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音乐万能教学反思5篇
音乐万能教学反思5篇音乐万能教学反思5篇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经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
音乐万能教学反思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音乐万能教学反思,欢迎查阅!音乐万能教学反思篇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
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评价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
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兴趣去听,所以,在这节欣赏课上,我以现代音乐教育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一、设计悬念,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出示乐曲表现出的所有情绪,让学生在欣赏完一遍后为他们排序,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因为情绪中有紧张、恐怖激发了学生欣赏的兴趣。
在学生排出正确的顺序之后,我再次设计悬念:“作曲家正是用这几种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再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请给大家讲一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音乐和故事的结合,使孩子们能用心听音乐并用心讲故事。
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都有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因此讲述自己编的小故事调动起了所有的同学。
这样欣赏音乐,同学们怎能没有兴趣。
二、从曲式结构入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音乐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首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具有逻辑性,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体验、理解音乐,在引导分析中,应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关于构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思考
同声 部 相互 间 的节奏 对 比时才 能体 现 出来 。初级
阶段 , 由于复调 的追求 目的是两 条 不 同旋 律 的结 合 ,而和声 则 追求 的是现 成 和 弦模 块 的连 接 . 两 者 的差别 非 常大 。勉 强 的融合 只会 造成 逻辑 的混 乱, 不利 于学 生掌 握 。其次 , 调和声 是 复调音 乐 主 发展 到 高级 自由 阶段 时 的产 物 , 先有 复调 音乐 后 有主 调 音乐 。主调 和声 的和 弦模 块 或 序进 逻辑 。 是 在 复调 音 乐 的逐 渐发 展 中被 发 现 的 . 以多 声 所
符 合 多声 音乐 发 展 的逻 辑关 系 , 容 易 理解 多声 更
音 乐 的本 质特 征 。第 三 , 接从 和声 开 始学 习 多 直
声音乐 , 实践 证 明 既枯 燥 又 艰 涩 。 不 易 同音 乐 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收 稿 日期 :0 80 — 4 2 0 — 1 1
作者简介 : 康和 (95 )男 , 15 一 , 河北平 山人 , 深圳 大学 师范学 院艺术 系教授 , 研究 方向为理论作 曲。
三科“ 合三 为 一 ” 的想 法 有 以下 几 个方 面 : 一
是 和声 与 复调 均为 多声 部 音乐 的组 织方 法 . 者 两
什 么 的问题 。 学 复调音 乐 , 先 不仅 简单 易学 , 且 而
有 相 同的操 作规则 。 是 “ 二 曲式 与作 品分 析 ” 主要
以分析 多声 部 音乐 的结 构 为 主 , 这必 然 会牵 扯 到 和 声或 复调 问题 。三是从 1 9世 纪开 始 , 乐 实践 音
20 0 9年 6月
第 7卷第 2期
新 疆 艺 术 学 院 学 报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的成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
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
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
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
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1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质、有效的呢?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其解决构想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其解决构想作者:王伽娜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6期摘要: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乐理基础问题、和弦编配问题、声部平衡问题、协同配合问题。
关键词:多声部和弦乐理教育部2006年出台新课程改革方案后,40多所高校开始试点推行新课程教学。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作为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基地,也积极投身到这项课程改革实践之中。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一、乐理基础问题由于学生乐理知识掌握不扎实,视唱不过关,无法准确唱出所给旋律,不能准确分析调性。
如湖北民歌《割麦歌》,前五小节为b羽调式,后八小节为a徵调式。
学生看到这首旋律后,很难用固定调唱下来。
唱不下来就不好理解歌曲的意境和风格,不能准确判断这首歌的调式调性。
这对配置和弦、进行声部连接写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解决这个难点,教师可先在钢琴上弹奏旋律,再引导学生唱一遍。
提醒学生在第一乐句的结束处注意结束音,b在D宫中为羽音,所以为羽调式。
第二乐句的结束音为a,在D宫中为徵音,所以为徵调式。
前羽调式后徵调式,这首民歌为转调乐段。
这样多次的反复训练,逐渐解决视唱和判断调性的问题。
二、和弦编配问题为单旋律编配和弦时,学生对于和弦功能性把握欠缺。
要编配和弦,会遇到以下问题。
首先,正三和弦、副三和弦的功能和色彩如何确定。
其次,和弦连接的依据问题。
最后,包含旋律中的音有两个、甚至三个和弦,该如何抉择。
