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课程设计报告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决策树
课程设计决策树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决策树的特点和优势,掌握决策树的构建方法和算法,并能运用决策树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决策树的分类和回归方法;3.理解决策树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分类和预测;2.能够运用决策树解决实际问题,如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3.能够对决策树进行评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和机器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决策树的基本概念:介绍决策树的概念、结构和决策过程;2.决策树的原理:讲解决策树的分类和回归方法,包括决策树的构建、剪枝和优化;3.决策树的应用:介绍决策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类问题、回归问题和异常检测等。
教材的章节安排如下:1.第四章: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第五章:决策树的分类和回归方法;3.第六章:决策树的应用方法和实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决策树的基础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决策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效果;3.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动手构建和优化决策树模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来说:1.教材:选用《导论》作为主教材,辅助以《机器学习》等参考书籍;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供学生深入研究和参考;3.多媒体资料:提供决策树的动画演示和实验操作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
第四章:决策树学习报告
好瓜
稍蜷
根蒂=?
蜷缩 硬挺
坏瓜
色泽=?
青绿 乌黑 浅白
坏瓜
坏瓜
好瓜
好瓜
好瓜
4.3.2(1)
后剪枝决策树通常比预剪枝决策树保留了 更多的分支,一般情况下,后剪枝决策树的 欠拟合风险很小,泛化性能往往优于预剪 枝决策树.但后剪枝过程是在生成完全决 策树之后进行的,并且要自底向上地对树 中的所有非叶结点进行逐一考察.因此其 训练时间开销比未剪枝决策树和预剪枝决 策树都要大得多.
D1={1,4,6,10,13,17} p1 3 6 p2 3 6 p1 4 6 p2 2 6 D2={2,3,7,8,9,15} p1 1 5 D3={5,11,12,14,16} p2 4 5 所以 Ent ( D ) ( 3 log 3 3 log 3 ) 1.000 6 6 6 6
v
4.2(4)信息增益
属性a对样本集D进行划分所获得的“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
V
Gain( D, a) Ent ( D)
v 1
D
v
D
Ent ( D )
v
⑵
信息增益越大,则意味着使用属性a来进行划 分所获得的“纯度提升”越大。因此,可用信 息增益来进行决策树的划分属性选择。
稍糊
清晰 模糊 稍糊
凹陷
稍凹 平坦 稍凹
硬滑
软粘 硬滑 硬滑
否
否 否 否
4.2(5)信息增益
以上表为例,该数据集包含17个训练样例, 用以学习一颗能预测没剖开的瓜是不是好 瓜的决策树.显然 y 2 .在决策树开始学 习时,根结点包含D中的所有样例,其中正 9 8 p 例占 p1 ,反例占 2 17 .根据(1)式可算 17 出根结点的信息熵为:
(完整版)生物数据挖掘-决策树实验报告
实验四决策树一、实验目的1.了解典型决策树算法2.熟悉决策树算法的思路与步骤3.掌握运用Matlab对数据集做决策树分析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运用Matlab对数据集做决策树分析三、实验步骤1.写出对决策树算法的理解决策树方法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树形结构的特性来对数据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决策树学习从一组无规则、无次序的事例中推理出有用的分类规则,是一种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算法。
决策树首先利用训练数据集合生成一个测试函数,根据不同的权值建立树的分支,即叶子结点,在每个叶子节点下又建立层次结点和分支,如此重利生成决策树,然后对决策树进行剪树处理,最后把决策树转换成规则。
决策树的最大优点是直观,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现预测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可以进行解释。
决策树主要用于聚类和分类方面的应用。
决策树是一树状结构,它的每一个叶子节点对应着一个分类,非叶子节点对应着在某个属性上的划分,根据样本在该属性上的不同取值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子集。
构造决策树的核心问题是在每一步如何选择适当的属性对样本进行拆分。
对一个分类问题,从已知类标记的训练样本中学习并构造出决策树是一个自上而下分而治之的过程。
2.启动Matlab,运用Matlab对数据集进行决策树分析,写出算法名称、数据集名称、关键代码,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结果(1)算法名称: ID3算法ID3算法是最经典的决策树分类算法。
ID3算法基于信息熵来选择最佳的测试属性,它选择当前样本集中具有最大信息增益值的属性作为测试属性;样本集的划分则依据测试属性的取值进行,测试属性有多少个不同的取值就将样本集划分为多少个子样本集,同时决策树上相应于该样本集的节点长出新的叶子节点。
ID3算法根据信息论的理论,采用划分后样本集的不确定性作为衡量划分好坏的标准,用信息增益值度量不确定性:信息增益值越大,不确定性越小。
因此,ID3算法在每个非叶节点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测试属性,这样可以得到当前情况下最纯的划分,从而得到较小的决策树。
决策树分类课程设计
决策树分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决策树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决策树进行数据的分类和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决策树的基本概念、结构以及常见的分类算法,了解决策树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决策树进行数据分类和分析,能够独立设计和构建决策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和决策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决策树的构建方法、决策树的评估和优化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决策树的定义、决策树的结构、决策树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决策树的构建方法:决策树的生成算法、决策树的剪枝算法、决策树的训练和预测。
