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定位和作用
环境工程的入门知识
环境工程的入门知识环境工程是一门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涉及到水、土壤和空气等环境要素的保护、治理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与处理。
它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同时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下面将从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领域、工作职责和发展前景等方面,介绍环境工程的入门知识。
一、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环境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主要研究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和解决方法。
在环境工程领域,主要涉及到的学科包括环境污染控制、水资源管理、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风险评估等。
二、环境工程的主要领域1. 空气污染控制:主要研究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排放、扩散和治理。
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的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
2. 水环境治理:主要涉及水体污染的监测、净化和保护。
包括废水处理、水质评价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旨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3.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和转化,开展土壤修复和治理项目,减少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4.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主要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物,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5.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降低环境风险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威胁。
三、环境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职责环境工程师是从事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以下方面的工作:1. 环境调查与评估:开展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估环境影响和风险,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污染物排放控制:设计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制定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污染减排和治理。
3. 水资源管理:开展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研究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HJ496-2009环境工程技术分类与命名【精编】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96-2009环境工程技术分类与命名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echnolog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09—09—09发布 2009—12—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目 次前 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 (1)5 命名 (2)6 分类表 (2)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工程技术分类与命名,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工程技术(不含核环境工程技术)的分类与命名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9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环境工程技术分类与命名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工程技术(不含核环境工程技术)的分类与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对环境工程技术及工艺单元的分类与命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工程技术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和城镇环境质量的工程技术和工艺单元。
通常可分为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等。
3.2 线分类法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是将分类对象(即被划分的事物或概念)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第一节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与内容一、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范围环境工程设计对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建成投产后生产运行阶段与服务期满后,对周围的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生活区等环境要素可能带来变化的建设项目。
这种变化大多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与破坏。
简单说,“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因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一定会或者可能对环境带来污染的项目。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工程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
在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市场、法律等多方面因素。
环境工程设计不能仅懂得为完成设计任务的工作阶段,更不能认为“设计”就等于出图纸。
实际上环境工程设计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图l一1表示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图。
从图1—1不难看出,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中,项目批准立项、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设计任务书都务必有环境工程方向的设计人员参与。
在工程设计施工阶段中的各项任务要紧是由环境工程设计人员承担。
在工程后期,如处理设备试运行、测试、工程总结也务必有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参加工作。
二、环境工程设计的要紧内容环境工程设计的要紧内容有下列几方面。
1.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一次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
其中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气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卤素化合物等;对以上大气污染物的要紧防治措施有工业污染防治、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机动车污染操纵等。
2.水污染防治水污染的要紧来源是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要紧产生于居民日常生活与城市的公用设施。
污水中要紧含有悬浮态与溶解态的各类有机物、氮、硫、磷等无机盐与各类微生物。
环保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编制说明)
附件三: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编制组目次1 任务来源........................... ............................................................................. . (1)2 标准制定必要性...................................................................... ....................................... ..13 主要工作过程.............................................................................. (2)4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3)5 编制技术路线 (4)6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 .... .. (6)7 标准实施建议 (13)8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3)1 任务来源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的制定任务,来源于2006年底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发布《关于下达200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6〕371号),项目编号为1382,序号95号,标准名称《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
2007年1月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成编制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编制工作。
2 标准制定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环保投资逐年增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单位进入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及咨询领域,尤其是环境工程设计服务领域。
