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访问数据库及综合性实验练习

合集下载

实验:数据库的连接与访问

实验:数据库的连接与访问

实验一数据库的连接与访问(分两次实验完成)实验目的:1)掌握的常用对象2)掌握常用的程序编写方法3)能够实现简单的查询和数据更新功能注意:注意查看红色字体部分内容。

是.NET Framework中的一系列类库,提供了在.NET开发中数据库所需的操作的类。

在.NET应用程序开发中,C#可以使用。

可以将看做是一个介于数据源和数据使用者之间的转换器,如图1所示。

接收使用者语言中的命令,如连接数据库、返回数据集等,然后将这些命令转换成可以在数据源中正确执行的语句。

图1 的功能示意图一、 命名空间及其常用类体系结构的类包含在System.Data命名空间中(命名空间相当于一个容器,它包含一组定义的类或结构,命名空间也可以嵌套在另一个命名空间中。

.NET类库提供了很多类,根据类的功能不同,又划分了很多命名空间,而这些命名空间大多数有一个顶级的命名空间System。

其中System.Data命名空间提供对表示结构的类的访问),根据功能划分,System.Data又包含了多个子空间。

System.Data命名空间及其子空间所包含的常用类如表1所示。

表1 System.Data命名空间及其子空间的常用类二、数据库访问实验内容:一、设计如下图所示窗体图2 学生注册信息管理的窗体设计建立上述窗体的过程如下:(1)启动Visual Studio 2008,然后文件->新建项目,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

图3 新建项目对话框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左侧的项目类型为“Visual C# --Windows”,右侧的模板中选择“Windows 窗体应用程序”,下面输入项目的名称例如studentmis,并设置好存储路径,然后点击确定,生成如图4所示的Form1窗体。

图4 Form1窗体然后在工具箱(如果工具箱未显示,则需要点击视图->工具箱)中,分别从“数据”、“容器”、“公共组件”工具箱中拖放DataGridView控件、Pannel控件、Lable控件、Combox 控件、TextBox控件、Button控件到该窗体中,并修改相应的Name属性。

数据库实验内容-答案

数据库实验内容-答案

实验内容:实验一:数据库的操作使用Management Studio和sql语句分别完成以下操作:1.创建一个名为“SM”的数据库,数据文件初始大小为3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按10%;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2MB,数据大小不受限制,按1MB增长。

create database smon(name='smdata',filename='e:\smdata.mdf',size=3,maxsize=50,filegrowth=10%)log on(name='smlog',filename='e:\smlog.ldf',size=2,maxsize=unlimited,filegrowth=1)2.修改数据库“SM”,将数据文件名改成“sm_data”,初始大小改成5MBalter database smmodify file( name='smdata',newname='sm_data',size=5)3.分别查看数据库“SM”,该数据库中的文件和文件组。

exec sp_helpfile smexec sp_helpfilegroup sm4.删除数据库“SM”。

drop database sm实验二:创建表1. 在数据库SM中创建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选课表scstudent(sid,sno,clno,sname,ssex,sage,sbir)说明:sid int identity(1,1) 序号sno 为主关系键,为字符类型学号clno 字符类型,班级号sname 字符类型,并不为空ssex 字符类型,check的值的范围为男女sbir 日期类型出生日期sage int;use smcreate table student( sid int identity(1,1),sno char(10) constraint pk_st primary key,clno char(10),sname varchar(20) not null,ssex char(2) constraint ck_ssex check(ssex in('男','女')),sbir datetime,sage int)course(cno,cname,ccredits,ctno,cpno,ctime)说明:cno 字符类型,主关系键cname 字符类型,唯一键ccredits 学分,精确数值型,精确长度为2,小数位为1ctno ,cpno 字符类型ctime 整型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4) constraint pk_c primary key,cname varchar(20) constaint uk_cname unique,ccredit decimal(2,1),ctno char(2),cpno char(4),ctime tinyint)sc(sno,cno,score)说明:sno+cno为主键,并且sno是student的外部键,cno是course的外部键。

