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生物资源学

生物资源学

生物资源学
复习提纲及答案
植物资源
第一节藻类资源
1. 藻类植物的特点?
(没有根茎叶分化,含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萌发不形成胚)
2. 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
食用蓝藻(念珠藻——也叫地木耳或发菜、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3. 引起水华的主要是什么藻?(蓝藻)
4. 指出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相互区别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蓝藻:胞壁为多肽葡聚糖;含有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绿藻:胞壁为纤维素;光合色素为叶绿素。

褐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藻体明显分为带片、柄部和固着器三部分。

红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红藻淀粉和藻红素。

5. 电泳、凝胶层析使用的琼脂,是从什么藻生产得到的?
(红藻——红藻胶;紫菜、石花菜、江蓠等。


冰淇淋的藻胶是以什么藻为原料的?
(褐藻——褐藻胶;海带、裙带菜、绳藻等。


第二节菌类资源
1. 菌类的特征?(细菌——工业用乳酸菌;农业用根瘤菌;医用大肠杆菌、黏菌、真菌)
(没有根茎叶分化,不具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


2. 酿酒工业、面包食品、奶酪等的生产一般要用到什么菌?
(乳酸菌、酵母菌——工业用真菌)
3. 举出五种食用真菌。

(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银耳、竹荪、猴头)。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以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价值:消费使用价值:指那些不经市场流通,直接被消费者利用的自然产品的价值。

如:薪柴和肥粪、蛋白质(来源于野生动物,包括鱼类、昆虫、蛆类、蜗牛等)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更新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周期性有限性增殖性藻类蓝藻门细胞壁主要成分:多肽葡聚糖原生质体:核区/中央质:位于细胞中央区域周质/色素质:位于核区四周细胞中储存的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绿藻门细胞中有载色体(类似叶绿体)褐藻门形态: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囊状体三部分:带片、柄部、固着器贮藏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裙带菜作为食用海藻的特点:味道好,其味道胜过海带,营养成分含量高,所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均比一般海藻高,大量食用也不会使人体发胖。

工业用途:●褐藻胶(糖海带、掌状海带、绳藻、裙带菜、裂叶马尾藻、展枝马尾藻等):水溶性强,能进行离子交换食品工业:稳定剂、增稠剂纺织工业:印花布浆、人造纤维用作止血纱布医药卫生:代血浆、止血剂、止血粉、抗凝血剂、胶囊及药片崩解剂●甘露醇(灰叶马尾藻、斯氏马尾藻等):医药方面:治疗肝炎、休克、青光眼、糖尿病工业方面:合成硬质泡沫塑料菌类细菌门农业用细菌:褐球固氮菌、巴氏芽孢梭菌黏菌门真菌门木耳(黑木耳):铁含量高地衣由一种真菌(主导成分)和一种藻类共生三种生长型:壳状、叶状、枝状原生动物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生殖、多分裂、质裂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鞭毛虫纲植鞭亚纲:绿眼虫、钟罩虫动鞭亚纲:锥虫●肉足虫纲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辐足亚纲:太阳虫●孢子虫纲晚孢子亚纲:疟原虫焦虫亚纲:焦虫●丝孢子虫纲黏孢子虫亚纲微孢子虫亚纲:蚕微粒子虫●纤毛虫纲动片亚纲寡毛亚纲:草履虫多膜亚纲经济价值:鱼的天然饵料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的材料在石油勘测中的作用有刺胞动物出现对称体制——辐射对称;水螅型、水母型●水螅纲●钵水母纲旗口水母木目:海月水母●珊瑚纲扁形动物线虫体壁:角质层:上、外、中、内表皮层肌肉●无尾感器纲毛首目:鞭虫色矛目:色矛线虫●尾感器纲小杆目:小杆线虫蛔目:蛔虫轮虫环节动物出现分节——同律分节血液中含:血红蛋白、血绿蛋白、蚯蚓血红蛋白生殖:无性生殖:横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或不对称,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知识整理作为高中生物学科的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掌握并复习重要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你详细整理高中生物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帮助你高效备考。

1. 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是什么?生物学研究的是什么内容?在生物学中,生物被定义为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

