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剪羊毛》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劳动最光荣》,详细内容为歌曲《剪羊毛》的学习与实践。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具有鲜明劳动特点的儿童歌曲,歌词描述了剪羊毛的情景,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 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以及劳动情感的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剪羊毛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剪羊毛劳动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3)学生跟唱歌曲,逐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实践:(1)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学生自主设计动作,将歌曲中的剪羊毛动作表现出来。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演唱中的问题。
4. 集体表演:(1)各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5. 劳动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剪羊毛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分享剪羊毛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歌曲旋律简谱、歌词、节奏符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剪羊毛》,并设计一个剪羊毛的动作。
2. 答案要求:歌曲演唱熟练,动作设计符合歌曲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剪羊毛》的掌握程度,以及劳动体验的收获。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的歌曲,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羊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剪羊毛》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知识目标:提高节奏排练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目标。
情感目标:提高学唱歌曲使他们初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⒈区别节奏的不同的感受。
⒉初步唱会第一段。
教学难点:⒈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⒉节奏自由组合的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节奏型练习教师:(出示剪刀实物)同学们,这是什么啊?小常识介绍:哦!这是一把漂亮的尖刀,那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把剪刀是哪个国家的人们发明的吗?老师告诉你们是埃及人发明了剪刀。
教师:谁能按来念“剪刀”这个词?你能按这些节奏来念念剪刀和小剪刀这些词吗?XX|X·X|剪刀剪刀XXX|XX·X|小剪刀小剪刀我们一边打拍子一边按这些节奏来念两遍。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组节奏,你们先听老师念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⑴XXX|XXXX|XXX|X—|⑵XX·X|XXX·X|XX·X|X-|(第一组比较平淡,第二组活跃、跳跃)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念。
二、游戏⑴导入:你们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我还要考你们一下,剪刀有哪些用途啊?(剪手指甲、剪纸……剪羊毛)埃及人发明创造的第一把剪刀就是用来剪羊毛的。
教师:现在我这里有4组节奏⑴XX|X·X|XX·X|X-|⑵X·X|XX|XX·X|X-|⑶XX·X|X-|X·X|XX|⑷X·X|X-|XX·X|XX|你们每个队先念念自己队的节奏,然后推举一个人上来用剪刀剪出这个节奏,看哪个队剪的节奏最对最动听。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1目标在熟悉音乐、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为乐曲配伴奏,会听音乐打2/4拍节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编力。
准备有关剪羊毛的图片或录像、打击乐器。
《剪羊毛》的录音磁带,并让幼儿欣赏。
过程1、利用有关图片、录像向幼儿介绍剪羊毛的常识,知道羊毛的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介绍时,配以《剪羊毛》的乐曲,帮助幼儿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情感,熟悉旋律。
2、欣赏乐曲《剪羊毛》。
教师弹奏乐曲《剪羊毛》,让幼儿再次欣赏,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运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讲述音乐表达的内容情感。
让幼儿通过音乐体验剪羊毛的紧张的劳动、愉快的心情和音乐2/4拍节奏特点。
3、学习为乐曲配伴奏。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节奏特点进行讨论:怎样打出节奏?编出几种节奏型。
如:羊毛剪子发出的声音××××|××××|或×××|×××|;人们高兴的心情××|×—|××|×—|或×○|×○|×○|×○|4、练习掌握以上几种节奏型。
教师逐一弹奏乐句,请幼儿再次讨论用哪种节奏型合适?选定一种或两种节奏型后,随音乐拍手打节奏。
5、选择和使用几种乐器打节奏。
幼儿持乐器分句练习。
如:手铃:××××|××××|或×××|×××|沙锤铃鼓:××|×〉—|××|×〉—|木鱼:×○|×○响板6、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练。
音乐教案-剪羊毛2篇

音乐教案-剪羊毛音乐教案-剪羊毛精选2篇(一)教学目的:1. 学习剪羊毛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的根本信息。
2. 学习和练习剪羊毛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才能和合作精神。
教学材料:1.《剪羊毛》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歌曲的歌词。
教学步骤:1. 背景介绍:提醒学生,在古代农村,人们常常用剪刀剪下绵羊的毛,以利用羊毛制作衣物等产品。
2. 引入新知:播放《剪羊毛》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用耳朵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习歌曲的歌词:分发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录音或视频一起听歌词,并尝试跟唱。
4. 学习和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醒学生用手拍打歌曲的节奏,并尝试跟随录音或视频一起唱歌。
5. 分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局部歌词或旋律,让他们一起合作演唱整首歌曲。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剪羊毛的动作,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2. 学生可以尝试用身体的动作和乐器伴奏来演奏这首歌曲。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演唱质量和合作精神。
可以进展小组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音乐教案-剪羊毛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小蜜蜂音乐教案教学目的:1. 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小蜜蜂,并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才能。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才能,进步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交才能。
教学准备:1. 小蜜蜂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书。
2. 小蜜蜂的音乐〔可以在教学前录制好或者使用现成的音乐〕。
3. 蜜蜂的面具和翅膀〔可以用彩纸制作〕。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小蜜蜂的图片或者故事书,与幼儿们一起介绍小蜜蜂。
询问幼儿们对小蜜蜂的理解,并引导他们讨论小蜜蜂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活动一:听音乐1. 制作小蜜蜂面具和翅膀,发给幼儿们穿戴上。
