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感传感器通讯协议说明
炜盛mq135空气污染检测传感器使用说明书
空气污染检测传感器(型号:MQ135)使用说明书版本号:1.6实施日期:2021-07-1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Zhengzhou Wi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声明本说明书版权属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本说明书任何部分不得复制、翻译、存储于数据库或检索系统内,也不可以电子、翻拍、录音等任何手段进行传播。
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的系列产品。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本公司产品,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产品故障,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所建议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如果您没有依照本说明书使用或擅自去除、拆解、更换传感器内部组件,本公司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
您所购买产品的颜色、款式及尺寸以实物为准。
本公司秉承科技进步的理念,不断致力于产品改进和技术创新。
因此,本公司保留任何产品改进而不预先通知的权力。
使用本说明书时,请确认其属于有效版本。
同时,本公司鼓励使用者根据其使用情况,探讨本产品更优化的使用方法。
请妥善保管本说明书,以便在您日后需要时能及时查阅并获得帮助。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MQ135空气污染检测传感器产品描述MQ135气体传感器所使用的气敏材料是在清洁空气中电导率较低的二氧化锡(SnO 2)。
当传感器所处环境中存在污染气体时,传感器的电导率随空气中污染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使用简单的电路即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为与该气体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MQ135气体传感器对氨气、硫化物、苯系蒸气的灵敏度高,对烟雾和其它有害气体的监测也很理想。
这种传感器可检测多种有害气体,是一款适合多种应用场合的低成本传感器。
产品型号MQ135产品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标准封装胶木,金属罩检测气体氨气、硫化物、苯系蒸气检测浓度10~1000ppm(氨气、甲苯、氢气、烟)标准电路条件回路电压V c 5.0V±0.1VDC加热电压V H 5.0V±0.1V AC or DC 负载电阻R L 可调标准测试条件下气敏元件特性加热电阻R H 30Ω±3Ω(室温)加热功耗P H ≤950mW灵敏度S Rs(in air)/Rs(in 400ppm H 2)≥5输出电压Vs 2.0V~4.0V(in 400ppm H 2)浓度斜率α≤0.6(R 400ppm /R 100ppm H 2)标准测试条件温度、湿度20℃±2℃;55%±5%RH 标准测试电路Vc:5.0V±0.1V;V H :5.0V±0.1V 预热时间不少于48小时氧气含量21%(不低于18%,(氧气浓度会影响传感器的初始值、灵敏度及重复性,在低氧气浓度下使用时请咨询使用)寿命10年图1传感器结构图传感器特点本品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对有害气体有良好的灵敏度,具有长寿命、低成本、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
传感器常用的通信协议
传感器常用的通信协议1.1 合同主体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 合同标的本合同旨在明确双方在传感器常用通信协议相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常用的传感器通信协议:1.11.1 蓝牙通信协议1.11.2 Wi-Fi 通信协议1.11.3 Zigbee 通信协议1.12 权利义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12.1 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关于传感器常用通信协议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1.12.2 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相应的费用。
1.12.3 应积极配合乙方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12.4 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费用。
1.12.5 有义务向甲方提供准确、完整的传感器常用通信协议的相关信息和技术资料。
1.12.6 应保证所提供的通信协议技术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承担相应的质量保证责任。
1.12.7 有义务对甲方在使用通信协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和处理。
1.13 违约责任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每逾期一天,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具体比例]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若逾期超过[具体天数]天,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支付已提供服务的费用以及相应的违约金。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或者所提供的通信协议技术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乙方应在[具体期限]内采取补救措施,若无法补救,应按照合同金额的[具体比例]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甲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传感器数据采集串行通信协议[V6]
传感器数据采集串行通信协议版本 V6.0本协议采用Modbus RTU 通讯规约,可方便地进行读取基本变量、系统状态和修改系统时间操作。
1.物理接口1).串行通信口RS-485。
2).信息传输方式为:异步,1 位起始位,8 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
3).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bps):96004).字节间隔<1mm,帧间隔>4ms。
5).当传送2字节数据时,高8位在前,低8位在后;传送CRC16 校验码时,也是高8位在前,低8位在后。
6).传输的数据采用二进制码。
7).在系统中的地址为:1~254 可设定,广播命令地址为0, 255保留。
8) .为了提高总线利用率,本协议规定,如果主机在发送完一帧非广播命令后,200ms 内没有收完从机的响应信息,则可认为从机响应超时。
2.软件协议:利用通讯命令,可以进行读取每个模块的类型、量程、单位、报警点设定状态以及实时数据和其它报警情况等系统参数。
协议采用16 BIT CRC 校验方式,协议规定:CRC 校验码是从Address 到Data 区最后1 byte 数据的所有数据所产生的CRC 校验码,串行传送时高8 位在前,低8 位在后。
3.功能码03,读取点和返回值:利用该通讯命令,可以进行读取点(“保持寄存器”) 或返回值(“输入寄存器” )。
保持和输入寄存器是16 位整型(2 字节),并且返回值高位在前。
协议规定一次能读取单或多个寄存器地址(n 个整型数值,2×n BYTE)。
功能码03 被用作读取点和返回值。
从机响应的命令格式是从机地址、功能码、字节数、数据区及CRC 码。
数据区的数据都是以二个字节为一个读取单位,且如果两字节表示一个整型时,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RC16 校验码高8 位在前,低8 位在后。
信息帧格式举例:从机地址为01,起始地址0002 的2 个寄存器地址。
