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模电课程设计之放大器设计

合集下载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音频放大器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音频放大器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1)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2)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

设计要求:频带宽50HZ ~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3)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1)方案比较:①利用运放芯片 LM317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0v和-30v并且电源功率至少要50w,输出功率30w。

②利用运放芯片TDA2030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只需接+15v,另一端接地,输出功率大于8w。

通过比较,方案①的输出功率有30w,但其输入要求比较苛刻,添加了实验难度。

而方案②的要求不高,并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选取方案②来进行设计。

(2)整体电路框图(3)单元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4)系统的电路总图4)理论计算:①放大倍数分析由于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图中R6,R7,C4组成反馈网络),所以其阻态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由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倍数公式(Aus=1+R7/R6)可知,其放大倍数约为11.303。

②频率响应分析中频电压放大倍数:11.303.③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由于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故其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增大驱动负载的能力。

输出电阻:Rof=Ro/(1+AF),输入电阻:Rif=(1+AF)Ri。

4)电路调试过程与结果:①测量输出电压放大倍数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5v,输入信号10mv,输入频率0.1KHz。

数据分析:理论计算中频放大倍数为11.303,由于输入信号频率为0.1KHz,在中频放大范围内,所以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很小。

仿真截图:②测量允许的最大输入信号(0.1KHz )和最大不失真功率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5v 。

当输入信号越来越大时,该放大电路开始出现失真,经过测试,其允许的最大不失真输入信号为Ui=790mv。

模拟电路综合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设计

模拟电路综合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1、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 测试方法 3、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 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音响放大器,要求具有音频放大、 音频信号滤波、音调控制、功率放大,并具有 较大的输出功率。
有3片集成运放模块LM741,1片集成功放模 块LA4102,高阻话筒20kΩ一个,其输出信号 为5mV,电源电压VCC=+6V,-VEE=-6V。
四、总体思路
话筒 话音 放大器
二阶有源 低通滤波
音调 控制器
功率 放大
扬声器
五、实验安排
• 设计讲解,并在实验台上完成主要组成电路实验 • 自学芯片引脚及功能 • 完成芯片及辅助元件的总体布局设计 • 完成话音放大器的焊接和调试 • 完成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 完成音调控制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 完成功率放大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 整体调试
三、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音响放大器,达到下列主要 技术指标: 输出额定功率:Po不小于0.3W; 频率响应:fl=50Hz,fh=20kHz; 输入阻抗:Ri>>20KΩ; 负载电阻:RL=10Ω。
2、发挥部分 音响放大可实现较好的音调控制,音调 控制特性达到如下指标: 1kHz处增益为0dB, 125hZ和8kHz处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如下: 平时 20% 实验 50% 报告 30%
附1、器件清单
话音放大:1/4 LM324,LM741 二阶低通滤波:1/4 LM324,LM741 音调控制:1/4 LM324,LM741 功率放大:LA4102 电阻:10kΩ×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kΩ×3 30kΩ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报告姓名雷锋学号 52305105121520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核电一班指导教师王老师黄老师2014年 6月目录一、设计的目的 (1)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三、课程设计内容 (1)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 (1)四、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1.题目一: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2)2.题目二:单管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7)3.题目三: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1)4.题目四: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4)5.题目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1)6.题目六: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3)五.综合性能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26)1.题目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26)六、总结 (29)七、参考文献 (29)一、设计的目的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实践,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基础性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及综合性电路设计和仿真。

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课程2》课程知识的理解;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Multisim7是一个优秀的电工技术仿真软件,既可以完成电路设计和版图绘制,也可以创建工作平台进行仿真实验。

Multisim7软件功能完善,操作界面友好,分析数据准确,易学易用,灵活简便,因此,在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

课程设计---放大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放大器的设计

放大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在如图所示的电桥中,电阻R=10kΩ,R的最大值为50kΩ,设电桥电压为3.5V,试设计一个放大器,当电桥电阻变化ΔR=0Ω时,放大器输出0V,当电桥电阻变话ΔR=50Ω时,放大器输出4.0V。