2. 播放小蜜蜂的音乐,让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扇动翅膀、跳舞。
3. 在音乐完毕时停下来,观察幼儿们的表现,让他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024年小学音乐《剪羊毛》标准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音乐《剪羊毛》标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五章《动物音乐会》,主要内容为学唱歌曲《剪羊毛》。
该歌曲描绘牧羊人勤劳工作场景,通过欢快旋律和富有节奏歌词,让学生解和体验牧场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感受歌曲所描绘场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形式表现歌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合唱部分协调。
2.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歌词以及合唱技巧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歌谱、卡片。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牧场故事,引导学生进入牧场情境。
2. 歌曲学习:(1)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场景。
(2)教唱歌曲,逐句教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3)分角色合唱,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节奏变化,用卡片展示节奏型。
(2)分析合唱部分,讲解声部协调方法。
4. 随堂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协调。
(1)邀请学生上台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2)全班合唱,检验教学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剪羊毛》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
3. 节奏型:用卡片展示歌曲中节奏变化。
4. 歌词:用彩色笔标注重点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剪羊毛》,并进行家庭合唱表演。
2. 答案:完成家庭合唱表演视频或照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旋律、节奏和歌词,但在合唱部分仍有一定难度,今后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解牧场生活,搜集其他关于动物歌曲,进行课堂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合唱团,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合唱部分协调。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1)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章节为第四单元《动物的歌》,具体内容为歌曲《剪羊毛》。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歌词描述了剪羊毛的场景,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感受剪羊毛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2. 学会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能够独立演奏歌曲;3. 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学具:乐谱、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剪羊毛》,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引导学生跟唱。
3.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把握。
4. 音高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高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5. 合奏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6. 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演唱歌曲《剪羊毛》,展示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剪羊毛澳大利亚民歌欢快节奏简洁旋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剪羊毛》,熟悉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准备第二天的课堂展示。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澳大利亚文化主题的活动,如观看澳大利亚电影、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学习环节1. 歌曲节奏:歌曲《剪羊毛》的节奏欢快,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和把握歌曲的节奏。
小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课《剪羊毛》教案★

小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课《剪羊毛》教案★第一篇:小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课《剪羊毛》教案小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课《剪羊毛》教案教学目标:1、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对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有一定了解。
2、学习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练习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型,并能准确地演唱歌词和旋律。
3、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以愉快而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老师今天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看是谁?(教师出示小绵羊)小绵羊不仅温顺可爱,它还能为人类作出许多贡献,它的毛有什么用途呢?。
生:(回答)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羊毛可以织成衣服给我们穿。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羊毛产量最高?生:(回答)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本环节设计意图是通过师生谈话,了解羊毛的用途及世界上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从而很自然的导入到歌曲教学之中。
这样的导入话题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导入过程简洁自然)三、新课教学,体验情感:㈠、反复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同学们听听,这首歌表现了什么样的劳动场面?歌曲的情绪怎样?(播放〈〈剪羊毛〉〉音乐MTV,感受人们忙碌地劳动场景及快乐地情绪)2、简介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于世。
歌曲正是表现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剪羊毛时愉快劳动的情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3、引导学生观察这首歌的旋律,每一乐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休止符。
休止符的运用使这首歌别具特色,表现了人们剪羊毛时动作干脆利落,使整首歌听起来特别有节奏感。
4、听老师范唱,学生用拍手的动作在休止符处伴奏,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农事歌曲》,详细内容为《剪羊毛》一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能准确地演唱出来。
