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联考秋学期第一次考试13级--语文试卷与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际联考2015秋学期第一次考试13级语文试卷与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Ⅰ卷(共48分)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项是()

A.鞭笞./整饬.篡.改/编纂.刚愎.自用/无裨.于事

B.干涸./曲高和.寡癖.好/否.极泰来比较./犯而不校.

C.诱哄./起哄.阜.盛/蚌埠.蛊.惑/余勇可贾.

D.稽.首/无稽.之谈戏谑./琐屑.如丧考妣./蓬荜.生辉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宵;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B.这秋蝉的厮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C.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而非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

D.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找寻小径拔涉前进了。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易.帜(更换)荒草萋萋

..(草木凋零的样子)游目骋.怀(放开,尽量展开)B.娇.妍(美丽)命运多舛.(不顺、不幸)引吭.高歌(大声)

C.援.例(引用)余音袅袅

..(摇曳)感.同身受(感受)

D.寒暄.(温暖)面目全非.(不相似)望洋

..兴叹(仰视的样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结果落选了。

B.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费尽心机

....地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C.这个小偷汲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别出心裁

....地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D.叙利亚危机的解决应充分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切不可强迫其改头换面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B.对刚劲清新之美的追求可以说是他的理想,他虽然处在正统书家的立场上,却十分鄙视一些正统书法家的软媚之弊。

C.校领导对“减负”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全体教师对教委的有关规定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D.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科学家们想,此前是在实验室里的,输气管道里的“可燃冰”,人为环境中产生的,在自然环境中,如果满足低温高压、有气有水的条件,是否有天然气的“可燃冰”存在呢?

A.都还是不论那么 B.不论还是那么都是C.还都是不论那么 D.不论还是都是那么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所以俗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B.“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前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C.他一口气来到一个地方,一到晚上,最轻佻的灯光、最轻松的心灵、最轻率的盟誓、最轻快的歌剧,都在这里荟萃。

D.“她今晚没饭吃了,”女仆说:“她的小儿子也没饭吃了。”

8.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B.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讳饰)

C.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对比)

D.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内,如同装饰着织锦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13花条、31颗星、长65英寸、阔62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夸张)

9.下列作品、作者、及文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曹梦阮清代小说

B.《祝福》周作人现代小说

C.《今生今世的证据》刘程亮现代散文

D.《五味》汪曾祺现代说明文

10.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之一。B.《祝福》是讲述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作者看到了中国农村崛起的光芒。

C.《五味》以“五味”为题,既实指生活中的五味,又虚指五味的生活。

D.《大地上的事情》采用断片式的写法,画面感,色彩感很强。

二、阅读理解(共三大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一)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11、选文第二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成了别人的,暗含了对变化的无奈,隐含了故园不在的感伤。

B、写人们“挖土打墙”,是为了说明,无论墙打得多么结实,终会有倒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

C、当一个人的家乡变成了故乡,一切都面目全非的时候,我们不必太留恋过去,而要勇敢的向前走,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

D、“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指的是人为的痕迹(证明自己的生命、生存的证据)总会被时间所吞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