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
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1. 焉:用作助词,常用于句末,表示赞叹、反诘、疑问等语气。
例如:子孙视之,比于赤子,焉能束书而不读?(《论语·为政》)——后人焉能忘此?(表示赞叹)2. 也:助词,表示句末语气,可译为“呢”。
例如:天下之士,不知何时止而不簧也。
(《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名的学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止过不说话。
(表示疑问)3. 以:用作介词,表示原因、方式、目的等。
例如:累积成堆,所以不以工自名。
(《聊斋志异·促织》)——聚集在一起而成为堆,所以不以自己的劳动成果为荣耀。
4. 因:用作介词,表示依靠、凭借。
例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宾客带着礼物来蔺相如门上谢罪。
(表示依靠)5. 于:用作介词,表示对象。
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跟随他们,遇到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表示对象)7. 乎:用作助词,表示句中停顿。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是很快乐吗?(表示句中停顿)三、焉乎者也焉乎者也是中国古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子结构,用来表示句末的语气。
其中,焉和乎是虚词,用来表示疑问、赞叹、反诘等语气;者也则是助词,用来表示句末停顿,通常和焉、乎一起使用,用来表示疑问、赞叹、反诘等语气。
例如:夫子與子路于陈。
(《论语·公西华侍坐》)——夫子和子路在陈国。
(表示疑问)今者项庄拔剑舞,士皆寂然,不有加亦。
(《项羽本纪》)——现在项庄拔剑舞动,士兵们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动弹。
(表示赞叹)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澭之战》)——攻打不下来,包围又断绝,我们还是回去吧。
(表示反诘)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不是很快乐吗?。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①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3>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④然而成败异变《过秦论》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4>表递进 今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5>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⑤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6>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③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8>表目的 今译为:来 例释: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9>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语气词 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文言文实词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文言文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反之则为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桃花源记》重要实词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重要虚词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其(1)欲穷其林:这(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多词一义(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古今异义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已婚男子对自己配偶的称呼)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
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唾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词类活用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
在文言文中,虚词和实词是常见的词类。
虚词一般是没有实在
意义的词,用来连接句子或表达语义的变化;而实词则有具体的意义,用来表示具体的事物、动作或状态。
常见的虚词
1. 的:表示所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如“孔子的学生”、“的地方”。
2.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如“投之以桃”。
3. 乎: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中,表示询问或加强语气,如“何乎?”、“不乎?”。
4. 者:用于表示已知事物的角色或身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或“者”,如“吾谁与归?”。
5. 也:用于肯定句或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如“吾
闻之也”、“汝亦不知也”。
常见的实词
1. 人:表示人类,如“人之初”、“君子之交”。
2.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所言者”、“所见即所得”。
3.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给”或“至”,如“以礼相待之”。
4. 有:表示具备或拥有,如“有德者必富”、“群盲之马”。
5. 是:表示肯定或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的用法,如“天道是可知也”。
以上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的简单介绍,只涵盖了一部分常用词汇。
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熟悉这些常见的虚词和实词是十分重要的。
文言文实词虚词大全
一、实词文言文中的实词种类繁多,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实词:人物类:1. 君王类:皇帝、君主、王、臣等2. 官员类:大夫、臣、官、仕宦等3. 地位类:贵人、贫民、士族、百姓等时间类:1. 年:年、岁、时、日、月、辰、秒等2. 季节:春、夏、秋、冬3. 时间词:曙光、明朝、晚上、日头等地点类:1. 地名词:山川江河、城市、道路等,如山、水、都、京、宫等2. 方位词: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等抽象概念类:1. 德:仁、义、礼、智、忠、信等2. 情感:喜、怒、哀、惧、爱、恨等3. 思想:道德、人性、道义、忍辱负重等动作类:1. 睡觉:寐、寝、枕等2. 吃饭:食、啖、嚼、馔等3. 行走:行、走、步、趋、趋前等以上只是一部分文言文中的实词,实词种类非常丰富,根据文言文的不同语境和表达需要,还会有很多其他实词的使用。
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通过对实词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深入领会文言文的内涵和语境。
二、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种类繁多,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虚词:1. 介词:于、於、乎、之、於是、所以等。
2. 连词:而、然、若、既、故、非、或、如等。
3. 助词:之、乎、者、所、得、可、耳、将、焉等。
4. 叹词:噫、哀、欤、嘻、啊等。
5. 语气词:兮、耶、哉、矣、云等。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修饰、标记语法功能等作用。
由于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使用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以上列举的虚词只是一部分常用的虚词,实际应用中还会有其他虚词的使用。
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了解虚词的用法和语义,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大全
〔一〕之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 活用为第—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假设听茶声然。
(《核舟记》〕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法、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文言文16个虚词
1、之①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即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②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③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⑤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陋室铭》)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⑦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公将鼓之(《曹刿论战》)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⑧动词到、往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他、它(不加“的”)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③指示代词,其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④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译作“难道”,后一个译作“恐怕”】3、而①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②连词,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③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④