[1]二、参考电路R110.05kohm R29.95kohmR39.95kohmR410.05kohm123U1OPAM P_3T_VIRT UAL123U2OPAM P_3T_VIRT UAL123U3OPAM P_3T_VIRT UAL4.000V+-R51kohmR676.1905kohmR71kohmR81kohmR91kohmR101kohmR1176.1905kohmV2220V 50Hz 0DegT1TS_MISC_25_TO_11243D13N257R12100ohmD21N747AC190uFR13502ohm三,工作原理1,电桥:采用4个R=10k Ω的电阻组成电桥,将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ΔV ),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入。

2,放大器:根据精密放大电路的公式计算输出电压Id o u R R R R u ⎪⎪⎭⎫ ⎝⎛+-=538921,其中21I I Id u u u -=,即电桥两端压差。

当Ic I I u u u ==21时,当IcB A u u u ==中电流为零,Ic O O u u u ==21,输出电压0=O u 。

可见,电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越大,共模抑制比越高。

当输入信号中含有共模噪声时,也将被抑制[2]。

3,稳压管:稳压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的功率损耗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

1I u 2I u Ou四,参数计算 1、测量电桥的计算()()V 7413.150101010102.53)(133=-⨯⨯⨯⨯=∆-⨯∆-+∆+=(R R R R R R V U()()()V R R R R R R V 7588.150101010102.532U 33=+⨯⨯⨯⨯=∆+⨯∆-+∆+=VV V U U Vo 0175.07413.17588.1121=-=-=2、放大电路的计算 (R 7 =R 9, R 5=R 10, R 6=R 11)如果对于V o1=0.0175V 时,输出电压为 4.0V ,则有放大倍数为4.0/0.0175=228.5714倍。

音响放大器课程设计与制作模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新

音响放大器课程设计与制作模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新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 音响放大器设计与制作初始条件:集成芯片LM324三块,LM386一块,瓷片电容,电解电容,电位器若干,4Ω/0.5W扬声器一个。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技术指标如下:a.输出功率:0.5W;b.负载阻抗:4欧姆;c.频率响应:fL~fH=50Hz~20KHz;d.输入阻抗:>20K欧姆;e.整机电压增益: >50dB;(2)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前置放大级(放大话筒信号)。

(3)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功率放大级。

时间安排:2016年1月10日查资料2016年1月11,12日设计电路2016年1月13日仿真2016年1月14日,15日实物调试2016年1月16日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4)ABSTRACT (4)1电路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5)1.1音响放大器的总设计 (5)1.2放大电路的比较与论证 (5)1.3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比较与论证 (6)2核心元器件介绍 (6)2.1LM324的介绍 (7)2.2LM386的介绍 (8)3电路设计 (9)3.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10)3.2话音放大器 (10)3.3混合前置放大器 (10)3.4音调控制器 (10)3.5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16)3.6总电路图 (18)4用MULTISIM进行仿真 (17)4.1话放与混放性能测试 (10)4.2单独功放性能测试 (20)4.3整体性能测试 (20)4.4仿真结果分析 (22)5音响放大器的技术指标的测试 (23)5.1相关性能参数的测量 (23)5.2整机信号试听 (24)5.3实物调试 (24)心得与体会 (25)参考文献 (26)附件1:电路原理图 (27)附件2:元件清单 (28)附件3:实物图 (29)附件4: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30)摘要本文介绍了音响的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音响放大器所需要设计的电路为话音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及功率放大器。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OCL功率放大器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OCL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目的①学习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②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了解④采用集成运放与晶体管原件设计OCL功率放大器⑤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设计指标①频率响应:20Hz≤f≤20KHz②输出功率:P o > 4w③负载电阻:R L=8Ω④非线性失真尽量小⑤输入信号:U i <0.1v3.设计要求①画出电路原理图②元器件及参数选择③电路的仿真与调试分析设计要求, 明确性能指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对比。

4.制作要求论证并确定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 绘制结构框图。

5、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具体电路设计。

总体方案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 逐个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工作性能。