此例中寄存器数据地址为:地址数据01 0804H02 1103H主机发送字节数举例从机地址 1 01 发送至从机功能码 1 03 读取寄存器起始地址 2 00 起始地址为 000201读取寄存器点数 2 00 读取2 个寄存器(共4 字节)02CRC 码 2 High 由主机计算得到的CRC16 码Low从机响应字节数举例从机地址 1 01 来自从机功能码 1 03 读取寄存器读取字节数 1 04 字节总数寄存器数据 4 08H 地址为01 内的内容04H 地址为01 内的内容11H 地址为02 内的内容03H 地址为02 内的内容CRC 码 2 High 由从机计算得到的CRC 码Low表1 功能码03 读取的数据及地址注:Alarm1<=Alarm2<=Alarm3<=Alarm4注意:1、上位机所发命令中“读取寄存器点数”是用一个整型(2 字节)数来通知从机,上位机要读取的寄存器数,在从机中每个寄存器由两个字节组成。
最新传感器通用规约及说明
传感器通用协议说明通讯报文格式:0x68 1个帧的开始的字符(68h) 1 byteLen1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Len2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 第2字节等于第3字节的值0x68 1个帧中第二个固定字符(68h) 1 byteAddr 传感器地址1byteCmd 命令类型, 1bytesData 实际数据域, len bytes<cs> 从addr到cs前1字节,累加和检验码, 1 bytes0x16 整个帧的结束控制字符(16h); 1 byte说明:len1和len2都表示data数据域长度,只是为了收数据错步时的一个判断,是重复的,数据格式没有特别说明都是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
一、设置传感器地址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1命令格式: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1Newaddr—仪表当前地址。
例如主机发送: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如果从机的地址是01,则回应:(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无应答命令表示把装置地址从01修改到04二、读取传感器地址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2命令格式: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Len = 0x00 ( 占一个字节);0xFF 可理解为广播地址。
( 占一个字节);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2格式: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Len = 1长度( 占一个字节);说明:此命令用于不知道数字传感器序列号和地址的前提下进行的。
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在这种情况下只允许接一只数字传感器,防止数据出错。
例如主机发送:68 00 00 68 FF 02 01 16如果主机地址是4,则回应:68 01 01 68 04 02 04FF(0A 16)三、设置传感器通讯参数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3命令格式:CMD = 0x03 ( 占一个字节);Len = 0x07 ( 占一个字节);Braud 通讯波特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通讯方式、通讯协议、网关接口、技术参数及应用领域
一、通讯方式
1、2.4GHZ通讯方式
调制方式:DSSS,0-QPSH; 频率:2.400~2.4835GHz ISM频段; 发射功率:≤20dBm(100mW); 接收灵敏度:-100dBm; 理想传输距离:1.5Km; 自组网、自路由; 支持ZigBee/6LoWPAN协议; 构建MESH网络或星型网络;
适用于跨区域、跨地区的远距离数据无线传输 玉溪烟厂、上海迪士尼等等企业应用了此网络。
二、通讯协议
1、 MQTT 、SOAP协议(webservice):物联网协议 2、MODBUS RTU:串口协议; 3、MODBUS TCP:以太网协议; 4、XL/6N-RF-UDP:信立协议,通过490MHz、2.4GHz无线方式主动上传数据,XL61、XL62系列产品及XL91支 持此协议; 5、XL/6N-G2-UDP:信立协议,通过GPRS方式主动上传数据,XL61和XL62系列产品及XL90支持此协议; 6、XL/9G-G2-UDP:信立协议,通过GPRS方式主动上传数据,XL91、XL68支持此协议; 7、XL/9G-E-WD:信立协议,写数据库,支持SQL Sever、MY SQL等数据库,XL90支持此协议; 8、XL/9G-E-RDS:信立协议,通过Redis存储方式发布数据,XL90支持此协议; 9、XL90支持此协议; 10、DL/T645-1997、DL/T-645-2007:XL90支持此协议; 11、IEC60870-5-104:XL90支持此协议; 12、能与支持FF,HART,CAN,DEVICENET等协议的智能设备交换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通讯方式、通讯协议、网 关接口、技术参数及应用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协议解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协议解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由大量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传输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在WSN中,数据传输协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节点之间如何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本文将对WSN中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需求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低能耗、可靠性和实时性。
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因此能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另外,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通常分布在广泛的区域内,节点之间的通信可能受到信号衰减、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传输可靠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同时,某些应用场景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例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1.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是一组协议的集合,用于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各种功能。
其中,数据传输协议位于协议栈的较高层,负责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常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包括TinyOS、Contiki等。
2. 中断驱动数据传输协议中断驱动数据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数据传输方式。
传感器节点在检测到感兴趣的事件发生时,通过中断信号通知其他节点,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
这种协议具有低能耗和实时性的特点,适用于对事件响应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火灾监测、地震预警等。
3. 基于路由的数据传输协议基于路由的数据传输协议是一种通过节点之间的多跳路由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
传感器节点将数据发送到邻居节点,然后通过多跳路由将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
这种协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适用于节点分布较广的场景,如农业环境监测、野外勘探等。