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建设程序,建设项目设计工作中, 编制设计文件是重要内容。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09.30•【文号】环发[2004]137号•【施行日期】2004.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环发[2004]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有关直属单位、双重领导科研院所,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为了推动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解决重大环境科技问题,适应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我局有重点地开展了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我局工程技术中心的作用,加强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现将重新修订的《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二00四年九月三十日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称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工程技术中心的持续健康发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家组织重大环境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组织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工程技术中心应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为宗旨。
第三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称环保总局)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目的是:解决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环保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条环保总局根据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国家环境科技中长期规划,编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规划;通过组织申报或者招投标等形式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规划。
第二章主要任务第五条研究开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对具有市场价值的重要环境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开发和系统集成,推进其产业化。
试论环境工程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试论环境工程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石油分公司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环境工程在推进城市生态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优化、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以及环境监测和评估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为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
关键词:环境工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引言在现代技术的促进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很大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物质基础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但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保护不仅能保障人们的生活条件,还能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环境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各种环境污染的监测,可以进行大数据汇总并分析相应的数据,对已存在或潜在的污染问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1环境工程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1控制污染环境工程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环境工程中,污染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环境工程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首先,环境工程通过建立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的限制和控制。
通过强制企业执行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地管控,防止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其次,环境工程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
例如,通过建设废气净化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等措施,对工业企业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清除。
同时,还可以采用新型材料、新型技术等手段,降低污染处理的成本,进而加大对污染控制的力度。
再次,环境工程在污染控制中还注重预防污染。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践行对环境质量情况的实时跟踪,及时发现原因并对污染问题实时解决,从而避免环境污染造成进一步影响,防止其加剧和扩散。
因此,加强环境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标准的地位和作用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对有关技术要求所做的统一规定,它在我国环保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具有法规约束性,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所赋予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规中,都规定了实施环境标准的条款,使环境标准成为执法必不可少的依据和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是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订、审批、发布,地方环境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制订、审批、发布;这就使我国环境标准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
国家环境标准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及企事业单位在排放污染物时必须达到、可以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规定了监测分析的方法以及违反要求所应承担的经济后果等,同时我国环境标准从制(修)订到发布实施有严格的工作程序,使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特征。
国家环境标准又是国家有关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如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兼顾了我国环保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政策: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体现了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能源政策、淘劣奖优的产业政策,鼓励科技进步的科技政策等,其中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又着重体现了我国行业环保政策。
二、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境规划主要就是指标准,规划的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的。
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就是将环境规划总目标依据环境组成要素和控制项目在规划时间和空间内予以分解井定量化的产物。
因而环境质量标准是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的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
