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 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4、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 的目的一样吗?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
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 正意义。
5、具体说来,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具备 哪些素质?
4、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 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 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 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 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 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 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 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中心思想
本文由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 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论证了格 物致知的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 贡献。
结构梳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论(阐 明道理)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1】王阳明的事例; 【2】种竹子的实验; 【3】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2、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实验精 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1】科学发展的历史;
【2】实验的过程;
【3】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 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 手”的弱点。
3、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 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 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 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丁 肇 中
创设情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 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一旦需要 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理清思路
➢ 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旁批六:“这里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写议论文时,一般不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 不太一样。这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 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 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文体知识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的事例,真实具体的论证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道理论证,通过讲出……的道理/引用……的名言,论证了……的 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从而 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论点。
•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 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 知,知识、认识。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
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
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
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
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
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
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
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
生共鸣。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 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可以用来交 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 张,提出号召倡议等。演讲词具有 针对性、鲜明性、条理性、通俗性、 感情性等特征,可分为叙事型、说 理型、抒情型三类。
课文详解
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 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 国文化的一部分。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不 阳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头痛失败。 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 实验的过程……
竹子性质。
有计划的探测。
作用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论述 角度
反面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作者在美国的学 习经历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 形象生动,更 具说服力。
反面
以埋头读书应 对……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反面
动,更具说服力。
课文脉络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稿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 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 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 要个性化;要说自已的话。 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 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 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 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实践观察、深入思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理的认识。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王阳明如何通过格物致知悟出“知行合一”的道理,以及爱因斯坦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相对论。
-古今中外典型人物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应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探究,突出格物致知精神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举例:
在讲解朱熹的观点时,可以引用《四书集注》中“格物者,穷理也;致知者,知至也”的原文,解释“穷理”即是通过实践和观察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知至”则是达到真理的认识。
举例:
针对抽象概念理解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如科学家通过不断实验和观察发现自然规律,这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对于生活结合难点,可以让学生分享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讨论如何运用“格物致知”来解决问题。在比较分析难点上,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地对比不同人物的格物致知实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难题的情况?”(如找到学习方法、解决朋友矛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精神的奥秘。
4.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协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朱熹《四书集注》中“格物致知”的阐释: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详细讲解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读,强调其对后世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原⽂ 我⾮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特别荣誉奖。
我⽗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的,我受的教育的⼀部分是传统教育,⼀部分是西⽅教育。
缅怀我的⽗亲,我写了《怀念》这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接触到不少中国学⽣,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家谈谈学习⾃然科学的中国学⽣应该怎样了解⾃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的《⼤学》⾥这样说:⼀个⼈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得到知识。
⽤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是适应⼀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学》本⾝就说,格物致知的⽬的,是使⼈能达到诚意、正⼼、修⾝、齐家、治国的⽥地,从⽽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家都知道明朝的⼤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天王阳明要依照《⼤学》的指⽰,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的⽵⼦。
于是他搬了⼀条凳⼦坐在院⼦⾥,⾯对着⽵⼦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宣告失败。
这位先⽣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真理是“圣⼈”从内⼼领悟的。
圣⼈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般⼈。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统编版)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2
第二课时
回顾旧识
逻辑 严密
思路 清晰
强调: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析读课文
学生活动三:析一析
liyongqiang
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材料来加以印证,让演讲 更有说服力呢?
