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

合集下载

情境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情境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情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以某小学语文课堂为例,对情境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二、案例描述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正在进行《小石潭记》的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1. 创设情境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山水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山清水秀的地方?如果让你用几句话来描述这个地方,你会怎么表达?”通过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课文《桂林山水》,并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桂林山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石潭记》,请大家先预习一下课文,找出课文中与山水风光相关的句子。

”通过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境体验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中所描绘的山水风光的理解。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如:“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作者会如此喜爱小石潭?通过讨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

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强调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案例分析1. 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播放山水风光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发展(3篇)

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发展(3篇)

第1篇一、情境教学法的起源情境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心理学家拉扎鲁斯提出。

他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

在此基础上,情境教学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发展1. 理论研究阶段(1)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情境教学法以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通过体验、感悟、探究等方式实现知识建构。

(2)情境教学法的核心观点:情境教学法认为,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土壤”,教师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实践探索阶段(1)情境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真实、生动、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具体包括: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情境探究、情境总结等环节。

(2)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领域:情境教学法在各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深化发展阶段(1)情境教学法的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

如:多媒体情境教学、翻转课堂情境教学、项目式情境教学等。

(2)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成果: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许多学校和教师将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存在问题(1)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实施策略等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情境创设过于形式化: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追求形式,忽略了情境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

(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情境教学法的评价不够全面。

2. 对策(1)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使其掌握情境创设、实施策略等方面的技巧。

情境教学概念

情境教学概念

2.一、问题情境的含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创,学生最初学习时经历的认知线索直接影响着今后对相关知识经验的提取,个体具有丰富体验的形象化、条理清楚、联系广泛的图式化知识更有利于记忆和提取。

1.1情境教学的界定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从词义上说,“情景”和“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

“情景”的“景”是具体、直观和吸引人的。

“情境”的“境”是指构成和蕴涵在情景中的那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内涵看,情境要比情景丰富、复杂得多。

数学课程着眼于后者,但脱离了数学课程的背景,去区别这两个词,就没有意义了。

无论我们谈及“情景”还是“情境”都不是观赏性的停留在表面,而是为了深入进去,研究情景背后的故事,找出与数学有关的线索。

因此,在数学课程里(不是生活里)的“情景与情境”可以看成一回事,这不会引起歧义,也方便广大教师理解。

情境教学的概念,首先由Br。

wn.c。

11in.Duguid在1989年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

fLearning)的论文中提出的。

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刁‘能产生意义。

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

”〔1]关于情境教学有各种不同的表述。

教育大辞典中给出这样的定义: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2]。

钟启泉教授认为“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3」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

”【4]从本质上说,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

幼儿园实现情境教学案例 情景教学

幼儿园实现情境教学案例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一、概述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儿园阶段,学校不仅要教导孩子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品德。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幼儿园实现情境教学为主题,探讨情境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情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情境教学是一种根据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情境教学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性和合作性,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情境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实例1. 创设仿真情境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仿真的情境来引导孩子学习。

在学习自然科学的课程中,老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的实验室,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验器材,让孩子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孩子们会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

2. 游戏情境教学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老师可以利用游戏创设情境,进行情景教学。

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礼貌用语;通过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孩子学习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方式,通过游戏情境教学,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3. 实地教学实地教学是情境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地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与所学知识真实接触,增加亲身体验和感受。

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时,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社区、公园等实地考察,让孩子们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知识,了解社会风情和社会文化。

四、情境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习效果情境教学可以增加学习的情境性和真实性,使学习更具体、更生动。

在情境教学中,孩子们会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2. 增加学习动机情境教学充分利用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孩子们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新课标中的情境教学

新课标中的情境教学

新课标中的情境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创新改革,教材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再只是知识的单纯罗列,而是更加注重问题的探究,设置各种真实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因此,“情境教学”成为近年来课标中屡次出现的高频词汇。

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参与其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做好“情境教学”?对“情境教学”这个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后,那接下来要如何去做呢?有以下3点建议:1.明确“情境教学”的目标如果说传统的教学强调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上理论的讲解和操作。

那如今的“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超越过去,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问题情境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第一,明确情境内容。

在进行情境创设前,分析教材和课程内容,结合初中生发展需求,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事件、生活经验、实验联想等情境中挖掘素材,作为内容的支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第二,创设情境主题。

老师需根据具体情境内容设计情境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拓展学习与深入探讨。

如问题引导、实物表现、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等。

第三,细化情境设计。

老师在具体情境创设过程中,为学生设计情境内容与主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情境,充实细节。

