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霍姆林斯基的自然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探析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其“自我教育”理论在所有教育理论中颇具特色,在教育实践中对“自我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德育理论和和谐教育理论的关系作广泛深入的探讨,对完善我国的教育理论,加快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德育理论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和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一生撰写了41部教育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
在他的教育著作中,既有大量活生生的事例,又有深邃的理论概括,因而人们把他的书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在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环境教育”思想和“自我教育”思想。
尤其是他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著名论点,在其所有教育理论中颇具特色。
本文拟对其“自我教育”理论作一定探讨。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界定“自我教育”理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强调真正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在其论著中有许多关于“自我教育”的论述。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大自然、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不仅认识周围世界、大自然、劳动和社会生活等客观世界,还要认识主观世界,即有一定的认识自我的能力,这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一个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提高自身能力的活动,它必须借助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自我意识来进行,如自我意识尚在形成或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学生,都难开展有效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思想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思想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启示一、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思想田园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让孩子跑到田园里去,而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回归。
这里的田园是个实体,也是一种喻体。
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是把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在生活中体现教育,他把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紧紧的联系实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
(一)田园教育是回归自然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生涯紧密联系相伴的帕夫雷什中学,他以这里为教育的基地,使这所普通的乡村学校拥有了优美的育人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充满创造性地将教育思想与具体的环境有机结合,他主张让儿童回到大自然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田园教育是对情感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对情感教育尤为重视。
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因为有情感,人会自觉地投入,获得很大的动力。
同时,情感的发展与学生将来发展成才的目标导向、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成绩都是成正比的。
基于这一点,作为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教育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培养学生做人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效果。
(三)田园教育是劳动的教育。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教育手段,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思想。
他认为臻于完善的劳动可以使人确立自己的个性,它是蕴涵无限威力的教育源泉。
在即将成年之前,就意识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才能。
这意义是非常大的,这个自我意识也就是个性形成的实质所在。
二、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思想中我们的农村教育可以得到的启示中国的农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田园教育方面的理论为我国农村教育提供了许多可借鉴启发之处。
(一)在大自然的教育中改变培养目标目前中国农村教育的教育目的还是升学率和教孩子们跳出农门。
农村的教育总是用一种自卑的心理看待自己,趋附城市教育。
城市化倾向导致农村教育不会从自身吸取教育资源,一味的向前看,农村教育从教材、教法、课时安排都向城市看齐,缺乏自己的特色。
浅析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
浅析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摘要]本文对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于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自我教育是学生正常的精神发展的条件,战胜自己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劳动、体育锻炼、美育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因素,引导少年学生真正的阅读是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教育者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指导者等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当前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精神发展学校担负着育人的重任,不论是教学还是德育,都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必须重视发挥其自我教育作用,目前倡导加强素质教育,也就是要着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3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关于自我教育的论述在今天仍有极高的借鉴价值,本文是对他这一教育思想的系统梳理,希望能从中领略部分精髓为当代所用。