生物学则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进化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2. 细胞生物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 遗传学•遗传的基本概念•DNA和基因的结构•遗传的分子机制•遗传的规律与方法4. 进化生物学•进化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进化的证据•人类的进化5. 植物生物学•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营养和代谢•植物的繁殖与生长调控•植物与环境的适应6. 动物生物学•动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分类与进化•动物的行为和生存•动物的繁殖和发育7. 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圈和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 人体生物学•人体器官与系统•生殖与发育•免疫与疾病•健康与环境9. 微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微生物的分类和结构•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0. 分子生物学•DNA的复制和修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11.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因治疗和基因检测•转基因生物和基因改良•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问题12. 病毒学•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病毒与宿主的关系•病毒感染与人类健康•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13. 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对生物学现象的观察和解释•科学论文的撰写和评价14. 生物学与社会•生物技术和人类生活•生物学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生物学对生命伦理的启示•科学素养与生活实践15. 生物学史和科学哲学•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生物学对哲学的贡献和启示以上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本文为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生物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按照生物学课程的分类,进行详细的知识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学知识。

一、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和作用。

3. 基因的结构和表达DNA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密码的含义和作用、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制。

4.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

5. DNA的复制和修复DNA的复制过程、DNA聚合酶的作用、DNA的修复机制。

二、生物进化知识点1.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的定义、进化的证据和基因漂变等。

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适者生存理论、适应性进化、生态位与竞争、自然选择与人类社会等。

3. 生物分类与进化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解读。

4. 生物演化过程生物演化的基本步骤和形式、进化速率和方向、同域与异域等。

5. 发育与演化关系发育的基本过程、生物发育的进化意义和限制。

三、生物多样性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

2. 物种形成与灭绝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物种灭绝与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对策。

3. 物种的起源和演化物种形成的基本模式、种间关系与共同进化。

4.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生态位与物种相互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保护策略和可持续利用。

四、分子生物学知识点1.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的性质和分类、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调控。

2. RNA与蛋白质合成RNA的结构和功能、转录的过程和机制、翻译的过程和机制。

3. 重组DNA技术与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组DNA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资源学复习资料

生物资源学复习资料

绪论1、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自然资源:经过人类发现而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有价值东西的自然物质,统称为自然资源。

例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

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它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2、生物资源的特性一、系统性:自然界中生物个体离不开种群,种群离不开群落,群落离不开生态系统,各生物物种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个自然平衡。

如果某一成分的破坏会影响其他成分甚至整个系统。

二、可更新性(再生性):生物可通过繁殖而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但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有一定的限度与条件,超过其限度将会造成生物资源的退化直至灭绝。

三、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资源。

同一种生物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其资源数量和质量存在有差异。

四、周期性:指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它是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活动同期性的循环变化而决定的。

可分为:1)日周期;2)季节周期:3)年周期。

五、有限性:生物资源可更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的,如果对其开发过度,可导致整个资源枯竭灭绝,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表现为:一是生物资源本身数量是有限的,二是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是有限的。

六、增殖性:生物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其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的一种资源属性。

当然在不良行为下,也可导致其价值下降。

3、有效积温法则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其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K=NX(T-C)。

4、生物资源的利用原则1、保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开发利用某一生物资源之前,必须掌握该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考虑其利用的方式、程度,再制定出合理的利用计划。

2、保持物种的最丰富性自然界每一类生态系统,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海洋,还是荒漠都有不同的生物物种组合,它们之间彼此依赖,互助互惠,而又相互制约、激烈竞争,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一、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1.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原始海洋、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2.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二、生物的分类与命名1.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2.生物命名法则:双名法、生物命名原则三、细胞与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学说的建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四、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1.植物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激素的作用2.植物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植物的繁殖方式五、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1.动物生长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青春期2.动物生殖:生殖系统、繁殖行为、生殖策略六、生态学基础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生态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七、遗传学基础1.遗传物质:DNA、基因、染色体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与交换、基因重组八、生物技术及其应用1.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基因转移、基因治疗2.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核移植3.酶工程:酶的特性、酶的制备、酶的应用4.发酵工程:发酵过程、发酵设备、发酵产品的应用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2.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3.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人体生理功能与健康1.人体生理功能: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2.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预防疾病以上是生物知识备考的重点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知识点: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习题:请简述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描述,结合相关知识点,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再到有机大分子,最后到原始生命的形成,逐步阐述。

