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腹直肌分离治疗流程
腹直肌分离治疗流程一、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咱得先搞清楚啥是腹直肌分离哈。
怀孕的时候呀,肚子一天天变大,就像吹气球似的。
这时候腹直肌呢,就被撑得往两边跑,中间就出现了空隙,这就是腹直肌分离啦。
好多宝妈都有这个情况呢,可别小瞧它,它可能会让咱肚子松松垮垮的,还可能会腰酸背痛的,可难受了。
二、什么时候开始治疗比较好。
一般来说呢,如果发现自己有腹直肌分离的情况,产后42天之后就可以开始考虑治疗啦。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哈,如果分离得比较严重,那可能就得早点去看医生啦。
这就像生病了,早发现早治疗嘛。
可不能拖着,越拖可能越不好恢复呢。
三、治疗前的评估。
在开始治疗之前呀,得先做个评估。
这就像是打仗之前先侦查一下情况一样。
医生会摸摸咱们的肚子,看看腹直肌分离了多宽,可能还会让咱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像卷腹之类的,不过要轻轻地做哦,不然可能会加重分离的。
通过这些评估呢,医生就能知道咱们腹直肌分离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出适合咱们的治疗方案。
四、非手术治疗。
1. 运动康复。
运动可是治疗腹直肌分离的好办法呢。
不过可不是随便运动哈,得是专门针对腹直肌的运动。
比如说腹式呼吸,这个可简单又有效啦。
平躺在床上,放松身体,用鼻子慢慢地吸气,感觉肚子像气球一样慢慢鼓起来,然后用嘴巴慢慢地呼气,肚子再慢慢瘪下去。
每天多做几次,每次做个几分钟,坚持下来就会有效果的。
还有像盆底肌训练,这个对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也有帮助呢。
咱们收缩盆底肌,就像憋尿的感觉一样,坚持几秒钟,然后再放松,反复做这个动作。
2. 电刺激治疗。
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治疗方法呢。
就是用一个仪器,在咱们的肚子上贴上电极片,然后仪器会发出一些电流,刺激腹直肌收缩。
这种感觉有点奇妙,就像有小虫子在肚子上爬一样,不过不会疼啦。
电刺激可以帮助唤醒咱们的腹直肌,让它更好地收缩,这样就能慢慢地让分离的腹直肌靠拢啦。
3. 手法按摩。
手法按摩也很不错哦。
按摩师会用他们的手在咱们的肚子上进行按摩,手法可轻柔了。
腹直肌分离标准
腹直肌分离标准腹直肌分离是指两侧腹直肌之间的连结组织失去弹性而导致腹直肌之间的间隙增宽。
腹直肌分离是一种常见的妇女特有的腹壁疾患,通常在怀孕及分娩后才会出现症状,也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出现,如肥胖、严重咳嗽等。
本文将对腹直肌分离的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1. 高度判断标准:腹直肌分离的高度是指腹直肌之间的间隙的宽度。
通常情况下,腹直肌分离的间隙应小于2.7厘米,当间隙超过2.7厘米时可被视为腹直肌分离。
2. 可视判断标准:腹直肌分离可以通过目视观察来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被要求平躺在医生面前,医生用手指轻轻按压患者腹部,观察腹直肌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凹陷或隆起现象,如果存在,则可判断为腹直肌分离。
3. 体外触诊判断标准:体外触诊是指通过手指按压腹部来判断腹直肌分离的存在与程度。
医生用手指按压腹壁,可以判断腹直肌之间的间隙是否存在以及间隙的宽度。
一般情况下,当腹直肌之间有超过2指宽的间隙时,可判断为腹直肌分离。
4. 影像学检查判断标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较轻或不明显,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进行判断。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波、CT和MRI等。
超声波是目前最常用的腹直肌分离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腹直肌之间的间隙并测量间隙的宽度。
CT和MRI也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用于评估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总结起来,腹直肌分离的标准主要包括高度判断、可视判断、体外触诊判断和影像学检查判断等多个方面。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常常结合多种方法来判断腹直肌分离的存在和程度。
腹直肌分离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症状、恢复腹部功能和形态。
因此,对于怀孕和分娩后出现腹直肌分离症状的女性来说,应尽早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超声诊断腹直肌分离的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超声诊断腹直肌分离的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腹直肌分离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和产科问题,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指的是腹直肌两侧之间的连接组织损伤,导致腹直肌之间出现间隙或缝隙。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怀孕、生产、过度运动或其他因素引起。
腹直肌分离不只是一个美容问题,还与潜在的健康风险相关。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快捷且准确性较高的技术,逐渐成为评估和诊断腹直肌分离的首选方法。
本文旨在对超声诊断腹直肌分离的标准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一诊断工具。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第二节将介绍什么是腹直肌分离,并探讨超声检查在腹直肌分离诊断中的作用。
第三节将深入讨论已有的超声诊断标准及其局限性,并详细解释超声诊断腹直肌分离的关键要点,包括定位和扫描技术要点、分离程度测量要点以及结构异常指标要点。