3.决策树的评估和优化:决策树的评估指标、决策树的优化方法、决策树的泛化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决策树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和评估优化方法,使学生掌握决策树的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决策树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决策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进行决策树的构建和评估实验,使学生掌握决策树的实际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决策树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决策树知识。
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决策树学习资源。
3.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数据集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决策树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决策树实验报告
在“欢迎使用数据源向导”页面中,单击“下一步”按钮
在“选择如何定义连接”页上,单击“新建”向Adventure Works DW 2008 R2数据库中添加连接。(注意此步骤前必须已经启动了sql server和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并确认两者的登录身份为localSystem)
.在“挖掘模型”菜单上选择“处理挖掘结构和所有模型”。
如果更改了结构,系统将提示你们在处理模型之前生成和部署项目。单击“是”。
在“处理挖掘结构- Targeted Mailing”对话框中单击“运行”。
三个级别的决策树的预览图
四个级别的决策树的预览图:
把购买的与非购买的设置不同的背景颜色
在Number Childern At Home不等于1上看出(0表示非购买)数量是1313(1表示购买)数量是519
liaochenguniversity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20152016学年第学期一基本信息实验课程商务智能设课形式独立非独立课程学分实验项目实验三数据挖掘项目类型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创新其它项目学时学生姓名2013204636系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班组2013同组学生实验室名实验日期报告日期二实验教师对报告的最终评价及处理意见实验成绩
(2)生成Targeted Mailing结构
1.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单击“挖掘结构”并选择“新建挖掘结构”启动数据挖掘向导。
在“欢迎使用数据挖掘向导”页上,单击“下一步”。在“选择定义方法”页上,确保已选中“从现有关系数据库或数据仓库”,
再单击“下一步”。在“创建数据挖掘结构”页的“你们要使用何种数据挖掘技术?”下,选择“Microsoft决策树”。
决策树算法实验总结
决策树算法实验总结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通过对数据集进行递归划分,构建出一棵树状的决策模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决策树算法进行分类任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带有标签的训练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多个特征和对应的类别标签。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决策树算法对训练数据集进行训练,构建出一棵具有判断条件的决策树。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估决策树算法的性能,例如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决策树算法在分类任务中的表现。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决策树算法的参数来提高其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限制树的最大深度、设置叶子节点的最小样本数等来控制决策树的复杂度,避免过拟合问题。
在实验总结中,我们可以描述决策树算法在实验中的表现,比较其与其他算法的优劣势,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此外,还可以讨论决策树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适用性,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局限性。
总而言之,决策树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分类任务。
通过实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决策树算法的原理和性能,为进一步的应用和改进提供指导。
实验报告 决策树
4 0.01000000
3 0.03909774 0.09182077 0.03029535
Variable importance
Petal.Width Petal.Length Sepal.Length Sepal.Width
32
32
22
14
Node number 1: 114 observations, complexity param=0.75 mean=2, MSE=0.6666667 left son=2 (38 obs) right son=3 (76 obs) Primary splits: Petal.Length < 2.6 to the left, improve=0.7500000, (0 missing) Petal.Width < 0.8 to the left, improve=0.7500000, (0 missing) Sepal.Length < 5.55 to the left, improve=0.5917874, (0 missing) Sepal.Width < 3.35 to the right, improve=0.2148810, (0 missing) Surrogate splits: Petal.Width < 0.8 to the left, agree=1.000, adj=1.000, (0
1 1 1 1 1 ...
