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课堂作业新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

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第三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

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

研讨板块,“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

拓展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追及跑”游戏,是对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故答案为:A。
【分析】不同的植物食用部分不同,要掌握各部分部位。
9.请写出鸡蛋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
【解析】【解答】鸡蛋各部分的结构从外到内是蛋壳、蛋黄和胚。
【分析】鸡蛋中的蛋壳起到保护的作用,蛋黄起到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而胚是发育为新生命的结构。
10.判断以下动物哪些是卵生,哪些是胎生?
【答案】卵生:鸡、蝴蝶、青蛙、卵生、鱼、鸽;
5.下列动物中不是产卵繁殖的是( )。
A.鸡 B.青蛙 C.老鼠
【答案】C
【解析】【解答】A、鸡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B、青蛙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C、老鼠是胎生动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像青蛙和鸡这种,先产卵再经过孵化,变成动物的繁殖后代的方式称为卵生;像猫、狗这样的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胎的繁殖后代的方式称为胎生。
胎生:熊猫、马、狗、牛、猪、人
【解析】【解答】卵生:鸡、蝴蝶、青蛙、卵生、鱼、鸽;
胎生:熊猫、马、狗、牛、猪、人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和胎生的分类。
实验结论: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实验材料:正十二面体、小玻璃瓶、电池、铅笔、文具盒。
实验步骤:将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斜面上端。松开物体,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滑动,也有滚动。
研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还有像开足马力上坡的小轿车、传送带上的快递包裹、游乐场里的“滑沙”、利用斜面往上搬运货物等等。
探索:制作斜面。
用右边的材料模仿斜坡,做一个斜坡较小的斜面。
制作材料:一块表面光滑的木板,几块相同的小木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8课《测试“过山车”》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8课《测试“过山车”》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8.测试“过山车”【教材简析】本单元以物体的运动为研究主题,在第1-6课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及运动的快慢等,在第7课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了一个“过山车”并且完成了评价。

《测试“过山车”》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第8课。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引导学生利用自制的“过山车”,从物体的位置、运动的路线、运动的快慢这三方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回顾。

同时,本课也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将作品优化改进。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观察、测量、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为主线开展探索活动——借助方位盘和软尺等工具描述小球的位置、观察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利用秒表和软尺等工具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在活动和研讨中总结、应用、内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上一节课,学生以游乐园工程师的身份设计并制作了“过山车”。

上课时,学生往往会比较兴奋,急切地盼望展示和实践时刻的到来。

他们已经掌握了如何观察、测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本课既是综合运用单元学习的内容,也是迎接新的挑战,体验成功的时刻。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测试“过山车”的活动,知道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法,分析判断物体的位置、运动路线和运动快慢的变化。

[探究实践]利用自制的“过山车”和小球,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态度责任]在测试“过山车”的活动中,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测量小球的运动快慢[难点]测量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

【教学准备】[教师]定好各组的测试场地、多媒体课件、黑板大表格。

[小组]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方位盘、标签纸、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激发兴趣(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组自制的“过山车”、小球1.课件展示各组制作的“过山车”照片。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案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案

教科版三下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设计结论: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台球、电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

击球感知物体的运动形式。

实验材料:蓝色球和红色球各一个,一条带槽的直线轨道、一条带槽的曲线轨道、平整的桌面。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距离可长、可短) ,然后用蓝色球去撞击红色球。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用蓝色球去撞击红色球。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用蓝色球去撞击红色球。

(4)观察比较蓝色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蓝色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但很难击中红色球。

蓝色球在直线轨道中做且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都比较容易击中红球。

实验记录: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实验解析:带槽的轨道形状影响着蓝色球的运动方式,在直线轨道中蓝色球做直线运动,曲线轨道中蓝色球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蓝色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观察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实验材料:小球、实验桌、塑料桶和实验记录单。

实验步骤:(1)预测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的运动路线,并在记录单中画出小球可能的运动路线,与同学交流想法。

(2)预测小球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并在记录单中画出小球可能的运动路线,与同学交流想法。

(3)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把小球摆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推出或用手指弹射小球,并认真观察小球的运动变化过程。

(4)画出或是修改实验记录单中的小球的运动路线。

认识曲线运动。

要求学生在确定物体运动路线时,可以先在物体上确定一个点,再观察这个点的运动路线。

或者把蓝球当着一个点,画出它的运动路线。

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受到力的影响。

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小球做直线运动。

当冲出桌面(5)整理实验用品。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开始时,小球会在平整光滑的桌面上进行直线运动,当冲出桌面后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掉落,运动的路线会变为曲线。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前一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学生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滑动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本课和下一课就引导学生研究运动快慢的问题。

