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用电及通信技术(2015)

合集下载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
数字智能配电网作为传统配电网向智能化转型的代表,其技术含量和复杂度都远高于传统配电网。

在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保证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系统信息的及时、安全、可靠传输,而且还支撑了数不胜数的重要功能。

首先,通信传输技术为数字智能配电网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持。

数字智能配电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用电行为以及同城能源互联互通等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些数据需要在通信网络上的传输才能实现数字信息化进程,而且传输速度和性能也是决定其智能化程度、综合控制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通信传输技术保障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有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微电网、电动汽车等新业态,众多设备连接的复杂性很高,需要通过通信传输技术来实现设备间的及时交互。

通信传输技术可以对此类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识别并响应故障,从而保障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通信传输技术提升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的智慧化服务水平。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用户用电行为及用电质量数据需要实时传输,方便智能化系统对用户需求进行动态预测、自适应控制,而通信传输技术则实现了其中数据及时采集和传输的功能。

此外,通信传输技术的不断创新还支持数字智能配电网的代理交易、能源交易等业态的拓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细致、个性化
的服务。

可以说,通信传输技术是数字智能配电网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

未来数字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将进一步依赖于通信传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得数字智能配电网逐步向着更加安全、智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智能配电台区技术方案

智能配电台区技术方案

智能配电台区技术方案一、智能配电台区概述智能配电台区是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配电台区,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等功能的集成系统。

它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实时获取台区内的电力运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台区的智能化管控。

二、智能配电台区的组成部分(一)智能变压器智能变压器具备监测油温、油位、绕组温度等关键参数的能力,同时能够根据负荷情况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实现节能降损。

(二)智能开关设备包括智能断路器、负荷开关等,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故障诊断和自动隔离,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智能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信息,为系统的运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四)通信网络构建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将台区内的设备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常见的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

(五)智能监控终端作为台区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指令的下达,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三、智能配电台区的关键技术(一)高级量测技术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电表,实现对电力数据的精确测量和实时采集,为电能计量、负荷预测和需求响应提供基础。

(二)智能控制技术基于采集到的数据,运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实现对台区内设备的优化控制,如无功补偿、变压器调压等。

(三)故障诊断与自愈技术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及时发现和诊断故障,并通过智能开关设备的快速动作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

(四)能源管理技术对台区内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实现节能减排和成本降低。

(五)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智能配电台区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智能配电台区的功能实现(一)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对台区内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电能质量、负荷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上传至监控平台。

(二)远程控制与操作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台区内开关设备的远程分合闸操作,便于运维人员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智能用电

智能用电

持系统功率和联络线功率接近额定值。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有很多的
控制策略。同样,基于小区的微网独立运行时,因为外电网供电对小区的 负荷平衡能力不存在,需要小区内的分布式电源实现AGC功能,我们考 虑用小区内的储能,实现供电出力调节。
26
Diagram:智能小区创新点
功能创新
•小区供电电源切换技术 •小区微网负荷平衡技术 •家庭用电设备分类负荷控制 •小区电源并网控制技术
拟负荷:1260kW谷时段小区模拟负荷:
120kW平时段小区模拟负荷:500kW
24
Diagram:智能家居配置
智能家居计量与负荷控制系统,由分布式计量装置、分布式 智能空气开关、双向计量的智能电表等组成。设计一个开放式的 体验馆,主要家用电器有:电冰箱、热水器、空调、电磁炉、电 视机、电脑及室内照明灯等。具体配置为: 电冰箱:1.5kW 热水器:1.5kW 空调: 1.5kW x 2 电磁炉:2.0kW x 2 电视机:0.5kW 电脑: 0.5kW x 2 照明灯:0.5kW x 4 无线路由:0.2kW 智能电表:0.01kW
智能量测是结 合智能技术与 智能元件实现 智能测量,对 测量对象值进 行智能甄别, 获得可靠精确 的实时数据。
Diagram:与传统用电的比较
与传统用电相比,智能用电最突出的效应是节能,通过 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实时双向互动,用户可以查询用 电信息,并根据电价和电网的负荷状态,灵活调整电器启用 时间,并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提高用电经济性和安全性, 供电企业可以获取用户的用电信息,提供优化用电策略,引 导用户科学用电。它不仅能够指导用户经济、合理用电,构 建的智能双向交互平台还将带给人们更加舒适、安全、便捷 的生活。
用电信息采集 是通过对配电 变压器和终端 用户的用电数 据的采集和分 析,实现用电 监控、推行阶 梯定价、负荷 管理等目的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通信方案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通信方案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通信技术方案摘要:配电通信网是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基础条件,随着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站和智能用户的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分析了智能配电网各部分(高级量测体系、高级配电运行、高级输电运行、高级资产管理)通信业务需求,并初步给出了主要采用配网光纤、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实现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方案,为进一步智能配电网通信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量测体系(AMI)、智能配电通信网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gramHuangsheng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Abstract: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the base of the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the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ed new energy stations and smart user access, 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rvices requirement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AMI,ADO,ATO,AAM)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a preliminary paper mainly uses distribution Grid optical fibe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Program, in order to further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Smart Grid,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ADO, AMI, Smart Grid 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一、前言1.1 智能电网与智能配电网近来国外和国内的“智能电网”的研究很热[1-3]。