6.完成整体电路设计及论证。

7、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 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 有心得体会。

二、总体方案设计1.设计思路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RI一定时, 希望输出功率尽可能大, 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且效率尽可能高。

由于OCL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为了保证工作稳定, 必须采用有效措施抑制零点漂移, 为了获得足够大的输出功率驱动负载工作, 故需要有足够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因此, 性能良好的OCL功率放大器应由输入级, 推动级和输出机等部分组成。

2.OCL功放各级的作用和电路结构特征①输入级: 主要作用是抑制零点漂移, 保证电路工作稳定, 同时对前级(音调控制级)送来的信号作用低失真, 低噪声放大。

为此, 采用带恒流源的, 由复合管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 且设置的静态偏置电流较小。

②推动级作用是获得足够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以及为输出级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 为此, 可采带集电极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 其静态偏置电流比输入级要大。

③输出级的作用是给负载提供足够大的输出信号功率, 可采用有复合管构成的甲乙类互补对称功放或准互补功放电路。

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前置放大)

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前置放大)

模电课程设计仿真与测试报告音响放大器姓名:尹文敬学号:2009221105200061一 设计要求(简单音频通带放大电路)(输入语音信号-麦克风) 功放电路原则上不使用功放集成电路。

技术要求:(1)前置放大、功放:输入灵敏度不大于10mV,f L ≤500Hz,f H ≥20kHz ; (2)有音量控制功能;(3)额定输出功率P O ≥5W(测试频率:1kHz); (4)负载:扬声器(8Ω、5W)。

主要测量内容:最大输出功率,输出电阻,输入灵敏度,f L ,f H 。

二 设计思路1.由于要求不能使用功放集成电路,初步思路是采用三级分立元件实现。

输入可用差分放大电路,用高放大倍数三极管增大放大倍数,中间级采用共射放大增大倍数,输出采用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同时作为功放电路,可用复合管。

2.利用分立元件可以设计两种基本电路:(a )采用直接耦合,此方案具有 工程实用价值,且电路简单。

但是由于需要三级放大,前后级之间都会有影响,只要有一处参数不合理,其它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该电路难以设计,更难调试。

(b )采用阻容耦合电路,即利用电容的隔直流的特性将电路的三级分隔开来。

此方案中需要较多电容,会影响电路的频率通带。

但是这样做前后级之间的影响会减小很多,便于我们利用所学模拟电路知识计算各个元件的参数。

考虑到所学知识有限,故采用(b )方案。

3.音量控制利用滑动变阻器。

三 设计步骤 一.差分电路1. 第一级作为输入放大,不需要太大的放大倍数,一般只需要几十变能达到要求。

射级电流 : 0.7e ReVcc I -= I RE =2I EQ射级接-18V 而基级电流不能过大 集电极电流一般1mA 左右取1.5Ma5.6k =1.5k E C R ∴=得集电极电阻R第一级电路的仿真情况二 .中间共射放大级1.共射放大级静态工作点的确定:采用电阻分压:电源电压分别为+18V 和-18V554be R U U R R =+电源 Ube-0.7Ie Re =6e e e C e I I I ∴ 的大小基本由R 来确定,同时和相当。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音响放大器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音响放大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标题均为小三号,宋体)1.设计要求1)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2)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3)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部分电路调试。

2.设计指标(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1)设计一音响放大器,要求具有音调输出控制,对话筒的输入信号进行扩音。

2)以集成功放和运放为核心进行设计 3)指标:已知:VCC=+9V ,话筒模拟输入电压为5mV ,负载RL=8欧姆 频率范围:40Hz~10KHz音调控制特性:1KHz 处为0分贝,100Hz~10KHz 处有上下12分贝的调节范围。

增益:大于20分贝。

额定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W 3.设计过程根据技术指标要求,音响放大器的输入为5mV 时,输出功率大于1W ,则输出电压Vo>=2.8V 。