2. 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了解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变化和音高的掌握。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歌词卡片、节奏卡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农村剪羊毛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农村生活的了解。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农村歌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音高。
(3)教师分段教唱歌曲,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模仿歌曲中的动作,进行集体表演。
(2)每组轮流展示,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难点节奏。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1)教师邀请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音乐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剪羊毛》2. 歌曲节奏:简单明了,富有动感3. 歌曲主题:农村生活,劳动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剪羊毛》,并尝试创作一个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让学生了解了农村生活,体验了劳动的乐趣。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剪羊毛》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欣赏、歌词学习、节奏练习、合唱实践等。
通过对该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羊毛产业文化,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剪羊毛》的歌词、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羊毛产业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音准和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及合唱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等。
学具:歌词单、音乐课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剪羊毛》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2)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描绘的劳动场景,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2)学习旋律: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学唱旋律。
(3)学习节奏: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歌曲中的节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4)合唱实践:教师分组指导,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
4.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弹奏的钢琴,进行歌曲演唱实践。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歌词:书写歌曲歌词,突出重点词汇。
3. 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
4. 节奏:用节奏符号展示歌曲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剪羊毛》歌词,演唱给家长听。
(2)练习合唱部分,注意音准和节奏。
2. 答案:(1)歌词:略。
(2)合唱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示范录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唱实践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我国羊毛产业的历史和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2)鼓励学生参加合唱团,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1)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
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剪羊毛》,并理解歌曲中描绘的劳动场景和情感表达。
教材涉及的章节为劳动歌曲的欣赏与演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能正确、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劳动歌曲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音准和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歌词卡片。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参加过的劳动经历,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b. 分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c. 学生跟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句,分析其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
b. 结合钢琴伴奏,示范演唱技巧,引导学生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b.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
5. 歌曲情感体验(10分钟)a. 讨论歌曲中描绘的劳动场景和情感表达。
b.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劳动者的辛勤与快乐。
b.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歌曲中的劳动精神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曲歌词4. 重点乐句分析5. 演唱技巧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剪羊毛》,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剪羊毛》,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仍有困难,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并将所学歌曲运用到实际中。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详细内容为歌曲《剪羊毛》。
歌曲以活泼欢快的旋律,描绘了剪羊毛的生动场景,旨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剪羊毛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和节奏的把握。
重点:歌曲《剪羊毛》的旋律、歌词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歌词卡片。
学生: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和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引导学生谈论剪羊毛的情景。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剪羊毛》的歌词,指导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逐一讲解和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旋律片段,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旋律片段,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歌曲《剪羊毛》,互相观摩、学习。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1)教师邀请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剪羊毛》2. 歌曲旋律:以简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3. 歌词:歌词卡片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剪羊毛》,并录制视频。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能完整演唱歌曲《剪羊毛》,发音准确,节奏感强。
2.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剪羊毛的场景画。
答案:学生作品能体现剪羊毛的场景,画面生动,色彩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歌曲《剪羊毛》的学习热情较高。
