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
食堂配置标准
![食堂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77989be2bd960591c67757.png)
附件1: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最新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
![最新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e2542f27b7360b4c2e3f64df.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3fd83e8e76eeaeaad1f33086.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89346a463c1ec5da50e2704b.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与设备配置规范山东标准2020版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与设备配置规范山东标准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24b0cbf46527d3250ce082.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与设备配置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食堂建设的总体要求、选址、建筑与装修、建筑配套设施及主要设备配置等。
本文件适用于我省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食堂的建设与设备配置,幼儿园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4706(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GB 4806(所有部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要求等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2021.2 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 17988 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标准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26920.1 商用制冷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第1部分:远置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GB 26920.2 商用制冷器具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第2部分:自携冷凝机组商用冷柜GB 30531 商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5848 商用燃气燃烧器具GB/T 38160 不锈钢厨房设备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9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T 50504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788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CJ/T 521 生活热水水质标准JGJ 6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 310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QB/T 5199 食具消毒柜WS/T 69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餐饮服务场所建标[2002]102号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DB37/ 597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GB/T 505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食堂配置标准
![食堂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93d6bd2d4d8d15abe234e94.png)
附件1: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
![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fb1ebd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0.png)
十五、总结与展望
1.总结
(1)定期对食堂建设和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2)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食堂建设模式。
2.展望
(1)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导向,结合学校发展需求,规划食堂未来发展方向。
十四、信息公示与沟通
1.信息公示
(1)食堂应设立信息公示栏,公开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过程、卫生检查等信息。
(2)通过网络平台、校园广播等方式,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公示食堂运行情况。
2.沟通交流
(1)建立学校、食堂、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沟通交流机制。
(2)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对食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明确应急情况下的联络人、联系方式和应急资源,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风险管理
(1)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识别食堂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点。
(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置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
二十、持续优化与创新发展
1.持续优化
(1)建立食堂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机制,定期对食堂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食堂的整体服务水平。
(3)跟踪改进效果,确保食堂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2.创新发展
(1)积极探索食堂服务模式创新,如引入智能点餐、营养配餐服务等。
(2)结合学校特色,开发具有创意的菜品和特色服务,提升食堂的品牌形象。
(3)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学校食堂配制标准
![学校食堂配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709620152ea551810a68723.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食堂配置标准
![食堂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68058c8ec3a87c24028c4de.png)
附件1: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中学食堂硬件设施卫生安全要求
![中学食堂硬件设施卫生安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777f6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a.png)
中学食堂硬件设施卫生安全要求中学食堂作为提供学生午餐和休息空间的重要场所,其硬件设施和卫生安全要求至关重要。
以下是中学食堂硬件设施和卫生安全方面的一些建议:一、环境准备要求1. 食堂应建立在一个干燥、通风的位置,避免受到潮湿和霉菌的影响。
2. 在食堂周围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学生的用餐环境。
3. 应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和逃生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二、设备设施要求1. 食堂应配备充足的餐桌和座椅,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就餐空间,并有舒适的用餐环境。
2. 食堂的用餐区域应保持整洁,桌椅应经常清洗,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或老化的家具。
3. 食堂应配备足够的厨房设备,如烹饪设备、消毒设备、食品储存设备等,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4. 各项设备设施应经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食品卫生要求1. 食堂应设有足够的洗手间,方便食堂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手部卫生。
2. 食堂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并定期进行灭菌消毒工作。
3. 食堂应建立健全的食品采购、储存和加工制作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4. 食堂应落实食品留样制度,以备检测。
四、安全管理要求1. 食堂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提供应对措施。
2. 应为食堂工作人员提供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应确保食堂内的电气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 食堂应设置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五、学生教育要求1. 食堂应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
2. 学生应被教育不乱丢垃圾,并正确使用食堂设施。
3. 学校应定期开展食堂安全检查和消防演习,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以上是中学食堂硬件设施和卫生安全的一些建议。
中学食堂的安全和卫生管理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四川省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暂行标准
![四川省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暂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1f1c7bf770bf78a6429541c.png)
项目
内容要求分 值ຫໍສະໝຸດ 4、 裱花间、备 餐间、分装
间
独立隔间,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和用品,采用非手动式水龙头(1分);设有空气消毒设施、空调设 施(0.5分);裱花间有冷藏设施(0.5分);专间应设一个门,封闭式窗户,设可开闭食品传送窗口(0.5 分);专间内温度不高于25℃。备餐专间内售饭台面为不锈钢、石材或瓷砖贴面,有保温设施,售卖电子设 备完善(0.5分);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分布均匀,距离地面2m以内(0.5分)。
项目
内容要求
分 值
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装配严密,设有防蝇纱网或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5、门窗 (0.5分);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0.5分);就餐场所窗户为封闭式或装有防蝇防尘设施 1.5