总电压增益Av Σ=Vo/Vi>560倍(55dB)。

图一 各级增益分配图二、方案设计与论证(首段,对设计要求的总体分析)2.1功率放大器设计话放级混放级音调级18.5dB9.5dB–2dB29.5dBA V =612倍功放级图二 LM386低电压通用型集成功率放大器功放级的电压增益 R11=20K2.2 功率放大器设计如果出现高频自激(输出波形上叠加有毛刺),可以在1脚与8脚之间加0.15 F 的电容,或减小CD 的值。

2.3 音调控制器(含音量控制)设计已知fLx=100Hz ,fHx=10kHz ,x=12dB 。

33F 114V =≈R R Av R 3147k ΩR 32 47k Ω R P 31 470k Ω470k Ω4o由式(3-7-16)、(3-7-17)得到转折频率fL2及fH1; fL2 = fLx *2x/6=400Hz ,则fL1 = fL2/10=40Hz ; fH1 = fHx /2x/6=2.5kHz , 则fH2= 10fH1=25kHz 。

模电实验放大器设计放大150倍

模电实验放大器设计放大150倍

模电实验放大器设计放大150倍
根据你的需求,我可以给你一些一般的模拟电路放大器设计的基本思路。

但请注意,由于个人技术能力的差异,如果你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设计,请务必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并在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指导者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如共射极放大器或共基极放大器。

这两种电路可以实现较高的放大倍数。

以共射极放大器为例,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电路设计步骤:
1. 确定输入和输出的电压范围。

根据你的需求,设定输入电压范围和输出电压范围。

2. 选取一个合适的晶体管。

根据输出电流和工作频率等因素,选择一个合适的晶体管。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晶体管的参数,如最大工作频率、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等。

3. 构造直流偏置电路。

使用合适的电压分压器或其他常见的直流偏置电路,将晶体管的中间引脚(基极)的直流偏置电压设置为合适的值,以确保电路工作在放大区。

4. 设置输入和输出阻抗。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合适阻抗,以便与其他电路连接或匹配。

5. 确定反馈电路。

根据所需的放大倍数和稳定性需求,选择适当的反馈电路。

可以考虑使用电阻、电容等元件来实现反馈。

6. 尝试模拟仿真。

使用电路模拟软件,如PSpice、LTSpice等,对电路进行仿真,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个简化的设计步骤,实际设计可能需要根据具体参数和其他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请咨询有关老师或指导者的建议,并遵循实验室的规定和安全指南。

【精品】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精品】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精品】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一、框架(1)任务:设计一台具有50W功率音响放大器,要求声音清晰,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支持3.5mm音频输入。

(2)实施:选用模拟式和数字式电路,设计和组装电路,调试音响放大器,完成实物演示。

二、设计1. 原理设计(1)电源部分采用折磨精度的运放作为电源的主要电路:运放采用LMi3320芯片,它能将外部直流电压转换成小压差(±25V)。

并且芯片内置保护功能,能以较宽的电流范围将输出电压维持在±25V,运放芯片在运行时可以根据音乐音量的增大减小时电流的输出,更好的驱动音响喇叭。

(2)信号处理部分本设计的信号处理部分采用模拟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音频信号:对于音频输入部分,采用高性能的功放放大器,它能够将输入的小信号充满的放大,使得各种音频设备输出的信号能被正确的携带进入放大器内部;信号经过后处理,将信号标准化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用于后面数字放大部分;最后,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并且通过功率放大器,最终将信号放大,推动音响驱动器实现有效播放。

(3)元器件及材料LMi3320运放,op07运放,NE5532运放,STM32单片机,电容,0.2mm铜厚的喷锡板,330ω电阻,220uF电容。

2. 电路设计音响放大器设计主要分为三部分:电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功率模块。

电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外部的直流电压转换成±25V的电压,然后再交由信号处理模块和功率模块经行处理。

