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京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京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京剧》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京剧,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培养幼儿的音感,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提升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3.激发幼儿的表演天赋,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

教学内容一、认识京剧1.引入: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带领幼儿观看,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回顾: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回顾上一次幼儿对京剧的学习,帮助幼儿快速回忆京剧的表现形式。

二、了解京剧音乐1.京剧音乐欣赏:播放京剧音乐视频,带领幼儿听取京剧音乐。

逐渐加强响度,让幼儿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

2.京剧音乐制作:教授制作京剧音乐的方法,让幼儿尝试使用简易乐器,如手拍、拨弦、捶锣等制作京剧音乐。

3.京剧音乐演唱:陪同幼儿一同学习京剧主题曲,练习京剧唱腔,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京剧表演1.京剧脸谱制作:教授制作京剧脸谱的方法,让幼儿体验京剧表演时的角色扮演。

2.教材演绎:指导幼儿模仿教材中的京剧角色表演,逐渐加强动作与语音表现。

四、总结1.反思:让幼儿回顾本次课程,自我评价本次表演。

2.制作数码作品:帮助幼儿使用简易数码工具,制作数字课件和电子图书,展示幼儿在本次课程中的所学所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幼儿认识京剧,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培养幼儿的音感,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提升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3.激发幼儿的表演天赋,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认识京剧,并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如何利用简易乐器和生活中的器具制作好听的京剧音乐。

3.如何指导幼儿模仿教材中的京剧角色表演,并逐渐加强动作与语音表现。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法,阶段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模拟学习真实生活的情形,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京剧表演中角色的情感和内涵,激发幼儿对表演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评估1.课堂互动表现评估:评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课堂互动表现、语言表达等情况,总评分量占30%。

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8篇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篇1活动背景: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

作为国粹,京剧脸谱、服饰、唱腔都非常有特点,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形象、有一定功夫的动作,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此活动旨在从京剧脸谱入手,让幼儿欣赏京剧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1.认识京剧脸谱的特点,感受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2.在欣赏京剧脸谱照片、面具、京剧片段的过程中,掌握京剧脸谱不同色彩的含义。

3.体验描绘京剧脸谱,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愿意表达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适合幼儿观看的京剧片段、京剧脸谱照片和有轮廓的脸谱面具若干、水粉颜料、画笔、罩衣、音乐《说唱脸谱》。

2.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绘画与分享表达。

活动过程:一、观看京剧片段,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昨天老师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段表演,可精彩了!我想与小朋友们分享一下,大家一会儿看完了能告诉老师他们这是什么表演吗?(借助京剧影像,调动气氛。

)老师:小朋友仔细看看,京剧表演跟我们幼儿园的节目表演有什么不一样呢?(导入京剧脸谱,带领幼儿认识不同的京剧脸谱。

)二、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幼儿依据图片及实物加深印象。

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已经发现了京剧表演里非常重要的东西是脸谱,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更多的京剧脸谱,你能告诉老师这些脸谱有什么让你觉得特别的地方吗?原来啊,脸谱上所画的五官都是对称的,比普通人的五官大,眉毛是粗粗的、长长的。

眼睛又大又圆,嘴巴又红又大,这就是夸张,目的是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组织幼儿讨论,教师总结京剧脸谱的特点,简要介绍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带领幼儿欣赏夸张的人物形象。

)三、分发绘画材料,幼儿自主描绘脸谱。

老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人物的脸谱,刚刚老师也给大家讲了一些京剧脸谱颜色的秘密,你们能用颜料宝宝画出来悄悄告诉我吗?(指导幼儿对脸谱进行涂色,运用鲜艳的颜色根据不同性格勾勒出夸张的人物形象。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传统音乐欣赏》第三节《京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欣赏经典京剧唱段,学唱京剧,体验京剧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起源、角色、表演特点等基本知识,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2. 欣赏经典京剧唱段,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唱京剧,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欣赏京剧唱段,学唱京剧,体验京剧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表演视频、音响设备、京剧脸谱、道具等。

学具:笔记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京剧服装,以表演的形式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猜一猜教师扮演的是哪个角色,引导幼儿关注京剧。