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情境教学目标,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掌握所学知识。

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是指把课文中讲述的事情的场景再现于课堂,贯穿于课堂。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置身于课本所讲的环境当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感受力,再经过教师巧妙设问,使学生得到预期教育效果的教学手段。

1、选择案例。

案例要同学生所学内容相接近;要力求简洁,使之能在上课时间内完成;案例应当是不完整的、缺少最终结果的。

这可使学生根据对案例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2、课外准备。

首先,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三到四个模拟演练小组。

其次,在组长的领导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本组活动的各个步骤进行安排。

3、课堂演练和答疑。

当各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就可以按照事先的安排进行正式的模拟演练。

每组演练结束后其他小组和教师均可针对演练内容和提出的方案进行质疑,演练小组答疑,双方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分析总结。

首先,各小组对本组的演练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以便相互了解。

其次,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演练小组的方案和演练内容进行总评,尤其要找出学主在演练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方式(3篇)

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方式(3篇)

第1篇一、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情景教学法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真实、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反思、总结等过程,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情景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方式1. 创设真实情境(1)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设计情境任务(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任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价值。

(3)任务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3. 情境互动教学(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

(3)生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4. 情境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情境互动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如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

(3)多元评价: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情境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教师对情境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情境教学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情境教学,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情境教学概念

情境教学概念

情境教学概念2.⼀、问题情境的含义⼼理学研究表明〔创,学⽣最初学习时经历的认知线索直接影响着今后对相关知识经验的提取,个体具有丰富体验的形象化、条理清楚、联系⼴泛的图式化知识更有利于记忆和提取。

1.1情境教学的界定情境教学的核⼼是“情境”,从词义上说,“情景”和“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

“情景”的“景”是具体、直观和吸引⼈的。

“情境”的“境”是指构成和蕴涵在情景中的那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内涵看,情境要⽐情景丰富、复杂得多。

数学课程着眼于后者,但脱离了数学课程的背景,去区别这两个词,就没有意义了。

⽆论我们谈及“情景”还是“情境”都不是观赏性的停留在表⾯,⽽是为了深⼊进去,研究情景背后的故事,找出与数学有关的线索。

因此,在数学课程⾥(不是⽣活⾥)的“情景与情境”可以看成⼀回事,这不会引起歧义,也⽅便⼴⼤教师理解。

情境教学的概念,⾸先由Br。

wn.c。

11in.Duguid在1989年⼀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化》(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

fLearning)的论⽂中提出的。

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及应⽤的情境中刁‘能产⽣意义。

知识绝不能从它本⾝所处的环境中孤⽴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法就是在情境中进⾏。

”〔1]关于情境教学有各种不同的表述。

教育⼤辞典中给出这样的定义:情境教学就是运⽤具体⽣动的场景,以激起学⽣主动的学习兴趣、提⾼学习效率的⼀种教学⽅法「2]。

钟启泉教授认为“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3」李吉林⽼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种教学模式。

”【4]从本质上说,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

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习更具有意义和深度。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会创造各种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和探究,例如通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情境教学还注重个性化教学,因为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不
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反应,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教学中得到积极的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提倡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的实践成果(3篇)

情境教学的实践成果(3篇)

第1篇一、引言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载体,通过创设具有情境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探讨情境教学的实践成果。

二、情境教学的实践成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有情境性的教学环境,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则案例:案例:小学语文《小河》教学教师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小河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小河的美丽景色。

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河吗?请谈谈你们对小河的感受。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接着,教师引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小河》一课。

实践成果: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对《小河》一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高,学习效果显著。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境教学强调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一则案例:案例: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门窗、家具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

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吗?”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

实践成果:情境教学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有情境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则案例:案例:高中英语《Unit 1 School Life》教学教师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学校生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西方学校的生活。

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学校生活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

情境教学法PPT课件

情境教学法PPT课件
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地理课中的情境教学
总结词
直观理解地理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VS
详细描述
地理课中,教师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 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环境 问题。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时,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污水处理厂或垃圾 填埋场,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 的重要性。
05 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与挑战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能够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创设适当的情境。
教师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包括情境的设计 、材料的准备、场地的安排等,同时还需要在情境教学中进 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估。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在不同学科领域推广应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ppt课件
目 录
• 情境教学法简介 •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案例 • 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与挑战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情境教学法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生 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引 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 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特点
情境教学法具有直观性、启发性、情 感性等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01
02
0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情境教学法与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相契合,强调学生 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 非被动接受知识。
认知心理学理论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知 识相关的真实场景,促进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什么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为了唤起学生的某种态度体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一定的情感色彩和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展其心理功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内容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开发。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只有对社会、生活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加工,才能影响学生。