数据库原理_实验五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_实验五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
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1. 实验的目的
1)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

2)完成作业的上机练习。

2. 实验内容
要求:在SQLSERVER2000中利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SQL对登入账号,用户的创建修改与删除。

2)通过SQL对角色管理,以及角色中添加用户。

3)对角色和用户数据的授权和权力回收
3. 实验步骤
1)复制生成xscj数据库的代码并运行。

2)创建登入账号和用户名s1,s2,t1,t2,l1,l2密码与账号相同默认登入访问xscj数据库。

3)创建角色student,teacher,leader。

4)为角色student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拒绝修改和删除这三个表的权力
5)为角色teacher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以及对SC表的修改,插入更新的权力, 拒绝修改student表和course表的权力
6)为角色leader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以及对student表、course 表修改,插入更新的权力,拒绝修改和删除表SC的权力
7)将s1,s2加入student角色
8)将t1,t2加入teacher角色
9)将l1,l2加入leader角色
10)分别以s1,t1,l1登入服务器验证对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相应权限的验证。

数据库实验五六1

数据库实验五六1

实验五视图、索引及数据更新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的方法,熟练掌握SQL的应用,熟练掌握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的使用,为后继学习作准备。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1.了解并掌握SQL查询分析器及企业管理器的使用;2.掌握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三、实验原理SQL语言应用。

四、实验步骤:(1) 启动Oracle的SQL Developer或者SQL Plus,或者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2) 对于Oracle11g的SQL Plus需要进行登录,对于Oracle11g的SQL Developer需要进行建立连接。

1 建立索引建立唯一索引:例3.1 为学生选课数据库中的Students,Courses,SC三个表建立索引。

其中Students表按Sname升序建唯一索引,Courses表按Cname升序建唯一索引,SC表按Sno(学号)升序和Cno(课程号)号降序建唯一索引。

查看自己建立的索引:2 删除索引例3.2 删除基本表SC上的Rep_SCno索引。

然后查询看索引是否还存在。

理解索引的意义。

例3.3 删除基本表student上的Rep_Sno索引。

3 建立视图例3.4 建立数学系学生的视图C_Student,并要求进行修改和插入操作时仍需保证该视图只有数学系的学生,视图的属性名为Sno,Sname,Sage,Sdept。

例3.5 建立学生的学号(Sno)、姓名(Sname)、选修课程名(Cname)及成绩(Grade)的视图Student_CR。

例 3.6定义一个反映学生出生年份的视图student_birth(sno,sname,s_birth,ssex,sdept)。

视图建立后,使用命令查询自己创建的视图:4 查询视图例3.7 在数学系的学生视图C_Student中找出年龄(Sage)小于20岁的学生姓名(Sname)和年龄(Sage)。

例3.8 在Student_CR视图中查询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学号(Sno)、姓名(Sname)和课程名称(Cname)。

数据库课程实验报告_实验五_学生、选课、成绩简易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实验报告_实验五_学生、选课、成绩简易管理系统

实验五编程实施学生、选课、成绩简易管理系统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编程扩展“学生选课系统”的功能。

2.进一步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使学生、教师和课程表具有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数据的功能。

2.学生根据开设的课程进行选课.3.教师根据学生所选课程进行成绩登录。

4.各类统计分析,比如平均成绩。

系统说明:学生:可以进行选课、退课、查分、查看学生自己的信息、修改自己的密码。

教师:可以查询已选学生、登分、查看教师自己的信息、修改自己的密码。

管理员:可以增加和删除课程、学生、教师等信息,可以查看和修改学生、教师密码,可以注册和注消学生、教师,有所有学生的功能,能够查询教师信息。

部分窗口如下:部分代码如下:如查分代码如下:通过datawindow中通过学号可以查看自己成绩。

dw_1.reset()dw_1.settransobject(SQLCA)dw_1.retrieve(user)dw_1.object.datawindow.readonly="yes"三.上机体会。

