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马哲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
劳动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
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二、 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
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三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主要表 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 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 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 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 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新事物:偶然→必然; 旧事物:必然→偶然)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 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含义 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是
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 “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 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 客观实在性。”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社会会历史条件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
尔文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 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
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革命性 科学性
——列宁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2 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含义 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3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第一节PPT课件
界 唯心主义)
的
本
质 的 不
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同
回 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总结:(p1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物质,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020/10/13
4
二.自然界是客观的
2020/10/13
5
宇宙与人
2020/10/13
6
三.人和社会是客观的
1.人和人类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古猿萌芽性生产劳动——人的劳动的转换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特定的统一体)
3.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支配社 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020/10/13
2
一.世界的构成及其本质
1.自然界
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的物质的自然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自然
作为人类活动要素的自然
世
界
的 构
2.人类社会
成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思想文化结构
3. 人自身
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2020/10/13
3
基督教
4.
对 世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
2020/10/13
1
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一.世界的构成及其本质(哲学回答) 二.自然界是客观的(科学论证) 三.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科学论证)
要点:从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视角(即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PT课件
知行合一。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 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王阳明
❖实践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
实践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费尔巴哈❖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 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范畴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唯心主义者突出强调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能 动性、创造性。但是它们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精 神的自我创造。
二、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 首先,认识是社会人所特有的高级反映活动,
是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
红 花!
其次,一切反映形式,都伴随着一定的信息过 程,人的认识作为社会人的高级反映活动,本质上 正是主体自觉接受、采集、加工、处理、保存、传 输客体信息的过程。
蛇!
杯弓蛇影
最后,认识在主体对知、情、意、利的统一追 求中居于主导的方面,起着制导的作用。
第四节 认识系统的结构 一、认识主体 二、认识客体 三、认识中介
一、认识主体
1、认识主体的含义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
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2、认识主体的能力结构
第一,作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的“人本身的 自然力”,尤其是人所独有的感知——思维力,是 人的成熟的自然机体中潜在的特殊才能,是人以观 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内部根据。
实践主体
实践工具
实践客体
第四,实践形式多样化发展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处理人与人社 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第五,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 本的观点。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王阳明
❖实践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
实践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费尔巴哈❖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 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范畴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唯心主义者突出强调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能 动性、创造性。但是它们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精 神的自我创造。
二、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 首先,认识是社会人所特有的高级反映活动,
是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
红 花!
其次,一切反映形式,都伴随着一定的信息过 程,人的认识作为社会人的高级反映活动,本质上 正是主体自觉接受、采集、加工、处理、保存、传 输客体信息的过程。
蛇!
杯弓蛇影
最后,认识在主体对知、情、意、利的统一追 求中居于主导的方面,起着制导的作用。
第四节 认识系统的结构 一、认识主体 二、认识客体 三、认识中介
一、认识主体
1、认识主体的含义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
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2、认识主体的能力结构
第一,作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的“人本身的 自然力”,尤其是人所独有的感知——思维力,是 人的成熟的自然机体中潜在的特殊才能,是人以观 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内部根据。
实践主体
实践工具
实践客体
第四,实践形式多样化发展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处理人与人社 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第五,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 本的观点。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 PPT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理 在 事 先
理 念 世 界
朱 熹
绝 对 精 神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及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认派别 及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吾宇 心宙 即便 是是 宇吾 宙心
贝克莱
陆九渊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及历史形态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谁是本原,谁决定谁,谁依赖谁
(哲学的最高问题) 不同回答产生: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世界是否可以认识
不同回答产生: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及历史形态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及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 界的本原,坚持精 神第一性;物质是 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列宁主义
帝国主义 和无产阶级 革命时代的 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 建设时期的马克 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邓小平理论
当代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整个 世界的最普遍的 问题,是人们对 周围世界的总看 法、总认识。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知识
概括和 社会知识 总结 思维知识
研究世界的本质和 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
马哲ppt[全部]
【1】唯心主义 ① 基本观点 ② 产生根源 ③ 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2】 唯物主义 ① 基本观点 ②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 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什么是哲学(把握三个方面的关系)
①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一般世界观是人们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朴素
观点,但缺乏理论性、系统性。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 的世界观
联系 :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
论形式。
②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即 哲学是研究世界的共性、普遍性。 具体科学研究客观世界 某个领域、层次的特殊规律。
①列宁物质概念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 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质是可认识的。
C、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一切 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绝对的
② 理解列宁的物质概念应注意几个方面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特征: 物质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 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试验 (三)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① 实践的主体 实践主体特征 实践主体基本形式 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2】 唯物主义 ① 基本观点 ②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 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什么是哲学(把握三个方面的关系)
①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一般世界观是人们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朴素
观点,但缺乏理论性、系统性。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 的世界观
联系 :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
论形式。
②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即 哲学是研究世界的共性、普遍性。 具体科学研究客观世界 某个领域、层次的特殊规律。
①列宁物质概念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 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质是可认识的。
C、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一切 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绝对的
② 理解列宁的物质概念应注意几个方面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特征: 物质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 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试验 (三)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① 实践的主体 实践主体特征 实践主体基本形式 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 功,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 失败。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 反作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 力,同时认识也能够指导实践并 取得成功。
03
