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防雷与接地课程设计
防雷与接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防雷与接地基本知识,掌握防雷与接地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雷电的形成、雷电危害及预防措施,理解接地原理,掌握防雷设备的使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分析判断环境中的雷电风险,学会正确使用防雷设备,具备基本的防雷与接地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雷电的形成与危害:介绍雷电的产生原理、雷电对人类和建筑物的危害。
2.接地原理:讲解接地的概念、接地的方式、接地电阻的计算。
3.防雷设备:介绍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防雷设备的作用和安装方法。
4.防雷与接地措施:讲解建筑物的防雷等级、防雷设计与施工要求、接地线的敷设。
5.防雷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防雷失败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并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雷电的形成、接地原理、防雷设备等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讨论防雷与接地措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避免雷电灾害。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防雷失败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并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防雷与接地设备的安装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防雷与接地》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防雷与接地技术资料、案例分析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flash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雷电现象和防雷设备。
4.实验设备:准备避雷针、避雷带、接地线等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防雷与接地设备的安装方法。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的设计
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的设计1 计算年雷击次数、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在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的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计算建筑物的年雷击次数,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通过对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情况、建筑物高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以确定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措施。
2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在设计中,需要确定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
根据电子设备的重要性和所处环境的雷电等级,可以确定电子信息系统所需的防雷措施和设备配置。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可以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器等。
3 防直接雷击、防侧击、防雷击电磁脉冲等的措施为了防止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侧击和雷击电磁脉冲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可以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闪电防护装置,通过合理设置避雷针、导线网和导线等,将雷电击中的能量导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和电子设备。
4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设置为了有效地引导雷电击中的能量,需要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接闪器和引下线。
接闪器能够吸引雷电,并通过引下线将雷电击中的能量引导到接地装置上。
接地装置的设置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连接和正常运行。
5 接地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接地方式,如电气接地、物理接地和化学接地等。
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不同的场所和要求,需要满足相应的接地电阻要求。
6 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及做法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各个区域的等电位,需要设置等电位联结装置,并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接地和联结。
通过铜排等导体进行等电位连接,可以在建筑物内部形成一个低电阻路径,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7 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接地措施。
例如,在容易积聚静电的地方,可采用静电接地的措施,如设置静电接地装置。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设备和环境,如爆炸危险区域或高压设备,需要采用特殊的接地措施,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雷及接地装置工程设计分解.pptx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3 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
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 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 国际港口客运站。
4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 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第9页/共28页
•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 1) 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 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架空 线转换为电缆,电缆长度不宜小于15m并应在 转换处装设避雷器。
• 2) 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 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 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进出线时,可仅 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避雷器。
• (2)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 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 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第21页/共28页
第22页/共28页
3.接地装置