污染物排放标准则是根据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将规划措施,根据我国的技术和经济水平、以及行业生产特征,按污染控制项目进行分解和定量化,它是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的控制措施指标。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第一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概述 (2)1.1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定义 (2)1.2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重要性 (3)第二章环境监测方法与标准 (3)2.1 环境监测方法分类 (3)2.2 环境监测标准体系 (4)2.3 环境监测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4)第三章环境监测设备与仪器 (5)3.1 环境监测设备的分类 (5)3.2 环境监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5)3.3 环境监测设备的维护与校准 (6)第四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6)4.1 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6)4.2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7)4.3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7)第五章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评价 (8)5.1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8)5.2 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的标准与指标 (9)5.3 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的流程与实施 (9)第六章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0)6.1 大气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0)6.1.1 大气环境监测指标 (10)6.1.2 大气环境监测标准 (10)6.2 大气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0)6.2.1 监测方法 (10)6.2.2 监测技术 (10)6.3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1)6.3.1 数据评价 (11)6.3.2 数据分析 (11)第七章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1)7.1 水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1)7.1.1 监测指标 (11)7.1.2 监测标准 (11)7.2 水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2)7.2.1 监测方法 (12)7.2.2 监测技术 (12)7.3 水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2)7.3.1 数据评价 (12)7.3.2 数据分析 (12)第八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3)8.1 土壤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3)8.1.1 监测指标 (13)8.1.2 监测标准 (13)8.2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3)8.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3)8.2.2 土壤物理性质监测方法 (14)8.2.3 土壤化学性质监测方法 (14)8.2.4 土壤生物性质监测方法 (14)8.2.5 土壤污染物质监测方法 (14)8.3 土壤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4)8.3.1 数据评价方法 (14)8.3.2 数据分析方法 (14)8.3.3 数据应用 (14)第九章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5)9.1 声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5)9.2 声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5)9.3 声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6)第十章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6)10.1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6)10.1.1 监测指标 (16)10.1.2 监测标准 (17)10.2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7)10.2.1 采样方法 (17)10.2.2 分析测试方法 (17)10.2.3 监测技术 (17)10.3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7)10.3.1 数据整理 (17)10.3.2 数据分析 (18)10.3.3 数据评价 (18)10.3.4 结果解释与应用 (18)第十一章环境监测信息化与管理系统 (18)11.1 环境监测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 (18)11.2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18)11.3 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9)第十二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实施与监督 (19)12.1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宣传与培训 (19)12.2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监督检查 (20)12.3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改进与完善 (20)第一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概述1.1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定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指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技术要求,对环境监测过程中所涉及的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规定。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第1章总论 (4)1.1 环境污染防治背景 (4)1.2 技术规范目的与意义 (5)1.3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概述 (5)1.3.1 水污染防治技术 (5)1.3.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5)1.3.3 固废污染防治技术 (5)1.3.4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 (5)1.3.5 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5)1.3.6 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 (6)第2章水污染防治技术 (6)2.1 污水处理技术 (6)2.1.1 物理处理技术 (6)2.1.2 化学处理技术 (6)2.1.3 生物处理技术 (6)2.1.4 膜处理技术 (6)2.2 水体修复技术 (6)2.2.1 水体自净修复技术 (6)2.2.2 人工强化修复技术 (6)2.2.3 河流湖泊底泥修复技术 (7)2.2.4 水生生态修复技术 (7)2.3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技术 (7)2.3.1 点源污染控制技术 (7)2.3.2 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 (7)2.3.3 营养盐去除技术 (7)2.3.4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与预警技术 (7)第3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7)3.1 空气净化技术 (7)3.1.1 生物过滤技术 (7)3.1.2 活性炭吸附技术 (7)3.1.3 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 (7)3.2 燃烧排放控制技术 (8)3.2.1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8)3.2.2 燃烧优化技术 (8)3.2.3 烟气脱硫技术 (8)3.3 工业废气处理技术 (8)3.3.1 吸收净化技术 (8)3.3.2 蒸发回收技术 (8)3.3.3 冷凝回收技术 (8)3.3.4 膜分离技术 (8)3.3.5 光催化氧化技术 (8)第4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 (9)4.1 固废分类与预处理技术 (9)4.1.1 分类原则 (9)4.1.2 分类方法 (9)4.1.3 预处理技术 (9)4.2 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 (9)4.2.1 填埋技术 (9)4.2.2 焚烧技术 (9)4.2.3 热解技术 (9)4.2.4 生物处理技术 (9)4.2.5 深度处理技术 (10)4.3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 (10)4.3.1 化学稳定化技术 (10)4.3.2 焚烧技术 (10)4.3.3 热解技术 (10)4.3.4 生物处理技术 (10)4.3.5 封存技术 (10)第5章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10)5.1 噪声控制技术 (10)5.1.1 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10)5.1.2 声学隔离 (10)5.1.3 噪声控制设施 (10)5.1.4 噪声控制措施 (11)5.2 振动控制技术 (11)5.2.1 振动源识别与评估 (11)5.2.2 防振措施 (11)5.2.3 振动控制设施 (11)5.2.4 振动控制措施 (11)5.3 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 (11)5.3.1 监测方案制定 (11)5.3.2 监测设备与仪器 (11)5.3.3 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 (11)5.3.4 监测结果应用 (11)第6章土壤污染防治技术 (11)6.1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技术 (11)6.1.1 监测方法 (11)6.1.2 评估方法 (12)6.1.3 技术要求 (12)6.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2)6.2.1 物理修复技术 (12)6.2.2 化学修复技术 (12)6.2.3 生物修复技术 (12)6.2.4 联合修复技术 (12)6.3 防止土壤污染扩散技术 (12)6.3.1 隔离技术 (12)6.3.2 封堵技术 (12)6.3.3 监控技术 (12)6.3.4 管控措施 (13)第7章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13)7.1 辐射监测技术 (13)7.1.1 辐射监测方法 (13)7.1.1.1 现场监测 (13)7.1.1.2 实验室分析 (13)7.1.1.3 遥感监测 (13)7.1.2 辐射监测设备 (13)7.1.3 辐射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13)7.2 辐射防护技术 (13)7.2.1 辐射防护原则 (13)7.2.2 辐射防护措施 (14)7.2.3 辐射防护设计 (14)7.2.4 辐射防护设施与装备 (14)7.3 辐射污染治理技术 (14)7.3.1 辐射污染治理方法 (14)7.3.1.1 物理治理 (14)7.3.1.2 化学治理 (14)7.3.1.3 生物治理 (14)7.3.2 辐射污染治理工程 (14)7.3.3 辐射污染治理效果评价 (14)7.3.4 辐射污染治理案例 (14)第8章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15)8.1 噪声控制技术 (15)8.1.1 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15)8.1.2 声学屏障设计 (15)8.1.3 吸声材料应用 (15)8.1.4 噪声控制设备 (15)8.1.5 建筑布局优化 (15)8.2 振动控制技术 (15)8.2.1 振动源识别与评估 (15)8.2.2 隔振技术 (15)8.2.3 振动控制设备 (15)8.2.4 结构优化设计 (15)8.2.5 振动监测与维护 (15)8.3 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 (15)8.3.1 监测方案制定 (15)8.3.2 监测设备选型与布置 (16)8.3.3 监测数据分析 (16)8.3.4 监测结果反馈与改进 (16)8.3.5 持续监测与评估 (16)第9章生态保护和恢复技术 (16)9.1 生态系统评估技术 (16)9.1.1 生态系统现状评估技术 (16)9.