2. 京剧基本知识讲解(5分钟)讲解京剧的起源、角色分类、表演特点等基本知识,帮助幼儿了解京剧。

3. 欣赏京剧唱段(10分钟)播放经典京剧唱段,引导幼儿关注京剧的音乐美和表演美。

同时,让幼儿跟随音乐学唱京剧。

4. 京剧表演体验(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利用教具进行京剧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帮助幼儿掌握表演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2. 内容:京剧基本知识:起源、角色、表演特点经典唱段:播放视频、学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并演唱今天学到的京剧唱段。

答案:见板书内容。

2.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制作一个京剧角色面具。

答案:根据幼儿选择的角色,利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对京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表演环节,部分幼儿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我心中的京剧角色”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京剧角色的喜爱。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三章《传统艺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京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元素,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以及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学会用简单的动作和表情模仿京剧表演。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京剧的基本元素和表演形式,能唱一首简单的京剧曲目。

难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模仿表演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京剧脸谱、戏服、乐器(如锣鼓)、教学光盘、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表演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京剧脸谱和戏服,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关注京剧的艺术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京剧的基本元素,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以及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京剧选段,让幼儿感受京剧的音乐和表演风格,邀请幼儿模仿表演。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唱一首简单的京剧曲目,如《小放牛》,并教授相应的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京剧表演,让幼儿在模仿中掌握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京剧》2. 内容:(1)京剧基本元素:生、旦、净、末、丑(2)京剧表演形式:唱、念、做、打(3)教学曲目:《小放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京剧脸谱,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答案:幼儿完成的脸谱画,特点可从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活动《京剧》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特点、角色等。

2. 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活动准备1. 图片:京剧角色图片(生、旦、净、末、丑)。

2. 视频:京剧表演片段。

3. 京剧音乐:京胡、京二胡等。

4. 教具:京剧脸谱、戏服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京剧角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角色的名称。

2. 欣赏京剧表演片段,让幼儿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表演特点等基本知识。

4. 幼儿学习京剧动作,如身段、手势等。

5. 小组活动:幼儿分成小组,选择角色并进行京剧表演。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看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京剧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京剧作品。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京剧表演区,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

2. 评估幼儿在京剧表演中的表现,如动作、表情、台词等。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京剧的关注程度。

六、活动资源1. 图书:收集关于京剧的儿童图书,供幼儿自由阅读。

2. 网络资源:搜索京剧教育视频,提供给家长和幼儿学习。

3. 社区资源: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来园进行演出和讲解,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京剧。

七、活动实施步骤1. 开展“京剧知识小课堂”,让幼儿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史和表演特点。

2. 组织“京剧艺术体验活动”,让幼儿亲手绘制京剧脸谱、试穿戏服,感受京剧的魅力。

3. 设立“京剧表演角”,鼓励幼儿自由组队进行京剧表演,培养他们的表演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活动安全与卫生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发生意外。

2. 教育幼儿在活动中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活动《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活动《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活动《京剧》教案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活动《京剧》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活动《京剧》教案一:走进京剧【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京剧唱段、服饰、脸谱等,增强幼儿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2、通过表演京剧联唱和动手制作脸谱,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看课件,了解中国的京剧艺术,知道京剧有四大行当之分,京剧脸谱颜色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活动准备】京剧磁带两盒、课件两份(京剧人物和视频唱段)、脸谱一套、未涂色脸谱(幼儿每人一份)、蜡笔、剪刀、丝带等、环境布置各种京剧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走台步入场,播放录音,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

1、提问:“刚才我们走的是什么步?”(台步)2、提问:“小朋友们从录音机里听到了什么?(京剧)3、提问:“它们的唱腔一样吗?为什么都是京剧?” (幼儿进行讨论)教师小结: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戏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内容非常丰富,唱腔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他们都是京剧中的不同角色。

二、初步展开活动: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四大行当各自的扮相及唱段。

1、欣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服装和扮相。

如:旦又分为老旦、青衣、花旦;生又分为老生、小生;净角有蓝、红、白、黑等脸的颜色区分;丑角有男丑、女丑之分等。

2、欣赏四大行当的唱腔,并给幼儿进一步的讲解。

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穆桂英》中的穆桂英;《铡美案》中的包拯;《群丑闹春》中的丑角等。

