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浅析语文教学中范读的重要性
浅析语文教学中范读的重要性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理念,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活动。
而教师语言规范、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感情真挚的范读,不仅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还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一、范读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内心情感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和依赖性,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朗读课文的积极性。
教师范读时,学生可以直接感受重音、停顿、语气、语调和语速等在朗读中是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的,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现行的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名家名篇,这些文章大都词句优美、感情充沛、富有文采。
教师在讲授此类文章前,如果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语文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之前的范读,是激起学生情感的有效方式。
如进行《草原》一课的教学时,老师用明快清新而又抒情的语调朗读全文,学生在听读中,老舍笔下的草原风景图、人欢马跃迎宾图、握手言笑相见图、把酒举杯宴客图、舞伴斜阳联欢图逐一在脑海中浮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抒发的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民族团结的赞叹之情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学习课文的急切心情。
二、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指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对语言文字所表达内容的感悟。
强烈而丰富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特点,发挥文章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范读出于教师之口,入于学生之耳,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法。
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要表现的强烈的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听读中受到的感染,从而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范读指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和演绎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中展示良好语文修养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范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声音、语调、语速等方式来演绎文学作品,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倾听和模仿教师的范读,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丰富词汇量,培养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口头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教师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学魅力和情感内涵,从而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在范读中讲述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艺术特点和作者创作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的智慧、思想和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范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思想情感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教师通过范读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
范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创造力。
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范读,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思想情感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范读的实施,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素养,为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的范读效果。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写作水平,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教师范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范读水平,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只有重视教师的范读,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教师范读,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语文知识面,教师范读水平,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
1. 引言1.1 教师范读的定义教师范读是指教师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带领学生感知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
教师范读不仅仅是简单地朗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声音、表情、语调等方式将作品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全面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范读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也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学语文教学需注重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生、人性,培养想象力、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作用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掌握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教会学生朗读的基本功,而“率先垂范”尤为重要,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呢?我认为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的范读对学生准确快速地把握语文的语言情感起到决定性作用。
农村的小学生阅历较浅,视野不广阔,知识面狭窄,对于句子中语感的表达缺乏,感悟理解能力不够强,因此,学生很难体会到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的范读却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内容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减少朗读的盲目性,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一夜的工作》这课时,在授课过程中,我用多媒体出示文章的第六自然段:“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然后点名朗读。
设计这处环节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的崇高、可敬的品质。
可是当学生站起来读后,却读不出这种感觉。
这时,我巧妙地范读了这句话,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范读中把后一小句的语调稍微提高了,而我们读的都是一个低调,效果就不一样了。
”于是,同学们纷纷在练习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到周总理珍惜时间,把时间看得比生命还重,真切感受到了新中国总理的可敬可亲。
之后,我对朗读好的同学给予了表扬。
学生的这种进步是对老师范读的最好肯定。
在这浓厚的朗读氛围中,我问及谁想向老师挑战,同学们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心情,课堂上的读书兴趣也随之高涨起来。
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朗读中激发了兴趣,在朗读中领悟到了感受。
二、范读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灵活采用适当的音量、语调及语速进行表情范读,让学生在倾听中学习朗读的要领,及时做好课后的朗读训练,这显得格外重要。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范读是指教师在任教之前或者在职期间进行的阅读和学习,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范读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素养。