进一步掌握了开发管理系统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使用PowerBuilder开发环境提供的工具建立应用程序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应用PowerBuilder提供的调试程序进行应用程序的调试。

实验六SQL Server 2000高级技术的使用一.目的与要求1.练习存储过程的建立和使用。

2.学会触发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存储过程的建立和使用。

(1)创建存储过程,使其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所提供的学号参数,返回该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

(2)查看和修改存储过程;(3)使用存储过程;(4)删除存储过程。

2.触发器的建立和使用(1)创建两个触发器,分别具有如下功能:a.将删除的学生选课信息转移到存档学生选课表中;b.在修改学生成绩时,要求修改后的成绩一定要比原来的成绩高;(2)查看和修改触发器;(3)使用触发器;(4)删除触发器;3.为实验五设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通过调试验证其正确性。

实验5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含答案)

实验5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含答案)

实验五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安全性的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中有关用户登录的认证以及管理办法;2.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库存储控制机制的理解,通过自主存取控制进行权限管理,熟悉SQL Server中角色管理;3.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安全性的理解,熟悉视图机制在自主存取控制上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设置SQL Server的混合安全认证模式。

在SQL Server中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设置安全认证模式。

2.在SQL Server中,利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创建一个名为“U1”的登录用户和数据库用户,密码为111,并允许其登录S-T数据库。

3.在SQL Server中,利用代码创建一个名为“U2”的登录用户,密码为111;其相应的数据库用户名为lucky,并允许其登录S-T数据库。

4.用“u1”用户名登录后,执行对students表的查询操作,说明执行结果,并分析原因(建议:在启动一个SQL Server 2008窗口)。

分析:没有对u1进行其他操作的授权,只能登录而不能进行插入,修改等操作5.将students表的操作权限select和insert赋予数据库用户u1,并允许其向其它用户授权。

6.以“u1”用户名登录,执行对students和teacher表的查询操作,将该运行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对比第4题,对U1进行授权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7.执行下列代码后,分析用户u2能否对s_t数据库的student表进行select 和update操作,为什么?并用相应的语句验证。

分析:首先grant给public组赋予了查询,插入,更新权限,然后给lucky用户赋予了对S表的所有权限,然后又revoke收回了lucky的权限,但并没有收回public组的权限,而deny却收回了lucky的更新权限,故查询可实现,而更新不可实现8.以sa登录数据库,在s_t数据库的stc表上创建选修了课程B001的视图st_view。

数据库实验及其答案

数据库实验及其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报告书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一:数据定义/数据操纵语言[ 实验日期 ] 2011 年 4 月 10 日[ 实验目的 ]熟悉SQL SERVER上机环境;熟练掌握和使用DDL语言,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熟练掌握和使用DML语言,对数据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 实验内容 ]1.先建立数据库:STUDENT用两种方式建立:在查询分析器中以DDL语言方式建立.步骤为:先在指定的地方建立放置数据库文件的文件夹(如学生数据库),然后将建立的数据库文件放到指定的文件夹中.2.SQL数据定义语句:例1-1: (建立数据库表) 建立教学数据库的四个数据库表,其中Student表中不包含SSEX(C,2) 字段,Sname 字段为Sname(C,8)且可为空。

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5) primary key,SNAME char(8) NULL,SDEPT char(2),SCLASS char(2),SAGE smallint)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3) primary key,CNAME char(16),CTIME smallint)create table Teach(TNAME CHAR(8),TSEX CHAR(2),CNO CHAR(3),TDATE smalldatetime,TDEPT CHAR(2)) create table Score (sno char(5),cno char(3),Score float);例1-2: (修改数据库表) 在Student表中增加SSEX(C,2) 字段。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SEX char(2)例1-3: (修改数据库表) 将Student表中把Sname 字段修改为Sname(C,10)且为非空。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问题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

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问题三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