民用建筑宜优先利用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 地装置,当不具备条件时,应采用圆钢、钢管、角钢或扁 钢等金属体做人工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 1)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 或圆钢; 2)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100mm2,其厚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 mm。
• 3) 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 第10页/共28页
•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应采取下列防侧击措施: • 1) 建筑物内钢构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金属管道等的连接措施。 • 2) 应将60m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或通
防雷保护和接地设计
防雷保护和接地设计7.1 直击雷保护7.1.1 保护对象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母线廊道。
7.1.2保护措施①110KV配电装置装设避雷针或装设独立避雷针;②主变压器装设独立避雷针;③屋外组合导线装设独立避雷针。
7.1.3 避雷针装设应注意的问题应妥善采用独立避雷针和构架避雷针,其联合保护范围应覆盖全所保护对象。
—76规定:独立避雷针(线)宜设独根据《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技术规程》SDJ7立的接地装置,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
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一般将避雷针装在其构架或房顶上;6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允许将避雷针装在其构架或房顶上;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构架或房顶上不宜装设避雷针。
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在主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不应装设避雷针、避雷线。
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可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出线门型架上;35KV配电装置可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出线门型架上,但应集中接地装置。
我国规程规定:(1)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一般将避雷针在构架上。
但是在土壤电阻率ρ﹥Ω•1000m的地区,仍宜装设独立避雷针,以免发生反击;(2)35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应采用独立避雷针来保护;(3)10KV的配电装置,在ρ﹥Ω•500m的地区宜采用独立避雷针,在ρ﹤500m的地区容许采用构架避雷针。
Ω•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设计内容主要是选择避雷针的指数、高度、装设位置、验算它们的保护范围、应有的接地电阻、防雷接地装置的设计等。
7.2 雷电侵入波保护7.2.1 保护措施避雷器结合进线段保护。
装设阀式避雷器是变电站对雷电过电压波进行防护的主要措施,它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限制过电压波的幅值.但是为了使阀式避雷器不至与负荷过重(流过的冲击电流过大)和有效的发挥其保护功能,还需要有”进线段保护”与之配合,这是现代变电站防雷接线的基本思路。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设计.pdf
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
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TN-S系统
TT系统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基本概念 综合防雷的措施
¾雷击来源的途径 ¾综合防雷的措施 ¾基站防雷接地示意图
直击雷防护 地网 等电位连接 线缆防雷保护 过电压保护
基站雷击来源示意图
9第四条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资质等级分 为丙、乙、甲三级。
9第八条 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 件:
9第九条 申请丙、乙级资质的单位,应当向所在的地、市、州、盟气 象主管机构提出正式申请。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应当向所在的省、自 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正式提出申请。
办法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
9第十四条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应的资质等级从事防雷
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禁止无证或者超出资质等级承担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
施工。
9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
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
9第十二条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9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并实行分级管理。甲级
资质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认定;乙级和丙级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
管机构认定。
9第十三条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
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具体
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具备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擅自从事防雷检测、
防雷和接地设计
防雷和接地设计1.1 引言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承受的过电压,有来自外部的雷电过电压和由于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电磁能产生振荡,积聚而引起的内部过电压两种类型。
按其产生原因,它们又可分为以下几类:雷电过电压分为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和侵入雷电波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包括工频过电压(长线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故障以及甩负荷)、谐振过电压以及操作过电压(操作电容负荷过电压、操作电感负荷过电压、解裂过电压和间歇电弧过电压)。
1.2 防雷设计1.2.1变电站的直击雷保护为了避免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及其他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需要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线,使被保护物体处于避雷针或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还要求雷击避雷针或避雷线时,不应对被保护物发生反击。
(一)变电站应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的设施1.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和母线廊道;2.油处理室、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及其架空管道、装设油台、大型变压器修理间、易燃材料仓库等建筑物;3.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高压屋内配电装置室。