教师范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可以让教师更加熟悉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教师范读,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其次,教师范读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教师范读不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涉及到教师的思想、素养、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教师范读,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更好地为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
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第三,教师范读可以帮助教师拓展视野,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范读可以让教师了解更多的国内外教育动态和前沿知识,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信息,教师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教育领域的新思潮和新趋势,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开展的方向和重点,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最后,教师范读可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范读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可以让教师更加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技能和认知结构,可以使教师更具职业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总之,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无法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真正做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研究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符彩花(文昌市第二小学,海南文昌571300)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阅读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素材等等。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应该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接下来本文就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示范阅读的重要意义为核心,简单探讨教师范读的几点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范读;重要意义;范读作用教师示范性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或者是集体阅读,但是在这两种方式应用的过程难免会使一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在别人阅读的过程中开小差。
但是如果是教师进行范读或者是领读就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这种情况。
并且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读音纠正,教师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还可以快速的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第一,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训练,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学习新的句式语法,认识更多的生字生词,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范读更是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1]。
首先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范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主动的进行学习,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会以教师的态度为中心,就是所谓的“向师性”,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意识中会向老师学习,进而更愿意主动的进行阅读。
第二,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阅读内容中的难点,进而在讲解的时候重点对这部分难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判断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而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对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的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范读是指教师为学生读课文或文学作品时的示范读音,包括语调、音节、语速、停顿等方面的表达。
通过范读,教师可以在语音、语调、语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对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的思考进行探讨。
首先,教师的范读具有示范的作用。
范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示范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读课文或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正确的语音语调以及准确的停顿和节奏感,使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入。
同时,范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记忆和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的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语言接触和积累,对语言的灵敏度和敏感性所形成的一种直观感受。
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语音的变化、语调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具备辨音辨调的能力,能更加敏锐地感知语音细微差别,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感训练。
此外,教师的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通过生动地朗读课文,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去听、去理解和去表达。
范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加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范读时应注重情感的演绎、语调的变化和表情的丰富,通过情感的链接,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投入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另外,教师的范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
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停顿,培养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在范读中,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每个音节的长短、语调的上升下降,并通过停顿的掌握,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句子节奏和语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范读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改正发音错误,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最后,范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范读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朗读,还可以是对文学作品的诵读。
浅谈语文教学中范读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范读的重要性范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示范作用的朗读。
而朗读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一种语言训练,它是把无声的书本文字变成有声的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思想感情、抒发情怀的一种表达技巧。
范读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也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