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

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ODBC接口库和ODBC驱动程序来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载ODBC接口库。

2. 初始化ODBC环境。

3. 建立数据库连接。

4. 执行SQL语句。

5. 关闭数据库连接。

6. 释放ODBC环境。

问题九ODBC接口库是一组API函数,用于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数据库全部实验作业

数据库全部实验作业

实验一Access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用Access的启动、退出方法。

(2)初步熟悉Access界面及使用方法。

(3)对Access根据需要进行初步的设置。

2、实验内容(1)启动Access的三种方法。

(2)退出Access的四种方法。

(3)观察并了解Access窗口界面。

刚进入Access时,有7项菜单。

Access窗口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任务窗格、数据库窗口和状态栏等。

分别查看相应的栏目。

(4)任务窗格的显示与隐藏。

选择“视图”——“任务窗格”命令,加上或者取消对号,显示或者隐藏任务窗格。

3、实验报告(1)如何启动Access?有几种方法?(2)按键退出Access,对应的键是什么?(3)如何显示任务窗格?分析任务窗格有哪几项任务?实验二数据库的设计1、实验目的和要求(1)初步熟悉Access中数据库及表的概念。

(2)了解交互方式建立数据库、表的过程。

2、实验内容教学管理题示:学生实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民族、籍贯、简历、登记照,每名学生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专业包括专业编号和名称,一个专业属于一个学院,一个学院可以有若干个专业。

学院信息要存储学院号、学院名、院长。

教学管理还要管理课程表和学生成绩。

课程表包括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每门课程由一个学院开设。

学生选修的每门课程获得一个成绩。

(1)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仔细分析题目,设计E-R模型和关系模型。

(2)数据库设计在E盘下建立文件夹“教学管理”,新建数据库,命名为“教学管理.MDB”,保存在“E:\教学管理\”文件夹中。

表包括学院、专业、学生、课程和成绩。

设计表结构,并保存。

(3)输入表记录3、实验报告(1)画出E-R图。

(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3)写出表结构。

实验三Access窗口基本操作以及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操作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Access常见的几种功能的设置方法。

(2)掌握数据库窗口的几种设置方法。

数据库实验示例带答案

数据库实验示例带答案

示例1实验一实验名称:SQL语句的应用(6课时)一、实验目的通过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建立表。

模式为人事表、客户表、销售表、销售明细表、产品表。

理解数据库模式的概念,理解主键约束、外键约束、UNIQUE约束和CHECK 约束。

通过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建立表间的约束。

将得到的表生成脚本,保存。

二、实验环境是MS SQL SERVER 2000的中文客户端。

三、实验示例create table employee1(emp_no char(5) not null,constraint emp_nochk check(emp_no like '[E-F][0-9][0-9][0-9][0-9]'),emp_name char(10) not null,emp_sex char(1) not null,constraint emp_sexchk check(emp_sex in ('m','f')),emp_phone char (13) not null,constraint emp_phonechk check(emp_phone like '([0-9][0-9][0-9])[0-9][0-9][0-9]-[0-9][0-9][0-9][0-9]'), emp_add varchar(60) not null,emp_salary char(5) not null,constraint emp_salarychk check (emp_salary between 60000 and 80000))go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建立五张表,每张表至少需要20条记录。

(1)/*员工人事表employee */(3)/*销售主表sales */(4)/*销货明细表sale_item */2、建立表的同时创建表的约束。

(1)为每张表建立主键约束。

数据库系统与应用教程(刘金岭)实验五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与应用教程(刘金岭)实验五参考答案

