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读书笔记
儿科学要点速记读书笔记
《儿科学要点速记》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览与概览 (2)1.1 儿科学的发展历程 (2)1.2 儿科学的分支领域 (4)1.3 儿科学的重要性 (5)二、新生儿学要点速记 (7)2.1 新生儿分类与生理特点 (7)2.2 常见新生儿疾病及诊断 (9)2.3 新生儿治疗与护理原则 (10)三、儿童生长与发育要点速记 (11)3.1 儿童生长与发育规律 (12)3.2 生长迟缓与发育异常的原因 (13)3.3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 (14)四、儿童营养学要点速记 (16)4.1 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 (17)4.2 常见营养问题及解决方案 (18)4.3 儿童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方法 (19)五、儿童常见疾病要点速记 (20)5.1 呼吸系统疾病及诊断方法 (21)5.2 消化系统疾病及预防措施 (23)5.3 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与治疗策略 (24)5.4 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回顾 (25)六、儿童免疫学要点速记 (27)一、内容概览与概览《儿科学要点速记》是一本专为医学生和年轻医生设计的教材,其核心目的是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儿科医学的关键知识点。
本书内容全面,涵盖了儿童从新生儿期到青少年期的各种疾病、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在撰写读书笔记时,我们应该首先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
内容概览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本书的结构和编排方式,比如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或者疾病类型来组织章节。
还可以概述本书的重点内容和特色,例如它如何突出临床实践中的重点问题,或者如何提供实用的记忆技巧等。
这一部分应该简洁明了,便于快速回顾本书的核心价值。
概览部分则是对本书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它应该包括书中的主要章节、专题或理论,并简要说明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提及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或研究成果,以展示本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概览部分应该有助于读者对本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儿科护理读书札记
儿科护理读书札记小儿科,是我真正意义上实习的第一个科室。
这家医院的小儿科病患不多,至少这几个星期,病人最多的时候不超过30个人——尽管儿科有40多张床铺。
,这里的疾病单调:上感、小儿腹泻病,新生儿黄疸,等。
至于先心病、川崎病这样的病种很少见。
在儿科,我被分配到一个年资较老的老师手下,到一个住院医手下,一个有着坎坷经历的护士,在省内好几个医院进修过,凭借她四五年的临床经验,她干活要比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护士利落得多:不用老师下达指令:遗嘱、检查、处方或者出院报告就全部搞定,只等着签字即可,而我自然没得比,无论是她的声音还是性格都极适合儿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随时跟着她写病历、去病房,因为不是老师,所以在她面前我可以毫无顾忌的问这问那,而她也毫不保留的告诉我她所知道的一切。
后来我才知道她天天上下班要坐3个小时的汽车,原因是医院尚未给她分宿舍!这个月是她试用期即将结束的时候,马上要转为正式职工,然而这时她的身体出现不适,要做一个颇有风险的手术,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休息,而主任这里顶多能给一个月的休假,所以在健康和工作中小王只能选择一个。
苦闷的她天天都在两个选择中艰难的做出选择。
她经历的事,让我愈加觉得现实生活的残酷。
患病原本需要人们去关心,末了却还要面临丢失工作的危险,多么可怕的社会!还是说说科里发生的事情吧!医生实习跟护理见习最大的区别是:护士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即可,而医生要跟病人及家属沟通,处理许多工作以外的事务。
所以,刚开始自己竟然连病房都不敢去,一是不知道如何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二是对自己学识的不自信,担心家属问的问题回答不上来。
于是自己老老实实呆在学习室里看书直到主任跑进来撵我们去病房。
后来渐渐发现:坦诚和热情是跟病患做好沟通的前提,至少在这个星期我给自己的病人留下了好印象:每天一早跑去病房看病人,下班前也去看病人,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有些问题一时回答不上不要紧,坦诚告诉他你帮他咨询老师,他仍然会很乐意并且更加信任你,千万不要将自己不确定或者不知道的东西乱说一气,这样做除了降低你的威信和信誉外没有任何好处。
新生儿科护士读书笔记
新生儿科护士读书笔记今天离开儿科了,真的很舍不得,现在想想也真不知道学会了什么,呵呵,应该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吧!实习其实就得靠一张嘴,一双手,一双脚,和一个高度警惕的大脑。
勤学多问才能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知识,有的时候忙了老师是不会主动教给你的,这些东西只有靠自己多问才行。
要眼急手快,有活抢着干,多练习,大胆操作就行,什么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做多了自然而然也就熟练了。
勤跑腿,不怕吃苦,有些跑腿的活谁都不想干,其实多干一点无所谓,这样老师才会喜欢你,才会教给你更多的东西。
要时刻保持警惕,干什么都要核对好,千万不能出差错,万一有个闪失受连累的是自己的代教老师,痛苦的是患者,自己既摆脱不了责任良心也会过不去的。
要记住患者永远都是对的,就算他们错了,我们也得退后一步,态度一定要和蔼,在工作中就算再烦也不能带有任何情绪,多笑一下只会增加你的魅力,你并不会损失什么,将心比心,你对他们好了他们肯定不会骂你的。
忙的时候不止一个老师叫你,不止一个患者叫你,被吩咐干的事情一定要记好,要尽可能在最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动作麻利,走路轻快,不能颠三倒四干了着忘了那,刚开始的时候真的不适应,老是忘一些要做的事情,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
做什么都是一种责任,借出去的东西一定要记好,真忙的时候可以用笔记下来,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为方便他们而承担本不需要承担的责任。
一定要记好一些医学数值和公式,还有所在科室常用药的药理作用,有些时候患者不懂会时不时问你的,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准确的回答,不能在他们面前难堪。
不论什么时候口袋里一定要有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抽空一定要做笔记,虽然课堂上也学过,但必要时还是要记一下的,今天看了一个老师的实习笔记,比我记得好多了,以后得多像她学习。
出科了,没机会练一下给小孩扎头皮和扎脚的针,没机会练一下扎留置针,没有转到新生儿病区学习一下,错过了很多东西,以后的实习生活中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和老师争取,不能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中医儿科学个人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及其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探讨儿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我对中医儿科学的一些个人笔记摘抄,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二、儿童生理特点1.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儿童脏腑功能尚未成熟,抵抗力较弱,易受外邪侵袭。
