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17年考博试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14年华师思政考博真题
2014年华师思政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三选二,每题50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1、请结合当前我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建党的原理、思想高度及其指导意义。
2、简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六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的论述,阐述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
3、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论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三道题;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1、论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3分)
2、试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33分)
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34分)
复试
秦在东院长考核英语口语,自己报考的导师专业提问。
华师历年马克思期末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要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普通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2分)整体和部分则是反映事物的包含和组合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之和大于部分;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1分)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基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不能把二者等同。
(1分)2、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案要点: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
(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
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
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
(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答案要点:一定的社会形态是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体。
(1分)人类历史是人自觉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陈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
(3分)但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生产力,从而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1分)4、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案要点: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
华中师范大学17年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17年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从复试之前就说要再写一篇更成熟的经验贴给18届的学弟学妹们,结果经过复试、写论文、答辩等等事宜之后,一直拖到现在。
我的拖延症是不是没救了?不知道读研期间还有没时间和缘分再相聚在这里,现在我就先把从考场上拿回来的复试笔试真题分享给你们,然后再零零散散地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吧。
笔试真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时间:2017年3月25日上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乡土文学2.“左联”3.“革命样板戏”4、文化散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论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2.简析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艺术流变3.结合几部代表性作品,简论韩少功小说创作的艺术流变4.简析《白鹿原》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底蕴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缺憾2.谈谈你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解。
以上是我看着试卷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真题,大家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或者说题目都很基础。
没错,我还是这样的观点,华师非常重视基础,考察也很广泛,但是一点都不偏。
每个人都可以有话写,但是想要得到高分就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多读作品多读教材打好基础才是王道,多感悟多思考也必不可少。
另外复试笔试时间是两个小时,非常之快,但题量很大。
除了加快答题速度,你还必须根据每道题目的分值合理分配时间。
我今年就很糊涂,前面一题5分的名词解释就长篇大论,最后分值20分的论述题都快没时间写了,怎一个惨字了得。
所以啊,你们一定要汲取我的教训。
其次是英语口语,下午进行。
这个一定要有所准备的。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雅思7分、出口成章的英语大神就当我没说。
)对于我等平民,首先你一定要准备一个长度适中的自我介绍和一些常见的话题。
英语自我介绍网上一百度就出来了,我想提醒的是你要做好随时被打断的准备。
也就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老师的问题。
比如你说我喜欢读书,那么老师很可能问你喜欢什么书,为什么喜欢等等。
考博复习题(马克思主义文论)
考博资料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题(论述题)1、试以“我对马克思的文艺社会学思想的认识”为题评述该思想。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思想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文艺社会学的两个主要理论观点:意识形态论和艺术生产论的内容,并要求意识形态论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来说明,艺术生产论要联系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来说明。
最后是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的评价。
2、试评述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的认识。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认识观点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的认识主要反映在他1857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是从两方面来谈文艺的这种独特性的:第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第二,艺术作为掌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
该题要求学生清晰阐述这两方面的观点。
并还要求学生能够对其做总的综合性评价。
3、试评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论。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论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现实主义几个主要理论观点:真实性与倾向性问题、典型问题、典型环境问题等内容,并要求能够对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论做总的综合性评价。
4、试评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点。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中的意识形态观点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论时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来说明,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晰阐述意识形态的观点,而且能够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注意到缺陷。
5、试论述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问题。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首先阐述“不平衡”的表现,需要举例以文艺史上的具体事例说明几种不平衡类型,其次要求分析产生这种不平衡的原因。
6、试评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论。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观点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在我国传统马列文论中,人们对艺术“反映”这个概念比较重视,作过许多讨论,对“艺术生产”这个概念却不太重视,研究很少。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地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地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地出处及含义、意义.(分)
、“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地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地出处及含义、意义.(分)
董仲舒地人副天数说.
法藏华严宗地判教理论.
严复地中西观.
中西哲学地比较.
年
西哲:
、亚里士多德地四因说.