4. 基于数据聚集的数据传输协议基于数据聚集的数据传输协议是一种通过节点之间的数据聚集和压缩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
传感器节点将感测到的数据进行聚集和压缩,然后将聚集后的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
第5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协议-郑军详解
5.3.1拥塞避免机制 通过速率分配和传输控制等方法来避免在局部或全网范围内出现拥塞。
1.速率分配 对网络中各个节点的传输率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严格的限制来避免拥塞的 产生。要求网络中节点能够很好地协调与合作。 理想状况下,合理控制各个节点的传输速率能够有效地避免拥塞和丢包, 提高网络的吞吐量、传输可靠性和其他服务质量指标。但是,考虑到网络 的拓扑、数据准确性、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无线信道的共享特性等因素,很 难实现全网最优的分布式速率分配。 2.传输控制 节点根据网络参数(节点缓存状态、网络拓扑等)决定是否转发数据或 确定转发速率,以避免拥塞的发生。
能量有效性拥塞控制的开销尽量小以节省能耗同时避免因控制开销加剧拥塞的程度实时性能够及时地检测到网络的拥塞状况并且能够在网路发生用赛后短时间内缓解拥塞避免拥塞进一步加剧公平性保证所有需要发送的节点都有机会发送数据保证传输的公平性面向应用拥塞控制可以采用丢弃过时数据包或调整数据源汇报速率的方法实现这些方法的引入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感知任务的质量拥塞控制的设计应满足应用基本要求为前提拥塞控制可分为拥塞避免和拥塞消除两种机制531拥塞避免机制通过速率分配和传输控制等方法来避免在局部或全网范围内出现拥塞
5.4.2 冗余传输机制
发送节点多次发送同一数据包,只要接收节点收到至少一个数据包即可。 冗余传输也可采用多路径方式,发送节点将数据包发送到多条路径上进行传输 以提高传输可靠性。利用路径的空间不相关性来提高端到端数据传送的成功率。 冗余传输机制消耗的网络资源较多,并且存在传送成功率与复制数量之间 的折中关系。
5.2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设计 1.设计目标
能量效率、传输可靠性(数据,任务)、可扩展性、自适应性、服务质量、公平性
2.技术挑战
如何再满足可靠传输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能耗、减少使用的存储空间是 一个技术挑战 解决局部或全网拥塞控制和能量消耗不均 在不同的性能要求中实现最佳的平衡是一个技术难点
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分析
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分析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了智能化、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这个网络中,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给出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1. 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协议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协议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协议、传感器节点与网络管理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网络中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协议。
其中,较为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有以下几种:1.1 基于路由的传输协议基于路由的传输协议是传感器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协议。
它通过确定数据传输的路径,将数据从传感器节点传输到网络管理中心。
这种协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能够在传感器节点之间选择最佳的路径,并在路径发生变化时进行动态调整。
但是,由于路由选择的复杂性,会增加传输延迟。
1.2 基于概率投递的传输协议基于概率投递的传输协议是为了应对传感器网络中能量和带宽有限的情况而设计的。
该协议采用随机方式进行传输,通过设置不同的传输概率,选择性地将数据传输到邻近的传感器节点或网络管理中心。
这种协议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传输效率,但是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3 基于事件触发的传输协议基于事件触发的传输协议是根据传感器网络中的事件发生情况,选择性地将数据传输到网络管理中心。
只有当事件发生时,传感器节点才会触发数据传输,减少了网络中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量。
这种协议适用于事件密集和数据稀疏的场景,能够有效节省能耗和带宽。
2. 不同数据传输协议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2.1 基于路由的传输协议适用于大规模传感器网络,其中节点数量较多,网络比较复杂。
该协议能够通过动态路由选择,适应路由路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然而,由于路由选择的复杂性,会增加传输延迟,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能不适用。
2.2 基于概率投递的传输协议适用于能量和带宽有限的传感器网络。
通过随机传输的方式,可以节省能量消耗和提高传输效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要点二
基于协调的MAC协议
节点通过与其它节点协调,分配无线 信道的使用权,例如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
要点三
基于混合的MAC协议
结合了竞争和协调两种方式,例如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
用于农田管理、作物协议的重要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是WSN的核心技术之一, 对于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信协议需要满足低功耗、可扩展性、安全性、可 靠性等要求,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采用高效的通信协议可以提高网络的寿命、降低能 耗,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常见的MAC协议比较
01
02
03
04
05
CSMA/CA和CSMA/CD :这两种协议简单易实现 ,适用于小型网络。但它 们在大型网络中性能较差 ,因为它们不能很好地处 理节点之间的干扰和碰撞 。
TDMA:TDMA将时间划 分为多个时隙,每个节点 只能在特定的时隙内进行 数据传输。它适用于大型 网络,但实现较为复杂。
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 总结词:安全与隐私保护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重要 研究课题,旨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 详细描述: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和隐私泄露 风险,如恶意攻击、数据窃取、节点伪造等。因此,研究安 全与隐私保护机制至关重要。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加 密算法、访问控制、安全认证等方面。例如,基于公钥加密 算法的密钥分配机制,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基于 属性基密码的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属性授予相应权限; 基于联邦学习的安全认证机制,保护节点身份隐私和数据安 全。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发轻量级安全协议和 隐私保护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