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或不译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⑤连词,表修饰“地、着”或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4、以①介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介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把、拿、用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④连词,表示目的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⑤连词,表示结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⑥连词,表示承接,“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⑦动词认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5、于①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在、从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出师表》)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向、对、同、给、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介词,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被受制于人④介词,表示比较比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⑤介词,表原因由于,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乃①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②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就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③副词,表示出人意料竟、竟然,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④副词,判断句中表判断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⑤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于是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7、虽①连词,表假设即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连词,表转折虽然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8、为①动词,表判断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②动词,表动作行为做可以为师也(《〈论语〉十二章》)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④介词,表示被动(常与“所”连用,也有单用)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着、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9、者①结构助词……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作亭者谁(《醉翁亭记》)②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10、且①副词,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③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④连词,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⑤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11、则①连词,表承接。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理解和掌握虚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归纳一下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知识点。
一、“之”1、作代词(1)代人、事、物。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的“之”代指渔人所见到的景象。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如“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
2、作助词(1)结构助词,“的”。
比如“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3、作动词,“到……去”。
例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
4、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地”“着”,或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三、“以”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以刀劈狼首”。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作动词,“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四、“于”1、作介词(1)在,从,到。
如“乃设九宾礼于庭”。
(2)“在……方面”“在……中”。
文言文常用虚词和实词
文言文常用虚词和实词一、虚词:(一)而1、表承接关系:之后,然后(“而”前后两个动词在时间上有先后区别且有承接关系)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顺 2、表并列关系:又、一边……一边、或不译(“而”前后的内容彼此地位平等,或两个动作同时间发生)例:使之冲烟而飞鸣泉香而酒洌往来而不绝者任重而道远接 3、表修饰关系:着、……地(“而”前是状语,修饰形容“而”后的动词谓语)例:久而乃和杂然而前陈者4、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而”后意思比“而”前意思更进一层)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温故而知新转接5、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可是、然而例:学而不思则罔6、表因果关系:因而、所以例:感极而悲者矣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7、句子之间或句内语言内容之间的连接:无义(或表示“如果”、“却”的意思)例:而或长烟一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二)之1、代词:(代替句中的人、事、物)他、她、它、这件事、这样的例:友人惭,下车引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属予作文以记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公输为楚造云梯之械共工怒触不周之山2、助词:A、结构助词:的例:山间之朝暮也B、主谓之间,取独:无义例:当余之从师也C、音节助词:无义例: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宾语前置的标记:无义例: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3、动词:到、去、往例: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鲍浩然之浙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相当于“以”:(意思得看具体语境)例:局促一室之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三)焉1、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陈述语气助词:了例:因以为号焉3、人物对话语言中:啊、呢例:万钟于我何加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相当于“于此”的结合: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相当于“之”:(代词)它,指代“这件事”例:父异焉见贤思齐焉(四)以1、动词:认为、以为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皆以美于徐公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2、介词:用、凭借(依靠)、根据、按照、拿、因为、把例:必以分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醒能述以文者策之不以其道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连词:A、表目的: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B、表结果:以致例: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4、相当于“而”:例: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卷石底以出5、“以”通“已”;例:固以怪之矣6、助词:的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7、动词: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8、“以”与“为”组合使用:A、以为:认为B、以(之)为:把……当作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五)乃1、副词:A、连接副词:于是,就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B、情态副词: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时间副词:才、始、刚刚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动词:是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代词: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六)其1、代词:A、人称代词:他、它例:卜者知其指意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B、指示代词:那、那个例:其人视端容寂2、副词(语气):A、反问:难道例:其真无马邪B、命令、希望:希望例:安陵君其许寡人C、情态:其实例:其真不知马也(七)为1、动词:(读第2声)A、行为动作:做、认为、成为、当作、说、(语境中的引申意)例:并自为其名为人五,为窗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坛而盟 