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10章习题(20080724)
《计算机网络》习题参考答案(1-4章)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1)基于标记。
(参见教材P165解释)(2)即可使用面向连接的连网方式,又可使用无连接的连网方式。
1-03 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答: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1)信道利用率。
(2)灵活性。
结点是否有路由选择功能。
(1)传输速度。
(2)可靠性。
1-06 比较TCP/IP和OSI体系结构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均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了协议分层的思想。
不同点:(1)层次的划分不同。
(2)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连问题,它是从实际协议出发。
(3)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并重。
而O S I 开始只强调面向连接服务。
(4)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前,所以它没有偏向于任何协议,它非常通用;而TCP/IP参考模型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但该模型不适合其他协议栈。
1-13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的特点是什么?答:参见教材27页1-14 协议和服务有何区别?有何联系?答:区别:(1)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而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联系: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1-15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参见教材P21页)1-20 解:发送时延=数据长度/发送速率传输时延=信道长度/信道上的传输速率(1)发送时延=107/100*103=100(S) 传输时延=1000/2*108=5ms (2)发送时延=103/109=1(us) 传输时延=1000/2*108=5ms结论:若总时延由两部分组成,并不能说发送速率快,总的时延就小。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B )A.主机-网络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三、问答题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一、填空题(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A.内存中B.网卡上C.硬盘上D.高速缓冲区(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D.是一种正常现象(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第3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一、填空题(1)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3类。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A二、填空题1. 分组交换2. 物理层3. 虚电路4. 数据链路层5. 网络层6. 数据包7. 传输层8. 应用层9. TCP/IP10. HTTP三、简答题1. OSI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个不同功能层的概念模型。
每个层在进行通信时,只需要考虑与该层相邻的上下两个层之间的通信细节,而不需要关心其他层的具体实现。
这样分层的设计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在物理层中,主要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传输媒介上传输比特流,并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3. 虚电路是一种通信方式,其特点是在通信前需要建立连接,并且传输的数据包按照建立连接时分配的路由进行传输。
虚电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控性,但建立连接的过程较为复杂,且传输时会有一定的延迟。
4.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分组和重新组装,以及对数据的流量控制和传输控制。
5.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进行数据的分组和重组。
IP协议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6. 传输层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传输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数据包进行序列化、分组和重组,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协议是传输层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7.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
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和提供相关的服务,例如HTTP协议用于在Web中传输超文本。
8. TCP/IP是一组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族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9. 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是在Web中传输超文本的主要协议。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匡桂平整理)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广域网:A2.城域网:D3.局域网: C4.无线传感器网络:B5.计算机网络:G6.网络拓扑:H7.ARPANET :E8.点对点线路:F9.Ad hOC网络:I10.P2P:JA.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什么设备来实现。
B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什么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C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A.10MbpsB.100MbpsC.2GbpsD.10Gbp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________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A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什么技术。
BA.Internet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什么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
A. 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B. 利用通信设备和帮助计算机实现异地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软件系统C. 将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B2.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是()。
A. 双方各自对自己表示的理解的统称B. 双方对彼此要求的统称C. 参与通信双方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C3. 「网络拓扑」是指()。
A.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B.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方式C. 网络中不同设备的排列方式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4. 在计算机网络中,「互联网」是指()。