物联网传感器设计中的通信协议设计
物联网传感器设计中的通信协议设计在物联网传感器设计中,通信协议的选择至关重要。
通信协议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通信协议时,需要考虑到通信的距离、功耗、数据传输速率、网络拓扑结构等因素,以确保设计出的物联网传感器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首先,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
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等。
Wi-Fi适用于对高带宽和较短距离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例如家庭、办公室等;蓝牙适用于低功耗、短距离的设备间通信;Zigbee适用于传感器节点数量较多、网络拓扑结构较复杂的应用场景;而LoRa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低功耗的环境。
其次,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功耗和数据传输速率。
不同的通信协议在功耗和数据传输速率方面有所差异,为了延长传感器的电池寿命,需要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的功耗主要取决于通信频率、传输距离和数据量,因此在设计物联网传感器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
此外,安全性也是选择通信协议时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物联网传感器设计中的通信协议必须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劫持或篡改。
因此,通信协议的安全性和加密机制也需要考虑在内,保障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
除此之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是通信协议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通信协议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通信中断或出现故障,将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通信协议选择时需要考虑其抗干扰能力、信号稳定性等因素。
总之,物联网传感器设计中的通信协议设计至关重要,必须慎重选择适合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的通信协议。
通过综合考虑通信的距离、功耗、数据传输速率、安全性、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通信协议,才能确保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物联网应用中,通信协议的设计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各种智能设备间的通信提供可靠保障。
MQTTSN协议解析物联网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与应用
MQTTSN协议解析物联网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与应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新兴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智能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基础架构之一,扮演着收集和传输各类环境数据的重要角色。
为了实现传感器网络的高效通信,各种通信协议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MQTTSN协议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与应用。
一、MQTTSN协议概述MQTTSN(MQ Telemetry Transport SN)是一种专为传感器网络设计的轻量级物联网通信协议。
它建立在MQTT协议(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的基础上,但相较于MQTT协议而言,MQTTSN 协议面向的是传感器网络的通信需求。
MQTTSN协议通过简化和优化MQTT协议,提供了更轻量、更高效的传输方式。
二、MQTTSN协议特点1. 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MQTTSN协议支持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拓扑、多跳拓扑等。
这使得传感器网络在不同场景下能够灵活部署,并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
2. 低带宽和低功耗:由于传感器网络通常以电池为能源,且网络节点数量庞大,因此降低网络的功耗和减少数据传输量成为了一项重要需求。
MQTTSN协议在传输效率上进行了优化,通过减少通信负载和维持心跳等方式,实现了低带宽和低功耗的特点。
3. 广域互连:MQTTSN协议不仅支持本地无线传输,还可以通过网关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连。
这使得传感器网络可以连接到更大范围的物联网环境中,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
4. 动态网络扩展:传感器网络的规模通常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支持网络节点的动态加入和离开是非常关键的。
MQTTSN协议允许节点动态加入和离开网络,使得网络具备了更好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
三、MQTTSN协议应用1. 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如气象、水质、土壤等。
单片机与传感器通讯协议书
单片机与传感器通讯协议书单片机与传感器通信协议的编写1. 引言传感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单片机处理的电信号。
单片机与传感器的通信协议则是确保传感器能够与单片机正确、稳定地交换信息的重要桥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单片机和传感器通信协议的编写方法。
2. 协议类型选择在编写单片机与传感器通信协议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协议类型。
常用的协议类型包括I2C、SPI、UART等。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特性、单片机的硬件支持以及通信速率等因素,以确保协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协议定义在确定协议类型后,我们需要定义协议的数据格式、通信流程和命令集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3.1 数据格式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通常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定义如下数据格式:- 控制字节:用于标识数据类型和传输方式等信息。
- 数据字节:用于传输传感器所感知到的物理量数据。
3.2 通信流程通信流程是指单片机与传感器之间数据交换的步骤和顺序。
一般情况下,通信流程包括初始化、发送指令、接收数据等步骤。
3.3 命令集命令集是指单片机与传感器之间用于控制和查询传感器的指令。
常见的命令包括读取传感器数据、设置传感器参数等。
4. 协议实现在定义好协议后,我们需要在单片机和传感器中实现该协议。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实现方式:4.1 单片机实现在单片机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来实现协议。
在驱动程序中,我们需要定义相应的函数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并根据协议进行数据的解析和处理。
4.2 传感器实现在传感器中,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固件或驱动程序来实现协议。
