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好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人?

文/邱磊

十年前,我大学毕业来到二甲中学,非常意外和至今想来都颇感荣耀的是,学校竟委派我当上了班主任。由此,这“全中国最小的主任”的光环我一直都万般精心地呵护着,并伴随过风雨、经历了冷暖,无悔地走到今天。有一天突然回头看了看来时的路,发觉自己渐渐成熟了,眼睛里不再是迷惘和困惑,心中也不再有忐忑和怀疑,世界也仿佛变得宽敞起来了……

一个好班主任,是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

初做班主任,我干劲十足,成天在班上守着孩子,一个月下来身心俱疲,但效果却不比那些“偷懒”的同行。看来,“蛮干”还是不行的,这令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便牺牲业余时间,大量翻阅名家论著以期求得“真经”,加速成长;同时还实行“拿来主义”,充分“借鉴”很多老班主任的优秀经验,但这个过程依然没有带给我足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相反,一种沮丧的情绪开始在我心头蔓延开来。经过反思,我发现很多实际问题其实是没有“模式”或“经验”所套的,因为孩子不同、学段不一,再加上学情、学风甚至当地文化、风俗等因素的掣肘,你越是按图索骥,往往越是摸不着北。所以,我抛开各种固有思维模式的桎梏,结合本班需要,在大纸报上制定了本班的管理细则。没想到的是,三天后,班级的管理就开始明显好转,至今想来,往事依然历历在目。看来,要做好班主任,不思学习终究只是井底之蛙,难堪大用;但只会纸上谈兵而不善实践思考的,境况可能还不如前者。

一个好班主任,是懂得尊重和平等的人

尊重和平等,本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师德之一,但在受“师本位”等传统理念和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我发现很多问题的源头就在于班主任的意识形态仍未有根本性的转变。所谓的“尊重”与“平等”也多是停留在口头或班会课上。

有一届的一名孩子,我原本多次鼓励和在多方面关心过他,可他却对我的好心视而不见,对我冷冰冰,这令我非常不解。终于在毕业前,他与我冰释前嫌并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我有一次因误会而批评他,虽是特意站在教室外面,但嗓门很大,整个教室里都听得清清楚楚,令他无地自容。我不加回忆就记得,那是我为数不多的一次发火,可这把火却把孩子的尊严烧得一干二净,也将自己推到了孩子的对立面去了。

正是这些不经意间对孩子的伤害,使得我在处理班级事物时,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常常以孩子的视角和态度来理解孩子对待事情的动机、过程和结果。这使我惊奇地发现,原来那些令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捣蛋鬼”渐渐变得可以理解甚至可爱起来,原来那些逃学、厌学的孩子开始一本正经地捧起书本来,原本那一张张麻木的脸渐渐变得亲切和富有灵气,而这一切的改变仅仅是我愿意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近学生的身边,使“平等”和“尊严”真正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中,并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一个好班主任,是具有高超管理技艺的人

班级管理,永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也必然是个优秀的管理者,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而这些的获得,除了学习,更多的来自于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有段时间,孩子们中流行起“玩魔方”。很多人趁老师不注意,就偷偷地在下面趣味十足地把玩起来,甚至相互之间开始了比赛。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任课老师发现了就没收了几个,可没想到“野火烧不尽,春分吹又生”,惹得他们天天跟我诉苦。我听后觉得与其去“堵”不如去“疏”,或许效果会更好些。就这样,我们班就热热闹闹、大大方方地举行了个玩魔方趣味比赛。在此过程中,大家的天性得到了舒展,孩子们高兴得欢呼雀跃。事后证明,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很多人也不再偷偷摸摸地玩“魔方”了。

在对孩子年龄段的把握和对心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对孩子的言行和发展方向进行“悄无声息”地修正,是我班主任工作中另一个感悟。尤其是对于处在“叛逆期”的学生,偏激的、想当然的、片面的班级管理手段,往往去使事情的发展趋向恶化。所以,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渐渐地从“一竿子到底”、“直来直去”向“渐进式”、“含蓄型”和“多元化”转变,并希图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能带动“蝴蝶效应”式的多重效应,即“一箭N雕”,而非仅仅就事论事。所以,我在具体的事物处理中更加注重技巧性和灵活性,并不断地对比、摸索、求新。正是这种对管理艺术的追求使我的班务工作逐渐摆脱机械的按部就班和乏味的千篇一律,让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原来也是千变万化和富有乐趣的。

一个好班主任,是将“爱”诠释到位的人

任何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说都有一个成功的核心:爱心。如果失去爱,个人的能力再强,其工作成绩也将黯然失色——毕竟,孩子的成长,如果说知识和能力是阳光和雨露的话,那么爱便是土壤了。但是,真正做过班主任的会告诉你,对孩子仅仅“爱”是不够的,甚至会生出“恨”来。事实告诉我,对孩子的“爱”至少有两点不能忽视:

一、爱没有轻重、多寡、好恶之分。对孩子的爱应是全面的、真诚的、透明的。如果你对孩子的“爱”,由于其家庭、背景、能力、成绩而产生了偏颇,当这种偏颇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其实就等于在另一部分人的心中种下了“恨”。这一点,尤其在家境情况特殊的孩子身上体会得尤为深刻,他们会将班主任的“爱”看成是虚假和伪善的表现,最终还是不利于班级团结和建设的。所以我常在心中告诫自己。

二、爱不是虚无和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

我一直十分关爱我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有一次,我发现班上有好多人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在作文评比中也吃了不少亏。我便在班会课中宣布周末带领大家一起“练字”,大家一听,觉得挺新鲜的,纷纷跃跃欲试。可到了周末我因有事外出,未能兑现,心中一直后悔不已。直到下周补上,才算释怀。

我经历的一次对孩子的“爽约”,令我认识到这次“事故”的“修复成本”可能比预期得还要高,因为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对教师有模仿心理,如果对孩子的“爱”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但会丢失掉班主任的公信度,还会使学生有“虚伪”、“心口不一”的印象,久而久之,班级管理将陷于被动和无序之中。所以,我认识到,作为班级领头人的班主任,应“言出必行,行出必果”,即便偶尔不做到,也应及时向孩子说明原因,事后补上。只有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