> summary(iris)
Sepal.Length
Sepal.Width
Petal.Length
Petal.Width
批注 [U1]: 清除 workplace 中所有变量 批注 [U2]: 清除内存垃圾
广工ID3决策树算法实验报告
三、实验代码及数据记录1.代码#ID3算法实现代码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timeimport treePlotter as treeplotterdef getData():testdata =pd.read_csv('C:/Users/asus/PycharmProjects/ID3/car_evalution-databases.csv',encoding = "utf-8")# 获取测试数据集特征feature = np.array(testdata.keys())feature = np.array(feature[1:feature.size])# 将测试数据转换成数组S = np.array(testdata)S = np.array(S[:, 1:S.shape[1]])return S,feature#统计某一特征的各个取值的概率def Probability(x):value = np.unique(np.array(x)) #统计某列特征取值类型valueCount = np.zeros(value.shape[0]).reshape(1,value.shape[0])for i in range(0, value.shape[0]):q = np.matrix(x[np.where(x[:,0] == value[i])[0]])valueCount[:,i] = q.shape[0]p = valueCount/valueCount.sum()return p#计算Entropy#S为矩阵类型#返回entropydef Entropy(S):P = Probability(S[:,S.shape[1]-1])logP = np.log(P)entropy = -np.dot(P,np.transpose(logP))[0][0]return entropy#计算EntropyA#S为数组类型#返回最小的信息熵的特征的索引值#返回最小的信息熵值def getMinEntropyA(S):entropy = np.zeros(S.shape[1]-1)for i in range(0, S.shape[1]-1):value = np.unique(np.array(S[:,i]))valueEntropy = np.zeros(value.shape[0]).reshape(1,value.shape[0]) for j in range(0,value.shape[0]):q = np.matrix(S[np.where(S[:,i] == value[j])[0]])valueEntropy[:,j] = Entropy(q)proportion = Probability(np.matrix(S[:, i]).transpose())entropy[i] = np.dot(proportion, valueEntropy.transpose())[0][0] minEntropyA = entropy.min()positionMinEntropA = entropy.transpose().argmin()return positionMinEntropA, minEntropyA#计算Gain#S为数组类型#返回最大信息增益的特征的索引值def getMaxGain(S):entropyS = Entropy(np.matrix(S))positionMinEntropyA, entropyA = getMinEntropyA(S)if(entropyS - entropyA > 0):return positionMinEntropyA#ID3算法#返回ID3决策树def id3Tree(S,features):if(Entropy(np.matrix(S)) == 0):return S[0][S.shape[1] - 1]elif features.size == 1:typeValues = np.unique(S[:, S.shape[1]-1])max = 0maxValue = S[0][S.shape[1] - 1]for value in typeValues:Stemp = np.array(S[np.where(S[:, S.shape[1]-1] == value)[0]]) if max < Stemp.shape[0]:max = Stemp.shape[0]maxValue = valuereturn maxValueelse:bestFeatureIndex = getMaxGain(S)bestFeature = features[bestFeatureIndex]bestFeatureValues = np.unique(S[:, bestFeatureIndex])# 划分S,featurefeatures = delArrary(features, bestFeatureIndex)id3tree = {bestFeature:{}}for value in bestFeatureValues:Stemp = np.array(S[np.where(S[:, bestFeatureIndex] == value)[0]]) Stemp = delArrary(Stemp, bestFeatureIndex)id3tree[bestFeature][value] = id3Tree(Stemp,features)return id3tree#删除数组中的某一列,维数小于2def delArrary(arrary,index):if(arrary.shape[0] == arrary.size):x = np.array(arrary[0:index])y = np.array(arrary[index+1:arrary.shape[0]])return np.array(np.append(x,y))else:x = np.array(arrary[:,0:index])y = np.array(arrary[:,index+1:arrary.shape[1]])return np.array(np.hstack((x,y)))def Classify(tree, feature, S):firstStr = list(tree.keys())[0]secondDict = tree[firstStr]index = list(feature).index(firstStr)for key in secondDict.keys():if S[index] == key:if type(secondDict[key]) != type(1):classlabel = Classify(secondDict[key],feature,S)else:classlabel = secondDict[key]return classlabeltic = time.process_time()S, feature = getData()S2 = np.array(S[30:S.shape[0]])S1 = np.array(S[0:29])a = np.zeros(S1.shape[0],int)b = np.array(S[0:29:,S.shape[1]-1])#生成决策树tree = id3Tree(S, feature)#print(tree)treeplotter.createPlot(tree)print('决策树生成至C:/Users/asus/PycharmProjects/ID3/决策树.png')#生成ID3决策树代码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绘决策树的函数"""decisionNode = dict(boxstyle="round4", color="yellow",fc="1.0") # 定义分支点的样式leafNode = dict(boxstyle="round4", color="green",fc="1.0") # 定义叶节点的样式arrow_args = dict(arrowstyle="<-") # 定义箭头标识样式# 计算树的叶子节点数量def getNumLeafs(myTree):numLeafs = 0firstStr = list(myTree.keys())[0]secondDict = myTree[firstStr]for key in secondDict.keys():if type(secondDict[key]).