首先,明确告诉学生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分别包括哪级和弦,各级和弦分属何功能,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分别在大小调中的色彩如何,另外,属七和弦的性质为大小七和弦,紧张并带有很强的向主和弦倾向性。
这些和弦的构成和性质,除了在黑板上一一罗列写出以外,还要在钢琴上不断的弹奏,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都可以感受这些和弦的功能和色彩。
其次,了解和掌握各个和弦的功能和色彩之后,就要讲解如何把这些单个和弦连接起来。
如何有效开展二声部歌曲教学
如何有效开展二声部歌曲教学摘要:合唱的表现力要比齐唱丰富得多,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排除干扰的坚定信念,二声部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二声部合唱歌曲从小学四年级课本中已经开始出现,但由于学生惯于单声部歌曲演唱,所以一开始训练时感到很不适应,其主要原因是互受干扰和影响,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知识技能的教学和训练,甚至教学内容都未能完成,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二声部歌曲教学。
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二声部歌曲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二声部;有效教学;一、二声部歌曲教学的意义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任何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更能通过合唱的学习训练陶冶情操,拓宽音乐视野等。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二声部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阵地,从二声部合唱练习入手,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努力。
二、学生对二声部歌曲的态度学生喜欢唱歌,但是不喜欢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对于二声部歌曲的兴趣就更不高了,大量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他们心中的重要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成人的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优秀的合唱作品了,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能够听到合唱,其余时间很少能享受到合唱的魅力,受音乐“弥漫性”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三、现在二声部歌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教材虽然在合唱的聆听及学唱方面予以重视,体现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但音乐老师和学生受自身音乐素养的影响或者个人喜好,对合唱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二声部合唱歌曲的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学生容易唱,而第二声部往往正好与此相反,这就使合唱教学常常因第二声部唱不好而失败。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一、引言作为音乐学院的一门重要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声部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对多声部音乐创作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创作中缺乏灵感和技巧。
本文将以探索《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为主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在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的《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往往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对音乐创作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是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对音乐创作的主动探索和实践。
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创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学生的实践需求随着音乐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创作的实践需求也不断增加。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应该将多声部音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的创作。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经典多声部作品的进行实际的多声部创作练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多声部音乐的构造特点和创作技巧。
2. 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音乐创作软件、数字乐谱编排软件等,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多声部音乐的创作和编排。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技能。
3.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不仅包括古典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还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多声部音乐作品,以及跨界融合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从而拓展他们的创作视野和想象力。