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Z HAI h -o g HEW e — n C NG a - n WANG W e r n Y G ig i n , nwe , HE S h Y nj , u i e , AN L n —
ABSTRACT:Th s a e all z s h p’s n st a in f t e r d to o e n S l t l i Sh n i o i ̄ . i p p r l y e t e l e t iu to o h p o uc in f brwi g O’ I l n a e gUl a x Pr vn 。 e
载波通信 、 T业 总线 通 信 等 。 此 , 个 电 力环 节 需 要有 与 其 每 配 且 实 的 网络 建 设 模 型 、只 有 建立 文 _ 统 一 的 通信 网络 模 型 , 【 + J 才 能 得 到更 好 的 、 模 的 推 广 和应 大规 配 电 环节 是整 个 智能 电
通 信 节 点 基 本 沿 街 发散 , 布 广 、 要 求 手 托 手 和 带 状 组 网 , 维 护 分 分 可
支 多
信网络技 术也不尽相同 , )纤通信 、 如 匕 无线通信 、I I 通信 、 , 电力线
配 电管 理 系 统 的 通 信 方式 多样 复 杂 )纤为传输骨十 . t 电力载波为补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 编 号 :0 5 6 3 ( 0 0 3 — 15 0 l0 — 0 3 2 1 )6 0 3 — 4
S IT Ct N O MA 、 N D V L P E T&E O O  ̄ C— E I I I R 'O E E O M N : I I C N M
21 0 0年 第 2 卷 0
大 , 农 民增 收 、 为 农业 增 效 做 … 更大 贡献 。

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点 . 配用 电通信 网建设 与 维护具有 借鉴 意 义 。 对
j 关键 词管理
中图 分 类 号 : TN9 5.5 TN9 5. 1 8 3; 1 5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5 6 ( 01 0 - 0 5 0 1 0 -7 41 2 2) 3 0 7 - 5
护 , O U设备 选 择接 人不 同的 O T 由 N L 。少 数线 路
为 多 电 源 T接 网架 , 不 能 形 成 2条 “ 拉手 ” 在 手 通
状组 网, 采用 双 P N E O U为 信息 采 集终 端 , O l N 并 预 留光 功率 裕 量 。 期规 划 时每个 OL 初 T的 P N 口 O
且建 成 具 有 冗余 、 用 、 备 自愈 、 成 本 、 盖 广 、 低 覆 可
靠性 高 的城市 配用 电通 信 网络 。
1 E ON 组 网技 术 P
EO P N是新 型 的 光纤 接 入 网 技术 ,采 用 点 到
多点 结构 , 以太 网上 提供 多种 业务 。 物理 层采 在 在 用 P N技 术 , 线 路终 端 ( pi lLn emia, O 光 O t a ie T r n l c
1 E ON“ 拉 手 ” 构 . 2 P 手 结
“ 手拉 手 ”结 构 适 用 于一 次 线 路 网架 结 构 为 “ 拉手 ” 手 型的结 构 , 可根 据线 路 环 网箱 、 开关 站分 布 , 用 双 链 型通 信 网络 , 成 “ 拉 手 ” 护 , 采 形 手 保 线 路 两端 分 别 在 2个 变 电站 的 O T设 备 上终 结 , L 采 用 双 P N 口的 O U作 为信 息 采集 终 端 ,主干线 O N 采 用 “ 拉手 ” 护方 式 , 支线 采用 链形 组 网 。 手 保 分 典 型 E O “ 拉手 ” P N手 结构 示 意如 图 1 示 。 所