一、自我教育是学生正常的精神发展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个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会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时期,在这个年龄期,学生正常的精神发展,取决于他在活动和集体关系的各个领域(智力生活、劳动、道德信念的形成)中的自我确认进行的深刻程度如何。
“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实际上指出了在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中自我教育对其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性。
学校培养的人才,无论将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必须是精神生活丰富、道德纯洁和体格健全的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
做到这些,除了依靠社会、学校的教育外,更多的依靠他们自我主动地教育,所以能否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至关重要。
二、战胜自己是自我教育的起点老子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魂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帕甫雷什中学,这所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工作过的“快乐学校”,早已成为我国许多教师向往的教育圣地。
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教育遗产被誉为“活的教育学”,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却仍散发着鲜活的生命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饱含着他对学生的爱和人道主义精神,认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个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这5个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必须要改善教育过程,实施“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思想与传统片面的学科知识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它注重的是教育同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生受教育过程与自我教育过程相结合等等。
“和谐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在以上这些因素和谐共存的状态中得以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里通过推行一系列的创举来实践其“和谐教育”理念,譬如让学生在“蓝天下的学校”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建立家长学校以保证学生在校和在家所受影响的一致性等等。
在由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即《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所结集而成的《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到处充满着“和谐教育”的精神。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教师在“和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学生朋友的双重角色。
要使“和谐教育”得以开展,教师应该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二是要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使其各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三是要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力问题,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面发展。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将“和谐教育”的概念纳入到了“全面发展”的理论之中,并作了实践尝试,“和谐教育”的精神也成为贯穿其教育思想的精髓。
树立自己的教育信念(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doc
树立自己的教育信念——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教育家。
一生注重基础教育理论的研究,著作较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
概括地评价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并对其进行准确把握是比较难的,我只是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部分著作的阅读,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对其中主要的思想观点做一个粗浅的理解,与大家共勉。
一、学校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任务是授以青年一代以中等教育,把他们培养成积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英勇刚毅的爱国者,对资产阶级思想毫不调和的愿为革命胜利贡献一切力量甚至生命的人。
”针对当时侵略与反侵略的两中意识,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任务中提出“积极的共产主义建设者”,“英勇刚毅的爱国者”,“对资产阶级毫不调和”,“为革命胜利贡献一切甚至牺牲生命”,就成为正确方针。
这个方针既是帕夫雷什中学的办学方针,也是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
那么,我们的学校方针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学校的任务是什么?我认为有几个因素值得重视:(1)中国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是首要任务。
这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应在学校贯彻。
(2)有知识和技术是否意味着一个现代化国家?一个经济发达但道德败坏的国家算不算现代化?不言而喻,加强学校德育是极为重要的。
(3)现行中学教育关于见义勇为的思想是“在保护自我的条件下见义勇为,不做无谓的牺牲。
”所谓“自我保护”就不是无私无畏,可能培养的结果就是懦夫和阴谋家,可能培养的结果就是中国再不会产生伟人,简直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悲哀。
有些人在讨论,“见义何为”,见义不为,见义利为,见义智为。
都反映了我们的人心再不仗义。
(4)社会主义前提。
国体决定了教育性质,学校教育姓社或姓资,是不能讨论的,和经济不一样。
(5)服务对象的双重目标。