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材料,并分析它们在文中 所起的作用。
第2段
第3段
学生活动四:谈一谈
丁肇中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 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 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 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 学,接受西方的教育,1976年经过他多年的 实验,发现了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 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 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 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引用《大学》中的
引用《大学》介
内容,指出“格物致知” 绍传统教育中“格物
的基本意思,承接“传 致知”的目的,解释
统教育”,引出“格物 其真正意义被埋没的
致知”的话题。
原因。
列举 事例
王阳明“格”竹 做实验了解竹子
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 误认为探讨自己
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 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 作者亲身经验
增强
自己求学பைடு நூலகம்代的经历具有 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演讲 效果
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 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教学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1.了解“格物致知”以及题目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解释“格物致知”意思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格)事物(物)获得(致)知识(知)。
出自于“四书”之一的《大学》。
本篇题目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具有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
题目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发现J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25张PPT)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4、请结合课文第2-9段的内容概括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 解析: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6、第13段与上文有什么联系?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13段作者 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 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 解析:联系:深入一层,从世界环境的角度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 要性。
➢ 原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 “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 ➢ 现代的“格物致知”是:一、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二、探索应当有
想象力、有计划,目的是获得新知。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5、文章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 解析:①本文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
讲注重沟通交流,在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 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 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
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新课导入——实践出真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中,需要教师引导和练习。
-写作技巧的掌握: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 “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意义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从古代文化中提炼出现代价值,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小组合作中的有效沟通: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形成有效的讨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概念和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科学家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的答案。
-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应学会如何将议论与叙述相结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作文质量。
-实践应用:学生能够将“格物致知”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家案例,如牛顿的苹果故事,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指导学生识别课文中议论与叙述的转换点,如作者在叙述科学家案例后,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见解,强调这种写作手法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深入探究其内在规律的精神。它是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科学家如何通过格物致知的精神,发现自然界中的规律,例如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挑拨离间:指在别人背后散布污蔑、中伤的说法
合作交流
按照演讲稿"开场白-主体-结尾"结构模式,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 个层次?请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开场白:点明演讲主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主体: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 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结尾: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 出希望。
6.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 ,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 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7.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确的一项是( )
C
A.索契冬奥会上,与短道速滑带来的激情不同,花样滑冰的别样 舞美给观众一种一帆风顺的感觉。
B.10月1日晚,建国七十周年国庆晚会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C.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疫情挑拨离间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 系,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D.没想到他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安碰上了老同学,他高兴得不知 所措。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2.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作者简介
丁肇(zhào)中(1936—),美籍 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 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 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 士学位。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正值战乱,到处颠沛流离。12岁时,随家迁往台湾,才有机会读书。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 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第一位在瑞典皇家学院讲 中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说,你是美国出生的,不应用中文致辞,而且 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不懂。丁肇中回答:“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在场的 听不懂没关系,这是全球广播,我希望占全球1/4的中国人听到。” 他说,“任何科学研究,最 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凭着这种事业 心,他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不知疲倦地进行着自己的实验。 也就是凭着这种事业心,他和他的助手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终于捕捉住了J粒子。丁肇 中说:“我选择院校不一定看谁名气大,最重要的是看它对实验是否真有兴趣。”丁肇中还强调: “为拿诺贝尔奖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从事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有吃苦精神。”
(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希望对于 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观点
我们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自然科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 度是把探察世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第四段反面事例)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 而它来自第四夸克。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 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 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 月革命”。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 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 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科学研究 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 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 物致知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的内涵和 现实意义。 2、理解演讲中实例对于观点的应证作用。 3、学习演讲词的特点和学写简单的演讲词。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丁肇中发现J 粒子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 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 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 的反对。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
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 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 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丁肇中(Samuel C.C.Ting),男,1936年1 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 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 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 家。
读准字音
丁肇(zhào)中
瞭望(wànɡ)
朱熹(xī)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 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 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 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 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
重点探究
探究二: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1.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 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讨论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说说你认为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重点探究
1.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 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预学检测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华裔( yì ) 测量( liánɡ ) 不知所措( cuò )
liào望( 瞭 ) 朱xī( 熹 )
丁肇中(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格物致知( zhì )
miǎn怀( 缅 ) rú家( 儒 )
预学检测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2)致知:获得知识。 (3)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4)正心:端正心思。 (5)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齐家:整顿管理家政。 (7)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8)不知所措: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当堂检测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他的错误是什么?作者用这个例 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他的错误在于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这个例子为了 证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 会制度的观点。
示例一:用手指捏鸡蛋,轻而易举就可以捏破; 可是把鸡蛋放在手心捏时,无论怎样都不能把鸡蛋捏 破。经过探究,我明白了,这是力的均衡原理。
重点探究
示例二:在两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五只蜜蜂和五只苍蝇,然后 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个小时后,五只苍蝇均找到了 出口爬了出来,而五只蜜蜂全部撞死了。查阅资料得知,蜜蜂把光 亮方向视为唯一的出路,只知道往前飞,而苍蝇并不死盯着那点光 亮,碰壁后知道往后看,最终得以逃生。蜜蜂和苍蝇一死一生,说 明了一个道理:前路受阻,应该适时向后看。被困于瓶中的苍蝇向 后看,或许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使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分 第8段 实践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第9段 实践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反 3--5段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正 6--10段 分析实践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正反对比论证 (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 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鲁迅
3、阅读6-10段,说说第6段与7-9段之间的关系,6-10段与3-5段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 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 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 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 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 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 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 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 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 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 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 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 的需要毫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