__name__ == 'dict':numLeafs += getNumLeafs(secondDict[key])else:numLeafs += 1return numLeafs# 计算树的最大深度def getTreeDepth(myTree):maxDepth = 0firstStr = list(myTree.keys())[0]secondDict = myTree[firstStr]for key in secondDict.keys():if type(secondDict[key]).__name__ == 'dict':thisDepth = 1 + getTreeDepth(secondDict[key])else:thisDepth = 1if thisDepth > maxDepth:maxDepth = thisDepthreturn maxDepth# 画出节点def plotNode(nodeTxt, centerPt, parentPt, nodeType):createPlot.ax1.annotate(nodeTxt, xy=parentPt, xycoords='axes fraction', \xytext=centerPt, textcoords='axes fraction', va="center", ha="center",\bbox=nodeType, arrowprops=arrow_args)# 标箭头上的文字def plotMidText(cntrPt, parentPt, txtString):lens = len(txtString)xMid = (parentPt[0] + cntrPt[0]) / 2.0yMid = (parentPt[1] + cntrPt[1]) / 2.0createPlot.ax1.text(xMid, yMid, txtString)def plotTree(myTree, parentPt, nodeTxt):numLeafs = getNumLeafs(myTree)depth = getTreeDepth(myTree)firstStr = list(myTree.keys())[0]cntrPt = (plotTree.x0ff + \(1.0 + float(numLeafs)) / 2.0 / plotTree.totalW, plotTree.y0ff) plotMidText(cntrPt, parentPt, nodeTxt)plotNode(firstStr, cntrPt, parentPt, decisionNode)secondDict = myTree[firstStr]plotTree.y0ff = plotTree.y0ff - 1.0 / plotTree.totalDfor key in secondDict.keys():if type(secondDict[key]).__name__ == 'dict':plotTree(secondDict[key], cntrPt, str(key))else:plotTree.x0ff = plotTree.x0ff + 1.0 / plotTree.totalWplotNode(secondDict[key], \(plotTree.x0ff, plotTree.y0ff), cntrPt, leafNode)plotMidText((plotTree.x0ff, plotTree.y0ff) \, cntrPt, str(key))plotTree.y0ff = plotTree.y0ff + 1.0 / plotTree.totalDdef createPlot(inTree):fig = plt.figure(figsize=(300,15))fig.clf()axprops = dict(xticks=[], yticks=[])createPlot.ax1 = plt.subplot(111, frameon=False, **axprops)plotTree.totalW = float(getNumLeafs(inTree))plotTree.totalD = float(getTreeDepth(inTree))plotTree.x0ff = -0.5 / plotTree.totalWplotTree.y0ff = 1.0plotTree(inTree, (0.5, 1.0), '')plt.savefig(""C:/Users/asus/PycharmProjects/ID3/决策树.png") #plt.show()2.结果截图决策树截图:。
模式识别--决策树算法报告
决策树算法综述摘要:决策树是用于分类和预测的一种树结构。
本文介绍了决策树算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分类方法,发展过程及现状等。
详细介绍了基于决策树理论的分类方法,包括ID3算法的基本思想,属性选择度量等。
在分析传统的决策树算法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属性关注度,提出了一个基于属性选择度量改进的算法。
关键词:决策树;ID3;属性关注度1.决策树的基本概念1.1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决策树是用于分类和预测的一种树结构。
决策树学习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算法。
它着眼于从一组无次序、无规则的实例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形式的分类规则。
它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在决策树的内部节点进行属性值的比较并根据不同的属性判断从该节点向下的分支,在决策树的叶节点得到结论。
所以从根节点就对应着一条合取规则,整棵树就对应着一组析取表达式规则。
一棵决策树是一棵有向无环树,它由若干个节点、分支、分裂谓词以及类别组成。
节点是一棵决策树的主体。
其中,没有父亲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没有子节点的节点称为叶子节点,一个节点按照某个属性分裂时,这个属性称为分裂属性。
决策树算法构造决策树来发现数据中蕴涵的分类规则。
如何构造精度高、规模小的决策树是决策树算法的核心内容。
决策树构造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决策树的生成。
决策树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从根节点开始在每个节点上按照给定标准选择测试属性,然后按照相应属性的所有可能取值向下建立分枝,划分训练样本,直到一个节点上的所有样本都被划分到同一个类,或者某一节点中的样本数量低于给定值时为止。
这一阶段最关键的操作是在树的节点上选择最佳测试属性,该属性可以将训练样本进行最好的划分。
最佳测试属性的选择标准有信息增益、基尼指数、以及基于距离的划分等。
第二步,决策树的剪技。
构造过程得到的并不是最简单、紧凑的决策树,因为许多分枝反映的可能是训练数据中的噪声或孤立点。
树剪枝过程试图检测和去掉这种分枝,以提高对未知数据集进行分类时的准确性。
数据挖掘决策树课程设计
数据挖掘决策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掌握决策树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场景。
2. 学会运用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并能够解释分析结果。
3. 掌握决策树算法的优缺点,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决策树算法构建分类模型,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预测。
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如Excel、Python等)实现决策树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运用决策树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数据分析报告的可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据挖掘领域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决策树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决策树算法的基本原理,具备运用决策树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数据挖掘领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数据挖掘基本概念,讲解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2章 数据挖掘概述,第3章 决策树基本原理。