在整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物体运动中“速度”概念的学习,本单元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但从整体的大单元角度审视,本单元是围绕“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个核心概念进行编排的。

所以不是要引导学生去深挖速度的概念,而是要把握好“初步经历”的度。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推理论证和模型建构,从而提升科学素养。

在教材编排中,《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铺垫课,从课堂结构来说是相同的,在前一课中获得方法,然后在后一课中用同样的方法,获得认知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转变过程。

所以,本堂课让学生获得方法(探究的方法、实用工具的方法、数据的处理)将是重点。

因此,在贯穿本课的三个探索活动中,虽然指向都是“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从激活经验---运动会的快慢比较,到自己制定比赛规则,最后通过秒表计时来比较快慢,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快慢”有很充分的生活体验,比如在运动场上跑步,乘坐交通工具。

但是三年级学生的主要思维是具象思维,对于快慢的直观经验就是:看到路上一辆车超过另一辆车,就知道谁快谁慢;看到同时起步的同学奔跑,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快。

学生的认知反应的是客观实际,但是少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影响物体快慢的因素是哪些?如何用数据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本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思维]以运动会等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模型,解释现象和数据;基于获得的方法和数据,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的思维,建立数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本课和第5课主要指向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内涵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两节课都是初步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但比较快慢的方法不同,这节课的方法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区分快慢。

本课的探索活动主要有3个:①交通工具运动快慢比较;②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③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比较运动的快慢。

这3个活动都是在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在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上是层层递进的:第1个活动不需要测量时间和距离,只通过不同交通工具运动快慢排序,让学生直观的知道相同时间内比较距离的判断速度快慢的方法;第2个活动,则指向具体的操作,其中需要借助软尺测量距离;第3个活动,不仅需要软尺测量距离,还需要通过秒表来计时。

拓展活动由“追及跑”游戏和“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内容不仅是速度的应用,同时还承担着激发起学生运动速度比较的热情,还引出“速度”这个科学词汇。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一些游戏活动中会涉及到你追我赶的速度比较,另外对身边一些常见交通工具(如汽车、自行车、动车等)的速度快慢也是有一定感知的。

因此他们对速度的认识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甚至能准确判断一些简单的速度比较。

同时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的方式比运动的快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如何使用秒表和软尺。

这些都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基础。

本节课活动较多,每个活动都各自独立,且都有各自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按步骤进行实验活动不难,但重要的是各步骤在速度比较中的作用,以及实验后的交流。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短跑比赛视频,分析谁快谁慢,认识到相同时间内可通过运动的距离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运动时间相同,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科学思维]能基于实验中数据的测量,运用对比、分析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并通过归纳概括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材简析】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将聚焦到滑动、滚动、静止等运动情况。

为了研究滑动、滚动等运动状态必须得让物体运动起来,因此借助斜面使物体运动。

利用学生观察到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和运动快慢的改变,成功引出后续对运动快慢的观察,也为最后一节课“过山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设计基础。

本课先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斜面,引发学生对斜面共同点的思考,再引导学生进入“我们周围有许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的思考,继而带领学生进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探究活动。

通过进行“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探究活动,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且与它的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更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展开探究,激发学生浓烈的探究欲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变化,发现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或许面临改变。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能够简单判断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意识到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他们知晓了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到了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方式的乐趣。

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将物体的运动简单地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感受过滑滑梯、滑草、滑沙的快乐,体会过盘山公路的便捷,看到过卡车卸货的方式,因此对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是有一定感受的。

本课就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模糊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通过对物体形状的观察,知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它的形状存在一定的关系。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出物体的各种不同形状和摆放方式,并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预测。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运动和位置》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运动和位置》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教学设计先选定校园中的参照物,再看自己处在参照物的哪个方向,接着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

可以这样描述:我在校长室西南方向85米处,或我在体育馆南方80米处,或我在操场东南方向35米处等。

探讨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想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的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出示图片,男同学以站台为参照物,判断自己乘坐的火车没有动;女孩以其他运动的火车为参照物,判断自己乘坐的火车动了。

探讨2.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先选定参照物,再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接着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比如:建筑工地上甲、乙两人分别乘坐在两台升降机上,甲看见楼房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下降,则相对地面甲是下降的,乙是上升的。

在描述自己的位置时需要选定某一位置或事物,然后再运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

拓展:标出汽车的位置。

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1500米的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