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技术 (16)9.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技术 (16)9.2 生态保护和恢复技术 (16)9.2.1 生物物理恢复技术 (16)9.2.2 生态工程恢复技术 (17)9.2.3 生态补偿技术 (17)9.3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7)9.3.1 物种多样性保护技术 (17)9.3.2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技术 (17)9.3.3 遗传多样性保护技术 (17)9.3.4 生物入侵防控技术 (17)第10章环境污染防治监管与政策 (17)10.1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17)10.1.1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框架 (17)10.1.2 环境污染防治行政法规 (17)10.1.3 环境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17)10.2 环境污染防治监管制度 (17)10.2.1 环境污染防治监管机构设置 (17)10.2.2 环境污染防治监管职能与责任 (17)10.2.3 环境污染防治监管程序与执法 (17)10.2.4 环境污染防治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17)10.3 环境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18)10.3.1 环境污染防治战略规划 (18)10.3.2 环境污染防治经济政策 (18)10.3.3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8)10.3.4 环境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与区域治理措施 (18)10.3.5 环境污染防治国际合作与交流 (18)10.3.6 环境污染防治教育与培训 (18)10.3.7 环境污染防治预警与应急处理措施 (18)10.3.8 环境污染防治成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18)第1章总论1.1 环境污染防治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规范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说明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编写组二○○五年六月目次一、前言 (1)二、编制目的和紧迫性 (1)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2)1 编制原则 (2)2 制定方法和技术依据 (3)四、标准中相关问题说明 (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5)5 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设置的内容 (6)附录A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格式) (9)附录B、C、D (9)附录E (10)一、前言为了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规范验收调查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承担了《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编制说明的编制任务。
评估中心在2004年3月正式启动编写工作,成立了由技术骨干、资深专家组成的《技术规范》编制组,于2004年4月底如期完成了《技术规范编写提纲》,并于5月份经专家审查讨论通过后开始着手技术规范的编写工作;2004年7月下旬,编制组完成了《技术规范》初稿的编写,并在征求有关领导和竣工验收方面的专家意见后进行了修改;10月下旬在总局召开座谈会,征求专家以及部分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代表的意见,会后根据专家和参会人员意见修改形成《技术规范》和《技术规范编制说明(草稿)》;12月底,在总局召开的生态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座谈会上,本技术规范分发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等10家验收调查单位征求意见,2005年6月,根据验收调查单位的意见再次修改形成《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本《技术规范》由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总则、实施方案的编制、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和附录七大部分组成,总则包括验收调查分类管理的要求、验收调查的工程运行工况、调查重点、调查程序等内容,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的编制单独分别编写,对调查内容的设置、采用的调查方法、如何进行编写、编写至何种深度,分别予以要求。
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
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1001所属门类:工学环境与安全类1.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973年开始,我国个别学校在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或设置了废水、废气治理专业方向。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国有数所高校开始按工学环境类本科专业招生,专业名称包括“环境工程”、“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
从1978年开始,更多高校采用了“环境工程”这一本科专业名称。
1979年教育部修订颁发的工科专业目录中列入了“环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类。
1984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规范,在工学中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代码1401,相近专业: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专业代码1402,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工业分析)两个本科专业,并试办“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代码:试22)本科专业。
在1987年、1993年原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修订中,仍保持了环境类工科专业设立“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的体系,其中“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可兼授理学、工学学位。
1997年4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教高[1997]13号文发出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四次全面修订。
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于1998年颁布,其中工学的环境类本科只设一个专业,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1001,相近专业: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隶属环境与安全类。
新的“环境工程”专业得到加强与拓宽,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部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等原有专业。
《中国环保产业》2011年总要目
何 文深 ,陈建军 1 0
吴琪 ,宋乾 武,等 1 0
循环流化床脱硫的技术优势及应 用的最新进展
用酶类生物促进剂一 生物包治理农 村污水 胥峥 ,孔兰芳,等
我 国袋 式除尘高温滤料的应 用现状及发展趋 势
蔡伟龙 ,罗祥波 废液焚烧炉的研 究进展 陈金 思,施银燕 ,等 1 0 1 0
烟 气脱硫裸塔技术概述 城 市生活垃圾处理 的现 状与管理 研究
陈繁 荣,叶凡
孙 厚 杰 9
周益辉 , 曾毅 夫,等 亮,卢锦奎 ,等
1 0
废弃啤酒酵母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张 利 祥 ,孙 志武,等
孙琦 明,5延 滨,等 1 4 A O法合并处理煤 转气 废水和生活污水 / 饶 欠平,林绍葵
大型 电除尘器与 电袋除尘器技术经济 比较
复合除尘技术在烧结机 电除尘器改造 中的应用
李 良芳
S 1脱硝技术在天然气浮法玻璃窑炉上的应用 尹海滨,陈学功 CK
新型水刺复合 过滤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u 光解技术在采油 ( )田脱水废气处理 中的应用 v 气
0 O 1
徐彪
魏光平 ,张华,等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电除尘委 员会
关于低碳经济的环境国际政治经济分析 火电厂脱硝技术现状及产业与市场发展预测
朱留财,王爱华
4
燕中凯,刘媛 ,等 5
我 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1年发展 综述 00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 员会
6
基于环境协议的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模式研 究 韩絮,刘新会 ,等 5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 气净化委 员会 8
我国噪声振动控制行业2 1年 发展综述 00
探析环境工程改造中节能减排路径