第四节将探讨腹直肌分离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并展望超声诊断在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前景。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最后,本文将总结和回顾文章内容,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概述和解释说明超声诊断腹直肌分离的标准,为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知识,并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该文章能够加深对腹直肌分离这一问题的认识,促进其早期诊断、有效干预和科学管理,以保障个体健康。
2. 超声诊断腹直肌分离的标准2.1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是指腹横峰以上,两侧腹壁的腹直肌中线间距大于正常范围(通常为2厘米),导致腹部中线组织发生异常松弛和隆起。
它一般与怀孕、产后、肥胖、高龄等因素相关。
2.2 超声检查在腹直肌分离诊断中的作用超声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方法来评估和诊断腹直肌分离。
超声检查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通过测量两侧腹直肌之间的间隔距离来确定是否存在腹直肌分离,并判断其程度和范围。
2.3 已有的超声诊断标准及其局限性已有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测量正中线间隙(intersymphyseal distance, ID)和纵向切面上两侧外缘之间的间隔。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第二,患者感舒适的麻刺感.但不引起疼痛; • 第三,需达到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水平,以保证疗效。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7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 自主训练治疗: 要求患者每日在家自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 跪姿伸腿、仰卧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等 康复动作,连续10次为1组,每天完成3—4组。 ”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8
跪姿收腹
跪姿伸腿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跪姿伸腿
9
仰卧抬腿
仰卧蹬腿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Hale Waihona Puke 与治疗平板支撑10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11
感谢您的聆听,下载文档 可以自由编辑!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和治疗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1
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 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会直接导致腹壁松弛。腹直肌分 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 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2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
•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变
化促使结缔组织弹性改
变以利于胎儿发育及分
娩,随着胎儿在宫内生
长,腹腔脏器发生移位,
腹壁所承受的机械性压
力也逐渐增大,腹白线
拉伸并变得薄弱,腹直
肌松垮,腹直肌间距离
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
分离。病情重者可导致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3
腹直肌分离自查
为了能尽快恢复身材,很多新妈妈在生产后,会迫不及待地进行大量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治
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治疗——电刺激
非手术治疗— — 电刺激治疗
1 肌肉震颤,使肌肉收缩;
2 舒适的麻刺感,无疼痛;
3 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水平。
注意:盆底肌力达到3级以上才能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
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治疗
腹直肌分离:9cm
腹 围 : 11 2 c m
腹直肌分离:4cm
腹围:100cm
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治疗——手法按摩
• 感谢阅读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定义:
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 ,DRA)
是指腹白线被拉伸和变薄,使原本平行并列的两
条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分开,此种现象称之
为腹直肌分离。
Benjamin DR, Water A T M V D, Peiris C L . Effects of exercise ondiastasis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in the antenatal and postnatal periods: a systematic review[J].