如榜样、生动的语言描述、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等等,都在具体的形象情境中包含了教学内容,必须有潜移默化的暗示。

情境教学法的原理: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情绪至少具有三种功能:激励、强化和调节。

动力作用是指情绪在增强或减少认知活动中的有效性,即健康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启动和促进作用,消极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活动变得对学生来说是积极的、快乐的。

情绪在增强认知活动中的功效,为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

情绪的调节作用是指情绪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运作的组织和进步,而过于强烈和微弱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则可能导致思维混乱、记忆困难。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神清气爽,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发展和深入发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人们也深切地感受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而当学生情绪高涨、喜气洋洋时,他们的知识往往得到内化和深化。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情境教学是基于反映论的原理,基于客观存在对儿童主体意识的作用。

世界通过图像进入儿童的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情境教学创设的情境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和优化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教师语言的控制下,这种优化的客观情境将儿童置于特定的情境中,既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又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自身的自我运动。

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的概念
咱来说说情境教学是啥。

有一次啊,我去看小侄子上课。

他们老师正在讲一个故事,把教室布置得就像故事里的场景一样。

小侄子和同学们都特别兴奋,听得可认真了。

这时候我就明白了,这就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呢,就像是给学习搭了一个好玩的舞台。

比如说,要学一篇关于森林的课文,老师就把教室变成小森林,摆上一些假树啊、动物玩具啊。

这样同学们就感觉自己真的在森林里,学起来就更有兴趣。

就像我们看电影,如果电影的场景很逼真,我们就更容易被吸引进去。

情境教学也是这样,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事情啦。

小侄子他们那节课,大家都积极发言,对课文里的内容理解得特别好。

这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呀。

所以啊,情境教学就是用好玩的场景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下次你看到一个特别生动的课堂,说不定就是在用情境教学呢。

嘿嘿。

“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精选3篇)

“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精选3篇)

“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精选3篇)第1篇: “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情境是数学教学的有力支配,是搭建数学教学的平台。

是开展数学教学的根基。

更是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剂良药。

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不断进入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今天,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对数学情境教学的开展却产生了新的误解。

进入教学误区。

笔者在多次大型教研活动中发现其教学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教师们深深的反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情境设置只为情景,脱离教学中心当前,正倡导"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目的旨在设置情境,让数学走向生活,让抽象知识具体化、直观化。

达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有效地设置情境,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轻松,并充满趣味。

可是,这一切却使很多教师的情境设置走向形式化,并远离教学目标,失去教育中心。

错误地把情境设置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使学生整堂课被陶醉在美丽的幻想中,在你说我斗中度过。

这样的情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对策新的课程教学倡导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并不是让教师当观众,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表演。

更不是让课堂变成一幅情境画面。

而是强调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有利于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本身,同时要考虑地区实际情况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既要体现情境中的趣味性,又要重视价值性。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宗旨是在情境中发现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做到提问有目的,有价值,绝不能让学生行走在茫茫的情境海洋中,感到困惑与不解。

做到"数学因教学而情境,因情境而提问,情境服务于教学'。

抓住这个中心。

情境教学将不再是一场梦,不再为情境而情景。

情境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情境或模拟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或创造特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和应用知识、技能和概念。

情境教学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通过真实的情境,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为他们可以看到学习的直接应用和意义。

2. 促进跨学科学习:情境教学可以模拟真实生活中的跨学科情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注重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解决问题能力,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分析因果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加强实践能力:通过在特定情境下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5. 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 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情境教学鼓励学生面对挑战时寻找新颖的解决方案,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7. 提高学习成效和记忆力:通过在真实情境下学习和应用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成效。

总的来说,情境教学有助于将学习与实际应用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和发展各种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1.含义: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

2.目标: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求教师“目中有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把握学生发展的诸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不同地位,使情境教学始终为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促进全面发展服务。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以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发展其融会贯通能力。

3.依据:创设情境是情境教学的总体特征。

情境,即为具体时空条件下的特定情形、景象或境地。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进行,其效果最佳。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龙活虎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的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宣泄。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并且将情境变为自觉设计的产物。

