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的用法
虚词以的用法总结
虚词以的用法总结一、虚词以的基本概念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具有实际意义,但起到连接、修饰、补充、转折等语法作用的词。
而其中的“以”是常见的虚词之一。
我们常用它进行比拟、解释、表示原因或目的等。
二、表示手段或方式1. 以……为例:引出例子,作为说明。
例如:“以学习英语为例,不仅要掌握单词和语法,还要注重口语练习。
”2. 以上:表示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内容。
例如:“以上所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3. 以……说服:用某种论据来说服对方。
例如:“他用大量数据和事实来以理服人。
”4. 以……为准:表示依据或根据某一标准来进行。
例如:“我们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准,做出正确判断。
”三、表示比较或类比1. 以……来说:从某种情况或观点出发,进行分析或评价。
例如:“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减少碳排放。
”2. 不以为然:表示对某种言论或行为持怀疑态度或不赞同。
例如:“他对这个提议并不以为然。
”3. 以……来形容:用某种特点或方式来形容。
例如:“以激烈为形容词,来形容这场比赛是非常凶猛的。
”四、表示目的或结果1. 以便:为了方便、使得后续行动更顺利。
例如:“请您把资料发送给我,以便我能及时处理。
”2. 以上各分:表示前文所述的所有部分加在一起。
例如:“以上各分之和等于总数。
”3. 不以为意:表示对某种情况持不介意或漠视的态度。
例如:“尽管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但他并不以为意。
”五、引出论点或解释内容1. 以下:表示引出新的内容或进行解释补充。
例如:“以下是我的观点,请听一下。
”2. 无法自拔/难以扭转/难以想象等“难”字结构:表示某种状态无法改变或发生的情况无法预料。
例如:“他因痴迷游戏而无法自拔。
”六、总结与启示虚词“以”的用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仔细理解。
掌握了虚词“以”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加语言的灵活性。
在写作中,适当运用这些搭配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加丰富有力。
希望本文总结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及例句导言在文言文中,"以"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本文将介绍"以"的基本用法,并提供一些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用法一:标志手段或方法"以"可以表达一种手段或方法的意思,常常与动词连用。
例句:1.以巧妙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
2.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3.以言辞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用法二:表示目的或用途"以"可以表示某个行动或状态的目的或用途。
例句:1.以学习为目的,每天坚持阅读。
2.以保护环境为使命,大家共同努力。
3.以守规矩为准则,树立良好的行为范例。
用法三:表示比较或相对"以"也可以用来表达比较或相对的意义,常与另一个对象或标准相对应。
例句:1.以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理?2.以他的实力而言,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
3.以往的比赛记录来看,他并不是无敌的。
用法四:表示根据或按照"以"在文言文中还经常用来表示根据某种标准或规则来进行某种行动。
例句:1.以法律为准绳,处理各类纠纷。
2.以前辈的经验为指导,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以自然规律为依据,推理出这个结论。
用法五:表示时间或条件"以"还可以表示时间或条件,常与时间词或条件词连用。
例句:1.以春风为信,盛开的花朵迎接新的一天。
2.以万一发生意外,我们应该怎么应对?3.以能够及时完成任务为前提,我愿意接受挑战。
用法六:表示程度或范围最后,"以"还可以表示程度或范围的意思。
例句:1.以力所能及的程度,尽力帮助他人。
2.以小见大,从细节中寻找整体的问题。
3.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微小的变化。
结语以上是关于文言文中"以"的不同用法及一些例句。
通过学习这些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和意思,并能够更准确地运用"以"这个词汇。
以字用法的归纳
以字用法的归纳有:
1.作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方式或依据。
例如:
以(之)为,以(之)成,以(之)起,以(之)为道,以(之)为名等。
2.作为连词,表示原因、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故,以然,以是,
以可等。
3.作为连词,表示时间上的起始、继续或结束。
例如:以时,以
次,以终等。
4.作为动词,表示用、使用。
例如:以手代足,以口代目等。
5.作为动词,表示认为、以为。
例如:以是观之,以其自重而笑
人,自以为了不起等。
6.作为副词,表示已经、已经完成。
例如:久已、早已等。
7.作为副词,表示程度或程度较轻。
例如:稍、略等。
8.作为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例如:以便、以便于等。
9.作为连词,表示转折或让步。
例如:虽然、尽管等。
10.作为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例如:以及、而且等。
“以”字的用法
“以”字的用法(一)“以”字作介词的用法1、表示工具的用法: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2、“以”字表示凭借的用法: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3、“以”字表示所处置的对象的用法: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4、“以”字表示时间、处所的用法: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以”字表示原因的用法: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以”字表示依据的用法: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二)“以”字作连词的用法:1、“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的用法: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2、“以”字表示承接关系的用法: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3、“以”字表示目的关系的用法: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4、“以”字表示因果关系的用法: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以”的文言文用法总结
