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儿科学-绪论笔记
儿科学知识点总结
儿科学第一章绪论【各年龄分期】最初8周为胚胎期胎儿期精卵结合→小儿出生,约40周新生儿期出生→28天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围生期:胎龄28周→7天死亡率最高婴儿期出生→一周岁生长发育迅速幼儿期1→3周岁智能发育较快学龄前期3-6→7岁易患免疫性疾病学龄期6-7岁→青春期青春期男孩:13~14→18~20岁女孩:11~12→17~18岁第二章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的规律·是连续过程:两个高峰(出生后前半年和青春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最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先快后慢·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存在个体差异体格生长【常用指标】1.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3-4日达到最低,7-10日内恢复;下降3%-9%·体重计算公式:3~12月:(月龄+10)/21~12岁:月龄*2+8·正常体重:出生(3kg)、3个月(6kg)、12个月(9kg)、24个月(12kg);波动10%异常2.身高:·身高计算公式:2-12岁:年龄*7+70·正常身高:出生(50cm)、12个月(75cm)、24个月(86cm);低于30%异常·生后第一年头部最快·初生婴儿上部量>下部量;2岁中点在脐下;12岁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3.头围(&胸围):·出生33-34cm(比胸围小1-2cm)·1岁时43cm(头围=胸围)·胸围(>1岁):头围+(年龄-1)【各系统的生长发育】1.骨骼发育:·颅骨:前囟闭合:1-1.5岁;后囟闭合:6-8周·脊柱:三个生理弯曲(头、胸、腰):3、6、12月时形成·骨化中心:10岁时出全,共10个;1~9岁=年龄+12.牙齿发育:·乳牙:4~10月萌出、30个月内出齐;月龄-(4~6)·恒牙:6岁出第一颗【神经心理发育】1.神经系统发育:·出生时脑重370g;占体重的1/9;占成人脑重1/4;7岁时脑重接近成人·吸吮反射: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拥抱反射:3~4个月消失·3~4个月:兴奋、抑制性条件反射形成·1岁以前巴氏征(+)2.感觉发育:3个月听声转头、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3.运动发育:·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5个月可以伸手取物·11-12个月可指自己的手、眼等部位4.语言发育:·8个月会叫爸爸妈妈·12个月可懂得一些物体的名称5.应人能、应物能:18个月会表示大小便第三章: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计划免疫·卡介苗:生后·脊髓灰质炎疫苗:2、3、4月·乙肝:1天、1月、6月·百白破:3-6月、1.5-2岁、7岁·麻疹:8月、7岁体格检查1.生命体征:·新生儿期呼吸:脉搏=1:3·37-37.5℃;肛温<35℃为体温不升、>39.5为高热初生十天内、体重1kg的早产儿中性温度为35℃2.消化系统:·婴儿腹部可见蠕动波和肠型·肋下1-2cm可扪及肝脏·肠道较长,易套叠小儿液体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液体平衡特点】1.液体重量和分布:·血浆约占5%·新生儿液体总量80%,一岁时70%2.电解质组成:出生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碳酸氢盐偏低3.水代谢特点:每日需水120-150ml/100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脱水:·轻度脱水<5%、中度5-10%、重度>10%·低渗性脱水易休克、口渴明显;高渗性循坏障碍的脱水症状较轻、口渴明显【小儿液体疗法特点】1.等张液:0.9%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混合液:生理盐水:葡萄糖:含钠液3.口服补液盐:WHO推荐ORS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液体疗法】1.补充累积损失量:·等渗性补1/2张、高渗性补1/3张、低渗性补2/3张·末梢循环障碍、休克应补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30-60min内输入·8-12h内2.补充继续损失量:12-16h内3.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一起在12-16h内均匀补给4.原则:·定量、定性、定速·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抽搐补钙镁第四章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小儿营养基础【能量】·糖类供能4kcal/g、蛋白质供能4cal/g、脂肪供能9cal/g·供能比:蛋白质15%、脂肪35%糖类50%·小儿所需能量特点:基础代谢占比最高(60%)、有生长发育所需能量·3岁以内需110kcal/(kg·d),以后每增加三岁减少10 kcal/(kg·d);15岁时60 kcal/(kg·d) 【矿物质及维生素】·微量元素:占体重<1/10000·缺乏V A易导致夜盲、干眼、脱皮(鸡皮)婴儿喂养【母乳喂养】·全母乳喂养:生后4-6个月·母乳100ml产热70kcal1.母乳成分:·初乳:4天以内;脂肪少蛋白质多(SIgA)·过渡乳:5-10天;含脂肪最多·成熟乳:11天-9月;量最多·酪蛋白含量少;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利于脑发育·糖类以乙型乳糖为主(β-双糖);利于乳酸菌生长·蛋白质:脂肪:糖=1.2:3.8:6.8(牛乳为3.5:3.7:4.6);钙磷比例2:1·乳铁蛋白多,非特异性防御因子3.要点:·生后半小时开奶;4-5个月添加辅食;10-12个月断奶·需另补充V C、V D【部分母乳喂养】·每日喂母乳≥3次【人工喂养】1.牛乳特点:·首选牛乳·乳糖含量低、主要为甲型乳糖,利于大肠杆菌生长·满月前应稀释,满月后可用全奶2.常用乳制品和代乳品:·全脂奶粉:按照重量1:8、体积1:4加开水冲调·酸奶:鲜牛乳加乳酸杆菌或稀盐酸、乳酸制成·婴儿配方奶粉:加入植物油代替牛乳脂肪·羊乳:叶酸、V B12含量少【辅食添加】1.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2.添加步骤:·生后就添加V C、V D·1-3个月:鱼肝油·4-6个月:米糊、蛋黄、菜泥·7-9个月:肉末营养性V D缺乏性佝偻病·体内V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主要特征是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VD的来源和代谢】·内源性:VD3,即胆骨化醇;外源性:VD2,即麦角固醇·评估VD状况的畅通检测指标:25-羟胆骨化醇【临床表现】常见于3个月-2岁的婴幼儿1.初期:主要是精神症状,常无骨骼改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升高2.激期:·6个月以内以颅骨改变为主,5-9个月有方颅·6个月以上可出现四肢畸形(手足镯)·1岁左右可出现鸡胸、哈氏沟和肋骨串珠·1岁以后可出现X、O型腿·活动期可见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毛刷样、杯口样改变3.恢复期【诊断】·早期诊断:血清25-(OH)2D·鉴别诊断:·VD依赖性佝偻病:Ⅰ型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有脱发【治疗】1.VD制剂:·每日2000-4000U,持续一个月后改预防量400U·大剂量冲击:20w~30wVD一次肌注;2-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2.适当补充钙剂【预防】·2周-2岁补充VD营养性V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月婴儿【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原因为血清钙离子降低;且甲状旁腺反应迟钝,不能代偿性分泌【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惊厥为最常见症状,多为无热性抽搐且无意识障碍·可有面神经征、腓反射和打气征(陶氏征)·主要死因为喉痉挛,但相对少见【诊断】·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正常2.5)【治疗】1.