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的分类

合集下载

皮瓣的分类

皮瓣的分类

处理:原位缝合,再次延迟手术 局部的“猫耳”一般术中无须处理,术后多可自 然变平,如几个月后仍明显者可再次切除

胸三角肌皮瓣
属轴形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优点:皮瓣有伸展性 皮瓣较薄 位置接近面、颈部 颜色及质地适于面颈修复 缺点:需二期手术断蒂 需植游离皮片覆盖胸壁缺损

手术步骤 –先分别在皮瓣的上极和下极切开皮肤,显露挠A、 V及头V,在肱二头肌下端的外缘向下作皮下分离, 找到前臂外侧皮神经,对上述已显露的血管神经, 应加以保护。然后切开皮瓣的两侧缘,直达深筋 膜,从皮瓣的两侧沿深筋膜下向中线锐性分离。 在解剖挠动、静脉时应在其深面组织分离,这样 就不会损挠动、静脉时应在其深面组织分离,这 样就不会损伤挠动脉皮支,但对挠动脉发出的肌 支应一一结扎,至此即形成只有血管蒂未断的前 臂皮瓣。观察血运良好后,再切断血管蒂,结扎 供区血管,其创面行厚断层皮片覆盖,加压包扎
筋膜皮瓣 单纯皮瓣 肌皮瓣 骨肌皮瓣 骨皮瓣皮瓣

皮瓣设计及形成的原则

针对缺损处的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供皮 区 皮瓣的面积应较缺损面积略大 随意皮瓣如超过长宽之比,需进行“延迟手术” 皮瓣长轴方向必须顺着供血血管的行走方向, 皮瓣蒂部应位于主要血管行走的近心端


皮瓣的制作 –皮瓣设计:由于挠动脉在显露部的皮与多 于掩盖部,故前臂皮瓣的设计应以挠动脉 下段为纵轴,即在肘窝中点与腕部挠动脉 搏动点之间作一直线。然后,再根据受压 全于面的大小和需要,在前臂掌面用龙胆 紫标出以挠动脉为中心,包括头静脉及前 臂外侧皮神经在内的皮瓣轮廓。其皮瓣范 围,近端近前壁中段或稍上,远端到腕横 纹,常尺侧止于尺侧腕屈肌,挠背侧达肱 挠肌外缘。


由于挠动脉外侧肌肉(肱挠肌)受挠神经支本, 内侧肌肉(旋前圆肌挠侧腕屈肌),受正中神经 支配,因此无一运动神经越过挠动脉,故选经支 配,因此无一运动神经越过挠动脉,故选择以挠 动脉为前臂皮瓣的供血动脉时,不会损伤任何运 动神经而影响前臂肌力

(医学课件)皮瓣种类

(医学课件)皮瓣种类

剖骨
、间
设背

计皮

22
手 术 要 点
23
⒍ 胸 脐 皮 瓣
24
手 术 要 点
25
手 术 要 点
26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27
设 计 、 要 点
28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29
为脉腓
以 此 为 中 心 设 计 皮 瓣

皮 动 脉 进 入 皮 肤 的 关 键 点
走 行 , 即 皮 瓣 轴 线 , 其 中
11
⒈ 肩

胛科
应侧常
用 解 剖
胸 联 合
见 的
皮皮
瓣瓣

12
皮 瓣 设

13
手术要点
14


前 臂
用桡

解脉

剖瓣
15
手 术 设 计
16
手 术 要 点
17
3
、 前 臂 尺 动 脉 皮 瓣
18
手 术 要 点
19


解动
脉 剖腕
、上
设 计
皮 支 皮

20
手 术 要 点
21


前 臂
侧 达 踝 上
瓣 , 远 侧
以 足 背 动

上 缘

达 趾
脉 为
瓣 设


近 节
轴 设

两,计
侧近皮
38
手 术 要 点
39


解 剖
一 趾 蹼


40
设 计

皮瓣的分类【参考仅供】

皮瓣的分类【参考仅供】

骨皮瓣皮瓣
2
医学参考A
皮瓣设计及形成的原则
针对缺损处的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供皮

随意皮瓣如超过长宽之比,需进行“延迟手术” 皮瓣长轴方向必须顺着供血血管的行走方向,
皮瓣蒂部应位于主要血管行走的近心端
3
医学参考A
皮瓣形成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创操作,避免因牵拉造成局部血管
15
医学参考A