我们过去忽视了家长的需求,只知道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教育思想泰斗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 教育思想泰斗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 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 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际教育工作者 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 记肩负的理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 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每天5:00 — 8:00 在那间小小的校长办公室,回忆、思 索……用清晰的笔迹写作,有时能写 8 —10 页 ●每天一到上午 8:00,他走出办公室,迎接来上学的学生 ●等学生进校以后,他开始巡视全校,深入各部门或教研室、 会议室; ●每学期听每位教师 15 节课,并认真做笔记; ●一直坚持对四、五个“最难教育的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和 教育; ●经过他长时间观察和做过工作的孩子共有 3700 多人,对 每一个孩子都做过记录,苏霍姆林斯基自己说“3700页笔记 记载了我的全部教师生活。每一页我都献给一个人——我的 一个学生。” ●全校 29 个班级的 700 多名学生都成了他观察和研究的对 象……
……
1.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了家长委 员会和家长学校,系统地对家长讲授教育学和心理学; 2.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上午上课,下午进 行课外小组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学生的兴趣特长; 4.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但文学课、历史课要贯穿育人目的, 就是数学课也同样要达到育人的目的; 5.把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与培养他们的个性结合起 来,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和谐的发展。
浅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权威资料]
浅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G64 【】A 【】2095-3089(2016)35-0025-01苏霍姆林斯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学家之一,在他从事教育教学的三十多年中,他既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也是极为出色的管理者,他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是当时最著名的学校之一,良好的学校环境、完善的学校管理体制、优秀的教育集体是其主要的管理方式。
一、良好的学校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园环境对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他认为实现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是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创造性地把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通过环境更好地实施了他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的物质基础作为教育过程得到保证的重要手段。
这之中包括自然条件、校园布置、教育教学设备、教室设计以及充足的图书等等。
他特别重视校园环境,他强调校园环境必须要精心设计,应该要尽量利用环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校园环境建设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园中绿色植物茂盛对于学生十分有益,帕夫雷什中学到处都是树木和花草。
他认为校园的建设首先要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注重学校环境的整洁美丽,能够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很重视学校的人文氛围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的二十几年里,这里的校园环境的建设无疑是成功的,然而更可贵的是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使教育者和学生的人格,气质得到提升和完善。
在学校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校园文化有其独特文化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不仅能够直接影响教育者和学生的思维品质,行为方式和元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教职员工以及学生,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行为习惯和准则,都有重要的影响,能有效提高人文素质。
二、完善的学校管理体制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管理方面一是重视行政组织机构的领导管理,另外就是注重教育思想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此外,他还阐述了诸如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论学校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自1948年至1970年一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他认为校长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领导。他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因此,他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常年做班主任工作,并天天坚持听其他教师的课。他说:“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就算我这一天什么也没做。”“如果今天去区里开会,明天就得补上,听四节课……如果我在一年中没有听过一位教师的至少15至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他把听课和分析课当作校长的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他十分重视学校的思想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带动和组织教师全面了解研究儿童,定期举办了研讨会,就某个学生的情况实行教育会诊。他本人亲自搞调查,作记录,深入研究了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试办了一个6岁入学的预备班“快乐学校”,从预备班到一年级,再连续跟到十年级,一直担任该班的班主任,跟踪观察和研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学习著名教育家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著名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几位著名教育家的心得体会。
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倡“生活教育”和“社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 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将教育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2. 社会教育: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3. 教育与教学相结合: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生活的,教学是生活的,生活是教育的,教学是教学的。