A. 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网络的集合B. 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C. 家庭或个人内部的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5. 「IP地址」是用来()。
A. 标识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B. 标识一个网络C. 标识一个计算机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中,「URL」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统一资源定位符2.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超文本传输协议3. 在计算机网络中,「DNS」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域名系统4. 计算机网络中,「F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文件传输协议5. 在计算机网络中,「TC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传输控制协议三、简答题1. 请解释「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
答:「OSI参考模型」,全称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概念框架,用于理解和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功能和关系。
该模型分为七层,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全部)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
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
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
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1964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习题解答第一章概述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
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1、高效。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
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
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计算机网络 习题10答案
1. IP协议配套的另外四个协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P,RARP,ICMP,IGMP2. (1)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
中继器(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或________。
网桥,交换机(3)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
路由器(4)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
网关3. 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历了__、__、__这三个历史阶段。
分类的IP地址,子网划分,构成超网4. 多播地址只能用于_______地址,不能用于_______地址。
目的地址,源地址5. 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2.201.68.108属于_B__类地址。
6. ip地址为132.138.255.1是__B__类地址。
7. 已知ip地址是152.12.94.12,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则网络地址是__。
152.12.64.08.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__虚电路____、_数据报_____。
其中,___虚电路__是面向连接的,____数据报_____是无连接的9.虚电路和数据报是_____中得连接方式,前者属于连接方式,后者属于非连接方式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10.路由器涉及OSI参考模型的______层A 物理和数据链路B 物理,数据链路和网络C 数据链路和网络D 网络和传输11.在IPv4 环境中,路由器根据什么信息在不同的路由器接口之间转发数据包?A 目的网络地址B 源网络地址C 源MAC 地址D 公认端口目的地址12.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网络,由于有地理位置上的考虑必须切割成5个子网,请问子网掩码要设为()A. 255.255.255.224B. 255.255.255.192C. 255.255.255.254D. 255.285.255.24013. IP地址1下列哪些IP地址是无效的,并说明无效的原因(1)131.255.255.18(2)127.21.19.109(3)220.103.256.56(4)240.912.12(5)192.5.91.255(6)129.9.255.254(7)10.255.255.254【答案】(1)有效(2)无效,127为测试保留(3)无效,八位组的最高值为255(4)无效,C类地址的最高值为223(5)无效,255用于广播地址(6)有效(7)有效14. 168.1.0代表()。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10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网络管理与安全一、填空题1.网络管理技术应该尽可能地地满足网络管理者和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指标的要求。
2.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网络管理功能有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以及安全管理5项。
3.代理负责(接收管理者发出的管理命令),并(依据命令将被管对象的信息返回给管理者)。
此外,还具有(将所在系统发生的事件主动通知给管理者)的功能。
4.管理者是负责(发出管理操作命令)并(接收代理的通知信息)的组件模块。
5.系统管理者在制定安全策略时一般要遵循(最小权限原则)、(木桶原则)、(多层防御原则)、(陷阱原则)、(简单原则)和(合作)原则。
6.根据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否相同,可以将密码算法分为(对称密钥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密码)算法两种类型。
7.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管理层安全等几个部分。
8.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级可以划分为 5 级。
9.信息安全包括恶意代码泛滥、用户安全意识弱、恶意攻击行为肆虐、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信息战、信息系统标准与技术不完善、运营维护水平差异大等7个方面。
10.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需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
二、名词解释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SMI ASN.1 恶意代码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是检测和定位网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或者故障的行为过程。
其主要功能有如下4项:通过执行监控过程和/或故障报告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测;通过分析事件报告或者执行诊断程序,找到故障产生的原因;通过配置管理工具或者直接的人力干预恢复故障对象的工作能力;将故障告警、诊断和处理的结果记录在日志系统中。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用于监控网络组件的配置信息,生成网络硬件/软件的地运行参数和配置文件供网络管理人员查询或修改,以保证网络已最优化的状态运行。