控制惊厥和喉痉挛:安定、保持呼吸道通畅2.钙剂治疗,严重者静注3.补充VD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水盐代谢异常:脂肪消耗→总水分↑、细胞外液容量↑、外液相对低渗→低渗性脱水,可伴低钾、低钙、低镁和代酸·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最早出现皮下脂肪减少:分度重要指标;二度<0.4;减少顺序为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并发症:以VA缺乏最常见·治疗:调整饮食:轻度每日60-80kcal;中重度40-60kcal药物: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持续2-3周第五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分类·足月儿:37-42周·正常出生体重儿:2.5-4kg·适于月龄儿:体重在10%-90%之间新生儿窒息【临床表现】1.胎儿缺氧:·兴奋期:胎动增加,胎心率≥160次/min·抑制期:胎动减少,胎心率<100次/min甚至消失;羊水混有胎粪2.程度判定:Apgar评分·体征:-皮肤颜色(全身红、四肢青紫、全身青紫苍白);-心率(>100、<100、无);-反射(哭或喷嚏、有些动作或皱眉、无);-肌张力(四肢活动、四肢略微屈曲、无);-呼吸(正常、慢、无)·1min反应严重程度,5min、10min还反映抢救效果及预后【治疗】复苏:1.清理呼吸道:吸出口腔、鼻腔粘液2.建立呼吸:指征:<100次或无规律呼吸时正压通气,频率40-60次/min;吸呼比1:2;压力20-40mmH2030s内无改善需插管正压通气3.恢复循坏:指征:心率<60次或60-80次无增加者120次;按压通气比3: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病因为PS缺乏:10-20周产生,35周迅速增加【临床表现】·多在6h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呼吸呻吟常最早出现·泡沫实验+·PS测定:卵磷脂/鞘磷脂<2提示可疑;<1.5提示肺未成熟·X线检查:-毛玻璃样改变:两肺透过性普遍↓,可见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影-支气管充气征-白肺·血气分析常见混合性酸中毒(呼酸+代酸)【治疗】·持续气道正压:4-6cmH20;压力过大会导致PaCO2↑,发生肺气肿和气漏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胆红素代谢】1.生成过多:·红细胞数量多、破坏多·红细胞寿命短2.联结胆红素能力不足3.肝细胞处理能力差:·摄取胆红素能力差,受体Y、Z蛋白含量低·转化胆红素能力差: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含量和活性均↓·特殊的肠肝循坏:肠腔特有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新生儿黄疸分类】1.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2-3天;高峰时间为4-6天;最迟2w消退·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dl·d)2.病理性黄疸:·病因:溶血、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出现早:生后24h之内出现·程度重:足月儿>222μmol/d l,早产儿>257μmol/dl·加重快:升高>85μmol/(dl·d)·持续长:足月儿>2w;早产儿>4w·质变: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dl·d)·退而复现新生儿溶血病1.ABO溶血:·我国常见,我国新生儿溶血病应首先考虑·多在2-3天内出现2.Rh溶血:·抗原强弱一次为D>E>C>c>e·指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多在24h内出现,越早病情越重【治疗】1.产前治疗:孕妇预产期前口服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2.新生儿治疗:·光照:波长425-475的蓝光;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μmol/L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改变、惊厥和颅高压的神经症状新生儿颅内缺血·常见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B超诊断灵敏·常用辅助检查为CT新生儿寒冷综合征(硬肿症)【病因】·体温调节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寒冷耐受差·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易凝固·严重感染和颅脑疾病耗能·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反应低下:拒乳不哭不动·低体温:<35℃;轻症30-35℃;重症<30℃·皮肤硬肿:下肢(小腿外侧)→臀部→面颊→上肢→全身·重症可并发休克、DIC、急性肾衰和肺出血【诊断】·重度硬肿:低温<30℃、硬肿范围>50%新生儿败血症·我国常见金葡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无特异性症状(常有精神萎靡、不吃不哭)·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黄疸:有时可为唯一表现·肝脾肿大、休克、呼吸窘迫及暂停·常合并脑膜炎【治疗】·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有耳毒性故不宜使用新生儿破伤风·破伤风杆菌:G+菌;抵抗力强,煮沸30min可消灭·潜伏期多为4-7天第六章遗传代谢性疾病21-三体综合征【临床表现】·智能低下: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特殊面容:头小圆、表情呆滞、陆丰款、前囟大、眼距宽、鼻梁低、张口伸舌等·生长发育迟缓·多发畸形:先天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皮肤纹理学改变:贯通手苯丙酮尿症·典型机制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乏第七章小儿免疫与免疫性疾病小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及特点·补体系统胎儿期即存在·IgG:唯一可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脐血中≥母体水平支气管哮喘·小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阵发性的喘息发作,发作时咳嗽咳痰伴呼气性的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可见吸气性三凹征,满肺哮鸣音;重症时寂静胸·治疗:一经确诊立刻使用糖皮;可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风湿热·风湿热性心肌炎心电图变化:最常见Ⅰ度房室传导阻滞,ST下移和T波平坦倒置·抗链球菌抗体:大多数ASO(抗透明质酸)和ASK(抗链球菌激酶)>500U·风湿热活动期实验室指标: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和黏蛋白↑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为主,可有关节肿痛和腹痛·紫癜多见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可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突发恶心呕吐、腹泻便血·可有肾脏症状,程度决定预后川崎病(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影响中动脉·可有发热;皮肤黏膜麻疹→水肿→脱屑;草莓舌→杨梅舌;冠状动脉炎等·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常因冠状动脉和动脉瘤发生心梗猝死【诊断】·持续发热·