、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地“天赋观念说”地异同.
、贝克莱地“存在即是感知和被感知”.
、黑格尔地辩证法述评.
中哲:
老子地“道”地思想和现代意义.
葛洪对道家思想地改造.
二程学说地异同.
孙中山地进化论思想.
、“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地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地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地出处及含义、意义.(分)
、“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地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地出处及含义、意义.(分)
、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地地位和作用.(分)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地关系地思想.(区别和联系)(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康德地感性.
经验论地.
托马斯·阿奎那地理性和信仰地关系.
黑格尔地矛盾.
中哲:
离间白和合同异地异同.
郭象地独化论述评.
王阳明地“四句教”地哲学意义.
谭嗣同地仁学.
以德治国地现实意义.
年
西哲:
柏拉图地理念论.
培根地四假象说.
休谟地习惯性联想.
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地证明.
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2017年博士研究生考博真题
华侨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科目代码3010
指出以下几段话出自哪篇著作,并解释其思想内涵:(每题25分,共100分)1、“然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
”
2、“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
3、“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穿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
4、“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
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 A卷分享首次分享者:焱儿~已被分享17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D.职业理想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A.战斗性B.理论性C.实践性 D.逻辑性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 D. 伸张性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 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是一种( B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2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010年——2017年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华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3、讲授法4、学记5、道尔顿制6、元知论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上好一堂好课的要求3、教师劳动的特点4、影响学习的动机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2、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意义2011年华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制度2、课程标准3、智育4、分组教学5、陶冶6、技能二、简述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上好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3、教师的素养4、培养集体的方法三、论述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4、联系实际谈谈创造性的培养措施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3、分组教学4、讲授法5、陶冶;6、技能二、简答题1、上好一堂课的要求2、培养集体的方法3、教师劳动的特点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三、论述题1、人的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学意义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单选(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研究教育现象B、解决教育问题C、揭示教育规律D、总结教育经验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D )A、涂尔干B、克伯屈C、杜威D、梅伊曼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C )A、遗传B、教育C、环境D、人的主观能动性4、学生运用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D )A、引起求知欲B、理解知识C、巩固知识D、形成技能技巧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A )A、因材施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C、理论联系实际D、在集体中教育6、唐代“六学二馆”是指(C )A、地方官学B、图书馆C、中央官学D、私学7、中国儒家经典四书(D )A、《大学》《中庸》《孝经》《论语》B、《论语》《孟子》《诗经》《尚书》C、《大学》《中庸》《论语》《春秋》D、《大学》《中庸》《孟子》《论语》8、由维新派创立的学校(B )A、京师同文馆B、万木草堂C、爱国学社D、南洋公学9、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哲学王的教育家是( C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夸美纽斯10、近代欧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 )A、卢梭B、洛克C、赫尔巴特D、斯宾塞11、个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的刺激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A )A、同化B、顺应C、平衡D、整合12、根据佛洛依德的个性发展理论,男孩出现恋母情结的阶段是(B )A、肛门期B、器官期C、潜伏期D、生殖期13、最早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将S-R变成S-O-R的心理学家是(D )A、华生B、斯金纳C、苛勒D、托尔曼1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收到强化而简介收到的强化成为(D )A、一级强化B、自我强化C、部分强化D、替代强化15、“教育应该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 A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B、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D、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二、名词解释(共20分)1、体育2、程序性知识3、形成性评价4、白板说三、简答题(共40分)1、朱子读书法2、教育的文化功能3、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4、教师的教育素养四、论述题(共60分)1、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2、举例说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要求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学意义2014年华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经验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2、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政治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文化3、现代意义上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布鲁纳4、学校的工作中心是()A、德育B、智育C、管理D、教学5、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好课B、上好课C、做好课后的教导工作D、搞好教学评价6、被成为中国“平民教育家”的是()A、胡适B、蔡元培C、晏阳初D、梁启超7、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三大领域A、动作技能B、社会性C、品德D、行为习惯8、1958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A、减少对普通教育的投入增加对军事院校的拨款B、实行全民军事教育C、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D、把私立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9、“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