配置管理包括3方面的内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应用
(3)第三代视频会议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无操作系统,低功耗,高度稳定、高度安全、操作管理极其方便 。
3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第2阶段:计算机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话。
这一类IP电话,拥有电话机的一方,可以不必安装计算机及相关 软件与设备。目前,国内有些计算机客户与国外进行IP电话的通话已 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第3阶段:普通电话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话 ,即通常所说的IP电话。 这种通过Internet网从普通电话----普通电话的通话方式是目前 发展得最快而且最有商用化前途的电话。
3、WLAN应用
销售行业应用 物流行业应用
电力行业应用
服务行业应用 教育行业应用
• IEEE 802.11e/f/h
证券行业应用
展厅应用 中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应用 企业办公楼之间办公应用
HIPERLAN HomeRF
中国WLAN规范
18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硬件故障率较高。
维护复杂,需专业维护人员。 主要用户为政府部门,用户面窄。
14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2)第二代视频会议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PC机插卡结构。板卡从第一代产品的10块左右减至3-4块,硬件故 障低于第一代产品。
应用程序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软件故障率高。包括软硬件故障 的总体故障率高于第一代产品。
15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1. 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本文将按照《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的章节顺序,逐一解答课后习题的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
2. 物理层2.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将比特流变为物理信号,并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主要协议有物理层接口、码元的波特率和比特率等。
2)答案: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方式有两种,即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指直接将数字数据流进行传输,如以太网;宽带传输是指通过调制解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如电视信号。
3. 数据链路层3.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并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主要协议有以太网、令牌环网和点对点协议等。
2)答案: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纠错码和检错码。
纠错码可修正少量错误的比特,如海明码;检错码只能检测错误的比特,如奇偶校验码。
4. 网络层4.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和路由选择。
主要协议有IP协议和ICMP协议等。
2)答案:子网划分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络,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管理。
子网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使得同一子网内的主机通信速度快,而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速度慢。
5. 运输层5.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运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主要协议有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2)答案: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具有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UD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
6. 应用层6.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高层,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原理2008年7月考题和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2008年7月考题和答案全国2008年7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47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模式是( D )A.DDN B.VLANC.WAP D.Ad hoc2.UDP协议对应于( D )A.网络层B.会话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功能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D)A.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B.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4.公用数据网较多采用( B )A.电路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C.模拟交换技术D.报文交换技术5.HDLC中的监控帧长度为( D )?????A.8位 B.16位C.32位D.48位6.PPP协议是(A)A.面向字符的B.面向位的C.面向帧的D.面向报文的7.ATM交换机使用的是( B )A.无连接的异步传输模式B.面向连接的异步传输模式C.无连接的同步传输模式D.面向连接的同步传输模式8.IPv6把IP地址长度增加到了( C )A.32比特B.64比特C.128比特D.256比特9.由Internet端口号分配机构(IANA)管理的端口范围是(A )A.1~1023B.1024~5000C.5000~8000 D.8000~6553510.IP地址中的高三位为110表示该地址属于( C )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11.IEEE802.5规程定义了( B )A.令牌总线网B.令牌环网C.FDDI网 D.以太网&12.下列不属于虚拟专用网的交换技术是(B)A.端口交换B.包交换C.帧交换D.信元交换&13.DES加密采用的密钥长度是( A )A.56bit B.64bitC.128bit D.168bit14.下列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 D )A.ICMP B.RARPC.IP D.SNMP15.以下对千兆以太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千兆以太网对介质的访问采用全双工或半双工方式B.千兆以太网采用了载波扩展和数据包分组技术C.千兆以太网与标准以太网不兼容D.1000BASE-LX使用8B/10B编码方式16.ADSL MODEM比传统的MODEM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根本原因是(B)A.ADSL MODEM使用了更先进的DTM技术B.使用ADSL MODEM的本地回路承载能力高C.线路直接接入的局端设备及程控电话交换机取消了窄带滤波器D.线路直接接入的局端设备不是程控电话交换机17.下列关于分组交换的正确描述是( C )A.分组交换中对分组的长度没有限制B.虚电路方式中不需要路由选择C.数据报方式中允许分组乱序到达目的地D.数据报方式比虚电路方式更适合实时数据交换18.在Go—back—N协议中( B )A.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受窗口>119.