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审批稿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审批稿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日常饮食常见发物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日常饮食常见发物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表4.3常见食物发性强弱分类表
令狐文艳
属性分类
主要食物
一级发物
(极强发性)
1.禽畜类:羊肉、羊髓、鹿肉、狗肉、狗鞭、鹿鞭、牛鞭
2.水产类:海虾、带鱼、河虾
3.蔬菜类:辣椒、大蒜、韭菜
4.调味品:芥末、花椒、胡椒、肉桂、茴香
5.其它:高度白酒
二级发物
(较强发性)
1.禽畜类:猪肝、猪头肉、鸡肝、鸭肝、麻雀肉、公鸡肉(冠)
5.蔬菜类:马齿苋、香椿、竹笋、香菇、芥菜、洋葱、柿子椒
6.其它:陈皮、咖啡、腐乳
微弱发性
其它温热食物及带辛味食物(参表3.3和表3.5),一般贝类水产品,以及红酒、黄酒、葡萄酒等。
表1.2风寒感冒期间的饮食作息活动记录·算例1.1
姓名
闫×
性别

体重/kg
66
出生年月
1977.03
身高/cm
175
婚姻状态
面条160g
米饭120g
米饭160g
副食/荤食
鸡蛋60g
花生50鸡肉90
鸡肉160g
猪肉150g
副食/蔬果
番茄190g
土豆/茄子150g
菜花120g
白菜/菠菜180g
晚餐
主食
馒头150g
面条150g
馒头170g
馒头150g
副食/荤食
猪肉110g
鸡肉150瓜160g
上电脑2’00
医院看病1’20
上电脑2’30
阅读0’30
看电视1’30
阅读1’30
聊天0’40
杂事1’20
家务1’00
下午
12:00~18:00主要活动
(数据单位同上)

鸸鹋油30之令狐文艳创作

鸸鹋油30之令狐文艳创作

鸸鹋油令狐文艳鸸鹋油是来自澳洲的国鸟,是最原始的鸟种之一,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脂肪酸,维他命E,维他命A,OMEGA-3,OMEGA-6等然成份。

鸸鹋油又被称为液体黄金,每公斤11000元!在北欧国家有100年历史,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备品。

鸸鹋油价值:1、鸸鹋油抗寒能力非常强;2、鸸鹋油对关节有很好的自愈能力3、它是一种最佳的脂肪酸构成比例,被世界医学者称之为目前发现的物质中最适合人体吸收的一种纯天然的对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重组人体脂肪结构、保护人体心脑血管有重要作用的物质。

4、鸸鹋油的止痛效果比止痛片效果还要快,快到10分钟,慢则30分钟就能达到止痛消炎的作用,针对骨骼疾病不分病程时间长短,治疗效果都是100%鸸鹋油特点:1、活性生物制剂:在零下196℃,8小时内快速制成鸸鹋油,保证了活性,所以鸸鹋油在储存时,放在冰箱冷藏,效果会更好。

2、高渗透性:每15秒能穿透3-5cm,能够快速渗透到人体的受损组织细胞。

鸸鹋油功效:1、消炎止痛:鸸鹋油用于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的特点是细胞充血肿胀,压迫末梢神经产生的疼痛,使用鸸鹋油可以消除炎症,使充血消失);无菌性炎症,如:鼻炎、鼻窦炎、中耳炎、腮腺炎、眼干、眼涩、眼流泪、假性近视、支气管炎、哮喘、头痛、偏头痛等;以及无菌性的骨骼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尖盘突出、腿踝骨扭伤等)。

2、疏通经络、排出风湿:鸸鹋油针对风湿类有很好的消炎止痛、疏通经络、去除风湿作用。

3、修复再生:鸸鹋油有很好的修复再生功能另:浅表性的胃炎、胃溃疡等,可以用牙签挑一点鸸鹋油用水喝;口腔溃疡可以擦一点鸸鹋油都能够促进细胞的愈合和再生。

鸸鹋油治疗机理:现代医学在治疗无菌性炎症(如: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等),基本上采用的方法有两种:(1)物理疗法:针灸、拔罐、理疗、按摩、贴膏药等(2)化学疗法:吃药、打针、打吊瓶等物理疗法只能起到疏通经络、消炎止痛的作用,缺乏对组织细胞的修复,患处没有完全恢复,所以很容易复发;因为骨头两端软骨组织中血管和神经非常稀少;甚至完全没有,药物很难输送到患处,所以化学疗法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之令狐文艳创作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之令狐文艳创作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令狐文艳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

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

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一、总胆固醇(TC)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