用于修复同侧面部中、下区域的中小范围的缺损, 尤以修复口唇、颊粘膜、扁桃体区、咽侧和软腭

单侧肌骨瓣可用于修复单例下颌骨缺损,气管前 壁缺损,双侧肌骨瓣可修复小颌畸形(现基本已 采用下颌延长器技术)
16
医学参考A

一般认为肌蒂以选在上方为宜(因作颈清扫时 多容易损伤损伤甲状腺上动脉的肌支,皮瓣的尖 端易发生坏死、肌蒂在下方不易。另头颈颌面, 口腔位置的关系也因蒂在上方为亦)。
最后由颈阔肌下经下颌骨内侧穿遂道至修复区
18
医学参考A 19
医学参考A
斜方肌肌(皮)瓣
属岛状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 •
• 可同时连带皮肤和骨骼作为复合瓣转移,是修复 颈部,颌面部和口腔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20
医学参考A

• 斜方肌及其表面皮肤的动脉血供均为多源性, 但主要来自颈横动脉。颈模动脉自起始处至分支 点的长度为4.5 cm,外径为2.7 mm。此动脉分 浅、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 以颈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 以颈模动脉浅支及其伴行静脉炎蒂,深支在菱形 肌下缘发一分支行向浅层,分布于斜方肌下部的 外侧分,设计斜方肌下部肌皮瓣时应以颈模动脉 深支为蒂。斜方肌的回流静脉为各分支动脉的伴 行静脉,面神经受副神经和颈丛的分支支配

皮瓣移植

皮瓣移植

皮瓣移植百科名片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

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后则不需要断蒂。

目录[隐藏]基本信息简介分类皮瓣移植术手术适应症逆行设计皮瓣形成各种皮瓣详介皮瓣移植术后的预防及护理基本信息简介分类皮瓣移植术手术适应症逆行设计皮瓣形成各种皮瓣详介皮瓣移植术后的预防及护理[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英文名称:tuboovarian abscess中文名称:皮瓣移植简称缩写:TOA名词解释:输卵管卵巢脓疡已知是妇女骨盆腔发炎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的并发症,多是急性或慢性输卵管发炎造成输卵管沾黏、阻塞后的脓疡淤积。

临床上,输卵管卵巢脓疡的临床表现常缺乏专一性,必须与单纯的骨盆腔发炎疾病、卵巢囊肿性肿瘤破裂或并发发炎反应、并发性或出血性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外孕、卵巢扭结及其馀由不同器官产生的骨盆腔或下腹部脓疡,如盲肠炎、憩室炎、Crohn's disease等做鉴别诊断。

[编辑本段]简介皮瓣也称带蒂移植皮肤。

现代观点认为,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需有一个或两个蒂部相连接,也可暂不连接,移植后再进行血管吻合。

皮瓣的血液运输和营养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应。

当皮瓣在移植处愈合后3周左右,又逐渐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时就可以切断蒂部,皮瓣移植过程也就结束了。

有时,有的皮瓣也可以不断蒂,比如象局部旋转皮瓣或推进皮瓣等。

皮瓣移植皮瓣转移后,由于带有全层皮肤和丰富的脂肪组织,其收缩性远较游离植皮小得多,而且可耐受外力摩擦,并能保持皮瓣转移前原有的色泽。

皮瓣移植术

皮瓣移植术

皮瓣移植术一、定义:为了覆盖创面并代替组织缺损,用于恢复外观及功能的组织移植方法。

特点:皮瓣移植早期的存活完全依赖于蒂部的血液供给,皮瓣蒂是皮瓣早期存活的生命线。

二、分类:1、随意型皮瓣局部皮瓣、邻位皮瓣、远位皮瓣2、轴型皮瓣一般轴型皮瓣、岛状皮瓣、肌皮瓣、游离皮瓣、含血管蒂的皮肤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三、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收缩压应保持在100mmHg以上,如下降报告医生,予以加快补液速度。

(2)出血情况观察观察渗血情况,估计出血量。

(3)疼痛护理疼痛机体释放5羟色胺,使血管收缩,处理不及时要导致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