教师要将教育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提倡“全面发展教育”和“和谐教育”,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下是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 全面发展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要追求和谐,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我认为,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尊重。
3. 个性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茁壮成长。
三、杜威的教育理念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家,他提倡“经验主义教育”和“儿童中心教育”,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启示
目录摘要 (3)1绪论 (4)1.1选题理由 (4)1.2研究意义 (4)2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 (5)3全人发展观内涵 (5)4全人发展观启示 (6)4.1教师应深度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6)4.2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培养其独立人格 (6)4.3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学会独立思考 (7)5师德观内容 (7)5.1全心全意的热爱学生 (7)5.2爱岗敬业 (9)6.师德观启示 (10)6.1在选拔教师时,就要提出对教师的热爱 (10)6.2给教师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教师拥有创造性研究和充实自己的时间和机会 (10)6.3营造良好的教师集体合作、协作氛围,促进教师间合作、沟通和互助.10 6.4鼓励教师阅读,养成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 (11)6.5更新师德观,不能吹鼓神话的师德,而应该是更切合教师实际的师德观117.德育思想 (11)7.1德育目标 (11)7.2德育内容 (12)7.3德育原则和方法 (12)8.道德教育思想内容 (13)8.1道德教育要尽早抓起 (13)8.2培养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13)8.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4)8.4注重德育环境的创设 (14)8.5重视主体自我教育 (14)9.道德教育思想启示 (15)4.1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及早实施 (15)4.2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15)4.3从训练规范、行为人的行为做起,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5)4.4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充分发挥道德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 (16)4.5强化主体参与,发挥主体自我教育的作用 (16)结语 (16)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摘要: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创立了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教育著作有:《帕夫雷什中学计(1969)、《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965-1967)、《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69)等。
(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涵义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在他看来,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即"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忽视哪一方面域只偏重哪一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则要求"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
"但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非要求每个人的所有方面衡发展,也不意味着每个人能够胜任所有的工作,能够不停地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
霍姆林斯基对此作了清楚的说明: "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于是,全面和谐发展就与个性发展有了必然的联系。
在他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同掌握高深的知识、同积极的社会活动和劳动活动、同任意选择职业的可能性联系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个人简介 基于人道主义的教育信念 论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简要评价
个人简介
瓦· 苏霍姆林斯基 阿· (1918-1970),前苏联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实 践活动家。他从17岁即开 始投身教育工作,开始其 教育生涯,直到逝世,并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 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 1926年,入一所七年制的农村学校学习。 • 1933年毕业,翌年进入了短期师资训练班 。 • 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 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 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 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简要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 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 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 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的最 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 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 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 论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 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 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 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 。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 长。 •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 • 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 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 什中学的校长。