3、在前两步病人自觉发热在进行下一步,整个过程中保持腹部温热。
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治疗——束腹带
腹部束腹带可以增加腹部力量,通过内直肌用力,从
而机械性的增加躯干力量,但是这种方式的治疗并不
能激活快慢肌,从根本上达到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目的,
所以在治疗效果上不如自主训练,如跪姿伸腿、仰卧
蹬腿等。
腹直肌分离修复“三避免、三注意”
见,85%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
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流程
产后腹直肌分离≥ cm
起床动作指导
腹式呼吸
正
常
腹直肌分离的检查方式
腹直肌分离的检查方式腹直肌分离是指腹直肌两侧的肌肉腹壁发生分离,通常会导致腹壁的薄弱,这种情况在孕妇和产后妇女中较为常见。
为了准确诊断和评估腹直肌分离的程度,医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检查方法。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腹直肌分离的常用检查方式。
1. 体格检查:医生会首先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来观察腹部的形态和腹壁的外观。
他们将检查腹肌的紧张程度、平坦度和中线的位置。
通常,正常的腹直肌应该是连接在一起的,并且中线应该是在正常的位置上。
如果分离程度较轻,可能只有一点点腹壁突出;如果分离程度较严重,可能会有明显的腹壁凹陷。
2. 网球测试:这是一种简单的自测方法,可以初步评估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患者可以躺在地上,屈膝,脚放平,然后将手指平行放在脐部上方,患者将抬起头和颈部,如果手指感觉到腹肌的空隙或凹陷,那么就可以判断为腹直肌分离。
3. 肌力测试:医生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肌力来进一步评估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他们会让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坐起、侧卧平起等,然后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肌力和腹肌收缩的程度。
如果肌力较弱,腹肌收缩较明显,那么可能说明腹直肌分离程度较重。
4. 腹肌超声检查:腹肌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测量腹直肌的分离程度。
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沿着腹部滑动,观察腹直肌的结构和连接情况,并测量腹直肌之间的间隙宽度。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评估腹直肌分离的程度,确定需要采取何种治疗措施。
5. CT或MRI检查:在一些复杂的腹直肌分离病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评估腹直肌的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和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结起来,腹直肌分离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体格检查、网球测试、肌力测试、腹肌超声检查和CT/MRI检查等。
每种检查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并且它们可以相互协作,提供准确的诊断和评估结果。
对于患有腹直肌分离的患者来说,及早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才能制定出适合个体情况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最新: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完整版)腹直肌分离是指左右两侧腹直肌在腹白线位置形成的一种分离状态。
主要见于产后妇女,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认为其与盆腹动力学失衡、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但目前国内外专家对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尚缺乏统一认识。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生殖物理整复学组综合文献报道及专家的经验,将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如下。
一、定义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DRAM)是指双侧腹直肌在腹中线部位分离,间距超2.0 cm[1],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几乎所有女性在晚孕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若不予以治疗,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使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腰背部疼痛,亦可使腹部膨隆而影响美观。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1. 生理:女性怀孕后,随着腹部逐渐增大,腹直肌被动牵拉,两侧腹直肌之间的筋膜逐渐软化和扩张,原本平行连接的左右两束腹直肌逐渐分离,其交叉纤维不断被拉长以容纳不断增大的子宫,导致腹直肌分离。
据报道,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在孕中晚期约为27%~100%[2-3],分娩后早期约为35%~60%[3-4]。
发生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巨大儿、多产、双胎、剖宫产等腹部手术史[5-6],与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无关[7]。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韧带、肌纤维的弹性逐渐下降,导致高龄产妇腹直肌分离的发病率升高,分离程度也更严重,恢复所需的时间更长。