主机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一定存在于( C )A.Local Name Server B.Root Name ServerC.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 D.TLD Name Server20.常见的帧中继应用不包括( B )A.局域网互联B.无线网互联C.语音传输D.文件传输21.VPN的基本技术是( D )A.加解密技术B.密钥管理技术C.身份认证技术D.隧道技术22.以信息的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非授权用户通过某种手段获得对系统资源访问的网络攻击形式称为( B )A.中断B.截获C.修改D.伪造23.正确的FDDI令牌帧格式为(B)A.前导码+起始定界符+帧控制+帧校验序列B.前导码+起始定界符+帧控制+结束定界符C.前导码+帧状态+帧控制+结束定界符D.前导码+帧控制+帧状态+帧校验序列24.通信网络采用的主要传输方式为( D )A.单播方式和广播方式B.广播方式和端到端方式C.端到端方式和点到点方式D.广播方式和点到点方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描述其特点与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其特点有:广域性、异构性、可扩展性、高性能和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提高工作效率等。
2.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覆盖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区域网(PAN)。
例子包括互联网、校园网、以太网和蓝牙网络。
3. 什么是拓扑结构?列举并描述三种常见的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方式的布局形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和环形拓扑。
- 星型拓扑:中央节点连接所有其他节点,节点间的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
- 总线型拓扑:所有节点通过共享的传输线连接在一起,任意节点可以发送数据到总线上,其他节点接收并处理数据。
- 环形拓扑:节点以环形方式连接,数据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传输。
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并分别对比它们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 电路交换: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并保持连接的通信方式。
具有独占性和固定带宽的特点。
- 报文交换:将整个报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
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分组交换:将数据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分组传输。
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物理层?描述其功能和主要特点。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层,负责提供比特流的传输。
其功能包括数据的编码、解码、传输方式的选择等。
主要特点是传输的内容为比特流,没有进行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
2.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实现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 或bps;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 ,N 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 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空分多路复用SDM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和波分多路复用WDM ;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按排队方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3、掌握T1 和E1 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答:每一个取样值用8 位二进制编码作为一个话路,则24 路电话复用后T1 标准的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 路复用(欧洲标准)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 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 和600bps 是一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 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 个比特”。
2018年10月福建省自考08674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课程代码08674)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A.体系结构 B.组成结构 C .参考模型 D.网络拓扑2.Intemet中完成域名地址和IP地址转换的系统是A.POP B.DNS C.SLIP D.SMTP3.能实现不同的网络层协议转换功能的互联设备是A.集线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网桥4.蓝牙技术传输时使用的频段是A.2G B.2.4G C.3.2G D.5.4G5.帧中继和X.25相比,优点是A.可靠性高 B。
速度快 C.有流量控制功能 D.有差错检查功能6.以太网使用的介质控制协议是A.TCP/IP B.UDP C.CSMA/CD D.xDSL7.目前使用的IPV4地址是由多少位组成的?A.16 B.32 C.128 D.2568.在Intemet上浏览网页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使用的协议是A.IP B.Telnet C.NFP D.HTTP9.对于一个主机域名“jmu.edu.cn”来说,其中表示主机名的是A.jmu B.edu C.cn D.edu.en10.TCP/IP中的TCP对应于OSIZRM的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11.下列属于资源子网的是A.打印机 B.集线器 C.路由器 D.交换机12.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相与”运算后,所得的是此IP地址的A.主机ID B.解析地址 C.C类地址 D.网络ID13.UDP通过使用哪一层的协议来保证可靠性?A.网际协议 B.应用层协议C.网络层协议 D.传输控制协议14.下列命令中哪种使用的是ICMP协议?A.ping B.telnet C.arp D. net15.当采用CSMA/CD的以太网上的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产生碰撞时,主机处理的方式是A.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在一个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发送B.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发送重定向信息C.主机发送错误信息D.无视碰撞,继续发送数据16.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A.广播域 B.冲突域 C.管理域 D.阻塞域17.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网关 B.路由器 C.交换机 D.集线器18. 以下协议属于广域网协议的是A. IEEE 802 B.NetBEUI C.IPX/SPX D.X.2519.在滑动窗口中,控制传输流量的措施不包括A.停止等待B.设置合适发送窗口大小C. 可变滑动窗口D. 根据缓冲区情况来决定发送确认的时机20.在网络层中,数据传送单元被称为A.帧 B.包 C. 段 D.比特二、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网络设备和建网
1.端系统ES(End System)连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网络互连所需的设备称为中继(Relay)系统RS,主要的RS有哪些?