教师小结:从京剧人物的服饰和扮相上我们能看出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他们的唱腔也各不相同。

三、进一步展开活动:欣赏京剧脸谱,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欣赏京剧脸谱,知道各种脸谱代表的意思。

如:蓝色脸谱代表着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红色脸谱代表着忠贞,英勇的人物;黑色脸谱代表着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白色脸谱代表着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金、银花色脸谱代表着各种神怪形象;绿色脸谱代表着勇猛暴躁的人物等,各种颜色代表的意思不同,都有许多有代表性的人物造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京剧》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京剧》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京剧》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学大纲,以京剧为主题,详细内容出自教材《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节“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具体包括京剧的起源、行当、脸谱、服饰和表演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行当、脸谱、服饰等。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欣赏京剧的表演特点,如唱、念、做、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表演视频、京剧脸谱、服饰、图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穿京剧服饰,以表演形式进入教室,引起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动作,初步感受京剧表演。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京剧的起源、行当、脸谱、服饰等基本知识。

讲解京剧的表演特点,让幼儿了解唱、念、做、打。

3.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表演者的行当、脸谱、服饰特点。

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京剧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京剧表演。

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分享自己的体验。

5. 创作环节(10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制作京剧脸谱。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脸谱。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2. 内容:京剧起源京剧行当京剧脸谱京剧服饰表演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京剧角色脸谱,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角色名称:武松脸谱特点:红色表示忠诚、勇敢;黑色表示刚毅、果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京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京剧,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活动《京剧》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特点等。

2. 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3.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活动准备:1. 京剧表演视频或音频素材。

2. 京剧人物图片。

3. 京剧相关道具(如戏曲服装、脸谱等)。

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京剧表演视频或音频素材,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演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2. 讲解:向幼儿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以及表演特点,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以及唱、做、念、打等表演形式。

3. 欣赏:组织幼儿欣赏经典的京剧片段,让幼儿感受京剧的魅力。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京剧演员的服饰、化妆、动作等细节。

4. 互动:邀请幼儿尝试京剧的基本动作,如手势、步伐等。

让幼儿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5. 创作:给幼儿发放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让他们绘制自己喜欢的京剧人物。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京剧人物的服饰、脸谱等特征。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的魅力,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互动和创作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京剧表演,加深对京剧的了解。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京剧主题展示区,让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3. 课程拓展:开展京剧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京剧表演。

六、活动准备:1. 京剧音乐玩具或乐器。

2. 京剧角色面具。

3. 京剧服装道具。

4. 视频播放设备。

5. 教学图片或卡片。

6. 活动场地布置。

七、活动过程:1. 复习:通过京剧音乐玩具或乐器,复习之前学过的京剧音乐和节奏。

提问幼儿关于京剧音乐的特点和感受。

2. 角色扮演:分发京剧角色面具给幼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

引导幼儿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行为。

3. 京剧服装体验:让幼儿试穿京剧服装道具,感受京剧演员的装扮。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七章《京剧》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行当、唱腔、脸谱等;欣赏京剧经典片段;学唱京剧选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2. 通过欣赏和学唱京剧,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唱腔和表演形式。

教学重点:京剧的基本知识和欣赏学唱京剧选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京剧脸谱、道具等。

学具:课本、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京剧角色,以表演形式导入课程,引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京剧的了解。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京剧的行当、唱腔、脸谱等基本知识。

展示京剧道具,让幼儿亲手体验。

3. 例题讲解(10分钟)欣赏京剧经典片段,讲解唱腔和表演形式。

引导幼儿模仿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京剧唱腔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5. 学唱京剧选段(10分钟)教唱选段,逐句教唱,让幼儿跟唱。

