问题作了解答。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黑龙江插队上海知青张刚作了总结发言。
《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一书推介会获得了圆满成功。
当天《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一书推介会的另一亮点就是原云南东风农场上海知青余杰的发言。
长期以来,余杰以其曾经是云南农场知青,当年大返城风潮全过程的亲历者,以深厚的知青情结和情感,本着尊重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精神,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掌握收集了大量史料,倾听众多当年风潮当事人的口述。
积累了大量素材,花费了大量精力,以其丰富的学识和文字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写下了219篇数百万字的记载和研究论证反映云南农场知青大返城起因、过程、结果的最为全面,客观公正的云南知青大返城研究文章。
进入他名为“滴水湖”的新浪博客,犹如进入研究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的宝库。
开博近十年来,余杰勤于思考,文思泉涌,不辞辛劳,孜孜以求,在其博客中,对涉及那段历史的所有事件、人物,文章都力争实事求是地进行质疑和述评,再现还原了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长期以来,余杰以谦虚的态度,和当年北上请愿团的成员们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每有新文发布,涉及时间节点和具体细节差错,重庆知青邹盛永等都会及时指出,余杰则立即修订,不断完善,力求还远历史真相,厘清了很多事实。
让关注那段历史,想了解那段历史的知青朋友们,以及社会人士提供了真实的资料。
余杰是认真的,踏踏实实,富有激情的。
他始终怀着着一种紧迫的责任感,数年如一日,成为了一名研究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的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封公开联名信
景洪掀起的回城波澜终于冲击到了我们这个紧靠国境线的最偏僻的农场分场.1978年11月,分场首次召开要求返城的知青大会,平时农场领导最头疼,认为最调皮的几个知青充当了头头。如4分场4队的“乱泡”(此外号极其不雅,但为了真实,只好直言不讳了),就是一位不为人上人,便为阶下囚的角色,很不安分,组织了这次大会。平时很乖的孩子,那些领导很信任的积极分子啦,党团员啦,都异常服贴地听从他们的指挥.这个时候.有谁不想回蜮呢?会场特别有秩序,为了防止授人以柄,大家都非常平和,非常瑾慎,力戒过激行为。会场上完全没有往日的喧嚣,没有串进串出的人,每个生产队的知青都整队入场,随之而来的是安静的听众和激昂的讲演者。讲演无非就是陈述知青回去的理由,陈述知青的痛苦的现状.控诉极左路线对知青的迫害。讲演的内容,丁惠明起草的第一封致邓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都已经作了很好的概括,不妨摘要如下:
一,为数不算少的少数知青,走上了犯罪道路,到另一个地方去了.
二、有的知青因生活无聊,精神空虚,抽烟.酒,偷盗,赌博,打架,闹事,作风腐化.
三、有的知青刚到边疆,工作学习尚算努力日益消沉,终于麻木不仁.
四、有的知青乱谈乱爱,以寻求刺激;有的早恋早婚,造成的烦恼不一而足, 自叹一辈子完了。
血的签名公开联名信发出一段时间了,仍然没有什么回音.知青们感到非常绝望,终于,一场大罢工开始了.知青成立了一个以丁惠明为首的罢工委员会,发出了请愿书.宣布罢工。知青头儿“乱泡”等成天忙于联络、演讲,人们戏谑他天天在“开糖厂”.“开糖厂”指得是说话激动,口吐白沫,如同榨糖时榨槽中溢出的白沫。罢工期间,在委员会的要求和领导下,整个农场社会秩序极好.平时鸡鸣狗盗之徒都有所收敛,平时好勇斗狠的家伙也规规矩矩.因为丁惠明曾说过,“谁捣乱,就取消他的签名资格。”因此,调皮者都不敢。4分场场长周万祥则继续对知青中的党员、干部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退出罢工和请愿。在罢工期间,开始了请愿书的签名征集活动.请愿书(即第三次公开联名信)的抬头是“敬爱的华主席、党中央、敬爱的邓副总理”。请愿书的开头是:“我们x x x x x名云南的知识青年,在饱经风霜已达八年之久的今天,奋全力鼓起了最后的勇气,庄严地选派有全权资格的代表,组成请愿团,前来北京向您们提交这份凝结了我们全体签名青年整个生命热情和寄托了我们全部人生信念的请愿书.这或许是种冒失的行动,但确实是出于迫不得已,甚至临近绝望,请原谅吧!”结尾则是各单位征集的签名。签名知青总数不详,按8万西双版纳知青的一半计,则起码也有4万人参加了签名.其它分场的情况不知道,4分场的签名是用血书写的.要求每个生产队一份,每人划破手指,用血署名,然后再集中起来。这时有一个问题,有些知青已有了第二代,这批娃娃要不要署血名呢?当母亲的很为难.划破小孩的手指头则太残忍,不要说当母亲的心疼,就是旁人看了也不忍心。台上经过短暂讨论,同意孩子蘸着父母的血签名.在请愿罢工期间,还开展了募捐活动。每个连队都收了100~200百元(那时知青的工资只有31元,还得是全勤).4分场管这个事儿的叫“来革命”。这小子以前叫来金富,大概是父母盼他能发财。文化革命以后,他贴出告示,宣布革“金富”的命,慷慨地说:“今天,若有人问我来干什么,我就骄傲地告诉他——‘来革命’!”于是便改成了这个名。在募捐中,我们碰到原党委书记骆卫疆,他很慷慨,捐了10块钱,只是要求不披露姓名。整个农场的机关完全瘫痪了。西双版纳有8个总场:景洪.橄榄坝、勐海、小勐伦、勐遮、勐捧、勐满、勐腊。其中除了橄榄坝农场以外,其余7个农场全部投入了罢工请愿活动.