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需求研究

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需求研究

下面从电力行业价值链 中新能 源、 电 、 输 变电 、 电、 电、 配 用
调 度 6个环节提 出智能化 目标 。
211新 能 源 ..
在 新能源 领域 ,广东 电网 瞄准国 内外技 术发展 的最前沿 , 参 与 了 8 3分 布式能 源及 微 网的试点应 用 ,组 织开展 了储能技 6
术 的研究 与储能 电站的建设 ,形成 了分布式供 能系统及 微 网的 相 关技 术标准和运行规程 。 但依然存 在不足 :大容量储 能系统 的设 计 、监 测 、管理 与 保护技 术有待 深入 研究 ;高渗透 间歇性能 源的 区域 电网关键 技
术有待研 究 ;含分 布式 电源的微 电网关键技 术有待 深入 的系统
在 配电领域存在 较大的提 升空间 :配 电网、馈线 自动化 水
还存在 以下 内容有待 提高和研究 : 直流并联 电网运行管 交 理的水 平 ,电 网一 体化运行水 平 ,大 电网运行状态 感知 、风 险
评估 、故 障诊断与调度 技术水平 ,大 电网安 全稳定 和运 行效率 的柔性控制能力 ,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 防护能力和应急恢复水平 , 考虑分 布式新能 源接人 的协 调控制技术 ,多系统 、多 目标的智 能调度技术支持系。
系统 、WA S M 技术支撑系统和 A C系统 ,提升 了调度决策 的精 V
细化水平。
广东 电网在 智能配 电领域 起步略晚 , 目前在少部分 城市开 展 了配 电 自动化 的试点 建设 ,出台了电动汽 车充 电设施 相关标 准 规范 ,开展 了馈线 自动化试点工 作 ,启动 了智 能配 电示 范小 区的建设 ,开展 了配 网防雷和故 障精 确定位技 术的研究 与应用 工作 , 强化 了配网线路 结构 ,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国内智能配电网发展历程

国内智能配电网发展历程

国内智能配电网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智能配电网作为能源领域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我们将回顾一下国内智能配电网发展的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一阶段:概念提出与初步探索(2000年-2010年)2002年,欧洲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将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中,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五步走”战略,其中包括发展智能电网。

这一阶段,国内对智能配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技术验证阶段,探索智能电网的概念框架和技术路径。

第二阶段:技术应用与示范工程(2010年-2015年)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示范”,标志着我国智能电网进入了大规模研究和示范阶段。

各地区相继启动了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如国网上海电力的“上海市智能配电网及分布式电源综合示范项目”、国网浙江电力的“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等。

在这一阶段,国内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不断丰富和完善。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电力领域提出了“互联网+智能能源”等相关概念,为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在这一阶段,政策扶持为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促进了智能电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阶段:智能化转型与智能能源系统(2020年-至今)2020年,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智能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能源领域智能化转型和智能能源系统建设的任务和要求。

在这一阶段,国内智能电网逐渐向智能能源系统转型,智能配电网与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能源领域的智能化设备相互融合,形成了智能能源生态系统。

未来展望: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智能配电网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

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

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

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智能电网是指基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优化,实现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电力系统。

而供配电技术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电力从电厂输送到用户,并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一、高效能源管理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通过智能感知,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需求和能源利用情况,从而实现对能源的高效管理。

例如,通过智能电表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可以识别出高耗能设备和用能浪费现象,并提供相应的节约能源建议。

此外,智能电网还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用户需求,合理分配电力资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还包括了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以实现对电力供应的灵活调控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分布式发电指的是将发电设备布置在用户附近,以减少输电损耗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而储能技术则是将电力储存在电池组等装置中,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进行释放,以及在供电不稳定时提供备用电力。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传统电力系统的负荷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同时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智能配电网技术智能配电网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配电网络的监控、控制和自愈。