B、判断动词:是(算是)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轩敞者为舱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矣2、介词:被(读第2声)、给、对、向、替(读第4声)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士卒多为所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名词:思想活动(心情)例:或异二者之为4、语气助词:呢例:夫子何命焉为(八)于:(介词)在、到、从、对、向、比、给、跟、与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请广于君每自比于管中、乐毅所恶有甚于死者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九)者:代词(十)也:(助词)呢、啊、或不译例: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安求其能千里也夫战,勇气也[注]常用实词备忘:1、是:①这个、这、这样,相当于“此”②判断动词“是”: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实是欲界之仙都2、食:①动词:吃(的)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②名词:食物便欣然忘食一箪食,一豆羹主人日再食③动词: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而不能尽其材3、然①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欣然规往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②代词:这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③连词:然而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然志犹未已(《隆中对》)④形容词:对,正确吴广以为然4、故①旧的②因此,所以③“旧的”引申:旧的知识、朋友5、“是以”与“以是”、“由是”:因此(因为这个)、由于这个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是人多以书借余6、甚①很、十分:②(比)……还(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7、则①副词,相当于“乃”:就是例:见渔人,乃大惊②连词 A、表示因果:就、便、那么例:得之则生,弗得则死B、表示假设:假若、如果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③名词:准则、法则8、固①副词 A、本来、原来例:固以怪之矣子固非鱼也B、固然例:我非子,固不知子矣②形容词,顽固、固执;坚决地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9、虽①虽然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之械,必取宋②即使例:故虽有名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欲言,无可进者10、且①连词 A、而且、并且例:B、况且、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焉置土石②副词,将要、快要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文言文·文言虚词 18 个1.【而】(一)连词1、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2、①亦使后代而复哀后代也。
(《阿房宫赋》)②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3、①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晏子治东阿》)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5、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②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7、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远人不服,而不可以来也。
(《季氏将伐颛臾》)8、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二)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复音虚词“而已”、“尔后”、“而况”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尔后”,“才,刚刚”①臣鞠躬尽瘁,死尔后已。
(《出师表》)3、“而况”,即”况且”,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狂风波不可以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2.【何】(一)疑问代词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①然而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疑问副词1、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许” 、“何乃”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责,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①樊哙曰:“今天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依据“以”的不一样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1、而】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3、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
(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通“呵”,喝问。
(四)固定结构: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3.乎】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不译。
6、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解释【4.乃】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2、表条件:结果,才。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5、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常用文言文虚词
八、所
[suǒ] ǒ 名词。处所,地方。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 ⑴名词。处所,地方。例: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乐土乐土,爰得我~!引申为恰当的位置。 ~!引申为恰当的位置 必能使行阵和睦, 乐土乐土,爰得我~!引申为恰当的位置。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 优劣得~。 代词。附在动词前,构成“ 字结构,起指代作用。 ⑵代词。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相当于 的人、 地方” 财物无~ 妇女无~ “……的人、事、物、地方”。例:财物无~取,妇女无~幸| 的人 应有, 不有|此人一一为具言 此人一一为具言~ 凡~应有,无~不有 此人一一为具言~闻。 助词。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计者。 ⑶助词。可。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计者。 助词。 、 合用,表示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 ⑷助词。1、与“为”合用,表示被动。例:术怒攻布,为布~ 君无~辱大礼。 破。2、作语助,无义。例:君无~辱大礼。 、作语助,无义。 连词。假如。多用于誓辞。 公子曰: 不与舅氏同心者, ⑸连词。假如。多用于誓辞。例:公子曰:“~不与舅氏同心者, 有如白水! 有如白水!”。 量词。不定之词,表示约数。 从弟子女十人~。 ⑹量词。不定之词,表示约数。通“许”。例:从弟子女十人~。 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例离宫别馆,三十六~。 ⑺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例离宫别馆,三十六~。 名词。 ⑻名词。姓。
四、乃
[nǎi] ǎ 代词。 、相当于“ 今欲发(发兵) ,~肯从我乎 肯从我乎? 、 ⑴代词。1、相当于“你”。例:今欲发(发兵)之,~肯从我乎?2、 相当于“你的” 尔其无忘~父之志! 、相当于“ 相当于“你的”。尔其无忘~父之志!3、相当于“他(们)的”。例: 器械, 糗粮。 、相当于“如此” 子无~ 备~器械,持~糗粮。4、相当于“如此”。例:子无~称。 动词。表示判断。相当于“ 就是” 当立者~公子扶苏。 ⑵动词。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就是”。例:当立者~公子扶苏。 ⑶副词。尚且。例:厥子~弗肯堂,矧肯构(其子尚且不肯奠定房基, 副词。尚且。 厥子~弗肯堂,矧肯构(其子尚且不肯奠定房基, 何况建造房屋呢?)? 何况建造房屋呢?)? 副词。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彼能是 而我~ ,~不知有汉 彼能是, ⑷副词。竟,却。例: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彼能是,而我~不能 是。 副词。 天下胜者众矣,~有二十八骑。 ,~有二十八骑 ⑸副词。仅,只。例:天下胜者众矣,~有二十八骑。 副词。于是,这才。 陈涉~自立为王|断其喉 尽其肉,~ 断其喉, ,~去 ⑹副词。于是,这才。例:陈涉~自立为王 断其喉,尽其肉,~去。 副词。 或主强直, 不生? ⑺副词。宁,岂。例:或主强直,难~不生? 连词。 大夫不拜,~饮实爵。 ,~饮实爵 ⑻连词。而。例:大夫不拜,~饮实爵。 连词即若。 非独政能也,~其姊亦烈女也。 ,~其姊亦烈女也 ⑼连词即若。例:非独政能也,~其姊亦烈女也。 连词。如果。 :~所愿 则学孔子也。 所愿, ⑽连词。如果。例:~所愿,则学孔子也。 助词。作语助。 :~文 ⑾助词。作语助。例:~文~武。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董卓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十八个文言文虚词
十八个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虚词一共有18个,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何: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2、而
(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
你,你的。