在该固件中,我们需要定义相应的函数来解析和处理从单片机接收到的指令,并将传感器数据封装成符合协议格式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
5. 协议测试在实现完协议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测试。
测试的过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通过细致的测试,我们可以验证协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MQTTSN协议详解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
MQTTSN协议详解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MQTTSN(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for Sensor Networks)是一种专为物联网传感器网络设计的通信协议。
该协议旨在解决物联网中大规模传感器设备的连接和通信问题。
本文将详细解析MQTTSN协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一、MQTTSN协议概述MQTTSN协议是建立在MQTT协议之上的一种传感器网络协议。
MQTT协议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已经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然而,MQTT协议在传感器网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连接限制和设备资源消耗。
MQTTSN协议应运而生,旨在对传感器网络进行优化和扩展。
二、MQTTSN协议特点1. 网络拓扑灵活:MQTTSN协议中,传感器节点可以通过网关进行连接,而网关则负责与MQTT服务器建立通信。
这种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使得MQTTSN协议适用于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部署。
2. 低能耗:传感器设备通常具有有限的电池寿命,因此低能耗是物联网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MQTTSN协议通过优化传输过程以及控制设备的休眠时间来降低能耗。
3. 小型化:传感器设备通常具有较低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因此MQTTSN协议的实现需要尽可能小型化。
该协议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消息格式,并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设备的有限资源。
4. QoS支持:MQTTSN协议支持多种服务质量(QoS)级别,包括最多一次、最少一次和准确一次。
三、MQTTSN协议使用方法1. 注册Topic:在使用MQTTSN协议之前,需要注册Topic,即定义传感器数据的主题。
这些主题将用于发布和订阅传感器数据。
2. 建立连接:传感器节点通过网关与MQTTSN网络建立连接。
连接过程中,节点需要提供网络参数和身份验证信息。
3. 发布和订阅:已连接的传感器节点可以发布(Publish)传感器数据,并订阅(Subscribe)其他传感器节点的数据。
线传感器网络常用的通信协议
线传感器网络常用的通信协议(上)通信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通信的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具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机制与上层应用分离,为传感器节点提供自组织的无线网络通信功能。
与传统无线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环境有诸多不同。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能量受限的网络,需要使用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以节省能源消耗,延长网络寿命。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可以采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也可以采用已经形成标准的通信协议,如ZigBee、蓝牙、Wi-Fi,这三种无线通信技术标准都是短距离的无线通信,它们在各方面性能之间有较大差异,ZigBee、蓝牙、Wi-Fi.之间的比较见表5-6。
蓝牙技术所能通信的距离非常短,限制了其应用范围;Wi-Fi协议栈所占内存很大、功耗高使其在很多场合不实用。
究竟选用什么通信标准,还需要根据系统需求来定。
由表5-6得知,ZigBee是比较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简单阐述自定义通信协议并对ZigBee协议栈进行分析。
1. 自定义通信协议自定义的通信协议可以采用分层设计,参考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在保持各层协议之间接口不变的情况下,各层协议可以独立进行开发,并尝试不同的算法。
早期提出的一个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另外还有能量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平台和任务管理平台,如图5-23所示。
如图524所示的网络协议栈对原始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定位和时间同步子层,并用倒L型描述这两个子层。
另外还增加了QoS管理及网络管理等功能。
2 ZigBee协议栈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推出支持ZigBee的无线收发芯片、ZigBee开发套件及ZigBee协议栈等,如Microchip的PICDEMZ Demo Kit及其ZigBee协议栈、飞思卡尔的MC13191/92开发者初级套件及其协议栈、Figure8的Z-Stack ZigBee 协议栈等,国内也涌现出了不少专门从事ZigBee开发的公司。
FDM气体探测器通讯协议
北京泰华恒越公司FDM气体探测器通讯协议一、用途:为规范本公司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制定本通讯协议,作为软件开发的基础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或缩减。
二、基本定义上位机:从下位机获取数据,实现在线监测、显示、报警等,并进行参数调整记录。
下位机:实现基本的测量、参数、报警等功能,并向上位机传送数据。
上位机:计算机,上位机下发数据称为下发。
下位机:气体探测器,下位机上传数据叫上传。
指令数据格式为:ASCII(阿斯科码)16进制发送给下位机。
三、接口标准:采用RS232/485,波特率9600bps,8位数据位,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
通讯方式上位机与下位机以数据包的形式,采用问答方式通讯。
下位机按照不同的设备地址进行区分。
首先由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命令数据包,然后被选中的下位机向上位机返回处理结果。
四、数据包格式数据包的起始符、结束符固定,数据包长度不定。
基本格式如下:1,2,403030303830303034303430380D表1,协议表格字节序号内容长度说明1起始符1个字符“@”40H2设备地址2个字符0-1274功能代码12个字符3038读数据3039写数据6功能码24个字符见表210数据区n个字符n+10校验码2个字符异或^n+12结束符1个字符0D起始符: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数据包的起始符为“@”(0x40)。
下位机向上位机发送数据包的起始符为“@”(0x40H)。
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校验码:将0x00~0xFF的单字节数据转换成二字节的ASCII字符。
例:0x6A转换成“6A”(0x36,0x41)。
数据区:将十进制浮点数转换成ASCII字符串。
例-12.3转换成“-12.3”(0x2D,0x31,0x32,0x2E,0x33)。
如果是字符型数据,则将每个字符的ASCII码转换成二字节的ASCII字符。
校验码:将数据包中第二个字符开始,到数据区最后一个字符的所有字符的ASCII码按字节求异或,丢弃进位,并将结果转换成二字节的ASCII字符。
香农空中设备IHM系列航空接近传感器数据手册说明书