通过智能感知和通信技术,智能配电网可以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力负荷和负荷侧需求,及时发现并定位故障,从而实现快速故障排除和系统的自动恢复。

此外,智能配电网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质量、电压和频率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质量。

四、智能电网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还需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通过互联网技术,智能电网可以连接到用户的智能设备和家庭自动化系统,实现对用户用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以及电力需求和用电行为的分析。

同时,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与电力市场和能源交易平台的连接,从而实现电力的市场化运营和灵活调度。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与挑战在当今社会,电力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能源,其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配电网应运而生,成为了电力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配电网通过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和优化,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可靠的电力服务。

然而,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一、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一)高级量测体系(AMI)高级量测体系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智能电表、通信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等。

智能电表能够实时测量用户的用电量、功率因数等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电力公司提供用户用电行为的详细洞察,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管理和电费计量。

(二)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在配电网中的接入比例不断增加。

为了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接入和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策略和保护装置。

例如,通过逆变器将分布式能源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实现与电网的同步接入;采用智能控制策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和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情况,实时调整分布式能源的输出功率,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智能变电站技术智能变电站是智能配电网的关键节点,它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保护。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能够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如温度、压力、绝缘性能等,并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

同时,智能变电站还具备灵活的拓扑结构和控制功能,能够实现电网的快速重构和自愈控制,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四)电力通信技术可靠、高速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基础。

目前,电力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等。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适用于骨干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如 5G 通信技术,具有部署灵活、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终端设备的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则利用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无需额外铺设通信线路,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通信方案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通信方案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通信技术方案摘要:配电通信网是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基础条件,随着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站和智能用户的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分析了智能配电网各部分(高级量测体系、高级配电运行、高级输电运行、高级资产管理)通信业务需求,并初步给出了主要采用配网光纤、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实现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方案,为进一步智能配电网通信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量测体系(AMI)、智能配电通信网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gramHuangsheng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Abstract: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the base of the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the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ed new energy stations and smart user access, 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rvices requirement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AMI,ADO,ATO,AAM)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a preliminary paper mainly uses distribution Grid optical fibe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Program, in order to further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Keywords: Smart Grid,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ADO, AMI, Smart Grid 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1.前言1.1 智能电网与智能配电网近来国外和国内的“智能电网”的研究很热[1-3]。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未来,智能配 电网将更加注重与各类技术的融合创新,如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 现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运行。同时,智能配电网将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的 运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智能配电网还将大力推 动绿色发展,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助力实现碳中和 目标。
智能配电网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配电网络系统。 相较于传统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具有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等优势,能够更 好地满足用户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同时,智能配电网还可以实现对于分布式 能源、储能系统的有机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智能家居和智 慧城市是两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在智能家居领域,分布式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 于家庭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家居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在智慧城市领域, 分布式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照明、交通信号控制等领域,提高城市的智能 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1)电流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网的电流情况,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电压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网的电压情况,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
(3)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设备的温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 (4)环境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网所在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发挥着信息传递和交互的关键作用。在智能配电网中, 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
(1)有线通信:利用光纤、双绞线等有线介质进行通信,具有传输速率快、 稳定性高的优点。
(2)无线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包括Zigbee、LoRa、NB-IoT等低功 耗广域网(LPWAN)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配电技术与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配电技术与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配电技术与应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日益复杂。

传统的配电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供应的高效、可靠需求。

因此,智能化配电技术的出现,成为了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智能化配电技术的概念和特点智能化配电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建模、监测和控制的一种高级技术。

其主要特点如下:1. 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智能化配电技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配电系统各个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能对故障进行快速诊断,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2. 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运行:智能化配电技术可以利用现代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算法,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比如,可以通过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自动协调分布式能源的使用和储存,以实现对电网的优化调度。

3. 用户便捷和参与性增强:智能化配电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智能插座等设备,为用户提供用电信息和用电管理功能,使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并可以参与到电力系统的管理中来。

三、智能化配电技术的应用1. 配电网规划与设计:智能化配电技术可以帮助电力公司进行配电网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分析历史用电数据和负荷预测模型,可以确定最优的变电站和配电变压器的布置,减少配电网的损耗和电压波动。