3、乎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乃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5、其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 . . .文言文·文言虚词18个1.【而】(一)连词1、①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2、①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②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3、①景公乃下席而之曰。
(《晏子治东阿》)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7、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季氏将伐颛臾》)8、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论》)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二)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复音虚词“而已”、“而后”、“而况”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而后”,“才,方才”2.【何】(一)疑问代词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楼记》)2、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①然则何时而乐耶?(《楼记》)(二)疑问副词1、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何许”、“何乃”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3、何许”,表地点的疑问词,相当于“何处”或“什么地方”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4、“何乃”,相当于“怎么能”。
①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四)通假字。
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虚词是“实词"的对称。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
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
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
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
..。
.者..。
...也”、被动句的“为。
.。
所。
.。
...”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
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文言文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一、而㈠[ér]⑴名词。
鳞属颊侧下垂的毛。
⑵代词。
1、你。
例:余知~无罪也。
2、你的。
例:~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⑶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并且”。
例:妇拍~呜之。
2、表示顺承关系。
相当于“就”。
例:先度其足~置之其坐。
3、表示进层关系。
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4、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可是”。
例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5、表示修饰关系。
例:久~不去。
6、表示假设关系。
相当于“如果”。
例: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表示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面”。
例:遏其生气,以求重价,:~江浙之梅皆病。
⑷助词。
1、表示偏正关系。
相当于“着”、“地”。
例:佣者笑~应曰“……”|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语气。
相当于“耳”。
例:今之从政者殆~!㈡[néng]名词。
才能。
通“能”。
例:德合一君,~征一国。
二、何㈠[hé]⑴代词。
表示疑问。
1、什么。
例:大王来~操?2、哪里。
例:豫州今欲~至?⑵代词。
与动词“如”、“若”、“奈”连用,表示“怎么样”。
例:今日之事~如?|此为~若人?|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⑶副词。
表示反问或感叹。
1、怎么。
例:~不试之以足?2、这么。
例:妇啼一~苦!3、多么。
例:开国~茫然!㈡[hè]动词。
担,负。
通“荷”。
例:~蓑~笠。
三、乎[hū]⑴助词。
语气词。
1、表示疑问或反诘。
相当于“吗”、“呢”。
例:吾射不亦精~?|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2、表示感叹。
相当于“呢”、“啊”。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表示揣测。
相当于“吧”、“呢”。
例:或能免~?4、表示停顿。
例:众言同,于是~书。
5、表示性态。
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⑵介词。
相当于“于”。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旦余济~江湘。
四、乃[nǎi]⑴代词。
1、相当于“你”。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写方式,包含许多虚词,用于表达语法关系、修辞手法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
1.助词:
•之、乎、者、也、矣、耳、焉、哉、矣、亦、庶、乃、则、与、且、皆、而、乎、若、乘、自、之、其、所、有、无、
者、此、彼等。
2.连词:
•与、及、或、而、若、乃、何、且、然、乎、矣、因、若、即、安、呜、呼等。
3.副词:
•不、亦、已、弗、莫、未、毋、每、屡、往、何、故、尝、豈等。
4.介词:
•于、乎、之、以、若、对、随、由、自、從、於、予、余、乎等。
5.叹词:
•哉、乎、欤、矣、吁、嗟等。
6.语气词:
•乎、哉、矣、焉、耳、欤、吁、嗟、矣、吧等。
7.感叹词:
•哉、嗟、哀、欤、呵、吁、乎等。
8.代词:
•之、其、彼、此、是、彼、其、吾、尔、予等。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语法和修辞功能,用于表达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感情、态度等。
了解这些虚词的使用有助于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表因为,用在复句中为连词:
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助 词
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 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 词。它一般分为 结构助词(“之”), 语气助词(“焉”“为”)、 音节助词(“其”“之”“而”)两类。
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叹 词
• 2016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 •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4)采用语气推断法解释“乎”在文中的意义。
•
• • • • •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 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 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 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 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1、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相当于“于” 3、 助词,感叹语气,啊、呀 4、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助词,词尾,不译 6、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 三是根据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 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 词。又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般是疑问 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再如 “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 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 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 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 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 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 ★(3)采用语气推断法解释“何”在文中的意义。
•
• • • • •
徐公①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 ②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③何也? 其所据④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 见,情之误,⑤何其大也!然⑥何人能忘情 耶?⑦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⑧何 如? 1、疑问代词,怎么2、 疑问代词,怎么 3、疑问代词,为什么4、 疑问代词,为什么 5、副词,多么6、 疑问代词,为什么 7、 可译为凭什么8、 可译为怎么样
• 1、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 2、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 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 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 又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 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 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 再如: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 “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 “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 是虚词。