历史唯物主义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虽然由社会存在决定,但并不总是与社会存在保持完全一致。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 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 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 础的发展和变革。
要点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 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在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经济 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0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实践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 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
CHAPTER 0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
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 产力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01
03 02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辟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提出和实 践。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要点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 本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章第二节PPT课件
0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02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
失败。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03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
实践具有反作用。
03
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 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 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 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 性中存在着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 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 事物的特殊本质。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 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 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 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矛盾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04
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 现,并且受到主体和客体的制约。
认识的过程
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循环 往复的过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是主体所面对 的客观事物或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 章第二节ppt课件
• 引言 • 唯物论 • 辩证法 • 认识论 • 结论
01
引言
本节主题简介
本节主题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主要探讨实践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作 用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精品PPT课件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问题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
——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 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发展有三个阶段。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物质
• 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出来的”。 • 理解恩格斯物质概念注意两点: A、物质不是 指的某个或某些物,而是“各种物的总和”; B、 物质这一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即物质本身是纯 粹的思维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它撇开了各种实物 的个性,抽取概括出其共性。所以,物质和具体物 质形态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意识的本质 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即人脑是产生意 识的物质器官。 ②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达尔文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作用:
• 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人脑是思维的物 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发展为意识的产生、 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劳动使语言产生,语言作为意识的外在 表达形式,使人们的思想得以表达和交流。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认识物质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 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对世界如何存在这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 学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
① 概念:辩证法: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内 部矛盾; 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部矛盾。 ② 关系:两个对子既区别又联系。 区别:二者回答的问题不同。 联系:后者从属于前者并与前者交织在一起。 唯物论 唯心论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三. 哲学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1. 唯物论
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物质第一性。 发展形态:第一,古代朴素唯物论;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 第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2.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在理论本质和阶级属 性上完全对立。 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人本主义与 人文精神区别开来,它反对科学主义,重视科学精神, 反对人本主义,重视人文精神。 3)马克思在批判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时候,注意到它 们中某些合理的因素,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 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阶级条件 自然科学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对象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 旧哲学的对象 知识的总汇 科学之科学 2.内容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旧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分离 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
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2. 唯心论
观点: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本原,精神第一性。 表现形态:第一,主观唯心论(举例) 第二,客观唯心论(举例)
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三. 哲学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1. 唯物论
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物质第一性。 发展形态:第一,古代朴素唯物论;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 第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2.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在理论本质和阶级属 性上完全对立。 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人本主义与 人文精神区别开来,它反对科学主义,重视科学精神, 反对人本主义,重视人文精神。 3)马克思在批判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时候,注意到它 们中某些合理的因素,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 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阶级条件 自然科学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对象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 旧哲学的对象 知识的总汇 科学之科学 2.内容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旧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分离 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
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2. 唯心论
观点: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本原,精神第一性。 表现形态:第一,主观唯心论(举例) 第二,客观唯心论(举例)
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幻灯片PPT
②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a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b王阳明:“心外无物” 王阳明: 心外无物” 王阳明 c贝克莱:“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9
5.哲学 5.哲学派别——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两派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两派划分依据: 理解) (2)关于唯物主义(理解) ) 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 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 ②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 初”物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和唯心史观(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和唯心史观(不彻底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
6
2.哲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 2.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的普 遍本质, 遍本质,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7
3.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理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即思维和存在何 内容(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本体论;(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本体论;(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认识论 意义:( :(1)理论意义:第一, ※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问题, 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2)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 )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 中的根本问题。 中的根本问题。
马哲上课ppt(内附重点)之第一章唯物论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趋势。
04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CHAPTER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要求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 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谢谢
THANKS
人的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 识和改造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同时也不断改变自己的主观世 界。
02 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CHAPTER
矛盾及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 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 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 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 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 性中存在着共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对照 ,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真理 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质变和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 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总的量变过程中存在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包含着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趋势。
04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CHAPTER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要求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 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谢谢