3. 其他:腹压长期升高或肥胖等因素可能导致白线的结缔组织受到一定的机械压力,进而发生腹直肌分离。
也有报道认为其与举重、家族性腹直肌无力等有一定关系[7]。
三、腹直肌分离的诊断1. 症状:腹直肌分离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腹部膨隆进而影响美观。
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还可能影响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改变人体整体姿态,增加腰痛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的风险[8],并增加罹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风险[9]。
腹直肌分离标准
腹直肌分离标准
在孕妇产后恢复和健身领域中,腹直肌分离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以下是腹直肌分离的三种判断标准:
1.高度判断标准
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观察肚脐的形状和位置。
如果肚脐的形状正常,且位置在髂前上棘连线以下,说明没有腹直肌分离。
如果肚脐的位置超过髂前上棘连线,或者肚脐的形状呈水平状或新月状,则可能存在腹直肌分离。
2.可视判断标准
站在镜子前,观察腹部肌肉的形状和线条。
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线条应该清晰、连续,且没有明显的分离现象。
如果腹部肌肉线条出现断裂或不连续的情况,或者腹部肌肉之间有明显的空隙,则可能存在腹直肌分离。
3.体外触诊判断标准
在平静呼吸状态下,用手在腹部两侧轻轻触摸。
如果触摸到腹部肌肉之间有明显的空隙,则可能存在腹直肌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触摸时不要用力按压,以免影响判断结果。
以上是腹直肌分离的三种判断标准,对于孕妇产后恢复和健身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出现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健身教练,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或康复训练。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7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 自主训练治疗: 要求患者每日在家自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 跪姿伸腿、仰卧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等 康复动作,连续10次为1组,每天完成3—4组。 ”
完整版PPT课件
8
跪姿收腹
跪姿伸腿
完整版PPT课件
跪姿伸腿
9
仰卧抬腿
仰卧蹬腿
完整版PPT课件
平板支撑
10
完整版PPT课件
11
的腰腹训练。但冒然训练会加深腹直肌分离程度
检在查开方始法训练:之前,腹直肌分离的检查非常重要。
仰卧,两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 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 身体放松。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 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 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 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变
化促使结缔组织弹性改
变以利于胎儿发育及分
娩,随着胎儿在宫内生
长,腹腔脏器发生移位,
腹壁所承受的机械性压
力也逐渐增大,腹白线
拉伸并变得薄弱,腹直
肌松垮,腹直肌间距离
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
分离。病情重者可导致
完整版PPT课件
3
腹直肌分离自查
为了能尽快恢复身材,很多新妈妈在生产后,会迫不及待地进行大量
完整版PPT课件
6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 • 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治疗仪。 • 电极位置:采用A1+、A1一、A2+、A2一、B1+、Bl一、B2+、B2一通道,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康复指导
文/ 付德荣(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医务所副教授,运动人体科学博士)
腹直肌分离是孕晚期最常见的症状,
增大的子宫使腹壁扩张,腹内压不断升
高并作用于腹白线,使腹白线拉长变宽
并弱化,导致两侧腹直肌间距增宽、间隙
变大。
多数研究认为,当腹直肌间距超过
2cm时即为异常,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
未生育女性的腹直肌间距为0.5~1.0cm,
而产后女性为1.2~2.3cm,增加了1倍以
上。
一项对92例腹直肌分离女性的研究提
正常腹直肌脐部腹直肌分离脐下腹直肌分离脐上腹直肌分离全部腹直肌分离图1 腹直肌分离自我检查图2 腹直肌分离
362020.07 No.19
态和生理机能的恢复,促进产后女性的健桥式训练是最常用的静态核心区域肌肉训练方法,目标肌肉主要有腹内外斜肌、腹直肌、腹横肌、多裂肌、竖脊肌、臀肌、腰方肌等。
深蹲及弓箭步常用来强化臀部肌肉。
随着产后身体机能的逐渐恢复和提高,核心区域练习难度也应随之增加,可通过改变动作难度或增加阻力来完成,但二者不可同时改变,否则损伤风险腹直肌分离是困扰绝大部分产后女性的一个常见问题,其不仅会因为腹壁松图4 手法协助治疗图3 腹式呼吸训练
A
A B
B
C。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腹直肌分离是一种常见的产后问题,也可能由于肥胖、过度运动或遗传因素引起。
腹直肌分离会导致腹部肌肉变得松弛,影响腹部的外观和功能。
