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w.themegallery.com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 地主 险 股东 住户 公民 社会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 雇主 险 股东 原告/被告 逆向选择风险 雇主 保险公司
信号传递和信息甄 雇主 别 买方投资
LOGO
起源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阶段三 阶段四
委托代理行为 是人类常见的 分工合作行为 。
委托代理关系的大量 出现,及法律效力的 确认,则是以现代社 会的规模生产与分工 细化为基础。社会专 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一系列合约关 系形成,其中最主要 的合约关系之一,就 是委托代理关系。自 此,委托代理关系的 大量出现。
法律上,当A授权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
了,A为委托人,B为代理人。
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
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基本概念
委托人
代理人
博弈中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 人 交易中没有信息优势的一方
LOGO
基本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模型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的意义
公共部门的两种委托-代理关系 公共部门的两种委托关系一: 关系一:政府作为委托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关系二: 关系二:政府作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运用于公共管理过程中的潜在成本
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 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模型 委托 代理理论应用模型
模型
委托人
代理人
佃农 经理 房东 政府官员 犯罪 雇员 经理 代理律师 雇员 投保人 工人 卖方
行动、类型或信号
耕作努力 工作努力 房屋修缮 廉洁或贪污 偷盗的次数 任务的难易/工作努力 市场需求/投资决策 赢的概率/办案努力 工作技能 感染爱滋病病毒 技能和教育 产品质量和保修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的意义
意义一:委托代理理论为公共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职能定位提供了较好的分析视角。 意义一:委托代理理论为公共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职能定位提供了较好的分析视角。在公共 行政管理部门第一层代理关系中,如何从制度上最大限度的提升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的代理效 益,是提高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由子公共产权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 决定了除各管理部门外,任何人都不享有剩余索取权。公共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不同,其职 能是稳定的,资金则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人事任免与岗位绩效管理都于上层领导有关, 为此,政府应当通过构建强大的公共管理绩效管理机制,来制约和管理各公共行政管理部门。 意义二:通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可以有效的克服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 意义二:通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可以有效的克服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信息不 对称所产生的矛盾。 对称所产生的矛盾。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由于公众利益过于分散,行为能力弱化 而政府在 公共项目运作中具有信息、资源优势等特点,造成了委托代理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削弱 了委托人的控制能力,导致了政府缺乏规避错误、提高效率的动力。面对公共管理链所导致 的代理风险,对公共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如何兼顾委托人、代理人及自身的利益,设计出能 够激励并有效约束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成为提高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效率、推 进公共行政管理部门体制创新的关键性环节。 意义三:委托代理理论为深化公共行政管理部门产权制度, 意义三:委托代理理论为深化公共行政管理部门产权制度,提高绩效管理水平提高了理论 指导。 指导。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社会化实质上构成了国有产权多层次的委托关系。随着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已经形成了多元化产权的运行格局。但是,作为经济体制核心的 国有产权制度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形成以及产权权能在多层 次上是分级状态,着实际上构成了我国多层次的所有权委托关系.行政官员在代表国家形成 具体委托人职能时,具有极大的权利,但是他们的努力却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无关,并且不承 担任何选择和监督代理人的风险,因此容易造成官员的腐败和利己行为。因此,要解决公共 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中的弊端,建立明确、有效的绩效管理体制成为重点。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公共部门的委托-代理人关系其二: 公共部门的委托-代理人关系其二: 政府作为代理人的委托— 政府作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作为代理人,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政府作为代理人,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模式一:政治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模式一:政治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模式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现代民主 是间接民主,公共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人民虽然享有终极意义上的公共权力, 但并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而是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公共权力赋予权力机关、政府部门行 使。人民享有公共权力的剩余索取权,并保留对公共权力行使者的选择权与监督权。