1.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驶。

从图示上看,东方在右,应该是向右行驶。

学生观察地图,作出汇报。

学生在校园中某一地点,指名学生对该地点的位置作出描述。

学生相互讨论并作出汇报。

学生进一步观察物体运动的描述自己的位置时需要选定某一位置或事物,然后再运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

2.汽车因故障停在离车站1500米的地方。

用尺子以车站为起点,找出1500米的位置。

应该在1000米与2000米刻度线正中间的位置。

3.用圆点标注。

GPS全球定位系统(1)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

(2)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第5——8课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第5——8课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一、填空题1、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越慢。

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它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得(快)。

3、猎豹、兔子和羚羊赛跑,第一名是(猎豹),第二名是(羚羊),第三名是(兔子)。

二、判断题。

1、从杭州到广州的列车,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2、在研究小球远远的快慢时,应尽量让小球沿着直线运动。

(√)3、在比较小玩运动快慢的实验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4、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是滚动。

(√)5、物体运动的快慢只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三、选择题。

1、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32分钟,乙用了40分钟,丙用了36分钟,(A)运动得最快,(B)运动得最慢A.甲B.乙C.丙2、下列选项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C),最慢的是(A)。

A.蜗牛B.小朋友C.猎豹3、在学校的100米知足比赛中,小旭用时19.5秒,小龙用时2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小龙比小旭跑得快B. 小旭比小龙跑得快C.无法判断谁跑得快4、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两条轨道只要长度一样就可以,材料可以不同B.两条轨道的坡度需保持相同C.记录时间时要多测量几次四、实验探究小枫同学在比较不同小球在相同的轨道上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得到三个不同的数据,他随意选了一个实验数据作为最终测量数据,这样的做法正确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不正确。

我会将三次测得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数据。

五、实验探究为了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除小球不同外,其他相同。

1、请你帮四名同学分一下工,你认为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操作员:在发令员发令后释放小球;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

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材简析】本课通过观察、比拟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同时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为下一课《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做好认知铺垫。

本课活动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拟运动形式是否一样。

第二局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引导学生在物体上用贴圆点的方式做标记,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通过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交流并分类,概括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

“做标记” 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表达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一一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表述运动方向和距离表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但对其运动形式的特点没有深入研究。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探究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

[科学思维]用比拟、分类的方法,能区别常见的运动形式的特点。

[探究实践]观察、比拟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从而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态度责任]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全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能比拟、分类其不同特点。

[难点]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并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小汽车。

[学生]1.每组提供指尖陀螺、钢尺、彩虹圈、弹簧玩偶、弹力球、跳蛙、红色圆片;2.观察记录卡片、小组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视频(运动的赛车)1.课件出示赛车视频。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023年春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2023年春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2023 年版省编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三年级下册1.运动和位置活动记录1.略2.课堂练习1.(1)A(2)A2.西北;40实践拓展运动;静止2.各种各样的运动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2.A科学阅读1.C2.B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活动记录1.略2.略3.略课堂练习1.A2.C3.实践拓展离磁铁一定距离时变为做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活动记录1.略2.略课堂练习1.B2.B3.B4.B实践拓展平直滑梯滑下来较快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活动记录1.名次动物名称奔跑 100 米所需时间(秒)第1 名①猎豹 52.略课堂练习1.(1)B(2)C(3)A2.C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活动记录1.2.略3.略课堂练习1.B2.(1)B(2)B(3)A3.A7.我们的“过山车”活动记录1.略2.略课堂练习1.C2.B3.B8.测试“过山车”活动记录(1)最高处(2)滚动(3)略课堂练习1.A2.C3.B科学阅读C单元练习1.(1)C(2)C(3)C2.(1)B(2)C(3)B3.(1)A(2)B(3)A(4)A(5)C4.(1)C(2)C(3)C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A2.B3.A4.(1)√(2)√(3)√(4)×(5)×(6)√(7)√(8)√科学阅读1.B2.B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2.A3.C4.卵壳;卵白、卵黄;胚;气室科学阅读C3.蚕长大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B2.略3.8;3;4;14.蚁蚕;眠;蜕皮科学阅读1.A2.A4.蚕变了新模样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2.C3.(1)√(2)×(3)×(4)√4.①→②→③5.茧中钻出了蚕蛾活动记录2.B3.A4.C科学阅读C6.蚕的一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2.C3.C4.A科学阅读(1)√(2)×7.动物的繁殖活动记录卵生动物胎生动物⑥⑦⑧⑨①②③④⑤⑩其他例子:青蛙,鸡,鸵鸟其他例子:猫,狗,马课堂练习1.A2.B科学阅读1.A2.(1)√(2)√8.动物的一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D,B,C,A2.B3.C科学阅读1.C2.A,C单元练习1.C2.A3.B4.A5.C6.A,B7.气室卵壳卵黄卵白8.动物类别动物名称昆虫③④⑩鸟类②⑨⑫鱼类①⑤⑦哺乳动物⑥⑧⑪9.1.仰望天空活动记录1.略2.课堂练习1.A2.B3.B4.A5.C科学阅读×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②→④→①→③2.B3.B4.A科学阅读B3.影子的秘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2.B3.C4.A5.B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B2.A3.A4.B5.B4.月相变化的规律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2.C3.C4.科学阅读A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平面;球面2.A3.A4.C科学阅读A 5.月球——地球的卫星6.地球的形状7.地球——水的星球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A2.A科学阅读B8.太阳、月球和地球课堂练习1.2.略科学阅读1.B2.A单元练习1.B2.C(说明:此题有歧义,上午和下午同个物体的影子也可能出现长短一样。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全套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全套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1.1.运动和位置(练习题)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用和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2.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3.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的;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的。