五、不少女青年为了离开这里,纷纷到外边找对象,匆忙结婚了事.女知青的大量外琉,引起男青年思想的极大波动。六,有的知青擅离农场,长期在家依赖父母,荒废自己的青春年华。
七、不少走上领导岗位的知青,近年来也有了变化,精神不振,也想回家。
八、 由于失去劳动热情,不少青年无病装病,造成医疗上的极大浪费;还有人为了达到病退的目的,不惜自伤自残,令人痛心.
二、知青来源:主要是北京、昆明、上海,重庆、成都等城市的知青。但为世人所罕知的,西双版纳尤其是勐腊县境内的三个总场,却还有近两万名上海郊区青年农民,以知青身份下到农场,占西双版纳八万知青的1/5强.西双版纳农场来的最早的知青是一批北京知青,据说不少为“联动”分子,人并不多,走得也最早,大约1972年开始,陆续走了不少。他们大多很神秘,想必有较硬的后台。 1968—1969年还下来过一批昆明知青,他们大多也走得较早.因为他们毕竟是本省省会的人,关系多一点,可搞病退回去。 。四川的知青和上海的知青构成了西双版纳农场的主体。上海知青大多在勐腊县境内的农场。四川知青则基本上整校整校地迁来。四川知青中的女生嫁人的可不少,大多嫁给四川二线厂矿的工人,借此脱离苦海.最可怜的大概就是上海人了,女知青连嫁人都找不到地方,一个个“死蟹一只”。所有下农场的知青,从一下去开始,他们的生活目的就好象为了回城.而回城的途径又因知青的来源而颇具特色.因此,当时就流传着这么几句话:“北京靠父母,昆明靠大夫,四川靠丈夫,上海靠政府。”
中央调查团下来北上请愿活动终于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过了不久,中央调查团坐飞机到思茅,又坐直升飞机到各个分场进行实地调查。带队的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可惜我们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4分场知青召开大会,再次向中央递交请愿书.一个代表双手高举请愿书,走上台去.长者起身来按,代表不知是激动,还是胆怯,竟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泣不成声.全场的知青见了,哗的一声,全向着主席台——中央派来的人跪了下去.全场哭声震天.老人也泪水纵横,连忙扶起代表:‘起来,孩子,起来.别哭了,你们这样使我心都碎了.”“孩子们,起来,起来!我们一定向中央如实反映.你们起来.你们不能使我太悲伤.如果我生了病,就会耽误你们的时间.”终于走成了.场部大门口的公章悬挂在那里.任什么人来,都可以盖一下走.当时,还没有正式的文件下达,知青可以无条件返城。因此,还都以病退的名义走的,需要农场的病退证明.干部和老工人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注视着知青的举动. ·积愤已久的知青多少有些失去理智。他们烧房子.凡自己盖的房子或集体利用工余时间盖的房子,都烧了。家具,有的知青不愿留给老工人,也烧了.甚至碗都砸烂了.知青生活区狼籍不堪.时过境迁.今天,不少知青又开始回忆起当年的农场,回忆起那些善良的老工人,对干部的敌意也已消褪,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样,农场的老工人和干部还时时念叨着这批知青和这批知青带来的沸腾的生活。甚至周万祥,仍经常带信给昔日的知青,要求他们回去看看。知青返城运动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中国要办大事都是很不容易的,所谓“大象屁股推不动’.可是知青回城这个涉及全国各地各县各农场各公社的大问题,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大概有这么一些原因:首先是知青自己的据理抗争,尤其是云南农场和黑龙江农场,在这里的知青,既集中又有天然组织,能掀起较大规模的请愿活动.其次是社会各界的支持.知青的命运同全国城乡休戚相关,城里人有子弟在农村,农民则有知青在自己的村里,社会普遍同情知青.再其次,当时邓小平等遭受过林彪“四人帮”迫害的中央领导同志能够同情和理解知青的处境,井将此作为拨乱反正的一项内容,以稳定民心,驱动改革之轮.最后有一个机遇问题.就是中越边境自卫反击。在云南边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如傣族、哈尼族等,他们同解放军的关系比较好,但是他们并不爱知青.确实,知青也没有什么可爱的:不是满头乱发,就是剃光“白沙”(光头),一副狰狞的模样,加上偷鸡摸狗,甚至强买东西,谁喜欢?另外,当时知青农场的开荒给西双版纳的环境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毁林开荒动辄是“万亩大会战”,几个山头一推而光;然后是烧屺(烧荒),火光冲天而起,惊天地而泣鬼神,怎不天怨人怒!七十年代有两次特大寒潮,当地居民从来没有经历过,气得破口大骂知青,说这些寒气都是你们带来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首先要边疆的安定团结,象这样的知识青年闹事,当然会给边疆添乱,不如早早请出为妙.不过这些都是咱小民的猜测罢了.不管怎样,八万知青终于能回城了。 口