2.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量大,易出现营养过剩或不足。
3. 脾常不足,易患脾胃病: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完善,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泄泻等症状。
4. 肾常虚,易患肾系疾病:儿童肾脏功能较弱,易出现遗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三、儿童病理特点1.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儿童疾病变化快,易出现传变。
2. 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儿童疾病表现复杂,易出现寒热虚实夹杂。
3. 易兼夹,易转化:儿童疾病易出现多种症状并存,且病情易转化。
四、儿科辨证要点1. 望诊:观察儿童的面色、舌象、指纹等,以了解病情。
- 面色:面色红润为正常,面色苍白、黄染、青紫等均为病态。
- 舌象:舌质淡红为正常,舌质红、苔黄、苔白等均为病态。
- 指纹:指纹淡红为正常,指纹紫红、指纹青紫等均为病态。
2. 闻诊:观察儿童的呼吸、咳嗽、呕吐等声音。
- 呼吸:呼吸平稳为正常,呼吸急促、喘促等均为病态。
- 咳嗽:咳嗽声音清亮为正常,咳嗽声音嘶哑、痰声漉漉等均为病态。
- 呕吐:呕吐物清稀为寒证,呕吐物秽浊为热证。
3. 问诊:询问儿童的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
- 饮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脾胃虚弱,食欲亢进、口渴为脾胃湿热。
- 睡眠:睡眠不安、夜啼为心肝火旺,睡眠深沉为脾虚。
- 二便:大便溏泄为脾胃虚弱,大便干结为肠道积热。
4. 切诊:观察儿童的脉象。
- 脉象:脉象平和为正常,脉象弦滑为热证,脉象沉细为寒证。
五、儿科常见病证及治疗1. 感冒: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治疗以疏风解表为主,常用药物有柴胡、葛根、荆芥等。
2. 咳嗽:表现为咳嗽、痰多、喉痒等症状。
中医儿科学笔记
中医儿科学笔记我一直觉得中医儿科学特别神奇,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能开启儿童健康的大门。
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中医儿科学的时候,那真的是一头雾水啊。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各种理论知识,什么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就像刚冒尖的小嫩芽,还很脆弱呢。
当时我就想,这啥意思啊?后来慢慢才明白,这就是说小孩子的身体各个器官都还没发育完全,所以就特别容易生病,就像刚搭建好框架的小房子,一点点风吹雨打就可能出问题。
有一次,我跟着一位老中医实习。
来了个小朋友,小脸烧得通红通红的,就像个小火球似的。
家长在旁边急得不行,那眼睛里全是担忧啊。
老中医不慌不忙地开始给小朋友看病。
他先是看了看小朋友的舌头,嘴里还念叨着:“嗯,舌尖红啊,这体内肯定有热。
”然后又摸了摸脉。
我在旁边好奇得很,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挠痒痒。
我就小声问老中医:“老师,您咋光看舌头摸脉就能知道这么多啊?”老中医笑着说:“这舌头啊,就像身体内部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呢。
脉呢,就像河流里的水,水流的快慢、强弱都能告诉我们身体的状况。
”哇,我当时就觉得太神奇了。
中医儿科学里的小儿推拿那也是一绝啊。
有一回,邻居家的小孩老是咳嗽,吃了药也不见好。
我就跟邻居说:“要不试试小儿推拿?”邻居半信半疑地看着我。
我就给他们讲,小儿推拿就像是给孩子的身体做一场温柔的按摩,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机能。
就像给一个小机器重新调整零件一样。
我就试着给那孩子推了推肺经,从无名指的指根推向指尖。
一边推还一边跟孩子说:“小朋友,感觉是不是很舒服呀?”那孩子还真就不哭不闹的,过了几天,咳嗽真的减轻了不少呢。
说到小儿的疾病,那可真是多种多样。
像小儿泄泻,也就是拉肚子。
这要是放到西医那,可能就会用一些止泻的药啊之类的。
但在中医儿科学里,那就要分清楚是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还是伤食泄泻。
寒湿泄泻的孩子拉的便便就像蛋花汤一样,而且肚子还凉凉的。
这时候就得用一些温中的药,就像给孩子的小肚子点上一把小火炉,把寒湿给驱散掉。
儿科护理学读书笔记
儿科护理学读书笔记【篇一:儿科护理学笔记整理】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绪论与小儿生长发育1. 婴儿期:婴儿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一周岁,包括新生儿期。
2. 幼儿期:自满一周岁至三周岁。
3. 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4.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3~4天内体重下降3%~9%小儿营养及营养性疾病5. 肥胖症:小儿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6. 赫氏沟:肋膈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
7. 佝偻病串珠:佝偻病患儿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膨大而形成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上下排列如串珠状,因此向胸腔内压迫肺组织,容易引起肺炎。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8. 足月儿:大于或等于37周,小于42周的新生儿。
9.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至第90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
10.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11. 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
13. 累积损失量:发病以来累积损失的液体量17. 迁延性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18. 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
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中医儿科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医儿科读书笔记篇一:小儿药证直诀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医家钱乙所著,他对医学各科皆通,尤精儿科,有“儿科圣手”之称。
《小儿药证直诀》对我国儿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书中记述了很多儿科常见病及传染病。
如麻疹、百日咳等症,都是最早见于医书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儿科专著,较之欧洲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出300年。
是中医儿科工作者必读之书。
《小儿药证直诀》以五脏辨证为纲,将五脏辨证广泛的应用于儿科,对小儿病的诊断、生理、病理特点及儿科病的辨证施治,用药特点,都有很多独到之处。