(0.5分)。
6、 不平整或有管道通过的屋顶加设吊顶,烹调场所天花板离地面2.5m以上(0.5分);天花板选用无毒、不易 屋顶与天花 积垢、耐腐蚀、耐温、不吸水的浅色材料(0.5分);天花板的设计易于清扫,能防止害虫隐匿和灰尘积聚 1.5
》和GB1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0.5分)。
有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灭蝇灯距地面2m左右(1分);排水排气口和库房有防动物侵入的金属隔栅或
8、 网罩装置(0.5分);定期除虫灭害,杀虫(鼠)剂存放在固定的场所并上锁,有警示标识,专人保管,专 三防设施 人使用(0.5分);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及使用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
2、 地面以防水、防滑、易清洗材料铺设,为水磨石以上标准(0.5分);排水沟有坡度、保持通畅、不设置其它 排污排水 管路,有可拆卸盖板(0.5分);污水不逆流(0.5分);清洁操作区内不设置明沟,地漏能防止废弃物流入 2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2630395a8102d276a22f4f.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4411e14afe04a1b071de13.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次邱镇高庄小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3235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4.png)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是为了确保学生用餐环境安全、卫生、舒适,以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服务而制定的。
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具体操作规范。
根据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小学食堂应满足以下要求:1.食堂场所:食堂应位于校园内,远离教学区和宿舍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且与厨房相连,便于食材和餐具的送达与清洗。
2.线路和设备:食堂应有独立的电源线路和消防设施,具备防火、防漏电等安全设施。
厨房应配备独立的燃气、电力和供水管道,并采用储油罐、排油沟等设备。
3.基础设施:食堂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
地板应采用防滑防水材料,方便清洁。
墙壁应平整、防潮、耐磨,并配备防撞角,以确保食堂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4.餐具和厨具:食堂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餐具,如碗、筷子、勺、盘子等,餐具要具备耐用、易清洗、防滋生细菌的特点。
厨房应配备必要的厨具,如炉灶、蒸锅、烤箱、炒锅等,以满足制作营养餐的需求。
5.就餐区域和餐桌椅:食堂应设置干净整洁的就餐区域,餐桌椅应符合儿童的身高和体型,确保学生就餐时的舒适性。
餐桌椅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无毒、无害。
6.卫生措施:食堂应设置洗手间,配备洗手液等清洁用品,以便学生饭前饭后进行必要的手部清洁。
配备专门的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垃圾桶等,保持食堂的卫生和整洁。
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是针对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如下:1.食堂布局:食堂应设有前厅、后堂和洗手间,前厅用于排队和结算,后堂用于供应和就餐,洗手间用于学生饭前饭后的洗手。
前厅和后堂应分开设立,确保学生就餐时的安全和卫生。
2.环境要求:食堂应保持通风、明亮、宽敞,温度适宜。
地面、墙壁、天花板应容易清洁,采用有效防滑、防污染材料。
墙面应配备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图片或装饰,提升食堂环境的舒适感。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8e66d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b.png)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的术语和定义、食堂建筑、食品处理区、辅助区、就餐区、食堂设备、食堂管理、应急处置、监督与检查及投诉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省内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的食堂(以下简称学校食堂)。
幼儿园的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1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GB/T19258-2012紫外线杀菌灯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建标109-2008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办法》(2019年12月1日实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45号《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版)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令第17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8年第12号)《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试行)》(食药监食监二[2015]228号)《XX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第337号)《XX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2016年5月1日实施).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学校食堂schoolcanteen设于学校内,具有相对独立的原料存放、食品加工操作、备餐和供师生就餐空间的场所。
中小学校健康食堂标准
![中小学校健康食堂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926b968cfc789eb172dc86d.png)
XX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标准一、基本条件XX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包括学校自办食堂、托管食堂。
1.学校食堂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要求。
2.学校食堂应具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在食堂显著位置悬挂或摆放。
3.学校食堂应取得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良好以上等级评价。
4.学校食堂应按照GB16153、GB/T22000、GB/T 27306、GB 5749、GB17051、GB14934等规定保障学生的饮食、饮用水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设施,控制造成(或导致)食品污染的有关危险因素。
5.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应按照要求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并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应建立每日晨检制度,发现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6.学校食堂采购、贮存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要求,杜绝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半成品的使用。
7.在过去2年内,不曾被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处罚过。
二、学校自身管理措施1.学校应在卫生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健康食堂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工作制度,并定期开展自查,保证促进学生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各项措施的有效开展。
2.食堂从业人员应按许可证经营项目,配置相应人员,满足提供优质餐饮服务需要。
3.学校食堂应配备至少1名专(兼)职营养专业人员,开展科学配餐,推广合理膳食理念,对膳食营养均衡等进行咨询指导。
4.学校应每周在显著位置提前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
5.学校要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监测评估和干预。
6.学校食堂要按照“阳光餐饮”工程建设要求,通过透明厨房、视频厨房或网络厨房的形式展示学生餐制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
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
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
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
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八、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
餐饮具自行清洗消毒的学校食堂,设置餐饮具清洗消毒专用水池,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
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
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餐饮具保洁设施,要有明显标识,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
九、粗加工区至少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2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
洗菜池不能混用,要有明显的使用标识标明其用途。
烹饪区应配备有通风、排烟装置。
十、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
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
备餐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十一、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分开设置。
食品库房内食品应分类分区的标识清楚、离地离墙存放。
十二、冷藏、冷冻设施数量满足需要;生熟分开存放,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十三、各餐间设有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
备餐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
墙裙铺设到顶。
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
备餐间门安装自动闭门器。
备餐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十四、厕所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