二、选择题1.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 ),它是运动的。

A.地而上的建筑物B.与它一起并排飞行的伙伴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教材第3页图2.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B.如教材第3页所示,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候,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无法确定的4.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站立中心前止不动,小红在小明西北方向B.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美在小明1米处C.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丽在小明东南方向2米外三、判断题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是看该物体有没有动。

()2.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3.在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5.如教材第3页图所示,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才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另一个同学所处的位置。

()四、巧妙简答区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速度相同、并排行驶的两辆汽车,怎样判断它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手抓子弹”的奥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在蠕动着,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在这段文字中,飞行员可以“手抓子弹”的原因是和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物体的运动》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运动原理和运动形式。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原理。

但学生在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时,可能会有些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和掌握运动原理。

四. 教学重难点1.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小车、球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教学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例如,将一个小车放在桌子上,推动小车,让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科书中的图片和例子,向学生介绍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以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物体和运动形式进行观察和记录。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判断一些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或者是进行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运动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我们的“过山车”》优质课件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我们的“过山车”》优质课件

科学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课程、科学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7 我们的“过山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目录
1.聚焦
2.探索
2
聚焦
说一说:你见过或玩过公园里的过山车吗?它们是哪种运动形式?
3
聚焦
过山车的运动形式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4
聚焦
过山车有什么特点呢?
①过山车由底座、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等组成。
②过山车的运动有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和在斜面让上我运们动来的设方式计。和搭 ③过山车在坡度大的坡上上坡速度慢,坡度大的建坡一上座下自坡己速度的快“。过
7
探索
思考:如何设计我们的“过山车” 呢? 1. 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过山车”? 2. 过山车”整体设计成什么形状? 3. 准备造几个直线轨道?几个曲线轨道? 4. 怎么制造坡度呢?
8
探探 索索
实践过程:
1. 设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 的轨道路线 仔细阅读“过山车”轨道设计图范例,再认真思考,明确绘制设计图的
13
谢谢观看 !
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思维和实验能力:
1.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系的;直指本课的研究核心,即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

二、探索新课
1. 探索一:制作斜面
(1)师:在开始研究前,我们先制造一个斜面。

(2)播放课件,展示实验材料:一块大木块和六块小木块。

让学生上来尝试制作斜面
(3)播放学生不同方式搭建斜面的视频,思考怎样搭建斜面才稳固?
(4)学生上来制作斜面:在立柱上轻轻搭上木板,形成斜坡,斜面就搭建好了。

思考问题:小木块支架的叠加方式,木板与小木块的接触位置等对斜面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2. 探索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播放课件和视频,展示实验步骤:
①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六棱柱,小球,橡皮擦,铅笔等。

②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状态。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板书
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运动和位置【选择题】1.描述一个物体位置时,必须选好()。

A.方向B.参照物C.运动物体D.静止物体2.“刻舟求剑”指古时候一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他的剑掉入江中,他就在船上刻了个记号,待船靠岸后在记号处下水找剑,他最终没有找到剑,是因为()。

A.和船相比,剑是静止的B.和岸相比,剑是运动的C.和剑相比,船是运动的D.和剑相比,船是静止的3.乐乐邀请丽丽来家里做客,他将自己家的位置告诉了丽丽,下面描述最合适的是()。