他认为,小儿与成人相比,在生理上,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颅囟经》“小儿纯阳”学说的启发下,提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理论。
这是钱氏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和概括,也是他临证的指导思想。
钱氏认为“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误也。
”因此,在处方用药时,力主要恰到好处,不可有些许的疏忽大意。
否则,毫厘之失,将会造成千里之谬。
钱氏根据前人脏腑辨证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小儿科领域的五脏辨证方法,把小儿内脏看成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同时,又注意到内脏与外界环境的密切关系,并把这一理论,最早地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
所谓“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是钱氏根据《内经》五脏五行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
他认为五脏属性及功能不同,若被外邪侵袭,发生病变亦不相同,病状也有区别。
并详细开列了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实的主要证候及治疗原则。
钱氏治小儿病,一概以五脏为纲。
钱氏虽然强调五脏分证,但并不割裂五脏间的联系。
相反,却很重视五脏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作者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辩证观。
钱氏在儿科学上的另一贡献是,他创造性地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应用于儿科临床,婴幼儿说话多不方便,望诊在临床上就显得特别重要。
儿科学重点笔记
儿科学重点笔记儿科学重点笔记第1节:绪论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这段时期,受孕最初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还没有成形),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胎儿期是没有肺循环的。
二、围生期(围产期)怀孕7个月到出生后7天这段时间为围生期。
这个时间小儿开始接触外界,所以这个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是最高的。
三、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的时期。
这段时间当爸的很辛苦。
这段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也很高,仅次于围生期。
(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的,有围生期首选,没有就选新生儿期。
)四、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要妈妈抱着的这段时期)这个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
五、幼儿期自1岁至满3岁之前为幼儿期,快上幼儿园了,会跑会跳,这个时候容易发生意外。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在幼儿园这段时期,此期重要特点为智力发育非常快。
六、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在小学这段时期七、青春期青春期:女童12-18岁,男童14-20岁这是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
儿科学重点笔记第2节: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1..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2.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先慢后快3.体格发育--快慢快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为由上到下(小儿出生后先哭,哭是上面)、由近到远(先胳膊动)、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1.体重是反映儿童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是身高。
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下降不超过9%,其它状况良好。
无需处理。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重下降超过10天未恢复(双10),那就要处理了。
出生时体重3kg三个月体重6kg1岁时体重9kg2岁时体重12kg3、6、9、12 四个阶段每次增加3新生儿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6~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1岁~12岁体重(kg)=年龄×2+8这里记住,不管身高、体重、头围都是:生后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如:出生时体重为3kg,到3个月为6kg,长了3kg,到1岁为9kg,也长了3kg2.身高(长)3岁以前仰卧测量为身长,3岁后站立测量为身高出生时身长为50cm1岁时身长为75cm2岁时身长为87cm(50、75、87一定要记住)2~12岁身高公式:年龄×7+753.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儿科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优秀10篇)
儿科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优秀10篇)儿科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即将结束内、外、妇、儿四个大科室的实习,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儿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
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
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
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儿科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2时光流逝,转眼间我在成长中又渡过一年。
回首这走过的一年,很荣幸能与各位同事共同进步,我也在大家的身上学到不少的知识。
一年以来我心中最大的感受便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儿科主治医师越来越难,要做一名优秀的儿科主治医师则是难上加难。
我认为:一名好的儿科主治医师不仅要为人谦和正直,对事业认真兢兢业业。
而且在思想政治上、业务能力上更要专研。
我,作为一名只学过一年汉语的中年儿科主治医师,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先将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人同往年一样,在院纪院规所容许的框架内,在本人工作职责所规定的范围之中,不顾自身健康状况欠佳的实情,加班加点、尽心尽力、呕心沥血地工作。