生物资源学-绪论

生物资源学-绪论

资源生物学第一节生物资源的一般概念一、自然和自然资源二、生物和生物资源三、生物资源的特性四、生物资源的价值第二节资源生物学一、资源生物学的定义二、资源生物学的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三、资源生物学与其它生物学应用学科的关系四、资源生物与利用简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资源和资源生物一、自然和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2、自然资源包含的内容1)非常广泛:大气、水、气候、土地、岩石、生物等2)资源和潜在资源:海底可燃冰3、对自然资源的广义理解对人类在生活、生产、精神上有用的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认识、可以萃取和利用的自然界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在将来的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认识、可以萃取和可以利用的自然界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

4、自然资源的特点①有限性。

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②区域性。

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③整体性。

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的内含,随时代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

按其增殖性能,可分为:①可再生自然资源。

这类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等。

②可更新自然资源。

这类资源可生长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生物资源。

③不可再生资源。

包括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

前者如矿产资源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矿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后者如土壤资源。

二、生物和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集合体。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生物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物资源的影响•关于资源的“利”与“害”:•辩证的观点: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全局的观点:自然关系网中考察•发展的观点:生物资源还是工业的重要支柱•人类所需的各种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橡胶、燃料等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物资源。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种群: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态、生理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的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集合。

3.群体:可认为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指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

4.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 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

5.鱼类的生命周期: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鱼,直至衰老的整个一生的生活过程,又称之为生活史或个体发育。

6.卵膜:位于卵的最外层,保护卵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并使卵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对外界环境起隔离的作用,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7.卵黄: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卵细胞质的液泡酿造而成,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卵黄的大小和胚胎发育时间的长短有关。

8.油球:是许多种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含有脂肪的,表面围有原生质薄膜的小球状体。

油球对于浮性卵不仅是营养的贮藏,还起到了“浮子”的作用,使卵子能经常保持在一定的水层;但对沉性卵只是营养的贮藏。

9.卵质:就是卵子的细胞质,是构成卵细胞体的主要部分,是卵细胞营养和生命活动的中心。

卵质的多少决定了细胞的大小。

10.卵核:又称生殖核或细胞核,卵裂、生长、新陈代谢都和核有直接关系。

11.极性:由于卵质中卵黄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卵子的极性。

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卵黄少或没有的一端,即主要是细胞质集中的一端称为动物极。

12.卵黄间隙或围卵腔:介于卵膜和卵细胞本体之间的空隙。

1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如含有油球,卵黄间隙大等。

14.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子产出后沉于水底,一般比浮性卵大,卵黄间隙小。

人教版高三生物上册第四章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上册第四章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上册第四章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点1、生物资源:来自生物界(除人类)的资源就是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但是过度利用也会使生物资源无法更新,知道枯竭。

2、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周期性和有限性。

3、生物资源的破坏:(1)直接原因: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丧失、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2)根本原因:人口的增长,人类越来越多的占用其他生物的资源,不可避免地引起生物资源的逐渐枯竭。

例:许多野生动物因具有优质的皮毛、可食的肉以及药用价值而遭灭顶之灾。

人类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也是造成生物资源被破坏的原因。

总之,生物资源丧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生物资源的保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1)就地保护的具体形式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5、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植树造林;防止滥垦、滥牧,并根据各类草场的产量,确定载畜量和放牧强度,合理补播、施肥以及建立人工草场等。

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休渔制。

知识拓展:生物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有直接、间接和潜在用途的生物。

生物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可更新速率。

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下,可以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1、直接价值: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与人类医疗保健息息相关;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生物资源还具有难以用金钱估量的旅游观赏和科学文化价值。

2、间接价值:发育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保持水土,减少土壤侵蚀,并能减少塌方、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对气候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潜在价值: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多种生物,其应用价值尚不明了,如果这些资源遭到破坏,后代人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和进行选择的机会将会丧失,人类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也会大大削弱。

初中生物资源与评价知识点

初中生物资源与评价知识点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

6、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生物资源学复习3

生物资源学复习3

生物资源学复习第一章绪论生物资源的概念: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它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