一、语文教学中范读的现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大发展,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样,传统的课堂范读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录音带、MP3多媒体课件朗读比自己朗读要标准、规范,因而担心范读效果不理想,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或者是影响自身的教师形象,故以名家朗诵的磁带或MP3音频软件代劳。
也有些教师倡导学生主体性的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而教师的范读却越来越少,很少有教师在诵读教学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教师自己都不重视朗读了,怎样言传身教去让学生重视朗读呢?所以,对于范读在诵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不光在于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讲解,条理清晰的分析,更主要的在于调动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是通过你的讲解,让学生主动的阅读,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知识世界。
上完一篇《荷塘月色》,学生喜欢上了朱自清﹔上完一篇《二泉映月》,学生喜欢上了阿炳﹔你讲一篇鲁迅的《祝福》,学生自觉的阅读了《呐喊》、《彷徨》,这样的语文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而在各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中,范读是不可或缺的第一位要素。
二、把握好范读的时机不同情况、不同阶段的范读有着不同的功效,只要把握好范读的时机就一定会取得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只有在必要时使用,范读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
【1】范读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分为各个时段来进行。
主要有:(1)课前范读教师在讲解文本课文前进行范读,声情并茂,语言铿锵有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教师范读的重要性第一篇:教师范读的重要性教师范读的重要性一、范读,更易感染学生。
我们不否认录音中行家朗读的示范作用,但它仅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它是无法替代教师的范读的。
按心理学所说的“范型启发”,教师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录音教学更为直接,其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
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切,更具立体感,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即时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
由此可见,教师范读的作用远胜于录音朗读。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何况,录音朗读远不如教师范读来得经济、实惠、可靠。
二、范读,更易激励学生。
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
即使有的教师音质不佳,普通话也不很标准,但只要用心动情地范读,同样能博得学生的喝彩。
学生折服教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易于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
同时,学生还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而且通过教师的点拨和鼓励也逐渐培养他们自觉向老师学习的习惯,使他们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三、范读,更易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内容感悟。
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
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把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领略着文章的气势、文法,并在脑中不停思索:“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这样写?”、“用这个词好在哪?”等等问题。
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范读的作用
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范读的作用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走进课堂,教师的范读几乎是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录音带和多媒体的播放。
诚然,这是教师为贪图教学方便的一种捷径,谁知,这与新课标提倡的“以读为本、以读为主、从读中悟,从读中培养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促进语言发展”有点背道而驰了。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语感的训练,又怎么可以从“机器”单一的发音中获得呢?语感是一项活生生的情感表达,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
那么,这种情感从何而来呢?他来自文本,来自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己的朗读。
一、教师高水平的范读,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范读,顾名思义,就是语文课上教师起着示范作用的朗读。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而且还必须要有较高的水平。
因为语文这门学科带有很浓的人文性,它要通过教师去引导学生从中体味各种各样的情感。
那么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是最有效的呢?我认为教师高水平的范读是最好的方式。
所谓高水平朗读,当然是朗读的时候声请并茂,能使学生从教师的读中体味情感。
教师高水平的范读能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下面的课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本学期,我观摩了一次一年级的语文公开课。
教学的是《小松鼠找花生》一课。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新课导入别开生面。
该教师用几句简单的话将学生引入课文后,立刻播放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朗读起全文来。
“大树旁边钟了许多花生。
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教师的语言优美动听,声情并茂。
当时全场鸦雀无声,孩子们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老师,深深地被老师那优美的朗读吸引住了,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了。
显然,老师用充满情感的朗读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也留住了孩子们的心。
再看看全场听课的老师,他们的表情和孩子们并没有两样。
我们不能不赞叹,该老师出色的范读已经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该教师很恰当地利用范读引导学生感悟文意,整节课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以情激情,而教师的讲解很少。
语文(心得)之小议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语文论文之小议教师范读的重要性随着电化设备在学校的普及,许多教师都喜欢在课堂教学时放录音磁带,这是有必要的。
但是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决不可少,不能在需要教师范读的地方统统用放录音来替代。
教师的示范朗读自有放录音磁带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师范读能使学生充分获取信息,提高学习效果美国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人们谈话,35%的内容是靠单纯语言表达,65%是靠伴随语言(主要指面部表情及手势等动作)表达。
可见,讲话者的伴随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巨大。
讲话如此,朗读当然也不例外。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则从听者(学生)这个角度道出了伴随语言的重要作用。
他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声调,再加上55%的面部表情。
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只有有表情地朗读(包括适当加点手势等动作……这点对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才能充分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也只有“看老师读”……耳听老师读的声音,眼观老师读的表情和形体动作,才能充分获取老师所传出的信息,深刻地感知课文。
否则光听不看,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老师只有注重范读,师生的信息交流才能自然地进行。
二、教师范读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心理学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