儿科规培护士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前言儿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儿科护理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作为一名儿科规培护士,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为了更好地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我阅读了《儿科护理学》这本书,以下是我对书中部分内容的摘抄和心得体会。
二、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1. 尊重患儿:尊重患儿的人格尊严,关心患儿的生活需求,维护患儿的合法权益。
2. 以患儿为中心:将患儿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患儿的身心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3. 全程护理:从患儿入院到出院,全程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4. 团队合作:儿科护理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家属、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协作氛围。
5. 不断学习:儿科护理知识更新迅速,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儿科护理常见疾病及护理要点1. 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氧疗;做好保暖工作,预防并发症。
(2)哮喘:遵医嘱给予抗炎、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儿焦虑情绪。
2. 消化系统疾病(1)腹泻:做好饮食管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观察大便性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2)便秘:指导患儿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儿焦虑情绪。
3. 泌尿系统疾病(1)尿路感染:加强会阴部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2)急性肾炎:限制水钠摄入,减轻肾脏负担;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儿焦虑情绪。
4. 神经系统疾病(1)脑炎:加强头部护理,预防脑水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降颅压治疗;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儿焦虑情绪。
(2)癫痫: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儿焦虑情绪。
《儿科护患沟通指南》读书笔记
《儿科护患沟通指南》读书笔记一、书籍基本信息。
由于题目未提及出版社等信息,我们假设是从护患沟通的一般性知识角度进行读书笔记的整理。
二、书中主要内容与个人感悟。
(一)儿科护患沟通的特殊性。
1. 患儿的特殊性。
- 儿科患者年龄跨度大,从新生儿到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例如,新生儿无法表达自己的不适,只能通过哭闹等方式传达信号,这就需要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肢体动作中判断患儿的健康状况。
- 幼儿和儿童可能对医院环境充满恐惧,陌生的环境、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白大褂都可能成为他们害怕的因素。
他们可能会抗拒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护士不能简单地强迫患儿接受治疗,而是要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来安抚他们的情绪。
- 青少年患者则可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他们对疾病和治疗可能有自己的理解,护士在沟通时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像对待成年人一样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在健康决策方面需要家长的参与。
2. 家长的重要性。
- 在儿科护理中,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他们对患儿的病情非常关注,往往会因为孩子生病而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
护士与家长的沟通效果直接影响到家长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
- 家长可能对患儿的病情有很多疑问,例如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等。
护士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解释清楚,让家长能够理解并信任护理工作。
同时,护士也要倾听家长的担忧和诉求,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二)有效的沟通技巧。
1. 语言沟通。
-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例如在向家长解释患儿的病情时,不要说“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伴发支气管炎”,而是说“孩子的嗓子发炎了,气管也有点发炎”。
这样家长更容易理解。
- 语气要温和、亲切。
对患儿要用温柔的语调,像哄孩子一样和他们说话,例如“小宝贝,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这个小针就像小蚂蚁轻轻咬一下就好啦”。
对家长也要保持尊重、耐心的语气,即使家长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也要不厌其烦地解答。
儿科书籍读后感
儿科书籍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儿科相关的书籍,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有了好多感触。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事儿,从小小的感冒发烧,到孩子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应有尽有。
其中有一个部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好像它把我拉进了一个真实的儿科诊室,让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孩子和医生之间的“战斗”。
那是一个小男孩,估摸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因为咳嗽不止被妈妈带来看病。
小家伙一脸的不情愿,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想必来之前在家里就已经闹过一阵了。
医生戴着听诊器,想要听听他的心肺,可这小家伙就像个小泥鳅似的,扭来扭去,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不要,我不要!”他妈妈在一旁又是哄又是劝,急得满头大汗。
医生倒是很有耐心,笑眯眯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玩具车,在小男孩面前晃了晃,说:“小朋友,你乖乖让叔叔听听,听完这个小车车就送给你啦。
”小男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但还是有点犹豫。
医生趁热打铁,接着说:“你看,这个小车车跑得可快啦,你不想让它在你的小手上跑一跑吗?”小男孩终于点了点头,不过还是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衣角。
医生赶紧抓住机会,把听诊器轻轻地放在小男孩的胸口。
可刚放上去没几秒钟,小男孩又开始挣扎了,一边哭一边叫:“太紧了,太紧了!”医生无奈地笑了笑,只能再次把听诊器拿开,重新想办法。