2024年小学音乐 《剪羊毛》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劳动最光荣》,详细内容为《剪羊毛》一课。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剪羊毛这一劳动过程,感受劳动的辛勤与快乐,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歌曲旋律、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如《劳动最光荣》。
(2)教师出示一张剪羊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剪羊毛的过程。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剪羊毛》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旋律起伏和节奏变化。
(3)教师分段讲解歌曲,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组织学生进行剪羊毛的角色扮演活动。
(2)每组根据歌曲旋律和歌词,编排一个简单的剪羊毛舞蹈。
(3)各组展示,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道关于旋律变化的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剪羊毛》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3. 歌曲歌词:用文字展示歌曲歌词4. 课堂活动:剪羊毛角色扮演、剪羊毛舞蹈编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剪羊毛》歌曲,并编排剪羊毛舞蹈。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6篇)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6篇)小学音乐《剪羊毛》篇1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2. 学科:音乐3. 课时:24. 课型:唱歌综合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准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和复习休止符,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广泛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
歌曲正是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的形容通过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以“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真。
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旋律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
四.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在歌唱中的情绪及表现作用,准确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五.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六.教学方法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澳大利亚吗?学生:没有(有)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国家,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迷人的风光。
【放】(介绍图片:澳大利亚不但风光秀美,它还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的国家。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养羊的工人们都要把羊的身上的羊毛剪掉一些,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很辛苦,于是就一边唱歌一边劳动。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劳动的歌声》中的《剪羊毛》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乐理知识学习以及劳动歌曲的特点分析。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三章《多姿多彩的劳动歌曲》第二节《剪羊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学习劳动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背后的劳动人民生活,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剪羊毛》的学唱,劳动歌曲的特点分析。
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音高的把握,以及对劳动歌曲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学具:歌词单、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劳动歌曲,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气氛,引入课题《剪羊毛》。
2.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2)分析歌曲节奏、音高、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3. 乐理知识学习(10分钟):(1)学习劳动歌曲的特点,分析《剪羊毛》中的特点。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进行练习。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学生模拟剪羊毛的场景,边演唱边表演。
(2)小组合作,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展示。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剪羊毛》2. 歌曲特点:劳动歌曲,节奏明快,音域适中,富有生活气息。
3. 歌曲节奏:2/4拍,注意节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剪羊毛》,并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劳动歌曲的特点。
2. 答案要求:演唱准确,节奏音高正确;介绍特点时,语言简练明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剪羊毛儿歌教案(精选3篇)

剪羊毛儿歌教案(精选3篇)剪羊毛儿歌篇1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剪羊毛》,并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二、歌曲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意趣。
歌曲为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前三个乐句节奏基本一致,"×·×" 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贯穿其中。
句末都以"×·× | × ○ | "这一节奏型收尾,旋律中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练、轻捷的动作。
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突然反跳上行八度,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坚信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音调高昂,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目标1、体会歌曲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创造美的意识。
2、学会歌曲并用愉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3、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愉快、活泼声音演唱。
难点:能够用所学的节奏型及表演动作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道具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情境导入①师带着无线小话筒,打扮得像一位导游师:同学们,看老师这身打扮像导游小姐吗?生:像。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12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12篇)《剪羊毛》音乐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
二、教学重点:了解歌曲中重复、副歌等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四、教学准备:1.:包括歌曲欣赏、短句练习、歌谱。