Aerospace Proximity SensorsIHM SeriesDESCRIPTIONHoneywell has over 30 years’ experience designing and deliver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 proximity sensors that are currently used in a variety of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aircraft. Honeywell’s patented IHM Series Aerospace Proximity Sensors are configurable, non-contact devices designed to sense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target in harsh-duty aircraftapplications. The IHM Series provides on/off output, and can be configured with an optional health monitoring output to the host system. The technology Honeywell uses in the IHM Series is considered an improvement on traditional ECKO (Eddy Current Killed Oscillator) topology that previously had been the standard in aerospace applications. The IHM Series helps to reduce downtime and maintenance costs due to a unique circuit that can detect any internal failures and display a fault output instead of a false positive or false negative.VALUE TO CUSTOMERS• Enhanced vibration and EMI specifications help to increase revenue (flight hours) and reduce cost to serve (system maintenance)• Hermetic sealing helps increase revenue (flight hours), reduce cost to serve (maintenance), & reduce cost of goods (spares)• Platform approach helps to increase revenue (speed to market) and reduce cost to serve (lower engineering investment)• Health monitoring helps to increase revenue (flight hours),reduce cost to serve (maintenance), and reduce cost of goods (spares)• Supplier stability helps to reduce cost to serve (troubleshoot with original supplier)• Current install base helps to reduce cost to serve (proven performance and MTBF)FEATURES• Industry-leading indirect lightning and dielectric ruggedness: Meets the increased requirements of today’s composite aircraft and most challeng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landing gear, thrust reversers, and flight controls• Superior vibration ruggedness: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extremely high vibration applications• Environmentally rugged: Fully hermetic packages provide long-term reliability in very harsh environments by eliminating the potential for contamination of the sensor from theapplication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Honeywell has developed an innovative method to hermetically seal wire-lead (pigtail) configurations• Integral Health Monitoring Capability: Optional third output state to indicate the health of the sensor (whether it is healthy or failed). Reduces maintenance time, reduces delayed flights, and lowers overall maintenance cost across the life of the aircraft• Non-contact design: Utilizes non-contact technology to sense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target regardless of the dirty, harsh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placed, eliminating mechanical failure mechanisms, reducing wear, minimizing downtime, increasing durability, and increasing reliabilityPOTENTIAL APPLICATIONS• Cargo loading latch detection (palet locked)• Doors (open/closed position, locked status)• Evacuation slide door-lock mechanism • Flight controls (flap/slat, spoilers)• Landing gear (uplock, downlock, & Weight On Wheels (WOW))• Thrust reverser actuation system (TRAS) (stowed or deployed status)DIFFERENTIATION• Diagnostic capability: Integral Health Monitoring: sinks 9 mA ±1 mA or <1 mA on fault detection• Fire detection/integrity: Explosion proof RTCA/DO-160G Section 9, Cat E&H• Operational shock: RTCA/DO-160G Section 7, Cat B • Crash safety: RTCA/DO-160G Section 7, Cat B• Radio frequency emission: RTCA/DO-160G Section 21, Cat M • Lightning induced transient susceptibility: RTCA/DO-160G Section 22, Cat B3K3L3PORTFOLIOHoneywell’s IHM Series i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line of aerospace sensors, switches, and value-added solutions. To view Honeywell’s complete product offering, click here .Sensing and Productivity Solutions32318768Issue 1NOTICE: This is a Sneak Peek of a new product that is scheduled to be introduced to general sales in Q1 2017. This document contains preliminary specifications that are subject to