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塔机附着验算方案-1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1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1](https://img.taocdn.com/s3/m/0c47a29da0116c175f0e48a8.png)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着第4次附25 5 0.751 1.95 1.95 1.798 1.944 0.283 1.53 着悬臂端30 5 0.774 1.95 1.95 1.79 1.945 0.29 1.578 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79×0.774×1.95×0.2×0.35×1.06=0.16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16×572-1/2×0.16×12.92=246.607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454.63+246.607)=631.113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塔身上部第一附着点(塔身悬臂支承端)的支承反力最大,应取该反力值作为附着装置及建筑物支承装置的计算载荷。
剪力图得:R E=85.771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5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21.299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45°α2=arctan(b2/a2)=45°α3=arctan(b3/a3)=45°α4=arctan(b4/a4)=45°β1=arctan((b1-c/2)/(a1+c/2))=39.588°β2=arctan((b2+c/2)/(a2+c/2))=45°β3=arctan((b3+c/2)/(a3+c/2))=45°β4=arctan((b4-c/2)/(a4+c/2))=39.588°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28c06f25c52cc58bd6be59.png)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本工程使用的型塔机,为固定式。
塔机的基础上平面高度为-12﹒5米。
一﹑塔机位置:塔机的X-X轴线与建筑物的轴线相距米,塔机的Y-Y轴线与建筑物的轴线相距米。
其它尺寸见图。
二﹑塔身附着位置:建筑物高米,要求塔机的使用高度米,按该机使用说明书要求须安装两道附着。
塔吊初装高度为米,第一道附着完可顶升到米()。
第二道附着锚固完可顶升到米(),附着位置在塔身的第节标准节的中间横腹杆位置处。
1﹑立面位置:根据塔机塔身上的附着位置,确定塔机在建筑物上的附着高度分别为米(此高度为预留孔水平对称轴从结构正负零算起向上的推算高度,在预留孔洞时须进一步核实)。
2﹑水平位置:根据塔机附着撑杆水平布置形式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确定附着点,锚固点的水平位置如图三﹑附着支座和建筑物的联接:留孔式:附着支座与建筑物通过穿墙螺栓联接,螺栓长为500mm,其中光杆长度为180mm。
螺栓紧固螺母与建筑物接触面之间需加平垫,平垫尺寸为150X150mm,长度为12mm的A3钢。
建筑物预留孔由工地负责预留。
要求如下:每个锚固点及锚杆,在附着后应承受 KN 纵向推拉力及 KN倾向力。
因此工地须在制作预留孔之前做好结构的加强工作。
四、在塔机附着安装前,须由土建技术人员向安装公司提供锚固点的技术资料及满足承载力的书面材料并由土建技术主任工程师签字确认。
五、锚固安装完毕,应测量塔机垂直度。
锚点以下应小于2‰,锚点以上应小于4‰。
可通过调整锚杆调整塔机的垂直度。
锚杆与水平线夹角不得大于8度。
垂直度达到要求后,穿好各部销轴及开口销,紧固各部螺母并预留出安全扣距。
六、锚固验收合格后,预升塔机。
七、其他协商内容: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
塔吊基础及附着验算
![塔吊基础及附着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cf339e0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d.png)
TC5610-6塔机基础及其附着验算1.塔机基础验算1.1支腿固定式基础载荷如下 1.2塔机抗倾覆验算6级以上风停止作业,6级风以下的工作状态的水平荷载18.3KN,非工作状态的水平荷载73.9KN,用于塔机独立高度的基本风压荷载。
塔机基础尺寸长×宽×高为5米×5米×1米。
混凝土重度为3/24m KN 。
验算公式:/3M Ph be a Pv Pg+•=≤+ 工况:67.13522.1241552.51113.181335=≤=⨯⨯⨯+⨯+=e非工况:67.13553.1241551.46419.731552=≤=⨯⨯⨯+⨯+=e则工况满足要求,非工况满足要求。
1.3塔机基础地耐力验算 验算公式:[]2()3B B Pv Pg P P al+=≤工况:28.122.1252/=-=-=e a l非工况:97.053.1252/=-=-=e a l现场实际地耐力为200KPa,则工况满足要求,同样非工况满足要求。
2.塔机附着验算2.1附着立面、平面控制桥墩承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附着立面控制节点1节点2附着平面控制2.2附着受力计算〔此部分为本公司用专业计算软件PKPM进行的受力计算2.2.1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取值:Q = 0.27kN;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1552.00kN;= 95.4182kN ;计算结果: Nw2.2.2 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其中: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合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 0 - 360 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求得各附着最大的。
塔式起重机塔吊超长附着附着支撑杆及高强螺栓验算计算书
![塔式起重机塔吊超长附着附着支撑杆及高强螺栓验算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67b0c586941ea76e58fa04c2.png)