文言文“以”的用法
“以”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以下是对“以”的用法进行总结: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用”、“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以利累形(用利益牵制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先头部队的奖品。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用作连词:表示顺承、并列、转折等关系,结合用法不同,可分别译为“而”、“又”、“而且”、“却”、“是用来”等。
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地势平坦而且离楚国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游褒禅山记》)。
3.用作动词:相当于“认为”,可译为“认为”。
例如:“皆以美于徐公。
”(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4.用作代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把”、“用”;表示所针对的对象,可译为“敌”、“对象”、“方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
例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虚词以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以的用法
1. “以”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呀,就像“以勇气闻于诸侯”,这里的“以”不就是凭借勇气在诸侯间出名嘛,这多好理解呀!
2. “以”还能用来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或方法呢,比如说“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不就是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嘛,是不是一下子就懂啦?
3. 你知道吗,“以”还能表示因果关系哟!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因为外物而欢喜或悲伤呀,这不是很妙吗?
4. 哎呀,“以”也可以表示时间、处所呀,“以八月十三斩于市”,多清晰地说明了时间和处所呀!
5. 嘿,“以”还能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呢,就像“拥火以入”,这多形象呀!
6. 还有呀,“以”可以用来表示目的,“作《师说》以贻之”,就是写《师说》来赠给别人呀,简单吧!
7. 哇塞,“以”甚至能表示承接关系呢,比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多自然呀!
总之啊,“以”的用法可真是丰富多样呀,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以字的用法及例句
以字的用法及例句1. 语文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以"字:"这个字可有意思了,它就像个百变小精灵,变化多端,用法特别多。
"2. "来看第一个用法,表示用、拿的意思。
比如'以笔写字','以水洗手'。
小明,你能造个句子不?" 小明站起来:"我以毛巾擦脸!"3. "还可以表示把。
当作,像'以茶代酒','以校为家'。
"小红举手:"老师,'以貌取人'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对极了!"4. "这个'以'字还能表示按照、依照的意思呢!比如'以理服人','以法治国'。
"老师笑着说,"就像咱们上课要以课表安排时间一样。
"5. 小李突然问:"那'以后'里的'以'是什么意思啊?"老师说:"这是表示时间范围,还有'从今以后'、'以前'、'以来'都是这样用的。
"6. "还有更有意思的用法,表示目的,比如'以此为戒','以观后效'。
"老师说着,"就像妈妈总说'以身作则',就是要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7. "来看看表示原因的用法:'以病为由','以。
之故'。
"小华插嘴:"哦!就像我同桌总以头疼为借口不写作业!"全班哄堂大笑。
8. "这个字还能和其他词组合,造出新词语呢!像'以为'、'以及'、'以免',用得可多了。
以在文言文当中的所有用法
以在文言文当中的所有用法
【汉字】以
【拼音】yĭ
【部首】人
【释义】
①<动>用;使用。
《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②<动>做。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动>认为。
《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
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与赵俱死。
”。
文言文中“以”字用法详解
文言文中“以”字用法详解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用作介词,表示工具、方式、方法、依据、按照、原因等,例如:“以刀
劈狼首”(《狼》),“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时间、原因等,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3.用作副词,表示时间、程度、范围等,例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
之私人”(《五人墓碑记》),“早暮以来而复”(《赤壁赋》)。
4.用作动词,表示认为、以为、用等,例如:“寡人以为偿君之惠未为过量”
(《烛之武退秦师》),“以为乐”(《醉翁亭记》)。
以上是“以”字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实际上它的用法还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以的用法及例句
以的用法及例句
1. “以”可以表示用、拿的意思啊。
比如说“我以这支笔来写字”,这里就是用这支笔的意思呀。
2. “以”还能表示凭借、依靠呢!就好像“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成功”,不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嘛!