THANKS
人的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 识和改造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同时也不断改变自己的主观世 界。
02 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CHAPTER
矛盾及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 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 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 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 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 性中存在着共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对照 ,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真理 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质变和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 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总的量变过程中存在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包含着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
马哲第-章PPT课件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服务;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05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扩大,封建主义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得以确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1
认识世界的任务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奥秘,
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02
改造世界的任务
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创造符合自己需要
的人化自然和社会环境。
0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只
马哲第-章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目录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01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
学习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 阅读原著和文献,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02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 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世界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与世界关系的 基础和纽带。
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服务;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05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扩大,封建主义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得以确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1
认识世界的任务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奥秘,
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02
改造世界的任务
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创造符合自己需要
的人化自然和社会环境。
0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只
马哲第-章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目录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01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
学习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 阅读原著和文献,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02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 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世界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与世界关系的 基础和纽带。
最新《马哲课件》PPT课件
认识 主体
认识 中介
认识 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认识关系 实践关系 价值关系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 ——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
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 ——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
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间接性、抽象性 内部的、本质的 概念、判断、推理
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F=GM1M2/R2
来源于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实践
▪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是在实践基
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 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
时空是绝对的。
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 绝对性的真理
辩证转化
运动是相对的, 时空也是相对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 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 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 的
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 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 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 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 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 限发展。
1. 从实践到认识
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 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 通过感官得到 直接性、具体性 表面的、外部的 感觉、知觉、表象
低级阶段
理性认识 通过思维抽象得到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 认识对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游趵突泉与博物馆Fra bibliotek机械151 小组成员:
地点:趵突泉
秦学敬 刘祥 吴洪瑞 吕勇树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 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 喷涌不息的特点。
青铜器(Bronze Ware) 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 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 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 青铜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 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 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 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 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济南惨案纪念
第二站: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孔子学堂 孔子建构了完整 的“德道”思想 体系:在个体层 面主张“仁、礼” 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 以性善论(“一 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 之者性也”)为 基础,以立人极 (“三极之道”) 为旨归,以人道 与天道、地道相 会通,人道中庸 又适时之变为方 法论的完足思想 体系。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感受到了 人类文明的璀璨,以及人类在历 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按其自身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 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 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 飞跃,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 的分别。 古时和现在的人类,为了生存, 繁衍和发展,从事各种各样的活 动,但不外乎两种活动,即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博物馆,我 们看到了古人制造工具,发明文 字,这都是在认识,在改造自然, 当然,靠的使他们懂得实践。 作为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更要 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 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 握真理,从而推动社会的前进, 这是大学生的历史责任与义务。
结束
趵突泉的第一站:
堂。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 第二次 北伐进行期间,日本恐怕中国一 旦统一,必不能任其肆意侵略, 竭力阻挠北伐进行。日本以保护 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 及胶济铁路沿线。一九二八年, 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 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 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 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 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肆意 焚掠屠杀。 在中国,甲午以来一系列在日本 身上遭受的耻辱记忆被再次唤醒, 民心激愤 。历史走到了今天,历 史不应重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以正确的马克思思想武装自己, 为中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游趵突泉与博物馆Fra bibliotek机械151 小组成员:
地点:趵突泉
秦学敬 刘祥 吴洪瑞 吕勇树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 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 喷涌不息的特点。
青铜器(Bronze Ware) 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 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 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 青铜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 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 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 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 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济南惨案纪念
第二站: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孔子学堂 孔子建构了完整 的“德道”思想 体系:在个体层 面主张“仁、礼” 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 以性善论(“一 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 之者性也”)为 基础,以立人极 (“三极之道”) 为旨归,以人道 与天道、地道相 会通,人道中庸 又适时之变为方 法论的完足思想 体系。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感受到了 人类文明的璀璨,以及人类在历 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按其自身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 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 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 飞跃,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 的分别。 古时和现在的人类,为了生存, 繁衍和发展,从事各种各样的活 动,但不外乎两种活动,即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博物馆,我 们看到了古人制造工具,发明文 字,这都是在认识,在改造自然, 当然,靠的使他们懂得实践。 作为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更要 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 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 握真理,从而推动社会的前进, 这是大学生的历史责任与义务。
结束
趵突泉的第一站:
堂。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 第二次 北伐进行期间,日本恐怕中国一 旦统一,必不能任其肆意侵略, 竭力阻挠北伐进行。日本以保护 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 及胶济铁路沿线。一九二八年, 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 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 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 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 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肆意 焚掠屠杀。 在中国,甲午以来一系列在日本 身上遭受的耻辱记忆被再次唤醒, 民心激愤 。历史走到了今天,历 史不应重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以正确的马克思思想武装自己, 为中国的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