QTZ5012塔机附着支撑杆及高强螺栓验算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制单位:一、工程概况该项目工地安装一台重庆桥瑞机械厂生产的QTZ5012塔机,塔身中心距建筑物7.8m,附着支撑杆与塔身的角度较小,不满足塔机说明书的规定,需重新计算。
附墙耳板座与建筑物剪力墙用M24高强螺栓夹持连接,其余采用销轴连接。
附着装置采用三杆式体系,附着支撑杆采用10φ无缝钢管。
159⨯与塔身上的附着框架采用销轴铰接。
顶升加高标准节前,应先安装附着装置,然后顶升加节,附着装置以上的塔身悬伸高度不得超过塔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高度。
二、编制依据GB/T1375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5031—2008 塔式起重机DBJ50—140—2012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技术规范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重庆桥瑞QTZ5012塔机使用说明书工程施工图三、塔机支撑杆布置及支撑杆受力验算1.计算力学模型塔机在附着状态为一多跨外伸梁,附着装置可视为支座链杆,由结构力学可知,多道连续梁在承受杆端弯矩、轴向力、横向剪力时,最上一道支座链杆(附着装置)受力最大,由上到下受力逐次递减。
只要计算出第一道附着装置的内力,以后安装第二道附着装置后,其内力与第一道相同,第一道附着的内力减小;随着附着道数的增多,始终是最上一道附着装置受力最大。
由于塔身附着处载荷小于独立状态时载荷,故不需再验算塔身强度及稳定性,只计算附着反力。
附着装置在工作状态下主要承受风载和起升平面弯矩产生的水平力,以及扭矩引起的内力。
计算多跨外伸梁的支座反力(即水平力)相当繁琐,根据我公司多次的计算对比,可简化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只有一个链杆的一次超静定结构。
由于附着状态下最上一道附着受力最大,据以上力学模型可求得该处附着框水平合力为F,由该塔机使用说明书查得附着框扭矩M。
n 三杆式附着为静定体系。
当水平力和扭矩为恒定值时,各杆件的内力随水平力的方位变化而改变。
塔机起重臂在0360范围内回转,各杆件在回转过程中分别出现最大内力。
塔吊附着计算书
![塔吊附着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1099076780eb6294dc886c3a.png)
塔吊附着计算书1、附着装置布置方案根据塔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附着距离一般为3~5 m,附着点跨距为7~8 m[1,2],塔机附着装置由附着框架和附着杆组成,附着框架多用钢板组焊成箱型结构,附着杆常采用角钢或无缝钢管组焊成格构式桁架结构,受力不大的附着杆也可用型钢或钢管制成。
根据施工现场提供的楼面顶板标高,按照QTZ63 系列5013 型塔式起重机的技术要求,需设4道附着装置,以满足工程建设最大高度100 m 的要求。
附着装置布置方案如图2 所示。
图1塔吊简图与计算简图塔吊基本参数附着类型类型1 最大扭矩270.00 kN·m最大倾覆力矩1350.00 kN·m 附着表面特征槽钢塔吊高度110 m 槽钢型号18A塔身宽度1645*1645*2800 mm风荷载设计值(福州地区)0.41附着框宽度 3.00 m 尺寸参数附着节点数 4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 3.00 m第I层附着附着高度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 3.00 m第8层23.45 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00 m第16层46.65 m 独立起升高度40 m第24层70.85 m 附着起升高度151.2 m第31层95.95 m图2塔吊附着简图三、第一道附着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第一道附着的装置的负荷以第四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计算,第一道附着高度计划在第8层楼层标高为23.45米。
(一)、支座力计算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取值:Q = 0.41kN;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1668.00kN;弯矩图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 N w = 105.3733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其中: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合风荷载扭矩。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9dab66cd172ded630b1cb696.png)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8×1.291×1.95×0.2×0.35×1.06=0.251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51×562-1/2×0.251×12.92=372.684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76.9+372.684)=584.626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塔身上部第一附着点(塔身悬臂支承端)的支承反力最大,应取该反力值作为附着装置及建筑物支承装置的计算载荷。
剪力图得:R E=120.106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7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69.856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79.765°α2=arctan(b2/a2)=75.12°α3=arctan(b3/a3)=69.753°β1=arctan((b1+c/2)/(a1+c/2))=74.805°β2=arctan((b2+c/2)/(a2-c/2))=87.728°β3=arctan((b3+c/2)/(a3+c/2))=65.772°各杆件轴力计算:ΣM O=0T1×sin(α1-β1)×(b1+c/2)/sinβ1+T2×sin(α2-β2)×(b2+c/2)/sinβ2-T3×sin(α3-β3)×(b3+c/2)/sinβ3-T k=0ΣM h=0-T2×sinα2×c-T3×sinα3×c+N w×cosθ×c/2-N w×sinθ×c/2-T k=0ΣM g=0T1×sinα1×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1)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压力T1=452.184kN,T2=0kN,T3=260.043kN最大轴拉力T1=0kN,T2=495.56kN,T3=347.043kN(2)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压力T1=0kN,T2=495.561kN,T3=347.042kN最大轴拉力T1=452.184kN,T2=0kN,T3=260.044kN四、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