3. 咱说“以”也可以表示按照哦。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不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嘛,这很容易懂吧!
4. 嘿,“以”能表示因为呀。
像“她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了”,就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请假的呢,这不难明白吧!
5. 还有呢,“以”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呢。
比如说“以三天为期”“以东边为界”“以五十为限”,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6. “以”也能表示目的呀,例如“我们要以提高成绩为目标努力”,就是为了提高成绩而努力呢。
7. 最后啊,“以”在一些固定搭配里也很常见呀,像“以身作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做出榜样呀。
怎么样,这下对“以”的用法清楚多了吧!
我的观点结论:“以”的用法可真是丰富多样呀,通过这些例子,大家应该能更好地掌握了吧!。
“以”字的用法总结
“以”字的用法总结
1.表示手段或方法:“以……为手段/方法”,表示使用其中一种手段或方法来达到一些目的。
例如:以钓鱼为乐。
2.表示基准或标准:“以……为基准/标准”,表示以一些事物作为参考或衡量的标准。
例如:以平均成绩为基准,评定学生的学习水平。
3.表示条件或前提:“以……为条件/前提”,表示一些条件或前提是实现一些目标或行为的基础。
例如:以健康为前提,才能实现幸福生活。
4.表示动作的方式或方式的转变:“以……方式”,表示一些动作所采用的方式或方式的转变。
例如:以站姿为准备动作,开始跳舞。
5.表示按照或根据:“以……为准/按照……”,表示根据一些事物或准则进行行动或决定。
例如:以客观事实为准,进行分析和判断。
6.表示时间:“以……为限”,表示时间的限定。
例如:以明天为限,完成这项任务。
7.表示比较:“以……为比”,表示以一些事物作为比较对象。
例如:以他为比,我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进步空间。
“以”的用法
“以”的用法“以”象形字,本义是“用”的意思。
“以”的用法有很多,大体上有名词、动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用法。
下面介绍的是以第一单元中的文章为例,关于“以”的具体用法的归纳。
一.“以”做介词的用法1“以”做介词,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抽象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1)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墨子·非攻》)(2)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人不知黑白之辩矣。
(《墨子·非攻》)(3)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人不知甘苦之辩矣。
(《墨子·非攻》)(4)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五蠹》)(5)而诸先生以文学取,而群侠以私剑养。
(《五蠹》)(6)富国以农。
(《五蠹》)(7)可得以富也、可得以贵也。
(《五蠹》)(8)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斩首为勇。
(《五蠹》)(9)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于内;救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
(《五蠹》)(10)事成则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
(《五蠹》)(11)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五蠹》)(12)奚以知其然也?(出自《北冥有鱼》)(1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14)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吕氏春秋·察传》)(15)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吕氏春秋•察传》)2“以”做介词,引入行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实物,在意义上可译成现代汉语的“用”,“凭借”或“拿”。
(1)愿以境内累矣!(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2)臣以神喻而不以目视。
(《庄子·庖丁解牛》)(3)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庄子·不龜手之药》)(4)客得之,以说吴王。
(《庄子·不龜手之药》)(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冥有鱼》)(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7)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以的常见用法及意义
以的常见用法及意义
1. 以作为介词,表示手段、方式、标准等意思,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表示手段或方式:以电脑为工具,以写作为生活。
- 表示标准或条件:以往年龄为准,以表演水平评分。
- 表示基准或比较对象:以他的水平来说,他还很年轻。
- 表示身份、职业等身份特点:以老师的身份,以摄影师的眼光。
2. 以可以是动词意思的主要部分,表示使用、利用的意思。
- 以墨水在纸上写字。
- 以双脚行走。
3. 以可以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 我起床很早,以免迟到。
4. 以可表示“用……作为基础”、“以……为例”等意思。
- 以这本书为基础,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 以中国为例,人口众多。
- 以我的观点,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5. 以还可以表示数量、程度的标准或单位。
- 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
- 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
总体来说,以常用于介词、动词、连词的地位,表示不同意义,有时候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具体意思。
以的用法及解释
以的用法及解释一、以的用法及解释在汉语中,“以”的使用非常丰富多样,它既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动词或助动词。