电源模块以固定的LMi3320运放实现,它可以将外部传入直流电压得到平衡的±25V的输出。

(3)功率模块该模块将从信号处理模块得到的模拟信号放大至±25V,然后再将其在实现50W功率的情况下,转入驱动器输出至音响放大器。

三、调试完成电路的设计后,进行音响放大器的调试,首先拆下电路,进行检查,确保电路结构完整,各种元器件牢固;接着根据说明书尝试与3.5mm入口相连,使得放大器可以接受外部传入的音频信号;然后,接入电源,开启开关,对放大器的功能和特性做出校准;最后,用音乐源测试放大器的效果,确保声音清晰完整,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课程设计(模电)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课程设计(模电)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1-2班姓名:学号:黑龙江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目录 (1)第1章系统设计 (2)1.1设计要求 (2)1.1.1设计任务 (2)1.1.2技术要求 (2)1.2方案比较 (2)1.3 方案论证 (3)1.3.1 总体思路 (3)1.3.2 设计方案 (3)第2章主要电路设计与说明 (5)2.1 CD4052芯片说明 (5)2.2 TL082 (5)2.3主要电路的设计 (6)第3章系统的安装、调试与参数测量 (8)3.1系统的安装 (8)3.2调试 (8)3.3参数测量 (9)3.3.1 测量数据与理论数据 (9)3.3.2 误差分析 (9)第4章结论、修改意见及心得体会 (10)4.1 结论 (10)4.2 修改意见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第1章 系统设计1.1设计要求1.1.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程控增益放大器,要求提供总体设计方案,画出各单元及总体电路图,计算元件参数,安装并调试电路。

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1.1.2技术要求1) 增益调整为:1倍、2倍、5倍、和10倍4档;2) 由拨码开关切换增益;3) 10倍增益带宽为20KHz ;1.2方案比较方案一:采用由同相比例放大器构成的程控增益放大器,如图1.2.1:图1.2.1 电磁继电器法通过切换电阻R 的值,从而改变放大倍数RR 1A f +=。

f R 的切换通过继电器开关来切换。

这种方案由于继电器尺寸过大,工作慢,效率低、线圈还需要大的能量,所以工作电流大,并且存在电磁辐射,所以这种方案不可取。

方案二:依然采用同相比例放大器构成的程控增益放大器,如图1.2.2:图1.2.2 模拟开关方法两路模拟开关的控制端接在一起,并用电压跟随器跟随输出端,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模拟开关导通电阻对电路精度的影响,并且达到了正比例放大电路的要求。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V1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V1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V1尊敬的读者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通过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一台音响放大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音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音响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低电平信号放大到足够的水平,以驱动扬声器发出音响。

其基本原理是使用一个输入信号和一个电源作为其输入,通过不断放大和改变其电平和频率,从而使扬声器工作并发出音响。

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与电源电压、负载阻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因素有关。

二、模拟电子的基本知识模拟电子技术是指运用电子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三极管等)来处理模拟信号(即连续信号)。

它主要涉及的领域有电子电路、电源、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在音响放大器设计中,我们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

三、设计步骤1、电源电路设计电源电路是音响放大器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为放大器提供充足的电源,保证其正常工作。

常用的电源电路有变压器降压整流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源电压和电流,然后根据电路的特性进行选择。

2、放大电路设计放大电路是电子放大器的核心部分,决定了放大器的性能优劣。

常见的放大电路有B类、AB类和A类,三种电路的区别在于偏置电流的方式和输出电压的偏置。

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我们要求的放大电路,并通过计算和测试来不断优化其性能。

3、输出电路设计输出电路主要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传递给扬声器,其设计要考虑到负载特性和输出功率。

输出电路的设计有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两种方式,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第一,必须严格遵守电路接线连接规定,并加装必要的保护电路。

2、电路电压应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要使用适当的电容器和电阻器来保证电流的稳定。

3、应该注意电路降噪和滤波,以避免电磁干扰和杂波搅乱声音信号。

4、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实验设备的选配和安装,尤其是扬声器的负载情况。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三运放数据放大器的设计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三运放数据放大器的设计

模拟电子课程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2)1.1设计目的:主要任务及设计思想 (2)1.2设计作用: (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2.1设计任务: (2)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3 电路模型的建立 (3)4 理论分析及计算 (3)5 仿真结果分析 (4)6 设计总结和体会 (4)7 参考文献 (4)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1.1设计目的:主要任务及设计思想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三运放数据放大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

