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道哲学的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儒道美学关系

儒道美学关系

儒道美学关系儒道美学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学说体系,它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儒道美学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道德为基础,以艺术为美化”,即道、德、艺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儒道美学关系的第一要素是“道”。

儒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和引导。

而道家则认为“道”是无形无物的本原力量,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宿。

在美学上,“道”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美的根源和源泉,是美的意义、价值和价位。

在儒道美学中,“道”在构建美学基础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儒道美学关系的第二要素是“德”。

儒家认为“德”是人类的高尚品质和良好品德,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而道家则认为“德”是顺应天道、依照自然,走向完美的人类行为准则。

在美学上,“德”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构建美学价值取向的基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核心。

在儒道美学中,“德”在构建美学价值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儒道美学关系的第三要素是“艺”。

儒家认为艺术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人类精神面貌和审美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人类形象的重要手段。

而道家则认为艺术是表现道和真理的方法,是将天地间的美好和神性展现出来的途径。

在美学上,“艺”被视为美的表现形式和展现形态,是构建美学审美机制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儒道美学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道德为基础、以艺术为美化,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广泛的学说体系。

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儒道美学关系中获得许多的启示和启发,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和价值,更好地创作和欣赏艺术。

儒道两家艺术观

儒道两家艺术观

儒道两家艺术观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学派,它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儒家的艺术观强调的是“仁”和“礼”,认为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能够对社会和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儒家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注重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儒家认为艺术应该追求“中和之美”,即和谐、平衡和适度的美,这种美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净化。

与儒家不同,道家的艺术观更加强调自然和无为,认为艺术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自然之美。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而艺术应该尽可能地模仿和表现这种美。

因此,道家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清新、自然、简约的特点,注重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道家也强调“虚实相生”的艺术理念,认为艺术作品的意境和想象力比具体的形象更加重要。

总的来说,儒道两家的艺术观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强调了艺术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儒家的艺术观注重道德教化和人文精神,而道家的艺术观更加强调自然和无为,这两种观点在中国艺术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周瑾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

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儒、道、释三家思想,它们对人类的审美有着不同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文化的传统和礼仪,强调教育和道德规范,道家思想重视自然和身体,强调“自然无为”,释家思想强调“空”和“静”。

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中,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于美的定义、美的标准和美的价值观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儒家思想认为美是一种品质,是为礼仪、规范和道德的体现,是在人的一举一动中彰显出来的。

儒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敬”、“仁”和“礼”,这些理念体现在美学中,强调对美的敬重和对美的追求。

儒家对美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把美学理论具体化为“美德”、“恶习”等概念,并将之运用到具体的行为上。

而道家思想则认为美是一种自然的表现,是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感知和领悟。

道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无为而治”和“自然主义”,这些理念体现在美学中,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追求。

道家的审美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美的取向应该是自然、简朴、稳重和无为而治。

释家思想强调的是观念的清明和精神的净化,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性的境界,是对人类内心深层需求的回应。

不同于儒、道二家注重对美的规范或对自然的尊重,释家持有一种超越性的观点。

从佛教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建立在个人内心的审美情感,由于佛教思想强调的是“空”和“静”,所以,释家的审美观宣扬的是一种内在的、身心合一的审美。

虽然儒、道、释三家思想在中国美学中的地位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交融的地方。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不同思想的融合,在美学理论的交叉应用上呈现了较为丰富的面貌。

儒道互补,释道合一,这三种思想互有补充,结合在一起,为中国美学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而言之,中国儒道释哲学对美学的影响是深刻而独特的。

儒家审美追求具有完美道德和规范意义的美,道家强调自然和内心的美,释家强调心灵和精神的美。

这些不同思想的交融和互补,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浓缩成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文化。

关于儒道审美理念

关于儒道审美理念

201300640237 13级行政管理王艺娴关于儒家、道家审美理念的特点何谓“美”,即群体大多数的人们所推崇的观念和物质。

“审美”即个人对这种“美”的看法和评判。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自古以来不分伯仲的两大学派,它们各有自己的主张和评判,所以它们的审美理念也有各自的特点。

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以“仁”、“礼”为大美,讲求等级秩序和道德修养。

儒家审美理念的核心是“情理中和”。

儒学的开创者孔子认为:人生的理想就是一种审美境界。

乐为审美的最高层次,并强调“乐”的中和之美。

孔子第一次正面谈到了美与善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还论证了文质关系——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君子。