因此,术后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止痛剂及方法。

(4)防止感染早期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注意无菌技术。

(5)加强皮肤护理2、体位护理原则是保证移植再植物的血供,防止受压;防止移植再植物血管蒂部发生扭曲和张力,有利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种麻醉后体位。

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略高于心脏水平。

如患处发绀、水肿则表示静脉回流不畅,应适当抬高体位。

如患处苍白,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迟钝,表示动脉供应不足,可将体位放平。

3、局部保温移植或再植物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皮瓣坏死。

保温的方法:室温保持在25~28度,患处可用60W普通电灯照射烘烤,距离约30~40cm。

4、皮瓣的血液循环观察(1)皮瓣的颜色术后皮瓣复温后皮肤颜色应红润、色泽较健侧稍红或与健侧相同。

如色泽表紫常提示静脉回流受阻,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

(2)皮瓣的温度皮温的变化已被证明是判断皮瓣血循环情况最为敏感和有效的方法。

复温后的皮瓣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健处1~2度,应在33~35度以上。

低至27度提示动脉性血循环障碍,降低到27~31度之间,提示静脉循环障碍。

(3)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用手指压迫移植皮瓣使之苍白,放松压迫时,皮瓣应在1~2秒内转为红润,如超过5秒,或反应不明显,则考虑血液循环障碍。

(4)皮瓣的肿胀程度术后轻微肿胀是手术创伤所致的正常组织反应,一般术后3~7天肿胀逐渐消退。

皮瓣

皮瓣

一、皮瓣的定义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

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后则不需要断蒂。

二、用途或适应证由于皮瓣自身有血液供应,同时又有皮下脂肪待优点,因而它的用途也就不同于游离皮片,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一)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新鲜创面或陈旧性创伤。

对有深部组织(肌腱、大血管、神经)缺损或外露的创面,不稳定疤痕紧贴骨面或合并有溃疡的瘢痕,为了加强局部软组织的厚度,或为后期进行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的修复,都应该施行皮瓣修复。

(二)器官再造如鼻、唇、眼睑、眉毛、耳、阴茎、手指的再造皆以皮瓣为基础,再配合其他支持组织(如软骨、骨、筋膜等)的移植。

(三)洞穿性缺损的修复如面颊部洞穿性缺损,除制作衬里外亦常需要具有丰富血运的皮瓣覆盖。

此外鼻梁、上腭等处的洞穿性缺损,阴道膀胱瘘或直肠瘘的修复亦须按照洞穿性缺损的治疗原则施行手术,包括衬里组织和覆盖组织两部分。

(四)增强局部血运改善营养状态如放射性溃疡,褥疮等,局部营养贫乏,伤口很难愈合,通过皮瓣输送血液,改善局部营养状态,因而这种皮瓣最好是局部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且不需作断蒂手术,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修复区的良好血供,并可望有较好的感觉恢复。

三、分类既往的教科书及参考书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类,其一是按形态分,可分为扁平皮瓣与管形皮瓣(即皮管),其二是按取材及修复缺损部位的远近而分为局部皮瓣与远位皮瓣(带蒂皮瓣)七十年代后由于对皮瓣血液供应,血管分布研究的深入,而提出了按皮瓣血循环类型的分类法,即将皮瓣分为任意皮瓣与轴型皮瓣二大类,在轴型皮瓣中又有直接皮肤动脉、肌皮动脉、动脉于网状血管及肌间隙或肌间隔血管等类型。