塔吊附着方案
![塔吊附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e03764852458fb770b565b.png)
目录1 编制依据 (1)1.1 编制说明 (1)1.2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2)3 施工部署 (2)4 作业工艺 (4)4.1 预埋件安装 (4)4.2 附墙架选用 (5)4.3 安装工具选用 (6)4.4 作业人安排 (6)4.5 附墙安装程序 (7)4.6 顶升作业 (8)4.7 塔吊升高完毕后检查、调整,验收工作 (10)5 安全注意事项 (10)6 计算书 (11)6.1 1#塔吊附着计算计算书 (11)6.2 2#塔吊附着计算计算书 (17)6.3 3#塔吊附着计算计算书 (23)6.4 5#塔吊附着计算计算书 (29)6.5 6#附着计算计算书 (36)7 附图: (43)7.1 附着平面布置图 (43)7.2 附着高度示意图 (46)1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为保证xxx八期工程施工现场的5台TC6010塔机的各级顶升满足塔机使用说明书中附着高度及自由高度的要求,错开群塔高度,落实群塔防碰撞措施,保证塔吊作业安全,特编制本方案1.2编制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修正)国务院令第549号)(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3)《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2号)(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除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79-2009(10)xxx八期工程塔吊基础平面布置图(11)xxx八期工程施工图纸(12)TC6010-6型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工程概况深业xxx八期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古塘坳片区金榜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2996.0平方米,本期总建筑面积约160112.57平方米。
塔吊建筑物附着处强度验算
![塔吊建筑物附着处强度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1402f9a02e3f5727a4e96224.png)
塔吊建筑物附着处强度验算QTZ80G附着式塔吊第一次附着距离地面25m,所受荷载值以下:载荷工况建筑物承载(吨力)F1(t) F2(t) F3(t) F4(t)工作状态 2.25 4.62 12.71 7.29非工作状态 4.74 6.73 13.5 10.24 附着锚固区设在混凝土剪力墙下部,距楼板300mm,锚固点区段(上下个1m区域)设置螺纹12加强筋,间距20cm,双向双层。
附着锚固区设在7层,14层,21层,28层外墙连梁上,连梁主筋2Φ22/2Φ22,箍筋2ф12@100,厚度220mm,跨度1200mm,高1400mm。
塔吊附着连杆固定在T型板上,T型板尺寸为600×300×12mm,M30一般螺栓。
冲切破坏角为45o垂直于墙面最大力为135KN依据《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第4.4.2条F l ≤0.8 f v A vf v = 125 N/mm2A v—和呈45o冲切破坏锥体斜面相交全部钢筋界面面积A v ≥ Fl/0.8f v = 13.5×104 /(0.8×125) = 1350 mm2经过冲切斜截面钢筋截面数为 4×2×2 = 16根,其中竖直方向钢筋考虑上方锚固不足,不计入抗剪钢筋内,Φ12截面面积113mm2,总抗剪面积为 16×113=1808 mm2,该附着区增补结构筋满足抗冲切破坏要求。
备注:1.因为连梁混凝土和钢筋本身承受很大竖向结构本身重力,所以在考虑抗从切破坏时不考虑连梁混凝土和钢筋作用。
规范4.4.2条 F l ≤0.3 f t μm h0+0.8 f yv A svu不考虑混凝土及箍筋抗剪,只考虑加强钢筋Φ22@200抗冲切作用,所以以公式F l ≤0.8 f yv A svu 计算。
2.钢筋安装尺寸以下图所表示。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7281cf1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7.png)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本文的计算依据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T187-2019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2017.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型号为QTZ63(TC5610)-中塔身桁架结构类型,计算高度为98m,起重臂长度为56m,起重臂与平衡臂截面计算高度为1.06m。
塔身宽度为1.6m,平衡臂长度为12.9m。
工作状态时扭矩标准值Tk1为269.3kN·m,包含风荷载。
非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940kN·m(反向),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720kN·m。
附着杆数为四杆附着,附墙杆截面类型为格构柱,附墙杆类型为Ⅰ类,塔身锚固环边长为1.8m。
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着次数为2,附着点1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5m,附着点2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3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4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