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手足硬肿、多形红斑、皮疹颈淋巴结肿大【治疗】·阿司匹林:首选药物,与血沉恢复后停药第八章感染性疾病麻疹【流行病学】·高峰在2-5月份·出疹前后五天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临床表现】·潜伏期6-18天·前驱期可见Koplik斑(早期确诊)·出疹顺序为头→躯干→四肢;为不伴痒感的玫瑰色斑丘疹;出疹期发热加重·恢复期疹退后可见糠麸状脱屑和色素沉着·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预防】·麻疹疫苗:8个月、7岁时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意识障碍、谵妄躁动,可有频繁抽搐和惊厥持续状态神志昏迷·肠道症状不明显,可无腹痛腹泻·外周血象示白细胞10-20*108/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核左移猩红热·有溶血链球菌(产红疹毒素A族)引起结核病·迟发型变态反应:4-8W发病·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5单位PPD后48-72h观察结果<5mm(-);[5,10)(+);[10,20)(++);≥20(+++);还伴其他症状(++++)迟发变态反应前期(4-8W内)可阴性【治疗】异烟肼肝毒性全杀菌药利福平肝肾毒性链霉素耳神经损伤半杀菌药丙嗪酰胺肝毒性、高尿酸血症乙胺丁醇视神经炎抑菌药【预防】·卡介苗:灭毒活牛型·预防性化疗:异烟肼6~9个月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肺部原发灶+淋巴管炎+局部淋巴结病变【临床表现】·有结核中毒症状(特点)·高敏小儿可见眼部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结核脑膜炎·脑底部结合结节常明显:炎性渗出物易在脑底池聚集·糖和氯化物均降低为典型改变·集合酶联反应可准确检测出脑脊液中的结核菌DN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难治者可用要穿减压及鞘内注药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水的排空时间为1.5-2h;母乳2-3h;牛乳3-4h·小儿胃略水平位,开始行走后变为垂直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表现】·喂奶后立即或不久吐,逐渐变为喷射状;吐出物为带凝块的奶汁·胃蠕动波:左季肋下到右上腹部移动·右上腹可触及枣核-橄榄大小肿物·可伴黄疸肠套叠·3个月-6岁见引起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小儿腹泻【病因】1.易感因素:·发育不成熟,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少、活性低·生长发育迅速,胃肠负担重·胃内酸度、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型IgA均较低·尚未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2.感染因素:感染因素肠内感染细菌: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肠外感染肠胃蠕动↑、消化酶分泌↓非感染因素饮食因素:过多过少、换食气候因素:冷、热·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常见,主要侵犯婴幼儿的近端小肠上皮细胞,破坏微绒毛【临床表现】·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轮状病毒秋冬易发;婴幼儿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长并发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产毒性菌蛋花汤或水样便侵袭性菌粘液脓血便,有腥臭出血性菌稀便、水样便→血水便抗生素诱发金葡菌黄色或暗绿色海水样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也称伪膜性小肠结肠炎真菌带粘液的黄色稀便,可见豆腐渣样的菌落稀块隐孢子虫【治疗】1.饮食:由米汤、粥、面条等过渡到正常饮食2.补液:·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种类、速度-第一阶段-改善循环:中重度脱水现予等张含钠液(2:1)20ml/kg、30-60min滴入-第二阶段-继续纠正:8-10ml/kg、8-12h-第三阶段-维持输液:5ml/(kg·h)、12-16h·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3.对症治疗:·一般不用止泻剂·腹胀:常与缺钾有关,可补充钾盐;可用肛管排气或肌注新斯的明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呼吸生理特点·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小儿鼻咽腔:鼻道狭窄,无鼻毛·新生儿呼吸:40-44次/min,年龄越小频率越快·小儿肺活量50-70ml/hg;潮气量10-15ml/kg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咽腺结膜热)、柯萨奇A病毒(咽峡炎) ·常有SIgA和IgA↓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常表现为伴哮鸣音及少量粗湿罗音·镇咳药少用异丙嗪(非那根),可使痰液干燥不易排出支气管肺炎·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肺炎·基本改变为低氧血症,可在缺氧的基础上发生CO2潴留和呼衰·代谢紊乱可有混合性酸中毒及低钠血症·重症肺炎的表现:常伴其他系统的障碍;常为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还可呕吐咖啡渣样物·抗生素治疗:一般症状体征消失后3日停药;支原体总疗程至少2-3周;葡球菌正常后至少2-3周停药第十一章循坏系统疾病小儿循环系统的生理·心尖搏动:正常范围不超过2-3cm2·心脏发育:胚胎时期第2-8w完成四腔心·胎儿血液循坏出生后改变:胎儿期血氧浓度最高的器官是肝脏(脐静脉→门脉血流)出生后呼吸建立→肺循环阻力下降脐血管在血流停止后6-8周闭锁,形成韧带卵圆孔闭合时间5-7个月;动脉导管闭合时间不超过12月【先心病分类】·左向右分流:左右心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肺循环血量↑时诱发青紫;如室缺房缺·右向左分流:左右心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及分流,临床上持续青紫;如法四·不分流:左右心之间无异常通道及分流,如肺狭主缩【手术】·指征:动力性肺高压前(左向右分流)·禁忌症:梗阻性肺高压·时机:学龄前常见先心病房缺·右心血流量↑→右房右室增大、肺血增多→梗阻性肺高压·右房含氧量常较上下腔静脉高1.9%以上·听诊可见肺动脉段听诊区轻柔、喷射状、收缩期杂音;P2亢进,可有固定分裂室缺·肺动脉扩张、左房左室扩大→右室扩大(以左右心室扩大为主)·听诊可见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粗糙、Ⅲ级、全收缩期杂音,P2亢进动脉导管未闭·听诊可见胸骨左缘第二肋间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有股动脉枪击声法四·特征表现为持续性青紫和蹲踞·可有阵发性缺氧发作:活动+肺狭加重缺氧导致肺动脉肌部痉挛,出现一过性肺动脉梗阻·听诊可建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Ⅱ-Ⅲ级、粗糙喷射状、收缩期杂音,P2减弱·常见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常见柯萨奇B组(和A组)感染【临床表现】·肌肉痛(有提示作用)·心脏受累症状:胸闷乏力、面色苍白、心电图异常等·早搏为常见后遗症【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LDH1):LDH1>LDH2>LDH3>LDH4>LDH5特异性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充血性心衰·诊断依据:呼吸加快>60次/min、安静无缓解心率增快,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肝肿大至肋下3cm以上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和发灰;少尿或下肢浮肿·治疗:洋地黄类地高辛<0.05-0.06mg/kg;西地兰<0.03-0.04mg/kg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肾脏:位置低(L1-4),分叶状·输尿管:长、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差·膀胱:位置高、容积小·尿道:女婴尿道短,约1cm、靠近肛门【生理特点】·出生时肾小球平均直径仅为成人的1/2·肾小球滤过率低;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正常尿量】·婴儿每日排尿400-500ml;每日15-16次·最初数月表现为反射性排尿【肾功检查】·肾小管功能:常用酚红排泄实验(P.S.P.