面部皮瓣

面部皮瓣

• 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 • 2、切开皮瓣 • 3、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 • 4、缝合
鼻尖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术前
划线标记切除范围
设计改良皮瓣
皮瓣转移至鼻尖
创面分层缝合切口
同一患者,术后两年
鼻唇沟瓣
常用于鼻侧面的组织缺损 优点是: • 可以提供同鼻部皮肤一样富含皮脂腺的皮肤 • 有充分的皮下组织 • 该皮瓣位于面动脉分布区域,很少发生血供障碍
皮瓣分为两叶,由B瓣修补缺损,C瓣弥补B处缺损,再将C瓣缺损处闭 合,通Fra bibliotekC皮瓣较B皮瓣稍小
鼻尖基底细胞癌
术前
标记
切除病灶及设计皮瓣
游离皮瓣
缝合
术后1年
插入皮瓣
• 插入皮瓣不密切接近缺损区,它与缺损区相间有 正常组织,转移需通过皮下隧道才能到达缺损区
• 1、设计皮瓣,修整缺损区 • 2、游离皮下皮瓣,打通隧道 • 3、缝合切口
1、血供障碍:皮肤苍白、发凉 处理:术前全身检查,术中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创伤,术后 常 规应用扩血管、抗凝和改善微循环药物
2、血肿:皮瓣剧烈疼痛,局部肿胀 处理:无菌条件下拆除部分缝线,结扎出血点,放置引流 管
3、感染:体温增高,尤其48小时后体温仍持续升高 处理:化验血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加强换药,表 示 打开切口
上唇血管瘤
术前
设计切口
切除病灶
沿长切口,游离皮下组织
缝合切口
术后7天
O-Z皮瓣
• O-Z皮瓣是旋转皮瓣的一种变化形式,通常用于 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的创面,因创面呈“O”形,而 闭合后切口线呈“Z”形,故有O-Z皮瓣之称。
• 设计好皮瓣
• 剥离、掀起皮瓣,将皮瓣引导闭合,无张力方可 固定

皮瓣的定义分类临床应用

皮瓣的定义分类临床应用

皮瓣的定义分类临床应用皮瓣是指从身体的某一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的一块皮肤和组织的组合,以实现覆盖和修复损伤或缺损的目的。

皮瓣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整形外科手术技术,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

本文将从皮瓣的定义、分类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皮瓣是指通过手术将身体的一块皮肤和其下部的组织完整地转移至另一部位,保持其原有的血运供应,使其在移植部位生长并愈合的手术方法。

皮瓣的移植可以覆盖各种类型的皮肤缺损,修复外伤、疾病或先天缺陷所造成的皮肤缺陷,同时还可重建器官功能和外形。

二、分类根据来源和供血情况的不同,皮瓣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渊皮瓣:指将损伤部位的正常皮肤和其下组织完整地移植至另一位置,以覆盖缺损或创面。

渊皮瓣供血主要通过皮下组织的床面,保持其原有的血运。

2. 渊蒂皮瓣:在渊皮瓣的基础上,通过保留一小段供血血管的干部,以维持皮瓣的血运供应,便于嫁接后生长和愈合。

3. 渊神经皮瓣:在渊蒂皮瓣的基础上,同时保留了一部分神经,可使皮瓣恢复感觉功能,提高术后效果。

4. 渊蒂皮肌皮瓣:在皮肌瓣的基础上,保留了一小段供应血管干,同时包括一小段携带神经的肌腱,具有补偿功能,可提高皮瓣的生存率和功能重建效果。

三、临床应用皮瓣移植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创伤外科、修复外科等多个领域,可用于治疗包括外伤伤口的修复、烧伤面积的覆盖、癌肿切除后的缺损修复等诸多方面。

临床上,皮瓣移植技术结合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血管吻合方法,使皮瓣移植效果更加理想。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生需根据具体损伤的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类型的皮瓣,进行术前评估和设计,术中精细操作,术后进行周密的护理,以确保皮瓣的成活和功能恢复。

同时,患者术后需遵守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促进皮瓣愈合和功能重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皮瓣作为一种重要的整形外科修复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相信皮瓣移植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更多需要修复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可能。