• (二)语气推断法: •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 语气来推断。 • 以下三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 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 1、以余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 •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例如: 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介 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 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 词 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 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
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 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 。 例如: ①公【为我】献之。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请【以剑】舞。 ④【以资政殿学士】行 ⑤故燕王欲结【于君】。
• (一)语境推断法 • 要反复阅读前后文,在具体语言中加以分 析,不要只看一点,望文生义,《考试大纲》 强调“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 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章虚词不同用法的 能力。
• ★(1)采用语境推断法解释“乃”在文中的意义。
•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 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 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 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 1乃: 2乃: 3乃: 4乃: 5乃: • 答案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 2、 代词,可译为你的 • 3、 副词,相当于 是 • 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 • 5、 副词,可译为才
• ★(8)根据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推断“焉”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 • • • •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 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 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 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 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 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1、 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2、 兼词,“于”+“之”,译为“在这里” 3、 兼词,“于”+“何”,译为在哪里 4、 句末语气助词 •5、疑问代词,译为怎么 6、 句末语助,译为呢 •7、 代词,他们
下列是连词的一项是: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
“以”作介词后面跟名词或代词或名词短语, 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
例: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以”作连词时,后面通常都是动词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文言文虚词
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法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 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使用频率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 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 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发展变化大。
虚词词性
• ★(6)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 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 (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 “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 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 • • • • •
• (二)(2010年北京卷文言虚词题)
•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D
A.清优主之 不害清之为富也 B.市人以其异,皆笑之, 清不以怠遇其人 C.清其有道者欤 执其道不废 D.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解析:A选项考的是虚词词性,两个"之",一个 是代词,一个是助词;B选项考的是虚词的实词 意义,第一个"以"是动词;第二个"以"是介词。 C选项仍是在考虚词词性,两个"其",一个是副 词,一个是代词。只有D项的两个“益”都是 “更加”的意思。
• (四)标志确认法 •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 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表被 动的“见”、“于”、“为”、“为所”等, 表宾语前置的“之”(“何陋之有”)、“是” (“惟利是图”)等。 • 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 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 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 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 (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 ★(9)根据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推断“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朝过夕改,君子1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 人2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 3与!其4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 之力,寇尚难5与也,应使众6与其事,7与 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 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8 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9与? 2、 动词,给予 •1、 动词,赞许 •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 •4介词,译为和 • 5、 动词,对付 6、 动词,参与 8、 动词,帮助 7、 动词,结交 • 9、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 (三)语法切入法
•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 谊《过秦论》) •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诗经·东山》)
• ★(5)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代 词 副 词 介 词 连 词 助 词 叹 词
代 类: 词 ①人称代词。
③疑问代词。
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或句子的词。分为三
②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 等。
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
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
副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 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 词 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
• ★(2)采用语境推断法解释“为”在文中的意义。
• “天行有常,不1为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 至理,当3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巫所惑。 巫者,以诡5为业,其所6为皆7为利也。故8为 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天下 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 • 1、介词,可译为因为2、动词,可译为是 3、介词,可译为对、向4、介词,可译为被 5、动词,可译为作为6、 动词,可译为做 7、介词,可译为为了 • 8、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 9、介词,可译为替 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一)(2009年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D
A、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发兵捕之,久不得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A.代词,代李迪 /表祈使,当,可。B.代词, 代亡卒/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以 何”的倒装,用 / 用来 。D.都是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