实验)判断近端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和肾血流量·肾活检:禁忌症有囊肿、脓肿、孤立肾、肾盂积水、肾肿瘤及全身状况低下等【肾小球病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孤立性血尿/蛋白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紫癜性、狼疮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改变】·弥漫性毛细血管内渗出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特征性改变: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方电子致密物”驼峰样”沉积【临床表现】·多见于3-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高血压·血尿:最常见、最晚消失;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水肿:先累及颜面部,晨起明显·重症病例可见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肾衰【实验室检查】·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透明、颗粒、RBC管型)·早期即出现总补体和C3↓【治疗】·自限性疾病,对症治疗·抗生素:主要目的为清除体内的感染灶肾病综合征·包括微小病变肾病(常见)、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差)、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生理】·选择性蛋白尿:微小型中由于滤膜静电屏障的破坏导致小蛋白进入原尿·非选择性蛋白尿:其他类型肾病中,滤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诊断】·大量蛋白尿;定量每日>50mg/kg,定性3+~4+·白蛋白<30g/L·胆固醇>5.72mmol/L·血沉增快·不同程度的水肿【治疗】·首选糖皮:激素敏感服用8周内尿蛋白转阴激素耐药服用8周内尿蛋白无减少或减少未转阴激素依赖减量过程或停药2周后尿蛋白再次转阳维持阶段:隔日顿服,以减轻肾上腺抑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同时注意碱化和水化,以防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统感染·小儿尿感常见大肠杆菌·尿培养中菌落计数≥105/ml者可诊断尿感·急性尿感的抗菌治疗疗程约为1~2W第十三章造血系统疾病小儿造血系统特点·髓外造血:小儿造血代偿不足,可出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如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故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红细胞·生理性贫血:因适应外界环境,生后2-3月出现的轻度贫血·小儿白细胞较高,约8岁以后降至成人水平·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数目相等两次:4-6天和4-6岁;婴儿期淋巴细胞始终占多·小儿血小板与成人想死·小儿出生时血红蛋白HbF占0.70;HbA占0.30;一岁时HbF不超过0.05·小儿血容量较成人多,约占体重的10%(300ml)小儿贫血轻度中度重度小儿Hb <90 <60 <30新生儿Hb <120 <90 <6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正常男性总铁量50mg/kg(女性35mg/kg);新生儿75mg/kg·缺铁过程:骨髓铁↓→血清铁↓→小细胞低色素贫血→RBC↓·游离缘铁卟啉增高(>0.9μmol/l)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的典型表现·铁剂治疗可在两餐之间同服V C,可减少肠粘膜的刺激且利于吸收·预防:足月儿3-4月开始;早产儿1-2月开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于脾脏破坏)·多见于2-8岁小儿·慢性病程超过6个月,多见于学龄期年长儿·治疗可用大剂量丙球,0.4g/kg持续5天急性白血病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常见·中危急淋:外周白细胞≥50*109/L,但<100*109/L·重危急淋:外周白细胞>100*109/L;小于12个月;染色体核型t(9:22);激素诱导不佳。
儿科学第九版人卫教材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备课笔记
儿科学第九版人卫教材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备课笔记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ninth edition of the Pediatric Science textbook of the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covers the principl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儿科学》教材第四章涵盖了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 is essenti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orking with children.了解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对于从事儿童医疗保健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guidelin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various pediatric conditions, ranging from common illnesses to rare diseases.该章节讨论了诊断和治疗各种儿科疾病的指导方针和注意事项,涵盖了从常见疾病到罕见病的各种情况。
One of the key aspects covered in the chapter i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diseases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children's health.该章节涵盖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科疾病的重要性,以预防并发症,促进儿童健康。
儿科学知识点完整总结