因此,对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非手术治疗是腹直肌分离的首选方法。
这包括改变不良的姿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的运动,以及进行特定的腹部肌肉锻炼。
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地减轻腹直肌分离的症状,促进腹部肌肉的恢复。
其次,腹直肌分离的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腹直肌分离严重、无法通过非手术方法缓解的患者。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缝合腹直肌来修复分离的肌肉,恢复腹部的结构和功能。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恢复训练和护理。
除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还可以通过物理疗法来进行。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腹直肌分离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腹部肌肉的康复。
物理疗法需要在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还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管理。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加速腹部肌肉的康复和修复,减少腹直肌分离的发生和复发。
避免过度用力、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注意体重控制等都是预防和治疗腹直肌分离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手段。
针对不同程度和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在进行治疗时,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进行自我治疗或不合理的运动锻炼,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希望本文所述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腹直肌分离是指腹直肌两侧的肌肉发生松弛,导致腹壁凸出,形成“腹肌分离”的现象。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孕妇或者曾经怀孕过的女性身上,也可能发生在肥胖或者长期做重体力劳动的人身上。
腹直肌分离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烦恼,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于轻度腹直肌分离的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加强锻炼来进行治疗。
例如,避免过度用力提重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弯腰或者仰卧。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腹肌锻炼,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来加强腹肌的力量,有助于缩小腹直肌的分离距离。
对于中度腹直肌分离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物理治疗,如腹部按摩、理疗、热敷等。
这些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加强腹部肌肉的张力,促进腹直肌的修复。
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特殊的腹肌训练器材,如腹轮、弹力带等,来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加速腹直肌的康复。
对于重度腹直肌分离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腹直肌修复术和腹壁整形术。
腹直肌修复术是通过缝合腹直肌两侧的肌肉,将其恢复到正常位置,以达到缩小腹直肌分离距离的目的。
而腹壁整形术则是在腹直肌修复术的基础上,通过整形手术来重建腹壁的形态,使其更加紧实和美观。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饮食上,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和垃圾食品,以免造成腹部脂肪堆积,加重腹直肌分离的症状。
生活习惯上,应该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运动。
总的来说,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轻度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加强锻炼来进行治疗,中度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物理治疗,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但不管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促进腹直肌的康复。
希望本文对腹直肌分离患者有所帮助。
产后腹直肌康复
产后腹直肌康复是产后妈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从肋骨下缘延伸至耻骨联合处,对于维持腹部稳定、支持内脏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腹直肌会受到很大的拉伸,导致腹直肌分离,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材和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腹直肌康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原因1. 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得腹直肌间的连接组织(腹白线)变得松弛,从而容易导致腹直肌分离。