2. 配电设备监测与故障预警:智能化配电技术可以通过在变电站和配电箱等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和参数。

一旦出现故障风险,系统会发出预警,以避免发生事故。

3. 配电自动化运行与调度:智能化配电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算法,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调度。

通过与电网的通信,可以动态地调整负荷分配,灵活满足用户的需求。

4. 电力质量监测与改善:智能化配电技术可以对电力质量进行监测和改善。

通过监测电力波形、电压波动、谐波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电力质量问题,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用户用电管理与能源节约:智能化配电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用电信息和用电管理功能。

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应用

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应用

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应用智能配用电技术是指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感知和通信技术,对配用电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智能配用电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配用电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提升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下面将对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其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智能配用电技术在配用电设备监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对配用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及时修复和替换故障设备,减少停电时间和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通过运用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可以对配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荷大小、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配用电设备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智能配用电技术在配用电系统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智能通信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用电设备的遥控遥测和遥信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对远程设备进行操作和监控,实现对配用电设备的远程管理、运行参数的掌握。

此外,智能配用电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配用电系统的优化调度和分布式能源的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

智能配用电技术在能源利用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智能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负荷的消耗和供电的能源调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可以利用智能配用电技术对电能进行精确计量和计费,实现电能的节约和合理使用。

在配电网络运行方面,智能配用电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电网负荷和失配情况的预测和调整。

通过智能配用电系统的协同控制和运行调度,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络运行的优化和调整,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智能配用电技术对供电安全和可靠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系统的智能控制和故障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供电故障,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智能配用电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智能保护和自动恢复,在供电中断时实现电网的快速恢复,减少停电时间和对用户的不良影响。

适于智能配用电通信的OPS—WDM—PON技术

适于智能配用电通信的OPS—WDM—PON技术

等拓 扑结 构 。
O S WD P N 在 用 电 采 集 系 统 中 的应 用 P — M— O
如 图 1 示 所
随着 终端 对接 入 网容量 、速 度及 灵活 性需 求
的不 断 增 长 , P O S技 术 也 被 逐渐 应 用 到 宽带 接 入
技 术 中f 。而异 步 O S技术 不仅 能够进 一步 提高 P
适 于智 能 配用 电通 信 的 OP — D P S W M— ON技 术
赵 俊 , 立 国 李 海 英 , 小 菡 许 , 孙
(. 京 南 瑞 继 保 电气 有 限公 司 , 苏 南 京 2 10 ;. 南 大 学 电子 科 学 与 工 程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9 ) 1 南 江 1 16 2东 江 10 6
突发业 务实 时 、 活 的随机 接入 . 高系统 的可扩 灵 提
展性 。根据智 能 配 电 、用 电项 目系统 通信 的数据 量 、 信带宽 及可 靠性 需求 , 通 可保 证 在需要 的时 问 内完成 大量用 户 的数据 采集 和用 电管 理 智 能配 电 、用 电通 信 网 中用 户业 务具 有 随机 突发特 性 , 业务量 具有 统计 上 的 自相似性 。 其 文章 基于 自相似 流量 分布分 析 了系统 冲突解决 机 制 的 丢包率 及 时延 特性 。
摘 要 : 出适 于智 能配 用电通信 的无 源光 网络 架构 。 于异 步光分组交换 及波分复用技 术 。 提 基 构建 树形及 环形拓 扑结构 , 可提 高 系统可扩展性及 对实时 突发业务 的随机接入 能力 基 于空分光交
换矩 阵和光纤延时线 , 实现 上行信号 的冲突解决 , 可减 小分组等待 时延 . 高冲 突解 决机制 的灵 提