A.我家住在学校东边的100米处B.我家住在学校的东边C.我家住在离学校100米处D.我家住在学校的西边4.当你伸开两臂,左臂向东,右臂向西时,你对面的方向是( )A.北B.南C.西D.东5.要描述一个学校的位置,选择()为参照物比较好。

A.路边停放的小车B.路面上的交通图标C.周围明显的高大建筑D.进出校门的小学生【判断题】1.如果甲乙两人分别乘坐速度和行驶方向都相同的两辆车,甲相对乙是静止的。( )2.参照地面的小树,天空中飞翔的老鹰是运动的。()3.如果教学楼在操场的西北方向,那么操场在教学楼的西南方向。

( )4.小明在100米跑步比赛中,可以通过自己身上的号码牌来判断自己的位置。

( )5.“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相对于莲叶是运动的。

( )2.各种各样的运动【选择题】1.小军把钥匙插进锁孔,向左一转,锁开了,请问钥匙的运动形式是()。

A.平动B.转动C.移动D.滚动2.摆钟的钟摆的运动形式是()。

A.移动B.振动C.摆动D.平动3.下面各图中,哪一个是小朋友荡秋千时,秋千的运动路线?()A. B. C. D.4.我们在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时,我们在物体上贴上并观察和记录()的运动形式进行交流和研究的。

A.圆点B.红线C.划痕D.轨迹5.2021年7月2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施廷懋和王涵获得冠军,两位跳水运动员从跳板起跳后,跳板的运动是()。

A.振动B.平动C.转动D.摆动【判断题】6.秋千的运动方式和陀螺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

( )7.钟表指针的运动是滚动。

( )8.在发条青蛙的不同位置贴上圆点,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运动形式。

( )9.摆钟的摆和秒针运动方式是一样的。

( )10.钟摆、秋千、汽车雨刮器运动时的轨迹都是弧线。

(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选择题】1.抛向篮框的篮球的运动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圆周运动D.无法确定2.在直线轨道里用甲球击中乙球,那么甲球的运动路线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无法确定D.圆周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平直铁路上有静止开始运动的列车做直线运动。

B.投出的篮球做直线运动。

C.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做直线运动。

D.夏天工作中的电风扇。

4.按下图所示方式用力将木块推出,木块的运动轨迹是()。

A.①B.②C.③D.无法确定5.打羽毛球时,羽毛球在空中的运动是()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振动D.摆动【判断题】6.投篮球时篮球的路线是直线。

( )7.荡秋千的运动轨迹是。

( )8.小石子从手中掉落下来,运动的路线是曲线。

( )9.拉锯不属于直线运动。

( )10.小爱折了个纸飞机扔上天空,纸飞机的运动线是一条曲线。

(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什么样的斜坡,六棱柱都会从斜坡上滚动下去的。

B.无论什么样的斜坡,六棱柱都会从斜坡上滑动下去的。

C.六棱柱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是滚动,在坡度小的斜坡上是滑动。

D.六棱柱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是滚动,在坡度大的斜坡上是滑动。

2.斜面的特点是()。

A.一端高一端低B.两端一样高C.一定是木板搭的D.不确定3.当一辆汽车行驶时,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在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

A.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B.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C.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D.滚动摩擦,滚动摩擦。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情况与()无关。

A.物体的形状B.斜面的倾斜角度C.斜面的宽度D.斜面的高度5.()可以使小球跑的更快。

A.增加小球的质量B.减小推小球的力量C.把轨道变缓一些D.增加推小球的力量【判断题】6.物体从斜面滑下来时,运动可能是越来越快。

( )7.圆柱体在斜面上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滚动。

( )8.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滑动和滚动等形式。

( )9.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在同一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 )10.滑滑梯时,我们是从上面滚下来的。

(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选择题】1.到家后,妈妈说她从小区门口跑到家门口和小明一样也用了70秒,那么()。

A.妈妈和小明一样快B.无法判断谁比较快C.妈妈跑的比小明快D.妈妈跑的比小明慢2.动物王国举行100米跑步比赛,兔子用了9秒,猎豹用了6秒,斑马用了8秒,跑的最快的是()。

A.兔子B.猎豹C.斑马D.无法判断快慢3.在某次实验中,如果测量了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你认为选择()数据比较合理。

A.最大的数据B.最小的数据C.平均数D.无法测量4.小明和小强在端午节赛龙舟,要比赛谁的速度更快,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不管起点是否相同,只要谁先到达终点,谁的速度就更快B.相同时间,谁运动的距离远,谁的速度就更快C.相同距离,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更快D.相同时间,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更慢5.如果同样的实验测量了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我们应该()。