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才能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师示范朗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指导朗读的方法。
放录音磁带,只能单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而示范朗读则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又有意识地去观察老师朗读课文时的表情及形体动作,这就多了一个“看”的训练。
这样一来,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
例如,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小马过河》,当她指导朗读时几次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老师读。
试谈课堂范读的重要性及策略
试谈课堂范读的重要性及策略一、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师实施课堂范读的重要性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师课堂范读的意义在哪里呢?首先,它可以有效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读错、读音不准的问题,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朗读的自信,这在学习中是尤为重要的。
我们知道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小学阶段,中学、高中,乃至大学,都会有语文朗读的身影。
此外,标准、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也是建立一个人完善的普通话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依旧处于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时期,而低年级则是形成普通话的关键阶段。
但如果这个阶段,我们难以打开儿童“说”的心门,学生不愿“读”,或者“读”得屡屡出错,那么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推广普通话也将受到影响。
教师实施课堂范读,带领学生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朗读,并随时检查学生的朗读效果就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建立朗读的自信和勇气。
其次,在课堂上实施教师示范朗读,尤其可以渲染出古诗词的艺术文化气息,让学生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些都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传统文学作品中优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在实施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为根本任务的今天,低年级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对传统古诗词文化的挖掘和利用,示范朗读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引导方法和途径。
因此,综合来看,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师范读是尤为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师实施低年级语文课堂范读的具体策略(一)课前积极备课,提高范读效果在实施真正的课堂范读之前,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试想如果连语文教师朗读一篇文章都磕磕绊绊,发音不准,或者带有厚重的农村方言,那么,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和水平又会如何。
因此,强化语文教师自身的范读能力和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的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的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用策略引导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我认为“读”非常重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做好典范。
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以采用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那么,教师的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到底起何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促使教师提前熟悉教材教师要安排自己在教学中范读课文,首先得熟悉教材。
必须在教学之前多读几篇课文,一字一字把字音读准,绝不准出现差错。
这样,教材熟悉了,无论是阅读还是讲解,都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帮助学生纠正字音中国的汉字很复杂,多音字很多。
有些字学生很难读准音。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学生注意认真听,就能把自己读错字的音纠正过来。
如:清朝末期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原文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有的把“重抖擞”的“重(c重òhong)”读成“重(zhong)”,“降人才”的“降(jiang)”读成“投降(xiang)的降”。
但经过老师的范读之后,有些同学就会自动纠正错误。
在教学中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可以使学生尽早进入情境之中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可以尽早的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如我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中,在范读的时候,我带着对总理无限的敬仰和悲痛的心情,神色凝重,语气低沉、缓慢,使听者不禁悲从心来。
我在朗读课文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读后良久学生才回过神来。
这种气氛感染了学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比自己就是送葬队伍中的一员。
这样,学生学起课文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提高阅读水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很大的作用,有的甚至影响终身。
所以,教师朗读课文时的神态、语气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学生会模仿老师读书时的神态、语气去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范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范读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
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
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
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
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
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
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阅读前的范读。
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
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文做好铺垫。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范读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名著和教育专著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范读可以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
教师是孩子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通过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和名著,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品味,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
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格和广博的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健康成长。
教师范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阅读优秀的教育专著,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