四、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评估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教学改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4.12.29•【文号】教体艺[2004]12号•【施行日期】2004.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0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进一步深化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部委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研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题组在对国内外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课程方案》。
现将经广泛征求意见和我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审议后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方案》说明印发给你们,《课程方案》从2005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中实施。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要加强对实施工作的领导,及时总结经验,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请将本通知转发给本地区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点的所有普通高等学校。
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附件: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附件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研究
音乐 教育 专 业 的学 生毕业 后 大部 分是 从事 中 小学 音乐 教育 工 作 的 ,为 了 以后 的 工作 需要 ,他 们 必须 了解有 关 作 曲技术 理论 各 方 面的 知识 ,但 又 没有 必要 像作 曲指 挥 专业 那么 深入 。 《 多 声部 音乐 分析 与 写作 》这 部 教材对 于 音乐 教 育专业 的 学生 来 说具有 很 强 的针对 性 ,与 传 统的 “ 四大件 ”教 材相 比,在 内容 的广 度上 , 除 了欧 洲 巴洛克 到 l 9 世 纪这 段 时期 以外 ,还 加上 了2 O 世 纪的现 代 音 乐多 声部 特 点 ;在 内容 的深度 上 弱化 了写 作环 节 ,加 强 了分析 环 节 ,注重 实用 ,更加 贴近 音乐 教 育这 个专 业 的特 点 ;在 内容 的 相 互关 系上 ,保 持 原 “ 四大 件 ”各 自的系统 性 的 同时 ,加 以融会 贯 通 ,使得 四 门技术理 论课 的整 体性大 大 加强 。 三 、课 程教 学的预 期效 果 音 乐 教 育 的 学 生 经 过 四个 学期 的学 习 ,所 期 望 达 到 的 效果 如下:l _ 能分 析常 见 的 中外 多 声音 乐作 品 的调式 、调性 及和 声结 构 ,认 识和 声 及复 调表 现技 法在 音 乐表 现及 音 乐风 格表 达方 面 的 作 用 ;能运 用 所学 的和 声 知识 , 为歌 曲选配 适 当 的和弦 ,为演 唱 歌 曲编写 简 易的伴 奏 。2 . 学 习音 乐材料 陈述 及 展 开的基 本手 法 , 把 握 音乐 作 品 曲式结 构 的基本 原 则及 结构 类型 , 能较 熟练地 分 析 中小 型 多声音 乐 作 品的 曲式 结构 , 了解音 乐材 料及 曲式结 构与 音
课 程开 设 的背景 多声 部音 乐 是与 单声 部音 乐相 对而 言 的 ,是 一种不 单 纯依 靠 单 一 旋律 ,还 须 以各种 方 式加 入其 他织 体 来共 同完 成 的这 一音 乐 过 程 。 多声部 音 乐有着 悠 久 的历 史 ,我 们 所接 触 、熟悉 的音乐 大 部分 是多 声部音 乐 。 《 多 声 部音 乐 分 析 与 写 作 》 这 门 课程 的 开设 是 教 育 部 推 行 教学 改革 的 重要 成果 。2 0 0 4 年1 2 月2 9 日教 育 部 印发 《 全 国普通 高 等 学校音 乐 学 ( 教师 教育 )本 科 专业课 程 指 导方案 》 ,并 于2 0 0 6 年1 1 月2 9 日印发 《 全 国普通 高等 学校 音 乐学 ( 教 师教 育 )本科 专 业 必修 课程 教 学 指 导纲 要 》 。在 2 0 0 7 年5 月 ,教 育部 组 织 召开 了 全 国普 通高 等 学校音 乐 学 ( 教师 教育 )院系 分管 教学 工作 负责 人 会 议 , 研 究确 定 了全 国4 O 余 所 高校 作 为试 点 学 校 , 首批 进 行 改 革 。2 0 0 7 年9 月l 4 日 ,教 育 部 办公 厅 正式 下 发 《 关 于开 展 全 国普 通 高等 学校 音 乐学 ( 教 师教 育 )本 科专 业课 程教 学试 点 工作 的通 知 》 。 自此 ,全 国范 围 内的普通 高 等学 校音 乐 学 ( 教师 教育 )本
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反思
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反思作者:马蔚蔚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2期【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现代音乐教育不断发展和壮大,《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已成为高师院校音乐课程的必修课。
在传统的音乐写作教学中,大多数都是使用理论讲解的模式,而实践部分的教学相对较少。
本篇文章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体现这门课程的真正价值和教学意图所在,从而推动此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现状;教学实践反思【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音乐教育人才,国家相继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于2007开始试点执行,由此高师对音乐教师的培养也就开始了相应的改革。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就是教改后产生的一门新兴课程,是将原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基础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及《配器法》四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和拓展,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的作曲理论课程。
以培养高校学生对音乐的整体综合分析、实践能力,强调对音乐的整体把握,基本思路是“分析-综合。
”这种能力无疑对音乐创作、音乐改编等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课程整合不等于简单的叠加,《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更好实现其教学目标,达到政策所规定的育人效果。
一、《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众所周知,许多高等学校在本门课程上面的教学现状参差不齐,很难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大概而论,主要在教学课时安排和内容程度方面有很大的分歧。