2.卡片:剪羊毛、听、想、唱、演、重复、副歌。
五、教学过程: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律动、音阶手势(用LU哼唱音阶)。
(一)导入歌曲1.师:同学们,有个很重要的节日就快到了?(学生答: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因为人们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展一次“音乐之旅”,让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穿越国界,到异国他乡去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的音乐。
2.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群美丽的纺织姑娘,随着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一起来学纺织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纺织动作。
师:多么甜美的歌声啊,它给你带来什么感受?)3.接下来看,大海边的人们将带我们去做什么?(捕鱼拉网)就让我们随着日本民歌《拉网小调》也来做一回渔民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拉网动作。
师:那铿锵有力的歌声给渔民们增添了劳动的力量,你有什么感受?)4.猜一猜,草原上的人们要带我们去做什么?(学生猜)就让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带着我们去剪羊毛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剪羊毛动作,这是一首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歌曲,喜欢吗?)5.看来我们的音乐之旅要在澳大利亚稍作停留,一起来学唱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板书课题:剪羊毛)。
(二)感受歌曲1.澳大利亚的绵羊们还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吗?(播放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要点: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最多)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
剪羊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疼,为了减轻疲劳,人们就一边哼唱歌曲,一边剪羊毛。
2.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听听歌曲主要唱了什么内容?(播放录音)(关键词:白云、雪堆、皮袄、发抖、劳动、幸福)然后“接龙”读歌词。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劳动的歌声最动听》,主要学习歌曲《剪羊毛》。
该歌曲描绘了草原上牧民们剪羊毛的劳动场景,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歌词和旋律,能正确、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劳动歌曲的兴趣。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剪羊毛》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学具:歌词单、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草原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引导学生关注草原上的劳动场景。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个指导。
3. 歌曲演唱(10分钟)(1)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伴奏。
(2)学生分角色演唱,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4. 节奏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学生模仿拍打。
(2)学生自主设计节奏,进行创作练习。
5. 音高练习(10分钟)(1)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音高。
(2)学生自主练习音高,教师指导。
(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2)教师推荐其他劳动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剪羊毛》2. 歌词:略3. 旋律:五线谱展示4. 节奏:卡片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设计一段节奏和音高的练习。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让学生了解了草原上的劳动场景,体验了合作演唱的乐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将所学歌曲运用到实际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劳动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剪羊毛》优质教案(精选

小学音乐《剪羊毛》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剪羊毛》这首歌曲。
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愉快的劳动》,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讲解以及简单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剪羊毛》的歌曲旋律,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舞蹈动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剪羊毛》的旋律、歌词以及舞蹈动作。
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的部分以及舞蹈动作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舞蹈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羊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羊的习性,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剪羊毛》。
2.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弹唱《剪羊毛》,学生认真聆听。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分句教唱,强调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4)学生集体演唱,教师进行指导。
3. 乐理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音符、节奏等基本知识。
(2)结合歌曲,让学生练习节奏。
4. 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舞蹈动作。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集体演唱《剪羊毛》,边唱边跳。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导改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剪羊毛》2. 歌曲谱例3. 舞蹈动作图解4.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剪羊毛》并完成舞蹈动作。
答案:见课后练习。
2. 课后练习:学生在家中练习演唱《剪羊毛》,家长协助拍摄视频,下节课前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关于劳动的歌曲,如《劳动最光荣》等。
(2)学习其他类型的舞蹈动作,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剪羊毛》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习、节奏分析、合唱实践以及音乐欣赏。
具体章节内容涵盖歌曲的旋律、歌词学习,对歌曲中的简单乐理知识进行讲解,以及通过合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合唱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以及合唱时的音准控制。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学习,节奏分析和合唱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教学PPT、评分表。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剪羊毛》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模仿剪羊毛的动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逐句教唱,讲解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3. 节奏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歌曲的节奏谱,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并进行实践演练。