2. 腹部压力增大:随着胎儿的生长,腹部压力逐渐增大,腹直肌受到拉伸,使得腹直肌分离的风险增加。
3.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过程中,腹直肌受到的拉伸更大,更容易导致腹直肌分离。
4. 个人体质:部分女性天生腹直肌连接组织较薄弱,更容易发生腹直肌分离。
二、产后腹直肌康复方法1. 早期康复:产后1-2周内,进行轻度的腹直肌康复运动,如呼吸练习、腹式呼吸等,有助于腹直肌的恢复。
2. 中期康复:产后2-3个月内,进行以下康复运动:(1)仰卧起坐:取仰卧位,双手抱头,双腿弯曲,然后抬起上半身,使肩膀离开地面,再缓慢放下。
每次进行10-15个,每天3-5组。
(2)腹部卷曲:取仰卧位,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抬起双腿,使双脚接近地面,再缓慢放下。
每次进行10-15个,每天3-5组。
(3)平板支撑:取俯卧位,双肘支撑在地面上,双脚并拢,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
每次进行30-60秒,每天3-5组。
(4)腹部收缩:取仰卧位,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抬起上半身,使肩膀离开地面,再缓慢放下。
每次进行10-15个,每天3-5组。
3. 后期康复:产后3个月以上,进行以下康复运动:(1)仰卧举腿:取仰卧位,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抬起双腿,使双脚接近地面,再缓慢放下。
每次进行10-15个,每天3-5组。
(2)瑜伽动作:如猫牛式、船式等,有助于加强腹部肌肉的力量。
4. 注意事项:(1)康复运动前,先进行热身活动,避免肌肉拉伤。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女性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子宫内胎儿逐渐増大,腹壁皮肤、筋膜、肌肉等极度扩张,腹白线被拉伸和变薄,连接力量下降,导致腹壁张力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使平行并列的两条腹直肌分开,此种现象称之为腹直肌分离。
随着腹直肌分离程度的不断加深,腹部肌肉力量大幅减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减少,导致骨盆发生前倾、腰椎生理弯曲程度增加,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加重和腹部脂肪的堆积,引起产后长期腰痛,病情重者可导致腹壁疝的形成[1]。
据周碧华报导1 462例产后6~8周的产妇,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90.8%[2]。
Fernandes da Mota等[3]对84例健康初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进行测量发现,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39.3%,与未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相比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腰围及腰部、背部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腹直肌分离的诊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测量腹直肌分离的方法,临床多采用腹部触诊法进行检测,精确度较差。
在国外,超声测量可作为腹直肌分离距离测量的“金标准”,仅适用于检测分离距离小于3.0cm的腹直肌分离。
1.1手测法:检查者站患者右侧,患者仰面平躺,膝盖弯曲,双手交叉抱肩,检查者手指放在患者肚脐,嘱患者呼气的同时,头和肩轻轻抬离床面,如做仰卧起坐一样,用手指测量腹直肌肉间隙。
在脐孔,脐上和脐下4.5cm处进行评估[4]。
表1 手测法表4Rath定量分类法二.治疗方法包括腹式呼吸锻炼、推拿按摩等保守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均起效缓慢、疗程长、效果不确切。
严重者可手术治疗腹直肌分离,可获得较高满意度。
2.1家庭自主训练:腹带法,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收腹,仰卧抬腿,仰卧伸腿,平板支撑2.2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廖柏丹等报导采用电针机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双侧天枢、关门、水道、大横、带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诸穴,配合推拿神阙环摩腹部,往返期门、天枢、中极,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产后腹直肌分离标准
产后腹直肌分离标准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指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Muscle)之间的肌肉分开,通常是由于怀孕和分娩引起的。
这种情况也被称为“腹直肌腹直肌疝”或“腹直肌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通常是以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1.指测法: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可以使用指测法来测量腹直肌之
间的间隙。
在产后,腹直肌分离通常是指腹直肌之间的距离大
于2指(约2.7厘米)。
2.Belly-Button法:这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站立或卧位时,
测量脐部以上和脐部以下腹直肌之间的间隙。
正常情况下,腹
直肌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指(2.7厘米)。
需要指出的是,腹直肌分离是一种常见的产后情况,但并不一定会引起症状或问题。
一些妇女可能会在分娩后自行修复,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