而孟子极大地发展了孔子“好之”、“乐之”的审美境界。

强调了儒家道德自觉的人格风范,从而建立了以高扬人格美为其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

他强调道德自觉,期望人们就像喜欢美味、美色、美声那样“好理”“悦义”,重视”充实之谓美“。

荀子则是认为“性本恶”,强调“欲”与“礼”、情与理的互动关系。

与儒家一样,道家也是基于对乱世的忧虑,提出自己的济世之方的;不同的是,他们由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导向对连同周代礼乐在内的一切社会政治伦理的怀疑和否定,从而把视野投向自然无为、朴素恬淡的人生境界,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与道合一”为其特征的哲学体系和美学理想。

老子提出“道”是宇宙世界万事万物得以生成、运行、变化的终极原因、冥冥力量、铁的规律。

他认为社会政治的理想也是顺应“道”的法则,回归自然,抛弃刻意的追求和奢望,更远离争夺和战争。

不仅如此,老子还提出了“道美同一”和许多艺术命题。

继承了老子之大成的庄子崇尚老子之“道”,以“非儒黜墨”的道家身份,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立足于世。

尽管庄子推崇道,但却支持哲学与美学的同一。

庄子主张活得适意、逍遥、自由,追求“物我两忘、与道合一”,崇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为之美,并且更崇尚圣人“元天地之美”而达到的不可以为之而“众美从之”的境界,有着“贵精神、重内容”的审美倾向。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的根本差异: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而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领域,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影响最大,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原因在于它们站在各自不同的立足点上来看待社会和人的本质。

1、儒家美学是一种伦理学的美学,道家美学是纯粹的美学儒家美学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在美与善的关系中寻找美的本质,追求美善统一境界,体现美学与伦理学的一体化。

这种思想,强调审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重视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功能,形成了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良好的传统。

但是,由于在儒家的思想中,美处在从属于善的地位,只是善的表现形式,因而美与善的统一经常是一种外在的统一。

当善被片面地加以强调的时候,就会导致对美的否定。

儒家虽然要求美与善统一,但却又无法消除美对于善的从属、附庸的地位,美自身不同于善的独立的价值始终未能得到充分承认,这就束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发展。

道家美学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学自然无为是道家对于美的根本观念,是道家哲学和美学的核心。

而这种观念是以顺应自然规律而取得高度自由为美,也就是以自然规律和人的自由的高度统一为美。

在道家的观念里,美包含了善而又超越了善,从而美也就获得了它自身独立的崇高的价值,不是善的附庸,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儒家美学还是一种伦理学的美学,美学是处处依附于伦理学的,那么道家美学则是超出了伦理学的,它已经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学,其地位高于伦理学。

2、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的鲜明特征儒家以仁义、中庸为美,都是由意念、伦理、道德等思想境界的修为而出现的感受。

道家以道德、知足为美,讲究遵循大道贵信上德,是由宇宙的辽阔、自然的完美和人类局限而来,是从有限和无限、无为与有为的辨正中而出现的感受。

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儒家视善为美的根本,它极其重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审美与艺术,用社会性的伦理道德思想去陶冶感化人们的感情。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张文勋提 要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问题,学术界早已提出并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互补的内在机制,则还留下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从审美功能、审美判断、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四方面,具体深入探讨了儒、道互补的内在机制,对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作了较全面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政教 虚无 道德理性 自由精神 儒道互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其中包括美学)的儒道互补、庄禅互补的观点,许多学者早已提出,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亦多有论述。

我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也关注儒道佛三家学说之间的异同及相互融通的问题。

我很赞同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为“多元一体”的观点。

我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是多元但又相互融通共存的整体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

这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我国古代美学中表现尤为明显。

《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及其它一些论文中,较系统地我曾在拙著《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论述了这些看法,但还未能深入到儒、道、佛三家美学思想互补的内在机制去考察,故拟分别就儒道互补、佛道互补、儒释互补等方面,再作一些补充和多角度的探索。

本文试图就我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当然,我这里不可能作上下几千年历时性的论述,只能就先秦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作共时性的比较研究。

一 政教为先与虚无为本:审美功能我国先秦时期的美学,已经比较明确地使用“美”字去表述人们的审美活动,但很少去讨论美的本质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是侧重于审美的功能。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显示出两家之间的互补性。

(一)儒家以政教为先的功利美学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审美的功利主义观念是十分明显而强烈的,而这功利主义又具有为政教服务的明确目的,这就是把政治教化放在首位的功利主义美学。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功能,也可以称之为为政治服务的功利主义美学。