4. 合唱实践(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定节奏的演唱,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各小组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剪羊毛》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词:逐句展示4. 节奏分析:节奏谱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剪羊毛》,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旋律和歌词,节奏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与剪羊毛相关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晚会等,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2. 合唱时的音准控制3. 课后作业的录制视频一、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1. 分解节奏:将复杂的节奏分解成简单的节奏,逐一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
剪羊毛教案(8篇)

剪羊毛教案(8篇)篇1:《剪羊毛》的教案一、概述《剪羊毛》是小学艺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歌曲。
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也是一首少儿歌曲。
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
我根据音乐《标准》里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二)过程与方法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作为音乐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执教歌曲《剪羊毛》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指导学生于聆听中学习,于创编中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主要是采用“宋君五字教学法”――顺、激、起、导、思。
指导学生看中听,听中辨,顺利解决教学中难点;练中听,听中做,突出学科特点显成效;听中思,思中疑,激情起疑使中之乐学;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情感体验,还运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
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逐步展开,环环相扣,直至完成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学生在其情感体验,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活泼,非常好动,在学习知识技能时采用打击乐器学得更有激情2、用情景导入增加学生的学习氛围3、模仿表演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乐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思路,学生主要是运用了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一)学生在看、听、想的过程中,感受到带有附点节奏,进一步体会到附点节奏跳跃、不稳定、赋有动感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剪羊毛》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剪羊毛》,并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二、歌曲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意趣。
组成,前三个乐句节奏基本一致,“×·×”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贯穿其中。
句末都以“×·×| × ○ | ”这一节奏型收尾,旋律中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练、轻捷的动作。
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
突然反跳上行八度,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坚信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音调高昂,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创造美的意识。
2、学会歌曲并用愉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3、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愉快、活泼声音演唱。
难点:能够用所学的节奏型及表演动作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道具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情境导入
①师带着无线小话筒,打扮得像一位导游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身打扮像导游小姐吗?
生:像。
师:我很高兴为303旅游团服务,小游客们一切听从刘导游的指挥。
②师表演魔术
师:看,我手上什么也没有。
现在看,这是什么?
(拿出准备好的有绵羊图案的坐垫)
师:请你们看看、摸摸,坐垫是什么材料做的?
生:肯定是羊毛。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羊毛用品呢?
生:(略)
师:看来羊毛的用途很大,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就去游览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
[设计意图:简短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作铺垫。
]
(点击课件感受音乐,欣赏澳大利亚风情)
(二)澳大利亚风情介绍
1、多媒体出示相关的澳大利亚风情画面。
(播放《剪羊毛》伴奏,点击课件进行解说)
师:小游客们请注意,该下飞机了。
看,是什么在迎接我们呢?
生:澳大利亚国旗。
师:真聪明,这就是澳大利亚国旗,它正向我们挥手致意呢!好像在说:“欢迎小朋友们来澳大利亚做客。
”
师:为防止迷路,我们先看张地图。
2、师生共同看地图,师解说。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水,被称为“南方大陆”。
面积有769.2万平方公里,首都在堪培拉。
看到了吗?离堪培拉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悉尼。
别着急,待会我们会一一游览。
3、出示澳大利亚风景名胜,师解说。
师:看,湖泊、沙滩、森林、奇石,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象。
悉尼到了,这座城市有一个显著的标志——悉尼歌剧院。
远远望去,像一艘扬帆起航的轮船。
我们到近处看看,气派吧!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在飞机上俯看首都堪培拉的美景。
现在该去牧场了,怎么样?怪不得称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听,牧民们正在唱着歌迎接我们呢!
(播放歌曲《剪羊毛》。
)
[设计意图:学科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
(三)学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
感觉怎么样?喜欢吗?生:(略)
师:那就请大家一起看着歌谱再欣赏一遍吧!
1、师生共同看谱聆听,感受歌曲内容。
2、师生交流聆听感受。
3、师小结:歌词把羊毛形象地比喻成“白云”、“冬雪”、“丝棉”、“皮袄”,富于想像,很有意趣。
表达了工人对劳动的热爱和乐观爽朗的性格。
就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首像诗一样的歌词,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按照歌曲的节奏来读。
[设计意图:聆听歌曲,感受音乐色彩,联系已有知识感受旋律特点,了解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
4、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听着你们的朗诵,我也想唱歌了,给我机会吗?
那好,你们可要用心听哦,可以用动作表示你听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