生物资源的特性:1.系统性;2.可更新性;3.地域性;4.周期性;5.有限性;6.增值性。

第二章植物资源第一节藻类植物一、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教材第9页)二、藻类植物资源利用: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食用蓝藻(念珠藻、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第二节菌类植物一、菌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教材第20页)二、菌类植物资源利用:1.食用;2.药用;3.工业用;4.其他。

举出五种最常见的食用菌类:香菇、猴头、银耳、平菇、草菇、竹荪、金针菇、蘑菇举出四种药用真菌:灵芝、脱皮马勃、茯苓、竹黄、黑木耳、虫草第三节地衣资源地衣一般由什么组成:真菌和藻类地衣资源的利用:1.药用;2.食用;3.饲用;4.环境监测。

第四节苔藓植物资源一、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教材第34页)二、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1.药用;2.工业用;3.园林应用;4.指示大气污染。

园林苔藓主要用在什么方面?:1.花卉根部包扎;2.土壤添加物;3.盆景材料。

第五节蕨类植物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38页)二、蕨类植物的资源利用:1.药用;2.食用;3.观赏;4.工业;5.指示植物;6.农业上的应用。

举出两种最常见的药用蕨类:石松、卷柏、铁线蕨、鳞毛蕨、贯众、有柄石韦举出两种最常见的观赏用蕨类:肾蕨、巢蕨、桫椤、扇蕨、铁线蕨、凤尾蕨第六节裸子植物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48页)二、裸子植物的资源利用:1.园林绿化;2.食用;3.药用;4.工业用。

松、杉、柏树的叶子有什么区别:松树针形或条形、簇生,杉树条形或披针形、羽生,柏树鳞形或刺形,散生。

生物资源学复习

生物资源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1.植物资源的特点地域性: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生物群落类型和植物种类,影响到生物资源的特点。

再生性:能不断的更新和人为的繁殖扩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物资源繁殖提供了更为快速和便利的方法,例如植物组织培养、生根粉的使用。

多用性:某一种生物资源,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

周期性时效性2.资源生物是一个具有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及社会的发展,资源生物的种类会增加。

如:拟南芥:是十字花科的一种非常小的植物,在九十年代以前,其应用价值似乎无从谈起,但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现,该植物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生物资源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表改变。

例如藜科植物的藜(Chenopodium album),在古代中东某些地区作为粮食,而现在成为一种杂草。

3.生物技术在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中作用1、利用生物技术建立种质库2、利用生物技术加快资源植物的繁殖3、资源植物的育种4、资源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和次生代谢物的工业化生产。

5、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进行中药材的真伪鉴别等。

4.生物资源的分类生物资源可分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有关资源植物的分类一)食用资源植物(11)淀粉类植物、蛋白类植物、食用油脂类植物、维生素类植物、饮料料植物、食用色素类植物、食用香料类植物、甜味剂植物、饲用植物、野生蔬菜类、蜜源植物二)药用资源植物(3)中草药类植物,农药类植物、有毒植物三)工业用资源植物(10)木材类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工业用香料植物、工业用油脂植物、胶类植物、工业用染料植物、能源植物、经济昆虫寄主类植物、其它用途的类植物四)保护和改造环境资源植物(6)防风固沙类植物、水土保持类植物、绿肥类植物、花卉类植物、指示植物、抗污染植物五)植物种质资源(2)特有植物、作物品种资源。

第二章(重要)1.糖类的生物学活性1. 抑制癌细胞增长多糖的生物学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生物知识备考重难点整理

生物知识备考重难点整理

生物知识备考重难点整理一、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1.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环境、生命的最初形式等。

2.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等。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概念与种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病毒等。

2.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选择性通透性、细胞间物质交换等。

3.细胞器的作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三、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遗传物质的传递:DNA、染色体、基因等。

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连锁与交换等。

3.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等。

四、生物的分类与命名1.生物分类单位:种、属、科、目、纲、门等。

2.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拉丁文命名规则等。

五、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金字塔、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

2.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3.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六、植物的生理与生态1.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意义等。

2.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植物激素的作用等。

3.植物的适应性: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的适应特点等。

七、动物的生理与生态1.动物的生长发育:胚胎发育、青春期的特点等。

2.动物的适应性: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适应特点等。

3.动物的行为:本能、学习、社会行为等。

八、人类生理与健康1.人体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2.人体生理功能: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