这时候,妈妈突然说:“宝宝,你要是乖乖听话,等看完病,妈妈带你去吃冰淇淋。
”这句话好像有了点魔力,小男孩一下子安静了不少,但还是扁着嘴,一副不太相信的样子。
医生见势,连忙说:“对呀对呀,只要你配合叔叔,很快就能去吃好吃的冰淇淋啦。
”终于,在医生和妈妈的连哄带骗下,小男孩总算完成了检查。
医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对小男孩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小男子汉!”小男孩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骄傲的神情。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心里也暖暖的。
这小小的儿科诊室里,充满了爱和耐心。
医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得有哄孩子的本事;妈妈呢,满心焦急却又要强装镇定,想尽办法让孩子配合。
儿科医学书籍读后感
儿科医学书籍读后感读了儿科医学的书籍后,我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小怪兽和小天使的奇妙世界。
以前吧,我就觉得小孩就是缩小版的大人,生个病啥的,按照大人的治法稍微调整下剂量不就得了。
这儿科医学书可给了我一个大嘴巴子,告诉我这想法有多愚蠢。
小孩那可真是个独特的小宇宙,从生理结构到心理状态,都跟大人有着天壤之别。
就说那些小婴儿吧,他们连话都不会说,全靠哭来表达自己的不适。
这哭可就像是一门神秘的语言,得靠儿科医生们像侦探一样去解读。
书里详细地讲了不同哭声可能代表的问题,什么饿了的哭声、肠绞痛的哭声、尿不湿湿了的哭声,那可真是比摩斯密码还难搞清楚。
我当时就想,这儿科医生得有多么敏锐的耳朵,就像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超声波似的。
再看看那些儿童疾病,有些病名我连读都读不利索。
但书里把每种病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都讲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儿童常见的肺炎,我以为就是咳嗽咳嗽就好了,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什么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不同的类型在治疗上还有差别,就像对待不同性格的小调皮鬼,得用不同的方法去安抚。
而且儿科看病啊,还不仅仅是看病那么简单。
你得哄着孩子,让他们乖乖听话接受检查。
这就像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你得比孩子更有耐心、更有创意。
书里也提到了很多安抚孩子情绪的小技巧,像是用小贴纸奖励听话的小朋友,或者把听诊器当成一个神秘的小道具,跟孩子玩“医生看病”的游戏。
这让我觉得儿科医生简直就是半个儿童心理学家。
在用药方面更是谨慎得不能再谨慎。
那些药物剂量都是按照孩子的体重、年龄精确计算的。
我就想啊,这就像在做超级精密的化学实验,一点差错都不能有,不然就可能给小宝贝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可不像大人,有时候吃个药大概齐就行。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儿科医生那是充满了敬意。
他们就像是守护小花朵的园丁,要精心照料每一朵独特的小花,不仅要治病,还要照顾孩子的情绪,给家长们吃定心丸。
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儿科医学真的是一门充满挑战又无比温暖的学科。
实用儿科学读后感
实用儿科学读后感以前我对儿科知识那是一知半解,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但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超级耐心的老师,把儿科的方方面面都给我掰扯得清清楚楚。
从孩子的生长发育说起吧。
我才知道原来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动作和节奏。
什么时候该长牙,什么时候会走路,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书里详细地列出了不同年龄段孩子正常的发育指标,就像一把精准的尺子,让我能衡量孩子的成长是否在正轨上。
这可太实用了,感觉自己以后要是有了娃,或者身边朋友有孩子,我都能像个小专家一样,在旁边指点一二呢。
再说说孩子生病这档子事儿。
书里把各种儿童常见疾病都像晒宝贝一样展示出来。
感冒、发烧、拉肚子,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原来背后都有这么多门道。
比如说孩子发烧,可不是简单地给点退烧药就了事。
要先搞清楚是因为感染了细菌还是病毒,是着凉了还是身体里其他地方出了问题。
这就像破案一样,得从各种症状里找线索。
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就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密码,得小心翼翼地对待。
书里关于治疗方法也让我大开眼界。
传统的治疗手段和现代的医疗技术相结合,就像给医生们打造了一个超级武器库。
我也深深感受到儿科医生真的不容易。
面对那些小小的患者,不仅要治病,还得像哄小宝贝一样让他们配合治疗。
这就要求医生除了有专业知识,还得有一颗超级有爱的心。
还有那些关于儿童营养的部分。
我才知道原来给孩子喂饭可不是把东西塞到嘴里就好。
什么营养均衡,什么食物搭配,这里面的讲究能写成一本厚厚的菜谱。
比如说,孩子不能光吃肉,蔬菜和水果也得跟上,就像一支乐队,每个乐器都不能少,这样才能演奏出健康的旋律。
读完这本书,我对儿科的认识那是蹭蹭往上涨。
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儿科小白变成了一个有点见识的小达人。
而且这本书让我更加尊重那些儿科医生们,他们就像守护小天使的卫士,用这本书里的知识和自己的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想,如果更多的家长或者想要了解孩子健康的人能读一读这本书,那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少很多迷茫和担忧啦。
儿科书籍读后感
儿科书籍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儿科相关的书籍,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孩子们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状况,从生理到心理,那叫一个详细。
其中有个部分,讲的是孩子生病时的种种表现和应对方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就说孩子发烧吧,以前我总觉得,只要一发烧,那肯定得赶紧吃药退烧。
但这本书里说,发烧其实是孩子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有时候不用那么着急退烧。
这就好比是身体里的“小战士”们在和病菌“打仗”,体温升高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
而且,判断孩子病情严不严重,不能只看体温的高低,还得看孩子的精神状态。
我想起有一次,我小侄子发烧了。
小家伙脸蛋红扑扑的,整个人都没了精神,蔫蔫地躺在床上。
当时一家人那叫一个着急,想着赶紧给他喂退烧药。
可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他虽然体温高,但还能跟我们说说话,也没有特别难受的样子。
于是我们决定先给他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擦额头、腋下什么的。
过了几个小时,他的体温居然慢慢降下来了,又开始活蹦乱跳的。
还有孩子咳嗽这事儿,以前我总觉得咳嗽就得止咳。
但书里说,咳嗽也是身体在往外排出异物的一种方式。
有时候盲目止咳,反而可能让异物留在身体里,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我记得有一回在公园里,碰到一个小朋友一直咳嗽。
他妈妈在旁边急得不行,一个劲儿地说:“这可咋办呀,一直咳一直咳。
”旁边的一位奶奶就说:“别着急,先看看孩子是不是呛着东西了,或者是空气太干燥。
