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设备工艺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系统工艺技术标准

1.一般规定

1.1 本章依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制定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施工的工艺规程。在执行本章各项规定的同时,必须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以及信息行业的有关法规。

1.2 本章适用于信息网络系统工程。信息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等子系统。

1.2 材料及设备要求

2.1 信号传输材料、机房设备材料、终端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国家强制产品认证“CCC”标识,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2.2 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1.3 施工准备

3.1 材料及设备准备

1 完成现场库房的准备,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完成前期材料的预订工作。

2 所选设备、材料和软件,必须按照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进场验收。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签字;未经进场验收合格的设备、材料和软件严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通过进场验收的设备和材料应按产品技术要求分类妥善保管。

3 设备和材料进场验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并填写设备材料进场报审表:

1)外观应完好,产品无损伤、无瑕疵,品种、数量、产地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和软件产品质量检查应执行本规范3.2、3.3中相应条款之规定;

3)有序列号设备必须登记设备序列号;

4)网络设备开箱通电自检前,先查看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再查看设备状态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应检查设备启动是否正常;

5)依规定程序获得批准使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除符合上述相关规定外,尚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的准予使用文件;

6)进口产品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报关单,其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说明书等资料应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

3.2 机具准备

1 应制定机具计划表,并作好进场前的机具安排。

2 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3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示波器、场强仪等。

4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单片打刀、排形打刀等。

3.3 作业条件

1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完毕,已通过系统检测。

2 机房土建施工、装修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机房工程系统测试已通过。

1.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4.2 作业规定

1 设备安装

1)应先阅读设备手册和设备安装说明书。进口设备应确认设备支持电压。

2)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安装

(1)设备应安装在干燥、干净的电信间或设备间内。

(2)设备应安装在固定托架上或机箱内,固定设备的托架或机箱宜距地面500mm 以上;设备安装应整齐、牢靠;信息模块和相关部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空余槽位应安装盲板;设备标签应标明设备名称和网络地址;多个设备宜安装在标准机柜内。

(3)网络设备的电缆线、跳线应连接可靠,沿路由固定,走向清楚明确,线缆上应有标签。

(4)安装完毕应通电检查,设备供电应正常,报警指示工作应正常。

3)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装

(1)服务器和工作站接电源后,应逐台设备分别加电自检。

(2)宜先安装系统软件,配置网络参数(域名、IP地址、网络等),后进行系统联机调试。

4)配线架安装

(1)配线架位置应与电缆进线位置相对应。

(2)各直列配线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m。

(3)接线端子的标志应齐全。

5)各类配线部件安装

(1)各部件应完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标志齐全。

(2)固定螺钉应紧固,面板底面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6)接地要求:

机柜、配线设备、金属钢管及线槽,其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网络设备机壳上接地点到就近的接地金属体/接地条等的距离≤1.5m;每个给网络设备供电的插排必须有接地,三芯插头的保护地与机房接地点的交流电压差应≤1V;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规范要求。

2 线缆端接

1)线缆端接一般要求:

(1)线缆端接前,应检查核对标签编号;

(2)线缆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3)线缆终端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2)双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

(1)应使用专用剥线器剥除电缆护套,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双绞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及以上级别线缆应不大于13mm;

(2)双绞电缆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RJ45)相连,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顺序正确卡接;

(3)双绞电缆屏蔽层与插接件终端处屏蔽罩必须有可靠接触,线缆屏蔽应与插接件屏蔽罩360º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应小于10mm。

3)光缆芯线端接

(1)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使用连接器应便于光纤跳接;

(2)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3)光纤跳线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前应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软件安装

1)应先安装操作系统软件再安装应用软件。

2)软件安装前应按设计或合同要求检查与服务器或工作站是否匹配,。

3)软件安装前宜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1.5 质量标准

5.1 计算机网络质量标准

1 主控项目

1)设备及材料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检验方法:按设计检查,且核对产品合格证。

2)线缆敷设和端接检测要求

应对以下各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以下标准:

(1)线缆弯曲半径

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

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编号和长度。

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 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

(3)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布放,线缆间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表 4.4.4-1的规定:

(4)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4.4-2的规定:

(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本规程6.4.2之2中的相关规定:

(6)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6.5.1的规定:

表5.1 光纤连接损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