3.健康与疾病:传染病、慢性病、健康生活方式等。

九、生物技术及其应用1.基因工程:基因重组、基因转移技术等。

2.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克隆技术等。

3.酶工程:酶的特性、酶的应用等。

十、生物伦理与法律1.生物伦理问题:克隆技术、基因隐私等。

2.生物法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基因专利法等。

习题及方法:一、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1.习题:原始地球环境下,哪一种非生物物质被认为是生命的最初形式?方法:回顾生命的起源理论,了解原始地球环境下的物质变化,找出被认为是生命的最初形式的非生物物质。

生物资源学复习

生物资源学复习

生物资源学复习(个人整理,答案粗略,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自然资源:凡是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予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辐射、风能,潮汐能等。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它们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

国际上对生物资源进行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1、评价自然产品的价值,即消费使用价值。

2、评价商业性收货的价值,即生成使用价值。

3、评价生态系统功能的间接价值。

生物资源的价值可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使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

生物资源的特性:生物资源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是生物生长进化的产物,她具有与其他资源不同的特性: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2、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3、生物资源的地域性4、生物资源的周期性5、生物资源的有序性6、生物资源的增殖性第二章植物资源藻类植物的特征:(P9)1、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或管状体。

2、藻类植物的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

3、藻类植物含有叶绿色等多种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

4、藻类植物的合子萌发不形成胚。

蓝藻门的重要特征:(P10)植物体具有多细胞又有单细胞类型,多细胞又分为非丝状体和丝状体类型,其中丝状体类型中的有些种类可以前后滑行或左右摆动。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多肽葡萄糖。

原生质体分为两部分,即核区,又称中央质,位于细胞的中央区域;周质又称色素质,位于核区的四周。

细胞中存储的光合产物主要有蓝淀粉和蓝颗粒体,在鱼腥藻属和念珠藻属等丝状蓝藻中,部分营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一种特殊的营养细胞,叫做异形胞。

生物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

生物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

生物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生物学科高中三年的精要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分裂、增殖等。

3. 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特点: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遗传学1.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基因型、表现型等。

2.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

3. 遗传的变异和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等。

三、生物进化1. 进化的基本概念:物种的起源、进化的证据等。

2. 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等。

3. 进化的模式:平衡进化、分支进化等。

四、植物生物学1. 植物的组织结构:根、茎、叶、花等。

2.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的周期、植物的营养需求等。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等。

五、动物生物学1. 动物的组织结构:神经组织、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等。

2. 动物的生理功能:呼吸、消化、循环等。

3. 动物的行为特点:求偶行为、捕食行为、群居行为等。

六、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等。

2. 生态平衡和生态破坏:生态平衡的维持、生态系统的恢复等。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七、人体生物学1. 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2.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内分泌调节等。

3. 常见疾病和预防:感冒、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以上是生物学科高中三年的精要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科书、习题集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巩固和拓展。

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善用时间,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全面复习生物学知识,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重点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重点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重点高中生物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的学科,而且内容极其丰富,包括遗传、种群生态、生物进化等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科目。

在备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抓住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学习。

本文就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对考生进行一定的帮助。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涉及细胞结构、细胞生命活动、组织器官、生物体内环境等内容。

复习时要清楚掌握各种生物学术语的含义,并且要注意生物学术语的记忆,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术语,如DNA、RNA、蛋白质等等。

此外还要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人体器官功能等进行详细了解。

二、遗传学的复习遗传学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也是很多考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因此,遗传学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

其中,遗传基础、遗传规律、两性染色体、基因重组、遗传病等内容均需要进行重点巩固。

特别是一些遗传病的症状和发病机制,需要进行深入的了解。

三、生态学的复习生态学也是高中生物考试中的一个主要知识点,其内容主要包括种群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

生态系统生态的内容要涉及到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等方面的知识点,而种群生态则要着重学习个体数量、种群增长、种群变异、共生等生态问题。

四、进化论的复习进化论是高中生物中涉及到的新知识点,需要进行深度学习。

进化论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理论基础、进化种、进化过程、进化因素等。

考生需要花费静心的时间将这些知识点学好。

五、实验操作技巧的复习高中生物大部分考试都涉及到实验操作,因此,考生要熟悉并掌握一些实验上的技巧。

实验可以帮助考生深刻了解生物的现象和过程,往往更易于加深理解记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考生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要注重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科学原理。