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外围电路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1.2设计作用:三运放数据放大器是数据采集、精密仪器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

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2.1设计任务: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三运放数据放大器设计、调试过程,能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了解三运放数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3 电路模型的建立4 理论分析及计算电路中的三个运放都接成比例运算电路的形式。

电路包含两个放大级,A1、A2组成第一级,二者均为同相输入方式,因而输入电阻很高。

由于电路结构对称,因此漂移可以互相抵消。

第二级的A3为差分输入方式,将差分输入转换为单端输出。

在本电路中,要求元件参数对称,即R2=R3,R4=R5,R6=R7当加上差模输入电压u I时,A1与A2的输入电压u I1和u I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且R2=R3,此时可认为电阻R1的中点电位保持不变,即在R12处相当于交流接地。

u O1=1+R2R12u I1=1+2R2R1u I1同理u O2=1+2R3R1u I2=1+2R2R1u I2则u O1−u O2=1+2R2R1u I1−u I2=1+2R2R1u IA3为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已知R4=R5,R6=R7,则u O=−R6R4u O1−u O2因此,该数据放大器总的输出输入关系为u O=−R6R41+2R2R1u I5 仿真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三运放数据放大器放大效果显著,所测得数值与理论计算数值误差在实验范围之内,是有效的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音响系统放大器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0 年 10 月 12 日音响系统放大器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音响系统放大器。

具体要求如下: 1.负载阻抗 Ω=4L R ; 2. 额定功率 W P O 10=;3.带宽 BW ≥kHz Hz 15~50;4.失真度 %1<γ;5. 音调控制 低音(100Hz )±12dB; 高音(10kHz )±12dB;6. 频率均衡特性符合RIAA 标准;7. 输入灵敏度 话筒输入端≤5mV; 调谐器输入端≤100mV;8.输入阻抗 R i ≥500k Ω;9. 整机效率 η≥50%;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和要求与下面的设计提示,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音响放大器的功能,设计一款由信号前置放大电路、主控前置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三部分组成的音频信号放大电路。

对照上述框图,根据技术指标的要求,已知话筒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5mV ,音调控制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100mV ,而输出功率P 。

=10W ,则可确定总的增均衡放大器 话筒放大器音调控制放大器噪声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电源信号前置放大器主控前置放大器唱机话筒 调谐器 扬声器 平 衡 调 节音量调节益和各放大器的增益.输出电压有效为:为留有一定的余量,确定总电压增益为1400,即63dB 。

通常话筒输出信号较小,所以抑制话筒放大器的噪声是它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屏蔽和匹配等措施来实现,同时要尽可能降低放大器本身产生的噪声。

话筒放大器的增益可根据图中'i V 和'i V 的值来决定,本级可取20倍(26dB)。

音调控制放大器一般取它的中频增益为1,但要能满足音调的调节范围。

由此得出功率放大部分的电压增益应大于70倍,即37dB 以上。

均衡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有三点:一是与信号源相匹配;二是应具有频率均衡功能,通常要求频率特性符合RIAA 标准;三是具有一定的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琼州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音响放大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2年6月音响放大器的设计(琼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海南三亚572022)摘要:音响放大器所需要设计的电路为话筒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及功率放大器。

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的放大声音信号(最高信号达到10kHz)。

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音调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因此音调控制器的电路可由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组成。

关键词:音响放大器;话放级;音调控制级;功放级1设计内容1.1设计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设计要求(1)设计并制作一个音响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要求:①额定功率:P。

>=1W②负载阻抗:R=8Ω③频率范围:40Hz~10kHz④话放级输入灵敏度:5mV⑤输入阻抗:R>>20Ω⑥系统的总电压增益A>560倍(55dB)(2)设计电路结构,选择电路元件,计算确定元件参数,画出实用原理电路图。

(3)自拟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表格,提出测试所需仪器及元器件的规格、数量,交指导教师审核。