政治学 意义上的委托代理理论,随着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和博弈论的发展,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 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在西方国家,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分析,包括政 党政治、议会民主、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服务提供、中央与地方关系和欧共体政治等 领域。 模式二:行政学意义上,或者公共管理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模式二:行政学意义上,或者公共管理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中,政 府既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公共产品的购买者。公共产品在供给和实现过程中,常常会 存在许多中间环节。因此,政府虽然提供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但是因为中间环节的信息 不对称,或者实现成本过高,导致公民并不能真正享受到相应的公共产品,或者享受公共产 品的代价过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供给路径的设计,可以减少 中间环节,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实现成本过高导致的困境,促进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公 共产品供给模式改进有多种方式和路径,其中之一是将政府作为公民代理人,代理公民购买 或获取公共产品,从而减少信息阻隔,或者降低公民获得公共产品的成本。
(3)
委托人预期效用的实现,依赖于代理人的行动,同时也取决 于委托人在契约中的制度供给、彼此的承诺、相互信任、激 励与补偿机制与监督制度的安排等;
(4)
由于上述条件的存在,对代理人的行为予以激励与监控,建 立契约执行的规则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就成为委托代理理论 关注的焦点问题。
www.themegallery.com
www.themegallery.com
Baidu Nhomakorabea
LOGO
委托代理理论运用于公共管理过程中的潜在成本
成本一:偏离公共目标,效率降低 成本一:偏离公共目标, 由于代理人拥有信息优势,这意味着他在选择行为方式上和做决定的时候 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个人目标最大化的假定表明公共代理人的工作可以不 必完全符合公共目标。公共管理人员所拥有的决定权可能会服务于他个人 的某些利益。这样一来,它们的目标就会与公共目标发生偏离,导致效率 降低。 成本二:监督成本 成本二: 委托人为实施自己政策目标的需要而控制代理人的产出或活动,在这一控 制、监督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成本产生,这便是监督成本。这些成本表明, 监督越是紧密,代理人就越不容易偏离公共目标,同时,监督成本也就越 高。 成本三: 成本三:取信成本 代理人在赢得委托人的信任时所付出的成本即所谓的取信成本。代理人们 会运用各种方法从委托人处取得更多的信任,从而能够在做决定时有更多 的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公共部门的委托-代理人关系其一: 公共部门的委托-代理人关系其一: 政府作为委托方的委托— 政府作为委托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种代理关系中,政府是委托方,政府通过委托—代理模式,对社会提供公共 产品和公共服务。传统的官僚制模式下,政府既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也是公共 产品的购买者。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政府直接生产,并提供给 社会和民众。 但是这种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在社会化大分工的模式下,日益显示出弊端: 但是这种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在社会化大分工的模式下,日益显示出弊端: 1、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导致公共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单纯依靠政府部 门本身,很难满足社会日益广泛而多元的公共产品需求。 2、政府同时作为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因为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导致 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低下,供给效率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鉴市场经济中的私人管理模式,特别是委托代理模式。政 府不再直接生产公共产品,而是通过委托代理模式,将公共产品的生产任务交给 社会,通过竞争招标等模式,从社会生产者手中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有利于 改善政府管理模式,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基本思想
(1)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即委托人对 代理人的行动细节并不了解或保持着“理性的无知”;
(2)
由于(1)的存在,在报酬由委托人支付的情况下,代理人从自身的 利益出发,可能采取某些机会主义的行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降低 自身承担的风险。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双方都可能存在着不道德的 欺诈行为,甚至违法行为,而监控不道德行为的成本又非常高;
20C30年代,美国经 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 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 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 在的弊端,于是提出 “委托代理理论”, 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 分离,企业所有者保 留剩余索取权,而将 经营权利让渡。
20C60年代末70年 代初一些经济学家 深入研究企业内部 信息不对称和激励 问题委托代理理论 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中心任务是研究 在利益相冲突和信 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委托人如何设计 最优契约激励代理 人。
LOGO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 代理理论
LOGO
委托代理理论
1 2 3 4 5
概念
起源
基本思想
基本模型
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基本概念
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Ross.S, 1973)提
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 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