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2kN/m,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为0.35.点1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2m,点2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4.8m,点3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点4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
非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35kN/m。
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风压等效高、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附着点高度、附着点净高、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荷载等参数均有具体数值,这里不再赘述。
285.472kN时,支座6处附墙杆内力计算如下: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6处的附墙杆承担,因此需要计算支座6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根据扭矩组合标准值T kTk1269.3kN·m,可得到T的值。
同时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需要将水平内力Nw计算出来。
根据计算简图和塔机附着示意图、平面图,可以得到α和β的值,并用力法计算各杆件轴力。
最终得到支座6处附墙杆的水平内力Nw20.5RE285.472kN。
塔吊附着计算(参考)
![塔吊附着计算(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121b3d3240c844769eaee40.png)
塔吊附着计算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 k=W0×μz×μs×βz=0.600×1.170×1.350×0.700=0.663 kN/m2;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0.600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µz= 1.350;μs──风荷载体型系数:µs= 1.170;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W k×B×K s=0.663×1.600×0.200=0.212kN/m;其中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0.663kN/m2;B──塔吊作用宽度,B= 1.600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0.212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882.000kN·m;弯矩图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N w=77.7184kN;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图2-2附着杆内力计算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其中:1.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合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求得各附着最大的。
塔吊附着方案(计算书参考版本,不同塔吊是不同的)
![塔吊附着方案(计算书参考版本,不同塔吊是不同的)](https://img.taocdn.com/s3/m/459eb62b3c1ec5da51e27017.png)
一、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32层)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第2次附着40 15 0.832 1.95 1.95 1.763 1.801 0.308 0.471 第3次附着55 15 0.922 1.95 1.95 1.755 1.792 0.339 0.52 第4次附着70 15 1.008 1.95 1.95 1.733 1.766 0.366 0.56 第5次附着85 15 1.087 1.95 1.95 1.708 1.746 0.389 0.597 第6次附着100 15 1.16 1.95 1.95 1.699 1.734 0.413 0.633 悬臂端121 21 1.254 1.95 1.95 1.686 1.728 0.443 0.681 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86×1.254×1.95×0.2×0.35×1.06=0.245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45×562-1/2×0.245×12.92=363.775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69.3+363.775)=569.76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146.64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塔吊附着计算书
![塔吊附着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a41beeb84ae45c3a358c30.png)
风压等效高 工作状态风 非工作状态
附着点高度 附着点净高
工作状态风 非工作状态 压等效均布 风压等效均
第N次附着 h1(m)
h01(m)
度变化系数 荷载体型系 风荷载体型
μz
数μs
系数μs'
振系数βz
风振系数βz' 线荷载标准 布线荷载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值qsk
准值qsk'
第1次附着 22.15
22.15
0.734
2、扭矩组合标准值T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k2 Tk2=1/2qkl12-1/2qkl22=1/2×0.164×562-1/2×0.164×11.52=246.308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 Tk=0.9(Tk1+ Tk2)=0.9×(35+246.308)=253.177kN·m
附墙杆3长细比: λ3=L0/i=(a32+b32)0.5/i=(22052+37372)0.5/44.9=96.638≤[λ]=150,查规范表得: φ3=0.577 满足要求!