首先强调“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先王之道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以周文化为集中表现的“王道”,也就是孔子说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王道”。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美学传统,在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思想中都对美学和审美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这三大哲学流派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不同面向,对美学和审美的探讨也在不同的思想理念中有着独特的呈现。

本文将通过对儒家、道家和释家美学审美观的探讨,来展现中国传统哲学对美学审美的独特理解和价值观。

儒家美学审美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修养,对美学和审美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人的品德和行为上。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在儒家审美中,美是与道德相统一的,讲究美的内在涵义和道德修养的相互关联。

儒家对美的理解是基于内在的精神境界和品德修养,而非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和外貌上。

在儒家经典《中庸》中就提到:“修己以敬”,强调了修养个人品德对美的重要性。

而在儒家道德经典《论语》中,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强调了一个人对美的认知需要建立在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之上。

儒家美学审美是以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为核心,将美与善、美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提倡内在品质的改善和修养。

儒家审美的观念也对艺术形式和作品的评价产生了影响。

儒家对艺术作品评价的标准往往是基于道德修养的层面,而非只看其外在形式和技术的表现。

儒家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以“道”为主导,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修身养性,达到道德改善和提升的目的。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道的理念,对美学和审美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道与心境的关联上。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随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感悟自然的美来提升自己的心境和修养。

在道家的审美观中,美是与自然相统一的,讲究人的心境和道心的相互融合。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就提到:“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强调了人应该谦虚敬畏大道,追随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去人为的干预和破坏自然。

在道家审美中,重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主张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感悟美的真谛,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灵和境界。

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

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

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中国儒学思想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涉及道德、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到了美学思想。

儒家美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纪律和道德规范来增强美感的表现与感受能力,并且将美感与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究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分别是审美观念、审美标准以及美学实践。

一、审美观念儒家美学的审美观念通过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来体现。

儒家认为美并非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与人类的真善美三个基本价值观的相互联系和契合密不可分。

美包含了真、善、美三个方面,其中美是真和善的自然结合。

美必须符合真和善的标准,当做到真、善、美三者兼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完美的美。

二、审美标准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是以人为本,以个体价值为出发点,并强调了审美与道德的密切联系。

儒家美学强调要以“大雅之堂”为标准,也就是说,要以高雅、崇高、纯粹的形式来表达美感,这种形式应该是受到社会公认和普遍认可的。

儒家还提出了颜渊的“行化”的观点,即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孝道,来展示个人独特的风范和美感。

三、美学实践儒家美学的实践,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美感的体验和感受。

在文学艺术方面,儒家美学主张运用古典文学作品,因为古典文学作品透露了深刻的人道观和人的价值观。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儒家美学强调要求唱歌、跳舞时要有情感、美感,并且这种美感应该是与《诗经》、《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建筑和园林方面,儒家美学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美学理念,建筑物和园林应该是符合人的体验感和情感感受的。

总之,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儒家美学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和美学实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珍视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探究传统文化的创新保鲜之道,从中发掘出更多文化价值,并用它来贡献于现代社会的美学建设。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关系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关系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儒家主张入世,所以其美学思想是和现实、人世、社会紧密相连的;道家主张出世,所以其美学思想是远离尘世,追求自然、自由的。

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儒家美学是伦理学美学,儒家注重探讨人格美,提出美与善的关系,完善人格美的概念;道家美学是哲学美学,它所提出的“道”的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所提倡的“自然无为”的自然美是超越功利的审美观。

具体来说,儒道思想的主要区别和特征表现在:(一)在对什么是美的看法上,儒家认为善是美的根本,将美与善高度统一。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句话里的美与善同义,是“好”的意思,都属于道德思想范畴。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里的善就是美德,孔子强调美与善不能分离,美中有善,善中有美,二者有质的规定性和统一性。

可见儒家的美是与伦理道德相联系的,而道家则以自然无为为美,即以人的精神、情感的纯任自然的自由表现为美。

它所提倡的美是超越尘世超越功利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道”的法则,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只有按自身发展规律发展,才是自由的,才是美的。

(二)美可以划分为人格美、艺术美和自然美。

儒家的美学思想都有所涉及。

儒家将美与道德紧密联系,在对美的探讨中,它最先关注的是人格美。

孔子在《论语·尧曰》中提出了“五美”的人格标准,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所谓“惠而不费”就是给别人好处、利益,对自己又没有牺牲损害;“劳而不怨”就是做事任劳任怨;“欲而不贪”就是可以有欲望,但是不可以过分贪求;“泰而不骄”就是心胸要宽大,不骄傲;“威而不猛”是指个人的修养要有威德,而并不是使人恐惧。