(优选)皮瓣的分类

(优选)皮瓣的分类

手术步骤
按皮瓣设计切开皮瓣周缘,皮瓣上缘仅切开皮肤 及皮下组织,后将胸大肌下缘连同皮瓣一起翻起, 皮瓣上方皮肤切开,显露胸大肌外侧缘,在胸大 肌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在胸大肌 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可见血管束, 肌蒂的宽度5~6cm,按照血管走行,全层切断肌 肉,并沿肌蒂向上分离至锁骨下缘。最后将肌皮 瓣通过胸颈皮下遂道转移至颈部,胸部切口可直 接缝合
(优选)皮瓣的分类
区域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颈部 远位皮瓣——胸大肌皮瓣,修复颈部
➢ ➢ ➢ ➢
➢ 骨皮瓣皮瓣
皮瓣设计及形成的原则
针对缺损处的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供皮
随意皮瓣如超过长宽之比,需进行“延迟手术”
皮瓣长轴方向必须顺着供血血管的行走方向, 皮瓣蒂部应位于主要血管行走的近心端
皮瓣的下部缝成管状以提供血供,裂层皮片覆 盖胸部的裸露区域。三周后皮瓣蒂部离断
胸大肌皮瓣
1979年Argian首先报道属岛状皮瓣,也有直接
• 优点:有可靠的血液供应 皮瓣可以在患者仰卧时完成 供皮区不需植皮 供皮区不需植皮
缺点:在肥胖者及女性患者此皮瓣较雍肿
胸肩峰动脉:来自于液动脉,此血管的胸支伴随 静脉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伴随静脉 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胸肋部肌肉的
胸三角肌皮瓣
属轴形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优点:皮瓣有伸展性
皮瓣较薄 位置接近面、颈部
缺点:需二期手术断蒂 需植游离皮片覆盖胸壁缺损
主要供血:乳内动脉的穿动脉。这些A通过 肋骨旁第2-4肋间穿出,距胸骨外侧缘2.5 cm
上部切口沿着锁骨进行,下缘切口常沿第三肋 间隙斜行,于肩峰处汇合,皮瓣的远端分离, 先鉴别皮下组织以下的深筋膜,于筋膜下与胸 大肌表面分离提起带有筋膜的皮瓣,直到胸骨 旁2.5 cm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管状皮瓣
定义
管状皮瓣是一种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卷 成管状的结构,血供主要依靠管壁上 的皮肤血管。
特点
应用
常用于修复管状组织的缺损,如食管、 肠道等。
形状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但血供相对不稳定。
02 危象诊断
静脉危象
01
皮瓣颜色苍白或灰暗, 弹性差,皮纹增多,张 力降低。
定义
轴型皮瓣是一种具有明确 定向轴的皮瓣,血供主要 依靠轴干上的主要动脉。
特点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供区动 脉分布范围,但血供相对 稳定。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岛状皮瓣
定义
岛状皮瓣是一种将皮下组 织与深部组织相连的皮瓣,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肌肉或 肌腱的分布范围。
特点
血供稳定,但形状和大小 受限。
轻轻按摩皮瓣,促进血液循环 。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等药 物,改善血液循环。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 手术修复。
动脉危象处理
保暖
保持皮瓣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 激。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收缩剂和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手 术修复。
感染危象处理
应用抗生素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 生素。
处理
加强换药,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清创引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皮温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其他危象
神经危象
01
皮瓣感觉异常或消失,运动功能受限。
脂肪液化

【PPT课件】皮瓣移植可编辑全文

【PPT课件】皮瓣移植可编辑全文
2. 手术要点:分期进行 第一期:皮管形成(缝合皮管;供皮创面处理;
术后处理) 第二期:断蒂移植—多次断蒂 ⑴.直接转移:由供皮区直接移植至缺损区断
蒂,转移,成活后断蒂缝合; ⑵.间接转移:皮管距缺损区较远,须2次以
上转移者。
四、皮瓣和皮管的并发症
(一)。血运障碍 1. 皮瓣(管)血运障碍:按摩,热敷,
缝合原位 2. 移植后血运障碍:减张;促进回流;
降低代谢;高压氧治疗 (二)。感染:多发生在蒂部下方的开
放创面;v-s冲洗;抗生素液湿敷;引流 (三)。皮瓣或皮管撕脱
皮肤移植种类的比较
结构 与身体关系 手术特点

效果
皮片
不带脂肪的皮肤 不连 一次完成
皮瓣
近位 远位
全皮+脂 全皮+脂


一次完成 2次以上手
管状皮瓣:又称皮管,是一个创面内卷, 缝合成管状的双蒂皮瓣
优点为,创面不暴露;血供好;感染少; 但手术次数多。
(三)皮以 确定切口,留蒂位置
2、皮瓣长宽比:<1.5:1,否则会致皮瓣 远端坏死
3、皮瓣走向:与血管走向一致,蒂部应在 血管近心端
(四),皮瓣长宽比例失调 的处理—延迟手术
②.游离皮瓣,向前推移 ③.修整切口两端(蒂部)皱折(猫耳)
(四)旋转皮瓣
适用于缺损邻近有重要结构,须跨越重要 结构时
三、远位皮瓣移植
(一),扁平皮瓣(开放性皮瓣与铰链式 皮瓣)
1. 皮瓣设计要点 ①.蒂位血管近心端时,长宽比2:1 ②.蒂位血管远心端时,长宽比1:1 ③.颈部,长宽比2.5:1
2. 手术要点: (1)以皮瓣蒂基底远端远离创面的角为旋转
中心,作与缺损区相似,略大1/4倍的皮 瓣