(二)直击雷保护的措施1.对主厂房需装设的直击雷保护,或为了保护其他设备而在主厂房上装设的避雷针,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分流:用扁钢将所有避雷针水平连接起来,并与主厂房内钢筋焊接成一体。
在适当地方接引下线,一般应每隔10~20m引一根。
引下线数目尽可能多些;(2)防止反击:设备的接地点尽量远离避雷针接地引下线的入地点,避雷针接地引下线尽量远离电气设备;(3)装设集中接地装置:上述接地应与总接地网连接,并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其工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2.主控制室及屋内配电装置直击雷的保护措施:(1)若有金属屋顶或屋顶上有金属结构时,将金属部分接地;(2)屋顶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将其钢筋焊接成网接地。
综上,对变电所必须进行防雷保护的对象和措施,可见下表:本设计中采用220KV、110KV配电装置构架上装设避雷针,10KV屋内配电装置上装设独立避雷针进行直接保护,钢筋混泥土结构焊接成网并接地,为了防止反击,主变构架上不设置避雷针。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防雷接地规范第一章总则为了防止或减少建筑物被雷击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本规范制定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防雷指施,要求根据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但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制造、使用或贮存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以及具有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和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包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以及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针对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a且小于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需要进行防雷措施。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也需要采取防雷措施。
五、根据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结合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确定需要在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中进行防雷。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 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 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御等。 第三条 防雷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正文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 象法》的有关规定,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未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地方性法规 或者地方政府规章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 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具备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和资格, 擅自从事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 (二)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单位审核同 意,擅自施工的;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委托的 单位验收或者未取得合格证书,擅自投入使用的; (四)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五)安装和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防雷装置的; (六)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七)对重大雷电灾害事故隐瞒不报的。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办规定,导致雷击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以及国家 财产重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防雷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由所在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设计方案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设计方案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设计方案是在建筑物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合理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一、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1. 雷电特性评估: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情况,评估雷电频率、雷暴天数和雷击强度等雷电特性。
这些数据可以从相关部门或气象局获取。
2. 雷电保护等级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确定雷电保护等级。
常用的雷电保护等级有四级,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重要程度。
3. 雷电保护装置选择:根据雷电保护等级和建筑物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雷电保护装置。
常见的雷电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
4. 避雷地线设计:设计合适的避雷地线系统,将雷电流迅速引入地下,确保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 雷电保护接地设计:设计良好的接地网络,确保雷电流有效地通过接地系统分散到大地中。
二、建筑物接地系统设计1. 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选择适合的接地系统类型。
常见的接地系统类型有单点接地系统、网状接地系统和混合接地系统等。
2. 接地电阻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计算接地电阻的要求。
接地电阻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 接地电极设计:根据接地电阻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接地电极。
接地电极应满足足够的导电材料和面积,以达到低接地电阻的目标。
4. 连接与布线:确保接地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良好,减少接地电阻。
合理的布线可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三、施工与维护1. 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接地系统的安装质量。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接地设备,避免损坏。