孔子对人格提出的“五美”,是针对统治者的,在孔子看来,“仁”是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是人格美的最高标准,他所提出的“五美”无不和“仁”相联系。

儒家美学思想的总结及启示

儒家美学思想的总结及启示

儒家美学思想的总结及启示儒家美学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与儒家的政治和道德思想相辅相成。

它强调了美的价值和意义,提倡修养自身以追求内在的美,并倡导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人的情操和品味。

儒家美学的总结及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美学注重以内在为美。

传统的中国美学将美分为内在的道德美和外在的艺术美,而儒家美学更加强调内在的美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内心的道德品质会逐渐转化为外在的美,具有较长久的影响力。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而不仅仅看重外在的物质表象。

其次,儒家美学强调和谐与平衡。

儒家认为,美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它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在视觉艺术中,儒家追求构图的谐美,色彩的和谐,形式的平衡等等。

此外,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即我们应该追求环境的和谐与协调,积极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儒家美学强调情感与审美的结合。

儒家认为,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更贯穿于人们的情感和生活中。

儒家注重通过情感的交流和审美的体验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一个冷漠的社会环境中,这一观念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用爱和关怀温暖他人的心灵,并通过审美活动提升自身的情感和审美水平。

第四,儒家美学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化。

儒家美学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美的价值。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并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出新的美。

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有创新的精神来发展和拓展传统文化,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最后,儒家美学强调品味与修养。

儒家认为,通过审美活动和品味良好的艺术作品,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操和提高道德修养。

儒家美学强调审美体验的内在价值,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味,通过品味艺术和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儒家美学思想总结

儒家美学思想总结

儒家美学思想总结儒家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相处,追求道德品质的完美统一。

其核心理念是“和谐”与“美”,在儒家美学思想中,美不仅体现在形式美上,更重要的是内涵美与价值美。

下面将从道德美、自然美和礼仪美三个方面对儒家美学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道德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

儒家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美的根本源泉,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儒家看来,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准则,才能达到真正的美。

因此,在儒家美学思想中,道德美被视为唯一真正具有永恒魅力的美。

其次,自然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视自然为美的源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认为,自然之美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滋养,可以让人心灵得到舒展和灵感。

儒家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主张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依存。

儒家追求的自然美是一种纯粹、朴素和自由的美,人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礼仪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

儒家认为,礼仪之美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儒家注重礼仪的规范与遵循,强调人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

儒家认为,只有遵循礼仪规范,人们的交往才能秩序井然、和谐有序,才能形成美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儒家美学思想中,礼仪美被视为人际关系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儒家美学思想强调道德美、自然美和礼仪美的统一,倡导人的修养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道德品质与美的完美统一。

儒家美学思想强调人的道德品质对美的重要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规范。

这些思想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儒家和道家美学的比较

儒家和道家美学的比较

儒家和道家美学的比较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二班唐卉107摘要: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

关键词:儒家道家美学基本特征互补一、儒家美学的中心儒家美学的中心是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高度重视美与艺术陶冶、协和、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地、明确地、自觉地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而不是从宗教神学的外在信仰出发去考察审美和艺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儒家美学突出了美的自然形式包含有社会的内容,这使儒家美学具有崇高的道德精神,但同时又使美等同于善,漠视了美不同于善的独立价值,继而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常常偏离到某种狭隘的道德比附的说教上,要求自然附会和符合人世的现实规范与秩序,从而束缚了对自然的正确理解和观赏。

儒家美学是与社会生活、政治状态紧密相关联的,作为其重要美学原则的“和”(人和),本身就包含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作为矛盾结构,它强调得最多的是对立面的相互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情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实现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

从儒家哲学的整体气韵来看,其思想主要是外观的,它本身也极注重内观,但是它的内观是最终必须为其外观服务的。

儒道美学关系

儒道美学关系

儒道美学关系儒道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重要学派之一——儒家和道家对于美学领域的思考与探索。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道家则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自然无为。

儒家和道家的美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冲突,但又相互补充和影响。

这种关系既体现在两大学派的思想和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与艺术创作中。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社会秩序,强调道德规范和伦理道德。

儒家美学强调美的道德性,认为美是善的表现,是人类行为和品德的体现。

儒家认为,通过修养和教育,人可以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经典思想如《大学》、《中庸》等都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也体现在了儒家的文化和艺术创作中。