邀请幼儿上台展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进行家庭表演。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2. 内容:京剧基本知识:行当、唱腔、脸谱等京剧经典片段:唱段、表演学唱京剧选段:歌词、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京剧选段,进行家庭表演。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家庭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基本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个别指导的针对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京剧社团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增进家校共育。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教案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教案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之美——京剧》。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京剧的起源、特点、角色分类;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动作;欣赏经典京剧选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京剧的基本唱腔和动作的学习。

重点:了解京剧的起源、特点、角色分类;欣赏经典京剧选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脸谱、戏服、光盘、音响设备。

学具:小锣、小鼓、手绢、扇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穿戏服,以京剧唱腔和动作表演一段节目,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京剧起源和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京剧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3. 京剧角色分类(5分钟)教师展示京剧脸谱,让幼儿分辨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4. 学习京剧基本唱腔和动作(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动作,如唱、念、做、打等。

5. 欣赏经典京剧选段(5分钟)播放经典京剧选段,让幼儿感受京剧的魅力。

6.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京剧表演,教师指导幼儿的唱腔和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起源、特点、角色分类。

2. 京剧基本唱腔和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段京剧表演。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唱腔和动作的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京剧文化。

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传承民族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京剧基本唱腔和动作的学习。

2. 实践情景引入。

3. 作业设计。

一、京剧基本唱腔和动作的学习(1)教学策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京剧的基本唱腔和动作,教师应采用分解教学、循序渐进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京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京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传统文化》第四章《戏曲欣赏》,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京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京剧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了解京剧的起源、角色、服饰和表演特点。

2. 能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式,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角色、服饰和表演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视频、图片、道具、服饰、化妆材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京剧选段,让幼儿初步感受京剧的音乐、表演特点。

(2)邀请幼儿上台表演,体验京剧的动作。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京剧的起源、角色、服饰和表演特点。

(2)讲解京剧的基本动作,如生、旦、净、末、丑的行走、手势等。

3. 随堂练习(1)分组让幼儿模仿京剧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2)组织幼儿进行京剧脸谱绘画活动。

(1)邀请幼儿分享学习京剧的感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起源、角色、服饰、表演特点。

2. 京剧基本动作介绍。

3. 京剧脸谱绘画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京剧脸谱。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自由发挥创意,完成一幅京剧脸谱作品。

2. 作业题目:模仿京剧角色,进行家庭表演。

答案:选择一个喜欢的京剧角色,与家人一起进行表演,记录表演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京剧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带领幼儿参观京剧表演,感受现场氛围。

(3)开展京剧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京剧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幼儿园大班国粹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国粹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国粹京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特点、角色等。

2. 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京剧教学,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京剧的表演特点,如脸谱、唱腔、动作等。

3. 京剧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

4. 京剧的经典剧目和著名表演艺术家。

5. 京剧的现状和保护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京剧相关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视频观看:播放京剧表演片段,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京剧的魅力。

3. 讲故事:讲解京剧的起源、发展、角色等知识。

4.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参与京剧角色扮演、唱腔学习等活动。

5. 作品创作:鼓励幼儿绘制京剧脸谱、设计京剧服装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京剧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京剧脸谱、服装等道具。

3. 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讲解京剧的表演特点和角色。

3. 第三课时:观看京剧表演片段,学习京剧唱腔。

4. 第四课时:组织幼儿进行京剧角色扮演游戏。

5. 第五课时:让幼儿绘制京剧脸谱,展示自己的创作。

六、教学内容1. 京剧中的脸谱艺术:详细介绍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脸谱所代表的含义,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刚直、无私等。

2. 京剧的唱腔特点:分析京剧的四大腔调——西皮、二黄、高腔、昆腔,并通过示范让幼儿感受其差异。

3. 京剧的基本动作:教授京剧中的走步、亮相、水袖等基本动作,让幼儿练习并掌握。

七、教学方法1. 互动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与角色性格的关系。

2. 示范教学:教师表演京剧的基本动作,幼儿跟随模仿。

3. 音乐练习:播放不同腔调的京剧唱段,让幼儿分辨并学习唱腔。

4.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

八、教学准备1. 准备脸谱图卡,每种颜色和图案的face 都准备一些,以便幼儿近距离观察。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精品教案精选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精品教案精选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音乐乐园》第四章《传统音乐》第二节《京剧》。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特点;学唱京剧《苏三起解》选段;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2. 学会演唱京剧《苏三起解》选段,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唱腔的掌握和表演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京剧的基本知识、唱段和动作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脸谱、道具、音响设备。