下面将详细介绍“以”的不同用法及其解释。
1. 介词“以”作为介词时,“以”通常表示目的、手段、原因或条件。
例如:“以学业为重”、“以爱心相待”等。
它可以引导短语作为动作的目标或标准,并且常与动词连用形成固定搭配。
此外,“以”还可用于表示范围、方向和比较等含义。
例如:“以南非为例”、“从微观到宏观”等。
2. 动词“以”作为动词,“以”通常表示运用、选择、看待等意义。
它后面可以接名词或句子作为宾语,表示基于某种标准或方式进行行动。
例如:“他们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这个项目。
”、“我愿意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此外,还可以与补足语共同构成“把A视作B”的结构,如“她把学习视作人生的第一要务”。
3. 助动词“以”在古代文言文中,我们经常见到“已”字的地方都可以用“以”字代替。
例如,“已弘汉风,至今以融习。
以故孔子云:人而不学,犹兽而无礼也。
”这里的“以”可以理解为“配合、遵循”的意思。
二、使用例句1. 以爱心相待,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2. 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社区发展项目。
3. 她把友善和善良视作自己的座右铭。
4. 我们切实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以造福后代。
5. 公司将以优质产品及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与支持。
三、结尾总结通过了解“以”的用法及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到日常表达中。
掌握正确的搭配和使用方式,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地传达出意思,还能体现出我们对于语言的细致观察和理解。
随着对汉语运用的不断提升和丰富,我们将在沟通交流中愈加得心应手,并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延伸阅读1.《辞海》——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
3.王力. 老子道德经解说.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7.以上为“以”的用法及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的用法主要有6种
以的用法主要有6种一、引言“以”的用法是中文语法中一个重要且常用的部分。
在汉语中,“以”可作为介词、连词、动词和补语等不同的词性出现,具有丰富的用法。
本文将介绍“以”的六种主要用法,并详细解释其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和应用。
二、“以…为”结构首先,“以…为”是“以”的常见用法之一。
这个结构指示了某个行动或状态的基准或标准。
例如,“以父母为榜样,我努力学习”表示父母是作者学习的榜样和依据。
此外,“以…为”还可以表示拿某个事物作为特定角度或视角来思考或观察。
例如,“以教育为出路,他努力奋斗”。
这里,把教育看作是找到出路的途径。
三、“以…而言”结构第二,“以…而言”也是常见的使用方式,强调从某种观点或立场来看待某件事情。
比如,“以学生而言,积极参加活动可以锻炼能力。
”这里表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积极参加活动对于培养能力很重要。
“以…而言”还可以表示从某种标准或范围考虑某个问题。
例如,“以月薪2000元以上的人群而言,房价较高。
”这里指出对于月薪超过2000元的人来说,房价是相对较高的。
四、作为介词第三,“以”还可用作介词,表示依据、基础或手段等方面。
例如,“以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并不难。
”这里指出根据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并不困难。
此外,“以…为例”的结构中的“以”也是介词的一种用法。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
”这里表示作者将自己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
五、作为连词第四,“以”还可以用作连词,表示条件或契机。
例如,“以天气晴朗为条件,我们决定去郊游。
”这里表示出发郊游所依据的条件是天气晴朗。
六、“以…应之”第五,在古代文献中,“以…应之”是常见的使用方式。
“应”在这里引申为契合、符合的意思。
“言者无罚, 則民則足法; 欲規章賜民, 必當公正以應之。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段。
意思是说当说话者没有受到惩罚时,人民就会遵守法律;要想制定法规,就必须公正以便符合民众的期待。
七、作为动词最后,“以”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借助或使用某种手段达到目的。
以字的用法
以字的用法“以”是文言使用频率很商的一个虚词,仅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就有18处之多,表意复杂、现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对其辨析如下。
一、作介词。
“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
可译为“用”、“拿“、“根据”等。
例如:①不用.则以纸帖之。
(《活扳》)②今以蒋氏现之,犹信。
((捕蛇者说))例①用“以”引进“帖”的工具“纸”,“以”译为“用”。
例②介词“以”引进“观”的凭借“蒋氏”(的遭遇),可译为“根据”。
2.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
作“因为”、“由于”解释。
例如: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例①“以”引进“存”的原因“捕蛇”,“以”译为“由于”。
例2“喜”、“悲”的原因是“物”、“己”,“以”可译作“因为”。
3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例如: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例①是“把大事寄托给我”;例②“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二、作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表目的时,有点像现代汉语里意义很虚的“来”字;表结果时,有“以至”的意思。
例如,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例①“开张圣听”的目的是“光先帝遗德”。
“以”可作“来”;例②“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结果是“塞忠谏之路”,“以”译为“以至”。
三、作副词,同“己”。