皮肤组织解剖及皮瓣分类

皮肤组织解剖及皮瓣分类

皮肤组织解剖及皮瓣分类:皮肤组织自上而下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皮瓣指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一)皮肤移植术:皮瓣指与机体完全游离的皮肤,不附带皮下脂肪。

可由身体的某处(供应区)取下,移植于另一处(受皮区),重新建立建立血液循环而成活。

(二)皮瓣的类型、优缺点和适应症:皮瓣可按厚度不同,分为表层(刃厚)、中厚和全厚三类,其中的中厚皮片的用途最广。

1.表层皮片:这是最薄的一种皮片,仅含表皮和少许真皮乳头,厚度为0.22-0.25mm,特点是在肉芽创面上容易成活,在同一供皮区可以再次切去这类皮片,增加供皮来源。

缺点是成活后较易挛缩,颜色变深,不能耐受摩擦和挤压不适宜面部或者功能部位的移植。

一般仅用于暂时地消灭创面;或在治疗大面积深度的烧伤病员供皮区很少时被采用。

2.中厚层皮片:这类皮片的厚度包括表皮和部分真皮,相当全层皮肤厚度的2/3—3/4,约为0.3-0.8mm之间。

这种皮片比较容易成活,不受植皮区性质和大小限制,皮片成活后质地较柔软,经得起一般的摩擦和挤压。

供皮区可自行愈合。

对于一般创面的修复,特别是与功能或外貌有关的部位,以采用较偏厚的中厚皮片为宜。

3.全厚皮片:包括皮肤的全层组织,移植后不论功能或形态都较为满意,但对感染的抵抗力低,不易成活。

供皮区需直接缝合,或移植中厚皮片。

供皮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多用于面部、手掌、足跖等部位较小的无菌创面。

术前准备1.伤员准备:如有休克、脱水或者贫血的患者,都应在术前纠正。

2.受皮区(植皮区、创面)准备:一般外伤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即可植皮。

肉芽创面在植皮前要做充分仔细的准备,如肉芽过高可以剪平或用20%高渗盐水湿敷;每日换3-4次。

至肉芽新鲜表现;创面鲜红,细颗粒状及出血,分泌物少时才适宜植皮。

3.供皮区的选择和准备:常被选用部位为大腿、胸背部的皮肤。

供皮区消毒杀菌不要用碘酊等刺激性较强的灭菌剂,以免影响皮片的存活。

中厚及刃厚皮片移植术:取皮技术:有三种方法即切皮刀取皮法、滚轴式切皮刀取皮法和鼓式切皮机取皮法。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文档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文档
(5)非轴型血管皮瓣 供区由于没有轴心血管, 1.新鲜外伤创面的处理:清创彻底
2.慢性感染创面的处理:术前作创面细菌培养及 ②皮肤缝合张力过大,皮下隧道太窄使血管受压,创面继发血肿,组织水肿
其血供主要依靠真皮下血管网和筋膜上血管网等 7.术后卧床休息1-2周,做好基础护理,严禁吸烟与被动吸烟,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都可导致血管危象。
药敏 病灶肉芽新鲜 3.无菌创面的处理:切除病变组织
解剖需要缝接的血管 4.受区血管的选择:必须选健康的血管方能吻合
八、术后处理
1.皮瓣处当中开窗观察血运,患肢适当制动 并高于心脏的位置。 2.室温保持25度左右,回病房患肢应盖上电 毯或持续红外线照射。 3.密切观察皮瓣血循环:术后24小时内,每 半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24-48小时内每1-2小 时记录一次,3-10天内可3-6小时记录一次。
(3)主干带小分支血管皮瓣细小的分支 ③解痉药,保温、抬高患肢;
5.皮瓣切取后对供皮部位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不大。 2.肿胀:程度由皮纹来判断,皮纹消失→肿胀严重,皮纹增多→动脉受阻。
供养皮瓣,如前臂皮瓣、足背皮瓣。 十、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
真皮下血管网: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在供养皮肤功能有意义 止痛、制动、以防用力过猛,保持大便通畅。 疼痛、血容量不足及温度下降等
(4)肌支血管皮瓣 包含肌肉、深筋膜和皮肤的 4.皮瓣最好有一根可供缝接的感觉神经。
1.血管解剖恒定,易于解剖。 5.血管痉挛的术后感染:血管壁的创伤及其他刺激的血管痉挛,使管腔闭塞,导致血栓形成。
复合组织瓣。 而手术3d以后,动静脉危象的发生是很少见的。
3.血液凝固性改变:①创伤、手术使促凝物质进入血循环; 表皮:由上皮细胞组成,分为5层: 4.需要在瘢痕区内施行骨、关节、肌腱或神经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瓣的下部缝成管状以提供血供,裂层皮片覆 盖胸部的裸露区域。三周后皮瓣蒂部离断
8
精选文本
胸大肌皮瓣
1979年Argian首先报道属岛状皮瓣,也有直接
• 优点:有可靠的血液供应 皮瓣可以在患者仰卧时完成 供皮区不需植皮 供皮区不需植皮
缺点:在肥胖者及女性患者此皮瓣较雍肿
9
精选文本
胸肩峰动脉:来自于液动脉,此血管的胸支伴随 静脉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伴随静脉 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胸肋部肌肉的
该肌皮瓣位置表浅,与口腔颌面较近,取材简便,操作 密切,是修复口,咽及颌面部缺损较为常用的复合瓣
14
精选文本
主要供血 上部——枕动脉
这些血管在肌肉互相吻
中部——甲状腺上动脉 合,并发出肌皮穿支形
下部——颈横动脉
成真皮下血管网
由于以上原因,肌皮瓣有上、下二个旋转轴,
即以枕A为蒂的肌皮瓣可向上旋转;以颈横动脉 为蒂可向下旋转
成活呈:皮温暖,皮肤粉红,周边有出血
苍白示:动脉供血不足
4
精选文本