2. 检测与测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接地系统的质量检测和测试。
包括接地电阻的测试、接地电极的检查等。
3. 维护管理: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包括接地电极的清洁、连接件的检查等。
防雷与接地设计
1、防雷设计 本工程防直击雷的措施主要对塔吊: 由于本工程施工现场最高的设备为塔吊,且现场均在塔 吊的保护范围内,故本工程的其他设施无须另设避雷针。 施工中不准超载使用; 严禁利用脚手架穿滑轮做垂直运
输; 悬挑式脚手架的作业层外侧,应按临边防护的规定设置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以及密目式安全网,防止人和物坠落。
塔吊防雷接地体采用长2.5m,50mm×50mm镀锌角 钢打入地下并距地0.5m,接地体用25mm×4mm镀锌 扁钢与塔吊钢体至少保持两处连接;引下线利用塔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7 防雷与接地设计7.1雷电防护7.1.1建筑物应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超过250m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100m,且不高于25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20m,且不高于10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l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7.1.2建筑物应根据雷电防护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7.1.3当采用接闪网和接闪带保护时,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接闪网格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5m×5m或6m×4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7.1.4当采用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滚球法保护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0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45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60m。
7.1.5引下线应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且应沿建筑物外轮廓均匀设置。
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或钢筋柱可利用时,应专设引下线。
最新防雷接地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
精品文档防雷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 E0 J, U# ~f; z* B- l! p:( B Z8 o8 ]( E8 x v! [! o* S/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 [, X9 q( I9 S8 a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井应有合格证件。
0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 `; x0 {+ k6 I2 B( h s0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8 v/ ]; i/ L5 j |第2.1.l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
均应接地或与PEN线相接:# I- J, ]0 T% ]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1 P% f$ C$ ^& ^9 z: j1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 C! w: A) s- D: f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5 {9 f2 H. [( X* F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 \' t$ l& n0 Q$ c4 b2 }& O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
防雷和接地装置课件
三、贯通地线
1、电气化区段、繁忙干线、铁路枢纽、编组场、强雷 区和埋设地线困难地区及微电子设备集中的区段,应设 置贯通地线,贯通地线任一点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2、贯通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铜当量35mm2、耐腐 蚀并符合环保要求 3、贯通地线在信号机房建筑物一侧每隔2-3m用50m㎡ 裸铜线与环形接地装置连接,两端各连接两次。 4.设置贯通地线的区段,铁路沿线及站内的各种室外信 号设备的各种地线均应就近与贯通地线连接
逻辑地线。上述地线均由共用接地系统的地网引出。 室内信号设备的接地装置应构成网状(地网)。 接地导线上严禁设置开关、熔断器或断路器。
二、地网
地网由各接地体、建筑物四周的环形接地装置、基础钢 筋构成的接地体相互连接构成。 接地体应设置永久性明显标志。 新建建筑物混凝土基础的钢筋必须焊接成基础接地网 环形接地装置一般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 应 环绕建筑物外墙闭合成环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 难以达到要求时, 可采取深埋 接地体、设置外延接地体、换土、在接地体周围添加经环 保部门认可的降阻剂或其他新技术、新材料等措施
二、信号设备的防雷
➢ 纵、横向防雷: ➢ 纵向防雷是指信号线、通信线或电源线
等与大地间的防护:
➢
➢ 横向防雷是指信号线、通信线或电源线 等线间的防护:
横向、纵向防护原理图
纵横向防护原理图
二、信号设备的防雷
(2)信号设备雷电防护的原则 ①防雷装置和被防护设备的绝缘应
匹配, 将雷电感应过电压限制到被保护 设备的冲击耐压水平以下。
1.金属陶瓷放电管(一种充气管,安装在线路与大地之间) (1)金属陶瓷二极放电管 (2)金属陶瓷三极放电管
(3)放电管的主要电器参数 ①直流点火电压:在放电管电极间施加缓慢上升(即一
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10、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10.1防雷保护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中心环节,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必须是十分可靠的。
变电所遭受雷击可能来自两个方面:雷电直击变电所;雷击线路、沿线中路向变电所入侵的雷电波。
1、变电所直击雷保护的基本原则:(1)所有被保护设备(电气设备、易燃易爆装置等)均应处于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之内,以免遭受直击雷击。
(2)当雷击避雷针后,它们对地电位可能升高,它们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够就有可能在避雷针受雷击后,从避雷针到被保护设备之间发生放电,这种情况叫逆闪络或反击。
此时,仍能将高电位加至被保护设备,造成事故。
变电所的设备与建筑物的高度是它确定的,合理选择避雷针的位置、避雷针的高度,便可满足上述两个原则。
2、为防止侵入变电所的行波损坏电气设备,应从两方面采取措施: (1)使用阀型避雷器。
(2)在距变电所适当距离内装设可靠的进线保护。
在制定变电所的过电压保护方案时,必须严格执行《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的设计技术规程》,并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地质、气象条件,以及电网结构形式和运行方式等,结合运行经验,进行全面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符合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10.1.1变电所直击雷保护根据设计任务书和《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配置直击雷保护如下: 根据变电所总平面布置图,变电所总长184.5m ,宽为79 m ,进、出线门形架高12 m ,要求确定避雷针的布置、数量、高度,现设计计算如下:四支等高为h 的避雷针布置,如图10-1所示。