儒家的美学思想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儒家的文学思想注重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描写,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儒家的音乐思想注重和谐与和睦,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以及音乐与礼仪的结合。

儒家的绘画思想注重形神兼备、典雅庄重,追求以画寄意、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儒家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

而道家则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内心的自由和自然无为。

道家的美学思想强调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认为,自然是最高的美,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的美学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追求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道家的文化和艺术创作中,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生的思考。

道家的美学思想在诗歌、哲学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的诗歌思想注重感性的表达和对自然的描绘,强调诗歌的自由和自然流畅。

道家的哲学思想注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追求人生的真谛和内心的平静。

道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有着一定的启示。

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在实践与艺术创作中相互补充和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美学常常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3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3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 摘要: 人类不断对审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考,由此发展出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不仅包括对自然、哲学规律的探讨,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美学是一个民族审美素养的体现,也是对个人志趣的体现。

儒家文化以“里仁为美”,其美学思想可分为艺术美、社会关系美、自然美三种类型;道家文化以“大道至上”为审美核心,蕴含着追求虚实结合、简淡至真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 传统文化;儒家; 道家; 美学; 一、美与美学 甲骨文中的“美”字由上半部分的“羊”和下半部分正立的“大”字组成。

有人将其解释成“羊大为美”。

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云:“美,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

美与善同意。

”这是一种基于实用目的的对美的认知。

也有人将“美”解释为“羊人为美”,认为“美”看起来像一个人头上戴了羊角,如同古代的人戴着羊角乞求风调雨顺。

不论“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是出于实用目的的对美的认知,因此,审美的发生事实上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非实用、从功利到非功利、从粗到精、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

从美的出现到美学学科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18世纪“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概念之前,人类在“知”方面有关于理性的逻辑学,在“意”方面有关于道德活动的伦理学,但没有在“情”方面研究人类的感性与情感的学科。

在美学出现之后,人类的知识体系才出现了“知”“情”“意”的结合。

美学发展到今天,大致形成了自然美、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及科技美等类型。

美学的发展使人们在追求理性的浪潮中开始关注感性,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人们不再把理性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儒家文化及其美学思想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圣人”,这与他治世的理想、实践以及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密切相关。

他抱定匡正人心与救世的志向,是一个有爱、有情怀的审美人。

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美”字在儒家文化的经典《论语》中一共出现过14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第13卷第3期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V ol. 13, No.3 2010年9月Journal of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t. , 2010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刘泽江(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摘要: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作为构建中国古典美学框架的两大重要派别,从不同角度共同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平衡发展。

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在本质上既相互对立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正确区分两者的本质特征,挖掘两者在对立中的交融互补关系,对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美学思想;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429(2010)03-0028-04The Difference and Integrity between Confucian Aesthetics and Taoist AestheticsLIU Ze-jiang(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Confucian aesthetics and Taoist aesthetics, both as the significant schoo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 aesthetic frame, emphas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natur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terperson, and the individual itself. In essence, the two kinds of aesthetics are mutually opposed and definitely related. It is of positive and realistic importa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o make clear distinction of the respectivel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aesthetics and discover the integrity from their opposites.Key words: Confucian aesthetics; Taoist aesthetics; aesthetic thought;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 of times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美学思想多种多样,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美学史的两条主线。

儒道释美学思想传统艺术论文【论文】

儒道释美学思想传统艺术论文【论文】

儒道释美学思想传统艺术论文一、儒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是由孔子开创的。

儒家推崇伦理化的自然,通过自然的人化,把宇宙纳入人心,使自然物象得以人格化、情感化、伦理化,并强调个体内在伦理道德的充实性,从而达到精神的无限扩张和升华,由此确立美。

而儒家的美学思想则是由“道”来实现的,此处的道体现为人道。

孔子强调遵从“天命”,从而引申出儒家的“人道”。

中国古代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道、人道以及天道人道的相应、相和、相融、相统一的天人合一之“道”。

“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宇宙中、自然界、社会中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道”在儒家思想中通过人际关系的转化,就体现为“人道”,而“人道”在儒家学说中则表现为礼、表现为仁。

“仁”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要求把遵循等级制度的“礼”作为世人的内心自觉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仁”突出表现了个体内心的精神力量,突出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仁”在上述中表现为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仁学衍生到美学中则表现为个人崇尚的内在美和精神美。

仁或不仁,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和主观修养决定。

孟子在孔子哲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他的仁学思想体系,孟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之意,即仁者爱人。