皮瓣蒂部旋转成角; 没有适合的动脉供血及相应的静脉回流; 皮瓣长宽之比例不等

➢ 局部的“猫耳”一般术中无须处理,术后多可自 然变平,如几个月后仍明显者可再次切除
5
精选文本
胸三角肌皮瓣
属轴形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优点:皮瓣有伸展性
12
精选文本
手术步骤 按皮瓣设计切开皮瓣周缘,皮瓣上缘仅切开皮肤
及皮下组织,后将胸大肌下缘连同皮瓣一起翻起, 皮瓣上方皮肤切开,显露胸大肌外侧缘,在胸大 肌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在胸大肌 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可见血管束, 肌蒂的宽度5~6cm,按照血管走行,全层切断肌 肉,并沿肌蒂向上分离至锁骨下缘。最后将肌皮 瓣通过胸颈皮下遂道转移至颈部,胸部切口可直 接缝合
13
精选文本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
胸锁乳突肌的血供为多源性,故可利用该肌的不同部位 (上半段或下半段)和不同组织(皮肤或肌肉),以肌 皮瓣或肌瓣的形式来修复口腔颌面部、喉部的组织缺损 皮瓣或肌瓣的形式来修复口腔颌面部、喉部的组织缺损
该肌与胸骨和锁骨相连,前者为腱性附着,后者为肌性 附着,故又可采用肌骨瓣来修复下颌骨缺损,气管前壁
胸支直径为0.22mm~4 mm,平均2 mm
10
精选文本
皮瓣位置:针对口腔内重建皮岛取自乳头下,对 皮瓣大小:用于半岛切除术后缺损5×7cm2
瓣大小:用于半岛切除术后缺损5×7cm用于全次 切除需7×9 cm2;环咽缺损,需10×12cm2;而 皮肤缺损需相应大小切除
11
精选文本
皮瓣的切取 先画线——从肩峰至剑突作一连线,再自锁骨中 点至连作一垂线,该垂线与连线的远侧部分即为 胸肩峰动脉在肌 内走行的体表投影 皮瓣的旋转轴位于 锁骨中下方3 cm 处
皮瓣较薄 位置接近面、颈部
缺点:需二期手术断蒂 需植游离皮片覆盖胸壁缺损
6
精选文本
主要供血:乳内动脉的穿动脉。这些A通过 肋骨旁第2-4肋间穿出,距胸骨外侧缘2.5 cm
7
精选文本
上部切口沿着锁骨进行,下缘切口常沿第三肋 间隙斜行,于肩峰处汇合,皮瓣的远端分离, 先鉴别皮下组织以下的深筋膜,于筋膜下与胸 大肌表面分离提起带有筋膜的皮瓣,直到胸骨 旁2.5 cm
皮瓣设计:先在乳突尖下约2 cm处标明肌皮瓣 的轴点,该点至缺损区最远点的距离作为肌蒂的 长度,根据缺损范围设计皮瓣大小,一般宽 <7cm,下界不超过锁骨下2 cm,如超过则需先行 延迟
17
精选文本
沿肌皮瓣画线切开,并由皮瓣上缘沿胸锁乳突
切断胸骨头,连同皮瓣一起向上分离,此时应 将皮瓣与肌肉稍加固定,待剥离至甲状腺上动 脉时,在甲状腺上极处结扎切断,使其与皮瓣 一起向上旋转,使肌皮瓣具有枕A、甲状腺上A
21
精选文本