智能电网环节中配电、用电的通信组网技术

智能电网环节中配电、用电的通信组网技术
展 进程 。
建 和 改 建 过 程 中 必须 要考 虑 自动化 的 需 求 和 条 件— — 覆 盖 所 有 配 电环节是智能电网六大环节之一 , 它的智能化不仅有利于 配 电终 端 , 并 为信 息提 供 符 合 的 要求 和规 格 。 为 此 , 应 该具备 以 提高 电力的稳定性和用 电效率 ,而且还能够提高 电能在 终端 的 下 几 个 方 面 的基 本 条 件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本文主要 阐述 了智能电 网环节中的通信组网技术 。因此本研 究主要 包括 简述智能配用电网、 配 电 自动化通信
章程 和规 定、 几种智能 电网组网技术等。该研 究意在进一步加强和统一智能电网的高效、 安全、 实时的通信体 系和结构, 具
有 较 强 的现 实意 义 。
关键词 : 智能 电网; 通信组 网; 电力无线宽带
到 目前 为 止 , 我 国配 电通 信 网 已经 成 为 城 市配 电 自动 化 系 统
2 . 2 骨干层 和接入 层通 信要求
骨 干层 通 信 是 整 个 配 电 网络 的核 心 基础 , 因 此它 的容 量 和 水 的主要模式 。因而总体而言, 配电 自动化系统在 东部沿海发展情 平将决 定着整个系统 的通信质量和 水平 ,因此应当优 先采用光 况优 良, 水平较高, 覆盖率也比较高 。但 是, 相对 于中西部偏远地 纤传 播 网络 。在 此 过 程 中 , 要 充 分 利 用 其 网络 链 路 层 及业 务 层 的
接 入 层 的要 求 比较 宽 泛 , 通 常 可 以采 用 光 纤 、 线 载 波 和 无 线 规划和技术水平, 因而 产 生 了各 个地 区 电 力通 信 发 展 良莠 不 齐 , 通 信等 方 式 。接 入 层 在 建 造 是 要 充 分 考 虑 通 信 网 管 系 统 的 整 体 积弊繁多 , 很多基本的资源 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 严 重制约着我 国 建设、 扩 建 及 改造 等 , 实现 统 一 化 管 理 。

智能供配电的原理及应用

智能供配电的原理及应用

智能供配电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智能供配电是指通过先进的电力技术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供应和配电的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

它将传统的供配电系统中的设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管理。

2. 智能供配电的原理智能供配电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传感器技术智能供配电系统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电能质量、能源消耗等信息。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智能供配电系统通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获取设备运行状态、能源消耗等关键信息。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有助于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实现对电力负荷的预测和调控。

2.3 通信技术智能供配电系统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将各个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控制。

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无线通信、Modbus等。

2.4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供配电系统通过控制器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

控制器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策略,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状况监测、故障诊断等。

2.5 能源管理技术智能供配电系统通过采用能源管理技术,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

能源管理技术包括负载预测、能耗分析、能效评估等。

3. 智能供配电的应用智能供配电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工业领域智能供配电系统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设备的电力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智能供配电系统还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保障生产安全。

3.2 商业建筑智能供配电系统在商业建筑中可以实时监测和优化电力负荷,节约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运行状态的监测,提升建筑的管理效率。

3.3 住宅小区智能供配电系统在住宅小区中可以实现对电力消耗的监控和调控,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