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教学目的的不同所导致的。
目前我国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高等院校,一类是专业音乐学校。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实施构想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掌握知识 、 陶冶心灵 。因此 , 高校音乐学
教 师的业务 素质 和学术水 平的要求却提高 了。有些教 师常年从
事音乐技术 理论 的一至两“ 大件 ” 教学工作 , 面对突然的变革 , 一 时难 以适应 。 因此 , 大部分试点 院校可能使用 两套解决方案 :. 1 具
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全面提高基础教 育师资的音乐文化素
《 声部音乐 析 与写作》 多 分 课程的实施构 想
画 马小 鸣 孙 乐 平
摘
要 : 据教 育部提 出的 《 国普通 高等学 校音 乐学 ( 师 教育 ) 科专 业课 程设 置指 导方 案》 根 全 教 本 和 《 国普 通高 等学 校 音乐 学 ( 师教 育 ) 科 专业 必 修课 程 教学 指 导纲 要 》 示 , 国 全 教 本 指 我 各试 点院 校将 实 施 由原 有“ 大 件 ” 合 后 形成 的 一 门专业 必 修课 《 声 部 音 乐分 析 与 四 整 多 写作 》 。本 文 论 及 笔 者 在 此 次 课 程 整 合 中 所 产 生 的 实 施 构 想 。
合为一门专业必修课《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 。与其 配套 的《 全
国普通高等学 校音乐学 ( 教师教育 )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 学指 导
各科合一 , 总学时大为缩短 。2《 .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 在一定
程度上保持原和声 、 复调 、 曲式 、 配器各科 自身 的系统性 , 并加 以
纲要 》 中《 ③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中课程 内
关 键词 : 声部 音乐 分析 与写作 多
音 乐技术 理论
课程 整合
融合
交叉
为适应高 等院校音乐学 ( 教师 教育 ) 专业改革 的需要 , 育 教 部近年颁 布了《 全国普通 高等学校音乐学 ( 师教育 ) 教 本科 专业 课程设置 指导方案》 , 中明确提 出培 养 目标 :本 专业培养 德 ①其 “
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反思
2020-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科教园地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反思徐俊东(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要: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中的和声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非作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声乐或器乐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是自己去从事音乐作品的写作,而是去更好的分析音乐作品、理解作品,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去教学。
笔者多年从事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和声课教学工作,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心得,认为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即学、写、分、练、唱———学习理论法则、写作和声习题、分析音乐作品、练习键盘和声、多声部音乐演唱,进行适合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这五步要始终贯穿教学中,对学习声乐、器乐的学生在音乐作品分析与理解上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和声学;和声教学;音乐分析;键盘和声中图分类号:J60-4;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236-01一、前言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中大多数人对和声课有“恐惧”或“排斥”感,他们认为和声理论太“高深”,习题写作难度太大,看多声部音乐作品“眼晕”等等存在诸多的不适应,这样就给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出了“大难题”,我们不能像对作曲专业的学生那样来对待他们,因为这些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写作能力不强,而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去认识音乐作品,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适应他们的求学目的,笔者认为在教学上应该从学、写、分、练、唱这五个方面进行有选择性的、适应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方法入手。
二、“学”———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授最重“深入浅出,直截了当”之法,避免“拐弯抹角,生搬硬套”的照本宣科。
比如,和声的定义是什么?最直接得告诉学生就是“和弦应用的法则”,今后课上讲的就是具体的法则,而这些法则也要条例清晰、明明白白、不可含糊不清,然后再去举例去印证你所讲的法则。
再者,讲授有些概念的同时要和其他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看,比如说,和声习题为何选择四个声部作为基本写作模式,结合配器法知识来看,西洋乐器声部组合都是“家族”性的,由高、中、次中、低四个声部乐器组合而成,比如提琴类乐器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组成,混声合唱由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相当于次中音)、男低音四个声部组成,这种混声合唱声部形式也是和声习题写作所采用的基本模式,如此联系起来看这个声部选择的问题,学生也会豁然开朗的。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音乐学专业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训练,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旨在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教学通常以乐理知识的灌输和练习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规则和技巧,缺乏对音乐创作的理解和热情。