3.简述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4.以太网卡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在网卡选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
5.集线器主要分为哪些类型?在集线器选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
6.请说明使用双绞线与集线器组网的基本方法。
7.网桥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8.3个以太网段,经两个透明桥接器连接成1个线形网络。
有一个管理员注意到网络的两个端头没有连接,随即订购了一个新的透明桥接器,把两个敞开的头都连到桥上,形成一个闭合环。
这样做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9.网桥在哪一层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网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0.设想有2 个LAN网桥,都连着一对IEEE 802.3网络,第1个网桥每秒收到1 000个要转发的512 B的帧,第2个网桥每秒收到200个要转发的2 560B的帧,哪一个网桥需要更快的CPU?
11.交换式局域网与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什么区别?
12.请说明局域网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3.请说明网桥产生广播风暴的基本工作原理。
14.以太网交换机主要分为哪些类型?在以太网交换机选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
15.考虑图10-25中相互连接的LAN。
图10-25 相互连接的LAN
假设主机a和b在LAN1上,主机c在LAN2上,主机d在LAN8上。
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网桥内部的散列表(网桥中的Hash表即端口网站地址对照表)都是空的,并且使用了图10-25 (b)中所示的生成树。
在下面给出的每一个事件发生以后(首先(a),然后(b),然后(c),依此类推),不同的网桥中的散列表将如何变化。
(a)a向d发送帧。
(b)c向a发送帧。
(c)d向c发送帧。
(d)d移动到LAN6上。
(e)d向a发送帧。
16.假设交换机上的线卡有4条输入线路,下面的情形将频繁发生:在一个线卡的某一条线路上到达的帧必须在同一线卡的另一条线路上送出。
作为这种情况的一个结果,交换机的设计
者要面对什么样的选择:
17.一个专门为了用于快速以太网而设计的交换机有一块可以传送10Gbps的底板。
请问在最差情况下,它每秒钟可以处理多少帧?
18.简略描述一下存储-转发型交换机和直通型交换机的区别。
19.从损坏帧的角度而言,存储-转发型交换机比起直通型交换机更有优势。
请说明这种优势是什么。
20.画出RIP路由器从邻站收到路由信息时的操作流程图。
21.分析水平分裂和触发更新技术不能根本解决“对坏消息反应迟钝”问题的情况。
22.OSPF的优点是什么?
23.简述计算机网络中路由选择的特点。
24.简述Internet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
25.简述Internet中路由选择的具体实施方法。
26.请说明各种网络设备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及发挥的作用。
27.请说明虚拟局域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28.考虑图10-26中的网络,每种颜色(例如G代表灰色,W代表白色)代表一个VLAN。
网桥端口的标记G,表示经该端口可访问灰色VLAN;网桥端口的标记W,则表示经该端口可访问白色VLAN。
网桥端口标记为GW,则表示经该端口既可访问灰色VLAN,也可访问白色VLAN。
如果机器J 突然变成白色的话,图中的标记需要做相应的变化吗?如果需要的话,该怎么变?
图10-26 由两个网桥连接的VLAN
29.为了使得VLAN可以工作,在交换机和网桥内需要有相应的配置表。
如果图10-5中的VLAN使用集线器而不是多分支的电缆,那会怎么样呢?集线器也需要配置表吗?为什么需要,或者为什么不需要?
30.图10-27中,在右侧的传统终端域中的交换机是一个可理解VLAN的交换机。
图10-27 在传统终端域中使用可理解VLAN的交换机或传统的交换机
在右侧的传统终端域中有可能使用传统的交换机吗?如果可能,请问它将如何工作?
如果不可能,请问为什么不可能?
31.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哪几个个子系统?
32.网络规模扩大与结点增多为什么会影响网络性能?为了解决网络规模与网络性能之间的矛盾,对共享介质局域网,有哪些改善局域网性能的方案?
33.为一个单位建网时,需要考虑哪些主要问题?
34.画出一个有主机、路由器、集线器、网桥等设备的互联网环境,给出每种设备使用的协议栈,将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等寻址信息分布到各设备的适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