”后来大家一起想办法,给孩子喝了点温水,让孩子呼吸了会儿湿润的空气,咳嗽居然慢慢减轻了。
再说说孩子的心理方面。
书里提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需要安全感和关爱。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就能让孩子充满力量。
我邻居家有个小女孩,性格有点内向。
她妈妈就特别注重给她足够的爱和支持。
每次小女孩参加活动,哪怕表现得不是特别好,她妈妈都会说:“宝贝,你已经很棒了,下次会更好的。
”慢慢地,小女孩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朗。
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照顾孩子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儿科书籍读后感
儿科书籍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儿科相关的书籍,哎呀,可真是让我感触颇多!这本书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医学术语,反而是用了好多通俗易懂的例子和生动的故事,把儿科的各种知识讲得明明白白。
其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孩子生病时家长的心态和应对方法,那描述得简直太真实了,让我一下子就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生病的那些事儿。
记得有一次,我大概也就七八岁吧,突然发了高烧。
整个人晕晕乎乎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我妈那叫一个着急啊,手忙脚乱地给我量体温、找退烧药。
她的眼神里满是担忧和焦虑,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可咋办呀,咋突然就烧起来了。
”一边说着,一边用湿毛巾轻轻地敷在我的额头上,那动作轻柔得就好像我是一件珍贵的宝贝,生怕弄疼了我。
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看着妈妈忙前忙后的身影。
她一会儿跑到厨房去给我熬粥,一会儿又跑回房间看看我的情况。
那粥熬好后,她还小心翼翼地吹凉,一口一口地喂给我吃。
我当时虽然难受得不想吃东西,但看到妈妈那期待的眼神,还是努力地咽了下去。
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破了好大一块皮,鲜血直流。
我“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那哭声估计整个小区都能听见。
我爸听到我的哭声,鞋都没换就冲了出来。
他一把把我抱起来,一边哄着我“宝贝别哭,别哭”,一边赶紧找医药箱给我处理伤口。
他的手有点抖,可能是太紧张了,消毒的时候还不小心弄疼了我,我哭得更厉害了。
爸爸满脸愧疚,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宝贝,爸爸轻点,轻点。
”书里还提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这让我想起我表妹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内向,不爱说话。
家里人都急坏了,到处咨询,想知道怎么能让她变得开朗起来。
后来发现,原来是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心里有了阴影。
大人们知道后,又是找老师沟通,又是给表妹做心理疏导,慢慢地,表妹才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好像在看一部关于孩子成长的纪录片,里面的每一个场景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它让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心灵的呵护。
儿科书籍读后感
儿科书籍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儿科相关的书籍,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事儿,那些细致的描述,就好像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朋友直接带到了我面前。
其中有一个部分,讲的是孩子生病时的各种表现和应对方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记得有一次,我小侄子生病发烧了。
小家伙平时活蹦乱跳的,那天却无精打采地窝在沙发里,小脸通红。
他那双平时总是充满好奇的大眼睛,此刻也失去了光彩,可怜巴巴地望着我。
我摸了摸他的额头,哎呀,烫得吓人!我赶紧给他量体温,39 度!这可把我急坏了。
书上说,孩子发烧不能捂得太严实,要适当散热。
于是我轻轻地解开他的衣服扣子,用湿毛巾给他擦额头、手心和脚心。
小侄子可能因为难受,一直哼哼唧唧的,还时不时地扭动着身体,嘴里嘟囔着:“姑姑,我不舒服。
”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按照书上的指导,超过 385 度就要考虑用退烧药。
我手忙脚乱地翻出退烧药,又仔细看了说明书,生怕给孩子用错了剂量。
好不容易喂他吃了药,就盼着他能快点好起来。
在等待药效发挥的过程中,我一直守在他身边,一会儿给他倒杯水,一会儿又摸摸他的额头看看有没有降温。
时间过得好慢啊,每一分钟都让我觉得无比煎熬。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小侄子的体温终于慢慢降下来了一些。
他的精神也稍微好了点,不再像之前那样蔫蔫的。
我松了一口气,可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到了晚上,本以为情况会越来越好,没想到小侄子又烧起来了。
而且这次他还开始咳嗽,咳得小脸通红,眼泪都出来了。
我又慌了神,赶紧抱着他去了医院。
医院里人好多啊,到处都是生病的孩子和焦急的家长。
我们排了好久的队才轮到。
医生仔细地给小侄子做了检查,说是病毒性感冒,得持续几天才能好。
从医院回来,我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小侄子吃药,照顾他的饮食和休息。
那几天,我几乎没怎么好好睡过觉,心里就想着怎么能让小侄子快点好起来。
经过几天的折腾,小侄子终于康复了。
看着他又能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开心地玩耍,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儿科书籍读后感
儿科书籍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关于儿科的书籍,它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儿童健康这个充满奥秘和挑战的领域。
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对儿童的成长和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开篇便强调了儿童并非缩小版的成人这一重要观点。
这一理念的阐述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和标准来对待儿童。
儿童在生理、心理和免疫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他们的身体还在不断发育,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防保健时,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因素。
比如,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有很大差异,用药剂量需要更加精确的计算和调整。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儿童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常见的感冒、发烧、咳嗽,到较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每一种疾病都有着独特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书中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策略,让我仿佛置身于临床一线,亲眼目睹了医生们如何抽丝剥茧,找到疾病的根源,并给予最恰当的治疗。