基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教师也难以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实践性内容,导致学生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欠缺。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 课程目标的重新设定在传统的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中,通常以掌握乐理知识和技巧为主要目标。
而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将课程的目标重新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灌输音乐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自主创作能力。
2. 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增加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性内容。
通过让学生参与现场演奏、实地考察和多声部音乐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了更好地展示多声部音乐的魅力和魅力,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通过多媒体音乐分析和多声部音乐创作的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4. 艺术家工作坊的引入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多声部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我们还引入了艺术家工作坊的教学形式。
通过邀请专业音乐人士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享,让学生有机会与专业人士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音乐的创作和表现形式,提升他们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了一定的评价。
学生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方面的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注重融合性 强调实用性——《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之我见
注 重融合 性 强 调 实用性
多声部 音乐分析 与写作 课程教学之我见
姜 晨 ( 黑龙 江省黑 河学院音 乐系 黑龙 江黑河 1 4 0 ) 3 0 6
摘 要 : 多声部音 乐分 析 与写作》 《 是普通 高等 学校 音 乐学( 师教 育) 教 本科专 业, 教材改革 重组 后的一 门专业必修课 程。 如何 用好这本教 材, 有效地 实现教 学 目 , 为教 学改革 的关键 问题 。 标 成 本文是 笔者通过参 加教 育部组 织的研 讨活动及骨干教 师培 训班之 后, 结合 教学 实践
得 出的 所 感所 获 。
关键词 : 多声部 音乐分析与 写作 音 乐学( 师教 育) 课程教 学 教 中 图分类号 : 4 G 2 6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O0 ( ) 0 9 —0 1 7 - 7 5 2 1 ) 4 a一 0 7 1 “ 为适 应 培 养高 素 质音 乐 教 育 工作 者 的 需要 , 现西 方 传统 作 曲技 术 理论 在 我 国民 体 族 文 化 环 境 中 的新 创 造 ” 教 育部 委 托 全 国 , 教 育科 学 “ 五 ” 划重 点课 题 “ 十 规 中小学 音 乐 教 育 发 展 与 高 师音 乐 教 育 专 业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 题组 的专 家 们 , 实 际调 查 研 究 与分 课 在 析 论证 的基 础 上 , 据音 乐 学 ( 师 教 育) 根 教 专 业的基础性教学特点 , 避原有音乐学( 规 教 师 教 育 ) 业 培 养体 系 中 “ 一 专 , 多 能 ” 专 重 轻 的现 象 , 更开 阔 的视 野重 新 设 置 了1 门专 以 1 业 必修 课 程 及 教 学 指导 纲要 , 合 、 著 了 整 编 具 有学 科交 叉 与融 合特 点 的新 教 材 , 入全 投 国 各教 改 试 点 院 校 进行 教 学 实 践 。 《 声 部 音 乐 分 析 与 写 作 》 是 其 中的 多 就 门 专 业 主 干 课 。 门 新 课 程 综 合 了 原 有 这 单 科 教 学 的 作 曲技 术 理 论 课 于 一 身 , 出 突 了 “ 基 础 教 育 相 衔 接 的 实 践 性 ” 着 重 培 与 , 养 学 生 综 合 应 用知 识 的 分 析 能 力 和 基 础音 乐 写作 的 能 力 , 分 体 现 出 了 注 重 学 科 融 充 合性 , 调知识 、 能 实用性的教学特 点。 强 技 黑 河 学 院 音 乐 系 音 乐 学 ( 师 教 育 ) 业 成 教 专 为 教 改 试 点 院 校 之 一 , 我 有 幸 研 读 了这 使 门 课 程 的教 学 指 导 纲 要 及 教 材 , 承 担 了 并 Ⅸ 声 部音 乐分 析 与 写 作 》 的 教学 任务 。 多 课 《 声 部 音 乐 分 析 与 写 作 》 程 是 以 培 多 课 养 高 素 质 音 乐 教 育 工 作 者 为 目标 , 学 生 使 通 过 课 程 学 习 , 备 多 声 部 音 乐 的分 析 能 具 力和 适 应 普 通 学 校 音乐 教 学 及 校 内外 音 乐 活 动 所 需 的 多 声 部 音 乐 的 写 作 能 力 , 高 提 学生 对 音 乐 作 品的 理 解 、 赏 、 现 及 创 作 鉴 表 的 能 力 , 而 为 更 好 的 适 应 中 小 学 音 乐 教 从 学工 作 的 需 要 , 学 生 专 业 素 质 的 进 一 步 为 提 高 和终 身学 习 与 发展 奠 定 基 础【。 于这 】对 】 门课 程 的 教 学 , 重 要 的 是 准 确 把 握 其 课 最 程性质 , 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 其 首 先 , 课 教 师要 明确 课程 目标 中使 用 任 了不 同的 “ 动词 ” 界 定的 含 义 。 所 对于 音 乐教 育专 业学 生 的 培养 , 同 干纯 音乐 专 业技 术 不 性 的培 养 。 乐 学 ( 师教 育 ) 业 更注 重 培 音 教 专 养学 生 知 识 层 面 的基 础 性 、 用性 和 广 度 , 实 而非 音 乐 表演 或音 乐 创 作 技 术 性 的 高 、 、 精 尖。 专家 们在 设 制课 程 目标 时 充分 地注 意 到 了这 一点 , 要体 现 在使 用不 同的 “ 词” 主 动 来 界 定每 一 个教 学 内容 所要 达 到 的 目标 。 课 如 程 目标 的 第一 项 内容 : 分析 常 见 的 中外 多 能 声 部 音 乐 作 品的 调 式 、 调性 及 和 声 结 构 , 认 识 和 声 及 复调 表 现 技 法 在 音 乐 表 现 及音 乐 风格 表 达方 面 的作 用 ; 运用 所 学 的和 声知 能 识, 为歌 曲选 配适 当的 和 弦 , 演 唱歌 曲编 为 写 简 易的 伴 奏 。 这 一 项要 求 中 ,能 ”硬 】 在 “ (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音乐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核心内容是音乐中多声部的组合与运用。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乐理知识而忽视学生个性化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化、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以乐理知识和技巧训练为主,缺乏创意和创造性的培养。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想象力,进而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创作比赛、合作创作等多种形式,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并对其进行指导和评价。