教师范读还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通过教师范读,教师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文学经典和名著,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阅读之门,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师范读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范读可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文化素养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通过教师范读,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通过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和名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学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教师范读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养,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浅谈高中语文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浅谈高中语文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在当今高中课堂上,教师的当堂范读是必须的,多媒体不能代替教师范读。
通过范读,语文教师能主导学生的阅读情感,点拨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
教师范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范读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第一位的基本要求。
高中学生仍然处于成长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发展中的群体,仅仅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完全由他们在课堂上多读,很难达到要求。
教师的范读,在朗读方面给学生直观指导,能让学生迅速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作品,有感情地读出来。
比如,我在教第五册《将进酒》一课时,学生在感情上被李白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所打动,可就是读不好课文,学生的吟诵听起来就跟平常的朗读一样,语调很平,听不出他们情感的大起大落。
我没有进行过多的理论指导,而是范读了两遍,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再让学生读,效果就不一样了。
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说多遍“用欢快的语气读”、“用愤慨的语气读”、“用同情的语气读”,不如老师适时地范读一遍,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范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想象的材料丰富,想象就开阔而深刻;想象的材料贫乏,想象也就狭窄而肤浅。
实践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努力使学生想象的材料更丰富。
老师的范读,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容易唤起学生的潜意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我在教第一册《荷塘月色》一文时,一边范读一边放轻音乐,让学生们闭着眼睛,尽情地想象。
读完后,我问学生:“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思维开阔了,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在他们的脑海里都“活”了起来,也清晰了许多。
在教第二册《道士塔》一课时,我又范读了描述外国文化强盗骗抢敦煌文物的几个自然段,让学生想象,学生的发言又一次证明了范读的好处:“老师,我看到了外国列强贪婪、狡诈的嘴脸。
浅谈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最新教育文档浅谈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朗读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朱自清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
”当前朗读教学中值得警惕的现象之一就是教师不重视范读。
教学中提及朗读的顶多几句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请读出语气”,随意性较大。
学生为读而读,没有用心,更没有用情去读,当然就谈不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所以我以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朗读手段,能够给并且敢于给学生进行范读。
一、语文课堂上难觅教师读书声范读,顾名思义,即教师的示范性朗读。
范读是一门口语艺术,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技巧的运用、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范读是对学生授之以朗读的方法,领会其朗读要领的重要途径。
成功的范读,能够真实、生动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创造性地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引起想象,激发情感,加深印象。
但是,现在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课堂上已经难觅教师的琅琅读书声了。
范读,在平时的常规课甚至公开课中都倍受冷落,甚至无“一席之地”。
这种现象的出现,本人以为有以下原因:1.教师习惯用朗读的音频资料来代替自己的范读目前,现代教学手段纷纷进入语文课堂,许多语文教师一味追求课堂的现代化,放弃范读,以录音和多媒体朗读代替。
其实这样做,只会让教师不断地滋生朗读上的惰性,自信和勇气不断受到打压。
本人以为,朗读的音频资料适合教师备课时的视听训练,可以参照,但不要照搬。
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大敢在课堂上朗读呢?因为往往是一听音频资料,就觉得人家读得那样,我是这个样子,差别太大了!所以使用朗读的音频资料,只会让自己越使用越打击自己朗读的自信和勇气。
这些朗读的音频资料,教师可以当成平时朗读的参考,备课时听一听,听听名家是怎样处理音调和节奏的,这样就可以了。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教师的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教师范读则是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在本科阶段接受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综合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以下从几方面来谈一下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专业人才,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支持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这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
而教师范读中,除了通识教育学等基础理论的学习,还需要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课程设置等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教育本质、学生需求、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支持小学语文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技能,这也需要教师范读为其提供支持和培养。
二、教师范读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随着时代变化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而教师范读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社会、学生和家长等各方面建立联系,提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可以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三、教师范读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素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而教师范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素质,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谈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
学No.14 201929摘要:在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范读对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范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能诱发学生朗读欲,能培养学生语感,引领学生走向课外。
同时,范读也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技巧的运用、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文章通过具体分析教师范读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以期让教师进一步认识范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范读 语文教学 功用谈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何建伟(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 65439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可以使人感受到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教师不再范读,一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用多媒体替代教师读的现象。