探析环境工程改造中节能减排路径摘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结合环境保护工程,从新能源技术、产业结构设计、环境工程技术、碳定价和财政政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在环境工程中实现节能减排,以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关键词:环境工程;节能减排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工程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应运而生。
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探索环境工程改造中的节能减排方法,提高环保效率。
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环境问题也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如果不能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稳定也将难以维持。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有助于改善全球气候变暖。
一、环境工程改造节能减排相关理论1.1 环境工程概念环境工程是通过生态和化学手段,以提高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门科学技术。
1.2 节能减排概念节能减排是指在环境工程中,通过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以达到节约物质和能量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概念,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限制了污染物排放,为环境保护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环境工程改造中节能减排路径分析2.1 新能源技术的设计新能源的概念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基础上,对常规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使之成可再生的能源,包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
在这一目标上,氢能对新能源的存储和消耗有极大的作用。
可再生能源制氢利用可以减少风电光伏发电的消纳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终端应用的整合。
氢能发展的前沿便是绿氢。
新能源技术解决了环境工程的能源问题,在源头上进行了清洁和创新。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使用新能源,对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碳减排,缓解全球变暖都具有重大意义。
2.2 产业结构设计生态城市经济学是将马克思的理论和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解释生态城市发展基本规律。
最新版本《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内容
最新版本《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内容目次前言一总则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四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1 废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2 废气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3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5 噪声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6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排统一规定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工程设计文件,保证环境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和填埋处置、噪声防治等领域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不同特点,对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排规定和深度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一总则1为保证环境工程设计质量,使设计文件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环境工程建设中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文件的深度,其它种类环境工程可酌情参照执行。
3环境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4小型环境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5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令,尚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现行的环境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第一节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和内容一、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范围环境工程设计对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建成投产后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对周围的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生活区等环境要素可能带来变化的建设项目。
这种变化大多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
简单说,“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因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一定会或可能对环境带来污染的项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工程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
在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市场、法律等多方面因素。
环境工程设计不能仅理解为完成设计任务的工作阶段,更不能认为“设计”就等于出图纸。
实际上环境工程设计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图l一1表示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图。
从图1—1不难看出,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中,项目批准立项、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设计任务书都必须有环境工程方向的设计人员参与。
在工程设计施工阶段中的各项任务主要是由环境工程设计人员承担。
在工程后期,如处理设备试运行、测试、工程总结也必须有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参加工作。
二、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一次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其中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气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卤素化合物等;对以上大气污染物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工业污染防治、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机动车污染控制等。
2.水污染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产生于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公用设施。
污水中主要含有悬浮态和溶解态的各种有机物、氮、硫、磷等无机盐和各种微生物。
环工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编制组1 标准制订工作概述1.1 任务来源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的制定任务,来源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下达的编制任务,项目编号为1540。
1.2 目的和意义为了规范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确保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定《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
本标准是为统一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编制工作而制定的基本规定。
导则以标准的形式规定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编写的基本要求、标准的构成、条文的编排和条文的写法等,旨在指导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是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基础标准。
1.3 法律依据、编制原则和技术依据本标准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41号—关于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的公告等。
编制本标准采用的原则为:以GB/T 1.1和GB/T 1.2系列标准为基础,参考化工、林业、船舶等行业的工程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结合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政策和规划,以及环境工程建设的特点进行编制。
本导则主要采用的技术依据为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
1.4 标准编制工作过程按照国家环保总局下达的任务,本标准编制工作从2007年1月开始,主要进行了国内外资料的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编写标准大纲。
2007年7月完成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编制指南》开题报告和标准编制大纲,进行了专家论证。