这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关心儿童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书中还特别关注了儿童心理健康这个容易被忽视的领域。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环境下,儿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挑战,如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变化、社交恐惧等。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通过书中的案例,我看到了心理问题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巨大破坏力,也认识到了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和技巧,让我在面对儿童心理问题时不再感到束手无策。
此外,书中对于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不均衡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营养需求。
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儿科学读书笔记.总结。
读书笔记读《儿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主编薛辛东副主编杜立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2次印刷)第一章绪论绪论中主要介绍一、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其主要阐述儿科学研究的三个领域:1、发育儿科学2、预防儿科学3、临床儿科学。
二、儿科学特点:主要从解剖、生理生化、免疫、病理、疾病谱、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十方面具体表现,阐述了儿童特点与成人的不同之处。
三、我国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四、小儿年龄分期:掌握各个分期儿童的特点有助于对各个时期的疾病的分析、诊断及治疗。
具体分期如下:(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三)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四)幼儿期:自1周岁至3周岁(五)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至6-7岁(六)学龄期:自6-7岁至青春期前,为小学学龄期(七)青春期以上是该本书的绪论,下面主要是本人读“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这一章及在新生儿及nicu这两个科室轮科学习的综合概述。
新生儿学(neonatology)是研究新生儿生理、病理、疾病防治及保健等方面的科学。
围生期对于新生儿是一非常重要时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我国主要采用围生期i的定义,自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新生儿分类】1、根据胎龄分类胎龄(gestational age)是从末次月经第1天起到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
①足月儿(term infant):是指胎龄等于或大于37周并小于42周(259-293d)②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259d)③过期产儿:是指胎龄等于或大于42周(>或=294d)。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指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
①超低出生体重儿:bw<1000g的新生儿;②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bw<1500g的新生儿;③低出生体重儿:1500g<bw<2500g;④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g<或=bw<或=4000g的新生儿;⑤巨大儿:bw>4000g的新生儿。
3、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分类①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②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出生体重在同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至第90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③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出生体重在同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数以上的新生儿。
4、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①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围生儿;②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出生后第2周开始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
5、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是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常见于以下情况:①母亲孕期有疾病及不良习惯如:糖尿病、感染、吸烟、吸毒或酗酒史等。
②母亲产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各种难产、手术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及镇痛药等。
③出生史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先天畸形等。
6、新生儿病房分级:略。
7、新生儿病房分类:1、早产儿病房2、普通新生儿病房室3、新生儿感染病房4、重症监护病房。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皮肤鲜红发亮、水肿和毳毛多红润、皮下脂肪多和毳毛少头发细、乱而乱分条清楚耳壳软、缺乏软骨和耳周不清楚软骨发育好、耳周成形和直挺指、趾甲未达到指、趾端达到或超过指、趾端跖纹足底纹理少足纹遍及整个足底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 结节>4mm外生殖腺男婴睾丸未降至阴囊,阴囊皱纹少男婴睾丸已降至阴囊,阴囊皱纹多早产儿可借助胎龄评分评估患儿的成熟度。
足月儿及早产儿护理主要体现下面几方面:1、保温:生后即应将新生儿置于预热的辐射台上,或自控式温箱中,设定腹壁温度36.5度2、喂养3、呼吸管理4、预防感染5、预防接种6、新生儿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根据临床及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目前新生儿最常见疾病有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
【新生儿黄疸】一、概述定义: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过多引起皮肤及粘膜、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