• 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 学院通讯院士。 •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 •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 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 柯奖章等。 • 1970年逝世,享年53岁。
幼儿教育学外国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学外国教育家及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著有《忏悔录》、《爱弥儿》等书,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卢梭是西方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开一代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教育。
他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中发现儿童,并按照儿童的特殊的年龄阶段来认识儿童,发展儿童。
2、感官教育。
他认为应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让儿童多摸、多看、多嗅、多接触外界事物,最好利用自然界的种种问题,使儿童学习有关轻重、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的知识,切忌进行知识和道德方面的灌输教育。
3、性教育。
他反对在性的问题上一味欺骗儿童的做法,强调应使儿童对“性”的自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用适宜的工作和活动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精力有发泄的出路。
4、德育。
他是一位性善论者,提出“天赋良心说”,主张“博爱”,认为道德教育应经历“自爱”——“爱亲近的人”——“爱全人类”三个情感阶段。
5、“自然后果律”。
他主张用“自然后果”去教育儿童,即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错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中受到教育,并改正错误。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卢梭福禄贝尔(也译成福禄培尔)德国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人的教育》是他的教育代表作。
福禄培尔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任务、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构成了他教育思想的主体。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人类内在的精神本性和力量,培养万物统一的人生观。
基于教育的目的,他提出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挖掘儿童内在生命的潜力。
为了实现以上教育目的和任务,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1、体育卫生。
他既重视对儿童的体育活动和锻炼,也要求向儿童传递一些知识,养成必要的卫生习惯。
2、游戏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4、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1)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校门里不应当培养不幸的人,即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第 四卷502页《帕夫雷什中学》) (2)重要的是要用志向鼓舞人 。 重要的是要用志向鼓舞人 在我们艰难的事业中,一个最棘手、最难以捉摸的工作,就是 用志向去鼓舞人。……志向是同一个人对自己的约束,给自己的 承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相联系的。(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 培养》65页) (3)青少年积极作用取决于他对未来的态度 。 青少年积极作用取决于他对未来的态度 对前途充满信心,认为未来是通过现今社会成员的积极努力能 创建的一种社会现实,这都是我们应当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一种十 分重要的道德特征。(第二卷30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 成》)
1、关于教育
(1)教育是重要的 教育是重要的。 教育是重要的 科学的发展,国民道德的进步以及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关 系的建立,都取决于学校,取决于教育过程的文明以及教育 与教学方法的完善程度。((五卷本)第一卷89页《全面发展的人的 培养问题》) (2)教育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共同精神活动 教育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共同精神活动。 教育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共同精神活动 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而是长辈 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第五卷485页
《没有信任便没有教育》)
(3)人是要教育的 人是要教育的。 人是要教育的 人是要教育的,为此必须懂得用什么去进行教育和怎样 进行教育。(第四卷753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4)要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要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要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教育才能的基础,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 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 知道,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才刚刚开始生活在世界上,我 们可以使这个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 人性的东西不受压制、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个决心献 身于教育的人,应容忍儿童的弱点。如果对这些弱点仔 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它们, 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重要的,不应对它们生气、愤 怒和加以惩罚。(第二卷537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5)教育工作的实质是升华人的素质 教育工作的实质是升华人的素质。 