- 内容列举:数据挖掘定义、任务与过程;决策树结构、分类原理;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 详细讲解决策树构建、剪枝方法,以及评估指标。
- 教材章节:第4章 决策树构建与剪枝,第5章 模型评估与选择。
- 内容列举:ID3、C4.5、CART算法;预剪枝、后剪枝方法;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评估指标。
3. 实践操作:使用软件工具实现决策树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 教材章节:第6章 数据挖掘工具与应用。
- 内容列举:Excel、Python等软件操作;数据预处理、决策树建模、结果分析。
实验二-决策树实验-实验报告
决策树实验一、实验原理决策树是一个类似于流程图的树结构,其中每个内部结点表示在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测试输入,而每个树叶结点代表类或类分布。
数的最顶层结点是根结点。
一棵典型的决策树如图1所示。
它表示概念buys_computer,它预测顾客是否可能购买计算机。
内部结点用矩形表示,而树叶结点用椭圆表示。
为了对未知的样本分类,样本的属性值在决策树上测试。
决策树从根到叶结点的一条路径就对应着一条合取规则,因此决策树容易转化成分类规则。
图1ID3算法:■决策树中每一个非叶结点对应着一个非类别属性,树枝代表这个属性的值。
一个叶结点代表从树根到叶结点之间的路径对应的记录所属的类别属性值。
■每一个非叶结点都将与属性中具有最大信息量的非类别属性相关联。
■采用信息增益来选择能够最好地将样本分类的属性。
信息增益基于信息论中熵的概念。
ID3总是选择具有最高信息增益(或最大熵压缩)的属性作为当前结点的测试属性。
该属性使得对结果划分中的样本分类所需的信息量最小,并反映划分的最小随机性或“不纯性”。
二、算法伪代码算法Decision_Tree(data,AttributeName)输入由离散值属性描述的训练样本集data;候选属性集合AttributeName。
输出一棵决策树。
(1)创建节点N;(2)If samples 都在同一类C中then(3)返回N作为叶节点,以类C标记;(4)If attribute_list为空then(5)返回N作为叶节点,以samples 中最普遍的类标记;//多数表决(6)选择attribute_list 中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的属性test_attribute;(7)以test_attribute 标记节点N;(8)For each test_attribute 的已知值v //划分samples(9)由节点N分出一个对应test_attribute=v的分支;(10令S v为samples中test_attribute=v 的样本集合;//一个划分块(11)If S v为空then(12)加上一个叶节点,以samples中最普遍的类标记;(13)Else 加入一个由Decision_Tree(Sv,attribute_list-test_attribute)返回节点值。
决策系统课程设计
决策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决策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决策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理解决策系统的定义、类型和应用场景;掌握决策树、决策矩阵、优化方法等决策工具;了解决策系统的评价方法和决策过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决策系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决策、路线规划等;能够运用决策树、决策矩阵等工具进行决策分析;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决策系统的构建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决策系统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决策系统概述:介绍决策系统的定义、类型和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决策系统的基本概念。
2.决策工具:讲解决策树、决策矩阵、优化方法等决策工具,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决策系统评价方法:介绍决策系统的评价方法和决策过程,使学生掌握如何对决策系统进行评价。
4.实际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决策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5.软件应用:教授如何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决策系统的构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决策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决策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让学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决策系统的构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决策系统的基本知识框架。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目,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决策树实验内容
决策树实验内容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常用的用来进行分类和回归分析的机器学习方法。
本实验的目标是学习决策树的基本原理、构建决策树模型以及评估决策树模型的性能。
1.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决策树可以看作由节点和边组成的树状结构。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特征属性,而边则代表该属性的取值。
通过根据各个特征属性的取值不同,将数据分割成不同的子集,最终得到一个树的结构,其中的每个叶子节点代表一个分类或回归的结果。
2.构建决策树模型构建决策树模型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a.特征选择:在每个非叶子节点上选择一个最优的特征属性进行划分。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有信息增益、信息增益率、基尼指数等。
b.决策树生成:根据选择的特征进行决策树的生成,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终止条件可以是所有的样本都属于同一类别,或者样本中没有特征属性可用于划分。
c.决策树剪枝:为了防止过拟合,需要对生成的决策树进行剪枝操作。
剪枝的目标是在保持预测准确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决策树结构。
3.决策树模型的性能评估决策树模型的性能评估可以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
其中,准确率表示模型对样本的正确分类率,精确率表示正样本预测的准确率,召回率表示正确预测正样本的能力,F1值综合了精确率和召回率。
4.实验步骤为了进行决策树实验,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数据准备:选择一个适合的数据集,可以是分类问题或回归问题。
对于分类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已经处理过的公开数据集,如鸢尾花数据集;对于回归问题,可以选择一些连续值的数据集,如波士顿房价数据集。