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品德的升华、情感的陶冶、智能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情境,避免不利情境,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摒弃了教学过程中的程式化、概念化,它是以情感为动因,以教材及情境为凭借,采用“滴水穿石”“潜移默化”的方法,将教学的教育性渗透其中。

4.条件:由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所构成的。

关键是教师要做创设情境的导游。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教师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

“尽最大可能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对认识的还需要得以多方面地表现出来,并且培植、发展这种需要”(赞可夫语)。

情境教学实践研究活动(3篇)

情境教学实践研究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情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情境教学,我校开展了情境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掌握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通过实践研究,探索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情境教学理论培训活动前期,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一系列的情境教学理论培训,邀请了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座和研讨。

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情境教学案例分享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情境教学,我们组织了情境教学案例分享活动。

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案例,包括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情境教学的实施技巧。

3. 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享的基础上,教师们开始进行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研究主题: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确定情境教学的研究主题。

(2)设计教学情境:教师根据研究主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包括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展开和情境的总结。

(3)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将设计的情境融入课堂教学,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4)收集和分析数据:教师记录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并进行数据分析。

(5)反思和改进:教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措施。

4. 情境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后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情境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教师们通过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生作品等形式,展示了他们在情境教学实践中的成果。

评委和专家对展示成果进行了点评,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研项目第二阶段总结报告
镇原县曙光乡寨地小学一级教师席浩平
历时一年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项目实验,已顺利地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教研任务。成功地创立了“儿童自学汉语拼音”建模理论;撰写了“创设教学情境”的专题论著;编订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示例教案;取得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第一手经验材料,使情境教育理论的发展已深入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认识自我、不断进取,发展创新能力的新阶段。
3 .引导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发现是一种能力,任何创造的灵感顿悟都离不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应以自己的独到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全乡组织的“珍惜土地”有奖征文活动中,我根据《国情教育十知道》所记载的内容,向学生讲述了资料统计的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速度等有关情况,学生按照这一速度计算得出:二百年后,我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到零。使学生一下子产生了参加征文活动的热情,接着我又以“我们留给子孙的将是什么”为题,以资料记载的内容为文章的开头,指导学生根据本村近年土地面积减少的实际情况为材料撰写文章,使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有高中生参与的征文混合评分中,一举获得了与高二一名学生并列的二等奖。
2 .利用故事诱导,启迪创新意识。
在低年级教学中,对照课本插图编写生动的故事,进行新课导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情趣,是“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创设情境的常用手法。久而用之,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一看见优美的图画、动人的景色就能随口说出感人的话语。我在一年级拼音教学的同时,为了引导学生说话,引导学生把话说好,我几乎每节课,都让学生一边看书上的插图,一边听我依照插图编写的故事,听后再领着学生复述两遍。这种做法为学生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培养了创新的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问题情境是以培养创造、发现能力为主要目标,其注重问题的来龙去脉,注重实践的过程,而不是问题的答案结果。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是能够形成新思路,能导致发明创造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激励者,使情境教学由创设学生理解传授现成知识的情境,深入到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从而“教中求新”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
一、实验过程
(一)优化育人环境,树立创新意识。
1 .全方位、多视角地改进校园文化粉饰,使之成为新颖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举首投足间受到潜移默化,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布置教室时我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全员参与,在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与制作模型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确定了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班风——“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与“情境教育”特征的学风——“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建立“创新园地”和“少年乐园”,通过“现在的我”——“我的理想”——“我的将来”三个主题展示出每个学生为自己的人生画出的发展主线,为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少年乐园”里设置了“每日新闻”专题,倾注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关注社会发展的一片赤热之心。反映出学生的时代创新精神。
③在学法指导中,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思路,逼近创新思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他们所谓的创新应该是在教师预料之中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为学生建立一系列自学模式,以便控制其在课堂中的思维发展过程——思路。
学习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是思路的产生,正确的思路使学生学习过程轻松愉快、省时高效。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方案——自学模式,使他们产生正确的思路。如在数学概念形成中设置:“看书→观察图示→讨论→质疑→练习→描述”;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设置:“练习→看书→讨论→质疑→编题”;在难度较大的问题中设置:“弄清问题→认真思考→同学互议→质疑→读书→解题→练习”;在计算定律、性质时设置:“读书→模仿→学生讲解→讨论→练习”;在学习应用题时设置:“读书→分析→计算→联系实际→编题”。