1978:西双版纳八万知青返城风潮
作者:张力甫
(原载〈海南纪实〉1989、7)
1978年的10月底,云南农垦总局西双版纳分局景洪总场10分场学校的老师、,上海知青丁惠明执笔起草了《致邓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当时共有974人联名签署.信上主要向邓副总理及社会各界介绍了云南边疆知青的困境,表达了回城的愿望。公开联名信发出后并没有回音;相反,丁惠明及一些参加签名的知青受到了农场领导的刁难.于是在11月16日发出了第二封公开联名信,签名人数不详;这样,签名活动就由景洪扩大到整个西双版纳。第三封公开联名信就是那封大名鼎鼎的‘请愿书”了。请愿书的签名是由每个生产队开始的,然后再汇拢到分场.到总场、到丁惠明那里.当时西双版纳八个总场除橄榄坝农场的知青没有参加外,其余的都参加了,征集的签名达数万.请愿书以北上请愿的方式向全国扩散,终于形成了全国性的知青请愿活动。这里先介绍一下当时西双版纳农场的概况.
一、编制:为迎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时整个云南省农垦局改为军垦农场,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当时的建制极为庞大,以勐腊县的六团为例,下辖二十三个营;以在勐润曼巴山脚的6团19营为例,下辖十二个连.每个连定员109人,但当时皆不足数,笔者所在的连只有70人左右。大概当时的建制还留有余地,准备接受新的知识青年。1975年.兵团又撤销,恢复农场建制,其系统农垦总局一农垦分局一总场—+生产队。
九, 消极怠工, 乡年来农场的出勤率只有50% 出工率只有30%左右,而且这30%的出工中也是出工不出力,给国家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
知青集会的时候,领导和老工人的态度各异.分场场长周万样,此君斜眼,上海人管他叫“qi 巴眼”,曾到上海动员我们去农场,以后压制青年又很厉害,因此大家对他十分憎恨.他在那段时间里一方面对知青中的党员和千部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自己也布置家人,准备武装防卫.党委书记骆卫疆是北京知青,,门头沟儿的,好些北京人很瞧他不起,称他是“沟儿里人”,含有蔑视的意思。北京知青先知先觉,什么浪头都是由他们甩出来,上山下乡是一马当先,到后来却又走在时代的前面,一个个拍拍屁股走了,只苦了那些后知后觉的芸芸众生.北京知青大多有一股忘命的劲头,政治热情高,后来发现在“为他人作嫁衣裳”时,又一个个坠落千丈,极少数后台不硬的人留了下来,颓唐猥琐,全失北京当年英姿.唯有此君仍咬紧牙关,终千混到个分场党委书记之职.谁知好景不常在,后来在“讲清楚”的时候讲不清楚,被挂了起来。此时他虽然不便支持知青的行动,心里当然是和知青站在—起的。李副场长是彝族于部,四、五十岁下,是一个童男子,才和上海一女知青结婚.虽然此段姻缘颇为离奇,但舆论普遍同情他们.作为上海女婿,李副场长当然是同情知青的,但知青回城后,他能跟着去上海吗?当然他的心总还有些矛盾。后来该女知青回上海后,李副场长曾提出离婚,倒是女方不同意。近来闻得李副场长提前退休,迁往女方的所在乡了。知青回城后,拆散的鸷鸯不知有多少,而这样看上去极不般配的婚姻却稳稳笃笃,实出乎当时人们的意料。老工人“小老广”是我们4分场4队的,老家在广西钦州地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进了农场,原来是在勐遮农场,常跟我们吹嘘勐海(勐遮在勐海县境内)那边如何如何富裕,油吃得如何多,猪的膘水如何厚,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中,勐海就跟天堂一样.他身体矮小,发育不良,三、四十岁,仍无对象.我们常说“小老广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小老广极其善良,又带有老广的耿直,和我们相处的很明公开信的是场部的广播员,女性,外号不佳,人称“翘牙”,意即暴牙。平时生产队的知青都很嫉恨她的差事——天天在广播中喊喊口号,读读大批判文章,多省力啊。因此,每当“4分场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时,生产队的知青便指着广播大骂,‘翘牙,快下来跟我们上山砍岜(砍树烧荒)!”广播早上叫得很早,广大革命知青很想多睡一会儿,于是就经常发生剪广播线的事.不过这次翘牙朗读时大家都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