儿科学知识点完整总结一绪论1围生期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贫血佝偻病二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1生长发育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2体重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12月时为出生时3倍3身高长1岁时75cm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3头围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15岁53544骨骼①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③长骨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骨龄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④乳牙约25岁长齐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6大运动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大运动发育迟缓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7夜间遗尿症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多数在夜间熟睡时发生三儿童保健原则1生后1周内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2计划免疫乙肝疫苗016卡介苗0脊髓灰质炎234百日破345麻疹83儿童意外伤害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和异物的吸入中毒外伤溺水和交通事故四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1神经反射2岁以下Babiinski征可呈阳性但一侧阳性一侧阴性有临床意义2贫血饮食每日增加含铁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各种肉类3药物选择①水痘患儿禁用糖皮质激素②镇静止惊药新生儿首选苯巴比妥年长首选安定③每日次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4液体疗法五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人乳的优点①营养丰富乙型乳糖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人乳的脂肪酶使脂肪粒颗粒易消化吸收人乳钙磷比例21含乳糖多钙易吸收②生物作用缓冲力小含有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生长调节因子③经济方便缺点维生素含量较低维生素k含量也较低2初乳45日过渡乳514日成熟乳14日以后初乳量少淡黄色碱性随哺乳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减少各期乳糖含量恒定3全牛乳的家庭改造加热加糖加水8%糖牛乳100ml供能约100kcal全牛奶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两次喂育z之间加水使奶和水量达150mlkgd4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典型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软化不全①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和代谢②维生素D的来源母体胎儿的转运食物中维生素D皮肤光照合成主要来源③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的骨骼改变重症佝偻患儿还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分期A初期出现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无骨骼改变X线正常B活动期激期6月龄以内颅骨软化78月变成方头方头串珠肋手足镯鸡胸肋膈沟膝内翻膝外翻K行下肢畸形靴状颅佝偻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表现C恢复期后遗症期④诊断血生化与骨骼X线查为诊断的金标准血25OHD3水平为最可靠的诊断标准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1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搐①隐匿性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②典型发作血清钙低于175mmoll 时可出现可出现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搐2治疗急救处理氧气吸入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钙剂治疗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2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或者滴注不可皮下或肌内注射钙剂以免造成局部坏死6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儿临床分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的浮肿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浮肿型轻度营养不良可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中重度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若消化吸收能力较好可逐渐加到500-727kjkg六新生儿疾病总论1新生儿指从脐带加扎到生后28天的婴儿2 新生儿分类①根据胎龄分胎龄GA指从最后一次月经第一天至分娩为止A足月儿37周GA 42周的新生儿B早产儿GA37周的新生儿C过期儿GA42周的新生儿②根据出生体重分出生体重BW指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A低出生体重LBWBW2500g的新生儿其中BW1500g称为极低体重B正常出生体重BW≥2500g并且≤4000g C巨大儿BW4000g ③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A小于胎龄婴儿的BW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B适于胎龄儿第10到第90百分位之间C大于胎龄儿第90百分位以上④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早期新生儿出生一周以内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周到第四周末⑤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3正常足月儿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4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表格4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七新生儿窒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窒息的本质是缺氧1病理生理①窒息时胎儿向新生儿呼吸循环的转变受阻②窒息是各器官缺血缺氧改变③呼吸改变原发性继发性呼吸暂停④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PaO2PH降低及混合型酸中毒糖代谢紊乱高胆红素血症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1临床表现及窒息诊断1胎儿宫内窒息早期胎动增加胎心率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次分羊水胎粪污染2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系统810分正常47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窒息诊断标准①脐动脉血显示严重代谢性或混合型酸中毒PH7②Apgar评分0-3分且持续时间大于5分钟③有神经系统表现如惊厥昏迷及肌张力降低④多脏器损伤3多脏器受损情况脑细胞最敏感其次是心肌肝和肾上腺2复苏方案ABCDE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的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1病因缺氧是发病的核心其中围生期窒息时最要的原因2病理①脑水肿为早期主要的变化②选择性神经元死亡及梗死③出血3临床表现①急性损伤病变在两侧大脑半球症状常发生在24小时内多数发生惊厥特别是足月儿同时有脑水肿症状体征②病变在脑干丘脑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或扩大顽固性。