b.特征选择:根据数据集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特征选择方法,如信息增益法。
c.构建决策树模型:根据选择的特征选择方法,使用数据集进行决策树的生成。
d.决策树剪枝:对生成的决策树进行剪枝操作,可以使用预留法或交叉验证法来确定剪枝的效果。
e.模型评估:使用测试集对构建的决策树模型进行评估,计算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设计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决策模型的优缺点,并能结合实际情境进行选择。
3. 帮助学生理解决策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学会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决策树、矩阵、线性规划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表见解、倾听他人意见、达成共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评估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面对决策问题时,积极思考、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
2. 增强学生在决策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 培养学生具备诚信、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通过系统的决策理论与方法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决策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决策理论概述:包括决策的定义、类型、过程,以及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决策概述- 内容: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的过程、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
2. 决策方法:介绍常用的决策方法,如决策树、矩阵、线性规划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决策方法- 内容: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矩阵分析、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3. 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分析决策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探讨概率统计知识在决策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 内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概念、概率统计基础知识、风险分析与决策。
4. 团队决策:探讨团队决策的特点、过程及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团队决策- 内容:团队决策的概念、特点、过程、方法及团队协作技巧。
5. 实践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决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机器学习实验二之决策树
机器学习实训实验报告(二)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项目名称:基于信息增益生成决策树实验内容:1、熟知决策树的概念,和决策树基本算法思想。
2、理解信息增益的计算方法。
3、利用书上表4.2训练集部分数据进行学习,画出决策树实验过程:算法分析:决策树算法思想:1)树以代表训练样本的单个结点开始。
2)如果样本都在同一个类. 则该结点成为树叶,并用该类标记。
3)否则,算法选择最有分类能力的属性作为决策树的当前结点.4)根据当前决策结点属性取值的不同,将训练样本数据集til分为若干子集,每个取值形成一个分枝,有几个取值形成几个分枝。
匀针对上一步得到的一个子集,重复进行先前步骤,递4'l形成每个划分样本上的决策树。
一旦一个属性出现在一个结点上,就不必在该结点的任何后代考虑它。
5)递归划分步骤仅当下列条件之一成立时停止:①给定结点的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
②没有剩余属性可以用来进一步划分样本•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多数表决,将给定的结点转换成树叶,并以样本中元组个数最多的类别作为类别标记,同时也可以存放该结点样本的类别分布,③如果某一分枝tc,没有满足该分支中已有分类的样本,则以样本的多数类创建一个树叶。
源程序代码:from matplotlib.fo nt_ma nager import Fon tProperties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from math import logimport operator'''函数说明:计算给定数据集的经验熵(香农熵)'''def calcSha nnonEn t(dataSet):numE ntires = len( dataSet) #返回数据集的行数labelCounts = {} #保存每个标签(Label)出现次数的字典for featV ec in dataSet: #对每组特征向量进行统计currentLabel = featVec[-1] #提取标签(Label)信息if curre ntLabel not in labelCo un ts.keys():#如果标签(Label)没有放入统计次数的字典,添加进去labelCo un ts[curre ntLabel] = 0labelCounts[currentLabel] += 1 #Label 计数shannonEnt = 0.0 #经验熵(香农熵)for key in labelCou nts: # 计算香农熵prob = float(labelCounts[key]) / numEntires #选择该标签(Label)的概率shannonEnt -= prob * log(prob, 2) # 利用公式计算return shannonEnt #返回经验熵(香农熵)'''函数说明:创建测试数据集'''def createDataSet():dataSet = [[1,0, 1,0, 0, 0, 'no'], # 数据集[2, 0, 0, 0, 0, 0, 'no'],[2, 0, 1, 0, 0, 0, 'yes'],[1, 1, 1, 0, 1, 1, 'yes'],[2, 1, 1, 1, 1, 1, 'no'],[1,2, 2, 0, 2, 1, 'no'],[0, 1,0, 1,0, 0, 'no'],信息熵和信息增益: 熵是一个信息论中很抽象的概 念,从熵定义的角度来看,熵表 示一组信息中,所有随机变量出 现的期望,他的计算公是:En tropy(S) H(x)= E p(xi)*log1/(p(xi)) (i=1,2,..n)=- E p(xi)*log(p(xi)) (i=1,2,..n)其中log的底数是2.公式的理解是:p(i)表示第i 个变 量出现的概率,则 1/p(i)表示若p(i)发生的样本容量,如果用二进制来表示样本容量,则 n=Iog21/p(i),所以将所有的随机的变量 和用二进制表示的样本容量的二 进制数的容量相加就得到熵。
决策树演示报告PPT
决策树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决策树
CONTENTES
目录
01 决策树 02 决策树算法讲解 03 决策树算法推演 04 总结
决策树
01 决策树
决策树
基础概念
分类 问题
通过一条数据的属性来 预测这条数据的类别的 问题。
决策树
训练集
训练集用来估计模型, 训练模型时使用。
测试集
测试集则检验最终选择 最优模型的性能如何
示例:判断出喜欢打篮球的人?