在进行高中生物复习时,考生需要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并且要结合历年来的高考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进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说
⒈自然保护区:拥有法定界限,被指定用来负担拥有特别价值或好处及特定自然特征等
地区的保护任务的地区,叫自然保护区。

⒉动物驯化:引种动物对引种区内一些状况因子的耐受限制发生合适调理,在生理习惯、
形态构造上存在必定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状况条件的过程。

⒊生物质源的周期性:是生命现象独有的时间上的层次布列,表现为生物质源的数目周期性和质量周期性
两个方面。

⒋直接价值:与生物质源花费者的直接利用和满足相关。

经过标价,直接价值凡是比较简单察觉和衡量。

⒌生物质源:指生物圈中对人类拥有必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
它们所构成的生物群落。

⒍区系:
⒎生物质源的系统性:指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并不是独自存在,而是产生一种系统关系,所以在利用
生物质源时,必定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利用。

⒏种群的最大连续产量:是在单位面积或某一自然地段上的自
然生态系统中,能够长远
不停地获取人类所需的某种或某类生活物质能凑近或能达到的最大理论产值。

要保持种群的最大连续产量,应使资源种群保持在N〔种群内个体数〕=K〔状况容纳量〕/2水平,假如N>K/2,表示种群利用不足,如
N<K/2,表示利用过分。

⒐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守物种灭绝的详细措施。

它拥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两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织交融而成。

⒑引种:从外处或外国引进一个当地区或本国所没有的动物或植物,经过驯化培养,使其成为当地区的一
个种植品种。

⒒生物质源的有限性:生物质源虽属于可改革资源,但其改革本事有必定极限,其实不可以无穷制的增加
下去。

⒓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四周,包含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种类和由演替种类所据有的半开发的地段,对外
界的影响和破坏起到必定的缓冲作用,还能够进行某些试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试验研究。

⒔动物地理分布:任一种动物所据有必定的地理空间或及分布区,动物在这里达成成长、发育、生殖等全
部生命活动。

⒕生产使用价值:属于生物质源的直接价值,指商业收获性的,用于市场上正式互换的产品的价值。

⒖自然资源:凡是经过人类发现而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耗费过程,产生实用途、有价值东西的自然
物质,统称为自然资源。

例大气、水、天气、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

⒗动物引种:
⒘生物质源学:
⒙植物区系:
⒚生物质源的地区性:不一样地区拥有不一样的生物质源。

一致种生物质源分布在不一样地区,
其资源数目和质量存在有差别。

二、问答题:
⒈辩解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
参照答案:食用蓝藻〔念珠藻——也叫地木耳或发菜、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⒉简述两栖动物的经济价值
㈠科学研究价值:研究生物进化、区系演化和地理变迁等;看作实验动物,用于解剖、遗传、胚胎发育等教育、科研;医药卫生检验,例蛙类。

㈡生态状况价值:捕食农林害虫;在食品链中是皮毛动物的食品。

㈢药用价值:蟾蜍皮肤腺分泌物的干制品叫蟾酥。

中国林蛙的输卵管束成蛤士膜油,拥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能。

大鲵、山溪鲵的肉不但香味营养丰富,并且还拥有滋补强体之效。

㈣食用价值:主要有蛙类、鲵类、蟾蜍类等。

㈤赏析价值:动物园和博物馆饲养两栖动物或制成标本供人们赏析及普及科学知识;家庭宠物饲养。

㈥工艺价值:蛙皮用来制胶与制成精良小皮包等。

⒊简述动物质源检验时需要准备的工具和装备
参照答案:动物质源检验时需要准备的工具和装备主要包含:
⑴收集工具:捕网、捕夹、补笼、收集簿、标本箱、标签等;
⑵制作息争剖工具:解剖盘、解剖器、注射器、防腐剂、棉花、刷子、针线、钳子等;
⑶胸怀工具:天平、卷尺、卡尺、皮尺、秒表;
⑷发掘工具:斧、锯、刀、铲、锹等;
⑸观察与记录仪器: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等;
⑹定位系统:GPS;
⑺牢靠保留液:酒精、福尔马林等;
⑻生活器具设备:温度计、风镜、墨镜、照明设备、打扮、卧具、药品、收音机、对讲
机等。