开题论证会上明确了标准的编制方向和原则,通过了编制大纲,并将标准的名称改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
经过多方咨询、讨论,对初稿进行修改后,于2008年6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环境标准事业单位的环境咨询与技术服务
环境标准事业单位的环境咨询与技术服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力量,环境标准事业单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环境咨询与技术服务作为重要的业务之一,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技术支持,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一、环境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和作用环境咨询是环境标准事业单位的核心服务之一,它致力于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全面、准确的环境保护咨询。
首先,环境咨询服务有助于企业合规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环境法规和标准,但由于政策繁杂和内容复杂,企业常常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和掌握。
环境咨询服务通过专业团队的研究和解读,为企业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环境保护方案,确保企业的合规管理。
其次,环境咨询服务有助于企业环境治理。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如何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环境咨询服务通过评估环境风险、制定治理方案、监测环境效果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环境治理建议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环境咨询服务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企业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环境咨询服务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循环经济设计、低碳技术应用等工作,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技术服务的重要性和作用环境技术服务是环境标准事业单位的另一个核心业务,它集成了各种环境技术手段,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首先,环境技术服务有助于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我们需要不断研发出新的环境治理技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挑战。
环境技术服务通过对环境技术的研究、改进与应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创新的技术支持。
其次,环境技术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
现代环境管理已不再是简单的排污控制,而是需要企业全面提升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
环境检测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优化
环境检测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优化摘要:环境检测技术是环境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包括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综合化、共享化、绿色化和普及化等方面的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及优化也在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环境检测技术来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环境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环境检测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优化。
关键词:环境检测技术;环境工程;应用优化引言:环境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对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和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环境检测技术在环境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空气污染检测、水污染检测、土壤污染检测等。
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检测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1. 空气污染检测空气污染检测是环境检测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包括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气体污染物浓度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等。
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主要采用激光雷达、遥感卫星等先进技术进行检测,其中,激光雷达的检测精度高,可以实现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高精度检测,而遥感卫星则具有高覆盖率、低成本的优势,可以实现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大范围监测。
气体污染物浓度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进行检测,其中,气相色谱可以实现对多种气体污染物的分离与分析,而质谱则可以实现对气体污染物的定量与定性检测。
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进行检测,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可以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高精度检测。
2. 水污染检测水污染检测也是环境检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主要包括水质检测、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水体边界动态监测等。
水质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种水质达到安全、卫生、健康的标准。
其中,浊度是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含量的指标,pH值则是衡量水质酸碱程度的指标,溶解氧则是衡量水质氧化还原电位的指标,氨氮、总磷则是衡量水质是否被污染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定位和作用
发表时间:2018-09-10T11:50:48.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李靖
[导读] 摘要:当前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41232319831214XXXX
摘要:当前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国家也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断完善环保标准,强化环境治理力度,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一定改善。
本文对环境工程技术的定位及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定位;作用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护。
做好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解决环境工程技术管理滞后和加快环境技术工程规范的修订完善。
本文对环境工程技术的定位及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1建立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意义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是一种规范性措施,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环境相关内容的概括、归纳和总结分析,形成有重要参考依据的文字资料,是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标杆,能有效促进环境工程的发展。
过去环境工程发展由于缺少技术性规范标准,而导致工程难以达到要求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当前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不断加强,体系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使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也日益规范,环境问题逐步改善,收到较好的成效。
2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具体定位及作用
2.1完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
当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成本巨大,环境基础工程建设、工业污染环境治理等投资额度巨大,环境污染治理越来越趋向常态化和规范化。
随着环境工程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治理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日益成熟,污染防治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但环境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依然滞后,标准化建设程度较低,实际环境工程技术应用中也存在许多影响常态化发展的问题,导致环境工程建设投资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社会效益难以实现。
其中有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不能较好的指导和引领环境治理工作。