change.Toobtainaproductsample,pleasecontactJamesNorman,***************************,+1 612-212-3266.2 Figure 1. Product NomenclatureIPSeries IHM SeriesOne-Piece (Active) Proximity SensorCTFormFactorARange Ga/Gdmm [in]NHardware ReservedATerminationNPigtailLength3AElectricalOutput TypeSensing and Productivity Solutions 34 Figure 2. Slide-by Curves-5-4-3-2-101234Z -H e a d o n d i st a n c e (m m )X-Slide by distance (mm)43.532.521.510.50Typical Actuation Curve Guaranteed Actuation CurveGuaranteed De-Actuation CurveTypical De-Actuation Curve Proximity Sensor Actuation and De-Actuation CurvesFigure 3. Keep Out Zone Map40,64 mm [1.6 in]PRODUCT DIMENSIONSFigure 4. IHM Series: Cylindrical, Flanged Housing with EN2997Y10803MN Connector mm [in]To measuringFigure 5. IHM Series: Cylindrical, Flanged Housing with M83723/90Y1005N Connector mm [in]To measuringSensing and Productivity Solutions 5Figure 6. IHM Series: Cylindrical Housing with D38999/25YA98PN Connector mm [in]To measuringTo measuring6 Figure 8. IHM Series: Right Angle, Flanged Housing with D38999/25YA98PN Connector mm [in]To measuringFigure 9. IHM Series: Right Angle with EN2997Y10803MN Connector mm [in]To measuringSensing and Productivity Solutions 7Figure 10. IHM Series: Right Angle, Flanged Housing with Pigtail Connection mm [in]To measuring8 Figure 11. IHM Series: Right Angle with M83723/90Y1005N Connector mm [in]To measuringSensing and Productivity Solutions 932318768-1-EN IL50 GLO TBD© 20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nconel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Inco Alloys International, Inc.m WARNINGPERSONAL INJURYDO NOT USE these products as safety or emergency stop devices or in any other application where failure of the product could result in personal injury.Failure to comply with these instructions could result in death or serious injury.m WARNINGMISUSE OF DOCUMENTATION•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product shee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 not use this document as a product installation guide.•Complete install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information is provided in the instructions supplied with each product.Failure to comply with these instructions could result in death or serious injury.Find out moreHoneywell serves its customers through a worldwide network of sales offices, representatives and distributors. For application assistance, current specifica-tions, pricing or name of the nearest Authorized Distributor, contact your local sales office. To learn more about Honeywell’s sensing and control products, call +1-815-235-6847 or 1-800-537-6945,visit , or e-mail inquiries to *********************ADDITIONAL MATERIALSThe following associated literature is available on the Honeywell web site at :• Product installation instructions • Aerospace range guide • Application noteNOTICEEVALUATION PRODUCTSTHESE PRODUCTS ARE PROTOTYPE PRE-PRODUCTION ITEMS THAT HAVE YET TO COMPLETE ALL PHASES OR PRODUCT RELEASE TESTINGS AND ARE FOR CUSTOMER EVALUATION ONLY.THESE ITEMS ARE SOLD “AS IS” WITHOUT WARRANTY EXPRESSED OR IMPLIED, INCLUDING THAT OF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IN NO EVENT WILL HONEYWELL BE LIABLE FOR ANY CONSEQUENTIAL, SPECIAL, OR DIRECT DAMAGES.P r e l i m i n a r yThis publication does not constitute a contract between Honeywell and its customers. The contents may be changed at any time without notice. It is the custom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saf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products. Detailed mounting drawings of all products illustrated are available upon request.Honeywell Sensing and Productivity Solutions 9680 Old Bailes Road Fort Mill, SC 29707 。
空感传感器通讯协议说明
空感传感器通讯协议一、概述空感传感器是一个包括温度、湿度、PM2.5、C02、VOC等多种空气传感器组成的集成设备。
空感传感器的通信协议采用标准MODBUS-RTU协议,本协议规定了网关与空感传感器之间在应用层的通信协议。
二、物理接口标准异步串行RS485通讯口。
数据传输缺省速率为:9600bps。
数据传输格式:N,8,1。
说明:网关读写空感传感器的时间间隔不小于500ms,推荐值1s。
三、MODBUS RTU通信协议详述3.1 命令报文格式(1)主机发送命令(2)空感传感器返回信息说明:每一个数据用两个字节整数表示,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RC16 位校验,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3.2 空感传感器报文信息(1)04H功能码:空感传感器说明:每一个数据用两个字节整数表示,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带符号整数范围-32768~32767,上传数据需除以十,负数用补码表示。