腹直肌分离可能与腹部肌肉无力、腹部膨胀、腰痛和姿势问题相关。
如果您怀疑自己有腹直肌分离或担心与其相关的问题,请咨询医生。
医生可以进行评估,提供建议和治疗选项,以帮助您管理这种情况。
此外,专业的生理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腹直肌分离。
产后康复核心—腹直肌分离与训练方法(有图)
产后康复核心腹直肌分离与训练方法(有图)2019.11.21什么是腹直肌?腹直肌就是图中腹部中部的那几块肌肉,中间的那条白色的线叫腹白线。
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主要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HI H I W B ■■Ml(COnMGUTOI'deo-pealmuKleIzy&rScOblaqucsi'n^d.ilyer)F曲t 口Abdcnimis 蹄駅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随着腹部的增大,大多数女性腹部肌肉中间都会出现一个空隙。
这个空隙通常在产后4-8周后会逐渐关闭。
对于一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有可能会被过度拉伸,导致产后无法自动修复,这种情况称作“腹直肌分离”。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
据报道,产后6-8周的产妇,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剖宫产发生率为71%,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91%。
腹直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生理原因除妊娠生产因素外,2次以上剖宫产、怀有巨大儿或多胞胎、羊水多、怀孕前体型瘦小等也是易致腹直肌分离的因素。
2、饮食原因孕期未控制好饮食、营养不均衡、体形肥胖,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下降。
饮食过少也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不足。
3、其它原因年龄因素、缺乏运动、过度宽大的衣服对胎儿没有承重作用。
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危害?1、腰背痛:腹直肌分离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对躯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后背部肌肉的负担,容易出现腰背痛,进一步限制了其活动、哺乳等日常行为。
2、脏器移位:腹直肌分离严重者还可使内部脏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大肚腩,使产后妈妈失去自信。
如何自测有没有腹直肌分离?仰卧位,双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脐下2指处,身体放松,将上身抬起,下颌抵胸。
以两手指触压,感觉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
产妇腹直肌分离的研究进展
产妇腹直肌分离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腹直肌;腹直肌分离; 治疗;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41-02人类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并能降肋助呼气,也能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等功能[1]。
而妇女在怀孕期间和分娩过程中,腹壁皮肤受增大的妊娠子宫影响,部分弹力纤维断裂,临床上多称为腹直肌分离,有报道,当腹直肌出现不同程度分离时,出现产后腹壁明显松驰,腹壁紧张度需在产后6 ~8 周恢复[2]。
业已证实,产后腹直肌分离会导致形体改变,腰围增粗,腹性肥胖,后背疼痛和内部脏器下移等危害,严重影响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
研究认为,产后的肌肉、结缔组织的损伤不能靠自身条件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身体处于暂时性的组织衰弱状态,若不重视及时进行恢复治疗,原本暂时性的衰弱就会逐渐转化为永久性的衰退[3]。
然而,至今还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腹直肌分离的办法。
本文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流行病学、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情况作一综述。
1 产妇腹直肌分离流行病学妇女妊娠分娩后盆底神经、肌肉、筋膜及韧带松驰或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在产后早期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很难完全恢复到孕前水平[4]。
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阴道分娩,在产后第3 天检测,有60%-70% 的女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在产后4 ~ 8 周逐渐恢复。
对于一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被过度拉伸,产后30 天,仍有30% 未能恢复。
周碧华等[5]报道,1 462 例产后6 ~ 8 周的产妇,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 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更高(90.8%)。
王艳梅[6]报告,怀孕超过3 个月时,超过60% 的孕妇身上都出现这种腹直肌分离现象。
据报道,腹直肌分离超过了2 指宽,自行恢复的可能性比较小。
产后大肚腩、腰背痛都是腹直肌分离的锅
产后大肚腩、腰背痛都是腹直肌分离的锅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现在宝妈队伍越来越壮大。
有的宝妈也出现了产后身材走样、腰痛、背痛等不舒服的体验。