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1=N1/(φ1A)=249608/(0.546×3364.25)=135.88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2=N2/(φ2A)=187217/(0.415×3364.25)=134.09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3=N3/(φ3A)=133727/(0.577×3364.25)=68.8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1.76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_20200527_074243304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_20200527_074243304](https://img.taocdn.com/s3/m/9f50c700dd3383c4bb4cd2e5.png)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JGJ/T187-20192、《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扭矩组合标准值T k回转惯性力及风荷载产出的扭矩标准值:T k=T k1=234kN·m2、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38.033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3、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4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53.787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62.526°α2=arctan(b2/a2)=50.906°α3=arctan(b3/a3)=50.906°α4=arctan(b4/a4)=62.526°β1=arctan((b1-c/2)/(a1+c/2))=49.514°β2=arctan((b2+c/2)/(a2+c/2))=49.514°β3=arctan((b3+c/2)/(a3+c/2))=49.514°β4=arctan((b4-c/2)/(a4+c/2))=49.514°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 1。
δ11× X1+Δ1p=0X1=1时,各杆件轴力计算:T11×sin(α1-β1)×(b1-c/2)/sinβ1+T21×sin(α2-β2)×(b2+c/2)/sinβ2-T31×sin(α3-β3)×(b3+c/2)/sinβ-1×sin(α4-β4)×(b4-c/2)/sinβ4=03T11×cosα1×c-T31×sinα3×c-1×cosα4×c-1×sinα4×c=0T21×cosα2×c+T31×sinα3×c-T31×cosα3×c+1×sinα4×c=0当N w、T k同时存在时,θ由0~360°循环,各杆件轴力计算:T1p×sin(α1-β1)×(b1-c/2)/sinβ1+T2p×sin(α2-β2)×(b2+c/2)/sinβ2-T3p×sin(α3-β3)×(b3+c/2)/sinβ-T k=03T1p×cosα1×c-T3p×sin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T2p×cosα2×c-T3p×sinα3×c+T3p×cos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δ11=Σ(T12L/(EA))=T112(a1/cosα1)/(EA)+T212(a2/cosα2)/(EA)+T312(a3/cosα3)/(EA)+12(a4/co sα4)/(EA)Δ1p=Σ(T1×T p L/(EA))=T11×T1p(a1/cosα1)/(EA)+T21×T2p(a2/cosα2)/(EA)+T31×T3p(a3/cosα3) /(EA)X1= -Δ1p/δ11各杆轴力计算公式如下:T1= T11×X1+ T1p,T2= T21×X1+T2p,T3=T31×X1+T3p,T4=X1(1)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压力T1=118.751kN,T2=0kN,T3=126.716kN,T4=0kN最大轴拉力T1=0kN,T2=126.801kN,T3=0kN,T4=118.844kN(2)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压力T1=0kN,T2=126.801kN,T3=0kN,T4=118.844kN最大轴拉力T1=118.751kN,T2=0kN,T3=126.716kN,T4=0kN四、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b046a0a3c77da26925c5b09b.png)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第2次附55 24 0.922 1.95 1.95 1.755 1.912 0.339 0.647 着悬臂端121.5 21.5 1.266 1.95 1.95 1.687 1.854 0.448 0.861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87×1.266×1.95×0.2×0.35×1.06=0.247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47×602-1/2×0.247×142=420.394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454.63+420.394)=787.522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90.87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3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3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3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28.51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56.31°α2=arctan(b2/a2)=49.086°α3=arctan(b3/a3)=49.086°α4=arctan(b4/a4)=56.31°β1=arctan(b1/(a1+20.5c/2))=42.51°β2=arctan((b2+20.5c/2)/a2)=58.679°β3=arctan((b3+20.5c/2)/a3)=58.679°β4=arctan(b4/(a4+20.5c/2))=42.51°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塔吊1#-1附墙方案
![塔吊1#-1附墙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c33d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5a.png)