A.取最大的数据B.取最小的数据C.取中位数或平均值D.无法判断【判断题】6.利用不同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出它们的运动速度。

( )7.体育考试中,甲、乙两名同学跑完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甲同学跑得快。

( )8.100米赛跑,用时最少的跑得最快。

( )9.猎豹奔跑100米用5秒,兔子奔跑100米用9秒,那么兔子比猎豹运动的快。

( )10.过山车运动到回环顶部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过山车运动速度足够快。

(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选择题】1.下面四种动物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猎豹B.大象C.黑熊D.长颈鹿2.假设猎豹跑200米需要10秒,大象跑100米需要12秒,人类世界冠军跑100米需要10秒。

他们奔跑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是()。

A.大象-人类世界冠军-猎豹B.猎豹-人类世界冠军-大象C.猎豹-大象-人类世界冠军D.大象-猎豹-人类世界冠军3.乐乐、林林、敏敏比赛50米短跑,在这个比较快慢的活动中,需要用到哪些合适的测量工具()。

A.100米的软尺B.秒表C.100米的软尺和秒表D.1米的直尺和秒表4.运动会上,小玉和小丽要比一比谁跑得快,通常需要()。

A.比较跑的动作B.比较用同样的时间跑多少距离C.比较跑完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D.比较相同时间跑出的距离5.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如图,()走得更快。

A.小明B.小红C.一样快D.无法确定【判断题】6.指甲的生长感受不到,是没有速度的。

( )7.我们讨论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时,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 )8.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时间来衡量。

( )9.列车从某站向南开,在1小时内,运行的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 )10.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只需要测量一次即可。

( )7.我们的“过山车”【选择题】1.下面制作“过山车”的步骤正确的是()。

①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③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②→①2.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D.自己做自己的3.小明特别喜欢过山车,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过山车”模型。

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先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再进行制作B.制作过山车时,可以不参考设计图,直接制作C.制作完过山车模型,可以进行测试、评价、修改D.制作过山车要多做测试4.下列不符合“过山车”设计要求的是()。

A.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B.小球要脱轨滚完全程C.整座“过山车”要稳固D.过山车完成要进行测试5.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

A.制作——设计——评价B.边制作边设计C.设计——制作——评价D.制作——设计【判断题】6.小球在“过山车”中的运动速度是有变化的。

( )7.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方式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曲线运动。

( )8.整座“过山车”不需要稳固,摇摇晃晃可以增加刺激感。

( )9.在搭建“过山车”的活动中,画设计图的用处是展示小组的想法。

( )10.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 )8.测试“过山车”【选择题】1.要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的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

A.温度计B.秒表C.放大镜D.湿度计2.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A.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B.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C.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D.不需要调整3.下列对“过山车”制作的几条要求,在测试前无法确定的是()。

A.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B.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会脱轨C.轨道总长在2米以上D.过山车搭建要反复测试4.()的办法,更能方便我们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

A.用拃来测量B.用班级的春格尺(木制)测量C.用细绳测量后量取细绳长度D.直接用肉眼测量估算5.在测试我们的“过山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秒表记录运动的距离B.可以用软尺测量运动的时间C.制作好后的“过山车”如果有需要还要调整D.无法判断【判断题】6.游乐场里的过山车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 )7.指南针是古人计时的仪器。

( )8.“过山车”设计时应该考虑坡度的大小。

( )9.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无法测量。

( )10.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只需说明小球距离起点有多远就行了。

( )附:参考答案1. 运动和位置【选择题】1.B2.C3.A4.B5.C【判断题】1.√2.√3.×4.×5.√2. 各种各样的运动【选择题】1.B2.C3.A4.A5.A【判断题】6.×7.×8.√9.× 10.√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选择题】1.B2.A3.A4.B5.B【判断题】6.×7.×8.√9.× 10.√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选择题】1.C2.A3.A4.C5.D【判断题】6.√7.√8.√9.× 10.×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选择题】1.A2.B3.C4.A5.C【判断题】6.√7.√8.√9.× 10.×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选择题】1.A2.B3.C4.C5.A【判断题】6.×7.√8.×9.×10.×7. 我们的“过山车”【选择题】1.A2.B3.B4.B5.C【判断题】6.√7.√8.×9.√ 10.√8. 测试“过山车”【选择题】B 2.A 3.B 4.C 5.C【判断题】6.√7.×8.√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