安装1~4号避雷针,两支避雷针之间的距离为:m D D 753412==,m D D 5.1801423==,m D D 5.1952413==。
1、按保护全部面积的条件计算,)(7x h h h P D -=,确定相应的a h 和h ,设h P =0.8。
m P D h h a 9.3480.075.1957=⨯==m h h h x a 9.46129.34=+=+=选四支高为50m 的等高避雷针。
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验收规范防雷接地施工规范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过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
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03
第3章 电气安全防雷施工
与检测
电气安全防雷施工与检测
电气安全防雷施工需要严格执行工艺和安全规 范,确保质量。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工艺、材料 选用、安全防护,避免隐患。检测时需要使用 常用的方法和设备,确保系统性能符合要求。
电气安全防雷措施
绝缘检测 确保设备绝缘状况良好
加强接地 提高设备的接地效果
安装避雷设备 如避雷针和避雷器
定期检测 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电气安全防雷实践案例
项目名称
xxx工厂安全防雷升级 xxx电站雷电保护改造 xxx公司办公楼防雷工 程
实施过程
方案设计与审核 材料采购与施工 设备测试与验收
效果评估
雷电测试数据 设备损坏统计 安全事故减少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处理流程 明确各项流程及步骤
设备应急措施 具体应急设备的操作细节
人员职责 指定人员的应急任务
系统运维案例分享
长期运维案例
设备故障处理经验 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常见问题分析
电气安全隐患排查 应急响应措施
解决方法探讨
故障排查与处理 系统运行优化建议
●05
第5章 电气安全防雷技术
前沿
新型避雷器介绍
雷电频率
根据雷电的频率选择合 适的避雷设备
设备类型
根据设备的类型和需求 选择合适的避雷设备
环境条件
考虑环境条件对避雷设 备性能的影响
性能优越
尽可能选择性能优越的 避雷设备产品
《防雷与接地》课件
02 接地系统基础
接地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接地系统的定义
接地系统是将电气装置与大地连 接,通过大地作为电流回路的接 地方式。
接地系统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接地系统 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 雷接地等。
实例总结
通过该实例分析,可以了解到防雷系统检测 与验收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在实际应 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 法和标准,严格按照验收流程进行操作,以 确保防雷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6 防雷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防雷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合理选择防雷装置和布设方式,如接闪器、引下线、接 地装置等。
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
通信设备接地系统
02
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通信设备在遭受雷击时能够迅速泄
放电流,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信号传输质量。
雷电监测与预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03
利用雷电监测网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布预
警信息,指导通信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雷电灾害。
THANKS
雷电监测与预警
利用雷电监测网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布预警信 息,指导电力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雷电灾害。
电力设备接地系统
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确保电力设备在遭受雷击时能够迅速泄放电 流,避免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防雷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通信设施防雷保护
01
对通信设施的建筑物、天线、电缆等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如
避雷器的原理与选择
接地防雷系统设计(教学课件PPT)
2.3.2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地防雷系统设计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雷电及过电压防护
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一套基本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控 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构成。
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分为两大类:独立发电型和并网发电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直击雷防护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外部防雷系统的作用是提供直击雷电流泄放通道, 使雷电不会直接击中太阳能电池板。外部防雷系统包括三部分:接闪器、引 下线和接地地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必须有相对完善的外部防雷措施,以保证 裸露在室外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被直接雷击损坏。
2.3.2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地防雷系统设计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浪涌过电压保护(交流电)
2.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防雷
2.3.2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地防雷系统设计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浪涌过电压保护(交流电)
2.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防雷
对于有外部防雷装置建筑物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考虑到整个系统可能遭受直 击雷的缘故,所以必须首先保证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对于太阳能 发电和用电设备的防雷保护做如下处理: ⑴ 在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之间加装第一级防雷器A,型号根据现场逆变器 最大空载电压选择; ⑵ 在逆变器与配电柜之间以及配电柜与负载设备之间加装第二级防雷器B, 型号根据配电柜以及供电设备的工作电压选择; ⑶ 所有的防雷器必须良好的接地。
2.3.1 雷电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雷电三大灾害的保护方法