儿科学总结-2020(第九版)
第1、2、3章新生儿、儿科总论【绪论、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
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由快到慢,生殖系统由慢到快,体格生长快、慢、快。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从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由近到远);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由粗到细);先画直线后画圈、图形(由简单到复杂)。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先会看、听、感觉事物,逐渐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由低级到高级)。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1.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的指标。
2.身高(长):身高指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
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
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
坐高(顶臀长):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的值称为顶臀长。
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
指距: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
在无条件测量体重和身高的场合,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13.5cm 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6.皮下脂肪:通过测量皮脂厚度反映皮下脂肪,常用部位有①腹壁皮下脂肪;②背部皮下脂肪。
【运动和语言的发育】运动发育:一听二看三抬头,四翻五抓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语言发育: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一岁以后能说话。
第九版儿科学重点
儿科学第一章绪论新生儿期: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1.体重的增长〔理解〕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体液为主要成分。
因体脂与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
体重易于准确测量,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
儿科临床中多用体重计算药量和静脉输液量。
正常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2.头围的增长〔理解〕头围: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
与体重,身长增长相似,第一年前三个月头围的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6cm),即1岁时头围约为46cm;生后第二年头围增长缓慢,约为2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
头围测量在2岁内最有价值。
3.头颅骨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6-8周龄闭合。
前囟出生时约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最迟于2岁闭合。
一般1-1.5岁闭合。
4.牙齿〔理解〕牙齿:6个月下中切牙,9个月上中切牙及上侧切牙,12个月下侧切牙,18个月上下第一乳磨牙,2岁上下单尖牙,2岁半上下第二乳磨牙。
大多于三岁前出齐。
(出牙数量=月龄-4~6)出生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进程〔理解〕小儿肥胖症:是指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体重均值的20%以上第三章儿童保健1.合理喂养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推荐以富含铁的米粉作为首次添加的食品,辅食的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原则。
2.计划免疫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尽早接种。
第四章儿童疾病诊治原则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脱水的症状和体征(1)轻度脱水:表示有3%-5%体重或相当于30-50m/kg体液的减少。
儿科学(第九版)第一章-绪论
儿科学(第9版)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 儿科学的三级学科分支类似内科学,主要以系统划分, 如呼吸、消化、循环、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等, 此外,还有传染病和急救医学等特殊专业。
➢ 儿外科学为外科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 上述学科虽然在分类上与内科学相似, 但是其研究内容及内在规律与成人差别颇大,不能混淆或替代。
儿科学(第9版)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儿科学研究内容
➢ 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研究儿童时期各种疾病的规律及其临床诊治 ➢ 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科学普及 ➢ 研究儿童疾病的康复方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重点难点
掌握
儿童年龄分期
熟悉
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
了解
儿科学的范围及特点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儿科学(第9版)
出生前后的造血特点比较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儿科学(第9版)
出 生 后 迅 速 改 变 的 血 循 环
胎儿循环
婴儿循环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儿科学(第9版)
adolescence period 11~12yr—17~18yr (female)
儿科学彩色笔记第1章:绪论
儿科学彩色笔记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这段时期,受孕最初
的孕体称为胚胎期(还没有成形),8周后到出生
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到出生后7天。
这个时间小儿开始接触外界,所以这个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三、新生儿期(死亡率第二高)
婴儿期内)。
这段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围生期。
●注:早期新生儿(第一周新生儿)死亡率最高,有围生期首选,没有就选新生儿期。
四、婴儿期(要妈妈抱着的这段时期)
从出生后至1周岁之前,这个时期是小儿
五、幼儿期(快上幼儿园了)
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会跑会跳,最容易发生意外,营养和腹泻疾病多见。
六、学龄前期(在幼儿园时期)
3周岁后至6-7周岁入小学前,此期
七、学龄期(在小学这段时期)
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女性12岁、男性13岁)。