决策树
决策树
决策树
是一种树形结构,其中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属性上的判断,每个分支代 表一个判断结果的输出,最后每个叶节点代表一种分类结果,本质是一颗 由多个判断节点组成的树。
02 决策树算法讲解
决策树
ID3算法
决策树
ID3算法
是决策树的一种,它是基于奥卡姆剃刀原理,即尽量用较少的东西 做更多的事。ID3算法,迭代二叉树3代,是Ross Quinlan发明的一 种决策树算法,这个算法的基础就是上面提到的奥卡姆剃刀原理, 越是小型的决策树越优于大的决策树,尽管如此,也不总是生成最 小的树型结构,而是一个启发式算法。
2.利用已经建立完成的决策树模型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即对未知的数据 集元组从根节点依次进行决策树的游历,通过一定的路径游历至某叶子 节点,从而找到该数据元组所在的类或类的分布。
01 手动推演 02 OCTAVE实现 03 Python实现
决策树
决策树
决策树
决策树
决策树
决策树
结论
决策树优点
核心思想
决策树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决策树构造算法的实现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日期:(一) 需求和规格说明(1) 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
它提供一种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的类似规则的方法。
它是一个从上到下、分而治之的归纳过程,是决策树的一个经典的构造算法。
应用于很多预测的领域,如通过对信用卡客户数据构建分类模型,可预测下一个客户他是否属于优质客户。
(2) 分类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数据分类是一个两步过程。
第一步,使用已知类别标记的训练数据集建立一个分类模型。
例如:图1是一个决策树模型。
第二步,对未知标记的数据使用模型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图1的决策树模型,运用自顶而下的属性测试过程,将表2中的样例1-6分别分类为“Y ”、“Y ”、“Y ”、“Y ”、“N ”、“N ”。
图1. 一个决策树模型的例子 (3) 举例:对下表运用算法构建决策树表1. 一个训练数据集编号 天况 温度 湿度 风况 分类 1 晴 热 大 无 N 2 晴 热 大 有 N 3 多云 热 大 无 Y 4 雨 中 大 无 Y 5 雨 冷 正常 无 Y 6 雨 冷 正常 有 N 7 多云 冷 正常 有 Y 8 晴 中 大 无 N 9 晴 冷 正常 无 Y 10 雨 中 正常 无 Y 11 晴 中 正常 有 Y 12 多云 中 大 有 Y 13 多云 热 正常 无 Y 14雨中大有N对下列样例输入使用构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其分类属性:表2. 一个待分类的数据集编号 天况 温度 湿度 风况 分类 1 晴 热 正常 无 ? 2晴热正常有?天况湿度风况晴多云雨大有无YYNNY正常(二)设计基本算法描述:输入:训练样例集S,未标记的节点T,属性集A输出:以T为根的决策树①如果S中所有样例都是正例,则标记节点T为“Y”,并结束;②如果S中所有样例都是反例,则标记节点T为“N”,并结束;③否则,从A中选择一个属性X,(可随机选)标记节点T为X;④设X的所有取值为V1, V2,…,V n,依据这些取值将S划分为n个子集S1, S2, …, S n,建T的n个孩子节点T i,并分别以V i作为从T到T i的分支标号;⑤对每对(S i,T i,A-{X}),递归调用ID3算法建立一棵以T i为根的子树;决策树算法是非常常用的分类算法,是逼近离散目标函数的方法,学习得到的函数以决策树的形式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决策树构造算法的实现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日期:(一) 需求和规格说明(1) 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
它提供一种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的类似规则的方法。
它是一个从上到下、分而治之的归纳过程,是决策树的一个经典的构造算法。
应用于很多预测的领域,如通过对信用卡客户数据构建分类模型,可预测下一个客户他是否属于优质客户。
(2) 分类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数据分类是一个两步过程。
第一步,使用已知类别标记的训练数据集建立一个分类模型。
例如:图1是一个决策树模型。
第二步,对未知标记的数据使用模型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图1的决策树模型,运用自顶而下的属性测试过程,将表2中的样例1-6分别分类为“Y ”、“Y ”、“Y ”、“Y ”、“N ”、“N ”。
图1. 一个决策树模型的例子 (3) 举例:对下表运用算法构建决策树表1. 一个训练数据集编号 天况 温度 湿度 风况 分类 1 晴 热 大 无 N 2 晴 热 大 有 N 3 多云 热 大 无 Y 4 雨 中 大 无 Y 5 雨 冷 正常 无 Y 6 雨 冷 正常 有 N 7 多云 冷 正常 有 Y 8 晴 中 大 无 N 9 晴 冷 正常 无 Y 10 雨 中 正常 无 Y 11 晴 中 正常 有 Y 12 多云 中 大 有 Y 13 多云 热 正常 无 Y 14雨中大有N对下列样例输入使用构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其分类属性:表2. 一个待分类的数据集编号 天况 温度 湿度 风况 分类 1 晴 热 正常 无 ? 2晴热正常有?天况湿度风况晴多云雨大有无YYNNY正常(二)设计基本算法描述:输入:训练样例集S,未标记的节点T,属性集A输出:以T为根的决策树①如果S中所有样例都是正例,则标记节点T为“Y”,并结束;②如果S中所有样例都是反例,则标记节点T为“N”,并结束;③否则,从A中选择一个属性X,(可随机选)标记节点T为X;④设X的所有取值为V1, V2,…,V n,依据这些取值将S划分为n个子集S1, S2, …, S n,建T的n个孩子节点T i,并分别以V i作为从T到T i的分支标号;⑤对每对(S i,T i,A-{X}),递归调用ID3算法建立一棵以T i为根的子树;决策树算法是非常常用的分类算法,是逼近离散目标函数的方法,学习得到的函数以决策树的形式表示。