1#—1楼塔吊附墙方案一、塔吊附墙概况1#-1楼总高度86。
7米,塔吊安装总高度95米;本工程采用QTZ60自升塔吊起重机。
该机这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其臂长为50米,最大起重量为4吨,额定起重力矩600KN.m,最大起重力矩为600KN。
m。
由于结构条件和地形条件的限制,1#-1楼塔吊布置在1#—1楼北侧位置,该塔吊的直接附墙距离为3。
2米。
采取穿墙栓连接座预埋件。
根据说明QTZ60塔吊附着式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20米。
附着式起重机的塔身可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的旁的砼基础上,为了减小塔身计算长度以保持其设计起重能力,设有七套附着装置。
第一附着装置距基础面15.4米,第二附着装置距离第一附着装置是14.5米,第三附着装置距离第二附着装置是11。
6米,第四附着装置距离第三附着装置是11.6米,第五附着装置距离第四附着装置是11.6米,第六附着装置距离第五附着装置是11.6米,第七附着装置距离第六附着装置是11.6米,可允许现场根据楼层的高度做适当的调整.塔机独立固定式工作,最大起升高度为30米。
二、附墙要求为满足1#-1楼塔机对施工楼层的需要,根据塔机的出厂许用条件及建筑物楼层的实际情况现对于1#-1塔机扶墙作如下布置: 错误!第一道塔机扶墙高度+15。
4m,第二道为+14.5m,第三道为+11。
6m,第四道为+11。
6m,第五道为+11。
6m,第六道为+11.6m,第七道为+11。
6m。
错误!墙面附着点中心距离 3950mm错误!采用穿墙螺栓连接座预埋件错误!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扶墙点以上悬臂最大高度不超过20米。
错误!附着架是由四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安装时调节螺栓,调整撑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用经纬仪检测,误差控制在H/1000以内.○6附墙部位的墙板、梁钢筋的配筋,附墙件侧边各附加2根Φ14钢筋。
三、塔式起重机附着式工作状态的安装与拆卸3.1、工作状况QTZ60塔式起重机附着工作时最大起升高度为120米,附着工作时,要求塔身中心距建筑物4m ,爬时应使得吊臂方向与建筑物平行。
塔吊附着计算(验算合格)
![塔吊附着计算(验算合格)](https://img.taocdn.com/s3/m/008b094df5335a8102d220ca.png)
塔吊附着计算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一. 参数信息二. 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1.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W k=0.8×0.7×1.95×1.54×0.2=0.34kN/m2q sk=1.2×0.34×0.35×1.8=0.25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0kN/m2)W k=0.8×0.7×1.95×1.54×0.30=0.50kN/m2q sk=1.2×0.50×0.35×1.80=0.38kN/m2.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450+800=-1650.00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450.00kN.m3. 力 Nw 计算工作状态下: N w=0.000kN非工作状态下: N w=0.000kN三. 附着杆内力计算塔吊四附着杆件的计算属于一次超静定问题,采用结构力学计算个杆件内力: 计算简图:方法的基本方程:计算过程如下:其中:∑1p为静定结构的位移;T i0为F=1时各杆件的轴向力;T i为在外力M和P作用下时各杆件的轴向力;l i为各杆件的长度。
考虑到各杆件的材料截面相同,在计算中将弹性模量与截面面积的积EA约去,可以得到:各杆件的轴向力为:考虑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两个工况,以上的计算过程将θ从0-360度循环,解得每杆件的最大轴压力,最大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02.2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62.57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62.57kN;杆4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02.2kN;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02.20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2.57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2.57kN;杆4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02.20kN。
【整理】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
![【整理】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9867e6e3e45c3b3567ec8bb4.png)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一、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主要依据为:GB/T13752-19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和百脉QTZ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圣源地毯有限公司公租房项目,施工单位:城西二建,施工地址:西宁市城南新区,安装了塔机一台生产厂家为:山东百脉、型号为:QTZ50的塔机。