⒋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六大功能
⑴供给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⑵是动植物物种及种群的“天然储存库”;
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⑷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民普及自然界知识和宣传自然保护的重要场所;
⑸可用于旅游活动;
⑹有助于改进状况和保护生态均衡。

⒌依据昆虫资源的用途对昆虫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
参照答案:昆虫纲种类众多,占动物界的80%以上,依据它们的经济价值和用途,能够
将昆虫资源分为以下种别:⑴传粉昆虫资源,如蜜蜂、蝴蝶等;⑵食用昆虫资源,如蚕
蛹、龙虱等;⑶饲料用或饵用昆虫资源,如蝇蛆和黄粉虫等;⑷药用昆虫资源,如蝉蜕、土元等;⑸工业昆虫资源,如白蜡虫、紫胶虫等;⑹绢丝昆虫资源,如家蚕、蓖麻蚕等;⑺天敌昆虫昆虫资源,如螳螂、蜻蜓等;⑻赏析昆虫资源,如蝴蝶和某些蛾类;⑼食腐
性昆虫资源,如蜣螂和蝇蛆等。

⒍简述我国生物质源的现状和利用原则
我国生物质源的利用原则以下:⑴保持生物质源的可连续利用;⑵保持物种的最丰富性;⑶保持种群的最大连续产量;⑷保持种群的最适连续产量;⑸判定最小生计种群,拟定
有效策略;⑹判定最正确生境种类,产生良性循环;⑺拟定重要的猎取对策,选择性猎取;⑻保护濒危物种,拟定合理的保护对策。

⒎简述资源动物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参照答案:资源动物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下:⑴战胜引种的盲目性;⑵考虑对当地生
态系统造成的影响;⑶引种前一定做好检疫工作;⑷增强保种复壮工作,防守种质退化;⑸成立健全的引种管理系统。

⒏简述中国资源生物减少的主要原由
参照答案:中国资源生物减少的主要原由是:⑴安身地的损失和片段化。

⑵打劫式过分利用、过分采伐和滥捕乱杀,珍稀动植物质源的犯法开采、捕获和买卖还是很屡次。

⑶状况污染对生物和人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⑷经营品种的单调化,对病虫害的迸发缺少抗争本事。

⑸外来物种的入侵,代替当地物种的生态位,惹起生境的损失,造成当地物种的灭绝。

⒐简述鱼类的经济价值
㈠科学研究价值:中华鲟是经2亿年而不灭绝的古老鱼类,被称为“活化石”;用作药理、毒理学试验,快速、经济并判定鲜亮。

㈡药用价值:黑鱼、黄鳝、泥鳅、鲀科鱼类可用于治疗皮肤病;海马拥有克制肿瘤成长的作用,海龙、海马还有补肾壮阳的功能。

河鲀毒素有克制人血中胆碱酯酶活力的作
用,用于治疗神经痛、外伤痛、痉挛等。

鲨鱼的肝脏油富含维生素A、D,可制造鱼肝油。

㈢食用价值:鱼肉味鲜美,是人们平常喜欢的食品之一。

鱼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的优良食品,蛋白含量高于牛奶、鸡蛋,还含有人类必要和易汲取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㈣赏析价值:除水族馆外,也可看作装点居室的赏析品,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赏析鱼
约略有三类:金鱼〔人工长远驯化培养〕、锦鲤〔赏析鱼之王〕、热带鱼〔形态与色彩多样漂亮〕。

㈤工艺用途:加工成化工原料和化学试剂;鱼皮可制革;
㈥生态状况价值:包头鱼吃食藻类以净化水质;为其余生物供给食品,保护生态均衡。

⒑简介用于植物引种时的主要种类和需要考虑的土壤条件
参照答案:用于植物引种时的主要种类主要包含:⑴用材林树种;⑵薪炭林树种;⑶防守土壤伤害及固沙造林树种;⑷城市及工矿区的绿化树种;⑸次生林改造树种及天然林采伐迹地⑹增加当地的林产品种类。

引种时需要考虑的土壤条件主若是:
⑴土壤酸碱度及含盐量;⑵土壤排水性状及通气性;⑶土壤温度;⑷土壤养分;⑸土壤
中的微生物。

注明:其余还有30分琐碎知识题,需要在复习资猜中熟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