只有加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化建设,不断的健全完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才能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使环保投资效益得到明显成效和提升。
2.2加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管理。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较为复杂繁琐,涉及工程管理与技术保护相关方面的内容和措施。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对污染治理每个细节进行相应规范,规范了环境工程技术应用。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对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企业运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能在执行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过程中,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环境工程建设质量。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对环境工程治理有着非常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必须按照规范化标准,严格控制和指导环境工程技术各环节以及各项目业务,要对些的项目业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指导应用与整个项目业务和各环节中,比如指导和把控好环境工程设计、工程进度、工程运行等各方面的情况,通过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来促进环境污染工作的开展。
环境工程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能对一些环境污染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确保环境工程的质量以及环保功能效益的发挥。
为了强化环境保护措施,环保部门要根据环保标准要求,对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不断的完善,对管理措施不断细化,促进环境工程规范技术发挥出有效的指导作用。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指导着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各方面,对环保部门监管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
加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管理,能有效解决和预防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境工程建设质量。
2.3强化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建设。
我国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要建立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一般包括通用工程技术规范、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染治理工程运行技术规范等四个技术规范,这是环境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工程种类繁多,所以相应的规范也存在很大不同,规范的建立要统筹考虑工程实际要求及结构内容,并在运行中进行实时调整。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要全部符合工程实际要求,为环境工程质量和工业污染治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促进污染治理的科学化。
对于重点污染源治理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必须提高提高污染管理技术,对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并实施技术处理,确保治理的有效性。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严重的污染问题,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科学的环境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强化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细化一批治理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建设发展需求,推进环境工程技术不断优化升级,加快技术的完善发展,使环境工程技术能有着更为广阔的用途。
2.4环境工程技术性的应用,是对环保治理投资回报的重要技术保障。
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各地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治理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低劣制约了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一些问题不断出现,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能得到高效回报。
规范应用环境工程技术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也是投资回报最大化的保障。
加强环境工程技术的规范性,优化更新升级技术行,提高较好的应用性,促进技术完善与成熟,使环境工程技术向着更好方向前进。
3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注意事项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整理编制的基础工作是资料收集,这是编制工作开展的条件和基础。
技术规范在实际编制过程中,要把内容资料收集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深入了解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和注意事项,并确保内容的认真修复,使环保工作趋向一致性。
需要指出的是,规范内容要符合环保发展要求,确保环保工作的先进性、技术性和工程的正常运行。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内容编制对有特点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编写,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运用专业技术指导工程顺利建设。
环境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关系环保目标和要求的实现,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工作的开展。
实际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要系统吸收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定位与作用,对信息进行规范整理,确保信息的可靠和规范。
实际环境工程技术内容编制要结合环境工程技术的特点和工程项目建设需求,创新管理手段、实施专业化指导,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在这里强调一点,环境工程设计、建设、管理都需要技术指导,只有加快建立完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提高环境工程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能力,并对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定位及作用进行进一步明确,做好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的指导工作,使规范应用的科学性、适用性、指导性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4结语
环境工程技术的关键是环境保护,实施工程技术规范必须符合发展需求,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工程在治理过程中,要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并对环境工程技术、环节及各项业务进行有效控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及措施。
只有不断创新环境管理办法,加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及作用分析,提高环境工程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促进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使环境工程技术定位更准确,能发挥最大效益。
另外,环境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关系到我国环保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节能减排社会的构建、关系
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针对环境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工作需求及技术指导需求,我国加快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利用技术规范体系,提高新时期环境工程技术指导及监督管理能力,促进我国环境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鹏.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及作用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4):44.
[2]刘方瑞.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及作用探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7,(04):73-74.
[3]林德斌.浅谈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及作用[J].科技展望,2016,(29):307.
[4]赵志刚.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在节能减排中的定位及作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5):154.
[5]姚芝茂,姜宏.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作用与编制进展[J].中国环保产业,2011,(0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