此外,可以通过音乐作品鉴赏、乐器演奏、合唱演唱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并发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反思和检验的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具体实践的支撑,因此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强改革。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作品演奏、合唱表演、绘制乐谱、录制演奏等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主创作和演奏,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理解。
此外,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等,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乐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乐器演奏技巧。
三、强调个性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注重传授乐理知识和技能,但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而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中,也应该从根本上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意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发掘自身潜能和创造力。
关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不同的声部和节奏的分析与写作,对于学习与研究音乐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中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首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要树立理论观点,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系统理解,对音乐的分析过程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并结合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与应用。
其次,多声部音乐分析课程应注重实践,通过实践体验来加深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认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多声部音乐的特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分析和写作中。
此外,多声部音乐分析课程也要注重团队合作,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彼此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在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除了上述理论基础的建立与实践活动的安排外,还应包括对互联网和音乐软件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对于互联网的利用,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获取有关多声部音乐分析和写作的知识,并能分析和总结所获取的知识;而对于音乐软件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软件学习制作和分析多声部音乐,并有效提高自身的编写能力。
另外,课程教学中还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理论基础的建立,重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音乐软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期达到强化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认知及其运用的能力。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声部音乐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音乐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最终达到乐音加工的过程。
此外,应把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融入到音乐理论的整体教学结构中,以增进学生对音乐理论的系统性认识,有效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其创新精神。
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理论课程体系
19世纪音乐中的纵向结构
ll级t翻弦
有准备的延警音
19世纪音乐中的和弦连接
降Il级六毳j弦
没有准备的延罾音
19世纪音乐中的和弦连接(继续) 左手伴奏中的移位,导t稻弦.向fl级谪的离谲.自然经过音
19世纪音乐中的和声与曲式 向vl级潺的离涵.半音经过音 19世纪音乐中的复谰 南III级凋的离涵.觉现奢 19世纪音乐作品整体分析 主歌s韵歌中的涵经对比 复纠巩固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大纲中有两条主线:一是传统的《和声学>.《复调>等课程 的理论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历史与理论部分”:二是强调音乐教师技能的“钢琴伴奏应 用能力部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种新体系对于音乐教师的培养的好处。
《和声与复调(多声部音乐)>课分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歌曲旋律伴奏编配”, 即分析部分与实践部分。下表是莫斯科师范大学音乐系<和声与复调>课程教学计划。其 中正体字是“多声部音乐分析”部分的题目,斜体字为“歌曲旋律伴奏编配”部分的题 目。
