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文体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二、分类

从写作内容和方式看,可分为简单记叙文(《最后一课》)和复杂记叙文(《背影》《藤野先生》)。从写作对象不同,可分为写人记叙文(《我的老师》《阿长与<山海经>》)、叙事记叙文(《社戏》)、写景记叙文(《春》《济南的冬天》)、状物记叙文(《白杨礼赞》)。

三、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文的线索及其作用

1、以时间为线索:《最后一课》是以最后一节课的时间推移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变色龙》一文以奥楚蔑洛夫对狗咬人事件的态度为线索。

3、以某物为线索:《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安排材料。

4、以某人为线索:《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紫藤萝瀑布》以宗璞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按照东京、仙台、北京的顺序层层展开。

7、以感情为线索(这种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台阶》一文写台阶的故事及发展,以“我”对父亲的理解和爱为线索。

把握线索的方法:注意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文中议论和抒情部分。

五、记叙人称

1、第一人称

定义:以“我、我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作用: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举例:《孔乙己》以酒店小伙计的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事,能做到客观叙述,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描绘孔乙己的性格和不幸遭遇,使故事的可信度大为提高,故事的情节亦显得亲切自然。

2、第二人称

定义:一般是以配角来做主角,将真正的主角(隐藏主角)作为配角来叙述,以第二个人的思考模式与态度来评判主角,其实意在讲述隐藏主角的故事。

作用: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举例:《我的老师》中对蔡老师全文都用的是第三人称“她”,但在“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中改用第二人称“你”,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抒发了“我”对蔡老师至今仍有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感觉更加亲切。

3、第三人称

定义:以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叙述文章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能直接展示生活,不受时间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举例:《谁是最可爱的人》采用第三人称写法,选取三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六、记叙文顺序

1、顺序

定义: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举例:《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从见到紫藤萝写起,由远至近,并由此而引出人生感悟:面对这一紫色的花海,原先的悲痛也化为宁静。

2、倒序

定义: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作用:强调了事件结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

举例:《羚羊木雕》一文,一开始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我”的好朋友,到后文才写将羚羊木雕送给朋友的经过。

3、插叙

定义: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中断主线而插入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作用:在内容上:交代了……内容,解释了……原因,突出人物性格或某种品质,突出文章主题。在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补充内容,丰富情节。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感染力。

举例:《故乡》写作者回到故乡见到的闰土,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少年闰土了,由此而回忆起他与少年闰土在一起时的欢乐场景。

4、补叙

定义:叙述结束时,补充交代与情节相关的内容。

作用:补充交代,使行文严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

七、常见修辞手法

1、比喻

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感情。

举例:《春》中朱自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生动活泼,蕴藉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

2、拟人

答题规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感情。

举例:《济南的冬天》中“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突出小山的可爱。

3、排比

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有力地写出了……的特点。

举例:《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4、夸张

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

举例:《皇帝的新装》中描写皇帝穿新衣服时写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以极

尽夸张的手法,突出皇帝的穷奢极欲。

5、反问

答题规范: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

举例:《我的老师》中“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用否定的“不喜欢”“不愿意”反问,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挚爱之情。

6、设问

答题规范: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举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文题提出疑问,引人思考。

7、对偶

作用: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

一般用于古诗文中。

8、反复

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心情。

举例:《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9、反语

又叫“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句来表达本意。

作用: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语中含刺,能增强批判性。具有幽默感。

10、引用

增添文学性或趣味性,丰富作品内容,更好的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出下文。

11、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意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分类:谐音双关,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谐音双关“思”;语义双关,如“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泪”表面上指“烛泪,烛液”,暗指“情人相思之泪”。

作用:一语双关,表意委婉;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1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来代替整体。

13、互文

由上下文意互相交替,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一般在古诗文中使用。

八、表达方式

1、记叙

对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饰地交代故事的基本情况,使读者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2、描写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的、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3、说明

解说。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4、抒情

是文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直接抒情(如《我的老师》中“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