关于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分析及应用

关于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分析及应用
构如 图 1 所示 。
该系统为保障 网络传输宽带 的性能 以及抗干扰能力 , 采用了正交频 分复用 、多人多 出以及 自适应调制编码在 内的多项先进技术 。
1 . 3电 力线 载 波通 信 技 术 ( P L C)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即 P L C技术。该技术将电力线缆作为高效的 传输介质 , 采用载波方式进行语音 以及数据信号的传输 ,不仅具有较高 的可靠性 ,而且不必专 门架设通信线路 ,集功能性 、经济性于一身。 当前 ,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 电压等级在 3 5 k v在内及 以上 的高压输 电线路 中, 主要 发挥调度电话 、 运动以及继电保护等功能。 对 于中低压 输电线 而言 , 该技术能够提供相关数据传输通道 , 服务 于配电 自动化 系统以及 远方集 中 自动抄表系统。当前 , 该技术通常采用 的传输 频 带为 4 0 - - 5 0 0 k H z , 一般能达到数 十 k b i t / S 的传输速率 。 电力 线载波信道不仅复杂 , 而且多变 。 采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的 过程 中 , 要 重点研 究并解决 以下问题 : 1 ) 接 收端相对低 的信噪 比问题 ; 2 ) 信道的时频变化问问题 ; 3 ) 电磁兼容要求 限制信号发射功率 的问题 。 4 . 结语 在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 领域 ,除了 P O N技术 、Wi M A X技术 、P L C 技术之外 , 还有 O F D M技术 以及 M I M O技术值得深人研究。至于智能 配电通信 网组 网方式也还需要不断补充和完 善。
活性 ,也 有 扩 展 性 。 3 . 2配 网 自动化 覆 盖 区 域 外
P O N 系统 以广播 的方式实现 O L T 到多个 O N U 的数 据传输 。由 I E E E 8 0 2 . 3 a h 协议 给出的规则可知 ,每个数据帧 的帧头都包含着注册时 分配 的特定 O N U逻辑链路标识 , 其作用在于将某数据帧提供给 O N U中 指定 的那 一个 。当然有些数据帧可以面向多个 O N U ,可利用分多址技 术予 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于 IEC61968的 信 息 交 换 总 线 ( 安 全 Ⅰ 区 和 Ⅱ 区 )
配电主站 上级调度系统 通信网(骨干层)
配电子站
配电子站
通信网
通信网
柱上开关环网柜 柱上开关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环网柜 开闭所 环网柜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
配网智能型管理系统
分布式电源 / 储能装置 / 微网接 入
高级配电 自动化 系统
分段开关
分段开关
联络开关
开关之间的时序配合
集成型调配 一体化系统
配 电 G IS 系 统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生产管理系 统 ( P M S)
故障报修系统 TCM(95598)
营销管理 系 统 (C IS )
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
A M / F M / G I S
基 于 IEC61968的 信 息 交 换 总 线 ( 安 全 Ⅲ 区 和 Ⅳ 区 ) 反向安全隔离 正向安全隔离
BM15 有序用电管理 市场与需求侧
BM14 能效管理
BM10 计量体系管理
BM11 电能信息采集
电能计量及信息采集
财务管理
安全生产
协同办公
人力资源
物资管理
项目管理
综合管理
外部单位
营销业务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
应用服务器
信息内网
数据库服务器
前置采集平台
前置采集服务器
信息内网
防火墙
通信接口机 通信接口机
内外网强 隔离装置
主站
通信接口机 通信接口机
通信信道
光纤专网
GPRS/CDM A 无线公网
230MHz 无线专网
宽带无线 专网
现场终端
集中器 集中器
窄带载波 载波 采集器
各类专变用户
集中器
无线传感 器网络
专变终 端
专变终 端
...
RS-485 RS-485
...
采集器
RS-485
RS-485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层次型结构示意图
配电
5 30
17
40
输电
95
70
60
83
停电时间
损耗
投资比例 (发达国家)
运营成本 (美国)
智相对不足,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远 低于输电网,已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发展的瓶颈。
– 国际上发电、输电、配电投资比例一般在1:0.45: 0.7左右,中国在2000年前的投资比例是1:0.21: 0.12。
用电信息采集-术语和定义
2)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是对各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采集的设备,简称采集终端。可以实现电能 表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 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型。
3) 专变采集终端 专变采集终端是对专变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可以实现电能表 数据的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 和 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
...
载波预付费电能表 预付费电能表
...
预付费电能表
...
计量装置
计量装置
电力用户
居民及低压一般工商业用户
专变用户
农排灌
居民户
趸售户
低压单相一般 工商业用户
低压三相一般 工商业用户
公用配变 关口计量点
中小型专变用户
大型专变用户
用电信息采集-术语和定义
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 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 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 包括5类用户和1个公变考核计量点: A类——大型专变用户 B类——中小型专变用户 C类——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 D类——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 E类——居民用户 F类——公变考核计量点
用 电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电力营销业务模型
客户服务与客户关系 BM17 BM07 客户联络 95598业务处理 BM01新装、 增容及变更用电 BM02 供用电合同管理 BM16 客户关系管理 BM06 用电检查管理 综合管理 营销分析与辅助决策 BM18 稽查及工作质量 BM19 客户档案资料管理 BM12 市场管理 BM08 资产管理 BM09 计量点管理 BM13 线损管理 BM05 电费收缴及账务管理 电费管理 BM03 抄表管理 BM04 核算管理
6.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建设 坚强智能电网的必然要求。在用电环节,构 建 “大 营 销 ” 体系,拓展面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服务 能力,实 现电网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 动,构建客 户广泛参与、市场响应迅速、服务方式灵活 、资源配置优 化、管理高效集约、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型 供用电模式。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承担着用电信息自动采集、高效共享 和实时监控的重要任务,是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和用户用电信息的重要来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客观要 求必须建设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覆盖公司系统全部 用户、采集全部用电信息、支持全面电费控制的目标。
国内配用电系统建设发展曲线
发 展 度
建设 高潮
平稳 发展
反思
制定 标准
试点
起步
1995
199
200 1
2004
200
2009 时间
智能配电网的新挑战
新能源
新负荷
新型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
新要求
新技术
建设智能电网,配电网是重点
• 直接面向用户,作用举足轻重。
– 对供电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损耗、投资(合理情况下)、运营成本远大于输电网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
配电终端
FTU/DTU/T TU
广域分布式数据 采集处理
EMS 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
运行监视及优化
综合可视化 馈线自动化 配电网运行监控 配网模型管理
静态电网模型
停电分析
智能数据分析
智能化应用 配网应用软件
计划停电 抢修指挥
故障停电 调度运行
配网仿真培训 智能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支撑平台