学具:幼儿用京剧服装、头饰、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京剧脸谱,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脸谱的特点和颜色,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介绍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3. 欣赏:播放京剧《苏三起解》选段,引导幼儿关注唱腔和表演动作。

4. 学习:教授京剧《苏三起解》选段的唱腔,逐句教唱,让幼儿跟唱。

5. 实践:分组让幼儿穿上京剧服装,练习唱段和表演动作。

6. 互动: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其他幼儿点评,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基本知识:起源、行当、表演特点。

2. 京剧《苏三起解》选段歌词。

3. 京剧基本动作图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京剧《苏三起解》选段,练习京剧基本动作。

2. 答案:唱段熟练,动作协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京剧表演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感受京剧的魅力。

鼓励幼儿关注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如昆曲、越剧等,丰富幼儿的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京剧唱腔的掌握:京剧唱腔独特,韵味十足,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国粹京剧大班教案(优秀3篇)

国粹京剧大班教案(优秀3篇)

国粹京剧大班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国粹京剧大班教案(优秀3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国粹京剧大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等相关学问,知道不同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的人,驾驭五种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

调动学生的爱好,从而去关注京剧。

2、实力目标:通过了解穆桂英挂帅、感受京剧等活动,培育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及独立思索的实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爱好;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爱好;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培育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打算:1、学生打算:了解京剧。

2、老师打算: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京剧。

1、课前播放戏曲《穆桂英挂帅》片段。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里面的人物为什么画脸吗?你们知道脸谱是哪种戏曲所独有的吗?你们了解京剧吗?(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分层教学重视学生在预习后的信息反馈,此环节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为分层教学做充分打算。

)偷偷告知大家一个小隐私,我发觉京剧的脸谱里包含了许多京剧的学问,而且,他还和数字有关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揭开它神奇的面纱。

(板书:穆桂英挂帅——京剧)(设计意图:将居庙堂之高的京剧于简洁的数字相联系,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了解京剧,说说国粹。

1、说说国粹请同学们打开品德书78页,读一读小资料,思索: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粹呢?(学生汇报)(设计意图:本节课由于学生不能提前预习,所以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京剧进行了解,同时培育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实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京剧》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角色介绍、京剧脸谱的特点、京剧唱腔与表演形式、以及京剧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对京剧角色、脸谱、唱腔和表演形式的认知,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3. 激发幼儿参与京剧表演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京剧唱腔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 教学重点:京剧角色的认知、脸谱的特点和基本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京剧表演视频、京剧脸谱、服装、道具、音响设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演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讲解京剧起源与角色(10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讲解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特点。

3. 脸谱制作(10分钟)分发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

4. 京剧唱腔与表演形式(10分钟)播放京剧唱腔片段,让幼儿感受其韵味,并简单讲解唱腔的特点。

同时,邀请几名幼儿穿上京剧服装,展示京剧的基本动作。

5.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京剧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邀请各小组进行表演,评价并给予鼓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一幅京剧脸谱画。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脸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制作、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但部分幼儿在唱腔模仿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加京剧表演,增加幼儿对京剧的喜爱和认同感。

同时,鼓励幼儿观看更多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唱腔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篇一」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察图片的排列顺序,熟悉歌词的顺序。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喜爱京剧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游戏,认识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根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

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认识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

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通过倾听、比较、接龙游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诉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

想不想听?教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
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

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游戏,教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变化,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
6、秘密导入,尝试多次的比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量,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我们一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
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篇二」
活动目的:
1、萌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励幼儿参与京剧表演和制作京剧脸谱。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各种京剧脸谱。