教育工作的实质是升华人的素质 如果我们说,教师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那么,在 我看来,这项复杂而尚未研究透彻的工作的实质,就是 使人亲眼看到知识使他得以升华,激发了为人的自豪感, 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励他为正义思想的胜利而奋 斗。(第五卷615页《特殊的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概念是一种以自然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它认为孩子们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而不是仅仅通过课本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概念的核心思想是让孩子们从经验中学习,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它强调孩子们要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从课本上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概念还认为,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参与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来学习,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到大自然中去“旅行”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到自然界去“旅行”的自然教育思想和主张。
他认为,“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各种各样复杂的音乐。
我们每出去参观一次,就把这本大自然的书读上了一页。
”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多开展到自然中去“旅行”的“思维课”,通过阅读自然、亲近自然,发展儿童的阅读、表达、感知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开展自然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喂”给幼儿过多的知识,因为单纯地讲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反而会影响幼儿的发展。
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兴趣和热爱可以使儿童产生更多的亲近和探索行为,知识和能力是伴随这一过程自然产生的。
开展自然教育时,教师要以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为基础,推动幼儿在丰富的观察中钻研事物的因果关系,在直观表象的基础上建立对事物和现象的抽象认识。
教育是一个等待花开的过程,急不得,快不得,必须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一点点前进。
同样的,到大自然中去“旅行”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和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坚持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旅行”,陪着孩子与风竞跑,同雨高亢,与花比美……聆听鸟儿的歌唱,领悟山川的静穆以及造化的雄伟,不断探究、学习。
教师和家长只要坚持不断地带领儿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儿童就会在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然教育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教育话题。
当前,国内许多幼儿园都在学习国外自然教育以及森林幼儿园的一些做法,同时也在大胆进行本土化实践和探索。
如何基于本地自然资源,更好地开展自然教育?我们通过阅读经典,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
自到大自然中去“旅行”文|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月香幼儿园黄双雷52在小班自然教育活动中,幼儿对自然万物有着深厚的兴趣。
在观察过程中,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狗尾巴草好绿啊!”“狗尾巴草摸起来感觉痒痒的。
”“太阳好亮啊!”……于是,教师提供了纸和笔,让幼儿将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及时绘画下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霍姆林斯基培养思维之魂之阳早格格创做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尔国中小教培养处事者所死知的前苏联出名培养试验家战表里家.帕甫雷什中教,那所苏霍姆林斯基少久处事过的“快乐书籍院”,早已成为尔国许多西席背往的培养圣天.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培养遗产被毁为“活的培养教”,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却仍集收着新陈的死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思维鼓含着他对付教死的爱战人讲主义粗神,认为书籍院的核心任务便是要培植周到、战谐死少的合格百姓战幸运部分,使教死正在德育、智育、体育、处事培养、好育那5个圆里得以战谐死少.怎么样才搞真止那样的培植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必须要革新培养历程,真施“战谐培养”.“战谐培养”思维与保守部分的教科知识的教教是截然分歧的,它注沉的是培养共创制性的死产处事相分离,课上课下相分离,校内校皮毛分离,效率教死死少的百般培养力量相分离,教死受培养历程与自尔培养历程相分离等等.“战谐培养”所探供的目标是教死正在以上那些果素战谐共存的状态中得以周到死少.苏霍姆林斯基正在书籍院里通过真止一系列的创举去试验其“战谐培养”观念,譬如让教死正在“蓝天下的书籍院”里与大自然亲稀交战,修坐家少书籍院以包管教死正在校战正在家所受效率的普遍性等等.正在由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即《把所有心灵献给孩子》、《百姓的诞死》、《给女子的疑》)所结集而成的《育人三部直》(群众培养出版社出版)一书籍中,到处充谦着“战谐培养”的粗神.正在书籍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西席正在“战谐培养”的真施历程中饰演着指挥者战教死伙伴的单沉角色.要使“战谐培养”得以启展,西席该当处理佳以下三圆里的问题:一是要处理佳教死表里教习与试验活动的闭系,使二者处正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战谐状态之中;二是要处理佳教死百般才搞的收挥问题,使其各圆里的表示能战谐死少;三是要处理佳教死的情绪战情感能源问题,鼓励教死以自疑的心态去真止周到死少.早正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便已经将“战谐培养”的观念纳进到了“周到死少”的表里之中,并做了试验测验考查,“战谐培养”的粗神也成为贯脱其培养思维的粗髓.而纵瞅尔国前提培养教教试验的死少,让人不由欣喜天创制,本去苏霍姆林斯基的“战谐培养”观念与咱们目前修制战谐社会、构修战谐培养那一要害战术与背的粗神竟是如许相似战切合!笔者做此文之时,恰遇正在珠海举止的苏霍姆林斯基培养思维与尔国培养革新国际商量会圆谦降幕.一些博家战少久处事正在教教前线的中小书籍院少们便试验苏霍姆林斯基“战谐培养”思维的情况举止了介绍,其中一些书籍院已经将“以教死的周到死少为本”、“培植战谐死少的教死”等动做办教的目标战探供的目标.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思维扎根于试验,根源于试验,也必定需要后裔去还本、付诸试验.