实验四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2. 简单查询实验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下列操作,在“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实现其数据查询操作:(1) 查询数学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from Swhere Sdept='MA'(2) 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distinct(sno)from sc;(3) 查询选修课程号为‘C2’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select distinct(sno),gradefrom scwhere cno='C2'order by grade desc,sno asc;(4) 查询选修课程号为‘C2’的成绩在80-90 分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乘以系数0.8 输出。

select distinct(sno),grade*0.8 as'sore'from scwhere cno='C2'and grade between 80 and 90;(5) 查询数学系(MA)或计算机科学系(CS)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select*from Swhere dept in('MA','CS')and sname like'张%';(6) 查询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no,cnofrom scwhere grade is null;3. 连接查询实验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并在“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实现下列数据连接查询操作:(1) 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她)所选修的课程。

select S.*,amefrom S JION sc ON s.sno=sc.sno JION c ON o=o(2) 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select s.sno,sname,cname,gradefrom S JION sc ON s.sno=sc.sno JION c ON o=o(3) 查询选修‘离散数学’课程且成绩为90 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及成绩。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五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五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五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据库实验五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高级操作,包括存储过程的创建与使用、视图的定义和应用、以及事务处理的原理和实践。

通过这些实验内容,提高我们对数据库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解决实际的数据库管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MySQL 80,开发工具为 Navicat Premium 12。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专业版。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存储过程的创建与使用1、创建一个名为`get_student_info` 的存储过程,用于根据学生学号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和专业)。

```sqlDELIMITER //CREATE PROCEDURE get_student_info(IN student_id INT)BEGINSELECT FROM students WHERE student_id = student_id;END //DELIMITER ;```2、调用上述存储过程,查询学号为 1001 的学生信息。

```sqlCALL get_student_info(1001);```(二)视图的定义和应用1、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_grade_view` 的视图,用于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

```sqlCREATE VIEW student_grade_view ASSELECT sstudent_id, sname, AVG(ggrade) AS average_gradeFROM students sJOIN grades g ON sstudent_id = gstudent_idGROUP BY sstudent_id, sname;```2、查询上述视图,获取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信息。

```sqlSELECT FROM student_grade_view;```(三)事务处理1、开启一个事务,向学生表中插入一条新的学生记录(学号:1005,姓名:_____,年龄:20,性别:男,专业:计算机科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及答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作业布置实验1 数据库的建立修改与删除完成以下实验报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1 数据库的建立修改与删除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0 或MS SQL Server 2008。

三、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 2000上机环境,学会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以及“查询分析器”的启动与退出;或熟悉MS SQL Server 2008上机环境,学会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启动与退出。

2.掌握建立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3.掌握查看和修改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4.掌握删除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四、实验内容(一) 规定内容1. 在用户方便的存储空间上建立存放用户数据库的文件夹。

本实验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文件夹:D:\SQL2000DB,再建立存放T_SQL 源代码的文件夹:D:\SQL2000DB\T_SQL 2.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学生课程数据库ST,参数如表1.1所示。

3.利用企业管理器查看ST数据库的属性。

4.使用T-SQL语句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ST,参数如表1.1所示。

5.使用T-SQL语句建立数据库JXDB,参数如表1.2所示。

6.使用T-SQL语句为数据库JXDB添加文件组JX_Group2,并为此文件组添加1个数据文件JXDB_Data4;添加1个日志文件JXDB_log1。

参数由用户自己设定。

7.使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JXDB中次数据文件JXDB_Data4的属性:文件初始大小改为5M,增长方式改为每次按20%增长。

删除日志文件JXDB_log1。

8.使用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JXDB。

(二) 自定内容五、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2 表结构的建立修改删除及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完成以下实验报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实验2 表结构的建立修改删除及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实验1-6参考答案

数据库实验1-6参考答案

数据库实验1-6参考答案实验⼀SQL Server使⽤初步⼀、实验⽬的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SQL Server2000的登录及注册。

3、掌握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法。

4、熟悉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

⼆、实验预习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你所知道的DBMS有哪些?答:DBMS是位于⽤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层数据管理软件。

常见的DBMS主要有:Oracle、db2、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SQLite、Firebird等等。

2、SQL Server 2000(2005)的安装步骤?答:以企业版安装为例,步骤为:将企业版安装光盘插⼊光驱后,出现以下提⽰框。

请选择“安装 SQL Server 2000 组件”出现下⾯对话框后,选择 "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