二、塔机附着杆参数三、风荷载及附着参数四、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92×2.21×1.95×0.2×0.35×1.06=0.491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491×442-1/2×0.491×11.82=625.182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454.63+625.182)=14079.812kN·m3、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5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23.311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73.218°α2=arctan(b2/a2)=67.418°α3=arctan(b3/a3)=67.895°α4=arctan(b4/a4)=72.752°β1=arctan((b1-c/2)/(a1+c/2))=63.546°β2=arctan((b2+c/2)/(a2+c/2))=63.197°β3=arctan((b3+c/2)/(a3+c/2))=63.758°β4=arctan((b4-c/2)/(a4+c/2))=63.077°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工程名称:德邦·翡翠城合同编号:德邦·翡翠城塔吊附着验算方案建设单位:溆浦博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颂腾建筑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二0二0年六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2)第一节编制依据 (2)第二节工程概况 (2)第二章塔机概况 (3)第一节塔机概况 (3)第二节塔机附着要求 (3)第三章附着方案设计 (3)第一节附着设置要求 (4)第二节塔吊附着方案 (5)第四章附着安装 (6)第一节附着安装前的准备 (6)第二节附着安装 (6)第三节附着安装后的工作 (7)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7)第六章安全计算书 (7)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德邦·翡翠城施工组织设计》2计算软件及版本广联达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3工程图纸《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主编第二节工程概况第二章塔机概况第一节塔机概况1塔机参数第二节塔机附着要求查看塔吊说明书,尽量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塔吊附着。
第三章附着方案设计第一节附着设置要求1、满足规范要求。
2、塔机安装的高度超过独立高度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安装附着装置。
附附装置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塔身与建筑物附着点的距离及方位应尽可能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当附着距离大于设计值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
4、附着框架应尽可能在靠近标准节有横隔的位置安装(横隔,即标准节横截面内包含4根横缀条和1根对角线方向缀条的局部构造)。
5、同一道附着装置的附着框及各附着杆应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附着杆与附着框附着连接件之间必须采用销轴铰接。
附着杆的长度宜可调节。
6、建筑物附着点处于钢筋砼以及附着连接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必须大于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的强度。
7、安装附着装置时,应先在同一高度平面内安装附着框和附着连接件,待调整起重臂的方位和变幅小车在起重臂的位置,使用塔身处于最佳平衡状态后再安装附着杆。
8、附着装置安装后,最高附着点以下的塔机轴心线的垂直度不大于高度的2/10009、附着设置高度A、按说明书规定,当使用高度超过 35 米,应进行附着。
附着的设置最大高度技术参数参阅下表。
(注:具体次数应根据楼层具体情况和施工进度调整确定,但间距和自由高度不应超出技术参数要求。
)10附着布置形式(1)布置形式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所提供的附着方式,按正常方式布置时,使用附着框架(两个环梁组装订和三根附着撑杆以及顶块装置组成附着架结构,附着架与建筑物水平附着。
通常,在建筑物的梁(柱)上或剪力墙脚安装预埋件,附着撑杆与预埋件铰接。
布置形式如图所示。
(2)布置要求A、撑杆布置角度a: a≤45°,要求尽可能保持范围:30°~45°,此时撑杆受力较为理想。
B、撑杆长度:L 以安全、经济、便于安装为出发点,控制尺寸不宜过长。
连接方式采用焊接。
焊缝长度保持8-10CM。
锚固装置应尽可能保持水平,必要时,附着杆系可向上或向下倾斜10°,以适应建筑结构需要。
C、通常在建筑物的梁(柱)上或剪力墙脚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应的拟附着楼层浇筑前预埋。
D、附着锚固点由工程承建单位和建设设计单位负责提供。
建筑物附着点处应牢固、可靠,钢筋砼强度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按正常方式布置的附着撑杆轴向作用力最大约300KN)。
E、建筑物附着点处钢筋砼达标后,再行通知安装单位进行附着安装工作。
F、塔机附着的安装需要工程承建单位提供安全的作业平台,承载能力不得小于2T,周边塔机围栏并挂立网防护。
第二节塔吊附着方案按照规范及说明书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塔吊附着方案。
第四章附着安装第一节附着安装前的准备1、锚固点的位置周边1米范围内和锚固撑杆上应清理杂物,以便安装撑杆。
2、分别在锚固节的锚固位置下方和两个锚固点下方1米处搭设操作平台及通道,操作平台及通道的搭设按规范要求,由土建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交底,防护高度不能影响锚固杆的安装。
3、锚固点现场提前预埋,应注意避让梁或柱内的主筋。
4、注意不得使照明设备探出以影响锚固环梁的安装。
5、锚固时土建施工单位应配合对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
6、设备及工具准备:起重设备:手动葫芦、钢丝绳及索具。
安装工具:套筒一套,活动扳手1套,气割1套,电焊机1台。
7、人员准备:附墙作业总指挥:1人;上部指挥:1人;安全监督员:1人;安装人员:5人;辅助人员:3人,电工1名,电焊工1名,测量员1名。
安装人员须持证上岗。
8、人员职责:1) 塔吊附着负责人:负责塔吊附着方案和规范的实施,协调解决技术问题,检查安装中的不安全隐患。
2) 塔吊安装上部指挥:负责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安装中的技术问题。
3) 安全技术监督员:监督检查人为不安全行为,制止塔吊安装作业中的不安全现象,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面。
第二节附着安装塔吊第一道附着1号点(连接双杆)在左侧,2号点(连接单杆)在右侧;第二道附着1号点(连接双杆)在右侧,2号点(连接单杆)在左侧……,保持两侧受力平衡。
1、事先在相同高度楼层的梁或柱体上埋好预埋件(或自行打眼),拉杆绞点处应能承受相应的拉压力,应有受力计算书和混凝土强度报告,要求混凝土强度不小于80%,必要时提前进行加强或密植钢筋,确保整体受力性。
2、用塔机本身将附着的两个半梁吊放在附着面的塔身上用专用销轴连接成环梁箍住塔身。
前半梁应朝向建筑物,绞耳朝向建筑物,后半梁的绞耳应在塔身两侧。
3、用附着环梁角上的8个斜铁把塔身顶牢,检查附着环梁是否水平,各部分间隙是否平均。
必要时做适当调整。
4、将可调节拉杆一端用销轴与附着环梁连接,另一端与建筑物上的耳板铰接在(各铰点连接销轴由厂家提供,均符合规范要求。
)起来。
一共四根拉杆不同位置固定。
5、用经纬仪测量塔身的垂直度,调整拉杆长度,使安装附着后的塔身垂直度误差在2/1000以内。