八、青春期(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
青春期:女12-18岁,男童13-20岁,
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记忆歌诀:;双7围产死亡高;一年婴儿长得快;
6、7学前智力成;青春发育第二峰。
实用儿科笔记
儿科笔记(完整版)一,绪论:1、围生期: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贫血、佝偻病。
二,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3、身高(长):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15岁:53—544、骨骼:①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
7,夜间遗尿症: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多数在夜间熟睡时发生。
三:儿童保健原则:1,生后1周内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儿科学笔记整理
儿科学笔记整理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大约40周(280天)。
前8周称为胚胎期,之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开始到28天。
围生期:从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到出生后7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是在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从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从50cm到75cm,体重从3kg到9kg。
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从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从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身长为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身长为75cm,2岁为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为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第九版儿科学重点
儿科学第一章绪论新生儿期: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1.体重的增长〔理解〕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体液为主要成分。
因体脂与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
体重易于准确测量,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
儿科临床中多用体重计算药量和静脉输液量。
正常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2.头围的增长〔理解〕头围: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
与体重,身长增长相似,第一年前三个月头围的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6cm),即1岁时头围约为46cm;生后第二年头围增长缓慢,约为2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
头围测量在2岁内最有价值。
3.头颅骨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6-8周龄闭合。
前囟出生时约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最迟于2岁闭合。
一般1-1.5岁闭合。
4.牙齿〔理解〕牙齿:6个月下中切牙,9个月上中切牙及上侧切牙,12个月下侧切牙,18个月上下第一乳磨牙,2岁上下单尖牙,2岁半上下第二乳磨牙。
大多于三岁前出齐。
(出牙数量=月龄-4~6)出生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进程〔理解〕小儿肥胖症:是指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体重均值的20%以上第三章儿童保健1.合理喂养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推荐以富含铁的米粉作为首次添加的食品,辅食的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原则。
2.计划免疫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尽早接种。
第四章儿童疾病诊治原则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脱水的症状和体征(1)轻度脱水:表示有3%-5%体重或相当于30-50m/kg体液的减少。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第1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围1.研究对象: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服务对象:初生至满14周岁。
第2节儿童年龄分期1.年龄分期: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为胎儿期,正常胎儿期的为40周。
②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死亡率最高。
)③婴儿期:从出生后满一周岁为婴儿期。
(生长发育的第1个高峰期)④幼儿期:从满1周岁到三3岁为幼儿期。
(最容易发生意外的阶段)⑤学龄前期:从3周岁至6~7岁入小学之前为学龄前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始增多)⑥学龄期:从小学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智能发育更趋成熟。
)⑦青春期:第2个生长高峰(女性比男性早两年)第3节儿科护理的特点1.免疫特点: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抗体IgG;不能通过胎盘获取lgM。
SlgA从母乳获得。
婴幼儿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第1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生长发育的规律:①连续性,阶段性。
②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③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④个体差异性。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第2节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评价1.体重最能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生长指标。
①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公斤;三个月为2倍(6kg);一岁为3倍(9kg);两岁为4倍(12kg)。
②生理性体重:一般下降幅度不超过10%,常于生后第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③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两岁到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2.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①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生长为50厘米;一岁约为75厘米。
;两岁到86~87厘米。
第九版儿科学整理汇编 总!!!