选择 "下⼀步",然后选择 "本地计算机" 进⾏安装。

在 "安装选择" 窗⼝,选择 "创建新的SQL Server实例..."。

对于初次安装的⽤户,应选⽤这⼀安装模式,不需要使⽤ "⾼级选项" 进⾏安装。

"⾼级选项"中的内容均可在安装完成后进⾏调整。

在 "⽤户信息" 窗⼝,输⼊⽤户信息,并接受软件许可证协议。

在“安装定义”窗⼝,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具”选项进⾏安装。

在“实例名”窗⼝,选择“默认”的实例名称。

在“安装类型”窗⼝,选择“典型”安装选项,并指定“⽬的⽂件夹”。

在 "服务账号" 窗⼝,请选择 "对每个服务使⽤统⼀账户..." 的选项。

在 "⾝份验证模式" 窗⼝,选择 "混合模式..." 选项,并设置管理员"sa"账号的密码。

数据库实验(查询的综合练习)[大全5篇]

数据库实验(查询的综合练习)[大全5篇]

数据库实验(查询的综合练习)[大全5篇]第一篇:数据库实验(查询的综合练习)实验六综合练习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SQL语句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查询成绩在80~90之间的记录2.查询至少有2个同学选修的课程名3.查询其他系中比“信息系”所有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名单以及年龄,并按年龄降序输出4.查询与学生“张立”同岁的学生姓名5.查询选修了两门以上课程的学生名单6.查询成绩比该课程平均成绩高的学生名单以及成绩,输出课程号、平均分、学号,成绩。

7.查询每个学生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按降序输出姓名、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8.查询所有未选01号课程的学生名单9.查询选修了“*********”号学生选修了的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10.查询所有学生都选修了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三.心得体会此次试验涉及到单表查询,多表查询,查询中用到了比较运算符,子查询,自身连接等多种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SQL语言才能高效快速的完成练习。

同时应该仔细认真地理解题目意思才能防止各类错误的出现。

第二篇:3数据库查询实验实验三数据库查询实验(3)数据库的组合查询和统计查询实验课时安排:2课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SQL 和Transact-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

熟练掌握数据查询中的分组、统计、计算和组合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分组查询实验该实验包括分组条件表达、选择组条件的表达方法。

使用函数查询的实验。

该实验包括统计函数和分组统计函数的使用方法。

组合查询实验。

计算和分组计算查询的实验。

三、实验方法将查询需求用 Transact-SQL语言表示;在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输入区中输入Transact-SQL查询语句:设置查询分析器的结果区为Standard Execute(标准执行)或Executeto Grid(网格执行)方式.发布执行命令并在结果区中查看查询结果;如果结果不正确要进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数据库实验五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五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数据库的索引和优化,掌握数据库索引的使用和优化方法,进一步提升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二、实验要求1.理解数据库索引的概念及作用。

2.熟悉索引的创建、删除和修改操作。

3.了解索引的类型及适用场景,并能选取合适的索引类型。

4.能通过观察执行计划和使用适当的策略对查询进行优化。

三、实验步骤1.索引的创建和删除首先,在已创建的数据库中选择适合创建索引的表。

通过如下语句创建一个测试表:CREATE TABLE test_table(id I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50),age INT);然后,可以在表的字段上创建索引,通过如下语句创建一个索引:CREATE INDEX idx_name ON test_table(name);索引创建完成后,可以通过如下语句删除索引:DROP INDEX idx_name ON test_table;2.索引的修改可以使用ALTER TABLE语句对已创建的索引进行修改。

例如,修改索引的名称:ALTER INDEX idx_name RENAME TO new_idx_name;或者修改索引的定义:ALTER INDEX idx_name RENAME COLUMN new_column_name;3.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在创建索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