第三节附着安装后的工作1、起重机锚固安装后,应将剩余的焊接型钢、焊条头、废油、收拾干净统一处理。
工完场清,清理好环境。
2、调试完毕,填写《塔式起重机顶升(提升)锚固验收表》,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标准节加节方法参照塔吊安拆方案进行。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监督岗的设置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已达到作业要求。
方可进行安装作业。
2、指挥人员应熟悉安装作业方案,遵守安装工艺和操作规程,使用明确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
参与安装作业人员都应听从指挥,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应停止作业,待联系清楚后再进行。
3、塔吊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锚固装置,发现松动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故障未排除,不得继续作业;4、拆卸塔吊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
严禁在落塔之前先拆除锚固装置;5、遇到6级以上大风时,严禁安装或拆卸锚固装置;6、锚固装置的安装、拆卸、检查和调整,均应由专人负责,工作时应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并遵守高处作业有关安全操作的规定。
7、起重机附着的建筑物,其锚固点的受力强度应满足起重机的设计要求。
附着杆系的布置方式、相互间距和附着距离等,应按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有变动时,应另行设计。
8、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º;9、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
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加固;10、其锚固点的受力强度应满足起重机的设计要求。
第六章安全计算书后附加软件广联达安全计算软件计算出的安全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二、参数信息(图1)平面图(图2)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92×2.21×1.95×0.2×0.35×1.06=0.491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491×56×56-1/2×0.491×10×10=745.579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T k2)=0.9×(454.63+745.579)=1080.18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图3)计算简图(图4)剪力图得:R E=8.708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 (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5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 =20.5R E =1.414×8.708=12.315kN 。
三杆附着 三杆受力最大,所以只需要求。
设,如上图所示:,求得。
,,,。
对A 点力矩平衡:,求得。
T 3=(397.964+12.315×3.4)/4.983=88.267KN四、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3T 3T 111221,,(),h B a A C a A A C b C==-=--=1112,x h x h h y b a y a a a +==+++221221,(1)ha a x y a a b a b a ==+--+'AB =1313arctan()y B B x A A α+-=++33arctan()B A β='sin()AP AB αβ=+12C AQ x A =+-3T N AQ T AP+•=•3T N AQT AP +•=产生的扭转力矩。
1、附着支座反力计算(图5) 计算简图(图6) 剪力图得:R E =9.796kN 2、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的水平内力N w =R E =9.796kN求解各杆中最大轴力: 三杆受力最大,所以只需要求。
设,3T 3T 111221,,(),h B a A C a A A C b C==-=--=如上图所示:,求得。
,,,。
对A 点力矩平衡:,求得。
T 3=(130.926+9.796×3.4)/4.983=32.959KN五、附墙杆强度验算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由设置值可知:附墙杆强度设计值[f]=205N/mm 2σ=N/A=88.267×1000/6562.6=13.45N/mm 2≤[f]=205N/mm 2ΒϊΧγΗσ1112,x h x h h y b a y a a a +==+++221221,(1)ha a x y a a b a b a ==+--+'221313()()AB x A A y B B =++++-1313arctan()y B B x A A α+-=++33arctan()B A β='sin()AP AB αβ=+12C AQ x A =+-3T N AQ T AP+•=•3T N AQT AP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由设置值可知:附墙杆长细比[λ]=100附墙杆1长细比:λ1=L0/i=(a12+b12)0.5/i=1000×5.048/73.986=68.226≤[λ]=100,查规范表得:φ1=0.783ΒϊΧγΗσ附墙杆2长细比:λ2=L0/i=(a22+b22)0.5/i=1000×3.821/73.986=51.645≤[λ]=100,查规范表得:φ2=0.847ΒϊΧγΗσ附墙杆3长细比:λ3=L0/i=(a32+b32)0.5/i=1000×3.821/73.986=51.645≤[λ]=100,查规范表得:φ2=0.847ΒϊΧγΗσ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σ1=N1/(φ1A)<N3/(φ1A)=88.267×1000/(0.783×6562.6)=17.18N/mm2≤[f]=205N/mm2 ΒϊΧγΗσ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σ2=N2/(φ2A)<N3/(φ1A)=88.267×1000/(0.847×6562.6)=15.878N/mm2≤[f]=205N/mm2 ΒϊΧγΗσ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σ3=N3/(φ3A)=88.267×1000/(0.847×6562.6)=15.878N/mm2≤[f]=205N/mm2 ΒϊΧγΗ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