目前,正在世界上下大举提议修制战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正在分离尔国简直国情的前提之上,充分试验“战谐培养”思维,才是真真深进天明白、汲与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宝贵培养遗产的粗髓.苏霍姆林斯基主要培养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培养家中通过表里与试验相分离的讲路去死少培养科教的灿烂典型.他的教改体味战他的培养思维是切合当代培养死少的普遍央供的.他对付培养职业的无公奉献粗神,是他博得乐成的力量源泉;他对付表里问题的勤奋、供真的探索粗神,使他赢得了要害的表里修树.一、提出要把部分教死培植成本性周到战谐死少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培养的任务便是要培植“本性周到战谐死少的人”.所谓“本性周到战谐死少”,依照他的意睹,即“表示着处事与人正在百般活动中的歉富粗神的统一,表示着人正在品止上以及共他人的相互闭系上的公德杂净,表示着体魄的完好、审好需要战趣味的歉富及社会战部分兴趣的百般”①他指出:“正在那个战谐中,不大概,也不需要确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咱们只可道,周到死少的某些圆里对付于人的所有粗神天下的效率大概比其余的圆里大一些.”②共时,“本性周到战谐死少”也不是表示着一部分不妨连接天从一种工做转到另一种工做,而是指每一部分正在粗通自己所进止的博业的共时,另有兴趣战本收加进所有其余的知识范围.他道:“周到死少的思维是跟样样皆搞而又囫囵吞枣是毫不相容的.”③苏霍姆林斯基战女童正在所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在书籍院中德育、智育、体育、好育战处事培养皆是要害的,不第一、第二之分.他道:“正在培养效率的完备的体系里,那怕不过忽略了其中的一个关节皆市益害那个有机的统一”.他强调公德里貌正在每部分身上起着主宰的效率.他认为“社会央供书籍院培植出去的人,不管他进止什么处事,皆该当是一个公德下尚的人”.果此,书籍院中的所有处事皆应当包罗公德培养的意思,收挥德育的效率.他也强调智育的要害性,认为“无知的人对付于社会去道是伤害的,”“书籍院应当不让所有一个不正在才华圆里受过锻炼的人加进死计.”④他还非常沉视处事培养战好育,强调课中与校中培养的效率.他认为,如果不给教死提供脚够的自由活动时间,要死少他们的兴趣、快乐喜爱战才搞是办不到的,要培植周到战谐死少的人也是不可能的.合理的教习制度,课内中教教的有机分离,便使德、智、体、好战处事培养融为一体,死少了教死教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战创制性,为他们降教便业挨下良佳的前提.正在真施“本性周到战谐死少”培养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使人的多种百般的才搞、天赋、理念、兴趣战快乐喜爱等本性特性得到充集收挥.他强调道:咱们的培养目标“便是让走背死计的每一个青年男女的才搞得到最充分的收挥.”⑤正在苏霍姆林斯基瞅去,本性周到战谐死少是对付每一个受培养者的共共央供;而百般才搞、兴趣、快乐喜爱的充集收挥则一视同仁,果此,他央供西席必须以闭切而又深思死虑的审慎做风去对付待每个孩子的劣缺面,勉力设法把教教战培养处事安插得使每一个教死皆能隐现出他的天赋,找到他喜爱的活动,并正在那圆里成为下脚.总之,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把部分教死培植成本性周到战谐死少的人,既是“本性周到战谐死少”培养表里的出收面,又是它的归宿面.那一培植目标是以“周到死少”为主体,把“本性死少”、“战谐死少”与“周到死少”三者混合正在所有,成为互相通联、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真足.二、论证了公德培养的真量战要收正在苏霍姆林斯基“本性周到战谐死少”的表里中,公德培养居于主宰的职位,他认为,从书籍院培植出去的人,不管他进止什么工做,皆必须最先是一个有良佳公德本量的人.他最先提出了德育的主要真量战任务:1.竖坐女童脆定的共产主义公德疑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公德疑奉是公德死少的最下目标,大概者道是“对付脆持真理、道明自己瞅面的粗确性、并为此随时准备做出所有死的一种热忱企视”.公德疑奉一朝产死,便成为部分心目中真足粗确的真理,成为人的一种能能源量;反之,一部分如果缺累脆定粗确的公德疑奉,便不粗确的目标.他认为,共产主义疑奉,是激励女童战青少年不竭爆收下贵的、杂净的、好佳的希视的源泉.如果教死能从内心真真认识到共产主义疑奉的下贵脚段,那么,他便会为社会的便宜而投身于死计.苏霍姆林斯基指挥兴趣小组活动2.培植女童歉富的爱祖国、爱群众的公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公德情感乃是“公德疑奉、规则性战粗神力量的核心战血肉;不情感,公德便会形成枯燥有趣的空话,只可培植真君子”.正在他瞅去,书籍院应由浅进深,由近及近,培植教死的公德情感.比圆,先培养教死景仰自己的母亲,相识战体揭母亲的忧伤战易处,力所能及天分担母亲的家务琐事;由此扩而广之,为爷爷、奶奶、女亲、兄少、弟妹献出爱心,付出爱止;再扩而广之,为家城献出爱心,付出辛劳,做出孝敬.继启扩而广之,为家城女老城亲,更加是孤老病残城亲,献出爱心,施以擅止.再下一步,为素昧平死的路遇共胞,献出爱心,搞出擅举,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断止,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母亲皆不爱,他会爱自己的祖国吗?爱出于奉献,奉献中死出情感好.⑥3.培植女童良佳的公德习惯.依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意睹,公德具备继启性,而且存留着齐人类的基础公德规则.正在人的本性产死中,童年是一个闭键时期.果此必须从幼年启初,便对付女童举止公德培养,使他们逐步天明白社会公德的基础规则,从而养成良佳的公德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更加强调把“共情人、闭心人”视为奠基性本量,他认为,孩子正在童年时期对付人的灾易、不幸、烦恼战孤单特天敏感,此时培植他们那圆里的本量最为灵验.他也认为,景仰处事,景仰处事成果,景仰处事者,对付女童也是极为要害的品德.苏霍姆林斯基确疑:如果女童明白为他人的幸运战高兴而付出处事,并为此而流了汗,那么他的心便会变得擅良、敏感战温柔.与此差同,如果一个女童正在童年期并不产死上述良佳的公德习惯的话,那么,所制成的益坏将是无法补充的.正在对付女童举止公德培养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该当按照以下门路战要收:1.通过主动的试验活动,产死女童良佳的公德本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正在女童身上去掉某种不良的止为,养成某种佳的品德,仅靠遏止、告诫是近近不敷的,还必须正在培养的带收下,让女童自己去主动试验,走上粗确的讲路,疑赖自己有克服艰易的力量.他断止:女童良佳的公德本量,惟有依赖他们自己的齐力试验,才搞产死战坚韧;他们搞的佳事越多,给坏事的可乘之机也便越少.2.脆持正里培养,使劣良本量正在女童身上占收配职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在所有一个女童公德本量的产死历程中,皆存留主动果素战消极果素的斗争.果此,正在培养女童,特天是缺面,过得较多的教死时,必须脆持正里培养,充分安排起女童的主动果素,使劣良本量正在他们身上占收配职位,那样才搞唤起女童对付好佳真物的背往,助闲他们竖坐主动上进的自疑心,养成自尔培养、自尔管制的本收,为进一步担当培养战不竭克服消极果素创制条件.3.抓佳普遍培养,充集收挥教死普遍的培养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中部环境是女童粗神死计的决断性果素.教死的死计环境便是书籍院普遍战班级普遍.那个普遍是教死死少的“土壤”,对付教死的意识倾背、疑奉、观念、兴趣战本收等本性特性的产死具备巨大的效率.他道:“普遍活动中进步的社会思维展现得越收会,动做社会小细胞的普遍的效率越大,那么它的培养力量也便越大.”⑦果此,培养者应有脚段、有计划的构制战培植教死的健康的普遍,通过普遍构制的百般有培养意思的活动,并修坐合理的接往,寓培养于教教、社会活动战教死的普遍活动中.4.多宽恕、少处奖,处奖须以培养为前提.依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意睹,处奖是一种特天刺激人战伤害的要收,正在使用处奖时,很多西席简单犯过得.所以,他认弛只消女童不是蓄意做恶,普遍皆不该给以处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在那种情况下,宽恕才搞触及女童自尊心最敏感的部分,使女童爆收出一种央供矫正过得的意愿战主动性.他道:“不要慢于处分教死,要佳佳念一念,是什么督促他犯那样大概那样的过得的;要设身处天为孩子们念一念,那么便可疑赖他们会通过自己的齐力去矫正过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苏霍姆林斯基的自然教育思想