其基本思路是不断选取产生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来划分样例集和,构造决策树。
信息增益定义为结点与其子结点的信息熵之差。
信息熵是香农提出的,用于描述信息不纯度(不稳定性),其计算公式是Pi为子集合中不同性(而二元分类即正样例和负样例)的样例的比例。
这样信息收益可以定义为样本按照某属性划分时造成熵减少的期望,可以区分训练样本中正负样本的能力,其计算公式是根据此基本算法,设计一个链表结构体LNode,并用link作为指针,定义LL为训练样式集;设计另一个链表AttrNode,用Attributes作为指针,定义attr_L为属性集;设计一个树结构Tnode,存储形式为孩子-兄弟结点。
另外,定义Attributes_kind存储属性名称,定义Attr_kind存储属性值的个数,OutLook_kind;Temperature_kind;Humidity_kind;Wind_kind存储各属性对应的值。
训练样式集最初存储在” data\\examples.xls”中,决策树以广义表的形式输出到文件"data\\result.dat",未知类别属性数据样例存放在”data/undec.xls”。
系统结构图(三)用户手册给定训练数据集,本程序将构建决策树模型,并实现对未知类别属性数据样例的分类。
程序运行前,请先将训练数据集存放在<data/examples.xls>,请确保数据与天况、温度、湿度、风况、分类一一对应。
例如:分类结果将显示在屏幕中。
决策树模型将以广义表的形式显示在<data/result.dat>中。
(四)调试及测试运行实例:输入文件同(三)用户手册,输出文件"data\\result.dat"为:界面设计:因可能不使用未知类别属性数据样例文件,故需提供一个界面供用户自由选择。
不足与改进:因需对属性名、属性值进行匹配,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属性,需使用不同的代码,故本程序比较繁琐,在后期增加了一些函数精简了代码。
(五)附录——源程序#include <iostream>#include <fstream>#include <math.h>#include <cstring>#include <stdlib.h>#include<iomanip>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ROW 20#define COL 5#define log2 0.69314718055typedef struct TNode //决策树{string data;string weight;TNode *firstchild,*nextsibling;}*tree;typedef struct LNode{string OutLook;string Temperature;string Humidity;string Wind;string PlayTennis;LNode *next;}*link;typedef struct AttrNode{string attributes;//各个属性名称int attr_Num;//属性对应的值的个数AttrNode *next;}*Attributes;string Attributes_kind[4] = {"OutLook","Temperature","Humidity","Wind"};//属性名称int Attr_kind[4] = {3,3,2,2}; //属性对应的值的个数string OutLook_kind[3] = {"Sunny","OverCast","Rain"}; //各个属性的值string Temperature_kind[3] = {"Hot","Mild","Cool"};string Humidity_kind[2] = {"High","Normal"};string Wind_kind[2] = {"Weak","Strong"};string undec[4];ifstream fin("data\\examples.xls");ofstream fout("data\\result.dat");ifstream fin2("data\\undec.xls");link LL;Attributes attr_L;tree T;void treelists(tree T);void InitAttr();void InitLink();void ID3(tree &T,link L,link T arget_Attr,Attributes attr);void PN_Num(link L,int &positve,int &negative);double Gain(int positive,int negative,string atrribute,link L,Attributes attr_L);void copy1(link q, link link_child);void input();void decision(tree T);int main1();int main2();int main(){int choice;bool get_1=false;while(1){cout<<" ======决策树构造算法的实现======"<<endl;cout<<"│1、训练并构建决策树模型"<<setw(9)<<"│"<<endl;cout<<"│2、对未知类别属性数据样例分类"<<setw(3)<<"│"<<endl;cout<<"│3、帮助"<<setw(25)<<"│"<<endl;cout<<"│4、退出"<<setw(25)<<"│"<<endl;cin>>choice;switch (choice){case 1:get_1=true;system("cls");main1();system("C:\\windows\\notepad.exe data\\result.dat");system("pause");system("cls");break;case 2:system("cls");if(!get_1)cout<<"Please choose 1 first."<<endl;else main2();system("pause");system("cls");break;case 3:system("cls");cout<<endl<<"\a 给定训练数据集,本程序将构建决策树模型,并实现对未知类别属性数据样例的分类。
"<<endl;cout<<" 训练数据集请存放在<data/examples.xls>,未知类别属性数据样例请存放在<data/undec.xls>,决策树模型显示在<data/result.d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