(本文为演讲提纲,翻译:彭程)
-18·
·16·
区域大学经营与发展
论坛报告Biblioteka 第一学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课程
概论 古代音乐、古希腊 芷格进行 中世纪单声部音乐,格眼高里圣咏 正格进行t续) 中世纪民l、日】与专业音乐中的二声部与三声部音乐。 变格进行 中世纪与新艺术时期专业音乐中的对比复调 完全进行 严格风格时期的复谪 终止
关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构建的思考
关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构建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细致的理论研究和广泛深入调查,阐述了《多声部音乐的分析与写作》课程对于我校音乐教育的影响,特别是重点探讨课程对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的促进发展,尤其是对音乐表演系学生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地指导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音乐理论课程;多声部音乐我国现阶段的《多声部音乐》课程教学随着教育部的有关具体精神,已经在全国展开,尤其是在2022年全国音乐分析研讨会(北京)的会议上,众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者、专家、教育家提出的《多声部音乐》课程教学提案,越来越受到高校音乐教育体制的重视,湖南、广东、福建、黑龙江等很多省市开始在教学体系中进行时间与,并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多声部音乐》教材上市出版,不同程度地显示出这门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浪潮中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广泛深入调查和细致的理论研究,阐述了多声部音乐的分析与写作课程对于我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影响,重点是探讨课程对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的促进发展,尤其是对音乐表演系学生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地指导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通过对我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研究,了解音乐理论课程中有关多声部音乐的理论课程对于学生技巧课的影响、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是否适应理论课讲授进度、讲授难易程度的状态。
(二)针对《多声部音乐》课程,所包含课程內容的矢量分配,即如何安排课程中不同教学内容的分配讲授工作,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理论课后对专业技巧课的影响促进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畏惧理论课程、反感理论课程的态度问题,反而使学生从心里上认可学习理论课程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理论课程的热情,自觉地学习理论课程,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修养。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索《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
第一,改善教学内容。
传统上,《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乐理知识和分析写作技巧。
这种内容过于枯燥和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音乐文化。
可以引入一些当代音乐的分析和写作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和形式的多声部音乐的魅力。
可以将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作曲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来理解和运用乐理知识和技巧。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上,《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
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
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多声部音乐的分析和写作讨论。
通过合作和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乐理知识和分析写作技巧。
可以邀请一些音乐专业人士或艺术家来给学生讲述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力。
加强实践环节。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实践环节往往被忽视。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运用乐理知识和分析写作技巧。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声部音乐的演奏和演唱,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声部音乐的美妙和复杂。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创作比赛或音乐会,鼓励学生尝试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摘要】《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是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改革的产物,其建立在原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学及部分配器法常识的基本原理之上,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的改革推动着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推动着教学的进步,在教学的进步中产生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实践教学;问题;思考
一、与《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所产生的问题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将原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基础课合并为一门课,大纲所示:该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师范类)基础课程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是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前期课程,总学时数为136学时。
