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知识点详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知识点详析
教学博苑
2011-05-18 2255
5d56b7b401017jh9
小说阅读知识点详析
来自坐看云起
小说三要素
1、人物
2、情节
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考点分析
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小说的人物形象
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抓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神态、外貌);
②抓语言(对话/独白);
③抓动作(及所做的事);
④抓心理;
⑤细节描写(神态、语言、动作等);
⑥白描
⑦对比突出
其中
直接描写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白描等。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环境描写、对比)
4、以发展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评价(分析时,从实际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思想品质;立足原文,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①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然后划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③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
某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①(人物上)自身形象特点及形象意义;与另一人间的烘托作用映衬或反衬;
②(情节上)推动某一情节的发展;
③(主题上)凸显某种主题
某一事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见散文阅读)
(二)小说的环境描写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渲染气氛;
③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预示人物命运;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⑥烘托、暗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①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②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暗示主题
(三)小说的情节及结构安排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结尾来说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行动。
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
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
重要情节(细节) 的作用
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对主题与形式的作用)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或是深化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照应前文情节等。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小说常用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如《睡美人》。小说一开头就说女A角失踪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女A角为什么突然失踪呢?从而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因为女A角的突然失踪,才有下文女B角的上台演出。
③突出人物形象。女A角故意失踪,是为了让贤,从而表现了女A角善于发现人才、想方设法使用人才的美好心灵。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女A角故意失踪的故事,告诉人们要了解、重用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
(2)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3)先声夺人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法)
《红楼梦》中王熙凤
《故乡》中杨二嫂
(4)先抑后扬法
既可写人,也可写物。文章开始的时候先贬抑,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即对描写的对象先有某种看法,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做了“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欲扬先抑”法是思想感情和情感变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此法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使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要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应重“扬”轻“抑”。
小说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07海南调研题《界河》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广东卷模拟一(贾平凹)〈羊事〉。《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