(1)、接闪与接地:大楼通过建筑物主钢筋,上端与接闪器,下端与地网连 接,中间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均压带连接,对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 实施均压等电位连接,具有特殊要求的各种不同地线进行等电位处理。这 样就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式接地系统。它是消除地电位反击有效的措 施。 (2)、均压连接与屏蔽:安装均压环,同时通信电缆线槽及地线线槽需用 金属屏蔽线槽,且做等电位连接。其布放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立柱或横梁, 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设计应尽可能与建筑物立柱或横梁交 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二、防雷措施 1、按建筑物整体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对第三类防雷等级的建筑物设置防直击雷、
第十一章 防雷与接地设计
第一节 建筑防雷 一、防雷等级的确定 1、按建筑物整体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性质 气象资料---年平均雷暴日 d/a 根据建筑面积、高度、气象资料计算年预计
雷击次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N=k*Ng*AC
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
建筑物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3、组合型电涌保护器:由电压开关型组件 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
因其同时兼有电压开关型和限压型两 种特性,但没有电压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 元件的单独特性好,并且这种元件价格较 贵,在一般情况下或有几级SPD情况下尽 量不用混合型SPD,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或 用一级SPD隋况下才可以考虑用混合型 SPD.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4、模块和箱式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或防 雷器)的正确选择。 特点:模块和箱式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或 防雷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体积大小和防护 的级别,箱式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或防雷 器)外壳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有较高的防护 等级,防火、防爆能力强。模块式电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或防雷器)安装体积小,多用于 建筑内低压末端配电箱等安装尺寸较小的区域, 不应安装在无人值守的机站和易燃易爆的场所。
TN-C-S系统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三、低压配电网的保护接地体系
TT系统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三节 等电位连接
一、分类 (1)总等电位连接 简称MEB (2)辅助(局部)等电位连接简称LEB
三、低压配电网的保护接地体系
L1 L2 L3 PEN
PE
PE
电力
系统
接地
外露可导电部分
TN-C系统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L1 L2 L3 N PE
电力
系统
接地
外
L1 L2 L3 N PE
电力
系统
接地
外露可导电部分
TN-S系统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L1L2L3PENPEN电力 系统 接地
外露可导电部分
防电涌侵入的措施 ➢ 对第二、第一类防雷等级的建筑物设置防直
击雷、防电涌侵入的措施外,还应采取防雷 电感应措施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2、按建筑部位 (1)外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网格、避雷带、避
雷线等 引下线:明敷、暗敷。 接地体:建筑基础网钢筋内部焊通、人工
敷设接地网格。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2)建筑内部防雷措施 安装浪涌保护器 合理布线 屏蔽或隔离 等电位连接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总体原则 建筑物防雷设计主要的六个要素:接闪功能、 分流影响、屏蔽作用、均衡电位、接地效果 和合理布线。
防直击类的措施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等电位和防侧击的措施 防雷装置 三、工程实例分析
接地、防静电接地、防电蚀接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1)防雷接地 2)系统接地:电力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
发电机组的中性点接地。 3)保护接地目的 降低预期接触电压 提供工频或高频泄放回路 为过电压保护提供回路 等电位连接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二、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接地线和接地母排 组成。 (1)接地装置的设置 自然接地体:水管、基础钢筋、电缆金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浪涌保护
浪涌? 1、闪电电流及闪电高频电磁场在电气及 电子设备中产生危害的过电流和过电压。 2、由于电力系统内部开关操作及高压系
统故障也会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产生过电 流和过电压。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浪涌保护器SPD是一种用于带电系统中限制瞬态过 电压和引导泄放电涌电流的非线性保护装置。
属外皮。 人工接地体: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
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等。铜板。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2)建筑物的接地电阻 仅用于高压电力设备≤10Ω TN-C系统≤10Ω 高压与低压公用接地≤4Ω 电子装置及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电
力设备公用接地装置≤1Ω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第二节 系统接地
一、工程接地的种类 1)电气系统接地: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
功能接地:工作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
屏蔽接地、逻辑接地、信号接地。
保护性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重复
校正系数
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Ng=0.1*Td
年平均雷暴日(d/a) ,气象资料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第十筑一章防物雷与接地设计新
2、按建筑物部位
电击危险除对人、建筑物外,主要是雷电 电磁脉冲,这些电磁脉冲会对建筑内的电气 设备、电子系统造成危害。
浪涌保护器分类
1)电压开关型(短路型开关):无电涌时呈高阻态, 当电涌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突然变为低阻抗。一般 用于“3+1”保护模式。低压N线与PE线之间的电 涌保护。
特点:雷电通流量大,无漏电电流,多用于建筑物 大楼的总配电系统中,实用于各种电源制式中。 一般安装在建筑物LP20与LPZl区的交界处,可最 大限度地消除电网后续电流,疏导10/350us的雷 电冲击电流。
第十一章防雷与接地设计新
2、限压型电涌(钳制型)保护器:在无浪 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浪涌电流和电压 的增加,阻抗连续变小。此类SPD通常采 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等作为组件。 常用于II级或II级以下的雷电过电压和操 作过电压保护。它一般安装在雷电保护区 建筑物内,疏导8/20us的雷电冲击电流, 在过电压保护中具有逐级限制雷电过电压 的功能。