孟子认为仁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仁,即是人心也”。

人要想提高自身修养应从内心“诚信”做起,自觉扩展爱心,达到“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的境界。

因此儒家美学提倡美与善的统一,提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儒家学说强调艺术作品要体现礼义之道,这一点在孔子对艺术的社会功用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论语•阳货》中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对于中国的美学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和谐的关系,而道家则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佛教则强调超越尘世,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儒家的思想中,美学的核心是“礼”和“道德”。

儒家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将美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儒家强调美好行为和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儒家追求和谐与平衡,强调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

中国儒家的审美观念以和谐、内涵和含蓄为特点。

儒家注重礼仪之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注重文学的修养和雅致,将诗歌、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作为使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与儒家注重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不同,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强调顺应自然的道理。

在道家美学中,追求自然简约和清静的境界是重要的目标。

道家倡导养生和养性,强调内省和寡欲。

道家的审美观念以自然的和谐、无为而治为特点。

道家将山水景观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强调山水之美的宁静、自然和空灵。

佛教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超越和心灵的解脱。

佛教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脱离尘世的纷扰。

在佛教美学中,追求精神的升华和超越是重要的目标。

佛教将艺术看作是一种悟性的表达方式,强调通过艺术的体验去触摸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解脱。

佛教的审美观念以心灵的净化和超越为特点。

儒道释哲学中的中国画美学思想研究

儒道释哲学中的中国画美学思想研究






博、 宏大 , 要秉承大地 的宽厚 、 的德性 , 和顺 容载万物 . 同时要也 ( 上接第 4 9页 ) 祥 坚 三 : 象》 地 势坤 . 子 以厚 德载物 ” 地体 深厚 , 《 日“ 君 。 负载 要坚守柔顺 、 和 , 守正 道的大地般 的性情。 综上所述 , 乾坤开 启了周易的前两卦 , 乾是至刚至阳的 。 坤 万物, 与天之德相合 , 作用无 穷。 它含育一切 , 使之成长 , 万物 因
“ 的精神是 自强 的精神 . 是奋斗 的精神 . 是男 此欣欣向荣。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 的, 与大地 的无量美德相 是至柔至 阴的。乾” 是 是年轻人朝气 蓬勃 的象征 。“ 的精神则是 坤” 应 合的。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 的基础 。它顺承着天 道的变化 。 子汉 的阳刚之气 . 是博 爱, 是妻 的温柔 、 的爱抚 , 大 自然的恩惠。 母 是 乾坤卦 四: 处世 方法 :。 直方大 , 习无 不利 ” 不 直其正 也 , 其义 包容 , 方 也 其他 的六十二 卦都在乾坤 也 。君子敬 以直 内, 以方外。“ 义 扩囊 , 无咎不誉” 盖言谨也 。即 是 两个极致 , 可以说是两 个极端 ,
意义 。 文质彬彬” “ 正说 明儒家把道德规范性与艺术的表现性的 和谐统一作 为礼 的基本性格 . 体现 了“ ” 善” 美 与“ 的统一。 它用色 用墨注重 主观 感受 , 强调抒情达意 . 追求意境美。 而中中 美与善 的统一 , 儒家孔 子看来 , 在 最早体 现在仁 与乐的统 国画的美学思想 又深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画学之所以把人 上。 , 仁 儒家提倡的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 , 乐是儒家表现 善的 们追 求的最高道 德境 界与理 想的审美境界合而为一 , 也正是 由 种艺术方式 。 儒家之所以把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融合在 于 中国哲学体 系的固有特征对 中国画艺术深刻影响的结果 。 尤 起是源于他们的本质有 自然相 同之处 。 的正常的本质可以 乐 其儒道释 哲学 中的美 学思想 , 影响至为深远。具体如下 : 用一个 “ ” 作总结 , “ 乐与天地 同和~ 乐之中和也 ” 乐 和 字 如 大 “ 一 :儒 家 的美 学 思 想一 美 与善 的统 一 、 仁 与 乐 的统 言是其和也” 乐者天下之大齐” “ ,大齐就是完全 的统一 ;礼记 《 为 人 生 而艺 术 儒行篇》 中说“ 歌乐者仁之和也 ” 仁者必和 , 中含有仁 的意 , 和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 孔子。 的美学思想建立 他 味。孟子也说“ 仁者爱人” 极其量是“ 天下归仁( 即万物一体 ), ” 在他的“ ” 仁 学的基础上 。 孔子从他 的“ 学出发 , 仁” 总结 、 概括和 “ 浑然与物同体 ” 可 以说 “ 。 乐合同” 的境 界与仁的境 界有其 自然 发展 了前人 关于“ 味” “ 五 、 五色 ” “ 、 五声 ” 的美和美 与善的关 系 而然的会通统一之点。乐与仁的会通统一 , 即是艺术 与道德在 问题的论 断 . 第一次 深刻地解 释了美与善 的关系 、 审美与艺术 其最深 的根底 中,同时也是在其最高 的境界 ( 下转第 5 1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儒道哲学的美学思想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王碧美李翔摘要:中国画自身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的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讲究气韵生动,强调抒情写意;同时儒道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又融入到中国画的审美思想中,使其丰富和发展,如真善美的结合,道与技的统一,人们对人格美与质朴美的追求等。