斜方肌上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咽及扁 斜方肌下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后颈部,
腮腺区及下面的组织缺损
22
精选文本
皮瓣设计:可根据需要设计皮瓣的大小, 以设计中、上部肌皮瓣为例,从扁销关节 为中心设计皮瓣,皮瓣的上缘与颌下切口 线相连作为颌颈部切口
最后由颈阔肌下经下颌骨内侧穿遂道至修复区
18
精选文本 19
精选文本
斜方肌肌(皮)瓣
属岛状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 •
• 可同时连带皮肤和骨骼作为复合瓣转移,是修复 颈部,颌面部和口腔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20
精选文本
• 斜方肌及其表面皮肤的动脉血供均为多源性, 但主要来自颈横动脉。颈模动脉自起始处至分支 点的长度为4.5 cm,外径为2.7 mm。此动脉分浅、 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以颈 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以颈 模动脉浅支及其伴行静脉炎蒂,深支在菱形肌下 缘发一分支行向浅层,分布于斜方肌下部的外侧 分,设计斜方肌下部肌皮瓣时应以颈模动脉深支 为蒂。斜方肌的回流静脉为各分支动脉的伴行静 脉,面神经受副神经和颈丛的分支支配
15
精选文本
用于修复同侧面部中、下区域的中小范围的缺损, 尤以修复口唇、颊粘膜、扁桃体区、咽侧和软腭
单侧肌骨瓣可用于修复单例下颌骨缺损,气管前 壁缺损,双侧肌骨瓣可修复小颌畸形(现基本已 采用下颌延长器技术)
16
精选文本
一般认为肌蒂以选在上方为宜(因作颈清扫时 多容易损伤损伤甲状腺上动脉的肌支,皮瓣的尖 端易发生坏死、肌蒂在下方不易。另头颈颌面, 口腔位置的关系也因蒂在上方为亦)。
精选文本
皮瓣的分类
任意皮瓣——没有轴形血管,长宽比为1:1.5 为原则,多带蒂,如局部瓣为原则,多带蒂,
如局部瓣 轴形皮瓣——有供血动脉,如胸三角肌皮瓣 游离皮瓣——如前臂皮瓣,需显微血管吻 岛状皮瓣——如胸大肌皮瓣
1
精选文本
区域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颈部 远位皮瓣——胸大肌皮瓣,修复颈部
➢ ➢ ➢ ➢
➢ 骨皮瓣皮瓣
2
精选文本
皮瓣设计及形成的原则
针对缺损处的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供皮
随意皮瓣如超过长宽之比,需进行“延迟手术” 皮瓣长轴方向必须顺着供血血管的行走方向,
皮瓣蒂部应位于主要血管行走的近心端
3
精选文本
皮瓣形成中注意事项
➢ 严格无创操作,避免因牵拉造成局部血管
➢ 皮瓣形成后,先用盐水纱布包敷,待血管痉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