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常见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常见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常见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生酮饮食期间,中链与长链脂肪的问题,大部分家长都比较清楚,用中链脂肪对酮体更好,即椰子油或棕榈油,但是中链脂肪只是生酮饮食中油脂里面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是长链脂肪,那么如何选择,也就是上一篇博客里面提到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问题,由于生酮饮食摄入的脂肪高,为了尽量减小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我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下面,我将常见的几种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排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单位:克/100克
橄榄油 90 推荐
茶油 85.9 推荐
葵花籽油 83.6 推荐
色拉油 82.3 不推荐(反式脂肪酸含量高)
芝麻油 81.8
玉米油 80.4
菜籽油 79.9
豆油 79.4
花生油 75.6
棉籽油 68.4
猪油 54.1
棕榈油 54
牛油 33.9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
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罕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宇文皓月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含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经常使用之油炸油。

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此外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成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分歧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发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11、玉米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7%。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注:*主要为芥酸食用植物油脂肪酸营养成分对比表人们对脂肪酸的研究中发现,有的脂肪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有的不含双键,人们把含双键的脂肪酸叫不饱和脂肪酸,把不含双键的叫饱和脂肪酸。

大多数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阿甘油、葵花子油含量较多,而动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很低。

奶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亦低,但含有维生素A、D,溶点低,易于消化,小儿可以食用。

脂肪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

但有的不饱和脂肪人体可以合成,有不能合成。

各类碳链长短脂肪酸名称:C6酸己酸C8酸辛酸C10酸癸酸C12酸月桂酸C14酸肉豆蔻酸C16酸棕榈酸C18酸硬脂酸C20酸花生酸C22酸山嵛酸C24酸木质素酸C26酸蜡酸C28酸褐煤酸C30酸蜜蜡酸ω-3脂肪酸1970年前后,科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格陵兰岛(位于北冰洋)的爱斯基摩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居民要比丹麦本土上的居民少很多。

之后分析爱斯基摩人日常饮食发现他们以鱼类食物为主,因天气寒冷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按医学常识来说,常吃动物性食物,而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事实是爱基斯摩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人都很难找到。

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一现象与一种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称ω-3脂肪酸,看起来怪怪的名字)的物质有关。

如果把对心血管有害的胆固醇及毒素称为“血管里的垃圾”,那么ω-3脂肪酸就是血管里的“清道夫”,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ω-3脂肪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膳食补给,科学补充膳食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至为关键。

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食用呢?坚果:坚果中富含ω-3脂肪酸量最高的一个品种是亚麻籽。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精心整理食用植物油脂肪酸营养成分对比表C8酸辛酸C10酸癸酸C12酸月桂酸C14酸肉豆蔻酸C16酸棕榈酸C18酸硬脂酸C20酸花生酸C22酸山嵛酸C24酸木质素酸C26酸蜡酸C28C30ω-31970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ω-3脂肪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膳食补给,科学补充膳食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至为关键。

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食用呢?坚果:坚果中富含ω-3脂肪酸量最高的一个品种是亚麻籽。

亚麻籽可以用来制作糕点或小吃;亚麻籽粉可以用来做面包、花卷、发糕、拌粥、拌面、拌酸奶、做煎饼、打豆浆等,亚麻籽粉容易氧化,应做到随做随吃。

紧随亚麻籽之后富含ω-3脂肪酸的坚果是核桃和松子。

糖尿病患者每天吃两个核桃,一小把松子对健康大有裨益。

油脂:40%脂肪别是淡水鱼中的鲈鱼、鳗鱼、鳜鱼、黄鳝等也含有ω-3脂肪酸,主要集中在鱼的腹部,即富含脂肪的部位。

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周吃两次鱼肉,以清蒸为主,为机体补充ω-3脂肪酸。

鸡蛋:鸡蛋是ω-3脂肪酸好来源,烹制时以蒸、水煮最好,避免煎炸、炒等高温加热的方法,因为这样会增加与氧气的接触机会。

散养的鸡所产的鸡蛋含有ω-3脂肪酸比普通鸡蛋含量高。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血脂异常等疾病,最好每天吃1个鸡蛋。

麦胚:麦胚中ω-3脂肪酸的含量也很高。

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它来制作馒头等主食。

它还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中。

油酸软脂酸C16硬脂酸C18花生酸C20山嵛酸C22(山葵酸)掬焦油酸C23注:C12(月桂酸)以下为低级饱和脂肪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令狐文艳
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11、玉米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7%。

含丰富维他命E与
F,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增进新陈代谢功能,具抗氧化作用,耐高温发烟点可达245°C,尚含有卵磷脂及生育酚为一高级食用油。

12、葵花籽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70%。

葵花籽油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

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13、菜籽油(芥花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6%。

因含有较高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罹患,但芥酸较高需要精制脱酸处理,安定性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