2、日常活动时播放京剧的录音带和录像带,供幼儿欣赏。

3、彩纸、纸板、毛线等手工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说说京剧。

1、看京剧录像。

2、向幼儿简单介绍京剧:京剧是我国的一种戏曲,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叫国粹。

唱京剧的人要在脸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

因为京剧好听好看,不仅中国人喜欢,很多外国人也很喜欢。

3、介绍京剧脸谱的名称、性格和特点。

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活动二:学唱京剧。

1、幼儿观看录像后回答,唱京剧的人脸上涂上各种漂亮的花纹,他们说话、动作、走路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放京剧录像带,让幼儿感受京剧曲调的优美,并跟着哼唱。

3、幼儿戴上脸谱,自由地表演。

活动三:画脸谱。

1、观察京剧脸谱的颜色和花纹,区分红脸、白脸和黑脸。

2、幼儿画京剧脸谱。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亮。

3、把画好的脸谱剪贴在纸板上,用毛线头当胡须和头发。

4、幼儿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戏《黑脸敲锣》。

玩法:黑脸一个,红脸、白脸若干。

黑脸慢敲锣,红脸和白脸就开始走圆场步;黑脸快敲锣,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看谁躲得快。

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效果分析:
当孩子们头戴自制的脸谱,脚下迈着不太娴熟的圆场,认真地模仿着自己喜欢的一招一式时,他们都被这古老的艺术深深地感染了。

有的.孩子在"小剧场"中表演自己刚刚学会的京剧,还有的孩子回家教爸爸妈妈学唱京剧、俨然一个个小戏迷。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中设立"小戏迷俱乐部"。

教学反思:
我讲授了《我们的国粹》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运用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们了解了很多有趣的文化现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孩子们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思维特别活跃。

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这样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很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

我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

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多关注学困生,争取让孩子们在乐中学、玩中学。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多查阅资料,应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使孩子们学会更多的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篇三」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脸谱的艺术美,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夸张表现脸谱特征。

2.感受浮雕脸谱的立体感,能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体面具。

活动准备:
1.用京剧脸谱图、幼儿绘画作品“京剧脸谱”、京剧脸谱面具等布置陶艺室。

2.刻画工具、旧报纸、竹箩筐、瓷盘等若干。

3.陶泥人手一份,泥拍子人手一个。

4.京剧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京剧脸谱的特征。

(1)教师:看,我们的陶艺室周围挂了什么呀?
(2)教师:关于脸谱,你知道些什么呢? (幼儿讨论、交流)
(3)教师: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艺术,它与我们的脸一样,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左右是对称的,只是它用了许多的线条和色块使五官变形了,有的眉毛竖起来,很凶恶,有的眼睛弯弯的,很滑稽。

●前期的知识沉淀,丰富了幼儿的文化知识,激起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丰满的环境创设都来自孩子们自己的手笔,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习从平面到立体的创作。

2.欣赏立体面具,激发幼儿联想创作。

(1)出示立体的京剧脸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与平面脸谱的不同。

教师:脸谱确实非常漂亮,一些艺术家把它做成脸谱面具挂在家里。

瞧!我这儿就有一个呢!仔细看看,它与画的脸谱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观察、交流)
●利用比较观察法,引导幼儿发现平面与立体的区别。

(2)教师:今天请你们也来当艺术家,设计一个漂亮的脸谱面具。

你们会用什么方法使脸谱凸起来呢? (幼儿想象)
(3)师幼共同付论、探索,教师示范使脸谱变立体的方法。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教师:我们周围也有一些材料,你能不能借助这些材料使脸谱凸起来呢?
●辅助材料的添加,使幼儿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

(2)教师:是不是很想动手试一试呢?先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准备设计、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脸谱?想好了就开始吧!
(3)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装饰的时候要仔细,注意左右对称。

看一看,脸谱的五官变了吗?看上去怎么样?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有创意的地方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能力稍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

鼓励先完成制作的幼儿欣赏同伴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4.作品。

(1)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作品,请幼儿说说:你喜欢哪一个脸谱面具?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为京剧脸谱涂上漂亮的颜色,使作品更加完美。

☆区角活动①表演区“京剧脸谱秀”:各种脸谱,让幼儿进行表演。

②美术区:收集各种脸谱图片,供幼儿欣赏;各种纸、毛线或泥巴,让幼儿创作脸谱。

☆环境创设收集各种脸谱布置活动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