作者:罗爽
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7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思想的分析,展现了其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及演变,归纳了自然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这对我们转变教育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自然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自然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其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中,他肯定了自然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让学生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思索。
一、自然教育思想的演变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自然教育”,接着这一教育思想逐渐被许多教育思想家接受。
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是17世纪捷克理论家、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的观点,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应该遵守自然规律。
到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出版教育名著《爱弥尔》,在书中他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并且详尽地论述了自然教育,其自然教育思想体系由此形成。
之后的许多教育家深受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儿童个性与自然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中也包括苏霍姆林斯基。
二、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仅是一位自然教育理论家,还是一位胜于卢梭的自然教育实践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源泉,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
他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强调教师应当将大自然作为教育儿童的内容。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发现,用记忆代替思考,用背诵代替对现象本质的清晰理解和观察,是一种不好的学习方式,这样会使学生变得迟钝,最后有可能会使他失去学习的兴趣。
他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发现,孩子本来具有鲜明的想象力、敏捷的记忆力,然而在学校学习了几年之后,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有所下降。
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大门将孩子与周围世界和大自然隔开,周围世界和大自然无法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就会不断下降。
当孩子接触到了校外的世界,他们就可以去感知,而且也可以去描绘、创作与周围世界和大自然相关联的事物。
儿童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力。
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能体验到很大的快乐。
一旦学习成为一种使人快乐的事情,儿童自然就会爱上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
2. 加强学生道德和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把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把针对学龄前一年级的“快乐学校”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经常带领学生与大自然对话,不断地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大自然的美。
当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妙之后,他们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对那些在家庭或社会中受到伤害的、对生活失去乐趣的、对世界充满敌意的孩子来说,大自然万物永恒的美会让他们的内心世界被美好的事物所感化。
当学生一起爱护小动物,一起养护自己心爱的植物时,集体的爱抚和善良的情感将会触动他们。
3. 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和记忆力
以天地为课堂,把大自然作为“思想和语言的源头”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也是其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部分。
他认为,在识记中起非常重要作用的是被感知形象的情感色彩。
他还强调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能把知识当成一种死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而要把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生活中领会知识。
学生通过接触大自然,才能观察、比较、联想和创作。
如“小溪”“草地”“花朵”等这些必须掌握的词语,都可以作为具有丰富、鲜明的情感色彩的感知对象,只要将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它们就能逐渐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不需要专门的识记训练,学生就能把这些词语化为鲜明的、活的语言来使用。
4.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旅行,这除了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和陶冶情操以外,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他经常跟学生在大自然中度过假期和课余时间。
例如,冬天到来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会带领学生在户外进行一些培雪护树等劳动,在新鲜的空气中从事这种劳动有助于学生锻炼身体及预防种种疾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毕淑之,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罗爽(1993 —),女,汉族,江西浮梁人,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教育学原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德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