很多宝妈看着自己一去不复返的小蛮腰,时不时发作的腰背痛,望着再可爱的宝宝也难免会有点小抑郁,这些可能都是腹直肌分离在作怪。
然而受传统观念“坐月子”(产褥期)的影响,产后女性1个月之内基本是躺在床上度过的,因此,肌肉力量下降迅速。
肌肉力量下降会导致产后女性全身乏力,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是不利于身体恢复的。
何为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通常发生在孕晚期和产后女性,有研究发现产后第4天,约62.5%的产妇腹直肌分离超过2指宽,产后6-8周,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
所有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的比例非常高。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得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开,当距离≥2cm时,称为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1)影响美观腹直肌分离的危害可不容小觑哦,首先产后女性出现了腹直肌分离会看起来小肚子特别大,这真是对爱美女性的降维打击。
2)腰背痛再一个腹直肌是用来维持我们腹内压的一块重要肌肉,组成腹内压的肌肉有腹部最深层的腹横肌以及腹部两侧的腹内外斜肌,还有腹前壁的腹直肌,以及我们腹壁后方的腰方肌。
还有就是在我们的腹腔上方的膈肌(负责吸气的),以及在我们盆腔下面的盆底肌,它们共同形成我们的腹压去维持腰椎的稳定,还可以确保我们的腹腔、盆腔的一些脏器能够在正常的位置上。
一旦腹压出现不足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腰部容易出现酸痛。
3)盆底功能障碍还有更为严重的就是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比如骨盆带痛、漏尿、盆腔脏器脱垂等。
在确诊为腹直肌分离的女性中,有50%的人有盆底肌障碍的问题(漏尿或器官脱垂)。
腹直肌的诊断方法1)腹直肌分离自我检测采用仰卧位两腿弯曲,暴露腹部放松,然后做头部及肩膀抬离地面的仰卧起坐起始动作,一只手从上向下在脐中位置用手指垂直下探,对于较瘦的宝妈们而言,比较容易探测到两侧的腹直肌,较胖的宝妈,由于有脂肪覆盖则需要手指插入更深去感受两侧的腹直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患者感舒适的麻刺感.但不引起疼痛; • 第三,需达到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水平,以保证疗效。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
自主训练治疗: 要求患者每日在家自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 跪姿伸腿、仰卧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等 康复动作,连续10次为1组,每天完成3—4组。
”
跪姿收腹
跪姿伸腿
跪姿伸腿
仰卧蹬腿
腹直肌分离自查
为了能尽快恢复身材,很多新妈妈在生产后,会迫不及待地进行大量的 腰腹训练。但冒然训练会加深腹直肌分离程度 在开始训练之前,腹直肌分离的检查非常重要。
检查方法:
仰卧,两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 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 身体放松。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 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 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 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 • 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治疗仪。 • 电极位置:采用A1+、A1一、A2+、A2一、B1+、Bl一、B2+、B2一通道, 粘性电极,分别粘在腹部两侧对应的腹外斜肌、腹直肌、腹横肌。 • 治疗方案:采取腹直肌分离程序(U8)。治疗时间:每天1次,每次3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 电流强度指标: • 第一,达到引起肌肉震颤的强度,使肌肉收缩;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 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会直接导致腹壁松弛。腹直肌分离的 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性产后 容易出现腰背痛。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
•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变 化促使结缔组织弹性改 变以利于胎儿发育及分 娩,随着胎儿在宫内生 长,腹腔脏器发生移位, 腹壁所承受的机械性压 力也逐渐增大,腹白线 拉伸并变得薄弱,腹直 肌松垮,腹直肌间距离 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 分离。病情重者可导致 腹壁疝的形成。
腹直肌分离自查
•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 需改善:2~3指 • 需就医:3指以上
• 如果两侧肌肉的距离大 于3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 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 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 突出到体外),需要及 时就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腹直肌分离的临床诊断标准
• 诊断标准:触诊
确定脐水平连线
与两侧腹直肌的 内侧缘的交点, 使用软尺测量两 点之间的距离, >2 cm者即诊断 为腹直肌分离。
仰卧抬腿
平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