那么,以每学期十八周计算,需要近四个学期才能将其学完,当然《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众所周知《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乐理与试唱练耳同步进行,课程一般设置在1至4学期。
而大纲要求《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开课时间为第三学期或大一第二学期,也就是说在《乐理与视唱练耳》只学了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时候,《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就开设了。
然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在第一阶段就涉及到了和声学中的知识,这些内容是需要将乐理中的和弦、调式等知识学完后才能研究的,而这时学生很可能还没有将乐理中的和弦与调式学完,由此可想而知这会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教学带来多大的麻烦。
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自身的问
一方面,由试用教材《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和教学大纲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大致可分为:主调音乐、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基本原则(曲式)、复调音乐和与配器相关的知识等四大部分。
整个知识大致来看还是比较合理的,还是符合作曲技术理论学习的逻辑的,但是要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前三章:第一章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横向与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是旋律、纵向结构是和声;第二章基本和声材料与旋律的一般关系,这里又牵扯到了和声的问题,但在前两章里并没有系统的讲解和声,只是笼统的做了介绍;第三章基本和声材料的陈述、扩展及其常用手法,在第三章里首先遇到的就是基本和声材料的扩展,其中包括和弦外音、离调、变化和弦、转调等。
众所周知离转调、变化和弦是和声学在本科教学中比较高级的部分,有些学校,甚至是专业音乐学院(非作曲理论专业方向)在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中甚至没有安排这些知识的教学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在知识结构上有严重的脱节,在内容安排上没有遵循循序渐进这一学习规律。
另一方面,《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的主体是分析和写作,两方面同等重要,但无论从大纲还是教材都看不到这样的体现,往往会出现只注重分析不注
重写作的结果,如果没有了写作,那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的开设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三、在知识结构方面的个人看法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问题,那就是现在的音乐太浮躁,通俗越来越俗不可耐、流行越流越不行、民族歌曲只有歌曲没有民族。
在很多关于音乐理论的文章里我们都能看到一种心声,那就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迫切的想将传统音乐带入课堂,这个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里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
前文已经说过,本课程基本还是建立在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四门课程的基础上的,虽然在形式上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内容基本没有发生更大的变化。
比如说和声方面:非但没有内容上的调整,在结构连接上也体现出了问题,上文已提到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在和声方面可以尝试加入一些本民族音乐的基础理论,而非纯粹的西方“斯、波、索、宾”的和声体系;曲式方面:曲式相对于和声、复调来说没有那样的千变万化,但是其基础也还是建立在西方曲式的基础上的,其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尚有欠缺,谱例讲解也还是以西洋作品为主。
关于配器方面的内容我认为在本科教学中没有必要放在必修课中进行讲解,原因有二:
1.我认为现在的配器课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就国内院校来看,配器课的教学成果基本都是在纸上体现的,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个学校的配器课上完后,将学生的作业拿到管弦乐队去排练的,既然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自欺欺人,更不要因此而浪费时间。
2.在多媒体技术以及应用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音乐课已经悄然进入大学校园,虽然很多学校都以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设,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开设电脑音乐课的必要性。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配器课的课程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国情,其本身都需要改革,那么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其融入到《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里,我觉得这只是换汤不换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这种融合还不是太给力,当然课程的改革是很复杂的,它需要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康和.关于构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思考.
[3]徐晴.《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的认识与初步实践.艺术研究,2009(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