关键词:儒与道、美与善、道与技、正文:中国画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它强调抒情达意,追求意境美。

而中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画学之所以把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与理想的审美境界合而为一,也正是由于中国哲学体系的固有特征对中国画艺术深刻影响的结果。

尤其儒道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影响至为深远。

具体如下:一.儒家的美学思想—美与善的统一、仁与乐的统一、人格美的追求、为人生而艺术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

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

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总结、概括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五味”、“五色”、“五声”的美和美与善的关系问题的论断,第一次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等问题。

“仁”在道德境界追求上等同于“善”,但它也有形而上的意义----“仁”的精神本质是等同于宇宙精神的。

“仁”所包涵的宇宙精神以其宗教意义为母体而得以孕育,以“礼”的途径加以实现。

礼是周初人们祭神时形成的一种仪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仁”为标准的道德规范。

礼在实现的过程中,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之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之为“质”。

“文质彬彬”正说明儒家把道德规范性与艺术的表现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美与善的统一,在儒家孔子看来,最早体现在仁与乐的统一上。

仁,儒家提倡的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乐是儒家表现善的一种艺术方式。

儒家之所以把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融合在一起是源于他们的本质有自然相同之处。

乐的正常的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作总结,如“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之中和也”“乐言是其和也”“乐者天下之大齐”,大齐就是完全的统一;《礼记-儒行篇》中说“歌乐者仁之和也”,仁者必和,和中含有仁的意味。

孟子也说“仁者爱人”极其量是“天下归仁(即万物一体)”,“浑然与物同体”。

可以说“乐合同”的境界与仁的境界有其自然而然的会通统一之点。

乐与仁的会通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因而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

儒家把艺术的作用概括为“兴”、“观”、“群”、“怨”四个方面。

“可以兴”即艺术可以感发人的意志,此处的意志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情感,而由作者纯净真挚的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一方面从精神的麻痹中苏醒,而且也随苏醒而得到心灵的澄汰。

这样一来,读者的感情自然荡漾着道德,而与之和而为一。

“可以观”即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可以考见得失,可以透明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可以有作品照亮人生的本质与究竟,可以使读者“见透了作品所要表现出的感情活动,因而进入感情活动的真正的性质与本质之中”。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指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的论断,成教化,则说明艺术在教育上的功用;助人伦,说明艺术在群体中的功用。

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指位和作用。

艺术是人生的修养手段之一,而艺术最高境界的达到,却有待于人格自身的不断完成,对儒家而言,是由“下学而上达”的无限向上的人生修养透入到无限的艺术修养中,才可以做到。

孟子也宣扬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精神的美,并且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中,也涉及了艺术创造中个体的情感和意志作用等问题。

荀子则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涉及到主体能动活动同美的关系,并且在《乐论》中集中地和具体地阐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

儒家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唐以前是通过《诗经》的系统而发展,自唐起,更通过韩愈们所奠基的古文运动的系统而发展。

同时,为人生而艺术及为艺术而艺术,只是相对的便宜性的分别。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孔子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仁)与美的彻底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对于目前的艺术风气而言,诚有“犹河汉而无极也”之感;但就人类艺术正常发展的前途而言,它将像天体中的一颗恒星一样,永远会保持其光辉于不坠。

二:道家的美学思想—美与真的统一、技与道的统一、对自然美的追求、为艺术而艺术老庄的哲学思想是“道”,如“悟道”、“观道”和“体道”,同时它们也融入到中国画得创作中,并且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宗旨。

“道”的观念又是怎样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宗旨呢?我们先对道的观念加以说明。

“道”原本由我国先秦时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后由庄子得以继承与发展,后又经过名家的补充与丰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一套富含丰富的美学思想的道家理论体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是产生万物又管驶万物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可以说是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无形无声,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又永远不变的绝对精神,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其过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万物后,又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当中,它普遍存在,无间不入,无所不包。