目前引起黄染加深的因素:饥饿、便秘、缺氧、脱水、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
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一)胆红素生成较多:1、红细胞相对较多且破坏多2、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的短3、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增多4、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
(二)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不足:1、y、z蛋白含量少2、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够3、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三)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低等。
(四)肠肝循环:1、肠道菌群未建立。
2、肠内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
三、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一个排他性诊断,只有排除了病理性黄疸才能诊断为生理性黄疸。
其特点是:1、一般情况良好2、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多于3-5天出现,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4、足月儿<221umol/l和早产儿<257umol/l。
四、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足月儿tb>221umol/l和早产儿>257u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
3、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
4、黄疸退而复现5、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五、新生儿黄疸的干预值1、足月儿 1994年美国儿科学推荐健康新生儿总胆值17-20mg/dl进行光疗。
1999年加拿大儿科学会在18-20mg/dl进行光疗。
国内学者近年来对足月儿生理性黄疸总胆值上限的意见表:足月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推荐方案表2、早产儿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并受多种因素影像。
早产儿发生核黄疸的比例远较人们预想的高。
临床上并不等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达到早产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才给光疗。
早产儿黄疸推荐干预方案六、母乳性黄疸特点:母乳喂养不久后出现,停母乳3-5天消退。
机制: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
摄入热量不足等。
临床表现:仅有黄疸。
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如下表所示:治疗:可试验性治疗,停母乳3-5天消退。
预后好。
七、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性溶血病【血型抗原与抗体】:1、抗原人类血型有抗原400种以上。
abo血型存在于红细胞膜上,多糖+多肽。
2、抗体存在时间:rh——13周,abo——1周左右。
3、发生溶血常见血型为:abo血型:母o型,子a型或b型。
rh血型:子——rh (+) rbc有d抗原。
母——rh(—),rbc上缺乏d 抗原。
【发病机制】:胎儿rbc进入母体——母体产生相应igg——igg进入胎儿循环——同种免疫反应性溶血。
abo血型溶血常发生在第一胎。
rh血型不合多发生在第二胎。
【临床表现】:水肿、黄疸、贫血、胆汁淤积等。
【诊断】:产前诊断;rh-间接coomb’s test,d、e-ab 1:32。
a/b-ab测定。
产后诊断:rh-直接 coomb’s test。
abo-改良coomb’s test 、a/b-ab测定、抗体释放试验。
【治疗】:产前治疗:母体血浆置换、鲁米那、终止妊娠等。
产后治疗:光疗、药物(白蛋白、纠酸、酶诱导剂、iv-igg等)、换血疗法等。
rh溶血——把好“三关”:换血、降低胆红素、纠正贫血。
【预防】:rh阴性母亲第一次分娩后三天内注射抗d-igg300ug。
八、新生儿肝炎病因:hbv、cmv、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hsv等。
病理:非特异性巨细胞病变。
症状:黄疸、呕吐、厌食、体重不等、大便变浅、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病原学检测等。
治疗原则:动态观察,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均衡营养;药物如强的松、茵栀黄、熊去氧胆酸、调节肠道菌群、抗病毒、护肝等治疗。
九、新生儿黄疸的检测方法 1、静脉血生化测定法 2、血清胆红素测定 3、经皮测胆红素 4、目测估计法临床上可根据黄疸出现的部位估计胆红素值十、胆红素脑病(核黄疸)1、定义: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示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基底神经节被黄染,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
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病和败血症。
2、临床表现:先兆症状:黄疸明显加深、厌食、嗜睡、肌张力减低、吸吮力减弱等。
核黄疸临床症状分期表时期分期临床表现新生儿期警告期肌张力减低、吸吮力减弱、嗜睡约12h-24h痉挛期痉挛、角弓反张、发热约12h-24h2月后后遗症期核黄疸四联症——手足徐动症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3、诊断监测胆红素,总胆红素>255umol/l(15mg/dl)时注意神经系统症状。
可做nbna评分、eeg等。
4、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光疗、药物(白蛋白、酶诱导剂、iv-igg、茵栀黄)等,换血疗法、治疗并发症(如酸中毒)等。
5、治疗:同预防核黄疸的发生、神经营养药、hbo、新生儿干预等。
十一、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新生儿黄疸诊疗的核心是避免核黄疸的发生。
黄疸诊疗要解决以下三个情况:1、区分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2、若是病理性黄疸积极寻找原因;3、决定是否要干预,使用何种干预措施。
洗肠:早产儿大便为胎便、便秘。
温生理盐水洗肠,一天一次。
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药物:1、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1g/kg.次。
2、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
3、阻止抗原抗体反应:iv-igg400-600mg/kg.次,qd,疗程3天;地塞米松4、减少肠肝循环:10%活性碳溶液、琼脂。
5、中药:茵栀黄 10ml/d 3-5天(3)光疗:单面蓝光、双面蓝光源。
注意:1、灯管距皮肤35cm左右。
2、充分暴露、保温,保护眼睛及睾丸。
3、灯管使用寿命:200-2000h,及时更换。
4、增加水分的供给15-20%。
5、加vitb2 5mg,qd。
6、副反应:发热、皮疹、腹泻、青铜症等。
7、血清结合胆红素>68umol/l时不予光疗,以免发生“青铜症”。
(4)新生儿换血术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指征:1、产前诊断明确而患儿出生时hbg低于120g,伴有水肿、肝脾肿大、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