如温度上传16进制0xFF9C,高位为1,表示负数,表示-10.0℃。
如温度上传16进制0x00FA,对应十进制250,表示25.0℃。
如湿度上传16进制0x0258,对应十进制600,表示60.0%。
四.调试案例4.1 空感传感器的地址为1,读所有数据为:4.1.1 下发命令:01 04 0000 0005 71CB (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5个模拟量)空感传感器器返回命令如下:01 04 04,温度H,温度L,湿度H,湿度L,PM2.5H,PM2.5L,CO2H,CO2L,VOCH,VOCL,CRCL,CRCH。
4.1.2 只读温度数据时:上位机发送: 01 04 0000 0001 600A(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1个模拟量)下位机返回: 01 04 02,温度H,温度L,CRCL,CRCH。
4.1.3 只读湿度数据时:上位机发送: 01 04 0001 0001 31CA(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1H开始的1个模拟量)下位机返回: 01 04 02,湿度H,湿度L,CRCL,CRCH。
传感器通用规约及说明书
传感器通用协议说明通讯报文格式:0x68 1个帧的开始的字符(68h) 1 byteLen1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Len2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 第2字节等于第3字节的值0x68 1个帧中第二个固定字符(68h) 1 byteAddr 传感器地址1byteCmd 命令类型, 1bytesData 实际数据域, len bytes<cs> 从addr到cs前1字节,累加和检验码, 1 bytes0x16 整个帧的结束控制字符(16h); 1 byte说明:len1和len2都表示data数据域长度,只是为了收数据错步时的一个判断,是重复的,数据格式没有特别说明都是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
一、设置传感器地址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1命令格式: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1Newaddr—仪表当前地址。
例如主机发送: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如果从机的地址是01,则回应:(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无应答命令表示把装置地址从01修改到04二、读取传感器地址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2命令格式: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Len = 0x00 ( 占一个字节);0xFF 可理解为广播地址。
( 占一个字节);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2格式: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Len = 1长度( 占一个字节);说明:此命令用于不知道数字传感器序列号和地址的前提下进行的。
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在这种情况下只允许接一只数字传感器,防止数据出错。
例如主机发送:68 00 00 68 FF 02 01 16如果主机地址是4,则回应:68 01 01 68 04 02 04FF(0A 16)三、设置传感器通讯参数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3命令格式:传感器原命令响应主机:CMD = 0x03 ( 占一个字节);Len = 0x07 ( 占一个字节);Braud 通讯波特率。
空气质量传感器有哪些通讯方式
空气质量传感器有哪些通讯方式
空气质量传感器常用的通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蓝牙通信:蓝牙通信作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医疗等领域。
空气质量传感器通常采用蓝牙低功耗协议进行通信,它有着低功耗、加密传输、可靠性高等特点。
WiFi通信:WiFi通信具有通信速度快、传输远距离等优点,但是它需要连接至路由器,因此受到设备布局的限制。
对于需要长时间在线、数据传输量大的应用场景,WiFi通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Zigbee通信: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空气与传感器之间的通信中,它通过Zigbee网关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管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SS-668D智能烟雾传感器通讯协议
SS-668D智能烟雾传感器通讯协议
(MODBUS-RTU) V1.0
概要
SS-668D智能烟雾传感器遵循MODBUS-RTU规约,MODBUS协议采用主/从通讯方式,主机发送请求,从机收到属于从机的正确数据后响应主机请求。
在协议中主机为上位机,SS-668D烟雾传感器为从机。
波特率默认为9600.默认地址为1
协议格式
通信采用Modbus通信协议功能代码:
03H,04H——读输入寄存器
06H——写单个寄存器
RTU命令格式及示例:
03H或04H 命令
——读输入寄存器
注:从地址为
返回数据
注:从地址为
06H命令
——写单个寄存器
下传命令:
注:向1006H的寄存器中写入0001H数据(阴影部分)。
返回数据:
SS-668D烟雾传感器寄存器定义:设置(读取)数据参数寄存器定义
注:RO代表只读, WO代表只写,RW代表可读可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感传感器通讯协议
一、概述
空感传感器是一个包括温度、湿度、PM2.5、C02、VOC等多种空气传感器组成的集成设备。
空感传感器的通信协议采用标准MODBUS-RTU协议,本协议规定了网关与空感传感器之间在应用层的通信协议。
二、物理接口
标准异步串行RS485通讯口。
数据传输缺省速率为:9600bps。
数据传输格式:N,8,1。
说明:网关读写空感传感器的时间间隔不小于500ms,推荐值1s。
三、MODBUS RTU通信协议详述
3.1 命令报文格式
(1)主机发送命令
(2)空感传感器返回信息
说明:
每一个数据用两个字节整数表示,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RC16 位校验,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3.2 空感传感器报文信息
(1)04H功能码:空感传感器
说明:
每一个数据用两个字节整数表示,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带符号整数范围-32768~32767,上传数据需除以十,负数用补码表示。
如温度上传16进制0xFF9C,高位为1,表示负数,表示-10.0℃。
如温度上传16进制0x00FA,对应十进制250,表示25.0℃。
如湿度上传16进制0x0258,对应十进制600,表示60.0%。
四.调试案例
4.1 空感传感器的地址为1,读所有数据为:
4.1.1 下发命令:
01 04 0000 0005 71CB (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5个模拟量)
空感传感器器返回命令如下:
01 04 04,温度H,温度L,湿度H,湿度L,PM2.5H,PM2.5L,CO2H,CO2L,VOCH,VOCL,CRCL,CRCH。
4.1.2 只读温度数据时:
上位机发送: 01 04 0000 0001 600A(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1个模拟量)
下位机返回: 01 04 02,温度H,温度L,CRCL,CRCH。
4.1.3 只读湿度数据时:
上位机发送: 01 04 0001 0001 31CA(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1H开始的1个模拟量)
下位机返回: 01 04 02,湿度H,湿度L,CRCL,CRCH。
4.2 地址为2时:
上位机发送: 02 04 0000 0002 71F8(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2个模拟量)
下位机返回: 02 04 04,温度H,温度L,湿度H,湿度L,CRCL,C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