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故事,强调了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观念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同时,学生对故事性的文章较为感兴趣,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圣贤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了解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过程和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真理、崇尚道德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体会古代圣贤的精神品质。

2.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儒家学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圣贤的精神风貌。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准备相关讲解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文章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设计示例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目的:(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略)(5)课后作业(略)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篇二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嘹liào望彷徨páng huáng2、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特别强调了“格物”和“致知”这两个重点,并尝试用生动的例子来解释。然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仍然较为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寻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和思考。这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们具备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格物致知”的内涵,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课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会用实例论证观点。
(3)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实践这一精神。
突破方法: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某一学科或生活中的“格物致知”实践经历,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某个问题追根溯源的情况?”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它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的奥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我还需要适时给予提示和启发,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阅读课文,合作探究,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德育教育:一、导入新课:(一)导言: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缺乏实践,所以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授的见解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板书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阅读文本,完成以下问题):(1)我能读准下列加粗字的注音。

丁肇中()瞭望()缅怀()彷徨()()(2)我会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缅怀:袖手旁观:彷徨:不知所措:清谈:(3)我了解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4)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原⽂ 我⾮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特别荣誉奖。

我⽗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的,我受的教育的⼀部分是传统教育,⼀部分是西⽅教育。

缅怀我的⽗亲,我写了《怀念》这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接触到不少中国学⽣,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家谈谈学习⾃然科学的中国学⽣应该怎样了解⾃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的《⼤学》⾥这样说:⼀个⼈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得到知识。

⽤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是适应⼀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学》本⾝就说,格物致知的⽬的,是使⼈能达到诚意、正⼼、修⾝、齐家、治国的⽥地,从⽽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家都知道明朝的⼤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天王阳明要依照《⼤学》的指⽰,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的⽵⼦。

于是他搬了⼀条凳⼦坐在院⼦⾥,⾯对着⽵⼦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宣告失败。

这位先⽣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真理是“圣⼈”从内⼼领悟的。

圣⼈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般⼈。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观察周围物体及其变化,以此来识别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张观察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通过格物,观察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获取知识和智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育单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此次单元设计,旨在通过举例和思辨,引领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他们对物质世界本质与规律认识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课前预习、授课过程、学生作业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优秀教案。

一、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论语》、《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词汇。

让学生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和重要著述,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发展历史和作者对其的解读。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把格物致知的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否在现代人的工作与学习中发现其中的价值。

二、授课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精确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探讨。

首先,以将活生生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如产生静电时的物理原理、反应树木生长规律的环境条件以及掉头发的原理等。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并围绕学生们的描述发起相应的关于格物致知的提问,以此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还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地通过观察与科学推理的方式来挖掘发现背后的规律,最终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三、学生作业在学生作业中,教师主要让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阅读一张杂志或新闻文章,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点,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探索它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章分析:学习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
-思维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证意识。
举例解释:
-主旨理解: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明白“格物致知”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达到真知灼见的精神。
-词汇掌握:通过课文上下文,讲解“格物”源自《礼记·大学》,意为详究事物原理;“致知”则是达到真知的境界。
5.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同的认识和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主旨:理解作者提出的“格物致知”精神,明确其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词汇掌握:重点掌握生字词,如“格物”、“致知”、“实证”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格物致知”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模拟“格物致知”的过程,探讨事物的本质。
-篇章分析:课文通过作者自身的科研经历,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说明“格物致知”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见解。
2.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学生需理解作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代科学精神相结合。
-批判性思维:学生在分析课文时,需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实践必须永远建筑在坚实的理论之上。

(达芬奇)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小结:以上这些中外名人对“实践”的言论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作者、作品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出生,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他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二、检查预习1.注音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2.解释词语①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②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③袖手旁观:比喻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去关心。

④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通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指导学生研读。

1.提出问题(1-2段):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2.分析问题(3-12段):①(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的事例,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②(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③(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3.解决问题(13)。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嫦娥奔月”,“太空漫步”……几千年来,对广袤的太空,中华民族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

今天,一个个飞天壮举不断为国人圆梦,为民族争光。

这些辉煌离不开航天人锲而不舍的探索,那么我们将如何学习自然科学?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聆听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精辟见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二、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前强调默读时需注意不回读、不点读、不动唇。

大家初读这篇文章,感受这是一种什么文体的文章?学生判断文体,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交流。

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法,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四、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明确了,那么我们在学习时会有的放矢。

五、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朗读课文,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学生交流并朗读这些重要语句。

(二)体会“格物致知”的意思。

师:谁能够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教师强调“格”字的意思是“探究”。

“格物致知”“实验”等词在文中反复出现。

意在强调它们的重要性。

(三)找出表现作者逻辑思维的关键语句。

结合以下问题进行。

1.文章是就什么话题开始谈话的?学生交流: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结合你的理解,你觉得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学生交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实验精神。

2.为什么作者的这篇演讲是就中国学生而言,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因。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及反思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丁肇中教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1.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例如:“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且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3.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知,知识、认识。

4.格物致知:格,推究,探察;致,获得。

意思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那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论点是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一)阅读2-5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是什么书?明确: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是儒家主要经典。

2.“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明确:出自《大学》。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四句格言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2.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与作用3.运用格物致知精神探索自然科学知识4.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四句格言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与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格物致知精神探索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前导学】1.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

2. 页头赏析四句格言。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格物致知”的多重含义1. 方矩(节选自《大学》):“物也者,物之情也;致知也者,知之至也”。

2. 论语(节选自《论语·卫灵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庄子·逍遥游》:“夫物既已穷,而知止于至善;人既已达,而变更于无穷。

”4\. 王阳明(节选自《心学阳明心法》):“体即理,心即理,理即道,道即天。

”二、互动探究:格物致知的现代解读1. “观察是科学家发现问题的第一步”。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 你曾经因为什么事情而认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道理?3. 读完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们是否能使用“格物致知”的方式去探究更多的科学问题?三、师生合作:运用“格物致知”探索自然科学知识1. 分组合作,选出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制定调查方案,用实际观察、实验等方式来探究这些问题。

2. 将探究结果总结成报告,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课堂解读: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1. 通过分组合作的展示,你们是否探索到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你们是否了解到了科学家探索自然科学的方法?2. “格物致知”只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方法,但同时也是一种态度。

有了这种思想,我们才能够更加理性地探索自然和人文科学。

3. 历史上的科学家就是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走出了一条通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道路。

我们作为现代的中学生,同样应该具备这种精神,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断探索科学领域中的新问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举例:分析课文中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3)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举例:讨论格物致知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难题的情况?”(例如,修理一个复杂的玩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的奥秘。
-举例:仿写课文中“所谓格物,就是观察事物,研究事物,以求真知”等句子。
2.教学难点
(1)理解“格物致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举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指导学生识别课文中的对比、举例等论证手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论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研究”和“真知灼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格物致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Leabharlann 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以达到真知灼见的境界。它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
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

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
然科学。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①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②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探究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探究3: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目标导学三:分析课文,掌握论证方法
1.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从传统教育里引出“格物致知”,阐述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2.解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
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目标导学四:学以致用,升华拓展
1.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极其重要。

同学们,你们已经开始了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学习,请说说你们在这些自然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

明确:比如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同学们人人动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从漏斗颈向下吹气。

而有一位同学做完此实验后,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上从漏斗体向上吹气,这时乒乓球就悬浮于空中,使实验现象更加具有挑战性。

这位同学正是通过动手实验,发挥“格物致知”精神,才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现象,获取到真正的自然学科知识。

2.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

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

明确:不是。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因此,说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