例如: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通“已”,意即“已经”。
“固以怪之”也即本来已经感到奇怪。
四、助词。
和“上”、“下”、“东”、“西”、“往”、“来”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等,为现代汉语沿用,可以不译。
例如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虚词以的用法及例句意义
虚词以的用法及例句意义
“以”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它有多种用法和意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用法和例句:
1.表示手段或方法:
-以……方式/方法(以书面形式)
-以……为手段(以交流来解决问题)
-以……为工具(以音乐为工具)
例句:以现金支付账单是最常见的方式。
2.表示原因或理由:
-以……为理由(以学业为理由请假)
-以……而得以(以雨水为养料而得以生长)
例句:以过去的经验来看,这个方案不太可能成功。
3.表示范围或界限:
-以……为基础(以事实为基础)
-以……为限(以时间为限)
例句:以往的销售记录为基础,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
4.表示比较或对比:
-以……为标准(以成功为标准)
-以……与……相比(以往与现在相比)
例句:这款产品以性价比高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5.表示时间或顺序:
-以……开始(以早晨开始工作)
-以……为基准(以会议开始为基准)
例句:以后我会尽量避免迟到。
6.表示估计或推测:
-以……为例(以他的情况为例)
例句:以她的成绩,她应该能进入一所好大学。
以上只是“以”的一些常见用法和意义,根据具体语境不同,“以”可以有更多的用法和意义。
以的用法
一、作介词用。
“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
可译为“用”、“凭”、“根据”等。
例如:★以刀劈狼首。
——(蒲松龄《狼》)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
★以我酌油知之。
——(欧阳修《卖油翁》)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凭借(或根据)“酌油”,可译为“凭借”。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把”。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例句中“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以告富者。
——(彭端淑《为学》)译文: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富和尚。
二、作连词用。
只表顺接,不表转折。
1、表原因,作“因为”、“由于”解。
例如:★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译: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用“文”做他的谥号。
2、表目的,作“(用)来”解。
例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译: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表结果,作“以至”解。
例如:★以至于寸。
——(范晔《乐羊子妻》)译:以至达到一寸。
三、作副词用。
相当于“己”,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结束,可译成“已经”。
例如:★以啮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译:(假设)已经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治好了。
四、作代词用。
表示指代,可译作“这”、“这样”。
例如:★子贡曰:“无以为也!”——(《论语·子张》)译:子贡说:“不要这样做!”当然,“以”字的用法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和教材篇目,不再赘述,留待读者自己理解和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连词 连词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赵亦盛设兵以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还军霸上, 因为 藉以 以便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以及 以 夫夷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
用 认为、 认为、以为 行事 如、及 缘故 此 太、甚 通 “已”
5.介词 介词
以刀劈狼首 何以战 余船以 余船以次俱进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岂可一切拘以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也 赵王岂以 赵王岂以一璧之固欺秦也 从是以 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指从此以 指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 拿、用 凭、靠 依、按 在 于,用 由于 表时间界限 表地点界限
捕蛇者说)) ②今以蒋氏现之,犹信。((捕蛇者说 蒋氏现之,犹信。 捕蛇者说
以
1.作介词 作介词
以
1.作介词 作介词
以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介词 作介词
以
1.动词 动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皆以美于徐公 视其所以 视其所以 虽乘奔御风不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名词 名词 何其久也?必有 必有以 何其久也 必有以也 3.代词 代词 妾惟以一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 妾惟以一子一女 奈何弃之匈奴 4.副词 副词 三月无君则吊,不 三月无君则吊 不以急乎 固以怪之矣
以
1.作介词 作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可译为“用”、“拿“、“根据” .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可译为“ 根据” 例如: 等。例如: ①不用.则以纸帖之。(《活扳》) 不用. 纸帖之。 《活扳》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径寸之木 《核舟记》
以刀劈狼首 (《狼》) 《 拿、用 “根据” 根据” 根据 “用”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