早在古代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的说法,表明“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范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师起着示范作用的朗读,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技巧的运用、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教师范读是否到位,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范读仍然不可少,多媒体取代不了教师范读的功效。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范读是一项眼耳口脑并用、富有情感性和可操作性的艺术活动,教师能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性地传达给学生。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相关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疲惫,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增强语文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成为教育者们研究的工作重点。
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读”不失为一种良策:“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
教师优质的范读犹如一座桥,沟通着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浅谈范读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范读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徐丽本学期,我教一年级语文,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群可爱的孩子读书习惯很不好,读书时拖腔拖调现象很严重。
一、表现1.字词拖音轻者在词与词之间拖音,如“我——多想——去——看看——”,重者字与字之间也拖音,没有词的感觉,如“小——小——的——船——儿——”。
如果不是教师的刻意引导,后者比较多。
这类学生读词也一样拖音,一个词非得拆成一个一个字来读,如“土——地——,大——米——”。
2.怪腔怪调,轻音不轻,二声读四声,三声读一声,存在语调问题有一些学生语感较差,轻重音难以掌控,朗读起来也就怪腔怪调。
尤其是轻声问题更严重,学生读轻声不但不轻不短,反而读得又长又重,特别是遇到“的”“着”“子”等字时,有的声调上扬,收音不及时,像是在吆喝什么似的。
我们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三分之二,读书时这些少数民族孩子常常有拐调现象,如影子的“影”是三声,能读成一声。
3.停顿不当因句子成分的不同,因词语之间的不同关系,词与词之间一般都有或短或长的停顿,有的学生每个词都停顿,停顿的时间一样长,有的学生字字拖音,有的学生则一字一顿。
一句与一句之间、一段与一段之间,正确的停顿就更难。
要是遇到翻页,那停顿的时间就是最长的。
4.前后鼻音分不清特别是ong—un、en—eng、in—ing,但凡读后鼻韵母,大部分孩子就发成前鼻韵母的音。
如“杏、风、景、城”这些字都是发后鼻韵母的音,单个读学生都能读准,但是放在词里、句子里就读不准了。
5.音量不适,声音不美朗读的音量要适中,既需要让大家都清楚地听见,又不能大声喊,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的情感适当调整音量的高低。
但学生有的听不清,有的大声喊叫,破坏了文章语言的美感。
新课标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我班的学生别说有感情朗读课文,连最起码的正确发音、流利读一段话都有困难。
那么,怎样让孩子们改变不良读书习惯,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复读字句,还要读出句中、句间以及自然段之间的停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采取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学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作者:宰巧双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03期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范读课文的不多了,有时需要做示范也多靠录音机。
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很有必要,对学生有直接和积极影响,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范读还需要适当加强。
一、范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小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学生大多都是喜欢听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在老师朗读课文《瀑布》的时候,我听着听着,就仿佛已经走在了去看瀑布的路上,并且真正听到了那瀑布的声音。
我专心听,闭着气,早已陶醉在那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了。
直到老师把课文读完,我才长长吸了一口气,同学们也都情不自禁地对着老师点头微笑。
学生的这种感受是对老师范读的昀好的肯定。
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有许多方法,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学生同样也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
在教新课时,教师先行示范朗读,读得好,读得很生动,学生听了会表示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情绪,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昀完美的偶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给孩子以科学指导和示范影响。
范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
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
二、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对于从事十几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我来说,可以算是一个老朋友了。
教了无数次,学了无数次,同样也范读了无数次。
然而,这一节课却深深地触动了我。
课堂上,全班同学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我范读课文:“……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
……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我眼眶里情不自禁地噙满了泪水,哽咽着已无法往下读,教室里静极了,懂事的班长眼角挂着泪花,用目光安慰着我;平常爱做小动作的孩子呆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平时爱随
便说话的同学红着眼睛静静地望着我……然而只停了几秒钟,一阵悲伤低沉的声音一齐响起…… “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
于是,这节课没有人随便说话,更没有人做小动作,大家都那么专心地听着,那么动情地读着,用自己的心去体味每句话,去感受那悲壮动人的场面。
所有人的心情都一样的沉痛,所有的讲解都是多余的,所有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为什么这节课有这样意料不到的效果呢?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成功的原因。
与以往的教学不同的是,前不久,我很认真地看了《走下圣坛的周恩来》这本书,自己早已被周总理那一件件具体感人的事迹深深地触动着,被他那高尚的品质深深地感动着,是怀着崇高的敬意与学生一起学这一课的。
毫无疑问,是教师那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教师那悲痛欲绝的神情,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把学生都带入了课文特定的境界中,从而激起了他们对总理逝世的万分悲痛的心情,同时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读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读书实践活动,包括课文的学习。
学生接触到一篇新课文,开始往往不会马上就能读得好,常常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在这里,教师做些示范是很需要的。
教师的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的范读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很好的语感训练。
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
范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
四、要提高范读的针对性
教学生读课文,一要让他们读正确,二要让他们读好。
教师范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读懂课文,读好课文。
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范读准备,包括要选好范读的内容和把握范读的时机。
教师通过课文朗读示范,应能够化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疑点,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闱,要以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气、语速、语调等技巧,把课文读正确,读出感情。
教师的朗读示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