(4).批准后,进实验室进行组装、调试,并测试其主要性能参数。

1.3参考方案(1).电路图设计①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音响放大器方框图。

②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③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④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2).电路安装、调试①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行焊接电路板。

②在每个模块电路的输入端加一信号,测试输出端信号,以验证每个模块能否达到所规定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方法及其原理与具体调试
一.课题名称:放大器的设计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要求完成原理设计并通过软件仿真部分:
(1)输入为100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为:增益40dB、输入电阻50Ω、输出电阻≤10Ω、通频带范围300Hz~4000Hz。

(2)输入为0.5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设计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为:增益80dB、输入电阻≥200KΩ、输出电阻≤50Ω、通频带范围20Hz~400KHz。

(3)输入为10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设计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为:增益60dB、输入电阻10KΩ、输出电阻≤20Ω、通频带范围500Hz~10KHz,要求增益可调,调节步进10dB。

软件仿真部分元器件不限,只要元器件库中有即可,但需要注意合理选取。

三.设计采用的方案评析:
由于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以及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本身要求较高且比较复杂,电路的参数也难算,而集成运放的电路用一定的生产工艺将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电容以及他们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整个电路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

它具有高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等多方面的优良性能,且其参数比较容易算,所以这次设
计的放大器用的都是集成运算放大器。

四.设计原理:
放大器是应用广泛的基本模拟电路,主要用于小信号的放大,基本性能指标有增益系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带宽)等,依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用不同的集成运放作为放大器件,不同的集成运放其增益带宽积为不同的常数,输入电阻决定于第一级、输出电阻决定于最后一级。

对于实用的电压放大电路,通常要求其输入电阻大,以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使其获得尽可能的输入电压;输出电阻小,有足够强的带负载能力;电压放大倍数大,即有足够的电压放大能力。

而单管放大电路很难满足上述性能要求。

因此采用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有多种耦合方式,本设计采用阻容耦合。

另外如果放大级数过多的话会使其通频带变窄,放大电路的级数愈多,频带愈窄,所以尽量不要采用过多级数的放大电路。

五、放大器设计基本电路:
基本正相放大电路如下:
1.0kΩ
该电路的电压增益为Av=R1+R2/R2,且其输入电阻Ri趋向无穷大,输出电阻Ro趋向于零。

基本反相放大电路如下:
该电路的电压增益为Av=R1/R2,且其输入电阻Ri=R2,这个特点可用于要求输入电阻为订值的电路。

仪用放大电路如下:
该电路的电压增益为Av=Av1*Av2=(R1+R2+R3/R1)*(-R6/R4),该电路可大大提升共模抑制比。

带通滤波电路如下:
该电路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低通滤波电路,控制fH ,
fH=1/(2*3.14*R1*C1),电容C2和电阻R2组成高通滤波电路,控制
1.0kΩ
¸
fL,fL=1/(2*3.14*R2*C2)。

六、设计原理图:
电路1:
电路2:
电路3:
电路说明:
(1)三个电路都采用阻容耦合的方式决定高低截止频率构成设计要求的通频带。

电路1、2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反相输入,电路3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反相输入。

电路一根据要求输入为100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增益40dB、输入电阻50Ω、输出电阻≤10Ω、通频带范围300Hz~4000Hz 该电路第一级采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控制电路的Ri=50Ω,然后再经两级放大反相和提高放大倍数,使增益达40dB ,输出电阻为很小,根据带宽的要求确定低通电阻R4=5KΩ,高通电阻R10=40 KΩ根据
上面提到的公式可以算出C1的值为10nF,C2的值为10nF。

(2)因为电路2根据要求输入为0.5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Ω,增益80dB即放大10000倍、输入电阻≥200KΩ、输出电阻≤50Ω、通频带范围20Hz~400KHz由于该电路属小信号放大电路,且要求其增益比较高、带宽比较大。

题中的输入信号只有0.5mv,是一个非常小的信号,极易受到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在电路的输入端采用op运放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模增益,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400KHz。