儿科第一章绪论1.分期儿科第二章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淋巴系统(神经系统)的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特点先慢后快。
2.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1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3.体格生长(1)体重:出生时~3kg,8个月~8kg,1岁~10kg,2岁~12kg。
计算公式:①<6月婴儿体重=0.7x月龄+3;②7-12个月龄的婴儿体重=0.25x月龄+6;③1-12岁体重=2x年龄+8。
体重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身高反映的是远期。
(2)身高:出生时1岁2岁2岁以后身高50cm 75cm 87cm 7x年龄+75(3)头围和胸围:经眉弓上缘、枕骨结节左右对称环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出生时34cm,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岁时胸围等于头围,均为46cm。
(4)颅骨发育:前囟一般为1岁-1岁半闭合,最迟为2岁。
脊柱发育:3个月-颈椎生理弯曲,6个月-胸椎生理弯曲,1岁左右-腰椎生理弯曲。
骨化中心:2-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年龄+1(5)牙齿的发育:一共20颗,正常乳牙4-10个月开始萌出,3岁出齐,萌出时间>13个月称为出牙延迟。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开始,第一恒牙6岁开始萌出,12岁出齐。
(6)运动和语言发育儿科第四章新生儿总论1.新生儿定义: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高危儿定义: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2.新生儿的分类按胎龄:早产儿26w—37w 足月儿37w—42w 过期产> =42w按出生体重:①正常体重儿2500g—4000g 低出生体重儿< 2500 g②极低体重儿< 1500 g 超低体重儿< 1000 g③巨大儿> 4000 g按体重和胎龄关系:④小于胎龄儿(<第10百分位) SGA⑤适于胎龄儿(第10~90百分位) AGA⑥大于胎龄儿(>第90百分位) LGA3.正常足月儿、早产儿有何特点?护理要求重点何在?护理:1.保暖2.喂养3.呼吸管理4.预防感染5.维生素6.皮肤粘膜护理7.预防接种8.新生儿筛查4.中性温度(名解):是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的最适环境温度。
儿科护理学绪论第九版
3.免疫特点
?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差
? 体液免疫功能 ? 细胞免疫功能
均不健全
染病有一定 的抵抗力,以后来自母体的IgG 浓度下降,自行合成IgG 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
-
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G— 细菌感染; 婴幼儿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感染。
13
◆ 二、临床特点
疾病种类特点
病理特点
临床表现特点
临床特点
诊断特点 治疗特点
预防特点
预后特点
14
临床表现
? 来势凶猛、病情发展个体差异大
15
预后
及时处理,恢复较快
16
◆ 三、住院小儿心理特点和护理特点
? 1.婴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 2.幼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 3.学龄前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 4.学龄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17
◆ 四、小儿用药特点
? 1、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反应因年龄不同而 异
? 2、肝肾功能不完善,代谢及解毒功能差 ? 3、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18
第三节 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 儿科护士的角色:
-执行者和计划者 -健康教育的宣传者 -保健活动的协调者 -健康咨询者 -患儿的代言人 -护理研究者
19
3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儿科护理学定义
是一门研究小儿的护理学科。 小儿:从胎儿时期到青春期。 研究内容: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护理。
4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提供“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 1.促进健康小儿的体格、智能、心理、行为各方面的正常发展 2.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发病率、死亡率 3.为患儿提供护理 4.开展小儿教育工作 5.开展儿科护理科研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儿科学范围与任务
◆研究范围:
1)儿童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儿童时期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3)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4)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
◆儿科宗旨:
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儿科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
新生儿医学和儿童保健学
2.儿科学的特点
◆儿童有别于成人最大的特点:成长性(连续、阶段性)
◆儿童各个发育阶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各种器官的功能
2)对各种疾病免疫能力
3)对疾病的反应
4)药物剂量及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5)心智发育及运动能力
6)情绪反应的方式和类别
◆新生儿自出生至青少年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来自家庭、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时刻
影响其健康。
◆儿科专业医师在儿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具备三种品质:
1)能够用最新的有事实根据的知识和信息开展疾病的诊疗工作,能够通过已经累计临床经验以及通过文献检索获得信息,分析患儿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形成对所诊治的患儿的个体化认知;
2)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
3)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儿童年龄分期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
童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等功能确实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
1)胎儿期:受精开始计算到出生。
2)新生儿期:脐带结扎时开始到28天之前。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
生长发育及其旺盛,营养需求高,消化道功能紊乱;易发生各种感染
4)幼儿期:自1岁至3岁。
体格生长发育较前减慢,智能发育迅速;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限;意外伤害发生率高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6)学龄期:自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除生殖系统外,各个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
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
此期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高峰,同时生殖系统的发育也加速并逐趋成熟。
4.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1)目标:在5岁以下儿童中降低死亡、疾病和残疾,并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育
2)包括:家庭、社区以及卫生机构实施的预防性和医疗性措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