者是()A、赞可夫B、维果斯基C、布卢姆D、班杜拉10、“以社会契约为准则”的阶段属于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所述的()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以上都不是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校教育2、教育制度3、苏格拉底方法4、元认知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的生态功能2、德育途径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4、心理健康的标准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2、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3、试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异同2015年华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2、修养3、学园4、活动课程5、心理发展二、简答题1、教育独立性及其表现2、直观性原则含义及特点3、教师劳动的特点4、梁启超教育思想5、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途径三、论述题1、论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2、论述德育过程中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课程3、论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4、实验教育学评述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讲授法3、道尔顿制4、先行组织者二、简答1、教育任务2、培养班集体方法3、恽代英教育思想4、学习动机强化理论四、论述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过程;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当代价值;3、心智技能培养方法一、名词解释1、美育2、学在官府3、发现学习4、谈话法二、简答题1、教育的经济功能2、启发型原则及在教育中的运用3、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4、品德不良的表现及其类型三、论述题1、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的运用2、中国书院发展的过程及特点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32马克思主义理论)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32马克思主义理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矛盾
2.社会意识
3.价值规律
4.垄断资本主义
5.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6.社会主义民主
二、简答题
1.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及关系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性的主要表现
3.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品质及意义
4.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后果
三、论述题
1.用人民群众的观点分析以人为本的原因及作用
2.结合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列宁著作《怎么办?》一、本书的写作背景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许多资料可查。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刘德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也是当时我们考博时重要的参考书目)中指出,“《怎么办?》发表时,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更加深化和扩大,无产阶级革命已作为直接实践的问题提上了日常。
一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做了大量的理论工作和组织工作。
…这时,第二国际内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他们攻击马克思主义已经…陈旧‟、…过时‟。
”P119列宁写这篇文章之前,实际情况是当时的工人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却出于分散状态,急需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在列宁写作《怎么办?》之前,他于1900年11月初写了一篇《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在文章中深刻指出:“整个俄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最迫切任务是反对专职政府,争取政治自由。
…社会主义思想脱离劳动阶级先进人物的现象,在俄国要比其他国家厉害得多,因此俄国革命运动必然软弱无力。
由此自然产生出俄国社会民主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
P285而此时,列宁刚从流放地回来。
为了建立真正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打算创办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秘密机关报。
但这样的报纸很难在俄国境内出版。
这是因为,沙皇政府的警察、暗探到处密布,不用几个小时就会被查获。
紧接着,为了深刻揭露当前影响革命政党的思潮,他于1901年写了一篇《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提纲,在提纲中列宁深刻揭示了无政府主义的四大弊端。
正是这些前期的实践与理论工作,在1902年秋,列宁集中精力用了大半年时间写就了这篇《怎么办?》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列宁从两个比较一般的问题谈起:“为什么像…批评自由‟这样一个…无害的‟和…正常的‟口号,对我们竟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斗的信号?为什么我们甚至在社会民主党对自发的群众运动的作用这个基本问题上都谈不拢?其次,阐述我们对政治鼓动的性质和内容的观点。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土地的价格()。
A.是资本化的地租B.与地租成反比C.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D.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参考答案:A2.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C.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D.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参考答案:B3.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参考答案:D4.相对静止是()。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参考答案:B6.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民主自由B.提倡人本主义C.反对封建束缚D.利己主义参考答案:D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规律的能动作用参考答案:A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参考答案:AD10.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A.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B.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参考答案:C11.“我思故我在”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参考答案:D12.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A.“参与制”B.公私合营C.建立垄断银行D.相互联合参考答案:A13.B.法西斯专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参考答案:A1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华中师范大学哲学期末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哲学期末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的产物。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
其中特别是科学上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并不断深入工人运动中。
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狭义:专指由马克思主义经典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
广义: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继承、发展所形成的科学体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存在;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认为世界可以被认识,不可知论认识世界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