1.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文字、教材、黑板、粉笔、挂图等相对静止的媒介,以教师口头语言讲述、黑板挂图展示等原始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情趣、愉悦的体验,严重地抑制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经常使用这种传统教法,会把刚刚萌发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感掐死在摇篮里。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叩门砖,学习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踏入文化科学知识殿堂,求取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步。教师若能在这一关键时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不断发现,不断进取,就能使他们萌发创新意识。为此我在总结“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一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儿童自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模式,运用录音、挂图、卡片、拼音学具等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听录音中了解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在挂图、卡片、教材的对照中认识汉语拼音;在学具的触摸摆弄中产生想象,学会发现。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不等老师教就能主动去学习、去发现。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了回答学生问题和听取学生汇报学习进展情况的“学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6.鼓励建组建队,团结合作,齐头并进,培养协作精神。在班级各项活动评比中以小组、小队为基础量分比较。这样,学生在每次活动中就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需要有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以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 .在传授知识中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①在新课导入中,巧发疑问。如在教学《峨嵋道上》一课时,首先在板书课题之后,引导学生大胆推猜这一课中将要讲到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读课文,学生发现课文中所讲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大不一样,这就产生了疑问,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2 .依靠先进和榜样的力量,感染、引导和带动学生,使之成为良好的人文思想环境。①在教育过程中创设有效的德育情境,促成榜样的发现。如以“班级五佳少年”、“文明标兵”、“创新带头人”、“优秀学生”、“遵纪模范”、“劳动模范”等为主题,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榜样评选活动,并在班内“光荣榜”中及时公布评选结果。②鼓励作为榜样的学生也应该居高思危,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稳步向上。形成自觉的创新意识,成为自尊、自强、自立的好少年。用其良好的思想、语言和行动感化引导其他学生。③激励其他学生学习班内树立的榜样,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争取进入光荣榜,成为优秀生。
③在板书设计中,启发想象。富有形象性趣味性的板书能给学生以美的艺术享受。在教授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可以依诗歌描述的意境在黑板上画一幅图,诱导学生根据图画大胆想象,然后大胆创新,写一篇短文叙述诗中的故事,展现诗中的意境。
④在课堂练习中,引导创新。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总结中,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出场顺序,其结果怎样?可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板书,排列组合得出还有四种出场顺序,这四种田忌都会失败。
2.在学法指导中,创设切合学生实际,适合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①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一定注意照顾“好中差”各类学生,只要是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就应给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难易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提出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提出自己不能解答但别的同学能够解答的问题”——“提出同学们都不能解答的问题;根据思维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运用联想、想象行成新思路的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在《凡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第三阶段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邮差把那封写有“乡下爷爷收”的信扔到了马路上,正好被赶来看望凡卡的爷爷捡到后,爷爷能带他回到乡下吗?这就需要把课文的分析放到俄国沙皇黑暗统治的大背景中去思考这一问题。最后学生得出的答案是爷爷不可能把凡卡带回乡下去,因为乡下已没有他们生活的出路,爷爷正是出于这一原因离开乡下前往城里。有的学生设想凡卡参加了革命并取得了胜利,最后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而这种设想是符合俄国史实的。
②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笔记,在独立思考中培养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人不仅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应具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所查阅的资料除学生常备的工具书:《新华字典》、《词语手册》、《词句段篇》外,教师还应向学生提供《教学参考用书》、教师教案及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图书、图片、卡片等。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在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查阅鲁迅先生生平事迹。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升华了对鲁迅的敬佩的情感。查阅资料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横向联系,如在学习《长城》、《桂林山水》、《迷人的天山牧场》、《草原》等课文时,学生能自然地联想到《社会》课本和《社会图册》中的彩色图片,把这些图片拿出来与课文内容进行对照,并阅读了图片下面的解说文字。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打下了合理想象的物像凭借。有些资料是学生平时阅读、观察搜集或参观访问时记录的生活素材。经常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归纳整理,并写成文章,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热情,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
3 .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可塑的环境,促成“个性教育”这一难点的突破。关注“个性教育”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必须承认每个少年儿童都有不同的潜在素质,将会形成不同的特长。然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班主任要独具慧眼,挖掘每个学生身上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后进生”和“差生”,更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其上进的积极性,发展其特长,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以“我会做×××”、“我是班里的××能手”为题目指导学生写好文章,再组织以“说说我的特长”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这样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使学生的特长发挥的更具有专业性,从而树立其勇于创新的坚定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