老子认为,道虽然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故“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悉,其中有物”。

同时,也说明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之不得,是不能用靠感官去体验,也难于用普通字眼来表示的那种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

再者,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认识。

在《老子》中这样论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又说:“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

道之遵,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

”道法自然,也就是道性自然,道体自然。

庄子在《齐物论》中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了以“天籁”比喻自然之“道”的另一种表述,“天籁”就是说万物皆自然而生,无意而鸣动,无目的,无主宰。

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叫做“道”。

正是从这点出发,老庄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得以生发,并成为中国山水画发生发展的精神本体。

庄子以“道”的意蕴向人们表达了一种“自热之美”的意蕴。

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主张“天而不人”,以自然为美,越是自然,越是少人为的成份,也就越合乎美。

因天地自然最合乎于此美,故他们认为整个宇宙生命的本来是完美和谐的,而这种美的和谐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这自然天成,可以说是宇宙生命的本真。

“自然之美”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指天地万物自然界的美;二是指美的自然朴素、率真天成的风格。

这两者都以“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在总的指向上取得统一。

从自然之美中体悟道的境界。

中国历代书画家以自然之美为美,并以大自然造化为师的传统无不与老庄的美学思想相契合。

在自然之美的第二层含义中,庄子认为自然、天真、朴素是美的本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也应该保持自然天性,保持自然状态。

人品也以自然率真、朴素恬淡为美。

所以庄子认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人们把“自然”作为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的最高目标也是渊源由此。

受道家的影响,画品之美,美在自然。

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是“逸”品,而“逸”的标志在于“得之自然”。

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也说:“画家以神品为宗极,又有以逸品加于神品之上者,曰出于自然而后神也。

”就是对认为的艺术,庄子也认为朴素自然为最高境界。

他提出“既雕既拙,复归于朴”,“朴素而天下莫之争美”的观点。

老庄所谓的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首先引起疑问的是,艺术精神不能离开美,不能离开乐(给人的一种快感),而艺术品的创造也离不开“巧”?进一步去探寻,就不难发现,老庄因矫当时由贵族文化的腐烂而来的虚伪、奢侈、巧饰之弊,因而否定世俗浮薄之美,否定世俗纯感官性的乐,轻视世俗矜心着意之巧;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的主张,去追求一种纯朴淡泊的人生;要从矜心着意的小巧,更一步追求“惊若鬼神”的、与造化同工的大巧。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否定世俗美,追求本质的、根源的、绝对的大美。

老子所追求的“致虚极,守静笃”而来的还纯返朴的人生,也为尝不可以理解为本质的美、根源的美?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们所追求的感官声色的愉快享受或权势欲望的恣意满足,也不是儒家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实现,而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在绝对自由的境界的追求上,老庄与许多西方的美学家,却有着共同的见地。

如海德梅格尔认为“心境愈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卡西勒也认为“艺术是给我们以用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内面的自由”;黑格尔的《美学讲义》中,指明美或艺术,作为可以从压迫、危机中回复人的生命力的东西,并作为主体的自由的希求,是非常重要的。

老庄哲学的精神的自由解放,可以用一个“游”字加以象征。

老子的这个“游”(可以“游乎四海之外”,“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所指的并非具体的游戏,而是有取于具体游戏在所呈现出的自由活动,因而把它升华上去,以作为精神状态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

康德在其所著《判断力批判》中也有类似的论述“美的判断不是认识判断,而是趣味判断。

趣味判断的特征,乃是“纯粹无关心的满足”。

艺术精神的境界中,游是一种圆满具足又与宇宙相同感、相调和的状态,所以庄子便用“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来加以形容。

在此状态,精神是大超脱、大自由,所以便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来形容。

他们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都表明美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

道家把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与他人的互不相争的自由发展放在最高的位置,主张对人世的利害、得失、是非、荣辱、祸福采取一种听其自然,不容于心的超越态度,认为这样就可以从人世的苦难中获得解脱,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达到美的境界。

三:结束语中国古代哲学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艺术的审美意象。

如儒家哲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仁与乐的同一,它们追求人格美,最终实现为人生而艺术;道家哲学追求真与美的同一,道与技的同一,他们追求自然美,最终实现为艺术而人生。

儒道哲学的美学思想,它们在探求中国画的审美意向时,又结合在了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