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哈希索引和全文索引。

- B树索引:适用于等值查询、范围查询和排序场景。

- 哈希索引:适用于等值查询,不支持范围查询和排序。

- 全文索引:适用于全文搜索场景。

4.查询优化在进行数据库查询时,可以通过观察执行计划来判断查询是否有优化空间。

执行计划是数据库在执行查询时生成的查询执行步骤和顺序图,可以根据执行计划优化查询。

另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对查询进行优化:- 使用合适的索引类型- 避免使用LIKE操作符- 避免使用SELECT *查询所有字段- 避免多表连接查询- 使用JOIN代替子查询-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DISTINCT操作符- 分页查询时,使用LIMIT关键字限制结果数量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测试表,并在该表的字段上创建了索引。

数据库实验和参考答案

数据库实验和参考答案

数据库实验和参考答案上机实验三1.在“学生管理数据库”中用查询分析器创建p82页的课程数据表(表名为kcb),并输入数据内容。

2.用查询分析器在student表中增加一个字段:“电话号码”,字符型,并设置默认值为“1111111”。

3.用查询分析器删除kcb表的主键4.用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修改course表,设置约束:学时>=学分*16。

5.用查询分析器修改学生管理数据库中的students_dat文件增容方式为一次增加3MB.6.将“学生管理数据库”更名为“学生管理”。

7.将“学生管理”数据库备份到外存中。

8.将“学生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导出为excel文件,并保存在外存中。

9.为course表中的课程名建立唯一性索引。

10.将“学生管理”数据库从系统中分离出来。

11. 将“学生管理”数据库附加到企业管理器中。

上机实验四1.分别查询学生表和学生修课表中的全部数据。

2.查询计算机系的学生的姓名、年龄。

3.查询选修了c01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查询成绩在70到80分之间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5.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18到20之间且性别为“男”的学生的姓名、年龄。

6.查询0412101号学生的修课情况。

7.查询c01号课程成绩最高的分数。

8.查询学生都选修了哪些课程,要求列出课程号。

9.查询Northwind数据库中orders 表的OrderlD、CustomerID和OrderDate,并将最新的定购日期(OrderDate)列在前边。

10.查询Northwind数据库中orders 表的ShipCountry列以B,C,D,F 开始且第三个字符为“a”的OrderlD、CustomerID和ShipCountry的信息。

11.查询Northwind数据库中orders 表的ShipCountry列不以A,B,C,D,E,F开始且最后一个字母是“a”的OrderlD、CustomerlD和ShipCountry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访问数据库及综合性实验练习
实验学时:
该实验项目使用6学时
实验目的:
1、熟悉操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2、学习提供的五大对象进行数据库访问基本编程方法
3、学习数据绑定技术和使用数据绑定控件
实验要求:
1、学会访问数据库的基本编程方法。

2、能独立使用相关对象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编程。

3、学会数据服务控件和数据绑定技术
实验环境:
1、计算机局域网环境
2、Microsoft Visual 开发环境
实验内容:
1、建立数据库和数据表练习:
建立Stud数据库,并在该库中建立student和score数据表,表中字段见P217页。

注意:参照教材P217页,但实验环境是SQL Server 2000系统。

2、SQL语言练习:
完成教材P 220~223 例9.2~例9.9
3、 对象练习:
完成教材P 228~248 例9.10~例9.15
认真领会并总结上述两种访问数据库数据的方法。

4、数据源控件练习
完成教材P 264例9.17、P286~例9.21、P294~例9.23
5、综合性实验
在实验四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并完善聊天室程序。

增加以下功能。

①当客户第一次访问时,需在线注册姓名、性别、注册时间等信息,然后将信息
保存在数据库的客户信息表中(自己建库、表)。

②维护客户信息表,提供统计和删除功能。

(使用数据绑定控件显示结果)
③动态显示客户在线情况,只显示注册姓名。


思考题:
1、分析总结类中两种访问数据库数据的方法异同。

实验报告:
1、记录实验中的关键操作步骤与方法及程序代码和程序的运行结果;
2、记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