所以电路第一级采用仪用放大电路,该放大电路可大大提升电路的共模抑制比达到设计要求。

然后再经两级放大反相和提高放大倍数,使增益达80dB ,输出电阻为很小,根据带宽的要求确定低通电阻R5=200Ω,高通电阻R10=2.8KΩ根据上面提到的公式可以算出C1的值为50uF,C2的值为100pF,。

(3)电路3中根据要求输入为10mV的正弦信号,负载电阻1K
Ω,增益60dB、输入电阻10KΩ、输出电阻≤20Ω、通频带范围500Hz~10KHz,要求增益可调,调节步进10dB。

该电路第一级采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控制电路的Ri=50Ω,然后再经三级放大反相和提高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为很小,根据带宽的要求确定低通电阻R3=2.7KΩ,高通电阻R10=2KΩ根据上面提到的公式可以算出C1的值为100nF,C2的值为10nF。

并且该电路采用一个2端开关J4和一个6端开关J3实现步进10dB。

当J4的19节点导通时,J3依次接节点9,11,14,15实现增益依次为10dB,20dB,30dB,40dB的步进,然后J4换10节点导通J3依次接节点2,17实现增益依次为50dB,60dB,由此可实现增益步进10dB
仿真结果及相关参数测试:
在仿真软件中,连接好原理图及标明相关元器件型号,引入信号源,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相关参数,若有问题,测认真分析原理图,及时修改。

电路1的仿真结果:
1幅频响应
2、相频响应
3、波形图
实验测得参数:
截止频率点增益:300hz:36.974db 4000hz:36.873db
最大增益值:39.784db.输入电阻Ri= 70.7mv/1.412mA=50.07Ω输出电阻:Ro=(V o/Vl-1)*Rl=(5.766v/5.653v-1)*1000≈20Ω
电路2的仿真结果:
相频响应、幅频响应以及波形图如下所示
实验测得参数:
截止频率点增益:20hz:76.933db,400khz:76.953dB,增益最大值:80.14db
输入电阻Ri=354uV/1.482n A≈239kΩ输出电阻R o<50Ω共模抑制比KCMR≈84/0.05=1680
电路3的仿真结果
仿真后增益为10dB波形及波特图如下:
增益增加10dB变为20dB波形及波特图如下:
增益增加10dB变为30dB波形及波特图如下:
增益增加10dB变为40dB波形及波特图如下:
增益增加10dB变为50dB波形及波特图如下:
增益增加10dB变为60dB波形及波特图如下:
试验测得参数:
输入电阻: Ri= 7.07mV/706.718n A≈10kΩ
输出电阻:Ro=(V o/Vl-1)*Rl=(510.02nV/502.26nV-1)*1000≈15.45Ω
七、硬件设计及焊接测试(信号发生器)
1、原理图及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
2、硬件制作需要的元器件清单
3、焊接最后的电路板为
4、调试
1,最后波形为:
方波
三角波
正弦波
5、硬件测试所得参数(信号发生器):
频率f范围:min f=56.4399HZ,max f=1.1371KHZ
幅值(峰-峰值):方波:10.4V 三角波:8.3V 正弦波: 8.56V
八、遇到问题及解决:
故障一:正弦波起振缓慢或不起振。

原因分析:起振条件不满足,反馈电流太小。

排除方法:增大反馈电阻Rf,调节反馈系数。

故障二:正弦波起振后顶部和底部同时失真,产生近似方波的不规
则波形。

原因分析:反馈电流过大。

排除方法:调节反馈系数,减小反馈电阻Rf。

故障三:频率增大时,正弦波和方波幅度不变,三角波幅度明显减小。

原因分析:积分电路的积分时间常数通常是保持不变的,随着方波信号频率的改变,积分电路输出的三角波幅度将同时改变。

排除方法:改变积分时间常数的大小。

同步减小C2或者R18,延长积分时间。

故障四:三角波顶部或底部失真。

原因分析:1.方波信号边沿失真。

2.积分电路时间常数选取不当。

排除方法:1.在方波信号输出端增加稳幅电路。

2.改变积分时间常数的大小,或者选择一大电阻(300K 左右)与积分电容C2并联,调节三角波线性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