与智能用电 系统互动
经济运行 与协同 调度
集成型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智能微网
风力发电站
飞轮储能
冷/热储能 太阳能发电站 微网控 制中心 柴油发电机组
Other Consumers
中压配电网
电力用户
智能微网技术的定义
由各种分布式电源/微电源、储能单元、负荷以及监 控、保护装置组成的集合 可在并网运行和孤岛(自主)运行2种模式间切换 通过相关控制装置间的协调配合,可以同时向用户 提供电能和热能 根据实际情况,系统容量一般为数千瓦至数兆瓦 通常接在低压或中压配电网络中 目前主要应用 单一种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场、(冷 ) 热电联供系统
信息 处理
导线 状态 分析
杆塔 气象 状态 条件 分析 分析
电能 调度 管理
电能 质量 控制
精细 用能 管理
信息 双向 互动
电力综合信息平台数据库 信息 传输
电力宽带专用网(光纤/宽带无线接入)+3G
链式传感网
极端环境传感网
大规模传感网 潮流 电能 分布 质量 配电 计量 考核 居民 用电
智 能 电 网 标 准 制 定
日 本 已 经 建 立 了 多 个 微 网 工 程
微网的关键技术— 并网、保护和通信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并网逆变器(整流器)、静态开关、电能 质量控制装置 故障检测与保护:过压和欠压保护、反孤岛和低频保护 通信技术:在采集不同特性的单元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配 网级、微网级、单元级各控制器间的通信来实现
SDH
E1/10M switch 配电子站 1 配电子站 2 optical cable 配电子站 3
配变终端设备(TTU) 馈线终端设备(FTU) 开闭所终端设备(DTU)
FTU DTU
TTU DTU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
• 1)简易型配电自动化系统(DA)
是以馈线自动化(FA)为主的实时应用系统。
• 智能电网的“新意”主要体现在配电网上
– 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电源)主要在配电网接入。 – 支持需求侧响应,实现与用户互动,创新用户服务的 着眼点在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
• 配电自动化 • 配电网自愈 • 有源配电网 • 微电网 • 柔性交流配电 (DFACTS) • 高级量测体系 (AMI) • 用户互动技术
加 拿 大 B C 和 Q u eb ec 开建 微 网 示 范 工 程
2005, 欧 洲 提 出 “智 能 电 网 计 划 , 2006年 出 台 技 术 实 现 方 案
目 前 , 欧 盟 主 要 资 助 “Microgrids”和 “More Microgrids” 微 网 项 目
希 腊 、 德 国 、 西 班 牙 等 建 立 不 同 规 模 的 微 网 实 验 室
调度自动化/EMS 供电企 业信息 集成
配电GIS/DPMS
DSCADA/FA
AMR
CIS
TCM
变电所自动化
WAN
馈线自动化
用户自动化
配用电系统及各子系统示意图
设备数据及实 时数据报文 生产管理大区 信息管理大区
导入设备 信息
生产管理 系统
能量管理 系 统 E MS
配网自动 化系统
资源中心
电表电量 实时数据
设备数据
反 向 隔 离 装 置 正 向 隔 离 装 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